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气单胞菌快速检测间接ELISA法的建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名“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主要以妊娠母猪严重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
PRRS于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1991年荷兰中央兽医研究所首次分离得到病毒,我国在1996年首次报道[2]。
在我国,猪群感染PRRSV后出现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与PRRSV的感染机制有关。
PRRSV感染机体后以机体免疫系统细胞为靶细胞,从而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导致其他病原极易乘虚而入。
无论感染了传统PRRSV 还是高致病性PRRSV,被感染的猪均会表现出猪呼吸障碍等多种症状,临床上多与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支原体等有关。
试验证明,高致病性PRRSV感染可以加剧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发严重的临床表现[3]。
由于PRRSV可在宿主体内的巨噬细胞中进行复制,导致无症状的持续感染。
该病毒通过鼻黏膜和上呼吸道上皮细胞进入宿主体内,并在鼻黏膜、呼吸系统的巨噬细胞以及淋巴组织中进行原发性复制。
随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继发性复制部位,如大脑、心、肺、胸腺、脾、肝、淋巴结、肾、肾上腺、小肠、睾丸等。
病毒可进入易感妊娠母猪体内,跨越胎盘感染胎儿。
PRRS血清学诊断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动物疫病诊断方法。
关于PRRSV的血清学诊断,国内外己建立了多种检测PRRSV抗体的方法,主要有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实验(immuno 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IPMA)[4]、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indirect immunoin fluscent assay,IFA)[5]、血清中和试验(Serum Neutralization,SN)[6]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ELISA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ELISA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基本原理:1.直接ELISA:直接将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
该方法简单,适用于检测高浓度抗原,但不适用于低浓度抗原检测。
2.间接ELISA:先将待测样品中的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随后再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与该特异性抗体结合。
该方法适用于特异性抗体较多的情况,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
3.夹心ELISA:利用两种抗体分别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形成夹心复合物。
酶标记抗体与第二个抗体结合的复合物逐渐积累,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定量检测。
4.竞争ELISA:利用酶标记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竞争结合,根据酶标记物对底物的催化反应产生的信号强度来反映待测样品中抗原的浓度。
操作步骤:1.酶标板涂布:取出96孔的酶标板,在每孔中加入特异性抗体,通常用于检测的是抗原,也可以是抗体。
将酶标板在4°C下孵育数小时或过夜,使抗体吸附在孔壁上。
2.冲洗:倒掉孔内液,用PBS-T洗涤缓冲液冲洗3-4次,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3.阻断:加入阻断缓冲液如5%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或非脂乳粉,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4.样品加入:加入待测样品、标准品或对照样品,使待测物质与固相抗体结合。
5.洗涤:冲洗孔内液,去除未结合的样品。
6.酶标记抗体:加入酶标记的二级抗体,即酶联检测剂。
7.洗涤:冲洗孔内液,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8.底物加入:加入底物,底物受到酶标记的物质的催化,会产生信号。
9.反应停止:加入反应停止液,终止底物的反应。
10.读取结果:通过酶催化底物反应的产物颜色的变化,利用酶标仪读取OD值,反映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间接elisa原理

间接elisa原理一、引言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分析方法。
其中,间接ELISA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特定的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利用酶做标记来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间接ELISA的原理。
二、实验步骤1.涂布:将待测物质(如蛋白质)溶液加入到微孔板中,使其在孔壁上均匀地吸附。
