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507 朱景珊2

合集下载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面临新的挑战和选择*王献溥1于顺利1朱景新2(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内蒙古正蓝旗,027200)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发展就是通过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产品和效益与地球生命维持系统紧密地联系着。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只把它作为一种自然财富来看待,并没有把它的保护价值纳入到经济发展的体系中。

因此,不是过分强调保护,不允许任何利用,就是过分开拓,导致环境破坏,结果都使人类自己的生活福利受到损害。

本文就拟探讨一下有关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并纪念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15周年。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现代化与自然共存,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要持续地利用它就必需掌握其发展规律,制定适当的规划和行动计划。

如果不考虑其基本规律盲目行动,特别是不尊重这些规律鲁莽从事,后果必将不堪设想,例子不胜枚举。

当前,人们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求人们爱护自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遵循生态系统管理途径和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模式的要求,制定不同区域范围的生态发展规划,对自然和自然资源利用实施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的方针,即常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达到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共存的宏伟目标[1-4]。

现分为下列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现状和发展趋势1.1生物多样性的产品和效益与人类福利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即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科学愈发达,开拓自然资源的能力就愈强。

人类的发展就是通过利用生物多样性的产品和效益与地球的生命维持系统紧密联系的。

生物多样性的产品和效益与人类福利的关系主要有下列各个方面:1.1.1人类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食品、水、住房、衣着、燃料等。

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研究报告(二级论文)

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研究报告(二级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类型:研究报告论文题目: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研究报告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研究报告关娜内容摘要:全文共分三大部分:首先阐释了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信念、治疗的普遍性总目标和基本的核心治疗元素;其次,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结合一例青年人际交往困惑的咨询和治疗过程,对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进行了实践中的探讨和研究;最后总结了由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在个案的实际运用成效所带来的启示和积极作用。

关键字:心理学,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一、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基本信念、治疗的普遍性总目标和基本的核心治疗元素(一)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又称萨提亚模式,是由美国家庭治疗专家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女士在50年代初所创建的理论体系。

早期又叫联合家庭治疗。

从治疗观点上看萨提亚模式适合化入人本心理学派。

与马斯洛(Abraham Maslow)和罗杰斯(Carl Rogers)的观点相似,维吉尼亚•萨提亚倡导这样一种关于人类的信念,相信他们可以从内在的力量、动机和真实感中发展出自我成长和管理的能力。

她帮助人们寻找他们的资源,并培养在高自尊水平上做出的决策的能力。

通过不断地向来访者展示接纳和理解,而不是评判,萨提亚鼓励他们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内心的每一个角落,并利用这些内在部分来帮助自己成长,成为一共更加完整的人。

她将来访者看做是怀有爱的、需要关怀的、正在经历挣扎和伤痛的人,他们天生拥有内在的能量和资源去学习,并可以改变自己的应对方式,更负责、更有力量地生活。

(二)萨提亚模式的基本信念在此简要的列举一些萨提亚模式的基本信念和原则:1、改变是可能的。

即便外部的改变非常有限,内部的改变仍然可能存在。

2、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情,但是可以改变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扶桑花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扶桑花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扶桑花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吴新建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04)010
【摘要】对扶桑花色素的提取及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扶桑花色素的溶解性质及显色特点,并研究了金属离子光、热、氧化剂、还原剂对其的影响.
【总页数】3页(P97-99)
【作者】吴新建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生化系,福建,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4.4
【相关文献】
1.月季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J], 王岚岚;朱志玲
2.月季花红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J], 王岚岚;朱志玲
3.红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J], 卿德刚;倪慧;冯玉霞;张燕
4.树脂法吸附提取扶桑花红色素的研究 [J], 杨文领;袁琳
5.扶桑花红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J], 于新;庞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姜科花卉的组培快繁及生长调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种姜科花卉的组培快繁及生长调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两种姜科花卉的组培快繁及生长调控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两种姜科花卉的组培快繁及生长调控研究研究背景:姜科花卉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室内景观和药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随着对姜科花卉的需求不断增加,急需开展姜科花卉的组培快繁及生长调控研究,以实现姜科花卉的高效生产和开发利用,满足市场需求。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两种姜科花卉的组培快繁及生长调控方法,为姜科花卉的高效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研究内容:1. 两种姜科花卉的种子萌发条件优化,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生长调节剂浓度。

2. 构建两种姜科花卉的快繁体系,探究快繁过程中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等重要因素对快繁效果的影响。

3. 观察两种姜科花卉生长过程中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生长调节剂对其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生长调控模型。

4. 通过对两种姜科花卉组培快繁及生长调控方法的比较分析,寻找两种姜科花卉的共性和差异点,为相关领域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指导建议。

研究方法:1. 采集两种姜科花卉种子并进行萌发条件试验,以探究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和培养基配方。

2. 选择适宜的姜科花卉快繁方法进行快繁试验,观察快繁效果并记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分析其对快繁效果的影响。

3. 通过比较分析两种姜科花卉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建立生长调控模型,寻找适宜的生长调节剂浓度和配比。

4. 结合研究方法1、2、3的结果,探究两种姜科花卉的共性和差异点。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探究姜科花卉的组培快繁及生长调控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结果可为姜科花卉的高效生产和开发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朱姓的研究报告

朱姓的研究报告

朱姓的研究报告第一篇:朱姓的研究报告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对朱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这篇文章将概述报告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在研究中,朱姓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古老和广泛分布的姓氏。

根据历史记录,朱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人们普遍认为,朱姓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山东地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姓逐渐传播到全国各个地方,形成了较大的族群。

