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
浙江地方标准DB3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9部分:

浙江省地方标准2008-******发布DB33ICS 13.310A90备案号:DB33/T 768.9— 200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 9部分:旅馆业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curity & technical pro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Part 9: Hotel2009-11-03发布 2010-01-01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768.9— 2009前言DB33/ 76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按部分发布,目前分为 13个部分,以后视实际情况可增补。
——第 1部分:一般单位重点部位;——第 2部分:危险物品存放场所;——第 3部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第 4部分:商业批发与零售场所;——第 5部分:公共供水场所;——第 6部分:供变配电场所;——第 7部分:燃油供储场所;——第 8部分:城镇燃气供储场所;——第 9部分:旅馆业;——第 10部分:学校;——第 11部分:医院;——第 12部分:住宅小区;——第 13部分:娱乐场所。
本部分为 DB33/ 768的第 9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科技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厅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三维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市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广信智能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金盾楼宇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天泽创业建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宁波市安全技术防范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顾培荣、黄蔚民、顾时明、陈锡苗、岑孟荣、曾文、王国强、冯刚强、戚国伟。
IDB33/T 768.9— 200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 9部分 : 旅馆业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旅馆业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 50个床位以上的旅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检验、验收。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LOGO
(四)建设原则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建设原则,一般出现在技术规范中的第四部分。如一 般单位重点部位: 4.1一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建设,应符合国家法规和国家现 行工程建设标准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4.2一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建设,应纳入单位工程建设总体 规划,并应综合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 4.3一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使用的产品和设备应符合国家法规 和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并经法定机构检验、认证合格或生产登记批准。 4.4一般单位重点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选用稳定可靠、成熟先进和优化集 成的技术和设备。 4.5一般单位重点部位宜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 系统和监控中心。
LOGO
5.1.2 主要功能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应符合GB 50348、GB 50395的相关要求,同时 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系统应具有图像切换功能,根据系统的配置应能实现控制摄像机镜头、云 台等功能; b)系统应具有时间、日期的字符叠加、记录和调整功能,字符叠加应不影响 对图像的监视和记录效果,字符时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应在±30s以内; c)系统应具有视频联网接口,联网接口应符合DB33/T629的相关要求; d)系统宜能够通过局域网或无线局域网相连,实现远程监视、录像回放、备 份及升级; e)系统应具有视频移动侦测功能,宜具有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目标跟踪、 车牌识别等功能。
LOGO
DB33/ 76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
LOGO
LOG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制目的
人防、物防、技防是治安防控的基本手段,而技术防范以其先进性、稳定 性、高效性,在发现、预防、制止违犯犯罪,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等方面, 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是构建现代治安防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 安机关宣传推动下,全社会安全技术防范意识普遍提高,安防工程建设全面 展开,在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LOGO
(三)术语、等级
针对部分技术规范中涉及到的名词的解释、定义,由以下的术语来完成。 一般出现在技术规范中的第三部分。
根据防护对象的要求不同,危险物品行业和商业批发与零售场所根据各自 的特殊情况进行了防护级别的划分。
LOGO
DB33/ 76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一部分
LOGO
LOGO
人防、物防、技防是治安防控的基本手段,而技术防范以其先进性、稳定 性、高效性,在发现、预防、制止违犯犯罪,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等方面, 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是构建现代治安防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 安机关宣传推动下,全社会安全技术防范意识普遍提高,安防工程建设全面 展开,在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则、系统设计与施工、工程程序、系统检验、系统验收和运行维护等九个方
