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 影评作业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纪录片《大明宫》由央视《国家宝藏》团队制作,作为“大型纪录片”系列之一,于2020年开播。
该纪录片以大明宫作为主线,将唐朝的文化、历史、建筑、科技、艺术等方面全面呈现。
本文主要是对该纪录片的影评和一些思考。
影片内容首先,该纪录片的内容非常详细,通过多个角度深度展现了唐朝时期大明宫的规模和风貌。
从建筑资料、器物文物、壁画石刻和人文记载等多方面入手,逐一讲解大明宫的形制、功能、文化艺术、科技和社会背景等。
其次,该纪录片观点客观,既呈现了唐朝盛世的繁华和美丽,也描绘了其中的阴暗面和矛盾。
特别是对于大明宫在唐玄宗晚年的兵变中所受的破坏和毁灭,该纪录片作了非常客观的描述,没有掩盖、美化、夸大或贬低任何一方。
另外,该纪录片的形式很新颖,将纪录片与动画结合,将文物和资料进行3D展示。
这种方式在纪录片中比较少见,通过不同的视觉表现形式展现历史文化,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历史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回归历史该纪录片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文化纪念片,回归历史、尊重历史,严格按照历史资料进行还原,严谨的态度让观众看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同时,该纪录片也提出了对于历史文化的一些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大明宫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景观之一,对于其保护和传承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而该纪录片在某种程度上为大明宫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一些思路和价值。
历史文化不仅是一种过去的存在,更是对于人们生活意义的一种反思。
通过对于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面对未来。
该纪录片在向人们展现唐朝大明宫的辉煌的同时,也提醒我们:保护历史文化将对于我们未来的文化生态意义重大。
总结综上所述,纪录片《大明宫》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文化纪念片。
它通过对于唐朝大明宫的全方位展示,将唐朝及其文化历史重现在我们的面前,同时也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的意义。
该纪录片利用多种表现手法对于历史文化进行展示,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科普性,对于文化爱好者和思考者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纪录片大明宫影评精选(一):最后在下线的前夕看了《大明宫》,由大明宫遗址公园投资金铁木导演的剧情纪录片。
国庆前最后一个周末的电影院里空空荡荡,一共只有五个人。
唐朝,又是那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唐朝。
虽然大明宫已经变成了一片连地基都找不到的废墟,仍然值得让人哪怕在废址上修公园评logo地把它铭记。
那是中华民族在全盛时期的标记,也是一千年来再未超越的悲哀。
占地五百个足球场的大明宫,花了高宗年间十五个州税赋收入和百官一月薪俸的大明宫,拥有中国到目前为止最宏大单体建筑——麟德殿的大明宫,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到延英殿的大明宫,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大明宫,那一个后宫的太液池,就能比得上多少个明清故宫后花园的规格。
含凉殿上的飘飞裙角,太液池中的春雾秋风,梨园舞台上的太白豪饮,明皇月宫,此刻都只但是是中华民族再未复制的完美。
我们只能听听辛酸的《梦回唐朝》,想象世界中心的长安的八方宾客海容百川,《大明宫》就是这样一部预设立场的纪录片,并非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讲述故事。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中国人能够在回首那些巅峰的年代时能够做到客观,因此与其说这是纪录片,不如说是宣传片。
影片的3D技术对大明宫的重建可谓用心良苦,虽然我无从比较,但是完全能够感受到“飞重檐以切霞,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的大气稳重,而人物的加入也让影片更为生动,尤其开元盛世时时官员“凌晨上朝,那灯笼中流动的灯光彷佛长安城里的繁星”那样的细节。
只是一向站在歌颂和怀念者的角度痛惜一千年多前的繁华,从立场上就失去了纪录片创作者的眼光。
作为对建筑的赞美无可非议,但升华到历史的怀念就让人觉得多少有点遗老遗少了。
毕竟过去的事情不能以对错来评判之,要不然《罗马帝国兴衰史》也不会成为经典了。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每个人看了之后都会想去西安的,大明宫这个宣传算是成功的。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精选(二):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2000字幻城经典语录大唐,这一个在国人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朝代,这一个令世人最为景仰的朝代,这一个造就了无数传奇的朝代,如今或许只能在那泛黄的纸上依稀地探寻出往日的盛世气象。
大明宫观后感

