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剂型与药效
药物剂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 子层内形成的微型泡囊。
4、某些剂型具有靶向作用
• 连接分子-靶向因子(DNA标记、蛋白/肽标 记、生物素抗体、酶抗体、蛋白抗体)
Passive target drug delivery 被动靶向药物传递
No penetration(无渗透) Enhanced penetration(增加渗透)
2. 散剂的特点:
• ① 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散者散也,去急疾” • ② 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
• ③ 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特 殊群体如婴幼儿及老人服用;
• ④ 包装、贮存、运输及携带比较方便。
• 缺点:由于散剂分散度大,对制剂的吸湿性、 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挥发性等影响较 大,故对光、湿、热敏感的药物一般不宜制 成散剂。
Normal tissue
Tumour tissue
Free drug
Small particles
Large Particles
HCFU Pluronic P123胶束 对肿瘤的治疗
HCFU
肿瘤组织
5、剂型可影响药效
主要原因在于辅料的影响
为了能使药物制成适宜于临床应用的 剂型,必须添加适宜的辅料。
第二部分 剂型与疗效的关系
临床常用的剂型及特点
一、固体制剂
二、液体制剂
三、灭菌制剂
四、气体制剂
一、固体制剂
按剂型分类 按 释 药 快 慢 分 类
散剂、颗粒剂、 胶囊剂和片剂等 速释固体制剂 速崩片 速溶片 固体分散片等
普通固体制剂 颗粒剂、胶囊剂 和片剂等 缓控释固体制剂 渗透泵片 缓释片 缓释胶囊等
剂型及药物的应用不同

剂型及药物的应用不同药物的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类型,包括固体剂、液体剂、半固体剂、气体剂和外用剂等。
药物的应用指的是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具体用途和方法。
药物的剂型多种多样,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使用需要进行选择。
不同剂型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首先,固体剂型是指药物以固体形式制成的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粉末等。
固体剂型的优点是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保存方便,适合于药物稳定性较强、口服给药、控释给药等。
例如,片剂适合用于慢释药物的给药,胶囊适合用于包装粉状药物或无味药物。
固体剂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内服、外用和注射等。
其次,液体剂型是指药物以液体形式制成的剂型,如口服液、注射液、眼滴、鼻喷剂等。
液体剂型的优点是易于吸收、药效迅速、剂量准确。
由于其流动性强,适于药物的溶解和稀释,使药物的吸收速度更快。
液体剂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内服、外用和注射等。
例如,口服液适合于儿童和老年人服用,注射液适合于迅速起效的情况。
再次,半固体剂型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半流体或半凝胶状的剂型,如栓剂、软膏、凝胶等。
半固体剂型的优点是粘附性强、稳定性好、药效持久。
使用时能够与局部组织接触更久,发挥更好的药物效果。
半固体剂型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外用,例如软膏适合于治疗皮肤病、栓剂适合于直肠给药。
此外,气体剂型是指药物以气体的形式进行给药,如吸入剂、喷雾剂等。
气体剂型的优点是易吸收、吸收迅速、剂量可控。
由于气体剂型能够直接进入呼吸道,对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好。
气体剂型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最后,外用剂型是指药物以涂敷、擦拭、喷洒等方式进行外用的剂型,如膏药、贴剂、洗剂等。
外用剂型的优点是作用直接、作用迅速、剂量准确。
外用剂型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对于皮肤病、创伤、疼痛等有很好的疗效。
外用剂型的应用范围广泛,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创伤、疼痛等症状。
总之,药物的剂型和应用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需求进行选择的。
药物剂型对药效的影响研究

药物剂型对药效的影响研究药物剂型的选择对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不同药物剂型对药效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机制。
【正文开始】1. 口服剂型口服剂型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一种药物剂型。
它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剂等。
与其他剂型相比,口服剂型具有以下优势:方便使用、易控制剂量、患者便于理解和接受。
然而,口服剂型的药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解度、吸收性、首过效应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溶解和吸收速度,进而影响其药效的发挥。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口服制剂时,应该考虑药物的物化性质和药代动力学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注射剂型注射剂型是将药物直接注入体内,以实现快速作用和高生物利用度的一种剂型。
常见的注射剂型包括注射液、混悬剂和微球剂等。
相比于口服剂型,注射剂型具有更快的药效起效时间、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这些优势使得注射剂型适用于急救、危重症治疗和对药物浓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
但是,注射剂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使用不便、疼痛风险、注射相关感染等。
因此,在使用注射剂型时,应该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证,并遵循科学和规范的操作方法。
3. 外用剂型外用剂型是将药物涂擦、喷洒或敷贴在皮肤表面,以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剂型。
常见的外用剂型包括乳剂、软膏、凝胶、贴剂等。
外用剂型的药效主要通过与皮肤的接触和吸收达到治疗效果。
外用剂型具有直接作用、减少全身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
但是,药物在外用剂型中的溶解性、渗透性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均可能影响其药效的发挥。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外用剂型时,应该注意药物的选择、基质的适应性以及合理的使用方法。
4. 吸入剂型吸入剂型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吸入动作,将药物直接送达到呼吸道,以便发挥其局部或全身的药效。
吸入剂型包括气雾剂、干粉吸入剂等。
与其他剂型相比,吸入剂型的优势在于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较少经过代谢、效果迅速。
药物剂型的药理学与药效学研究

