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报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趋势。
传统媒体通过与新媒体的结合,不仅可以扩大自身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还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和观众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成功案例,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案例一:《南方都市报》《南方都市报》是中国南方报业集团旗下的一份全国性综合类日报。
自2000年起,该报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并于2003年推出了自己的网站。
通过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该报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1.内容多元化:除了纸质版之外,该报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APP等多个平台,以满足不同读者群体对于信息获取方式和内容形式上的需求。
2.实时更新:在新闻报道上,《南方都市报》将重点放在实时性和深度上。
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及时发布最新消息,并且在网站上开设了“直播”栏目,实时更新重大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
3.互动性增强:该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与读者互动,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此外,还开设了“南都观察”、“南都人物”等专栏,让读者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化,该报成功地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同时,也为其他传统媒体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案例二: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电视机构之一。
自2000年以来,CCTV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并在2006年推出了自己的网站。
通过与新媒体技术结合,CCTV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1.内容多元化:除了电视节目之外,CCTV还开设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对于信息获取方式和内容形式上的需求。
2.实时更新:在新闻报道上,CCTV将重点放在实时性和深度上。
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及时发布最新消息,并且在网站上开设了“直播”栏目,实时更新重大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
3.互动性增强:CCTV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与观众互动,收集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1. 引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当前媒体行业的重要趋势。
传统媒体指的是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形式的媒体,而新媒体指的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媒体形式,如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短视频等。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成功的案例,探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式和效果。
2. 《人民日报》的新媒体转型2.1 背景介绍《人民日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统媒体之一,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它积极进行了新媒体转型。
2.2 融合发展方式•成立新媒体中心:《人民日报》成立了新媒体中心,专门负责新媒体运营和内容创作,与传统媒体部门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推出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推出了微信公众号,通过发布有深度、有思考的文章吸引读者。
•创新报道形式:《人民日报》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出了图文并茂的报道形式,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2.3 融合发展效果•增加读者群体:通过新媒体的渠道,吸引了更多年轻读者,扩大了读者群体。
•提升影响力:《人民日报》在新媒体上的内容传播速度更快,能够更及时地传递信息,进一步提升了其影响力。
3.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融合发展3.1 背景介绍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是中国最大的电视台,也是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
它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3.2 融合发展方式•开设新媒体平台:CCTV开设了官方网站、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传播新闻和节目内容。
•制作短视频节目:CCTV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节目,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
•创新节目形式:CCTV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出了互动节目、直播节目等,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
3.3 融合发展效果•扩大传播范围:通过新媒体平台,CCTV的节目和新闻内容可以更广泛地传播,观众群体也更加多样化。
•增加观众参与度: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CCTV的节目形式更加多样化,观众可以通过互动方式参与节目,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
4. 新京报的融合发展4.1 背景介绍新京报是中国一家知名的报纸,也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
浅谈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浅谈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摘要】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媒体面临着向新媒体转型的挑战,而新媒体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传播、技术创新和用户互动等方面具有互补优势,深度融合成为重要途径。
