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判断
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梳理

教材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铁是《考试说明》中列举的一种常见金属元素,铁及其化合物知识也是每年的必考内容,在近年的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因此在复习中需要引起重视。
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出现在必修1的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教材简单地介绍了单质铁的存在形式、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以及铁盐和亚铁盐的相关性质。
笔者将高考中与铁相关的考点总结如下。
一、铁原子铁为26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铁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电子排布图为:1s2s2p3s3p3d4s铁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具有金属性,铁的常见价态有0,+2,+3,+6。
二、铁单质铁单质能被磁铁吸引,块状的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粉末状的铁为灰黑色,熔点为1538℃,沸点2862℃,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等金属通性。
自然界中,游离态的铁只能在陨石中找到,地壳中分布的铁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铁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4Fe+3O2=2Fe2O3(在空气被缓慢氧化)3Fe+2O点燃Fe3O4(在氧气中燃烧)2Fe+3Cl点燃2FeCl3Fe+S△FeS3Fe+4H2O(g)△Fe3O4+4H2三、铁的氧化物名称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化学式FeO Fe2O3Fe3O4俗名黑铁氧铁红(赤铁矿的主要成分)磁性氧化铁(磁铁矿)外观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溶解性都不溶于水类别碱性氧化物暂不讨论与酸反应FeO+2H+=Fe2++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2Fe3++Fe2++4H2O四、铁的氢氧化物五、Fe2+和Fe3+的检验和转化Fe3+Fe2+溶液颜色黄色浅绿色与碱反应Fe(OH)3Fe(OH)2检验(1)观察溶液的颜色(2)加OH-,观察沉淀颜色变化(3)加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4)遇苯酚溶液显紫色6C6H5OH+Fe3+=H3[Fe(C6H5O)6]+3H+(1)观察溶液的颜色(2)加OH-,观察沉淀颜色(3)加KSCN后再加氯水(4)加K3[Fe(CN)6](铁氰化钾,黄色)溶液,生成带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又名滕士蓝,为配合物)3Fe2++2[Fe(CN)6]3-=Fe3[Fe(CN)6]2↓Fe2+和Fe3+之间转化的方程式:三价变二价只需要加还原剂,如:Fe+2Fe3+=3Fe2+2Fe3++Cu=2Fe2++Cu2+(印刷铜质线路板)2Fe3++2I-=I2+2Fe2+2Fe3++S2-=S+2Fe2+二价变三价要加氧化剂:如:2Fe2++Cl2=2Fe3++2Cl-2Fe2++H2O2+2H+=2Fe3++H2O5Fe2++MnO-4+8H+=5Fe3++Mn2++4H2O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梳理王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58--. All Rights Reserved.教材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六、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FeO亚铁盐无现象Fe (OH )2OH -H +加KSCN△Fe 3O 4FeO 2或H 2O O 2C 或COFe 2O 3△Fe (OH )3O 2+H 2OOH-H +加KSCN还原氧化铁盐红色溶液参考文献:[1]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3-176.[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13-318.[3]吴国庆.无机化学(上册)[M ].4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编辑谢尾合合理的实验设计能够使得实验成功且现象明显,进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达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铁和铁的化合物知识点归纳一、铁的结构和性质1、铁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属于过渡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2.铁的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为7.86g/㎝3,熔沸点高,有较好的导电、传热性,能被磁铁吸引,也能被磁化。
还原铁粉为黑色粉末。
3.铁的化学性质:鉄是较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前面。
①跟非金属反应:与氧气:与氯气:与硫:②跟水反应:③跟酸作用: (遇冷浓硝酸、浓硫酸钝化;与氧化性酸反应不产生H,且氧化性酸过量时生成Fe3+)2④与部分盐溶液反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与氯化铁溶液反应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三、Fe、Fe2+和Fe3+之间相互转化及检验1.具体反应有:(1)Fe2+→Fe3+①2Fe2++Cl2=2Fe3++2Cl-(在亚铁盐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②3Fe2++NO3-+4H+=3Fe3++2H2O+NO↑③2Fe2++H2O2+2H+=2Fe3++2H2O(2)Fe3+→Fe2+①2Fe3++Fe=3Fe2+,在FeSO3溶液中往往要加铁的原因是可以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②2Fe3++Cu=2Fe2++Cu2+,电路板的制作是利用FeCl3溶液与裸露的铜反应。
