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与启示_童香英

合集下载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财政 监督 CA l Z HE NGJ l A NDU 2 0 1 7 4 8 9
地 方政 府债 务危 机 。 在中国, 地 方政 府
不能 宣布 破产 , 因此 , 中央政 府 需要 为 地 方 政府 债务 进 行兜 底 。而 一旦 中央 政府通 过税 收等 渠道 偿还 债 务 。则 会 阻碍 经济增 长 。
影 响 及 影 响 机 制 进 行 了探 讨 , 并对 我 国 地 方 政府 债 务 的现 状 分为 东、 中西 部地
债务 数 据 , 分 东部 、 中西 部 地 区和 全 国 三个 部 分进 行 描述 性统 计 分 析 以及 实
证研 究 。探 讨地 方 政府 债 务 与经 济 增 长 之 间的关 系 。有 利 于政 府 对两 者 关 系有 更 深入 的认 识 ,引 发 更 深层 次更
济健 康持 续地 发展 。
结果 显 示 , 对 于 中 西部 地 区和全 国样本 而言 . 地 方 政府 债 务通 过 影 响 生产 性 支
出对 经济 增 长具 有 显 著的 正 面影 响 。 但
是 对 于 东部 地 区而 言 ,影 响 是 不 显 著
的 。最 后 , 针 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证检验 结 果 , 分 地 区给
财 税纵 横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肖雅婷
【 摘
要 】近年 来我 国地 方 政府 债 务 规


引 言
2 0 0 8年金 融危 机爆 发 ,大 多数 国
在 目前 融 资 制度 环 境 中 ,迅速 膨 胀 的地 方政 府 债务 是地 方 政 府推 动 地
模 迅 速膨 胀 . 尽 管地 方政 府 债务 被 用 于 基 础 设施 建设 等领 域 能创 造 就 业机 会 、 拉 动 内需 , 但 不 断增加 的债 务规 模 也 存

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也在不断增长。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务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融资手段。

而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债务是否有积极作用,或是会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呢?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原因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涉及许多因素,但总体来说,一方面是中央政府下放财政权力,使得地方政府需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需要增加财政支出。

而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对于资金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地方政府需要寻找其他渠道来满足资金需求,而借贷途径成为其中一种选择。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的主要借贷渠道主要有财政预算拨款、政府债券发行、银行拆借、城投公司借贷等。

如2008年经济危机时,中央政府推出投资计划,要求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投资,也成为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来源。

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的迅速上升也引发了很多关注,一些学者和媒体指出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

但更多的人认为,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从宏观层面来看,地方政府债务反映了政府投资的规模和质量,而政府投资作为国家经济中重要的投资,具有拉动经济的作用。

能够促进国内需求和投资的增长,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机会。

从产业上看,地方政府债务的推动也可以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建设。

地方政府债务的使用大多集中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等领域。

例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环保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对于提升民生和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的推动还能够刺激民间投资,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通过多元化融资手段和金融创新,能够在激活有效财政和信贷资金的同时,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市场开发提供多元服务。

不过,地方政府债务的过大也会存在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考虑不周的债务项目可能会造成建设不实,导致投资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也可能出现政府债务风险,给地方政府和经济发展带来影响。

此外,政府债务的规模和利率也将会影响国防、军事等国家方面的投资支出。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任务。

为了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等需求,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然而,地方政府债务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对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效应上。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后,大量的财政支出被用于偿还债务利息和本金,导致政府财政紧张。

此时,地方政府往往会减少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投入,优先保障债务还款。

由于投资的减少和公共服务的削减,地方经济发展动力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金融风险方面。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一旦出现偿债风险或违约风险,将引发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投资者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担忧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甚至引发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这种金融风险不仅会对地方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也会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较大的冲击。

再次,地方政府债务还会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造成影响。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存在一定的偿债压力,如果负债过大、偿债能力不足,将出现债务危机。

一旦地方政府陷入严重债务危机,将直接影响财政稳健与可持续发展,威胁到经济的长期稳定。

最后,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资源配置上的扭曲。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发行融资相对容易,一些地方政府可能过度依赖债务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目标。