通过多元化的深度融合方式,传统媒体能够实现内容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在未来,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将更加紧密合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设多元化、立体化的传媒格局将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深度融合、转型挑战、优势互补、方式和途径、变革、发展趋势、重要性、多元化、立体化、传媒格局。
1. 引言1.1 全媒体时代的背景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为两种不同的传播形式,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形成了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传媒形式,而新媒体则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包括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传统媒体在新的形势下需要不断改进自身,与新媒体融合,以适应现代社会的传播需求。
新媒体的兴起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促使传统媒体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
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密切,深度融合的意义也变得愈发重要。
1.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定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两者之间的定义和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深度融合的意义至关重要。
传统媒体是指在印刷、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上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形式。
这些媒体以其一对多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特点,信息的传播受限于时空因素,受众比较被动接受。
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高的特点,因为其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编辑,所以受众一般会较为相信传统媒体所报道的信息。
融媒体背景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浅析——以胡鑫宇事件为例

2024年05月2022年10月14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高中校内发生一起高中生失联事件,在其家人的苦苦追寻下,在广大网民的持续关注下,此事迅速演变成全国关注的重大突发事件。
高中生、15岁、失联、监控盲区、携带录音笔、化学老师、化粪池、搜救犬、器官买卖……这些词语持续不断地刺激着大家的神经,不仅为这起事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引起人们对于校园安全的担忧。
基于此,大皖新闻记者曾先后两次前往事发地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在与家属“共情”并取得家属信任的基础上,记者先后发出多篇原创独家报道,其中包括100万+阅读量的稿件4篇,10万+阅读量的稿件数十篇,单条原创视频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超过7000万人次。
这一连串数据的背后,是记者脚踏实地的采访报道,不仅还原了事件真相,同时也及时阻止了谣言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在新闻报道中得以彰显。
一、在谣言弥漫前出击,突出时效性新闻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它要求新闻报道快速准确地传递事件的重要信息,以满足读者对新闻的需求和关注。
在新闻信息阅读方面,受众往往有先入为主的心理,很容易相信最初的信息,假如主流媒体报道慢人一步,就会给别有用心的人传播谣言的机会,而后续要想辟谣则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
因此,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主流媒体要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报道,通过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发布权威、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来快速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缓解受众的恐慌与无序感。
2022年11月17日,当接到部门主任关于胡鑫宇事件的采访通知后,记者以最快的速度订了一张合肥前往上饶的动车车票。
列车穿过江西境内的一个个隧道,记者的思绪也随之跳跃。
“只有最大限度接近事件真相,才能发出最准确、权威、全面的报道。
”前往铅山县的路上,记者已经在为这次采访进行谋划,要想圆满完成这次省外采访报道任务,就不得不深入事件当中,并与家属产生“共情”。
这种以感性的眼光看待或者介入新闻采访的方式,其实构成了一种心理体验式采访。
传统广播新闻与新媒体广播的融合方向解析

传统广播新闻与新媒体广播的融合方向解析传统广播新闻与新媒体广播是两种不同的传播形式,传统广播主要以电波为媒介,向广大观众传播新闻信息,而新媒体广播则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广大听众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信息展现方式。
随着传统广播与新媒体广播产业的快速发展,两种传播形式不断地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传播模式。
本文将从融合方向、利与弊等方面对两者进行解析。
一、融合方向传统广播新闻与新媒体广播融合的核心是媒介融合,即将传统广播的优势与新媒体广播的优势融合,从而形成新的传播方式。
传统广播主要有以下特点:1. 信息源头广泛。
传统广播通过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介为观众提供信息,能够获得各种媒体的信息。
2. 反应迅速。
传统广播不受限制传统媒体的制约,能够快速的反应各种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能够为广大观众提供及时的信息。
3. 声音直观。
传统广播采用语音的方式进行传播,能够通过声音来传达新闻的真实感,让人更容易感受新闻的质感。
而新媒体广播则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播,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互动效果,其特点如下:1. 丰富多彩。
新媒体广播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
2. 交互性强。
新媒体广播可以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更具有很高的交互性和参与性,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 分众传播。