③2Fe3++2I-=2Fe2++I22.Fe2+和Fe3+的检验(1)Fe2+的检验:方法一: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立即变红色。
方法二: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2)Fe3+的检验:方法一:滴加KSCN溶液或NH4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方法二: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例题精讲例1.把铜粉和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热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A.只有Fe2+B.只有Fe3+C.有Fe2+和Cu2+D.有Fe3+和Cu2+例2.由FeO、Fe2O3和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混合物中FeO、Fe2O3和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高中化学知识点:铁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铁及其化合物高中化学知识点:铁及其化合物铁的存在和主要性质铁是一种活泼的元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铁的化学性质铁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包括与氧气、氯气和硫的反应。
在常温下,铁会被氧气腐蚀生成铁锈,其中主要成分为Fe2O3·xH2O。
当加热时,铁会与氧气反应生成Fe3O4.铁还可以与氯气和硫反应生成FeCl3和FeS。
在与水的反应中,常温下铁不会与水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铁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铁还可以与酸反应,包括与非氧化性酸和氧化性酸的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铁会被氢离子还原成Fe2+离子,并释放出氢气。
与氧化性酸反应时,铁会被氧化成Fe3+离子,并释放出氮氧化物和水。
铁还可以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包括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和FeSO4,以及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2+和Fe3+离子。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的氧化物包括FeO、Fe2O3和Fe3O4.这些化合物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Fe2+离子和水。
FeO还可以与硝酸反应生成Fe(NO3)3、NO和H2O。
铁的氢氧化物包括Fe(OH)2和Fe(OH)3.这些化合物可以与H+反应生成Fe2+或Fe3+离子和水。
在空气中,Fe(OH)2会迅速被氧气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固体变成红褐色固体。
此外,氧化亚铁(FeO)、氧化铁(Fe2O3)和四氧化三铁(Fe3O4)也是铁的重要氧化物,它们分别呈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和磁性氧化铁黑色晶体。
Fe2+、Fe3+→Fe+2Fe3+→3Fe2+、Fe+2H+→Fe2++H2↑点燃Fe→Fe3O4的两个反应:3Fe+2O2→Fe3O4高温3Fe+4H2O(g)→Fe3O4+4H2铁的三种氧化物,两种氢氧化物,两种离子的颜色:FeO与Fe3O4均为黑色,Fe2O3为红棕色;Fe(OH)2为白色,Fe(OH)3为红褐色;Fe2+为浅绿色,Fe3+为棕黄色。
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在人类历史上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关于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
1. 铁的物理性质:铁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它的密度约为7.87克/立方厘米,熔点为1538℃,沸点为2862℃。
2. 铁的化学性质:铁可以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反应,包括氧气、水、酸、碱等。
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铁是最常见的铁化合物之一。
3. 铁的同位素:铁具有多种同位素,其中最常见的是铁-56。
其他铁同位素包括铁-54、铁-57、铁-58等。
4. 铁的存在形式:铁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天然铁矿石、铁合金、生铁等。
天然铁矿石包括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等。
5. 铁的生产:铁的生产通常通过高炉冶炼来实现。
该过程涉及将铁矿石和焦炭一起加热,以将铁从矿石中分离出来。
6. 铁的化合物:铁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包括氧化铁、氯化铁、硫酸铁、亚硫酸铁等。
这些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7. 铁的生物学作用: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它在体内参与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帮助携带氧气。