这种依赖性可能导致资源的集中配置于特定领域,造成其他领域的资源短缺,进而阻碍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发展的需要,但也带来了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效应、金融风险、财政可持续性问题以及资源配置失衡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加强债务管理与风险控制,优化债务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债务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减轻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地方政府债务概述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为筹措资金,向金融机构及社会募集资金,发行的债务证券的总额。

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等多种形式。

2014年,我国债务总量已经超过了24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地方政府债务已经达到了约20万亿元人民币。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几年前确实有所下降,但在疫情显现的情况下,去年成长较快。

而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不同于中央债务,主要还停留在市县层面。

因此,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速度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考验之一。

二、债务的原因为什么地方政府会出现债务过重的情况呢?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1. 宏观经济发展需求在新一轮的扩内需政策实施下,各地积极响应,进一步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而这一方面的资金需要导致了债务的增加。

2. 城市化进程抬升从中国推进城市化的整体情景来看,强大的城市化推动了较快的GDP增长,这也加速了城市的扩张进程。

因此城市化进程是时间和成本双重成本,亦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的负担。

3. 融资需求欠缺地方政府开发建设企业融资渠道还待完善,申请贷款再加上政策支持、并已参与政府项目的企业占少数,地方政府重建房屋、城市交通等项目无疑需要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负债支援。

三、债务带来的影响分析1. 财务风险承受地方政府债务维持超过市盈率,投资升级、维护及开发人员成本上升,还要面临物价波动、社保缔造等诸多经济考验。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直接带来了地方政府财务风险承受的难度提升。

2. 建筑工程行业不平等因为人口的集中和投资者需求的增长,不少城市都经历了一轮房地产建设热潮,不难发现的是建筑工程行业竞争加剧,均衡性不足,这也构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带来的负面作用之一。

3. 发展经济形式多样化地方政府通过债务筹措资金,用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对一二三产业的投资力度,支持了农村发展和改善,同样也提供了城市化的必要资源,有效带来多样化经济发展。

4. 政治风险管控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重,难以实时偿还债务,容易直接摊到社会上造成金融风险难以通过该财政机构本身承受,也会引来更大政治风险。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年来,政府债务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政府债务的迅速增加引发了人们对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担忧。

本文将探讨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针对其可能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

政府债务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首先,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可以提供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等重要领域的投资。

这些投资不仅可以直接推动经济增长,还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政府债务可以帮助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政府通过债务融资,可以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然而,政府债务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首先,政府债务的快速增加会导致财政压力的加剧,这可能导致政府减少对其他领域的支出,如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项目,从而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其次,政府债务增加会增加债务利息支出,从而削弱财政可持续性,使政府更加依赖于外部资金。

这可能增加了国家的金融风险,一旦外部资金供应不稳定,可能导致经济崩溃。

最后,政府债务的增加还可能导致贬值压力,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合理规划和使用债务资金,确保债务用于促进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升级。

其次,政府需要增加财政收入,降低财政赤字,以减轻债务负担。

这可以通过改革税收制度、提高税收透明度和执行效率来实现。

此外,政策制定者还应建立健全的财政风险管理机制,确保政府债务风险的可控。

除了政府的努力,全社会也应该共同参与解决政府债务问题。

一方面,公众需要加强财商教育,增强对债务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另一方面,民众也应该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发展和创业创新来增加经济增长,减轻政府对债务融资的依赖。

综上所述,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影响。

正确使用债务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和转型。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增加。

地方政府债务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规范,也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隐患。

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对于维护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或贷款形式筹措的债务。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在201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约10万亿元;到2019年末,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25.9万亿元。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地方政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二是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增长面临压力时,通过增加债务来稳定经济增长;三是地方政府存在一定的隐性债务,包括融资担保和政府性基金等。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如果失控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债务负担也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健康和经济稳定造成影响。

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会挤出其他资源的投放,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地方政府为偿还债务而加大债券发行或贷款额度,会吸纳大量投资和贷款资源,从而挤占了其他企业和个人对资金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资源被优先分配给政府债务,而不是用于生产投资或消费,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2.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容易导致财政收支失衡。

