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院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合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推出∠2与∠1相等的是A. B. C. D.【答案】B【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1与∠2是对顶角,因此∠1=∠2,故A不符合题意;B、∵a∥b,∴∠1+∠2=180°,故B符合题意;C、∵a∥b,∴∠1与∠2的对顶角相等,∴∠1=∠2,故C不符合题意;D、、∵a∥b,∴∠1=∠2,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2、(2分)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8,那么这个数的立方根是()A. 4B. ±4C. 2D. ±2【答案】A【考点】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解:一个数的平方根是±8,则这个数是64,则它的立方根是4.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这个数应该是(±8)2=64,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出64的立方根即可。

3、(2分)已知四个实数:3,,π,,其中最大的实数是()A. 3B.C. πD.【答案】C【考点】实数大小的比较,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3<π,∴最大的实数是π;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实数比大小的方法,正实数大于负实数,几个正实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就大,即可得出结论。

4、(2分)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与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A. 5B. 4C. 3D. 2【答案】A【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设球体、圆柱体与正方体的质量分别为x、y、z,根据已知条件,得:,(1 )×2﹣(2)×5,得:2x=5z,即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5.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图中物体的质量和天平的平衡情况,可知两个天平是平衡的,据此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消去y,即可得出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a2+a3=a5B.a2•a3=a6C.a3÷a2=a D.(a2)3=a52.如图,在“A”字型图中,AB、AC被DE所截,则∠ADE与∠DEC是()A.内错角B.同旁内角C.同位角D.对顶角3.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x+3)(x﹣2)=x2+x﹣6B.ax﹣ay﹣1=a(x﹣y)﹣1C.8a2b3=2a2•4b3D.x2﹣4=(x+2)(x﹣2)4.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b的是()A.∠1=∠3B.∠2=∠4C.∠2=∠3D.∠2+∠3=180°5.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2a+b)(2b﹣a)B.(﹣x+1)(﹣x﹣1)C.(a+b)(a﹣2b)D.(2x﹣1)(﹣2x+1)6.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外角和将()A.减少180°B.不变C.增大180°D.以上都有可能7.若a m=2,a n=3,则a m+n等于()A.5B.6C.8D.98.如图,△ABC中,∠A=60°,点E、F在AB、AC上,沿EF向内折叠△AEF,得△DEF,则图中∠1+∠2的和等于()A.60°B.90°C.120°D.1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9.分解因式:2x2﹣x=.10.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0076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厘米.1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如果∠1=65°,那么∠2=度.1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3.如图,在△ABC中,BC=5cm,把△ABC沿直线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EC=2cm,则平移的距离为cm.14.314×(﹣)7=.15.若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为2cm、5cm,则第三边长为cm.16.若x2+mx+16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则m的值等于.17.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18.对于任何实数,我们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d﹣bc,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当x2﹣3x+1=0时,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各6分,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2)2﹣()﹣1+2018020.计算:a(2﹣a)+(a+1)(a﹣1)21.因式分解:9x2﹣6x+1.22.分解因式:x3﹣x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3.化简再求值:(3﹣5y)(3+5y)+(3+5y)2,其中.y=0.424.已知:x+y=5,xy=﹣3,求:(1)x2+y2的值(2)(1﹣x)(1﹣y)的值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画出△ABC的AB边上的中线CD;(2)画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3)图中AC与A1C1的关系是:;(4)能使S△ABQ=S△ABC的格点Q共有个.26.如图:已知∠1=∠2,∠3=∠B,FG⊥AB于G,猜想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写出合适的理由.六、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7.计算如图所示的十字形草坪的面积时,小明和小丽都运用了割补的方法,但小明使“做加法”,列式为“a(a﹣2b)+2b(a﹣2b)”,小丽使“做减法”,列式为“a2﹣4b2”.(1)请你把上述两式都分解因式;(2)当a=63.5m、b=18.25m时,求这块草坪的面积.七、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8.如图1,已知∠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我们容易证明∠ACD=∠A+∠B,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尝试探究:(1)如图2,∠DBC与∠ECB分别为△ABC的两个外角,则∠DBC+∠ECB∠A+180°(横线上填>、<或=)初步应用:(2)如图3,在△ABC纸片中剪去△CED,得到四边形ABDE,∠1=135°,则∠2﹣∠C=.(3)解决问题:如图4,在△ABC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DBC、∠ECB,∠P与∠A有何数量关系?