2.阻断:在孔壁上添加非特异性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以避免后续步骤中非特异性结合。
3.加入第一层抗体:加入与待测物质相对应的第一层抗体,并与待测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
4.加入第二层抗体:加入与第一层抗体相对应的酶标记二抗,并与第一层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
5.加入底物:加入底物,使酶催化反应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6.测定:利用光密度计等设备测定底物反应产生的吸光度,从而判断待测物质是否存在。
三、原理解析1.抗原-抗体反应间接ELISA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在实验中,待测物质(如蛋白质)被吸附到微孔板上,并与第一层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
此时,如果样品中存在与待测物质相对应的第二层抗体,则第二层抗体会与复合物结合形成更大的复合物。
这种特异性的结合反应是ELISA检测方法的核心。
2.酶标记在间接ELISA中,酶标记是检测结果可视化的关键。
在实验中,第二层抗体被标记上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当底物被加入时,酶催化底物产生可检测的信号(如荧光、发光、颜色变化等)。
这种信号可以通过吸光度计等仪器来检测和量化。
3.非特异性结合在实验中,非特异性结合是需要避免的。
为了避免非特异性结合,实验中会加入一定量的阻断剂(如牛血清白蛋白),以防止非特异性蛋白质与抗体结合。
4.优缺点间接ELISA具有以下优点:(1)灵敏度高:ELISA可以检测极低浓度的物质,通常可以检测到纳克/毫升级别的物质。
(2)特异性强:ELISA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物质,因为它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鱼类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

通 过杂交瘤技 术制备 针对豚 鼠气单胞 菌 的单 克隆抗体 ( Ab,用 间接 E IA法 对所需 的杂交 瘤细胞 株进 行 Mc ) LS 特 肄性 筛选,获得 了 2株可 分泌特异性 Mc Ab的杂 交瘤细 胞,并分 别命名 为 3 3和 2 9 3 F C C 。经过 鉴定,这 两 株 Mc 能够特 异性 的针对豚 鼠气单胞 菌,其抗 体亚类 分别 为 IG1 Ab g 型和 IM 型;腹水效价分 别为 1 和 l g 0 0 卡 对亲和力较 高:3 3 针对豚 鼠气单 胞菌脂 多糖 表位 ,而 2 9 3针 对非脂 多糖 抗原位 点 。利用 实验制 备的 日 F CC Mc Ab建立 了以 Mc Ab为基础 的双抗 夹心法膜 式超 灵敏胶体金 快速检测 方法 ,所研制 的豚 鼠气 单胞菌胶 体金 快 速检测 卡灵 敏度好 ,特异 性高 ,重复 性好,检测 时间 快,操 作简便 ,为水 产上豚 鼠气单 胞菌 的快速 鉴定 和
疾病 的检 测更 加简便 ,不再 受实 验室 和专 业实验 人
症并进 行 了相 关研 究【.】 】“ 。豚 鼠气单 胞菌 引发 的疾 u
病具 有流行 广 、发病快 、死 亡率 高等 特点 ,对水 产 养殖 动 物危 害极 大,造 成 巨大 经济 损失 ,严 重危 害
水产业 的发展 。豚 鼠气单 胞还会 引起人类 的感染,
气单 胞菌病诊 断方法 。
收 稿 日期 :2 0 . 10 ;修 订 日期 : 0 9 1 .9 0 90 4 2 0 12
基 金项 目:农业部动物检疫检测与防治项 目(10 0 ) 2 3 18;中央级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 费项 目(0 83 1 ) 20 0 0 3;教育部 “ 长江学 者和创 新 团队发展计划”创新 团队项 目( T 8 8;加拿 大合作项 目( r o iR sac I 04) R A t nBo eerh公司 20 ) r 0 7资助 作者 简介 :黄艺丹 (9 5 ) 1 8 一 .女,汉族,四 川成都 人:硕 士;主要研 究方 向为水生 动物病 害学 。E mald n i y @l3C r - i an- d 6 . n : h O 通讯作 者:汪开毓(9 5 ,男,汉族:教授 博导 :主要研 究方 向为水生 动物病理学 药理 学 。E malk wa  ̄ ia ,d .n I 5 一) - i y n: cue uc : @s
间接elisa实验流程

间接elisa实验流程
间接ELISA实验流程
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用于检测抗体或抗原的存在。
其中,间接ELISA是一种常用的抗体检测方法,其流程如下:
1.涂层:将待检测的抗原溶液加入96孔板中,使其在孔底形成一层涂层。
通常使用1%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或羊血清白蛋白(GSA)作为涂层缓冲液,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2.阻断:将孔中的涂层缓冲液倒掉,加入5%的牛血清或羊血清,使其在孔底形成一层阻断液。
阻断液可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3.加入一抗:将待检测的样品加入孔中,与涂层中的抗原结合。
一般情况下,使用稀释后的血清或纯化的抗体作为一抗。
孵育时间一般为1-2小时。
4.加入二抗:加入与一抗特异性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孵育时间一般为1小时。
二抗可以与一抗结合形成复合物,
从而增强信号。
5.加入底物:加入HRP底物,如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孵育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
HRP底物在酶的作用下会发生颜色变化,从而形成信号。
6.停止反应:加入停止液,如2M的硫酸,停止底物的反应。