新媒体广播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分众传播,提高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由于传统广播新闻与新媒体广播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的融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多媒体内容的整合。
通过整合各种形式的内容,把传统广播和新媒体广播的优势融合起来,呈现给用户更具多样性和更全面的内容。
2. 移动终端的渗透。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阅读和收听。
3. 信息交互的加强。
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方式,传统广播新闻和新媒体广播的用户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增强用户对内容的参与度,提升用户的黏性。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进行全媒体传播和融合报道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进行全媒体传播和融合报道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全媒体传播和融合报道成为了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进行全媒体传播和融合报道。
一、全媒体传播的概念和特点全媒体传播是指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和渠道,将信息以多种形式传播给受众。
全媒体传播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多媒体形式:全媒体传播不仅包括文字、图片、音频等传统媒体形式,还包括视频、动画、互动等多种新媒体形式。
2. 多渠道传播:全媒体传播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微博、微信等,将信息传播给受众。
3. 多平台互动:全媒体传播通过多种平台,如电视台、广播台、报社、网站、社交媒体等,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和反馈。
二、全媒体传播的意义和价值全媒体传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1. 提高传播效果:全媒体传播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和渠道,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提高传播效果。
2. 扩大传播范围:全媒体传播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和渠道,将信息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
3. 增强传播互动:全媒体传播可以通过多种平台和渠道,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和反馈,增强传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4. 丰富传播形式:全媒体传播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传播的形式和内容。
三、全媒体传播的实践案例1. 新闻报道: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不仅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还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
新闻报道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实现全媒体传播。
2. 广告营销:在新媒体时代,广告营销不仅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还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进行。
广告营销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实现全媒体传播。
3. 品牌推广:在新媒体时代,品牌推广不仅通过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进行,还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进行。
品牌推广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实现全媒体传播。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践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践姚冬梅【摘要】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终结者吗?新媒体日益崛起,传统媒体如何发展?融合之路怎么走?新形势下如何彰显传统媒体的优势和魅力呢?这些问题,都是广播人应该思考和实践的。
本文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凯淇工作室团队制作播出的科学育儿节目《母爱好时光》在新媒体方面的实践为例,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
【关键词】新媒体客户端互联网微信融合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备受关注,其承载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传统媒体,而且影响的受众规模也超越传统媒体,从而其商业价值更有超越之势。
不过笔者认为,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并不会使传统媒体消亡,新技术的出现只会加快行业的进步,促使双方互相借力,促进优势升级。
一、新媒体快速崛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其中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
1.微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新鲜工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微信。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超过5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
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通过微信可以完成社交、支付、信息传递、分享等内容。
2.移动音频APP。
传统广播电台和互联网的亲密接触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国内第一家传统电台珠江电台1996年实现网上播出,已有20年的历史。
从2010年开始,移动音频APP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2011年上线了蜻蜓FM,2012年上线了凤凰FM、喜马拉雅、懒人听书,2013年上线了豆瓣FM、荔枝FM、多听FM、考拉FM……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音频APP已有1000多家。