请利用上面的结论直接写出答案.(4)如图5,在四边形ABCD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EBC、∠FCB,请利用上面的结论探究∠P与∠A、∠D的数量关系.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a2与a3是加,不是乘,不能运算,故本选项错误;B、a2•a3=a2+3=a5,故本选项错误;C、a3÷a2=a3﹣2=a,故本选项正确;D、(a2)3=a2×3=a6,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内错角是在截线两旁,被截线之内的两角,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作答.【解答】解:如图,∠ADE与∠DEC是AB、AC被DE所截的内错角.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错角的定义,正确记忆内错角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是多项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错误;B、右边不是积的形式,错误;C、不是把多项式化成整式的积,错误;D、是平方差公式,x2﹣4=(x+2)(x﹣2),正确.故选:D.【点评】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应用分解因式的定义来判断.4.【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解答】解:A、∵∠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2=∠4,∴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2=∠3与a,b的位置无关,不能判定直线a∥b;D、∵∠2+∠3=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当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5.【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x+1)(﹣x﹣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6.【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相关,随着边数的不同而不同,而外角和是固定的360°,从而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得: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外角和还是36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题目比较简单,只要掌握住定理即可.7.【分析】根据a m•a n=a m+n,将a m=2,a n=3,代入即可.【解答】解:∵a m•a n=a m+n,a m=2,a n=3,∴a m+n=2×3=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难度一般.8.【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EF+∠AFE的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AED+∠AFD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解答.【解答】解:∵∠A=60°,∴∠AEF+∠AFE=180°﹣60°=120°,∵沿EF向内折叠△AEF,得△DEF,∴∠AED+∠AFD=2(∠AEF+∠AFE)=2×120°=240°,∴∠1+∠2=180°×2﹣240°=360°﹣240°=1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翻转变换的性质,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9.【分析】首先找出多项式的公因式,然后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2x2﹣x=2x•x﹣x•1=x(2x﹣1).故答案为:x(2x﹣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根据题意找出公因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0076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6×10﹣6厘米.故答案为:7.6×10﹣6.【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1.【分析】直接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以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a∥b,∠1=65°,∴∠2=180°﹣65°=115°.故应填:115.【点评】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求值.12.【分析】本题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列出方程,解出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900°,解得:n=7,∴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13.【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对应点连接的线段是AD、BE和CF,结合图形可直接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对应点连接的线段是AD、BE和CF.∵BC=5cm,CE=2cm,∴平移的距离=BE=BC﹣EC=3cm.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14.【分析】运用幂的乘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的逆运算,即可得到计算结果.【解答】解:314×(﹣)7=(32)7×(﹣)7=(﹣×9)7=(﹣1)7=﹣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15.【分析】分2cm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即可得解.【解答】解:①2cm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cm、2cm、5cm,∵2+2=4<5,∴此时不能组成三角形;②2cm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cm、5cm、5cm,能够组成三角形,所以,第三边长为5cm,综上所述,第三边长为5cm.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分情况讨论并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作出判断.16.【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x2+mx+16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m的值等于:±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运用公式是解题关键.17.【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MC,求出∠AMF,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1=∠A+∠AMF,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CB=90°,∴∠MCD=90°,∵∠D=60°,∴∠DMC=30°,∴∠AMF=∠DMC=30°,∵∠A=45°,∴∠1=∠A+∠AMF=45°+30°=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MF 的度数.18.