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语文 课时作业3(含答案)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综合测试卷三 Word版含答案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三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龇.牙(zī)绮.丽(yǐ)诡.奇(guǐ)叱咤.风云(chà)B.脖颈.(jǐng)木讷.(nè)渲.染(xuān)撵.出(niǎn)C.数轴.(zóu)骨骼.(luò)栖.居(qī)剔.除(tī)D.油腻.(nì)搭讪.(shàn)誊.写(téng)手镯.(zhuó)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罔然震撼腊月威慑B.妩媚煅烧瓢泼帷幕C.逃遁幅射瞭望宛惜D.奥悔惦记铸造间牒3.下列各句横线处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由于广泛使用杀虫剂,某些昆虫已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杀虫剂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
②人类急躁的步伐胜过了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
③发出这样的大声,它必须猛力扭动身体,于让反冲力把它弹到两三厘米高的空中。
A.衍化轻率以致B.衍化轻浮以至C.演化轻浮以致D.演化轻率以至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
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
B.一泓湖水是如许的清澈,以至于水底的东西历历可数....。
C.登上这峰顶放眼远眺,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
D.科学已经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与我们个体生命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
B.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C.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古典诗歌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D.201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严峻。
安徽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高效课时检测试卷3Word版含答案

《蜀道难》教学资料【教学内容分析】《蜀道难》是人教版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3的课文。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
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
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呈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同学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
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李白也是很值得争辩的对象。
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
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
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
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希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李白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
使同学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
【学情分析】《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
在行文上有别于同学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经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
高中的同学在思想上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
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同学敢于开口去诵读,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与同学的实际状况消灭了冲突。
在诗歌教学上,同学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肯定的了解。
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足的。
因此,在《蜀道难》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同学的已知与未知。
同学可能会被古奥艰深的用词抑制了爱好,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照旧是引导同学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
【设计思想】针对同学对诵读古诗的畏缩心情,我打算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
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把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同学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
另一条主线在于梳理分析《蜀道难》的句法特点、主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探究李白对乐府旧题诗的创新和超越,进而探讨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
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3)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更新,美颜滤镜成为影视剧调节色调、提升画面呈现效果的“利器”。
于是,随着美颜滤镜的普及和过度使用,负面效果才显现出来。
部分创作者想以厚重滤镜和夸张美颜追求画面的精致质感,却使演员妆容没有皱纹、不见了,使观众看不到其表演的情绪和层次。
有的作品中,服装干净整洁,也,后期滤镜来救,使用滤镜只是一项辅助工作,。
创作者在学习应用高科技时,唯有如此,影视剧才能呈现出更加充沛丰盈、富有生机的景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颠沛流离偷工减料欲盖弥彰鹊巢鸠占B.漂泊不定偷工减料瞒天过海鹊巢鸠占C.颠沛流离粗制滥造欲盖弥彰喧宾夺主D.漂泊不定粗制滥造瞒天过海喧宾夺主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于是,随着美颜滤镜的普及和过度使用,负面效果开始显现出来。