停止液可以防止底物的继续反应,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7.测量:使用酶标仪测量吸光度值,计算样品中抗体或抗原的浓度。
总结:间接ELISA是一种常用的抗体检测方法,其流程包括涂层、阻断、加入一抗、加入二抗、加入底物、停止反应和测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检测样品中抗体或抗原的存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
间接elisa的原理及应用

间接ELISA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间接ELISA间接ELISA全称为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它依靠特定抗原和抗体之间的高度专一性反应,通过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的相互作用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2. 间接ELISA的原理间接ELISA的原理是将待测物与特定抗原偶联到固定在微孔板上的抗原表面上。
然后引入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抗体,使其与待测物结合。
接下来,通过添加底物,酶标记抗体催化底物的变色反应,从而间接检测出待测物的存在。
间接ELISA的步骤如下:1.固相涂布:将抗原溶液均匀涂布在微孔板上,使其在孔壁上固定。
2.阻断:加入一定浓度的非特异性抗体,使其与未吸附的表面结合,防止非特异性的结合。
3.加入待测物:将待测物标本加入到微孔板中与固相抗原发生特异结合。
4.加入检测抗体:加入配有酶标记的抗体,该抗体有望与待测物结合形成夹心免疫复合物。
5.洗涤:洗涤微孔板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6.加入底物:加入含有底物的试剂,底物受到酶催化产生变色反应。
7.阅读测量:使用酶标仪对底物反应产生的颜色进行定量检测。
3. 间接ELISA的应用间接ELISA广泛用于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制药和农业领域。
以下是间接ELISA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1 医学领域间接ELISA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临床诊断:可以用于检测疾病的早期诊断,如艾滋病、肝炎、结核病等。
•药物监测:可以测定药物的浓度,监测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剂量。
•免疫学研究:可用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
3.2 生命科学研究间接ELISA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蛋白质检测:可以用于检测目标蛋白质在细胞或生物体中的表达量。
•抗体研究:可以用于检测抗体在细胞或液体中的浓度,了解免疫应答和抗体产生的情况。
•基因表达:可以用于检测转基因植物或动物中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
温和气单胞菌PCR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温和气单胞菌PCR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黄冠军;刘天强;刘衍鹏;饶朝龙;肖丹【摘要】根据NCBI公布的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丝氨酸蛋白酶的基因序列,设计并选取一对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检测温和气单胞菌的PCR引物,建立PCR快速检测体系,并对患病的鱼组织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设计的引物能够扩增出与预计大小相符合的131 bp的特异性片段,具有较好的检测特异性,对靶标DNA的检测灵敏度为1.0 pg/20 μL,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检测灵敏度为50 cfu/20 μL.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实际发病情况一致,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温和气单胞菌常规PCR检测体系,该体系可以用于温和气单胞菌的诊断和样品的检测.%PCR primers were designed to detect Aeromonas sobria rapidly and correctly according to the gene sequence of extracellular serine protease of A. Sobria, and one pair of these primers was chosen to establish PCR-based rapid detection syste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diseased fish were detected. Results showed that 131 bp of expected specific fragment was amplified by the designed primer which had great specificity.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the PCR assay was 1. 0pg/20 μL for target DNA and 50 cfu/20 |xL for A. Sobria. The result of the detection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PCR-based detection system was developed successfully and can be used to diagnose A. Sobria and detect samples.