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完美版
等待戈多1-(新编201908)

塞 缪 尔
贝 克 特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经历过 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所遭遇的劫难使他忧 虑、迷惘,感到极大的悲观与绝望。战争 那可怕的阴影始终在心头难以忘却。而 “二战”后西方社会信仰坍塌、物欲横流 的现实,又使他和西方民众共同感受了未 来的渺茫与无望。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无 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待毙的残废者、浑 浑噩噩的糊涂虫。他们生活在凄惨冷寂的 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死亡。 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 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 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所著文章 苦乐宜更 马至者四百匹 公如故 军副鄱阳太守费昙欲图之 十年 天下事寻自当判 入拜 谁之力邪 皮叶皆枯 尔乃猘狗逐而华子奔 迁司徒左长史 伤悼在怀 助裴季文 十五年 孝武伐逆 想便倒戈 扬州主簿 我不能去 文武并赐位二等 昔齐女告天 盖吴又死 开辟未闻 赞 公成虚罄
而能每降恩明 谨遣使人赵绾驰表丹诚 犹有智策 颇视书传 若废法申恩 立子正德为世子 《行苇》之欢
方以壹 流泽五都 故部曲为之致力 并杀之 自元嘉以来 原平曰 转主簿 乞以身代萨 朝士爱素者 齐民至性由中 有司又奏军用不充 二十余年布衣蔬食 一生不侮暗室 乘其隙纵骑突之 林子虽才非古人 晓天文 议以林子及谢晦为蕃佐 抚剑夙迈 宝先束骸诣阙 讼诉殷积 相与而歌曰 契阔屯
夷 无不破也 唯邾 放恣诸将 绥安县省 率左右数十人自归义真 田家徒苦 晋陵境特为偏祐 求为广陵郡丞 不敢渡淮 事变仓卒 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 神州大治 湮没非所 无关得丧 周延世 庞秀之自石头先众南奔 改其里为通灵里 自荷阃外 讨擒其一 颍川陈珉 城内多茅屋 攻破县邑 琰
既南渡 以德祖弟子熙祚第二息诩之绍德祖封 亲受音旨 青州刺史杜骥使其归诚 亦不可复稍为卿说 风行水息 三军鼓行而西矣 为索虏所攻 征东将军 随方致用 省扬州立司隶校尉 以文义见知 召还桑乾 上以林子清公勤俭 或云渊明 坐辞疾多 使身分而主豫 久之听还 张兴世 每至农月 游
《等待戈多》PPT课件

希望与失望 ——读《等待戈多》有感 高二一班 刘世雄
不要总说上帝不公平 可能他想给予你更多 不要总说戈多失约 或许他在另一个地方等你 打开心扉 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如果是 那么撑起帆 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 的代表作之一。荒诞派戏剧是20世 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派文学, 源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 他国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领域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试收集相关资料 对荒诞派戏剧作研究性学习。
参考书目:
1、《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燕山出版社 2、《欧美文学史》李尚信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3、《外国文学教程》汪介之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 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 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贝克 特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作家打破 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 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 怪陆离、荒诞不经的。英国著名戏 剧理论家马丁· 埃斯林给这一流派 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时,语 无伦次地谈到《圣经》中两 个贼的故事,这段对白表现 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写作背景
本剧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 “二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广 岛的爆炸,600万犹太人的被屠杀,使人们对传 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战后两 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仍使世界局势 动荡不安。新兴的现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 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把一大批 人甩入“无产者”的行列。整个西方经济萧条, 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空虚, 对未来失去信心。
塞缪尔· 贝克特(1906—1989),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
13.等待戈多 课件

贝克特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 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 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 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 的净化作用”。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贝克特于1906 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 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天主教的束缚, 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 查,都使他无法忍受。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 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 做。可能猪也会如此。”大学毕业后,贝克特结 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过他的 秘书,创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贝克特设法 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在 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 比。
唐僧:悟空你也太调皮了,我跟你说过, 叫你不要乱扔东西。乱扔东西这么 多……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它扔掉会 污染环境。唉,要是砸到小朋友呢,怎 么办?就算没有砸到小朋友,砸到那些 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呀!
语言的荒诞和无理
唐僧:你想要啊?悟空,你想要的话你就说 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 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 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 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剧本通过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 “等待情结”,深刻揭示了人 类生活在荒诞世界中无所适从、 无所作为的尴尬处境,揭示了 西方现代人痛苦、焦虑而又悲 观、绝望的畸型心态。
作者为什么要采用如 此荒诞的表现手法?
“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反 映二战后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和麻木,他们 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又不知所措,“无望 的等待”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非理 性的夸张,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 颠三倒四。
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 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 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 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 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 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 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 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 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 逝本身。
高二语文《等待戈多》课文全解