B.然而,随着美颜滤镜的普及乃至过度使用,负面效果开始显现出来。
C.于是,随着美颜滤镜的普及乃至过度使用,负面效果才显现出来。
D.然而,随着美颜滤镜的普及和过度使用,负面效果才显现出来。
3.请结合文本内容,给过度使用美颜滤镜的创作者提出三点建议,要求使用否定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发现一个新的企鹅种群本应该让生物学家感到高兴,①。
西班牙自然科学研究员巴尔沃萨警告说:"新发现表明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
"这个新种群是一个巴布亚企鹅种群,位于偏远的安德森岛,这是这种企鹅首次出现在南极半岛的最东部。
国际绿色和平组成员卡森说:"与逃离南极寒冷和冰冻的陆地、水域的其他种类企鹅不同,巴布亚企鹅正在向南繁衍,而这正是海冰消减的生物证据。
”②,仅在这个遥远的区域发现过零星的巴布亚企鹅巢穴,但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在安德森岛上发现了一个由75只巴布亚企鹅组成的种群。
南极半岛是地球上升温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50年升温3摄氏度。
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朋友要老,好酒要陈”,中华民族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中国文化中酒与友_________的联系。
《论语·学而》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振臂一呼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交友之道。
_________的“高山流水”典故讲述了伯牙和子期两位老友互为知音、_________的凄美故事,表现了古人对友谊的忠诚。
李白的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形象地展现了好友相逢之喜与友情之深。
古代交通由于不便,往往老友之间长期别离、匆匆相聚却是人生常态。
一聚一别,含蓄内敛的中国人往往借助美酒互诉衷肠。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诉说了对友人前路的担忧。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道尽了对友人_________的关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对老友的宽慰和鼓励。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向老友传达了乐观豁达的心境。
酒既是友人相聚的助兴剂,又是送别友人的离别曲。
“真正的友谊是两个身体拥有同样的灵魂”。
这不仅需要志趣的契合,更需要时间的检验。
只有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始终不离不弃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就像龙舌兰酒一样,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方能成为香醇柔和、沁人心脾的玉液琼浆。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盘根错节路人皆知惺惺相惜无所不至B.千丝万缕家喻户晓惺惺相惜无微不至C.千丝万缕路人皆知志同道合无所不至D.盘根错节家喻户晓志同道合无微不至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代交通不便,老友之间匆匆相聚却长期别离往往是人生常态。
B.由于古代交通不便,故而老友之间匆匆相聚却长期别离往往是人生常态。
C.古代交通由于不便,老友之间长期别离、匆匆相聚往往是人生常态。
D.由于古代交通不便,老友之间匆匆相聚却长期别离往往是人生常态。
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含答案】 (2)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依托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开发和广泛运用,怀旧类短视频迅速走红。
在一些老街区,承载着人们记忆的“80年代记忆小巷”变身成网红文创新地标,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_________。
其实,人们点击怀旧短视频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想在碎片化时间里寻找心灵慰籍,以及希望通过怀旧短视频还原集体记忆,生发情感共鸣。
当下,80后、90后正成为社会发展的_________力量,同时他们也免不了承受着一定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而怀旧短视频正好成为放松身心的__________。
利用吃饭、候车等间隙当一回“低头族”,成为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难得的休闲娱乐时间。
怀旧短视频的题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内容难免_________,有关部门对此应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管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鱼贯而行中坚载体不相上下B.摩肩接踵中间媒体不相上下C.摩肩接踵中坚载体泥沙俱下D.鱼贯而行中间媒体泥沙俱下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利用吃饭、候车等间隙当一回“低头族”,是人们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难得的休闲娱乐时间。
B.利用吃饭、候车等间隙当一回“低头族”,成为人们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难得的休闲娱乐方式。
C.在利用吃饭、候车等间隙当一回“低头族”,成为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难得的休闲娱乐时间。
D.在利用吃饭、候车等间隙当一回“低头族”,这是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难得的休闲娱乐方式。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可适当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近日,科学家将地球上的微生物送入地球上空的平流层,以测试这些微生物的生存耐受力。
平流层的自然条件与火星极为相似,①,这一实验对研究微生物能否在火星环境下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人类到距离地球很远的星球上执行任务,②,科学家一直很期待通过对火星进行科学研究,能够在食物等物资供应方面取得进展,这次测试发现,()。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3附答案

课时作业3囚绿记[基础演练]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陆蠡.(lǐ)涸.(hé)辙揠.(yàn)苗助长淅.(xī)沥B.猗.(yī)郁抑.(yì)郁蕈.(xùn)菌婆娑.(suō)C.瞥.(piē)见茎.(jǐng)叶纤.(xiān)细脉络.(luò)D.移徙.(xǐ) 葱茏.(lóng) 囚系.(jì) 嵌.(qiàn)着解析:A“揠”读yà;C“茎”读jīng;D“系”读xì。
答案:B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
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
