荒诞派戏剧的教案教学目标(一)

合集下载

等待戈多(节选)高三语文教案示例一 人教版 教案

等待戈多(节选)高三语文教案示例一 人教版 教案

等待戈多(节选)教案示例二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概况及萨缪尔·贝克特。

2、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3、领会本剧以荒诞的形式表现社会的荒诞和人生痛苦的艺术特点。

教学设想重点:以“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为突破口理解本剧的“等待”主题。

难点:理解本剧人物梦呓之言和无聊动作所隐藏的人生痛苦与绝望。

了解内容,设计问题讨论是较合适的教学方法,问题可以是: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1、中国荒诞的事特别多:上世纪五十年代打麻雀,六十年代围湖造田,七十年代个人崇拜。

2、从《秃头歌女》情节介绍。

3、贝克特简介: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

1937年定居巴黎,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生活的空虚,冷酷的社会,人间的不幸使他涉笔混乱社会中一群被社会挤扁丁的卑贱、低下、浑浑噩噩的人物来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

“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反映二战后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和麻木,他们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又不知所措,“无望的等待”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非理性的夸张,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

二、默读全文,试着概括人物的言行,并谈谈你自己的感受1、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说了些什么?(一会儿谈昨天在哪儿过夜,一会儿讲两个贼的事情,一会儿说到《福音书》的地图,一会儿又说到英国人在妓院里的故事,还有试着上吊,还有关于脚疼等,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2、他们有什么动作?(爱斯特拉冈从一出场就是使劲地脱靴子,往靴内瞧,倒靴子,摸靴子;弗拉季米尔是脱帽子,抖帽子,窥帽内,戴上又摘下帽子。

全是些无聊动作。

3、你有何感想?(现代社会的荒诞不经,人们精神上的痛苦不堪)第二课时一、导语从《大话西游》中的著名台词导入:1、唐僧被牛魔王抓住要被绞死了,这时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唐僧扬声高叫: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荒诞派戏剧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荒诞派戏剧
《犀牛》的巨大成功使尤奈斯库真正声名鹊起,得到了评论家和 观众的广泛认可,他的作品也不断由小舞台走向大剧院,走向全 欧洲,走向全世界。
剧作家却部分抛弃了50年代那种单线式、漫画式、木偶式的缺少 心理描写的人物形象。一个新的人物“贝朗瑞”作为作者的代言 人出现了。
一、荒诞舞台上的末路英雄
尤奈斯库创作的主要特点:
少年时期在作家心底留下的另一个阴影则是孤 独和恐惧。成长过程中难以挥去的伤痛使尤奈 斯库在学会了反抗的同时,内心也滋生了一种 被过度夸大的负罪感。负罪感在作品中往往表 现为对强权的妥协。
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荒诞派戏剧的 黄金年代,也是尤奈斯库文学生命的辉煌期。
一、荒诞舞台上的末路英雄
50年代是荒诞派戏剧诞生、辉 煌和逐渐消亡的时期。作为荒 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50年代 的尤奈斯库是一位走在风口浪 尖的人物。一方面,作为一位
化动作、情节、心理描写、人物 性格,甚至人物的姓名、社会行 为和历史背景,以及引起并阐释 或缓解冲突的所有因素。
尤奈斯库和他的同伴们建立 的新型戏剧弱化了传统戏剧语言
对法西斯纳粹主义、专制主义、极权主义、 反人道主义,以及历史特殊时期所表现出的 非人性本质的思考与嘲讽
二、荒诞的变异——— 《犀牛》
剧作家选择犀牛这种猛兽作为象征体除了使作品产生夸张的漫画 式效果外,更在于它能体现出人类那种暗藏的、最原始的兽性意 识。
❖ 人具有理智,具有主宰自己行为的思想,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更具有作为人的尊严,即人性。但兽性却是人类骨子里难以去除 的顽疾。
一、虚空心灵里的自由回声
“等待死亡”是理解贝克特几乎 所有作品的一个重要线索,与 “死亡想象”相联系的神秘、恐 怖、荒诞、不安以及悖论性地指 向某种浪漫主义式的更高真实的 幻觉一直是文学不竭的灵感源泉。