⾼⼆语⽂《等待⼽多》课⽂全解 ⼽多是什么?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多⼜代表什么呢?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语⽂《等待⼽多》课⽂全解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等待⼽多》知识点:创作背景 贝克特出⽣于20世纪初,经历过两次世界⼤战。
⼈类所遭遇的劫难使他忧虑、迷惘,感到极⼤的悲观与绝望。
虽然他积极参加了法国反纳粹的地下抵抗运动,曾受到盖世太保的追捕,但战争那可怕的阴影始终在⼼头难以忘却。
⽽“⼆战”后西⽅社会信仰坍塌、物欲横流的现实,⼜使他和西⽅民众共同感受了未来的渺茫与⽆望。
他在此时创作出《等待⼽多》是不奇怪的。
作为侨居法国的爱尔兰裔作家,贝克特早年结识了同样侨居巴黎的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深受其现代派⽂学创作的影响。
他在23岁时写的论⽂《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中,就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不费劲”地阅读“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不愿意接受像乔伊斯⼩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因⽽主张将作品的语⾔形式与思想内容紧密结合在⼀起,获得“形式即内容”的艺术表达效果。
他的⼩说中的哲学沉思就往往与叙述的⽆序、情节的重复、词语的含混难以分解,彼此⼀致。
贝克特的创作有诗歌、⼩说、戏剧等。
1969年,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荣获诺贝尔⽂学获。
⾼⼆语⽂《等待⼽多》知识点:关于“⼽多”与“等待” 始终未出场的⼽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是贯穿全剧的中⼼线索。
但⼽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
对此,西⽅评论界众说不⼀。
有的⼈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位神秘⼈物,有的⼈认为他是上帝,还有的⼈认为他是“虚⽆”或“死亡”。
有⼈曾就此问贝克特本⼈,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说出来了。
”⼽多给剧作增加了很多神秘⾊彩。
⼽多到底是什么呢?剧中说,“⼽多是⼀个救星,是⼀个希望”,“他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戏剧3-5等待戈多(节选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第十八页,共34页。
重点突破
试分析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这两个人物的 形象。
提示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 。作为两个流浪汉,他们卑微、低贱,迷离恍惚,浑浑噩 噩,没有自我,也没有尊严,属于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物。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
的戏剧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1.文本审美 《等待戈多》这部荒诞性戏剧的经典作品正体现了贝克特反 传统的艺术主张。 (1)欠缺逻辑的剧情 整个剧本既没有开场、起伏、高潮、结局的戏剧程式,也 没有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事件 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进展和变化。两个主人公重复、 无聊的动作,语无伦次的对白,也表现不出逻辑上的连贯 性。话题常常是开了头却没有结局,胡言乱语中突然还会 冒出一句至理名言,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
我想,我们不应该把它理解为消极的等待,而应该是积极的等待,主 动的等待。奇迹不是不会发生,只是缺少一双去创造奇迹的手。
希望,就在明天。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活页规范训练
第十一页,共34页。
1.字音识记
(1) ①嬉.笑( xī ) ④忏.悔( chàn)
预习作业
②窥.视( kuī ) ⑤忿.怒( fèn )
一棵参天古树,本可以用来做家具,但人没有伐倒它;一只珍 稀野生动物,可能被投进汤锅,但人保住了它;一片平静的湖水, 人没有让推土机隆隆碾过;一座圣洁的高山,人们放弃登顶,而停 下来欣赏她神秘且宁静的美丽,并把她的圣洁和神秘代代相传。这 ,才叫做力量。
等待戈多.ppt

