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历史变迁
大明宫传奇

•整个含元殿建筑群面对一个开阔的广场,似巨鹰从天而 降,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宫殿建筑所呈现出的 壮丽、雄浑、大气的风格。
外朝 含元殿
此外,从考古 发掘出土的建筑遗 物可知:含元殿的 墙面是白色的,殿 顶的覆瓦是黑色的, 屋脊是绿色的,柱 子是红色的,斗拱 是赭黄色的,这种 色彩配合使建筑物 显得庄严而素净, 也对应了古制中的 五种基色突出了中 国建筑以“厚”见长 的民族文化传统。
建宫缘由,传奇开始
地势 低洼
材料:巨木多来自遥远的 南方,经过半年的运输才 到达工地 规模:大唐开国以来规模 最大的建筑工程,只有秦 始皇未建成的阿房宫才能 与之媲美 总指挥:司农少卿 梁守 仁 设计者:没有任何相关记 载 但很可能是当时的将 作大匠阎立本 工匠:总数可能达到数十 万人 金钱:全国十五个州的赋 税收入 ,停发长安各级 官员一个月的俸禄
翔鸾阁
栖凤阁
御道 殿前广场
龙尾道
“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
外朝 含元殿
考古发现,含元殿 殿基东西宽76m,南 北深42m,高出南面 地面13m多。根据柱 础石及柱础坑位痕 迹,可推定含元殿 面阔11间,进深4间, 带有副阶的重檐建 筑
外朝 含元殿
在主殿的东 南和西南方向分 别有翔鸾阁和栖 凤阁对峙,距含 元殿两端均30余 米,各以曲尺形 廊庑与主殿相连, 形成环保之势, 整组建筑呈“凹” 字形,非常雄伟 壮观。
大明宫
宫城一体 “择中立宫”
古制称:“筑城以卫军,造郭 以守民”,这乃是中国都城的 建设基本概念,由此确立了以 宫为中心,以宫城南北中轴线 为全城主轴线的中国王城建设 基本思想 唐因为承袭了太极宫,大明 宫只能因地形建于长安城东 北的龙首山上,但宫城内各 朝、寝、门依旧沿中轴布臵, 鲜明突出“宫的中心地位。 而宫城墙南段与长安城的北 墙东段相重合, 也体现了宫 城一体
大明宫凤凰涅盘知识点

大明宫凤凰涅槃知识点公元618年,大唐建立,定都长安城。
在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下,帝国逐渐走向鼎盛。
在立国四十五年之后,大唐营建了新皇宫——大明宫。
大明宫中的唐高宗延续了贞观之治的辉煌,大唐的势力开始越过葱岭。
唐高宗之后,一代女皇武则天接掌了帝国的大权。
在她的统治下,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大唐开始走向辉煌。
公元712年,唐玄宗登上帝位。
经过一百年的积累,大唐终于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
然而,无比辉煌的开元盛世仅仅持续了几十年。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帝国自此走向衰退。
公元762年4月,唐玄宗李隆基在孤独中死去。
一年之后,持续了整整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也落下了帷幕。
盛世已成过眼云烟,凄风苦雨笼罩着整个帝国,但是,帝国的噩梦并没有就此结束,大唐的江山在风雨中飘摇。
大明宫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历代的皇帝都住在大明宫。
大明宫依旧雄伟壮丽,但是,皇帝的心情与以前相比,却大为不同。
大明宫延英殿安禄山虽然消失了,但藩镇割据却愈演愈烈。
大唐立国初期,帝国的权力集于朝廷,从唐玄宗后期开始,地方的权力越来越大。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的势力非但没有消弱,反而日益坐大。
“宰相和御史中丞留下,其余官员退朝。
”藩镇的长官节度使飞扬跋扈,眼中根本没有朝廷。
公元805年,李纯登基,他就是大唐的第十二位皇帝,唐宪宗。
礼节性的朝会之后,唐宪宗留下自己最信任的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元度。
年轻的皇帝满怀激情,渴望恢复祖先的荣光。
唐宪宗继位后,大明宫中一座并不起眼的宫殿,开始影响帝国的命运。
这就是延英殿。
延英殿在宣政殿的西北方向,是一座普通的便殿。
唐宪宗时期,延英殿开始代替宣政殿,成为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
能够在延英殿与皇帝讨论国事,被大臣们视为一种荣誉。
“藩镇藐视朝廷,割据一方。
长此以往,社稷不堪设想啊。
”“唉!大唐衰落到如此地步,朕愧对于祖先呐。
二位放心,朕已下定决心铲除那些目无纲纪的藩镇。
”武元衡和裴元度力主打击藩镇,唐宪宗希望在他们的支持下,彻底铲除那些肆意妄为的节度使。
大明宫遗址:追溯唐朝大国气象