《荒诞派戏剧》教案

《荒诞派戏剧》教案

《荒诞派戏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荒诞派戏剧的孕育和生成2. 掌握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3. 了解荒诞派戏剧创作特征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要作家及其作品2.了解其创作特征三.教学课时:一个课时四.教学工具:幻灯机,PPT五.教学过程:1.导入:大家都听过《等待戈多》吗?知道这是属于哪个流派的文学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荒诞派戏剧。

2.了解概念及其地位:我们要认真学好一样东西,了解一样东西,必须先清楚地掌握它的具体含义,它的基本内容。

所以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荒诞派戏剧的概念。

(1)荒诞派戏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兴起于法国。

在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下,特别是在阿尔托戏剧理论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其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

荒诞派剧作家拒绝象存在主义的剧作家那样,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来反映荒诞的生活,而是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

(2)地位:极具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戏剧流派3.孕育和生存:我们从其概念中可以看出,荒诞派戏剧兴起于二战之后,它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现在我们来系统地了解一下这种背景和这种哲学思潮是如何推动荒诞派戏剧的产生和发展的。

(1)荒诞派戏剧的出现与二战后西方世界的社会现实和特定的哲学思潮密切相关①惨绝人寰的二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

②核战争和各国的军备竞赛③发达工业社会的污染、种种公害也在困扰着人们④强大的科技力量和冰冷的物质世界,让人们完全失去了安全感和稳定感总之,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对人类的良知和正义的力量失去了信心,对传统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乐观主义等价值观念产生了空前的质疑和彻底的绝望。

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冷漠与敌对,人生荒诞虚无,痛苦悲哀,没有前途,处处充满危机,这种弥漫于世的普遍的存在体验,成为了荒诞派戏剧产生的社会土壤。

戏剧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戏剧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戏剧教案模板范文初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欣赏戏剧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提升表演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戏剧作品,让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方法。

2. 采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戏剧中的善恶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戏剧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3. 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戏剧表演的真情实感表达。

2. 戏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

3. 戏剧编排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戏剧作品,如《雷雨》、《茶馆》等。

2. 学生准备相关的戏剧知识,如戏剧史、戏剧理论等。

3.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戏剧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介绍戏剧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戏剧艺术。

3. 欣赏:分析戏剧作品,引导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方法。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戏剧艺术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戏剧欣赏和表演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戏剧情节的理解不够深入,表演技巧有待提高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提高学生的戏剧素养。

同时,注意调整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戏剧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七、课后作业1. 观看一部戏剧作品,了解其背景、剧情和人物关系。

2. 撰写一篇戏剧欣赏心得,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3. 进行戏剧角色扮演练习,提高表演技巧。

第五节+荒诞派戏剧

第五节+荒诞派戏剧
(1930),评论《普鲁斯特》(1931),长篇小说《莫 菲》(1938),长篇小说《瓦特》(1945)。
•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时期(二战后—50年代初)。荒诞派戏剧《等待戈
多》(1952),长篇小说三部曲《马洛伊》(1951)、 《马洛纳之死》(1951)、《无名的人》(1953)。
• 第三个时期(1956年之后)。荒诞派戏剧《结局》
• “喜剧的东西就是悲剧的东西,而人的悲剧都是带有嘲弄性的。对于
近代批评思想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完全加以认真对待的,也没 有什么东西是能够完全加以轻松对待的。”他“试图以喜剧手法处理 既荒唐又痛苦的人生戏剧”。
四、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1989)
• 原籍爱尔兰,1938年定居巴黎 • “小乔伊斯” • 隐士 • 作家、评论家、剧作家 • “改变了当代戏剧走向的文学巨匠” • 兼用法语和英语写作 • 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等待戈多》
• “荒诞派戏剧奠基人” • 法兰西学院院士 • “反戏剧”理论 • 反戏剧实践 • 40多部剧本
尤奈斯库之墓
(一)生平与创作
1、创作分期:
• 第一阶段(1948-1957):《秃头歌女》、
《椅子》、《雅格或驯服》、《未来在鸡 蛋中》、《责任的牺牲者》、《阿美代或 怎样摆脱它》、《新房客》等独幕剧。
剧”)。
• 尤奈斯库把“荒诞”解释为:“荒诞是指缺乏意义……和宗教的、形
而上学的、先验论的根源隔绝之后,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就 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一切现实和语言都似乎失去了彼此之间 的联系,解体了,崩溃了。世界使人感到沉重,宇宙在压榨着我。一 道帷幕,或者说一道并不存在的墙矗立在我和世界之间;物质填满各 个角落,充塞所有的空间,在它的重压之下,一切自由全都丧失;地 平线迫近人的面前,世界变成了令人窒息的土牢。”