铁还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化学铁及其化合物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了解铁的性质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种资源。
3.1 铁及其化合物 讲义【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习题+作业)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必备方程式】知识点一铁的单质一、铁元素的存在1、含量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
2、存在形态(1)游离态:存在于陨铁中。
(2)化合态:主要以+2、+3价铁的化合物存在。
如黄铁矿(FeS2)、赤铁矿( 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等。
【习题】判断正误。
(1)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第三位。
()(2)在工业中炼制铁单质,所以自然界中无游离态铁。
()(3)工业炼铁,需加入还原剂。
()(4)钢和铁都是铁的合金,钢不易生锈,生铁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份是Fe3O4。
()二、铁的单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可失去2个或3个电子而显+2价或+3价,但+3价的化合物较稳定。
①与非金属反应:3Fe + 2O2Fe3O42Fe + 3C122FeCl3说明: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棕黄色的烟,加水振荡后,溶液显黄色。
△Fe + S FeS说明:铁跟氯气、硫反应时,分别生成+3价和+2价的铁,说明氧化性:氯气>硫。
①与水反应:A.在常温下,在水和空气中的O2、CO2等的共同作用下,Fe易被腐蚀(铁生锈)。
B.在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3Fe + 4H2O(g)Fe3O4 + 4H2①与酸反应:A.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H2SO4等)的反应。
例如:Fe + 2H+Fe2++ H2↑B.铁遇到冷的浓H2SO4、浓HNO3时,产生钝化现象,因此金属铁难溶于冷的浓H2SO4或浓HNO3中。
但在加热条件也可以反应。
①与比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例如:Fe + Cu2+Fe2++ Cu【习题】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盐酸B.氯化铁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氯气2、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7专题七:金属及其化合物 之 铁及其化合物 以及无机推断

专题七 金属及其化合物 之 铁及其化合物 以及无机推断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一、铁的氧化物的比较二、Fe 2+和Fe 3+的比较三、Fe (OH )2与Fe (OH )3的比较【Fe(OH)2的制备与实验条件的控制】要制备氢氧化亚铁,并使氢氧化亚铁长时间保持白色沉淀的状态。
一是要减少溶液中氧气的含量,防止溶液与空气的接触;二是要防止溶液中出现三价铁离子。
既要除去三价铁离子,又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选用铁粉来还原三价铁离子。
实验中一般采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NaOH 溶液反应来制取Fe(OH)2沉淀。
下面我们来探究其他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
四、铁三角:根据铁三角有关(1)---(6)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1)一般是指Zn .Al .CO. H 2. 等还原剂。
(1)FeCl 2+Zn=ZnCl 2+Fe 3FeCl 2+2Al=2AlCl 3+3Fe FeO+CO===Fe+CO 2 FeO+H 2===Fe+H 2O (2)是指H +. S. I 2. Cu 2+.Fe 3+.等氧化剂。
(2)Fe+2H +=Fe 2++H 2↑ Fe+S===FeS Fe+I 2===FeI 2△ △△ △Fe+Cu 2+=Fe 2++Cu Fe+2Fe 3+=3Fe 2+(3)(5)是指Cl 2. Br 2. O 2. HNO 3. KMnO 4等氧化剂。
(3)2Fe 2++Cl 2=2Fe 3++2Cl-2Fe 2++Br 2=2Fe 3++2Br -4Fe(OH)2+O 2+2H 2O=4Fe(OH)3 3Fe 2++4H ++NO 3-=3Fe 3++NO↑+2H 2O5Fe 2++MnO 4-+8H +=Mn 2++5Fe 3++4H 2O(4)一般是指Fe. Cu. HI. H 2S.等还原剂. (4) 2Fe 3++Cu=Cu 2++2Fe 2+Fe 3++Fe=3Fe 2+2Fe 3++2I -=2Fe 2++I 2↓ 2Fe 3++H 2S=2Fe 2++S↓+2H +(5)是指Cl 2. Br 24等氧化剂。
化学重要知识点:铁及其化合物

化学重要知识点:铁及其化合物化学姐身体离不开铁,考场也离不开铁。
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一大考点,“铁单质”和“二价铁”、“三价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一直让童鞋们眼花缭乱。
想要将它们通吃,那你可得下点功夫。
下面化学姐就来带大家捋顺这些弯弯道道。
1铁的氧化物的比较2Fe2+ 和Fe3+的比较3Fe(OH)2与Fe(OH)3的比较4铁三角的关系及反应式:5如何检验不同化合价检验Fe3+:(1)向未知溶液滴入少量KSCN溶液呈血红色。
(2)向未知溶液滴入少量苯酚溶液呈紫色。
(3)向未知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呈红褐色。
检验Fe+.是向未知溶液滴入少量KSCN溶液呈无色,继续滴入少量氯水呈血红色。
6知识汇总及注意事项(1)NO3-与Fe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2)过量的Fe与硝酸作用,或在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要注意产生的Fe3+还可以氧化单质Fe这一隐含反应:Fe+2Fe3+=3Fe2+。