面的内容。包括:
第1部分 一般单位重点部位
第2部分 危险物品存放场所
第3部分 汽车站、客运码头
第4部分 商业零售场所
第5部分 公共供水
第6部分 供变配电
第7部分 燃油供储
第8部分 城镇燃气
第9部分 宾馆
第10部分 学校
第11部分 医院
第5.1.1.2条 为 “特殊要求”各部分均强制; 第5.1.2条或第5.1.3条为“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各部分均强制; 第5.2.1条为“入侵探测与报警基本要求”,其中a款除“一般单位重点部 位”、“汽车站、码头、火车站”、“商业零售场所”不一定具有明显周界 的单位不强制要求,其他部分均为强制; 第5.2.3条为“紧急报警基本要求”各部分均强制; 第5.2.4a、5.2.4b、5.2.4e或f条分别为报警响应时间要求、报警记录保 存要求和报警联动要求,各部分均强制; 第5.6.1、5.6.6条分别是监控中心为禁区的要求和备用电源供电的要求, 各部分均强制。
2022年保安员(初级)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22年保安员(初级)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1、【单选题】X光机图像中蓝色表示()( B )A、混合物B、有机物C、无机物D、密度非常大的无机物2、【单选题】一般来说,公共场所对被检人进行人像比对,主要指的是()等有效证件与本人的吻合度。
( C )A、工作证B、执勤证C、身份证D、出入证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X光机图像识别的方法的是()( A )A、联想分析法B、现场测量法C、观察分析法D、角度分析法4、【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保安巡逻实施的操作规程内容的是().( C )A、徒步巡逻应两人以上进行B、保安员在巡逻中发现可疑情况应认真观察,严密监视C、车巡是保安员实施巡逻勤务的基本形式D、保安员在巡逻时,要提高警惕,保护自身安全5、【单选题】下列不符合武装押运突发事件处置要求的是()( D )A、来不及向公司报告时,事后应及时报告B、根据事件涉及范围,采取有效措施C、根据事件复杂程度,及时报告D、发现有人靠近车辆,应立即鸣枪示警6、【单选题】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瞭望岗岗位职责。
( A )A、对出入目标区域的人员进行证件查验B、观察守护区域内及周围的情况C、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客户单位报告D、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目标安全7、【单选题】下列叙述中,()属于出入口常见紧急情况。
( A )A、客户单位遇到群体性事件B、出入口值班保安员未按时到岗C、出入口地面突陷D、物业未打扫出入口区域的卫生8、【单选题】下列选项不是对巡逻人员的要求的是()( C )A、能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B、能按规定格式填写巡逻记录C、能对可疑人员进行搜身检查D、能徒手或使用保安器材进行防护9、【单选题】下列选项不是巡逻人员需掌握的本区域信息的是().( B )A、掌握地理分布情况B、掌握该区域车流量情况C、掌握重点要害部位的位置D、对重点目标有详细的了解10、【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保安员对载有物品出入的车辆进行登记时,正确的做法是()( D )A、保安员自行打开车辆后备箱,清点携带物品并予以登记B、请路人打开车辆后备箱,清点携带物品并予以登记C、请保活打开车辆后备箱,清点携带物品并予以登记D、驾驶员、随车人员打开车辆后备箱,清点带物品并予以登记1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出入口制设备功能的是()( A )A、自动发放进出权限功能B、异常报警功能C、自动查询驾驶人信息功能D、自动查询车辆年审倍息功能1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C )A、任何人都有报告火警的义务B、任何人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C、任何人不得挪用消防设施,但消防设施不用时可以挪用D、火扑灭后,相关人员应当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13、【单选题】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保安员必须懂得和学会(),尽量把伤亡风险程度降至最低。
DB33 768.2-200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2部分 危险物品行业

序号
项目
安装区域或覆盖范围
配置要求 一级 二级 三级
1 2 3 4 5 视频安防 6 监控系统 7
摄像机
存放部位 出入口 装卸区 电梯轿厢内 周界 监控中心 出入口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应设 宜设 应设 宜设
应设 应设 宜设 宜设 宜设 应设 宜设
I
巴巴客标准 免费下载
DB33/ 768.2—2009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危险物品存放场所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病菌等危险物品集中存放场所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危险物品存放场所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检验、验收。
晰显示进出道口人员的体貌特征; d) 装卸区应选用低照度带强光抑制功能的彩色固定摄像机和自动光圈镜头,应能清楚的辨别出入
人员的面部特征及机动车牌号; e) 电梯厅安装的摄像机,其监控范围应能覆盖整个电梯厅,不应有盲区,监控图像应能清晰显示
电梯厅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和体貌特征;当楼梯口与电梯厅处在同一区域且通过同一个进出口 时,可通过电梯厅安装的摄像机实施统一监控;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门的左 上方或右上方,其监控图像应叠加楼层显示,视频信号应该采取防干扰措施; f) 安装在危险物品存放区域的摄像机,应符合本标准5.6的要求; g) 在满足监视目标现场范围的情况下,摄像机安装高度要求:室内离地不宜低于2.5 m,室外离 地不宜低于3.5 m;摄像机安装角度宜减小监控图像俯视程度;室外摄像机如采用立杆安装, 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及安装场所设备所需的防护等级的要求; h) 摄像机的安装宜避免或减少逆光对监控图像的影响;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应与环境相协调,彩色 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宜大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的10倍,黑白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宜 大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的100倍。