大明宫遗址:追溯唐朝大国气象大明宫是唐代宫城之一,与长安城一起构成唐代皇城和都城的中枢。
大明宫是唐代宫殿建筑的代表,同时也是唐代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中心。
大明宫遗址位于今天的西安市雁塔区,南距大雁塔不到一公里,西与小雁塔隔河相对,大约占地1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遗址之一。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历经唐朝几代皇帝的兴建和扩建,以盛大、壮观而闻名于世。
相传,每次唐代皇帝东巡、北巡时,都要在大明宫举行盛大的仪式和聚会,以展示唐朝的神威和富强。
大明宫规模宏大,建筑群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中轴线上南北两端分别为长安城门和明德门,中部则是大明宫的主宫殿群,包括了"三殿五楼、九重天阙"等,形成了宏伟壮观的建筑群。
大明宫宫殿建筑的风格体现了唐朝的文化特点,建筑结构稳重大气,且华丽细腻,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唐代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
大明宫的花园、湖泊、池塘、桥梁等园林建筑也是唐代园林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设计严谨、布局合理,富有情趣,把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显示出唐代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和风情。
大明宫遗址也是国家级文化遗址保护区,现已经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成为了广大游客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追溯唐代大国气象的重要场所。
通过对大明宫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不仅可以重建唐代宫殿建筑和园林文化的风貌,更能够深入了解唐代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提供珍贵的史料资料。
唐代以其繁荣、开放、多元的文化特点而闻名于世,而大明宫作为唐朝的重要政治、文化和社会中心,更是展现了唐代大国气象的核心之一。
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和研究,不仅体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更能够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流芳历史和博大精深,进而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弘扬和传承。
大明宫景点介绍

大明宫景点介绍大明宫,是中国唐朝时期建筑群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域,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大明宫的历史背景、景点和文化内涵。
一、历史背景大明宫始建于公元634年,是唐太宗在位时期为纪念其父母而兴建的。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大明宫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曾是唐朝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之一,不仅是当时的皇宫,也是朝廷的重要机构和文化机关。
例如,麟德殿是皇帝听政和举行重要宴会的场所;太和殿是皇帝举行朝会和重大仪式的场所;而元德殿和永安宫则是储藏和贮藏天下珍宝的地方,其中的文物和器物数不胜数。
不过,唐朝自中期开始逐渐走向衰落,到了唐朝晚期,大明宫也就被遗弃。
尽管历经千年沧桑,大明宫的建筑风貌依然煞是壮观,因而成为了一大旅游胜地。
二、景点介绍1、太和殿太和殿是大明宫的一大亮点。
它始建于公元633年,是当时唐朝皇宫中最为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宫殿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
太和殿的建筑风格恢宏壮丽,以前殿后加椭圆形屋面和大型悬挑整座建筑寥寥数间,但气量恢宏,居然能够容纳4000多人同时在这里进行仪式和宴会。
2、麟德殿麟德殿建于公元635年,是唐朝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
在唐朝时期,官员和文人士大夫在此作诗、聚会、交往,歌颂唐朝繁荣昌盛,守护国家的和平稳定。
殿的中央是宝安石龟,全是名厨佳肴献给皇上。
麟德殿是唐朝官府文化中心祠堂,也是古代诗歌、音乐、舞蹈、文化艺术产生发展的地方。
3、御花园大明宫还有草木浓郁、景色宜人的御花园,占地面积达到了1500亩,其中花坛、草坪等面积巨大。
御花园别有一番无以言表的韵味,它是古代皇帝及皇后、皇妃等赏花园林的保留地,也是唐 Dynasty皇家宠爱的人们交流演练、擂台角斗的赛场。
三、文化内涵大明宫凝聚着众多的文化内涵。
它记录了唐朝的宫政历史,其中积累下来的宫廷文化和习俗有着不可或缺的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
大明宫的建筑、艺术和巨型场所,汇集了当时的一流技术和成就,深深地影响了后人的建筑和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珍贵财富之一。
大明宫遗址见证下的盛唐兴衰