债务负担的加重会减少政府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支出,对民生造成不利影响。

而在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负债过多的地方政府可能出现财政危机,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3.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地方政府为维护经济稳定和增长,增加债务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虽然一时能够起到短期拉动效果,但在长期看,过多的债务只会对地方经济造成压力。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探讨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4.4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44万亿元,其中市县债务为16.44万亿元,同比增加了1.94万亿元;专项债务为8.0万亿元,同比增加了0.5万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的积累,过高的负债水平会严重拖累经济的发展。

从财务角度考虑,地方政府的债务为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使得财政资源无法更好地分配和支持景气度更高的行业和领域,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2.地方政府债务对投资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积累对当地居民和企业的投资意欲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债务增加导致债券利息支出增加以及债务限额的增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加了税收负担。

其次,对债券市场的冲击将导致市场流动性趋于紧缩,限制市场对于地方政府融资的支持。

三、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1.完善债务融资平台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于债券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流程和运作规则,制定合适的规范和监管措施,保障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并保持市场的平稳运作。

2.建立财政预算制度建立完善的财政预算制度对于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至关重要。

实现实时监控和严格系统管理,出台等比例债务增长政策,在债务增长过程中适时调整财政支出策略。

3.加强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加强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规范财政和债务管理的过程和流程,确保相应的绩效指标得以实现。

结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增速,无论是从政策角度、财政运营角度还是市场角度考虑,都应该得到有效的控制,促进财政政策的稳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需要提醒社会各界,政府扶持经济和经济的负担是两个方面,整顿和改革不断加强财政等政策规划,也需要广大市民参与,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将这一负担分摊给所有人。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已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中国国家审计署数据显示,2010年末至2019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从10.72万亿元增长到25.66万亿元,增长了139%,年均增速达到了10.3%,远高于GDP增速。

地方政府举债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平台隐性债务的置换和转化。

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举债置换地方债务,将银行债务置换为标准化债券,以期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

地方政府也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并转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渠道,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增长,给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的问题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隐性债务规模庞大。

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设立融资主体,吸引社会资金,隐性债务规模逐渐扩大。

二是债务风险层层转移。

地方政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设立以及项目公司设立等手段将债务风险不断转移,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直接感受性。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的问题还表现在严重依赖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严重依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形成的债务偿还来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层层转移等方面。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构成了威胁。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复杂的,既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也有负面的制约作用。

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

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7月刊第19期当代经济
摘要: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较快增长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并对正确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与经济增长和防范地方政府债
务风险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从古典经济学的债务“有害论”到凯恩斯主义的债务“有益论”,再到李嘉图的债务“中性论”,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处于争议中,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典型的特征事实。

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的梳理分析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风险。

一、不同性质的债务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取决于债务支出的预期生产力。

资本性支出(生产性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债务的资本性支出解决了资本投资的资金约束问题,增加了经济中的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但是政府债务的增加可能导致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决定政府债务是否会挤出私人投资的关键是资本回报率与利率的相对大小关系(Woodford,1990),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最终的作用取决于政府债务带来的正效应和“挤出效应”之间的相对大小。

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甚至带来负影响,政府债务用于消费性支出不能形成固定资本,不增加资本和生产力。

根据李嘉图的等价定理,政府债务的消费性支出相当于一种变相的税收,会对未来税收体系造成高度扭曲,不利于经济增长。

二、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阀值效应
Rehinhart和Rogoff(2010)的研究首先发现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阀值效应,其研究认为当政府债务与GDP的比重低于90%时,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当这一比重超过90%时,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之后的很多研究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扩展,但在不同的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下,债务阀值水平不同。

Cecchetti等(2011)对OECD的18个国家1980—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超过85%时会阻碍经济增长。

Baum
等(2013)以欧元12国1990—201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阀值模型得出结论认为,在短期内债务比率小于67%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介于67%和95%之间时,对经济的影响几乎为零;超过95%时,继续增加债务就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张启迪(2015)以欧元区16国1970—2012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研究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阀值效应,阀值水平约为54%~78%。