在环境照度较低区域宜采用低照度摄像机或采用补光 措施,增设辅助照明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宜高于5 lx,但最低不低于3 lx。如环境不 宜采用补光措施时,可选用红外摄像机。环境照度变化大的区域宜采用宽动态摄像机。 6.1.2 声音复核装置 危险物品存放场所内配置的声音复核装置应能清楚辨别区域内人员活动的声音,音视频信号应同步 记录。 6.1.3 主要功能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应符合 GB 50348、GB 50395 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系统应具有图像切换功能,根据系统的配置应能实现控制摄像机镜头、云台等功能; b) 系统应具有时间、日期的字符叠加、记录和调整功能,字符叠加应不影响对图像的监视和记录 效果,字符时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应在±30 s以内; c) 系统应具有视频联网接口,联网接口应符合DB33/T 629的相关要求; d) 系统宜能够通过局域网或无线局域网相连,实现远程监视、录像回放、备份及升级; e) 系统应具有视频移动侦测功能,宜具有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目标跟踪、车牌识别等功能; f) 周界安装摄像机的部位,夜间应有报警灯光联动的功能。 6.1.4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 GB 50348、GB 50395 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 求: a) 实时监控图像水平分辨率不少于300 TVL,主观评价应不低于4级要求; b) 视频安防监控设备的压缩格式为H.264/AVC或者MPEG-4以及更先进的编码技术,录像图像像 素不低于4 CIF(704×576),视频录像帧率不少于25帧/s,回放图像水平分辨率不少于270 TVL, 主观评价应不低于3级要求,图像保存时间在实时录像的情况下不少于30 d。 6.2 入侵报警系统 6.2.1 基本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要求应符合 GB 50348、GB 50394 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周界入侵报警装置设防应全面,无盲区和死角,具备防拆、防破坏报警功能,应24 h设防; b) 室内入侵报警装置设防应全面,无盲区和死角,具备防拆、防破坏报警功能,应能分区域或独 立布撤防; c) 布设在一级危险物品存放场所内的入侵探测器应不少于2种技术手段; d) 安装在危险物品存放区域的探测器,应符合本部分5.6的要求。
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制度(3篇)

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共汽车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和权益,制定完善的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建立健全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制度,提升城市公共汽车运营管理水平,改善乘客体验,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发展。
2. 原则:依法行政、安全第一、服务至上、公正公平、科学规范。
三、制度内容1. 许可和准入管理a) 公共汽车运营者必须依法申请并获得相应的运营许可证;b) 运营许可条件包括车辆安全性能、从业人员资质、设备设施等;c) 制定准入机制,对于符合条件的公共汽车运营者给予准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给予限制或禁止。
2. 车辆管理a) 公共汽车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车辆安全技术要求;b) 强制实行车辆检测、定期维修、事故记录和处理制度;c) 建立车辆运营信息管理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3. 从业人员管理a) 公共汽车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和驾驶证;b) 进行驾驶员职业道德和安全培训;c) 实行驾驶员考核制度,对于不合格的驾驶员进行处理。
4. 客运安全管理a) 加强车辆运营安全管理,制定车辆运营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b) 定期组织车辆险情防范演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c) 加强对乘客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乘客安全意识。
5. 服务质量管理a) 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b) 建立服务监督投诉机制,及时处理乘客投诉;c) 加强乘客信息服务,提供实时车辆到站信息等。
6. 客运票务管理a) 实行电子票务系统,方便乘客购票和退票;b) 定期进行客运票务抽查,加强票务管理和打击票务乱象。
7. 罚款和奖励制度a) 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公共汽车运营者进行罚款和扣分处理;b) 对服务质量优秀的公共汽车运营者给予奖励和优惠政策。
浙江地方标准-DB3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_第10概要

120 ICS 13.310A90备案号:DB3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10部分:学校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ecurity & technical prote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Part 10: School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768.10—2009 I前言DB33/ 76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按部分发布,目前分为13个部分,以后视实际情况可增补。
——第1部分:一般单位重点部位;——第2部分:危险物品存放场所;——第3部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第4部分:商业批发与零售场所;——第5部分:公共供水场所;——第6部分:供变配电场所;——第7部分:燃油供储场所;——第8部分:城镇燃气供储场所;——第9部分:旅馆业;——第10部分:学校;——第11部分:医院;——第12部分:住宅小区;——第13部分:娱乐场所。