中外戏剧史教学大纲

中外戏剧史教学大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戏曲发展历史演变
第二节 中国戏曲的舞台特征
第三节 中国话剧简史
-----------------------------------------------------
----
7
阅读剧目
古典戏曲
高则诚 《琵琶记》 关汉卿 《窦娥冤》
王实甫 《西厢记》 汤显祖 《牡丹亭》
----
9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古典戏剧史简述 第二节 日本古典戏剧舞台特征
-----------------------------------------------------
----
10
第四章 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欧洲戏剧发展
(一)教学目的:
欧洲戏剧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古希腊戏剧为 开端,曾出现多次高峰,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分别是其第二个和 第三个高峰,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欧洲戏剧的几个重大发展阶段, 并通过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来理解这几个阶段的戏剧概况。
-----------------------------------------------------
----
12
罗 密 欧 与 朱 丽 叶
-----------------------------------------------------
----
13
第五章 19-20世纪的欧美戏剧发展
作为邻国,同属东亚文 化圈的日本,其古典戏剧的 发生发展是一种特殊的历史 现象,它所受的外域影响 (主要来自中国)较重,但 它成功地经过了日本化,成 为民族性鲜明的艺术,在接 受区域影响的民族(国家) 中具有特别典型的价值和世 界性意义。
-----------------------------------------------------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



第十场:讨论《火》诗。马丁太太认为毛骨悚然;马丁发生认为 诗中有某种热情;消防队长认为十分出色:“是我的世界观,我 的梦想,我的理想。” 消防队长临走前点题:“秃头歌女怎么 样了?” 史密斯太太:“她总是照老样子打扮,戴着帽子。” “秃头歌女”一词来源于演员念错的台词,本无意义,以此为剧 名,隐喻生存的悖谬。喻指剧本所描述的生活一如“秃头歌女”: 怪诞、丑陋、可憎、荒谬。“老样子”喻指生活一如既往的乏味; “戴帽子”喻指生活丑恶的真相被掩盖,不为人们所认识。 第十一场:两对夫妇相对而笑,各说各的,无法勾通、交流。史 密斯先生突然大喊:“打倒鞋油!” 寓意:A 毫无意义; B 有 意义:鞋油是工业产品,是商品,是现代社会的标志,该句因而 成了一句革命口号,即打倒异化人性的时代,打破沉闷,荒诞的 生活。剧本接着描写:黑暗中全体成员举起拳头愤怒到极点,狂 呼:不从那儿走,从这儿走„„ “那儿”指恶劣的生存现状, 死水般的生活;“这儿”指希望和新生活。当喊声停止,灯光复 明,马丁夫妇重复着史密斯夫妇开头的生活,准确无误地重复着 史密斯夫妇的对白。说明反抗失败,希望幻灭,混乱、乏味的生 活在继续。

第二,荒诞剧中没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充满 了破碎的舞台形象。 人物是一些不断重复着机械性的动作、机械 性的对话的“木偶”,他们没有任何可以让 人们识别的性格特征。

第三,人物的语言也十分荒诞。 人物不断重复同样的、毫无意义的话和陈词 滥调.象《等待戈多》中的幸运儿作长篇演说 时,听他演说的三个人,有的开始时聚精会 神地谛听,然后是抗议;有的由丧气、厌烦 到痛苦、激动。最后都扑到他身上。但幸运 儿仍挣扎着,喊着他的讲演词。那是由一些 毫无逻辑联系的句子和词组成的,而且作者 未加一个标点。 人物之间的对话是各说各的,不知所云。 功能:显示“现代人”生活之空虚、单调、 机械、压抑,以及不可能相互理解和交流。