药物剂型的药理学与药效学研究药物剂型是指药物的制剂形式,是药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剂型的设计与药理学和药效学密切相关,它既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也直接影响药物的药效和临床疗效。
本文将介绍药物剂型对药理学与药效学的影响,并讨论如何进行相关研究。
一、药物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药物吸收是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能之一。
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释放速度和途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
例如,口服制剂需要通过胃肠道吸收,而注射剂则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此外,药物分子的溶解度、渗透性等特性也会影响它在给定剂型中的溶解和吸收。
因此,药物剂型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药物能够被有效吸收。
二、药物剂型对药物分布的影响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药物剂型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特点。
例如,口服剂型的药物需要通过胃肠道吸收、通过肝脏代谢后才能进入全身循环,因此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程度会对其分布产生影响。
药物剂型还可以通过控制药物在特定组织中的释放速度和浓度,达到目标组织的治疗浓度,提高药物的疗效。
三、药物剂型对药物代谢和排泄的影响药物代谢和排泄是药物在体内转化和排除的过程。
药物剂型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例如,口服剂型的药物需要经过肝脏的首过代谢,而注射剂则可避免此过程。
此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也受到剂型的影响,不同的剂型可能导致药物的代谢速度不同,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四、药物剂型对药物药效和临床疗效的影响药物剂型直接影响药物的药效和临床疗效。
药物剂型的选择应考虑药物的特性以及目标治疗的需要。
例如,对于需要长时间药效的药物,应选择具有持续释放特性的剂型;对于需要快速有效的药物,应选择具有快速释放特性的剂型。
此外,不同的剂型还可能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因此合理的剂型设计对于提高患者疗效至关重要。
五、药物剂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药物剂型的研究需要多种方法和技术的支持。
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

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报告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可能你会问,剂型是什么鬼?简单说,就是药物的形态,比如说你常见的药片、胶囊、液体、甚至是喷雾。
这些形态看似平常,却能在药物进入你身体的那一刻,决定它的“命运”。
所以,想要让药物发挥它应有的效果,剂型可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来,咱们就像吃饭一样,慢慢扒拉这些内容!2. 剂型的种类2.1 药片和胶囊首先,咱们得提到药片和胶囊。
这俩家伙在药店里可是占了大半江山。
药片就像你吃的巧克力一样,一咬就碎,释放药效很快。
但有时候,咽下去的感觉可能不太爽,比如那种苦苦的味道,简直像是吞了一口老鼠药。
而胶囊呢,外面包着的那层胶质可以帮助遮掩药物的味道,感觉就像是喝了杯果汁,哗啦一下就下去了。
它们的释放时间也不一样,药片通常快,而胶囊可能慢一点,具体情况还得看药物的配方。
2.2 液体和喷雾再说说液体和喷雾,液体药物就像汤一样,喝下去后吸收也快。
不过,要是口味不对,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想象一下,你正在喝一碗苦瓜汁,唉,真是能把人喝得心塞。
而喷雾呢,就更神奇了,直接喷在嘴里或者鼻子里,瞬间就能进入血液。
这种方式特别适合急救场合,简直是“飞来横祸”的最佳解决方案。
3. 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3.1 吸收速度剂型的不同。
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吸收速度。
比如说。
药片进入肚子后需要经过消化。
才能发挥作用。
时间上可能就拖了个“长长久久”。
而胶囊由于其设计。
往往能够更快地释放药物。
尤其是在肠道里。
想象一下。
药物就像是赶上了高铁。
药物剂型的生物可及性与药效关系研究