本部分为DB33/ 768的第10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科技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厅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金盾楼宇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宏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广信智能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宁波洛兹科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市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宁波市安全技术防范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曾文、王国强、叶立军、闵国华、陈锡苗、黄志刚、黄蔚民、冯刚强、戚国伟。
DB33/T 768.10—2009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10部分: 学校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学校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具有办学资质的高等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学校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
其它教育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3/ 76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客运码头安全管理指南》的通知-交办水〔2018〕173号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客运码头安全管理指南》的通知
正文: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客运码头安全管理指南》的通知
交办水〔2018〕1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港口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为指导各地加强客运码头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港口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部组织编制了《客运码头安全管理指南》。
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部将结合各地客运码头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客运码头安全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8年12月29日
附件:客运码头安全管理指南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应符合
a)系统应具有图像切换功能,根据系统的配置应能实现控制摄像机镜头、云台等功能;
b)系统应具有时间、日期的字符叠加、记录和调整功能,字符叠加应不影响对图像的监视和记录效果,字符时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应在±30s以内;
c)系统应具有视频联网接口,联网接口应符合DB33/T629的相关要求;
c)壁挂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应在2.2m左右或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安装;视场中心轴与可能入侵的方向宜成90°角左右,入侵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应视防护区域覆盖范围确定;
d)壁挂式微波—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高度为2.2m左右或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安装。视场中心轴与可能入侵的方向宜成45°角左右,入侵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应视防护区域覆盖范围确定;
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安装要求
紧急报警(求助)装置的安装应符合
a)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应安装在室内便于操作的部位,被启动后能立即发出紧急报警(求助)信号。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应有防误触发措施,触发报警后能自锁,复位需采用人工操作方式;
b)紧急报警装置应安装在隐蔽、便于操作的部位。同一区域有2个(含)以上的紧急报警装置应设置2个(含)以上防区,相邻紧急报警装置不应设置在同一个防区。每个防区的紧急报警装置数不应超过4个,且不同单元空间不得作为一个独立防区。
d)设置的控制点及控制措施须确保在发生火警紧急情况下不能妨碍逃生行为,并应开放紧急通道;
a)宜安装周界入侵报警装置,周界入侵报警装置设防应全面,无盲区和死角,具备防拆、防破坏报警功能,应24h设防;
b)重点部位应设置室内入侵报警装置,室内入侵报警装置设防应全面,无盲区和死角,具备防拆、防破坏报警功能,应能分区域或独立布撤防;
c)声光告警器应安装在醒目处,当入侵探测器被触发时,声光告警器应发出声光报警,室内报警声压应不小于80dB(A),室外报警声压应不小于100dB(A),报警持续时间应不小于5min。
c)入侵报警系统宜具有编程、密码操作保护和联网功能;
d)入侵报警系统宜具有显示、存储报警控制器发送的报警、布撤防、求助、故障、自检,以及声光报警、打印、统计、巡检、查询和记录报警发生的地址、日期、时间、报警类型等各种信息的功能;
e)入侵报警系统应设置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或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联网接口;
f)当报警发生时,监控中心宜能显示周界模拟地形图,并以声、光信号显示报警的具体位置,且可进行局部放大。
e)吸顶式入侵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需要防护部位的上方且水平安装;
f)入侵探测器的视窗不应正对强光源或阳光直射的方向;
g)入侵探测器的附近及视场内不应有温度快速变化的热源,如暖气、火炉、电加热器、空调出风口等;
h)入侵探测器的防护区内不应有障碍物;
i)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应安装在门、窗开合处(干簧管安装在门、窗框上,磁铁安装在门、窗扇上,两者间应对准),间距应保证能可靠工作。
财务室,计算机中心,售票室
应设
19
值班室,驾乘休息室
宜设
20
围墙和栅栏
重要办公场所窗、财务室保险箱存放处
应设
21
事故风井口、通风亭(口)
应设
22
站道两旁,轮渡停泊处等危险部位
应设
23
检票,出入口过道,站台、码头护边
应设
24
应急广播系统
应急广播
客流密集处
应设
25
无线对讲系统
中心控制室,值班室,各警卫点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17565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 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396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A/T 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第8部分:城镇燃气供储场所;
——第9部分:旅馆业;
——第10部分:学校;
