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南宋前期文学
第五章:南宋前期文学

第三节:南渡初期爱国作家 第三节:
一、爱国诗人 曾几(1084——1166)字吉甫。 曾几(1084——1166)字吉甫。 赠诗陆游曰: “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 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 名篇如忧国感时的《吴兴寓居》 名篇如忧国感时的《吴兴寓居》, 关心民生《 关心民生《大风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 作》; 写景《三衢道中》 写景《三衢道中》
后期 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怀着国破家 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怀着国破家 亡之痛南逃至建康。她极关心国家命运和当 时的政治形势,写有“ 时的政治形势,写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 狩应知易水寒” 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 消息欠刘琨” 消息欠刘琨”的诗句,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 苟且偷安的极大不满。 次年,赵明诚移知湖州(今属浙江),他驻 家池阳(今安徽贵池),只身驰赴建康受命, 不幸病倒。当清照从池阳乘舟赶到建康时, 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
艺术风格
1、善于创造新颖奇特的语句和境界,显出 过人的才华。 《声声慢》 声声慢》 《行香子》: 行香子》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辛弃疾《行香子》: 行香子》 “甚霎儿阴,霎儿雨,霎儿晴。” 甚霎儿阴,霎儿雨,霎儿晴。”
2、继承前人铺叙手法,擅长白描。 如《声声慢》 声声慢》 《凤凰台上忆吹萧》 凤凰台上忆吹萧》 3、化用俗语,以俗为雅,锻炼出优美生动 清新工巧的文学语言。 4、鲜明优美的艺术形象,真挚细腻的思想 感情使之成为抒情大家。
4、趣味独特、别有寄托的 趣味独特、 咏物词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 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 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社会文化背景1、崇文抑武的国策“杯酒释兵权”;官僚大多出身于文人;文官待遇的优厚;军事力量的孱弱2、城市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士大夫优裕的生活;词的兴盛与传播;3、民族矛盾的激化4、理学的兴盛5、高度成熟的文化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王国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二、宋代文学成就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成就——诗歌1、宋代非常重视诗歌创作。
诗人众多,著作大盛。
而且,宋诗也表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风貌。
清吴之振《宋诗钞》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深独存。
2、与唐诗相比,宋诗呈现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
3、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内敛温和,平淡瘦劲;唐诗外扬热烈、色泽丰美。
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宋代文学成就——散文宋代散文成就超过唐文,表现在:1、文体多样化。
欧苏吸收骈文辞采、声调之长,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
2、融合古文的议论、叙事和抒情三种功能,使古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如欧苏之文。
3、风格丰富多彩,整体上平易畅达,简洁明快,更切于实用,奠定了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章局面。
宋代文学成就——词1、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如林。
2、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成熟。
词的声律、章法、句法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
3、在题材和风格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题材应有尽有。
风格上婉约和豪放,清新与秾丽并存。
三、宋词的繁盛和发展宋词的繁盛词是宋代最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学样式。
宋代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宋词繁盛的原因1、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2、宋代社会的阶级特点3、宋代文人的创作心态4、唐五代词的传承与影响宋词的发展北宋前期词坛概况: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
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 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九僧:希昼、保暹[xiān]、文兆、行肇、简长、
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
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 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319年
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南宋文学(软件学院)

除上述慷慨悲歌外, 除上述慷慨悲歌外,其婉约之作也颇多 传世佳品。 青玉案 青玉案]。 传世佳品。如[青玉案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一夜鱼龙舞。 蛾儿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辛弃疾,字幼安, 自幼受民族意识及爱国思想教育, 自幼受民族意识及爱国思想教育, 曾自己组织义军抗金。 曾自己组织义军抗金。南渡后不受 朝廷重用,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 朝廷重用,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 游建康赏心亭时赋[水龙吟 一词。 水龙吟]一词 游建康赏心亭时赋 水龙吟 一词。
《舟过谢潭》 舟过谢潭》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 碧酒时倾一两杯, 还开。 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 出来。 出来。
二、陆游 1诗歌的主流基调:一方面是渴望万里从戎, 诗歌的主流基调: 诗歌的主流基调 一方面是渴望万里从戎, 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 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壮志 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且相互激扬, 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且相互激扬, 使其诗歌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使其诗歌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2岁受主和派弹劾退居上饶,自号 岁受主和派弹劾退居上饶, 岁受主和派弹劾退居上饶 稼轩居士” “稼轩居士”。落寞失意之际写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 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 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第五章南宋前期文学