【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式子化为普通运算,整理后将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x2﹣3x+1=0,x2﹣3x=﹣1,∴=(x+1)(x﹣1)﹣3x(x﹣2)=x2﹣1﹣3x2+6x=﹣2x2+6x﹣1=﹣2(x2﹣3x)﹣1=2﹣1=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各6分,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19.【分析】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4+2﹣1=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a﹣a2+a2﹣1=2a﹣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运用公式是解题关键.21.【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3x﹣1)2.【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2.【分析】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对余下的多项式进行观察,有2项,可采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解答】解:x3﹣x=x(x2﹣1)=x(x+1)(x﹣1).【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3.【分析】直接利用乘法公式计算进而合并同类项,再把已知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9﹣25y2+9+30y+25y2=30y+18,把y=0.4代入得:原式=30×0.4+18=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基本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4.【分析】(1)将x2+y2变形为(x+y)2﹣2xy,然后将x+y=5,xy=﹣3代入求解即可;(2)将所求式子展开整理成x+y与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式子的值.【解答】解(1)∵x+y=5,xy=﹣3,∴原式=(x+y)2﹣2xy=25﹣2×(﹣3)=31;(2)∵x+y=5,xy=﹣3,∴原式=1﹣y﹣x+xy=1﹣(x +y )+xy=1﹣5+(﹣3)=﹣7.【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 +b 2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5.【分析】(1)根据中线的定义得出AB 的中点即可得出△ABC 的AB 边上的中线CD ; (2)平移A ,B ,C 各点,得出各对应点,连接得出△A 1B 1C 1;(3)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4)首先求出S △ABC 的面积,进而得出Q 点的个数.【解答】解:(1)AB 边上的中线CD 如图所示:;(2)△A 1B 1C 1如图所示:;(3)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4)如图所示:能使S △ABQ =S △ABC 的格点Q ,共有4个.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中线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BC 的面积进而得出Q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6.【分析】已知∠3=∠B,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则DE∥BC,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代换可得∠2=∠DCB,从而证得CD∥GF,又因为FG⊥AB,所以CD与AB的位置关系是垂直.【解答】解:CD⊥AB.∵∠3=∠B.∴DE∥BC,∴∠1=∠4,又∵∠1=∠2,∴∠2=∠4,∴GF∥CD,∴∠CDB=∠BGF,又∵FG⊥AB,∴∠BGF=90°,∴∠CDB=90°,即CD⊥A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通过等量代换求证CD与AB的位置关系.六、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7.【分析】(1)直接利用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把已知数据代入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a(a﹣2b)+2b(a﹣2b)=(a﹣2b)(a+2b);a2﹣4b2=(a﹣2b)(a+2b)(2)(a﹣2b)(a+2b)当a=63.5m、b=18.25m时,原式=(63.5﹣2×18.25)×(63.5+2×18.25)=(63.5﹣36.5)×(63.5+36.5)=27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七、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8.【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DBC=∠A+∠ACB,∠ECB=∠A+∠ABC,两式相加可得结论;(2)利用(1)的结论:∵∠2+∠1﹣∠C=180°,将∠1=135°代入可得结论;(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CBP=∠DBC,∠BCP=∠EC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P的式子,代入(1)中得的结论:∠DBC+∠ECB=180°+∠A,可得:∠P=90°﹣∠A;(4)根据平角的定义得:∠EBC=180°﹣∠1,∠FCB=180°﹣∠2,由角平分线得:∠3=∠EBC=90°﹣∠1,∠4=∠FCB=90°﹣∠2,相加可得:∠3+∠4=180°﹣(∠1+∠2),再由四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结论.【解答】解:(1)∠DBC+∠ECB﹣∠A=180°,理由是:∵∠DBC=∠A+∠ACB,∠ECB=∠A+∠ABC,∴∠DBC+∠ECB=2∠A+∠ACB+∠ABC=180°+∠A,∴∠DBC+∠ECB=∠A+180°.故答案为:=.(2)∠2﹣∠C=45°.理由是:∵∠2+∠1﹣∠C=180°,∠1=135°,∴∠2﹣∠C+135°=180°,∴∠2﹣∠C=45°.故答案为:45°;(3)∠P=90°﹣∠A,理由是:∵BP平分∠DBC,CP平分∠ECB,∴∠CBP=∠DBC,∠BCP=∠ECB,∵△BPC中,∠P=180°﹣∠CBP﹣∠BCP=180°﹣(∠DBC+∠ECB),∵∠DBC+∠ECB=180°+∠A,∴∠P=180°﹣(180°+∠A)=90°﹣∠A.故答案为:∠P=90°﹣∠A,(4)∠P=180°﹣(∠A+∠D).理由是:∵∠EBC=180°﹣∠1,∠FCB=180°﹣∠2,∵BP平分∠EBC,CP平分∠FCB,∴∠3=∠EBC=90°﹣∠1,∠4=∠FCB=90°﹣∠2,∴∠3+∠4=180°﹣(∠1+∠2),∵四边形ABCD中,∠1+∠2=360°﹣(∠A+∠D),又∵△PBC中,∠P=180°﹣(∠3+∠4)=(∠1+∠2),∴∠P=×[360°﹣(∠A+∠D)]=180°﹣(∠A+∠D).【点评】本题是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考查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难度适中,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关键.。