【期刊名称】《淡水渔业》【年(卷),期】2012(042)001【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胞外丝氨酸蛋白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作者】黄冠军;刘天强;刘衍鹏;饶朝龙;肖丹【作者单位】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都610041;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都610041;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都610041;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都610041;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2;Q93-332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是我国养殖淡水鱼类及海产品中最常见的致病性弧菌之一,也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致病性弧菌之一。
检测猪瘟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收稿日期:2007Ο05Ο253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2004AA202B01)33通讯作者。
Tel :86-27-87282608;Fax :86-27-87282608;Email :hzauvet @作者简介:何雁南(19812),女(汉族),湖北恩施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病毒分子生物学。
E 2mail :heyannanyaya @检测猪瘟抗体间接EL ISA 方法的建立及应用3何雁南 栾后利 董晓辉 曹 毅 姚清侠 刘正飞 陈焕春33(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传染病学研究室,武汉430070)摘要 用猪肾传代细胞P K 215增殖猪瘟病毒(CSFV )兔化弱毒苗株(HCL V ),病毒培养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浓缩后作为包被抗原。
经各种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猪瘟血清抗体的间接EL ISA 。
所建立的间接EL ISA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分22.28mg/L ,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与猪细小病毒、O 型口蹄疫、猪衣原体阳性血清呈阴性反应,与HCV 标准阳性血清、免疫猪血清和临床发病猪血清呈明显的阳性反应;与标准阴性血清和临床未感染CSFV 的猪血清呈阴性反应;用HI 和本EL ISA 方法检测94个猪厂送检血清1455份。
其中血清稀释液中不含PEG6000的914份送检血清阳性率为83.7%,与HI 符合率为96.6%,HI 阳性率略高为85.7%;血清稀释液中含2%PEG6000的541份送检血清阳性率为88.72%,与HI 符合率为97.3%,HI 阳性率为88.17%。
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间接EL ISA 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优点,可用于临床猪瘟血清抗体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关键词 猪瘟;EL ISA ;PEG 2EL ISA ;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 )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死率高,传播迅速,蔓延地区广,对养猪业构成了极大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菌株 ..
豚鼠 气单胞菌 ( B 0 1 A ) A 451 1 ,由本实验室 理盐水将菌体浓度调整为 1 0 c m ~,取 N ×1 f u・ L 分离、纯化、回归试验、鉴定保存 ;嗜水气单胞 05m 于四肢腋 下进行 皮下、肌 内多点注射免 . L 菌 ( .y r h a A hd p i )、温和气单胞 菌 (.or )、 疫 ,1 后耳静脉同量追加免疫,而后每间隔 7 o l A sb a i 4d
应用间接 E IA法 ,分别 用适 当浓度灭 活 LS
的嗜水气单胞菌 、温和气单胞菌 、鳗弧菌、溶藻 弧菌 、副溶血弧菌 、非 O 一群霍乱弧菌 6株常 1
见水产致 病 菌 包 被 酶 标 板 ,加 入 兔 抗 血 清 于 3  ̄温育后加羊抗兔 I 7 C g G—H P 2O 终止后 R ,H S 。
豚 鼠气单胞菌 ( e m ns ai Ar oa v e)是我国 o c a 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致病性弧菌之一 - 】 l 。该 菌 _
可寄生于蛙类、鱼类 、两栖类 及哺乳类 ( 含人
鳗弧菌 ( agi .m 、 V nul ) 溶藻弧菌 ( n . .m 1 o l {
) 、
副溶血 弧菌 ( p rh e o t u) aa am l i s 、非 0 一群 yc 1 霍乱弧菌 ( o N n—O i i co re)均 由本实 1V r hl a bo e
验室分离、保存 。
l12 实验动物 -.
类) 性败血症 、肠炎病、竖鳞病 、打印病 、白点 病、疖疮病等暴发性鱼病 的致病菌 ,豚 鼠气 】
单胞菌引发的疾病具有流行广、发病快、死亡率
新西兰兔:体重约 2k ,购 自上海斯莱克实 g 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 ( L C 。 S A ) 113 培养基 .. 营养琼脂 培养基 ( A 。 N ) 12 实验方 法 .