程宇丹等(2014)利用1960—2010年间113个国家的数据检验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当政府债务与GDP之比的规模低于20%时,政府债务的增加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当高于20%时,会降低经济增长率,但直到低于35%之前,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是正的;当超过35%后,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则是负的。

邱栎桦等(2015)的研究认为在当前的经济运行环境下,我国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务阀值是20%,低于此阀值时,地方政府债务促进经济增长;大于此阀值时,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关系。

三、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同一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债务阀值不一样
债务阀值与一国(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要素禀赋、财政收支状况、经济周期区位、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强、实体经济越健康、发展潜力越大,要素禀赋优势明显、财政收支结构合理、处于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产业结构优化、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地区),债务阀值较高。

不可能存在一个适用于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最优债务阀值。

刘洪钟等(2014)基于61个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债务阀值的大小存在差异,债务阀值不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随利率、通货膨胀率、经常账户和金融发展的变化而显示出动态性特征。

程宇丹等(2014)的研究也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综述与启示
童香英
(漳州市财政局,福建漳州363000)
22
CONTEMPORARYECONOMICSNo.19,Jul.2016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最大时对应的债务阀值在20%左右,发展中国家的阀值大概是15%,两者具有不同的债务承受力,综合来看,发展中国家直接承受力更弱。

刘锡良等(2015)的研究也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阀值较高;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阀值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可通过金融市场融资或转移部分债务从而降低风险,其债务阀值相应较高,而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借新还旧相对困难,难以找到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化解债务包袱。

四、对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与经济增长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单一关系,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债务所起的作用不同,债务增长能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债务的增长能不能处于适应本地区及发展阶段安全合理的债务水平。

超过一个国家(地区)的适度规模的政府债务增长可能会限制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增加,经济运行风险加大,反而加剧经济波动,阻碍经济增长,引发债务危机。

虽然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体上的偿付能力没有问题,但是部分地区、个别项目的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显著的风险,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与经济增长并同时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一,调整优化现有经济结构,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为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基础性支撑。

合理的经济增速和可持续的经济成长性意味着地方政府未来偿债能力的提升,债务压力和财政风险也会趋于下降。

要保持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调整现有经济结构,培育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等级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扩大需求,创新供给,增加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保证政府未来充裕的可支配财源。

同时改善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宏观调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解决好短期与长期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仍需延续保增长的政策,但是,为保增长而大规模投资扩张的政策将可能导致相关领域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

第二,创新融资机制,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渠道。

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门槛,合理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

建立地方政府债券的融资市场,健全完善地方政府债券的设计问题、定价问题、发行与流通问题、信息披露与监管等问题,加大地方政府的项目发债规模,提高中长期债务比重,改变地方政府债务的资金期限错配困境,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银行贷款比重和债务融资的成本,破除地方政府债务偿还过度依赖土地收入的方式。

第三,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的审慎管理,建立动态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评估和风险预警机制。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阀值是动态调整的,各地区要基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要素禀赋、财政收支状况、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程度等因素构建合理的债务规模空间,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动态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敞口,指导和约束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监控地方政府债务运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确保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WoodfordMichael:PublicDebtasPrivateLiquidity[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0,80(2).
[2]ReinhartCarmen、RogoffKenneth:GrowthinaTimeofDebt[R].NBERWorkingPaper,2010.
[3]CecchettiStephen、MohantyS.M.、andZampolli、Fabrizio:TheRealEffectsofDebt[R].BISworkingpapers,2011.
[4]BaumA、Checherita-WestphalC、RotherP:DebtandGrowth:NewEvidencefortheEuroArea[J].JournalofInternationalMoneyandFinance,2013,32(3).
[5]郭步超: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
—基于资本回报率的门槛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14(9).
[6]张启迪: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阀值效应吗——
—来自欧元区的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5(3).
[7]程宇丹、龚六堂: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渠道[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12).
[8]邱栎桦、伏润民、李帆:经济增长视角下的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研究——
—基于中国西部D省的县级面板数据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5(1).
[9]刘洪钟、杨攻研、尹雷:政府债务、经济增长与非线性效应[J].统计研究,2014(4).
[10]刘锡良、李秋婵:金融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2015(5).
(责任编辑:胡春雨)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