截至2015年7月30日,蜻蜓FM拥有超过2亿注册用户,日活跃人群达1000万,喜马拉雅电台用户近2亿,荔枝FM拥有2000万用户。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和广播在信息传递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技术则以其便捷和互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欢迎。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对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现状如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共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建立在线平台,推出电子报纸和电视直播等新媒体产品,来满足现代人们对多样化信息获取的需求。
同时,新兴的网络媒体也积极整合传统媒体资源,借助传统媒体独有的品牌优势和专业报道能力,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优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优势显而易见。
首先,新媒体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多种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大大增加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效率。
其次,新媒体的互动性更强,用户可以直接参与讨论、评论和分享,建立起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平台。
而传统媒体则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能够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全面、精准,丰富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挑战然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和平台的不断更新和迭代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媒体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和媒介工具。
其次,新媒体给予用户参与的空间,但也产生了信息的过度泛滥,容易导致轻信谣言和虚假信息。
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其权威性,提供可靠的、经过严格审核的新闻信息。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需要寻求更好的平衡,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未来发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其未来发展将更加深入。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个性化推荐算法,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 体迅 速扩 散信 息 , 随后传 统媒 体才介 入进 行集 中报道这
么一条准则 。 三、 突发事件 中传统媒体 和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随着 微 博 、 微信、 网络的 迅速 发展 , 新媒 体逐 渐参 与到 突 发事 件 的报道 中来 。2 0 1 1 年的 “ 7 . 2 3 ” 甬温 线重 大铁路 交通
泉水 、 生活用品等爱心物资 , 总价值5 万多元。而通过微信 “ 轻 松筹 ”筹集 到的近2 万元爱 心捐款 , 也在第一 时间交到 了南川
一
、
情信 息。同时开通 F M1 0 7 直播节 目, 向政府 应急办 、 气象局和 各 乡镇 收集雨情信 息 , 通 过电视 台的微博 、 微信 和电台车友热 线 等方式 向社会播 报灾 区信 息 、 发布 出行提示 。也就是说 , 在 突发事件 发生后 的第 一时 间里 , 重 庆市南 川 区广播 电视 台这 家传统 媒体旗下 的新媒 体平 台已经完 成了所有新媒 体平台 的 信息覆盖 。 随后 , 南 川 区广播 电视 台派 出l 2 名记 者 , 参 与采 访报 道。 记者 通过 电话 、 微信语音等 方式将收集 的信 息 、 照片和视频资 料, 通过 手机发 回台里。南川 手机 台编辑 随时关 注前方 记者 发 回的 图片 、 视频、 语音 等资料 , 即时编发 推送 。保 持每 隔一 个 小 时就与前方记者 连线 , 不 间断播 出救援 工作 进展 , 全方位 为受众提供及时 的报道 。短短6 个小时 , 在手机台 、 微博 、 微信 、 电 台中累计 发布信 g , 5 0 多条 , 开启 了当地连线频 次最密集 、 报
传 统 媒 体 与 新 媒 体 在 突 发 事 件 中 的传 播 差 异 ( 一 )传播方式不 同 传统 媒体 的传 播方 式 , 主要 以 电视 、 广播 、 报 纸等形 式呈 现, 信 息传播 具有单 向性。在观众对 信息 的参 与机制上 , 缺乏 有 效地 回馈 。而新媒体传播方式是一种链条式 的传播 , 每个人 在 信息传播 中都是 接收者和传输 者 。他们 都可 以针 对突发事 件 发表 自己的看法 、 相互交流 。 ( 二 )传 播 内容 不 同 新 媒体往 往是突发 事件最先 的传播渠 道。正是 因为每个 人都是 新媒体的传播者 , 所 以内容多而杂 。这些信息最大限度 地再 现了突发事件 , 满足了受众对于事件 的了解需求 。但部分 信 息充 斥着 虚假 或违背 道德 规范 的 内容 , 容 易扭 曲 民众 对事 态 的判 断 , 给社会造成不 稳定 影响。而传 统媒体能够客观播报 事件本 身 , 具有一定 的权 威性 。 二、 传统媒体 与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传播 中的优缺点 新 媒体依靠 数字化 、 网络化 , 借 助微信 、 微博 、 网络等平 台 能 够在 突发 事件发 生后 的第 一时 间将信 息传递 出来 , 具有 很 好 的及 时性 、 便捷性 和低成 本等特点 。但 信息数量 多 、 信 息量 不大、 信 息碎 片 化 、 难 以求 证等 特 点是 新媒 体 与生 俱来 的弱 点 。信 息论 的奠基人香农 认为 “ 信 息是用来 消除不确定 性的 东西 ” 。信 息量越大 , 不确 定性越小 。因此 , 这个 时候公众 迫切 需要 具有 公信 力 的传统 媒体 , 如 电视 、 报纸 来澄 清信息 、 抚 慰 情绪 、 引导行为 。但是 由于传统媒体发 布信 息具 有完整的时间 链条 , 在走 完整个 时间链条 以后 , 信 息 的时效性 和新鲜感 大打 折扣 。这 就是为 什么许多 突发事件信 息传播遵循 事件发生 时
道手段 最 多的多媒 体直 播报道 。这些信 息 , 在 随后 的 《 南川 新 闻》 、 重庆 电视 台 《 重庆新闻联播 》 、 中央电视台 《 新 闻联播 》 《 新 闻直播 间 》等节 目中播 出。
传 统媒 体与新 媒体 的有 效融合 在这个 暴雨 突发事件 中, 不但及 时 、 有效地 向社 会公众传播 灾情 , 同时在组织救援 和灾 后重建等方 面 , 也 发挥 了积极作 用。灾情发生后 , 不少村 民吃 穿住行成了难事 , 灾后复建让人揪心 。南川区广播电视台通过 微 信公 众号 、 朋友 圈 、 轻 松筹 等多种 新媒体 方式 , 倡 议市 民为 受 灾乡镇送 物资 、 送爱心 。 倡议发 出不 到1 小时 , “ 1 0 7 车友群 ” 、 部 分商 家和爱 心人 士就与南 川广播 电视 台取得 联系 , 加入爱 心捐献 行列 。短短 1 天时间 , 收到各个爱心企业送来 的食物 、 矿
第 8卷第 3期 2 0 1 7年 0 2月
新 闻研 究导 刊
J o u r n a l o f Ne w s Re s e a r c 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0 1 . 8N0 3
F e b ma r y 2 0 1 7
突发事件 中传统媒体 与新媒体 的融合报道
顾 南
( 南川 区广播 电视 台,重庆 4 0 8 4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