B.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
C.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恋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需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D.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解析:“留恋”应为“留连”,“需得”应为“须得”。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B.有一些主持人,明明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却偏偏要盲目模仿港台腔,显得不伦不类....。
C.就是千夫所指一片喊打的吃野味,也在某些地方悄悄地东山再起....。
D.那个时候的她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她都记恨在心里,现在长大了,心境开阔多了。
解析:“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可改为“死灰复燃”。
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4)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作用:答案:(1)排比(2)比喻(3)反复(4)反复作用: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二)全国卷语文参考答及评分意见1.C【解析】原因概括不全,重视以人情社交礼俗传统为基础,是因为“这种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民俗传统在民间社会传承延续,民间自我组织与自我服务仍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当然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互相攀比或因人情干预社会公正的弊端”。
2.A【解析】B项不是对比论证,也不是“说明传统礼仪必须创新”。
C项作者引用《蓝田乡约》只是为了解释这种互惠关系的内容。
D项“题目即观点”错,题目只是论述对象,不是观点,文章也没有从伦理方面介绍传统礼仪文化向当代礼仪的转化实践。
3.C【解析】A项,原文没有与西方进行比较,因果关系也不成立。
B项由原文“既保留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底色”可知“是对传统礼仪文化的颠覆”错。
D项“城市化改变了我国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强加逻辑,“互惠关系必将变淡甚至消失”原文也未提及。
4.D【解析】“人的寿命会大大延长”不能由图表推知。
5.D【解析】A项“不平等、饥饿等五大挑战”是《今日印度》的观点,不是古特雷斯。
B 项“经济越萧条,碳排放就越多”错,原文是“1990年至2015年间,全世界最富裕的1%人口造成的碳排放达到全世界最贫困人口排放量的两倍多”。
C项“加大教育投资”以偏概全,而且由原文“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资可以让人口转变为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可知“只要……就……”条件关系使用错误。
6.①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降低社会福利成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②必要时可采取外来人口导入、移民等方式增加人口,避免人口占比减少影响经济地位。
③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资,让现有人口转变为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④提高贫困地区受教育程度,降低发达地区的生育成本,避免生育率下降与经济不平衡现象。
⑤加大“三胎”政策宣传,鼓励生育,提高全国出生率,避免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7.D【解析】A项“目的是突出余从军不再英俊”错。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课时作业3(含答案)

课时作业(三)(时间:45分钟总分:45分)一、基础巩固(9分,每小题3分)1.(2014·安徽)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这里不能用来修饰国产智能手机。
C项,“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
这里不能用来形容“专利申请质量”。
D项,“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答案 C解析A项,有歧义。
“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既可以理解成“弹壳是由两个目击者提供的”,也可理解为“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数量是两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三)(时间:45分钟总分:45分)一、基础巩固(9分,每小题3分)1.(2014·安徽)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A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这里不能用来修饰国产智能手机。
C项,“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
这里不能用来形容“专利申请质量”。
D项,“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答案 C解析A项,有歧义。
“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既可以理解成“弹壳是由两个目击者提供的”,也可理解为“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数量是两个”。
将量词“个”更换为“位”或“枚”可消除歧义。
B项,句式杂糅。
最后一句,删除“对于”,或改为“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确实有困难”。
D项,搭配不当。
提取句子主干:“世界是时代。
”将“是”改成“处于”。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清明溱潼会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扬篙如长矛列阵,下篙似巨蟒入水,场面恢宏壮观、惊心动魄,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
海内外人士盛赞:“天下会船数溱潼。
”①当天凌晨,各乡各镇五彩缤纷的赛船就向水上集中②但见大船如出水蛟龙,小船似离弦之箭③许多村还在村头搭台唱戏④随着一声令下,气势恢宏的会船节淹没在欢呼和喝彩声中⑤将参赛船只打扮得十分鲜艳⑥数百平方公里的里下河地区村村竖起会船大旗A.①③④⑥⑤②B.①⑥⑤②③④C.⑥②⑤①④③D.⑥⑤③①④②答案 D解析⑥照应“最大的水上庙会”,⑤③紧承其后,表现庙会的场面之大;①④②写赛船的情景。
二、文字运用(16分)4.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另选两个不同角度,以网民的身份发帖点评,要求观点鲜明,每条不超过20字。
(10分)自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央视“新闻联播”逐步改版,此举被称之为“新闻联播”的“变脸”。