在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对朱姓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族谱资料,发现朱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夏朝时期。

这个发现证实了朱姓的古老性和悠久历史。

此外,研究报告还对朱姓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结果表明,朱姓在中国的不同地方占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比如,在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朱姓的分布相对较高,而在西南地区比如四川和云南,朱姓的分布相对较低。

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朱姓的家族组成和家族结构。

结果显示,朱姓家族的组成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大型家族,也有小型家族。

此外,同一个朱姓家族内部还存在着世系和分支等不同层次的组织结构。

最后,研究报告还探讨了朱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朱姓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姓氏,在中国社会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

许多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名人都是朱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朱姓增添了光彩。

总的来说,朱姓的研究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这个姓氏的机会。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朱姓的起源、分布、家族组成和社会地位。

这对我们研究家族历史、民族文化以及社会变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朱姓的研究报告是对这一姓氏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调查和研究。

下面将继续介绍报告的其他发现和结论。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还探讨了朱姓的名字特点和命名习惯。

结果显示,朱姓的名字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中国古典名字,也有现代化的名字。

另外,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很多朱姓的名字都带有文化寓意,反映了家族的特点和价值观。

上海市奉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估

上海市奉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估

上海市奉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估
刘波;杨梓桐;傅颖;苏禄晖;朱丽红;王爽;姜宜君;沙妙清;潘琪
【期刊名称】《绿色科技》
【年(卷),期】2024(26)7
【摘要】采用实地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奉贤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研并对植物物种、生活型、资源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区内共计药用植物746种,隶属152科485属。

经统计,按资源类型,野生植物与栽培植物资种类相差悬殊,各占总数17.29%和82.71%;按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类药用植物最多,全草类次之。

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其现有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估,建议在推进区域内生态建设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加强优质种质资源圃建设,以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生境与种群的完整性;加强区域内群众的宣传教育,提升其资源保护意识,因地制宜,开展人工种植,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带动药用植物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页数】4页(P114-117)
【作者】刘波;杨梓桐;傅颖;苏禄晖;朱丽红;王爽;姜宜君;沙妙清;潘琪
【作者单位】上海市医药学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上海市三岔港苗圃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2.小管理大理念奉贤区走出质量监管新路子——上海市奉贤区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调查
3.上海市奉贤区“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行动效果评估
4.创新设立“7+X”服务团队集中资源优化营商环境——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管局变监管资源为服务发展资源的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因治疗与器官移植研究近况

基因治疗与器官移植研究近况

基因治疗与器官移植研究近况
林民专;赵明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年(卷),期】1998(025)006
【摘要】随着基因转移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基因治疗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使基因治疗在器官移植领域由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

用基因治疗手段来研究移植的耐受诱导主要集中在涉及排斥的中介体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基因或是调节移植免疫答的细胞因子方面。

【总页数】3页(P322-324)
【作者】林民专;赵明
【作者单位】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肾移植科;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肾移植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7
【相关文献】
1.基因治疗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J], 吴晓梅;万小平
2.器官移植中的基因治疗 [J], 冯嘉瑜;张艮甫
3.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近况 [J], 阎洪印;刘凤芝;王德林
4.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近况 [J], 无
5.器官移植术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近况 [J], 王月园; 王敏; 杜瑶; 朱怀军; 葛卫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题研究计划的关键性调整说明

课题研究计划的关键性调整说明

课题研究计划的关键性调整说明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对课题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保证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率,针对原有研究计划进行关键性调整是必要的。

本说明旨在阐述本次课题研究计划的关键性调整内容及其理由。

二、原研究计划概述1. 研究目标:探讨某行业在未来五年内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2.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

3. 时间安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为期三个月。

4. 人员配置:课题负责人1人,研究人员3人,辅助工作人员2人。

三、关键性调整内容3.1 研究目标调整原研究目标较为宽泛,为确保研究工作的深入性和针对性,现调整为:分析某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竞争、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3.2 研究方法调整1. 增加定量分析方法,如问卷调查、数据挖掘等,以提高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引入产业链分析,全面考察行业内的上下游企业及合作关系,为发展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3.3 时间安排调整将原四个阶段的时间安排调整为六个阶段,每阶段为期两个月。

增加的两个阶段主要用于对研究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策略方案的讨论完善。

3.4 人员配置调整1. 增加一名具有行业背景的研究人员,以便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和发展需求。

2. 增加一名数据分析师,负责定量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

四、调整理由1. 提高研究深度:通过调整研究目标和方法,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为行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 确保研究质量:增加时间和人员配置,充分保障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提高研究质量。

3. 符合实际需求: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调整研究计划,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提高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份具有针对性的行业发展战略报告。

2. 为行业企业和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

3. 提高课题研究团队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总结本次课题研究计划的关键性调整为在原有基础上,针对研究目标、方法、时间和人员配置进行优化,以提高研究质量和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眼睛近视的调查研究报告
朱景珊 507 指导老师:李爱眉杭师大东城实验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升入五年级以后,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班上近视的同学越来越多,就连我自己都成了班上近视的一员。

于是,我为自己和几个同学了解小学生近视情况及引起近视的相关因素,针对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眼睛近视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近视
眼的现状和造成原因。

2.调查本校同学的用眼习惯。

3.通过多种途径调查造成近视的原因。

4.通过问家长和医生提出的近视原因和建议。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视力关系着我们的一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因为眼睛是我们对大自然最好的认知窗户,只有他才能给你带来更幸福的事件和发现,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爱护眼睛不然我们将来后悔,也不能挽回了,因为眼睛只有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