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实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思考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思考

118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①作者简介:郭诣遂(1982—),女,江苏南京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

滕静涛(1975—),女,江苏南京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

DOI:10.16661/ki.1672-3791.2017.33.118《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思考①郭诣遂 滕静涛(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摘 要:在双语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授课对象不同以及所授课程的要求不同,教学效果也不相同。

本文以某高职院校为例,总结了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给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 外贸单证实务 场景重构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c)-0118-021 双语教学的定义在中国,大学课堂里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计划的系统的,使用英语作为汉语以外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通过两种不同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在知识点中的渗透,最终达到学生“能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更深刻地掌握整体知识的教学目标。

在此过程中,英语只是一个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

而双语教学,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更应该最终落实到为了更深刻地掌握专业课程知识中。

2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概述国际货物贸易由于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风险大等客观条件的约束,“单证”作用就变得极为关键。

进口方在实践中往往以收到单证作为付款的前提,而出口方往往以交付单据作为货物交接的标志。

因此,这就要求交易双方能按照某种双方都接受并愿意遵守的规则来缮制和办理与交易相关的各种单证。

《外贸单证实务》就是介绍全套外贸单证的制作规范和向相关机构申请取得单证的方法的课程。

所涉及的主要单证有商业发票、装箱单、装运通知、提单、保险单、报关单、报检单、原产地证、受益人证明、进出口许可证、商业汇票和信用证等。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成为了越来越受重视的课程。

而如何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效果,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双语教学的定义、特点以及教学方法的探讨,提出一些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并进行深入分析。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通常是母语和一种外语)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通常会以本国语言和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外语(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进行教学。

双语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并重:双语教学不仅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注重对语言的培养。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实务知识,还可以提高外语水平。

2. 文化交流:双语教学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学生通过学习外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外国文化,为未来的国际贸易实务工作做好准备。

3. 教学资源丰富:双语教学可以利用双语资源,包括双语教材、双语课件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1. 制定双语教学计划:学校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

只有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注重语言培养: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练习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外语表达能力。

3. 使用双语教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选择一些优质的双语教材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并且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

4. 提供实践机会: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实际的操作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包括实习、模拟操作等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5. 培养国际视野: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国际贸易趋势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思路探讨论文_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思路探讨论文_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思路探讨论文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思路探讨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是我国当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

本文结合本人和他人的教学实或与经脸,分析了《国际贫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改进措施。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问题措施“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煤介的教学,在我国通常是指汉语和英语的组合,以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和双语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对高等院校,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能否培养出既懂国际惯例、规则,又精通外语的人才,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此背景下,在高校中开展双语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

1双语教学的实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双语教学2006年起面向我院物流管理和农林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开设。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中文、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政策和实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对国际经济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一般业务程序和国际惯例,使商务英语的阅读、听说读写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缺少优秀的适合进行双语教学的教材由于国内外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同,与其他双语教学的课程相比,《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国外原版教材非常少,几乎都是将《国际经济学》教材截取其中的贸易部分成为《国际贸易》原版教材。

在内容上侧重于贸易理论、政策和模型的推导,没有涉及到贸易实务内容,不适合作为非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学生使用。

国内出版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文版教材中,虽然框架和内容比较适合中国国情,但大多将中文版教材译成英文版,翻译的痕迹很重,不利于学生学习原汁原味的英文。

2.2同一教学班中学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在这一阶段,同一个教学班内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别。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摘要】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从教学内容设计和整合、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学生参与度提高等五个方面探讨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

通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引入案例教学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加强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积极建设各类教学资源,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效果。

通过对当前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展望未来发展,可以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优秀的国际商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学生参与度、提高、措施、引言、正文、结论、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是现代经济学专业中一个重要的课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合作越来越频繁,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来说,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师资队伍不够专业、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参与度差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教学内容设计和整合、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参与度提高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对这些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是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项重要课程。

目前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有教学内容设计和整合不够合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导致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影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手段改进的对策思考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手段改进的对策思考
利 用 及传 授 能 力 ,有 利 于 培养 学 生 的 专业 技 能 和 素 质 。
其 次 。多 数 教 师 具 有 硕 士 及 以 上 学 历 ,部 分 教 师 还 有 出 国 留 学 的 经 历 。 他 们 具 有 一 定 的 英 文 水 平 ,虽 然 该 水 平
学 手段 的 现代 化 。加之 已成 立 了外 贸实务 实 验 室 ,购置 了外贸 模拟 实 验室 软件 ,使 学生 在课 堂学 习之余 将 书本
并在基 于 实践 的基 础 上进 一 步剖 析 了 目前 双语 教 学环 节 中存在 的 问题 ,有 针 对性 地提 出各 种 可行 对 策 ,以期促进 本课 程 双语教 学手段 的不 断改进 。 关 键词 :双语 教 学 ;教 学环 节 ;教 学手段 ;对 策
中 图 分 类 号 :G6 24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 5 8 ( 0 0 1 — 0 0 0 4 .2 61 06 2 1) 7 06— 3
间虽不 长 ,但 目前 已根 据 学生 的特 点及 教 学环 节 制订 了 初 步 的教 案和 较完 善 的教学 大 纲 ,为进 一 步研 究教 学 方
法 打 下 了 良好 的 基 础 。 另 外 , 已 具 备 的 教 学 硬 件 及 软 件 设 施 也 为 双 语 教 学 的进 一 步 开 展 提 供 了 良好 的教 学 环 境 . 如 学 校 大 部 分 教 室 配 备 了 C I 学 设 备 ,基 本 实 现 了 教 A 教
络 资源建 设与 教材 开发还 有待进 一步 加强 等方面 。