合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推出∠2与∠1相等的是A. B. C. D.【答案】B【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1与∠2是对顶角,因此∠1=∠2,故A不符合题意;B、∵a∥b,∴∠1+∠2=180°,故B符合题意;C、∵a∥b,∴∠1与∠2的对顶角相等,∴∠1=∠2,故C不符合题意;D、、∵a∥b,∴∠1=∠2,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2、(2分)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8,那么这个数的立方根是()A. 4B. ±4C. 2D. ±2【答案】A【考点】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解:一个数的平方根是±8,则这个数是64,则它的立方根是4.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这个数应该是(±8)2=64,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出64的立方根即可。

3、(2分)已知四个实数:3,,π,,其中最大的实数是()A. 3B.C. πD.【答案】C【考点】实数大小的比较,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3<π,∴最大的实数是π;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实数比大小的方法,正实数大于负实数,几个正实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就大,即可得出结论。

4、(2分)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与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A. 5B. 4C. 3D. 2【答案】A【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设球体、圆柱体与正方体的质量分别为x、y、z,根据已知条件,得:,(1 )×2﹣(2)×5,得:2x=5z,即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5.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图中物体的质量和天平的平衡情况,可知两个天平是平衡的,据此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消去y,即可得出答案。

六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六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六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x、y,满足方程组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5B.4C.3D.5或4【答案】A【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解方程组,得,所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1.若腰长为1,底边长为2,由1+1=2知,这样的三角形不存在.若腰长为2,底边长为1,则三角形的周长为5.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故答案为:A【分析】首先解方程组得出x,y的值,由于x,y是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但没有明确的告知谁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谁是腰长,故需要分①若腰长为1,底边长为2,②若腰长为2,底边长为1,两种情况再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能围成三角形的由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算出答案即可。

2、(2分)下图是《都市晚报》一周中各版面所占比例情况统计.本周的《都市晚报》一共有206版.体育新闻约有()版.A. 10版B. 30版C. 50版D. 100版【答案】B【考点】扇形统计图,百分数的实际应用【解析】【解答】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体育新闻约占全部的15左右,206×15%=30.9,选项B符合图意. 故答案为:B.【分析】把本周的《都市晚报》的总量看作单位“1”,从统计图中可知,财经新闻占25%,体育新闻和生活共占25%,体育新闻约占15%,据此利用乘法计算出体育新闻的版面,再与选项对比即可.3、(2分)已知a,b满足方程组则a+b的值为()A. ﹣4B. 4C. ﹣2D. 2【答案】B【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①+②:4a+4b=16则a+b=4,故答案为:B.【分析】观察方程组中的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特点,因此将两方程相加除以4,就可求解。

杏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杏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杏陈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个.(1 )(2)(3)(4).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析】【解答】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可知(1)(2)为二元一次方程组;∵x=1和x2+y=5不是二元一次方程,∴(3)(4)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3个.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两个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

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2、(2分)下列四种说法:① x=是不等式4x-5>0的解;② x=是不等式4x-5>0的一个解;③ x>是不等式4x-5>0的解集;④ x>2中任何一个数都可以使不等式4x-5>0成立,所以x>2也是它的解集,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考点】不等式的解及解集【解析】【解答】解:①当x=时,不等式4x-5=0,故原命题错误;②当x=时,不等式4x-5=5>0,故原命题正确;③解不等式4x-5>0得,x>,故原命题正确;④与③矛盾,故错误.故正确的有②和③,故答案为:B.【分析】解不等式4x-5>0 可得x>,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一个,而不等式的解集包含了不等式的所有解,①x=不在x>的范围内;②x=在x>的范围内;③解不等式4x-5>0 可得x>;④x>2中任何一个数都可以使不等式4x-5>0成立,但它并不是所有解的集合。

根据以上分析作出判断即可。

3、(2分)高钙牛奶的包装盒上注明“每100克内含钙≥150毫克”,它的含义是指()A.每100克内含钙150毫克B.每100克内含钙高于150毫克C.每100克内含钙不低于150毫克D.每100克内含钙不超过150毫克【答案】C【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解析】【解答】解:根据≥的含义,“每100克内含钙≥150毫克”,就是“每100克内含钙不低于150毫克”,故答案为:C【分析】”≥”就是“不小于”,在本题中就是“不低于”的意思。