药物剂型的生物可及性与药效关系研究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在配制过程中所采用的剂形、制剂和包装形式。
药物剂型对于药物的生物可及性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其关系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探讨药物剂型与生物可及性、药效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药物剂型是药物研发和应用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剂型能够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可及性和药效。
因此,研究药物剂型与生物可及性、药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药物剂型的分类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需求,药物剂型可以分为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等多种类型。
各种类型的药物剂型有着不同的制备方法和特点,对药物的生物可及性和药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3. 药物剂型与生物可及性的关系药物剂型对药物的生物可及性有直接影响。
不同的剂型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和给药速率使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
例如,口服固体剂型需要经过胃肠道的吸收,而静脉注射液体剂型则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此外,药物剂型还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释放速率和给药次数来调控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4. 药物剂型与药效的关系药物剂型对药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作用强度和靶向性上。
不同的剂型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和分布有所不同,从而影响药物在作用位点的浓度和持续时间。
此外,药物剂型还可以通过系统性给药和局部给药等方式实现对目标器官或组织的靶向性作用。
5. 药物剂型的优化与改进针对不同的药物和治疗需求,优化和改进药物剂型是提高生物可及性和药效的重要途径。
通过调整剂型的配比、改变制剂工艺和优化给药方式等方法,可以实现药物的控释、增加稳定性和提高靶向性,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可及性和药效。
6. 药物剂型研究的新方法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物剂型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借助纳米技术、生物膜模型和仿生学等新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模拟和评估药物剂型在体内的性能。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举例

剂型的重要性(举例)
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将胰酶制成肠溶胶囊或肠溶片剂口服,可在肠内发挥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作用,如果将胰酶的精制品制成“注射用蛋白胰酶”,临床上用于治疗胸腔疾患,如脓胸、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以及血栓静脉炎等,有报道其还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
2、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硝酸甘油片通过舌下给药吸收安全而迅速,血药浓度高,可迅速缓解心绞痛。
3、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长时间缓释注射剂,一次注射缓慢释放1或3个月,不仅克服了每天注射的皮肉之苦,而且血药浓度平稳,可降低不良反应。
4、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油状药物或亲脂性药物制成的O/W或O/W/O静脉复乳,由于它对淋巴的亲和性,使得药物浓集于肝、脾、肾等巨噬细胞丰富的组织器官。
5、剂型可影响疗效:
固体剂型,如片剂、颗粒剂、丸剂的制备工艺不同会对药效产生显著的影响,特别是药物的晶型、粒子的大小发生变化时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如一些难溶性难吸收的药物,在加工成制剂的过程中,采用微粉化或者固体分散技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则能增加疗效。
6、剂型不当会引起毒副作用:
乌头类中药,在汤剂中先煎,可使其有剧毒的乌头碱水煎煮时被水解,毒性大大减弱,而不经水煮的散剂或酊剂,内含的乌头碱未被水解,故毒性较强。
临床药物剂型与药效分析