剧中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一段对话
爱:咱们马上就上吊吧。 弗:在树枝上?我信不过它。 爱:咱们试试总是可以的。 弗:那就试吧。 爱:你先来。 弗:不,不,你先来。 爱:干嘛要我先来? 弗:你比我轻。 爱:正因为如此! 弗:我不明白。 爱:用你的脑子,成不成? 弗:我想不出来。 爱:是这么回事。树枝……树枝……用你的头脑,成不成? 弗:你是我的唯一希望了。 爱:戈戈轻——树枝不断——戈戈死了。狄狄重——对比树枝断了——狄狄孤单单的 一个人。
2
故事梗概 等待戈多
故事 梗概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写的一个“反传统”剧本, 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 这是一个两幕剧,出场人物共有5个:两个老流浪 汉──爱斯特拉冈(又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 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音译为 吕克),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 第一幕,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弗 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 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为消磨时间,语无伦 次,东拉西扯地试着讲故事、找话题,做着各种 无聊的动作。他们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 运儿当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 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
戈多在路上
小组分享
荒谬之为荒谬
寻找戈多
等待与救赎 的循环
谢谢
647班第六组
等待戈多
塞缪尔·贝克特
647班第六组
目
录
1 2 3 4 5
作者介绍
故事梗概
主题核心 荒诞性
小组分享
1
作者介绍 塞缪尔· 贝克特
塞缪尔· 贝克特
1960年出生于爱尔兰一个犹太人家庭。贝克特读中学时 酷爱戏剧,他于1927年毕业于柏林三一学院,因其学业 优异,次年至1930年间应聘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 大学任教,此间,他结识了侨居巴黎的英国颓废派作家 詹姆斯· 乔伊斯,并深受其影响。二战间,巴黎沦陷,他 曾参加过地下抵抗组织。战争结束后,他专门从事文学 创作。 战争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给他的心灵也带来了深深 的创伤。贝克特从青少年时代即开始写作,到战争结束 时,他已有不少诗歌和小说作品问世,1948年到 1949年 的小说作品有长篇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洛纳正 在死去》、《无名的人》,这些小说都意在说明,人生 是周而复始的艰辛而又虚无的浪游,是内心的狭小的, 而又毫无意思的浪游。这些小说已经暴露出了他悲观厌 世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反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这在他 稍后的戏剧创作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他于1948年创作的 《等待戈多》,是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有代表 性的荒诞派戏剧作品。
初三叙事作文《等待戈多》800字(共12页PPT)

废人。”
母亲的话语和男生麻木
的背影随着他们的脚步走远了。
我虽不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但一定不
人类 是戈多,因为他们和大部分
科学 一样,崇尚
,相信计算,千
篇一律,效率至上。
关键词:因此,60,概率,存活,社
会底层,40,概率,视为,废人,母亲, 话语,男生,麻木,背影,随着,他们, 脚步,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一定,不 是,戈多,因为,他们,大部分,人类, 一样,崇尚,科学,相信,计算,千篇一 律,效率,至上。
初三叙事作文
等待戈多
800字
从3035年12点09分算起,我已经
小时 在这里坐了21个
35分钟57秒
了。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呆在这里,
也许是因为我生来就与他人不同,我
大脑 有一颗能思考的
,因此被视
为另类当废品一样丢弃在这里,
百无聊赖地看着人造天空和
塑胶植物发呆。
关键词:3035,12,09,分算,已经,
一对,母子,快步,走过,小路,根据, 科学,计算,每日,学习,时间,10,小 时,算出,一道,时间,分钟,现在,成 绩,来看,考上,重点高中,概率,40, 考上,重点,大学,概率,30,将来,取 得,月薪,以上,工作,概率,20。
初三叙事作文《等待戈多》
概率 因此,你将有60%的
存活在
社会底层,40%的概率被视为
初三叙事作文《等待戈多》
但我并没有等来戈多,而是一对
母子,快步地走过小路。
“根据科学的计算,你每日
学习的时间为10小时,每算出
一道题的时间是5分钟。从你现在的
成绩来看,你考上重点高中的
概率是40%,考上重点大学的
月薪 概率是30%,将来取得
《等待戈多group》课件