后城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后城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后城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 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A. 2x - 4> 5y+1B. 3 >- 5C. 4x+1 > 01D. 4y+3 v【答案】C【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析】【解答】解: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用不等号连接的,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系数不为0,左右两边为整式的式子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可知2x-4 > 5y+1含有两个未知数,故不正确;13> -5没有未知数,故不正确;4x+1 > 0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正确;根据4y+3 v 中分母中含有未知数,故不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系数不为0,左右两边为整式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根据这个定义依次对各选项作出判断即可。

2、(2分)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与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A. 5B. 4C. 3D. 2【答案】A【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设球体、圆柱体与正方体的质量分别为 x 、y 、Z 根据已知条件,得:p = 5/l ),(1 )疋-(2)X5,得:2x=5z ,即2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 5.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图中物体的质量和天平的平衡情况,可知两个天平是平衡的,据此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利用 加减消元法,消去y ,即可得出答案。

3、 ( 2分)图中,同旁内角的对数为(【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析】【解答】解:①直线AD 与直线BC 被直线AB 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 ② 直线AD 与直线BC 被直线CD 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 ③ 直线AB 与直线CD 被直线AD 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 ④ 直线AB 与直线CD 被直线BC 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 ⑤ 直线AB 与直线CD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 ⑥ 直线AD 与直线BC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 ⑦ 直线AB 与直线BC 被直线AC 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C. 18D. 20B. 16【答案】B⑧直线AD与直线CD被直线AC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一共有16对同旁内角,故答案为: B .【分析】观察图形可抽象出8个基本图形,每个基本图形有2对同旁内角,即可得出答案。

城关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1)

城关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1)
城关镇初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2 分 ) 实数 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 a,﹣a,1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a<﹣a<1
后含药率大于 30%而小于 35%.则所用药粉的含药率 x 的范围是( ) A.15%<x<28% B.15%<x<35% C.39%<x<47% D.23%<x<50% 【答案】 C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先解出 30kg 和 50kg 中的灭虫药粉的含药的总量,再除以总数(50+30kg)即可得出含 药率,再令其大于 30%小于 35% 即
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能围成三角形的由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算出答案即可。
6、 ( 2 分 ) 下列说法中:
①-1 的平方根是±1;②(-1)2 的平方根是±1;③实数按性质分类分为正实数,0 和负实数;④-2 是-8 的立方根;其中
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第 3 页,共 17 页
若腰长为 2,底边长为 1,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5.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5.
故答案为:A
【分析】首先解方程组
得出 x,y 的值,由于 x,y 是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但没有明确的告知谁是等

腰三角形的底边,谁是腰长,故需要分①若腰长为 1,底边长为 2,②若腰长为 2,底边长为 1,两种情况再根
=
, 当 a>b,即 a﹣b>0 时,结果赔钱.故答案为:A.

陈屯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陈屯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陈屯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当0<x<1时,、x、的大小顺序是()A.B.C.D.【答案】A【考点】实数大小的比较,不等式及其性质【解析】【解答】解:当0<x<1时,在不等式0<x<1的两边都乘上x,可得0<<x,在不等式0<x<1的两边都除以x,可得0<1<,又∵x<1,∴、x、的大小顺序是:,故答案为:A.【分析】先在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的性质②先把不等式0<x<1 两边同时乘以x,再把不等式0<x<1 两边同时除以x,最后把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作出判断。