2024年《等待戈多(节选)》教案设计

2024年《等待戈多(节选)》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课文简介《等待戈多(节选)》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人类面对无意义等待的困境。

本节选部分主要描绘了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戈多并未出现,他们陷入无尽的等待之中。

1.2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探讨。

(3)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教学重难点(1)理解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二、教学方法2.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2 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内涵。

2.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贝克特及其荒诞派戏剧,引发学生对《等待戈多(节选)》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3 问题解答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3.4 小组讨论(1)课文中的两个流浪汉形象有何特点?(2)他们等待戈多的过程反映了什么?(3)如何看待这种无意义的等待?四、课堂练习4.1 课文理解题(1)请简述课文情节。

(2)请概括两个流浪汉的形象特点。

4.2 思考题(1)谈谈你对荒诞派戏剧的理解。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无意义等待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5.1 阅读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贝克特的另一部作品《快乐的日子》,加深对荒诞派戏剧的理解。

5.3 话剧表演组织学生分组表演《等待戈多(节选)》,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

6.2 同伴评价6.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论文质量、话剧表演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诞派戏剧的教案教学目标(一)
荒诞派戏剧的教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了解荒诞派戏剧的定义和特点;
2.分析和理解荒诞派戏剧中的荒诞性和悖论;
3.掌握荒诞派戏剧的表演技巧和表现方式;
4.创造和演绎一些荒诞派戏剧片段。

教学准备
•PPT投影仪
•荒诞派戏剧相关的视频或音频素材
•小组活动所需的卡片或道具材料
•教室内的白板、黑板和粉笔/白板笔
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利用一段荒诞派戏剧的视频或音频素材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荒诞派戏剧的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荒诞派戏剧的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构建起对荒诞派戏剧的初步印象。

2.讲解(15分钟)
–介绍荒诞派戏剧的定义和起源,明确其与传统戏剧的差异。

–解释荒诞派戏剧的特点,例如:
•反映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
•利用夸张和悖论等手法进行表现;
•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破坏性等。

–分析荒诞派戏剧中的荒诞性和悖论,让学生理解荒诞派戏剧的独特之处。

3.实践(20分钟)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择一段荒诞派戏剧片段进行创作和演绎。

–提供给学生一些卡片或道具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表现荒诞派戏剧的特点。

–每组进行一次演绎,其他同学观看并给予反馈。

4.总结(10分钟)
–让每个小组结合自己的演绎,总结荒诞派戏剧的表演技巧和表现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荒诞派戏剧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启示,以及其对观众的冲击和思考。

作业推荐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撰写一份关于荒诞派戏剧的个人感想和心得体会;
•学生收集一些现实生活中荒诞和悖论的例子,并分析其荒诞性和悖论之处。

5.拓展(15分钟)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著名作品和代表人物,例如《等待戈多》、《阿尔塞斯与亚努斯》等。

–引导学生思考荒诞派戏剧对当代戏剧和文化的影响,并与其他戏剧流派进行对比和对话。

6.评价(5分钟)
–点名学生,让他们发表对本节课学习的感想和收获。

–教师给予学生个别评价和建议,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戏剧演出,特别是荒诞派戏剧作品。

•鼓励学生选择一部荒诞派戏剧作为研究论文的课题,并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邀请专业戏剧从业者来学校进行荒诞派戏剧的讲座和工作坊,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学习专业的表演技巧。

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和示范
•小组活动
•视频和音频素材的观看和分析
•学生演绎和表演
教学资源
•PPT投影仪
•视频或音频素材
•卡片或道具材料
•白板/黑板和粉笔/白板笔
•利用小组活动和演绎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总结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荒诞派戏剧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反思,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多元思考能力。

•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荒诞派戏剧,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以上教案是一份关于荒诞派戏剧的教学目标的教案,通过引入、讲解、实践、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荒诞派戏剧的定义、特点和表演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并鼓励他们进一步的拓展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