3已有 的教 学 环境 使 进 一步 提 高 双语 教 学效 果 成 为 .
可 能 以 我 校 为 例 ,经 济 学 院 在 该 课 程 开 始 双 语 教 学 的 时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商务英语、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政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双语教学是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教学资源、教师水平、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双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将从教学资源、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支持。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践基地等。

在选择教材方面,应选用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的教材,内容要与实际商务活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具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计算机软件等现代化教育工具,将实际案例、真实数据等展示给学生,使学习更加直观和生动。

实践基地方面,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需要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能力,了解国际贸易实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能将其应用到教学中。

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环境。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和学术研讨会,与国内外的专家和同行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需要合理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环节进行设计。

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要结构合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程设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

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

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李国(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4)摘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急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双语教学担负起培养此类人才的重任。

本文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探讨了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现存的问题与矛盾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Abstract:As one of the main courses among the six majors which the National Education Department strongly advocates the adop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should take the leading role.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ason why bilingual teaching should be taken in this course,then the four controversies are expounded.In the end,the possible teaching mod-el is brought forward by the author.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必要性问题对策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 Bilingual Teaching Necessity Controversy Teaching Model作者简介:李国,1974年生,湖南人,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和研究工作。

国家留学基金委基础课双语教学项目成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10-0215-02根据《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双语教学”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1](P28)。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交流日益频繁,对发展国际贸易实务双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但是,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教学效果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不高、实践能力不足等。

为了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选用合适的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选用合适的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应该选择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的教材,例如以真实案例为主,突出国际贸易实务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习上要注重词汇的积累和使用,注重口语和写作的综合应用等。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可以采取互动式、问题导向式、案例分析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实用的贸易实务知识;案例分析式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贸易实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实践环节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安排。

可以通过分析真实的国际贸易案例,进行实践性的个人或团队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

四、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过程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对于语言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更高难度的学习内容,提高其综合能力;对于语言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语言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逐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渐进式的学习方式慢慢增强自信心和兴趣。

总之,提高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和处理,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人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贸实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陈豪
来源:《商情》2015年第26期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急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双语教学担负起培养此类人才的重任。

本文以《外贸实务》课程为例,探讨了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现存的问题与矛盾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外贸实务双语教学问题对策
根据国家教育部每年对全国各高校提出的新高度和新要求,不难看出双语教学势必成为今后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

然而,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目前面临着学生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较差、缺乏合格的双语教学队伍、双语教材不配套等诸多问题。

笔者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学院就《外贸实务》课程进行多轮次的双语教学,对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外贸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外贸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既懂外贸专业知识又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的急需人才。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近十年来在我国很多高校得到了很好的实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符合现今高校教育的趋势。

根据国家教育部每年对全国各高校提出的新高度和新要求,不难看出双语教学势必成为今后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

及早地尝试双语教学,大胆的找出双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外贸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问题
(一)重语言,轻知识
《外贸实务》双语教学课程在英语专业大三开设,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使用英文教授,学生在理解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此下来,专业认知目标就让位给了语言目标,专业课程变成了英语课程,学生以能够听明白老师所讲内容而不是理解基本原理并能够加以运用为目标。

(二)教学计划滞后、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外贸实务》双语教学在教学课时方面没有进行修订。

相对于汉语教学,双语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要用英语将一个专业问题讲透彻,这样就要比汉语教学花更多的时间去沟
通和交流。

由于教学计划滞后,导致双语教学的总课时不够,难以质、量兼顾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由于受时间限制,往往只能局限于关键知识点的讲解,而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内容的拓展。

这影响了双语教学效果的发挥。

(三)重理论,轻实践
《外贸实务》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即让学生先学习相关的概念或定义,然后再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解释和分析。

目前许多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仍然不能摆脱这种模式,盲目地强调用英语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还有一些老师按照英语教材细致得讲解每一段内容,把《外贸实务》课程变成翻译教学和语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实践意义和培养目标模糊化,使他们的学习带有盲目性。

当学生来到的具体工作环境后并不能灵活的应用知识。

显然这个结果是与培训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

三、《外贸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对策
(一)专业知识运用为主,语言训练为辅
在授课时应将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首要的地位,以学科认知目标为主。

在授课时,老师不能因为是双语课而过分强调用英语授课这一形式。

在讲授较难的或者复杂的知识点时,可以用中文进行解释,然后再用英语进行总结,这样更能被学生接受。

在操作练习时则可以用英语进行,更加符合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

(二)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模式
对于开展《外贸实务》双语教学课程的专业,其教学计划应及时进行修订。

应该及时的增加《外贸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总课时,以便教师质、量兼顾的完成教学任务。

除此之外,双语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高低采取因材施教、分班授课等形式来更好的达到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强化模拟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外贸实务》是一门涉外性很强的实践类课程,常常需要用英语处理一些外贸业务信息,如客户的询盘、国外银行开来的信用证等。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业务员也要用英文来缮制外贸单据。

根据这些特点,一方面,双语(尤其是英语)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比如相应的实训资料要用英语编写;另一方面,还进行体验式模拟实践教学,让学生扮演进口方、出口方、银行、工厂等不同角色进行模拟贸易,学生用英语进行谈判、报价、制单、结汇等,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使其学以致用,最终实现毕业后立马上岗操作。

参考文献:
[1]裴东红.双语教学游戏化的实验研究[J].教育论坛,2005.
[2]武梦辰.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
[3]杨敏.浅论英语教学方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
[4]尚晓鹏.浅谈英语教学[J].科教文汇,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