清 的效价为 1 10 0 :6 0 。该法对 A 45 1 A B 0 1N 1最低 检测 量为 6×1 u・m 0d L~;与水产养殖动物主要致病菌嗜
水气单胞菌 (.hdoMa 、温和气 单胞菌 ( .sba A yr l) p A or )、鳗弧菌 ( ag ia m i nu l u )、溶藻弧 菌 ( lr
高等特点 , 对水产养殖动物危害极大 ,常造成巨
大经济损失 ,严重危害渔业及水产业的发展。目
前国内外有关豚 鼠气单胞菌鱼病的诊断主要通过 病理观察及细菌学鉴定。传统方法费时费力,不 能满足水产养殖防治病害的要求 ,因此 ,本研究
12 1 豚 鼠气单胞菌的制备及灭活 .. 以平板划线法将豚 鼠气单胞菌接种于 N A培
agnlt u)、副溶血弧菌 ( p rhe o t u) lio i s ye aa a m l i s 及非 O1 yc 一群霍乱弧菌 ( o N n一01lbi coea 均无交 a r hlre) o
叉 反应 ,特异性强 ;能快速 、准确 、方便地检测出豚 鼠气单 胞菌。
关键词 :豚 鼠气单胞菌 ;间接 E IA; LS 快速检测
资助项目:海洋与渔业科技项目 ( 闽海渔科 02 1 50 号)
作者简介 :吴 斌 (9 8 ) 17 一 ,男 ,硕 士,E—m i w bni @16 tm。 a : ui r 2.o l fe
维普资讯
第 4期
吴 斌: 豚鼠气 单胞 菌快速检测间 _I 接F S . A法的 L 建立
入 1 的 甲醛 固 定 过 夜 ,50 r・ i 离 心 % 00 mn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
1r n 0 i,弃上清 ,用 生理盐水 重悬记数,置 4C a  ̄ 冰箱保存 , 于动物免疫或用于酶标板的包被。 用 12 2 免疫血清制备 .. 取 甲醛灭活的豚 鼠气单胞菌菌液 ,用无菌生
17 特异性试验 .
d 耳静脉同法免疫一次 ,第 四次免疫后 7d由耳 静脉采血 2m ,检测血清效价 ,效价达到要求 L 后 ,采 用 颈 动 脉 放 血 ,50 00 r・rn 离 心 a i
1mn 0 i,取上清 ,加 00 %叠氮化钠 , 一 0 .2 2 ℃分 装保存备用。 123 试验溶液 .. 包被缓冲液 (.5M,p . 08 H 9 6的碳酸 盐缓
维普资讯
福建水产 , 06年 1 月第 4 20 2 期
J OURNAL OF FU I S - J AN FI IERI I  ̄
N 4 0.
D c2 2 o e . 5. o 6
豚 鼠气 单 胞茵 快 速 检 测 间接 E IA法 的建 立 LS
冲液) ;洗涤缓冲液 ( H值 7 4的 P S ;底物 p . B) 缓冲液 ( H值 5 0的磷 酸 一柠 檬酸 缓 冲液 ) p . ;
测定结果 。若有弱阳性交叉反应 的现象 ,可用吸 附法【去除兔抗血清 中的非特异性成分。 4
吴 斌
(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福建 福州 300 ) 50 2
摘要:应用从患败血症的鳗鲡中分离、纯化出的豚鼠气单胞菌 ( e m ns ai ) Ar o v e 菌株 A 451 A . o ac a B0 1N 1
制备了兔抗血清 , 建立 了快速检 测豚 鼠气单 胞菌 的间接 E IA方法 。研究结 果显示 :A 45 1A 兔抗 血 L S B 01N I
设计制备抗豚鼠气单胞菌的兔抗血清 ,并建立起 养基上,3℃培 养;2 后挑取单 克隆菌落接 7 4h 快速检测豚 鼠气单胞菌 的间接 E I LS A法 ,为豚 种于 N A液体培养基 中,20r mn 5 ・ i 振荡 ,过 鼠气单胞菌病 的诊断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 夜培养; 0 0 ・ i 5 0 r mn 离心 1rn 0 i,弃上清 ;加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