2014年1月1日的“新闻联播”播音员康辉在最后总结道“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1月2日,“新闻联播”播出“生活服务台”专题,内容是“冬季雪天路滑,驾车有技术”,向观众介绍了几项雪地开车的注意事项;1月3日,石家庄“豆饼大叔”姚彦君在“新闻联播”中亮相,1月4日“新闻联播”头条关注成都曹家巷拆迁,时长近6分钟;而1月12日的“新闻联播”更是从头条开始,一连五段关注全国多个城市的雾霾天气。
此后,“新闻联播”更是开始了连续7天关于PM2.5的追踪报道。
【网民1】播报亲民化,彰显亲和力和感染力。
【网民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民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着重百姓诉求,回归平民视角,更加“接地气”!(2)突出民生,正视问题,大胆改版观众喜!解析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新闻材料以网民的身份发帖,就是要考生对有关社会现象或新闻材料作出简明扼要的评判,这种评判必须做到观点鲜明,切中主题。
从本题所提供的材料看,主要介绍了“新闻联播”“变脸”以来的重大变化,并列举几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变脸”的情况。
从这几则事例看,主要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或与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新闻材料“走进”了“新闻联播”,有的还登上了“新闻联播”的头条。
这说明“新闻联播”除了播报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新闻事件外,也开始关注“民生”,开始“接地气”。
对此,考生在自己的“帖子”中就应该立足这一主题,用简明的语言把鲜明的观点表达出来。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瑜伽”开头,把这段文字压缩成一个单句。
(要求保留主要信息,不超过60字)(6分)古代印度有一套帮助人类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健身体系。
五千年前,古印度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竟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此,人们开始进行自身健康的维护和调理。
经过长期的钻研与归纳,一套完整、实用的养生健身体系诞生了,这就是瑜伽。
瑜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瑜伽)是古印度高僧把从生物中体悟的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身上,用以发挥人的潜能、维护和调理自身健康的一套健身体系。
解析本题除了考查考生句式变换的能力之外,还考查了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本题要求改写后的语句以“瑜伽”为开头,基本上就属于给“瑜伽”下定义,这就要求提取原句段中的信息时要紧紧围绕“瑜伽”这一概念展开。
相关的信息点包括“古代印度”“一套”“人类发挥自身潜能”“健身体系”“高僧”“从生物中”“体悟”“大自然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自身健康的维护和调理”等,将这些信息点加以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北京的古塔东汉时期洛阳白马寺建造了中国最早的佛塔,而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是隋朝幽州节制窦抗督建的悯忠寺的多宝木塔,不幸的是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木塔被火焚毁。
北京的佛塔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是随着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塔的形式和结构也随之在不断变化。
中国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建塔用的材料多为木材,塔的结构也多是木制结构。
根据史料记载,北京早期的塔也为木塔,如法源寺就曾有一座隋朝的用来存放佛舍利的五层木塔。
木质结构的塔虽然具有抗震力强和便于登临远眺的特点。
但防火功能差,一旦遭受火焚,便无法扑救。
用砖石作为建筑材料来建塔,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大进步。
由于砖石具有防火性好、不怕虫蛀等特点,从唐代以来使用砖石等建筑材料建筑的塔就越来越多了。
北京唐代石塔类型为密檐式和亭阁式两种。
密檐式石塔由塔基、佛龛式塔檐和宝瓶式塔刹组成。
北京唐代密檐式石塔的塔基非常简单,只有两层相叠的四方形石板组成,并且很矮小,很不显眼。
檐与檐之间的塔身距离很短,各层檐下都不开门窗,有的只开一个小孔。
塔身为佛龛式,在龛门的两侧各雕刻一尊护法金刚力士像,在塔身外侧石壁上,镌刻着碑文题记,这是唐代石塔的一大特点。
亭阁式的塔基和塔身比分与密檐式相同,塔顶部分为歇山庑殿式,顶上分为四条垂脊,并雕刻瓦垄、勾头、滴水等构件。
塔檐下雕刻仿木式椽头、角梁等。
辽金两代类型比较丰富,不但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塔,还有经幢式的石塔。
在建筑材料上广泛使用砖、石、木等材料混合建造。
唐代砖石结构的塔几乎都是四方形。
到了辽代由四方形发展到了六角形、八角形。
元代从尼泊尔引进一种覆钵式塔,还建造了造型独特的塔门。
随着藏传佛教的流行,覆钵式塔开始成为元代的主流。
覆钵式塔身和塔基座上雕刻的装饰较少,主要有狮子、大象等。
北京地区的藏传佛塔主要用砖材建造,也有一部分用琉璃材料,外表十分美观。
大多数塔表面都涂饰白灰,成为白塔。
明清两代在建塔的形式上,在砖石砌成的楼阁式的基础上,在塔身外面贴以琉璃砖,建造成新颖别致的楼阁式琉璃塔。
八大处灵光寺的佛牙舍利塔,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建造的唯一一座佛塔。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北京修建的最早的佛塔是窦抗督建的悯忠寺的多宝木塔。
B.唐代密檐式佛塔的塔身的龛门两侧各雕一尊金刚力士像。
C.辽金石塔的类型有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花式四种。
D.元代佛塔建筑形式的主流是有藏传佛教风格的覆钵式塔。
答案 C解析与原文倒数第四段内容不符。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北京佛塔形制的变化是随着统治者的爱好而改变的。
B.中国唐以前的佛塔多为抗震功能好便于登临的木塔。
C.从唐代开始中国佛塔由木制发展为使用砖石等材料。
D.明清两代所建的佛塔多为新颖别致的楼阁式琉璃塔。
答案 A解析原文无此内容,无中生有。
8.根据上文中对不同时期佛塔特点的介绍,下面材料中的佛塔应该属于哪个时代?请简要说出你的依据。
(12分)天宁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
各层塔檐的角梁皆为木质。
天宁寺塔建于一个方形砖砌的大平台上,平台上为八角形须弥座,下层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六座壶门形龛。
龛与龛之间雕缠枝莲,转角处浮雕金刚力士像;上层基座较小,每面也以短柱隔为五座壶门形龛,龛内浮雕坐佛,龛与龛之间及转角处均浮雕金刚力士像。
塔顶的塔刹为砖制两层八角仰莲座,上承宝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代:辽金时期(辽代)依据:八角形塔;建筑材料上广泛使用砖、木等材料混合建造。
(评分标准:本题12分,点出时代4分,指出1点依据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