(3)注意FeCl3、Fe2(SO4)3的水溶液蒸干所得剩余固体的区别。
FeCl3溶液加热浓缩时,因Fe3+水解和HCl的挥发,得到的固体为Fe(OH)3,如灼烧后得到红色的Fe2O3固体。
但Fe2(SO4)3溶液蒸干时,因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将不能得到Fe(OH)3固体。
(4)注意亚铁盐及Fe(OH)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的化合物。
如某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并不能断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而也可能含有Fe2+。
(5)注意铁单质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也有生成二价铁化合物的可能性。
反应中若铁为足量,最终铁元素将以二价铁形式存在,因为2Fe3++Fe=3Fe2+。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总结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知识如下:一、铁1、位置、结构:1FeVIII族过渡元素;2原子结构示意图:3+3常见离子: Fe强氧化性2+Fe强还原性。
3、物理性质:1纯铁抗蚀能力强2具有一般金属的物理通性。
3黑色金属铁铬锰4、化学性质:较活泼1与非金属单质:3Fe + 2O2 Fe3O4△Fe + S === FeS 点燃2Fe + 3Cl2 2FeCl3 棕黄色烟1 点燃2与H2O3Fe + 4H2Og3O4 + 4H23与酸①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2+Fe + 2H = Fe + H2↑②与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 Fe+4HNO3稀=FeNO33+NO↑+2H2O△FeSO +3SO↑+6HO 2Fe+6H2SO4浓===24322常温钝化△Fe+6HNO3浓===FeNO33+3NO2↑+3H2O常温钝化4与盐:2+2+Fe + Cu = Fe + Cu3+2+Fe + 2Fe = 3Fe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1、氧化物2、铁的氢氧化物[注]制取FeOH2时,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为什么要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液面以下?2+3+三、Fe和Fe的相互转化网络图:Fe2331判断离子共存2+3+-①Fe、Fe均水解,与HCO3、[AlOH4]-、CO32-等因水解相互促进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②Fe3+与S2-、I-、HS-、SO32-,Fe2+与NO3-H+、ClO-、MnO4-H+在溶液中因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2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①Fe2+的盐溶液:加少量铁粉,防止Fe2+被氧化;加少量相应的酸,防止Fe2+水解。
②Fe3+的盐溶液:加少量相应酸防止Fe3+水解。
2+3+四、Fe和Fe的检验:3+1、Fe的检验:1溶液呈2加NaOH溶液,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3+-Fe+3OH===FeOH3↓红褐色 3加KSCN溶液,现象 ;反应式 ; 3+-Fe+3SCN===FeSCN3红色4加苯酚,现象;5淀粉碘化钾试纸,现象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判断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正误判断
1. (2018·江苏)Cu 与FeCl 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 2。
( )
2. (2015·广东)向FeSO 4溶液中先滴入KSCN 溶液再滴加H 2O 2溶液,加入H 2O 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Fe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
3. (2015·全国卷Ⅰ)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会观察到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说明稀硝酸将Fe 氧化为Fe 3+。
( )
4. (2015·重庆)使用如图所示装置观察Fe(OH)2的生成。
( )
5. (2014·北京)铁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不被空气氧化。
( ) 6. (2015·广东)3 mol 单质Fe 完全转化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
( )
7. (2015·江苏)如下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一步实现:Fe 2O 3――→盐酸
FeCl 3(aq)――→蒸发
无水FeCl 3。
( ) 8. (2015·全国卷Ⅱ)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 ) 9. (2016·上海)用NaOH 溶液可以除去氧化铁中混有的二氧化硅。
( )
10.(2016·四川)Fe 2+与H 2O 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
( ) 11.(2016·全国卷Ⅲ)FeCl 3腐蚀Cu 制印刷电路板是由于铁比铜的金属性强。
( )
12. (2018·江苏卷)能实现物质间转化:Fe 2O 3(s)――→Al 高温Fe(s)――→HCl (aq )
FeCl 3(aq)( )
13. (2018·北京卷)NaOH 溶液滴入FeSO 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最后变为红褐色( ) 14.K 2FeO 4是新型净水剂,其净水原理与明矾完全相同( ) 15.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 2O 3和H 2( ) 16.用足量铜粉除去FeCl 2溶液中的FeCl 3杂质( )
17.Fe 与Cl 2反应生成FeCl 3,推测Fe 与I 2反应生成FeI 3( )