同时 ,运用E L I S A 法对 血标本进 行检 测 ,影 响结果 的最主要原 因
如下 ] :①血 清里所有 的补体 都能和l g Gq  ̄ 的F c 段相 结合 ,这是假 阳性
产生 的原 因之 一。 ②血浆 里的纤维蛋 白原与酶 的结合物 ,混在一起 后 最容 易粘附在 E L I S A的检测板上 ,并且难 于洗掉 ,这是假 阳性产生 的
2 h ,待 凝块 收缩 后再 检测 。⑤检 测离 心标 本之 前 ,离心速 度 加大 至 ( 3 0 0 0 r p m),离心时 间增 加1 5 m i n ,让 红细 胞与纤维 蛋白能够完 全 地沉 淀、 以至离 心完全 。⑥放置标本 1 0 h A检 测好 ,血凝块 可很好地
临 床药物剂 型 ,指药 物根据 临床医疗市 场的需要 ,经过加 工处理 制成的便于 使用和贮 藏的药物 制品 ,常 见有片剂 、注射剂 、胶 囊 、丸 剂、膏剂 等。药物 具体的制成 剂型主要 由药物 的性 质、疗效及 毒副作 用等 因素决 定的 。有 些药物 因其构成 的主要成分不 能溶于注射 溶剂或 溶 解度很小 ,因此就 不能制成 注射剂 。现在临床上 一些常用 的抗菌药 即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 乙醇等 ,因此也只 能做 成片剂 。同时根据 临床需 要 有些药物 必须做成 注射制剂 ,制药过程 中 ,一种 药物可 以制 成不 同 剂 型 ,不 同药物剂型 ,药理作 用也不尽相 同 ,同时药物的起效 时间 、 作 用部位 、作用强度 、持续时 间及毒 副作用等也不近相 同。
结 果 皆为 阴性 ,运用 E L I S A法对 H B s Ag 进 行检 测 的过程 中,所有 标 本 阳性率理 论上 不应很 高 】 。在 临床应用 中 ,通过 对标本 的离心 时间 进 行增 加 ,对离 心速 度 进行 改进 ,就 解决 了很 多 影响 临床应 用 的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感受是?
目录
一、选择剂型的原则
二、药物制剂的剂型对药效的影响
三、了解常用剂型特点
一、选择剂型的原则
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 2.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有效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 3.根椐五个方便选择剂型
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
急 慢 皮
局
症 性 肤
部
用 病 病
黏
药 用 用
膜
药 药
用 药
2.根据药物有效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
是指将药物与辅料混合而压制成的片剂, 一般应用水吞服 原味药片 有苦味酸味等 小孩难以接受
包衣片
是指在片心(压制片)外包衣膜的片剂 ①糖衣片剂--主要用糖为包衣材料包制而成的片剂 ②薄膜衣片--外包高分子材料的薄膜的片剂 ③肠溶衣片剂--外包在胃液中不溶解,但在肠液中可溶的 衣层的片剂,目的是防止药物在胃液中破坏及药物对胃的 刺激性等
同一种药物,剂型不同
——其体内药代动力学有差异
缓释片
素片
控释片
改变药物剂型能扩大适应证
枳 实 煎剂 注射剂
硫酸镁 口服 注射剂
行气宽中、消食化痰 升压、抗休克
导泻 中枢抑制、抗惊厥
改变药物剂型能降低毒副作用
洋金花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药效较明显
单味(口服) ——口干、眩晕、视力模糊 复方(栓剂) ——上述副作用减轻或消失
药代动力学有差异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剂型
——起效时间快慢不同
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 舌下给药>口服给药>皮肤给药
相同给药途径,剂型不同
——起效时间快慢不同
相同给药途径,剂型不同
——起效时间快慢不同
口服剂型吸收的顺序通常是 溶液剂 混悬剂 散剂 胶囊剂 片剂 丸剂 包衣片
不宜制成口服液
不宜制成注射剂
不宜制成片剂
……
3.根椐五个方便选择剂型
贮藏方便 携 带
疗效好
副作用少
服
用
目录
一、选择剂型的原则
二、药物制剂的剂型对药效的影响
三、了解常用剂型特点
二、药物制剂的剂型对药效的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 相同给药途径 剂型不同 同一种药物 剂型不同 起效时间快慢不同
起效时间快慢不同
多用于可溶性药物的片剂, 例如泡腾维生素C片等
分散片
是指置于温水中可以迅速崩解,药物等分 散于水中,形成混悬液的片剂
此种片剂适于婴、幼儿 (药味不苦等时)及老年 人,并有速释的作用
缓释片
在时间上比普通片释放持久,不会像普通 片那样一到体内就完全释放
这样缓释片就不会对胃肠 道产生较大刺激,主要起 保护作用,多所以用在局 部刺激较大的药物。
药物剂型与药效
用“好药”不如用好“药”
------------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药是一把双刃剑_____是药三分毒 价格越贵、越是新的药是才是好药? 名气越大越好,产品越新越好,价格越贵越 好,用药越多越好,进口药比国产药好。这些认 识都属于对“好药”的认识误区。 药再好,用不好,也不能起到治病的目的。
控释片
通过控释衣膜定时、定量、匀速地向外释 放药物的一种剂型,使血药浓度恒定,无 “峰谷”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疗效
,所以多见于心血管制剂,缓释 制剂与控释制剂药片严禁嚼碎或 击碎分次使用,每天只需给药1次, 就能维持疗效24小时
听了这一节课
合理用药关键在于用好“药” 与没上课之前有什么区别? 学到了什么?
目录
一、选择剂型的原则
二、药物制剂的剂型对药效的影响
三、了解常用剂型特点
三、了解常用剂型特点
经胃肠服药的剂型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丸剂 口服液 汤剂
1 1
不经胃肠给药的剂型 注射给药 呼吸道给药 皮肤给药 黏膜给药 值入给药 靶向制剂
片剂
控制片 泡腾片
分散片
素片
糖衣片
片剂
肠溶片
吸吮片
咀嚼片
素片
பைடு நூலகம்药物较稳定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改善片剂的外观
咀嚼片
指在口中嚼碎后咽下的片剂
此类片剂较适于幼儿,幼儿不会吞 服片剂,幼儿用片中需加入糖类及 适宜香料以改善口感。此类片剂还 适于可压性好、压成之片崩解困难 的药物,如铋酸铝、氢氧化铝等的 片剂
泡腾片
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泡腾片遇水可 产生气体(一般为二氧化碳),使片剂快 速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