《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伤春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第五章南宋前期文学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 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 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 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 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 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 《卜算子》 )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 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 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相见欢》)
范成大诗歌内容
(一)关心国事。如使金纪行诗七十二首; (二)感念民生涂炭。如《催租行》、《后
催租行》; (三)田园诗。如《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
首。
宜春苑 狐冢獾蹊满路衢,行人犹作御园呼。 连昌尚有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
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四时田园杂兴(第十五,三十,三十五,四十四)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习茶。
概说: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

概说: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一、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二、宋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士风的关系。
三、宋代文学的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第一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宋初文坛北宋开国不久,就有柳开等人提出文学复古理论,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当时的诗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只少数作家如王禹偁、杨亿等人的创作呈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1,宋初诗歌的“三体”。
(1)“白体”。
(2)“西昆体”。
(3)“晚唐体”。
2,王禹偁。
在宋初文坛上,最为优秀的作家当推王禹偁。
他的诗文对宋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北宋诗文革新1,诗文革新的政治、文化、学术背景2,文风、诗风新变的历程和实绩。
3,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核心地位和主要贡献。
在欧阳修之前和同时,有穆修、苏舜钦、尹洙等人提倡古文;苏舜钦、梅尧臣等人致力于探索新的诗风。
他们都对诗文革新的最终成功作出了贡献。
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重要作家,都得到欧阳修的识拔和引荐而知名文坛。
他们都被后人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第三节,欧阳修的诗文创作成就1,欧阳修的生平和学术。
2,欧阳修的散文。
欧文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
他的创作实绩和古文理论相辅相成,开创了一代文风。
3,欧阳修的诗歌初步表现出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已明显从宋初诗风的局限中摆脱出来,以较为宏大的创作格局、畅达健朗的风格意趣初步奠定了时代新风。
欧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第四节:苏舜钦与梅尧臣苏舜钦和梅尧臣是诗风和文风变革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
1,苏舜钦生平经历。
苏舜钦的诗歌以雄豪奔放为特色,政治色彩和议论色彩都十分浓厚。
苏舜钦又擅长古文。
2,梅尧臣的生平经历。
梅尧臣诗歌不论关怀民生还是抒情写景,都以平淡深远为特点。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二人都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在宋诗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 19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七章 南宋前期文学

思考题:
▪ 1. 南宋前期诗人与词人的创作普遍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请结合 具体的作家、作品谈谈这一现象。
▪ 2. 具体分析李清照“易安体〞的艺术特征。 ▪ 3. 谈谈南宋前期爱国词人词作的写作背景与艺术特点。 ▪ 4. 陈与义的“简斋体〞主要取法杜诗,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的
理解。 ▪ 5. 试论江西诗派的总体艺术风貌及吕本中、曾几的诗歌创作成就。
▪ 四年后,名臣胡铨上书请斩秦桧,后被送新州编管,张元干 不避嫌畏祸,又持所赋?贺新郎?词为胡送行。
▪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 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 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 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 李清照的创作历程横跨南北两宋。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又伴 随着她少女时代、嫁为人妻,到寂寞寡居的三个人生阶段, 所以她的词作显示出了鲜明的阶段性。
▪ 她生长于书香世家,在这个家庭中,她少女时代的活泼天性, 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展现。
▪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 李清照的婚姻生活是当年人所传诵的美满结合。期间夫妇间短暂的离别 相思,便促成了李清照笔下数首怀人名作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 在她凄惨的晚境中,词作满溢着浓烈的愁苦。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 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 春•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