18.在较强酸性条件下,NO -3与Fe 2+不能大量共存( )
19.Fe 2(SO 4)3溶液加热浓缩、蒸发、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为Fe 2(SO 4)3( ) 20.配制FeCl 3溶液的方法:把FeCl 3·6H 2O 溶解在蒸馏水中( ) 21.过量的Fe 与浓硝酸作用,生成硝酸亚铁( )
22.(2017·北京卷)溶液中滴加K 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 2+( )
23.(2017·全国Ⅱ卷)向2 mL 0.1 mol·L -1 FeCl 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说明还原性:Fe >Fe 2+( )
24.(2017·浙江卷)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铜电路板( ) 25.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 )
26.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
( )
27.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Fe 2O 3――→HCl(aq)FeCl 3(aq)――→△
无水FeCl 3的转化。
( ) 28.氢氧化铁与HI 溶液反应仅能发生中和反应。
( )
29.FeCl 3溶液与KSCN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3SCN -===Fe(SCN)3↓。
( )
30.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
( ) 31.金属阳离子只有氧化性,不可能有还原性。
( )
32.Fe 3O 4溶于盐酸后加入几滴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 )
33.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铁与硝酸反应产物只有Fe(NO 3)3。
( )
34.(2016·全国卷Ⅲ,7B)根据铁比铜金属性强的性质,可用FeCl 3腐蚀Cu 刻制印刷电路板。
( ) 35.(2018·江苏卷)向FeCl 2溶液中滴加NH 4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 ) 36.(2016·海南卷)氯化铁可用于硬水的软化。
( )
37.(2016·天津卷改编)以铁电极为阳极电解NaOH 浓溶液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 2FeO 4,同时获得氢气的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2H 2O +2OH -=====电解FeO 2-4+3H 2↑。
( )
38.(2016·全国卷Ⅰ,8C)1 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
( )
39.(2017·江苏卷改编)在给定条件下,Fe ――→Cl 2点燃FeCl 2――――→NaOH (aq )Fe(OH)2所表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
( ) 40.(2018·北京卷改编)K 2FeO 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 溶液。
向Fe(OH)3和过量KOH 溶液中通入氯气,得到紫色固体的反应为3Cl 2+2Fe(OH)3+10KOH===2K 2FeO 4+6KCl +8H 2O 。
( )
41.[2018·全国卷Ⅱ,281.1.改编]三草酸合铁酸钾样品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含有FeO 和Fe 2O 3,检验Fe 2O 3存在的方法是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 2O 3。
( )
42.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最早使用的金属( ) 43.地震灾区重建要使用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 44.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相同( ) 45.金属元素的单质只有还原性,其离子只有氧化性( )
46.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 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 ) 47.(2016·上海)用NaOH 溶液和盐酸能除去FeCl 2溶液中混有的CuCl 2( )
48.(2016·江苏)室温下,向FeCl 3溶液中滴加少量KI 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Fe 3+的氧化性比I 2的强( )
49.(2016·江苏)向Fe 2(SO 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 3++Fe===2Fe 2+( ) 50.(2016·全国卷Ⅲ)铁比铜金属性强,所以可用FeCl 3腐蚀Cu 刻制印刷电路板( ) 51.(2017·江苏)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 溶液,溶液呈蓝色,证明溶液中含Br 2( ) 52.(2017·海南)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
53.(2018·江苏)Cu 与FeCl 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 2( )
54.(2018·北京)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该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55.(2018·全国卷Ⅱ,13B)为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可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铁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判断(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