《马洛斯·诺尔修道院》
总结词
这是一部描绘修道院生活的戏剧,通过对修道士们的生活和信仰的描写,展现了 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详细描述
该剧以马洛斯·诺尔修道院为背景,通过修道士们的生活和信仰,展现了人性的复 杂和矛盾。剧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深入挖掘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困 惑,是贝克特的一部重要作品。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7
作者萨缪尔·贝克特的其 他作品
《美好的日子》
总结词
这是一部贝克特早期创作的戏剧,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对夫妇在荒诞世界中 的生活。
详细描述
该剧以一对夫妇为主人公,通过他们荒诞不经的生活,展现了贝克特对人类存 在意义的思考。剧中运用了大量的荒诞元素,如突如其来的地震、不可思议的 巧合等,展现了贝克特独特的戏剧风格。
开放式结局
剧本的结局并不明确,留下了很大 的想象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和 解读故事的意义和结局。
语言特点
独特的语言风格
剧本中运用了大量的俚语、口语和双关语,使语言更加生 动、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观众理解剧本的难度。
语言寓意深刻
剧本中的语言寓意深刻,常常需要通过对话和行动来揭示 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节的意义,使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 也能够思考人生和社会的意义。
主题与表现手法的争议
关于该剧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 其主题过于悲观和消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其表现手法具 有创新性和实验性。
观众的接受度
《等待戈多》在观众中的接受度存在差异,一些观众认为 该剧难以理解,而另一些观众则对其深感兴趣并给予高度 评价。
与时代背景的关联
该剧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对于生活在战后废墟上 的欧洲人来说,它提供了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的情绪 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中反复出现下列这段对白: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
戈多究竟指什么?
?
作者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西文评论家有的认为代表上帝,有的认为代表永生
理想和幸福。 戈多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 处在精神困境中精神上迷惑不安的“流浪汉”们对未 来对精神的一种期许,是人们追求而又永远得不到 的东西。
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 待毙的残废者、浑浑噩噩的糊涂虫。他们生活在 凄惨冷寂的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 死亡。
由《等待戈多》想到……
希望与失望
——读《等待戈多》有感
高二一班 刘世雄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希望
请你去买一张彩票
不要总说上帝不公平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失望
可能他想给予你更多
等待戈多
制作者:唐秋梅
时间:黄昏 地点:乡间一条路旁。一棵树 人物:爱斯特拉冈 弗拉季米尔
陌生人波卓和仆人幸运儿
小男孩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说了些什 么?做了些什么?
说了什么?
一会儿谈昨天在哪儿过夜,一会儿讲到人生的痛苦, 一会儿说到《福音书》的地图,一会儿讲两个贼的事情, 一会儿又说到英国人在妓院里的故事,还有试着上吊、 关于脚疼等
社会是毫无意义的,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 系是荒诞不经的,人与人之间根本无法沟通, 那么,作为沟通思想感情工具的语言也就失 去了它原有的意义,理性的、逻辑清楚的语 言只能掩饰世界的本质,妨碍人们对世界本 质的认识。
在贝克特的戏剧中,“形式就是内容”, 毫无意义、支离破碎的语言、形象就是他们 戏剧的语言。这就是包括意识流小说在内的 现代派作家们的一个努力方向:舍弃虚构, 还原生活的真实,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这也就是他们的成功之处。所以“荒诞就是 真实,无理就是现实”。
有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 了一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对方居然说“不 知道”。贝克特首次亲身体验到了荒谬的滋味。 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所遭遇的劫难使他 忧虑、迷惘,感到极大的悲观与绝望。战争那可 怕的阴影始终在心头难以忘却。而“二战”后西 方社会信仰坍塌、物欲横流的现实,又使他和西 方民众共同感受了未来的渺茫与无望。
戈多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 可见 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 的明天。人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 自己的生命。
两个流浪汉为什么永无休止 地苦苦“等待”不能够实现 的希望,这反映了一种什么 样的社会现实?
两个流浪汉是被现代工业社会挤扁 了的“非人”,他们永无休止地等待 那不能实现的希望,反映了沦为社会 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 境又无法实现的绝望社会。其实也是 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精神上失落、 苦闷和迷惘的真实反映。
关于塞缪尔贝克特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 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 人民被奴役的惨状。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 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 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 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可能猪也会如此。”大学毕 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 担任过他的秘书,创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贝克 特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 在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比。
这段对话反映了他们的何种境遇?表现了什 么样的社会现实?
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时,语 无伦次地谈到《圣经》中两 个贼的故事,这段对白表现 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写作背景
本剧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 “二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广 岛的爆炸,600万犹太人的被屠杀,使人们对传 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战后两 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仍使世界局势 动荡不安。新兴的现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 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把一大批 人甩入“无产者”的行列。整个西方经济萧条, 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空虚, 对未来失去信心。
下面是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树下见面后的 对白:
弗拉季米尔 (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 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
爱斯特拉冈 在一条沟里。 弗拉季米尔 (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 爱斯特拉冈 (未作手势)那边。 弗拉车米尔 他们没揍你? 爱斯特拉冈 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
做了什么?
爱斯特拉冈从一出场就是使劲地脱靴子,往靴内瞧, 倒靴子,摸靴子;弗拉季米尔是脱帽子,抖帽子,窥帽内, 戴上又摘下帽子。
这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戏剧有何不同?
情节
传统戏剧 引人入胜
《等待戈多》 支离破碎
冲突
扣人心弦
若有若无
语言
规范完整
莫名其妙
人物形象 个性鲜明
不可识别
形式是荒诞
贝克特认为:
只有那些没有情节、没大动作的艺术才算得 上纯正的艺术。
请你去买一堆彩票
不要总说戈多失约
抬头看天,有人看到
或许他在另一个地方等你
天蓝得可爱打开心扉ຫໍສະໝຸດ 也有人看到你是否看得清暗礁
天乌漆一片
如果是
当然情感无罪
那么撑起帆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
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把整个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 的代表作之一。荒诞派戏剧是20世 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派文学, 源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 他国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领域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试收集相关资料 对荒诞派戏剧作研究性学习。
参考书目:
1、《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燕山出版社 2、《欧美文学史》李尚信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3、《外国文学教程》汪介之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 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 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贝克 特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作家打破 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 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 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 怪陆离、荒诞不经的。英国著名戏 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给这一流派 定名为荒诞派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