2、(2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描述:①∠1和∠2互为对顶角②∠1和∠3互为对顶角③∠1=∠2④∠1=∠3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考点】对顶角、邻补角【解析】【解答】①∠1和∠2互为邻补角,②∠1和∠3互为对顶角,③∠1+∠2=180°,④∠1=∠3.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图形得到∠1和∠2互为邻补角,∠1+∠2=180°,∠1和∠3互为对顶角,∠1=∠3.3、(2分)对于实数x,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1.2]=1,[﹣2.5]=﹣3,若[x﹣2]=﹣1,则x 的取值范围为()A.0<x≤1B.0≤x<1C.1<x≤2D.1≤x<2【答案】A【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解之得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x]的定义可知,-2<[x-2]≤-1,然后解出该不等式即可求出x的范围.4、(2分)关于x的不等式-x+a≥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值为()A.-1B.0C.1D.2【答案】 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得:,由图形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 ,则 得:a=2.故答案为:D.【分析】先用a 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在根据数轴上x 的取值范围可得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院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如图,有a,b,c三户家用电路接入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则三户所用电线()A. a户最长B. b户最长C. c户最长D. 三户一样长【答案】D【考点】平移的性质【解析】【解答】解: 通过作辅助线,由平行线性质可选D项故答案为:D【分析】a、b、c三线可以由其中一条得到另外两条,所以它们是相等的.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②一定是正数③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④16.8万精确到十分位⑤(﹣4)2的算术平方根是4.A. ①②③B. ④⑤C. ②④D. ③⑤【答案】D【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算术平方根,近似数及有效数字,无理数的认识【解析】【解答】解:①∵|-|=,|-|=∴>∴-<-,故①错误;②当m=0时,则=0,因此≥0(m≥0),故②错误;③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故③正确;④16.8万精确到千位,故④错误;⑤(﹣4)2的算术平方根是4,故⑤正确;正确的序号为:③⑤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对①作出判断;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求法,可对②⑤作出判断;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对③作出判断;利用近似数的知识可对④作出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3、(2分)不等式3x<18 的解集是()A.x>6B.x<6C.x<-6D.x<0【答案】B【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析】【解答】解:(1)系数化为1得:x<6【分析】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求出答案。

4、(2分)为了了解某区初中中考数学成绩情况,从中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这里样本是()A. 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B. 被抽查的1000名学生C. 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的数学成绩D. 被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答案】D【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析】【解答】解:本题考查的对象是某区初中中考数学成绩,故样本是所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D 正确,符合题意.考查的对象是数学成绩而不是学生,因而A、B错误,不符合题意.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则C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根据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进行判断.5、(2分)下列各式计算错误的是()A. B. C. D.【答案】B【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

(1)根据开立方的意义可得原式=0.2 ;(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得原式=11;(3)根据开立方的意义可得原式=;(4)根据开立方的意义可得原式=-.6、(2分)当x=3时,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x+3>5B.x+3>6C.x+3>7D.x+3<5【答案】A【考点】不等式的解及解集【解析】【解答】解:A、当x=3时,x+3=3+3=6>5,所以x+3>5成立;B、当x=3时,x+3=3+3=6,所以x+3>6不成立;C、当x=3时,x+3=3+3=6<7,所以;x+3>7不成立;D、当x=3时,x+3=3+3=6>5,所以x+3<5不成立.故答案为:A【分析】把x=3分别代入各选项中逐个进行判断即可。

7、(2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2﹣m)x<1的解为x>,则m的取值范围是()A. m>0B. m<0C. m>2D. m<2【答案】C【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不等式(2﹣m)x<1的解为x>∴2-m<0解得:m>2故答案为:C【分析】通过观察发现不等号方向发生了改变,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在不等式的两边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从而得出2-m<0,求解得出m的取值范围。

8、(2分)若m是9的平方根,n= ,则m、n的关系是()B.m=-nC.m=±nD.|m|≠|n|【答案】C【考点】平方根【解析】【解答】因为(±3)2=9,所以m=±3;因为()2=3,所以n=3,所以m=±n故答案为:C【分析】由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可以求得9的平方根,进而求得m的值,根据,可以求得n 的值,比较m与n的值即可得到它们的关系。

9、(2分)在数轴上标注了四段范围,如图,则表示的点落在()A. 段①B. 段②C. 段③D. 段④【答案】C【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2.62=6.76,2.72=7.29,2.82=7.84,2.92=8.41,32=9,∴7.84<8<8.41,∴2.8<<2.9,∴表示的点落在段③故答案为:C【分析】分别求出2.62,2.72,2.82,2.92,32值,就可得出答案。

10、(2分)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x、y的和为12,则k的值为()B.10C.0D.﹣14【答案】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解方程得:根据题意得:(2k﹣6)+(4﹣k)=12解得:k=14.故答案为:A【分析】先将k看作已知数解这个方程组,可将x、y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由题意再将x、y代入x+y=12可得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k的值。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B. 0的倒数是0C. 4的平方根是2D. -3的相反数是3【答案】D【考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倒数,平方根【解析】【解答】A、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得|﹣2|=2,不符合题意;B、根据倒数的定义可得0没有倒数,不符合题意;C、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4的平方根为±2,不符合题意;D、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得﹣3的相反数为3,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对选项A作出判断;利用倒数的定义,可对选项B作出判断;根据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可对选项C作出判断;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对选项D作出判断。