——第11部分:医院;
——第12部分:住宅小区;
——第13部分:娱乐场所。
本部分为DB33/768的第3部分。
本部分的4.2、4.3、5.1.1a)、5.1.1b)、5.1.1c)、5.2.1、5.2.3、5.2.4a)、5.2.4b)、5.2.4e)、5.3g)、5.4b)、5.5d)、5.6、5.7a)、5.7b)、5.7f)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4.6表1中“应设”为强制性配置要求,“宜设”为推荐性配置要求。
d)与外界相通出入口、监控中心等其他重点部位应选用固定焦距和方向的彩色摄像机;
e)安装于主要通道(含楼梯口)的摄像机,其监控范围应覆盖主要通道的道口,监控图像应能清晰显示进出道口人员的体貌特征;
f)机动车出入口、停车场(库)出入口及其他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应选用低照度带强光抑制功能的彩色固定摄像机和自动光圈镜头,应能清楚的辨别出入人员的面部特征及机动车牌号;
h)在满足监视目标现场范围的情况下,摄像机安装高度要求:室内离地不宜低于2.5m,室外离地不宜低于3.5m;摄像机安装角度宜减小监控图像俯视程度;室外摄像机如采用立杆安装,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及安装场所设备所需的防护等级的要求;
i)摄像机的安装宜避免或减少逆光对监控图像的影响;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应与环境相协调,彩色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宜大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的10倍,黑白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宜大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的100倍。在环境照度较低区域宜采用低照度摄像机或采用补光措施,增设辅助照明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宜高于5lx,但最低不低于3lx。如环境不宜采用补光措施时,可选用红外摄像机。环境照度变化大的区域宜采用宽动态摄像机。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刘蓝、徐力、钱小鸿、顾功尧、舒唯敏、刘锦海、陆云杰、徐全铭。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第3部分: 汽车站与客运码头
11
本部分规定了汽车站与客运码头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长途汽车站与客运码头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检验、验收,其他汽车站可参考使用。
12
宜设
12
紧急报警装置
售票场所,财务室,值班室
应设
14
监控中心
宜设
15
出入口控制系统
汽车站、码头监控中心
宜设
16
防爆安检系统
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
候车(船)室出入口,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出
宜设
17
电子巡查系统
重要物资储存场所,计算机中心
应设
旅客候车(船)区,车站、码头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
宜设
18
实体防护
防盗安全门
d)系统宜能够通过局域网或无线局域网相连,实现远程监视、录像回放、备份及升级;
e)系统应具有视频移动侦测功能,宜具有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目标跟踪、车牌识别等功能;
f)周界安装摄像机的部位,夜间应有报警灯光联动的功能。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
a)实时监控图像水平分辨率不少于300TVL,主观评价应不低于4级要求;
入侵探测器安装要求
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
a)周界入侵探测器在安装时应充分考虑气候对有效探测距离的影响,实际使用距离不超过产品额定探测距离的70%;应采用交叉安装的方式,即在同一处安装两只指向相反的发射装置或接收装置,并使两装置交叉间距应不小于0.3m;
b)脉冲电击式围栏上应有明显的警告用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设置应符合GB 2894的相关规定;
b)视频安防监控设备的压缩格式为H.264/AVC或者MPEG-4以及更先进的编码技术,录像图像像素不低于4CIF(704×576),视频录像帧率不少于25帧/s,回放图像水平分辨率不少于270TVL,主观评价应不低于3级要求,图像保存时间在实时录像的情况下不少于30d。
入侵报警系统
基本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要求应符合
主要功能与技术指标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的主要功能与技术指标应符合
a)入侵探测器、紧急报警装置发出的报警信号应传送至监控中心,系统的报警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使用公共电话网络传输时报警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0s;紧急报警和入侵报警同时发生时,应符合GB50394的相关要求;
b)入侵报警系统布防、撤防、报警、故障等信息的存储应不少于30d;
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a)系统将出入目标的识别信息及载体授权为钥匙,并记录于系统中。应能设定目标的出入授权,即:何时、何出入目标、可出入何出入口、可出入的次数和通行的方向等权限;
b)系统的识别装置和执行机构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宜有防尾随措施;
c)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应能对系统中的有关信息自动记录、打印、存储,并有防篡改和放销毁等措施。应有防止同类设备非法复制的密码系统,密码系统应能在授权的情况下修改;
g)电梯厅安装的摄像机,其监控范围应能覆盖整个电梯厅,不应有盲区,监控图像应能清晰显示电梯厅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和体貌特征;当楼梯口与电梯厅处在同一区域且通过同一个进出口时,可通过电梯厅安装的摄像机实施统一监控;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门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其监控图像应叠加楼层显示,视频信号应该采取防干扰措施;
应设检票出入口,车站、码头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进出码头、车站的主要交通要道
宜设
6
发车(船)位,车辆、渡轮上下客处
宜设
7
车站、码头控制室,调度室,停泊场所
宜设
8
电梯轿厢,人行(含楼梯、自动扶梯)通道
宜设
9
拐角、楼梯等监控死角
宜设
11
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探测器
财务室,重要物资储存场所,计算机中心,停泊场所等重要部位
本部分由浙江省公安科技研究所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