大明宫遗址见证下的盛唐兴衰
大明宫遗址见证下的盛唐历史文化#镜观三秦#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西安市太华南路,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
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唐朝的国家象征,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比北京故宫大4.5倍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宫、见证了盛唐200多年繁华的大明宫,如今主殿含元殿只剩下了一片基坑。
曾经太宗李世民为了表现他是一个孝子,特别给他老爹李渊修建的养老的地方,随着唐明皇李隆基后来不问国事、专心和杨贵妃谈恋爱而逐渐使盛唐败落,最终这片风水宝地也就成了遗址。
1300年前盛唐大明宫是故宫的四倍

1300年前盛唐大明宫是故宫的四倍
唐朝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王朝,根据考古遗址和史书记载,中国考古学家按照15:1的比例微缩,建成了见证1300年前唐王朝辉煌的皇宫——大明宫建筑群复原图。
大明宫是唐朝都城长安的禁苑,位于西安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
大明宫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
公元662年,由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扩建,次年他迁入大明宫执政。
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兵乱。
现有考古证明,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是北京故宫的四倍。
大明宫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建成的这一大明宫建筑群复原图,除了各种宫殿,还有宫内的配套住房以及围墙等,重现了1300年前唐朝皇宫的风采。
宫殿上的瓦片,虽然只有2厘米见方,但也是按照原大明宫瓦片工艺烧制的,真正实现了细节的真实。
此外,所有的建筑还安装了电线,并将装上彩灯,描金彩绘,穿梭其间,逼真呈现微缩版的盛唐宫殿。
大明宫遗址区保护项目自2007年10月启动,是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的重点工程。
占地3.5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于今年10月1日开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开园后将形成六大亮点:由8公里宫墙、宫门、中轴构成的大规模遗址格局形制;独特的东方古建筑遗址地标性标识,如紫宸殿、含耀门等;科学的复原研究基础上建设的微缩景观;集考古、科研、科普、游艺和旅游为一体的遗址中心;以3D电影、实物、电子、模型和标牌合而为一的遗址阐释系统;“月光大明宫”的夜景观系统。
责任编辑:走向蔚蓝文章来源:。
大明宫遗址公园大事记