12、(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0.5B.C.=1D.-=-【答案】C【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解析】【解答】A选项表示0.0125的立方根,因为0.53=0.125,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表示的立方根,因为,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表示的立方根,因为,,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表示的立方根的相反数,因为,所以,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分析】分别求出0.5,,,的3次方的值,再与A、B、C、D四个选项中的被开方数进行比较,相等的即为正确的选项。

二、填空题13、(1分)点A,B在数轴上,以AB为边作正方形,该正方形的面积是49.若点A对应的数是-2,则点B对应的数是________.【答案】5【考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算术平方根【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面积为49,∴正方形的边长AB==7∵点A对应的数是-2∴点B对应的数是:-2+7=5故答案为:5【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就可得出AB的长,然后根据点A对应的数,就可求出点B 表示的数。

14、(1分)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则________【答案】11【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由得:2x+9y=11故答案为:11【分析】观察此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将两方程相减,就可得出2x+9y的值。

15、(1分)若x+y+z≠0且,则k=________.【答案】3【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解析】【解答】解:∵,∴,∴,即.又∵,∴.【分析】将已知方程组转化为2y+z=kx;2x+y=kz;2z+x=ky,再将这三个方程相加,由x+y+z≠0,就可求出k 的值。

16、(3分)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若a⊥b,b⊥c,则a ________c .若a∥b,b∥c,则a ________c .若a∥b,b⊥c,则a ________c.【答案】∥;∥;⊥【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解析】【解答】解:∵a⊥b,b⊥c,∴a∥c;∵a∥b,b∥c,∴a∥c;∵a∥b,b⊥c,∴a⊥c.故答案为:∥;∥;⊥.【分析】根据垂直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c;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c;根据垂直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逆推即可.17、(1分)如图,已知AB∥CD,CE,AE分别平分∠ACD,∠CAB,则∠1+∠2=________.【答案】9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CE、AE分别平分∠ACD、∠CAB,∴∠1=∠DCE=∠ACD,∠2=∠BAE=∠CAB,∴∠ACD=2∠1,∠CAB=2∠2,又∵AB∥CD,∴∠CAB+∠ACD=180°,∴2∠2+2∠1=180°,∴∠2+∠1=90°.故答案为:90°.【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ACD=2∠1,∠CAB=2∠2,再由平行线性质得∠CAB+∠ACD=180°,代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18、(1分)如果a4=81,那么a=________.【答案】3或﹣3【考点】平方根【解析】【解答】∵a4=81,∴(a2)2=81,∴a2=9或a2=﹣9(舍),则a=3或a=﹣3.故答案为3或﹣3.【分析】将已知条件转化为(a2)2=81,平方等于81的数是±9,就可得出a2(a2≥0)的值,再求出a的值即可。

三、解答题19、(5分)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0.101001,,―,0.202002…, ,0,负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答案】解:= -4,= -2,= ,所以,负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0.101001,―,,…);无理数集合:(0.202002…,,…);【考点】有理数及其分类,无理数的认识【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填写。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20、(15分)“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某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金辉小区300户居民的用水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5月份各户居民的用水量比4月份有所下降,并且将5月份各户居民的节水量统计整理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节水量/立方米1 1.52.53户数/户5080a70(1)写出统计表中a的值和扇形统计图中2.5立方米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2)根据题意,将5月份各居民的节水量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该小区300户居民5月份平均每户节约用水量,若用每立方米水需4元水费,请你估算每户居民1年可节约多少元钱的水费?【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a=300﹣50﹣80﹣70=100,扇形统计图中2.5立方米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120°(2)解: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解:由题意可得,5月份平均每户节约用水量为:=2.1(立方米),2.1×12×4=100.8(元),即求该小区300户居民5月份平均每户节约用水量2.1立方米,若用每立方米水需4元水费,每户居民1年可节约100.8元钱的水费【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解析】【分析】(1)根据总数减去节水量对应的数据和可得a的值,利用节水量是2.5立方米的百分比乘以360°可得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2)根据(1)中a的值即可补全统计图;(3)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平均每户节约的用水量,然后乘以需要的水费乘以12个月可得结论.21、(5分)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内:①整数{ };②正分数{ };③无理数{ }.【答案】解:∵∴整数包括:|-2|,,-3,0;正分数:0.,,10%;无理数:2,,1.101001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考点】实数及其分类【解析】【分析】根据实数的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