大明宫遗址公园大事记♦公元634年,唐朝,大明宫开始动工在唐都长安,一个“人类文明史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宫殿群”在长安城东北侧的龙首塬上开始动工,并在此后的200多年里成为中国军事、政治、文化的中心。
它,就是大明宫。
♦公元904年,大明宫在战火中毁废随着唐朝灭亡,其后一千多年,大明宫不断地遭到人为、自然的破坏。
♦20世纪30年代,遗址所在的“道北区”不断衰败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口,大批河南难民拖儿带女,逃难来到西安。
这些难民着实被原来低洼区的水淹怕了,长了记性,便在地势较高的大明宫遗址区安家落户。
陇海铁路修通后,又有一批河南人沿铁路逶迤而来。
这些人家境均不富裕,欲建造好点的房屋没那个能力,待有能力将房屋建造得好一些了,又因为大明宫遗址受保护的原因,国家不允许。
因为这块地处在铁路北边,被西安人称之为“道北”。
在长达70年时间里,“道北”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没法挖下水道,因为怕破坏大遗址。
不能盖楼房,牵扯到挖地基的问题。
越贫困的地方,事情越多。
打架的、斗殴的、吸毒的、赌博的,在棚户区都有。
♦从1950年开始,西安市文物部门开始对大遗址调查、勘探和部分发掘♦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为面积大,保护措施不得力,大明宫遗址随时存在被人为损坏的可能。
在大明宫遗址区3.5平方公里范围内,存在着西安市面积最大的棚户区。
棚户区居民多来自河南。
♦2005年初,大遗址保护工作开始启动西安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先后投入近10亿元,对大明宫遗址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拉开大遗址保护序曲。
♦2005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15届大会在西安召开2005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15届大会在西安召开,发表了将遗址周边环境与遗址本身共同保护,创造遗址保护与城市现代发展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示范区的《西安宣言》,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ICO-MOS 中国保护中心永久性落户大明宫遗址。
唐大明宫遗址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三节
历史遗址景区
一、唐大明宫遗址
1、遗址概况与历史沿革 ◆1957年~1962年,中 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 进行考古勘察和发掘,1980 年~1984年进行了重点发掘, 初步弄清、复原了大明宫遗 址。 已经发现的40多处宫殿 阁亭遗址,大多集中在城北 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 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 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 遗址 。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 七 章 千 古 帝 都 西 安
—
大明宫 含元殿遗址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三节
历史遗址景区
第 七 章 千 古 帝 都 西 安
—
◆宣政殿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三节
历史遗址景区
第 七 章
千 古 帝 都 西 安 —
◆太液池和含冰殿
陕西 导游 基础
◆ 金 銮 殿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 七 章 千 古 帝 都 西 安
陕西 导游 基础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三节
一、唐大明宫遗址
历史遗址景区
第 七 章
千 古 帝 都 西 安 —
1、遗址概况与历史沿革 ◆大明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的龙首塬上。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始建 于贞观八年(634年),原为唐太宗为其父李渊修建的夏宫永安宫。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去世后,改称为大明宫,又称“东内”。 唐高宗继位后,认为原来居住的太极宫过于潮湿,便于龙朔二年 (662年)对大明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更名为蓬莱宫,并入住其 中。咸亨元年(670年)宫殿再次改名为含元宫,神龙元年(705 年)复名大明宫。 自唐高宗开始,大明宫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 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描绘了当时的盛 景。唐朝末年朱泚和黄巢先后据此称帝。唐僖宗时,大明宫屡遭 兵火,最终于乾宁三年(896年)被烧毁。数年后,因为战备的原 因,宫殿的遗迹也都被拆除,此后便成为一片废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也再也没有如此富强
Thanks
大 明 宫
修建原因
修建过程
建成使用 毁于战火
唐
修建大明宫的两大原因
唐
太极宫缺点
国势的强盛
工程开始同年,太上皇李渊薨
大明宫工程戛然而止
大明宫的修建
设计 运木
施工
大 明 宫
武后时期的大明宫
公元683年,高宗崩于东都洛阳
武后独掌大权
玄宗时期的大明宫
公元710年,中宗驾崩于长安
韦后乱政
李隆基政变,拥立睿宗李旦
安史之乱后的大明宫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玄宗在太极宫孤独地死去
次年,安史之乱平息
大明宫依旧,而盛世不在
自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宫存世二百二十二年
它见证了大唐的辛酸荣辱
自此大明宫彻底成为废墟 907年,唐亡,立国289年 长安再也没能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