大明宫观后感大明宫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重要且壮丽的宫殿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宫殿,并对其瑰丽的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深感震撼。
下面我将对我的观后感进行详细叙述。
大明宫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宫殿之一。
进入宫殿,我首先被它庞大的规模所吸引。
据了解,大明宫共有东、西两城,占地面积达到了超过三百万平方米。
我沿着宽阔的石板路漫步,在悠久的历史中感受到了它的雄伟与辉煌。
大明宫的建筑设计也是极具特色。
宫中主要建筑分布有殿堂、庙宇、门坊等,其间气势磅礴的玉砌铜铸构件,彰显了当时文化艺术的高度成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宫的文化石刻,那些刻有精美图案和文字的石头,让人对古代艺术技法感到惊叹。
这些石刻不仅展现了大明宫的建筑风格,更通过图案和文字,向后人传递了大明宫的历史与文化。
参观大明宫的过程中,我对其中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明宫是唐朝三大宫殿之一,也是东亚最大的宫殿遗址之一。
在它的辉煌岁月中,曾见证了中国古代的辉煌与繁荣。
这里不仅是皇帝举办盛大宴会的场所,更是官吏与文人齐聚的地方,培育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人才。
通过参观大明宫,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和辉煌,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除了建筑和历史文化,大明宫的园林也是其吸引人的一大特色。
在散步于宫中的园林时,我不禁沉醉其中。
园林中的假山、花坛和湖泊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其中的植物更是独具特色,红枫、樱花等各种花卉与树木,使整个园林更加绚丽多彩。
在这里散步,仿佛回到了唐朝的盛世,我不禁心旷神怡。
参观大明宫的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古代宫殿建筑与文化的伟大。
大明宫的辉煌曾经在历史上闪耀一瞬,但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却是永恒的。
这座宫殿遗址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壮丽,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加真实的认识。
同时,大明宫也成为了我对古代文化的更深入了解的契机。
总的来说,参观大明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明宫 影评

“回望盛世,展现唐朝盛况,让你看到从未见过的唐朝盛景。
一部西安人不能不看的电影。
”这便是金铁木对纪录片《大明宫》的评价。
纪录片电影《大明宫》是由著名导演金铁木继史诗电影《圆明园》之后的再创力作,该片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大明宫为载体,通过其从建造、辉煌到毁灭的过程,讲述了大唐帝国三百年荣辱兴衰的历史;更通过大明宫的命运,探讨了大唐盛世的诞生背景,揭示了大唐帝国衰退覆灭的历史根源。
这部电视纪录片曾赢得包括人文类最佳长纪录片、“金熊猫”大奖在内的共8项国际大奖,有很多地方都可圈可点,下面分几点具体来分析评价一下:一. 特效的运用大明宫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家宫殿群,它的面积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四个紫禁城,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在经历了众多战争之后,最终沦为了满目疮痍的废墟,在它毁灭千年之后、科技发达的今天仍很难复原,因此,影片的制作组集中了全国在3D特效方面最好的专家顾问、古建专家、以及美国好莱坞的技术专家,采用旁白加真人表演、情景再现的形式再现了大明宫内发生的一段段历史大事件,时间跨幅几乎是整个唐朝,共计200多年。
影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电脑3D特效的运用,其使用3D特效还原的部分主要是大明宫建造的过程、大明宫以及整个长安城的全貌,还有大明宫毁灭时的情景,多为远景、全景,画质细腻、处理得当,基本看不出什么破绽。
3D特效技术的运用不仅形象生动的将大明宫的建造过程展现在观众眼前,同时也展现了大明宫的宏伟气魄,把大唐博大、自容、包容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演员表演《大明宫》打破了以往纪录片不让演员露出清晰面容、对演员扮演部分的虚化处理的方法,而是采用了演员扮演,与大明宫建造有关的人物,甚至包括其中的宫女、太监都有具体的人物扮演,作为一部专述历史宫殿建造的历史记录片,能把人物性格及喜好表现的淋漓尽致实在是不容易。
影片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可谓是别出心裁,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说,挽救马球比赛的败局引出李隆基的出场,塑造出一个英姿飒爽胆识过人的男儿形象;又用歌舞表现出了大唐的女子大胆开放、追求时尚、婀娜多姿的感觉。
大明宫词观后感宫廷爱情与阴谋的交织

大明宫词观后感宫廷爱情与阴谋的交织大明宫词观后感:宫廷爱情与阴谋的交织大明宫词是一部以唐朝宫廷为背景的古装剧,通过展现宫廷政治与情感纠葛,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思考。
在这个剧中,宫廷的爱情和阴谋纠葛交织,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权谋和真爱的较量。
剧中的宫廷爱情情节令人动容。
明世宗朱厚熜与美丽的皇后儿嬉游宫中,两人之间的互动让人感受到了纯真和甜蜜。
然而,宝妃的出现打破了他们的甜蜜,展现了嫉妒和争斗的一面。
宝妃虽然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却也虔诚地爱着世宗,并为他生下了儿子。
这种复杂的感情关系让人不禁想问,宫廷中的爱情究竟是真实还是虚伪?与爱情纠葛相伴的还有权谋的阴谋。
朝堂之上,群臣之间争权夺利,各自图谋不轨。
太子朱慈烺与义父和义兄的政治斗争成为剧中的一大看点。
这种政治争斗与爱情的交织,使得剧情更加扑朔迷离。
我开始思考,在权谋的面前,宫廷中的真爱还能否久存?剧中呈现的宫廷阴谋并非完全虚构,它反映出了宫廷生活的真实一面。
历史上,宫廷权谋是一种常见现象,诸如明 dynasty 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后宫争宠等等都是历代王朝的特点之一。
大明宫词较为真实地展示了这一点。
然而,尽管剧中充满阴谋和利益的斗争,依然有一些人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真爱。
不论是皇帝与皇后之间的情感,还是臣子间的友谊,都表达出了一种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这种真爱和忠诚给观众带来了希望,让我们相信在阴谋之下,人间依然有真情存在。
观看大明宫词后,我被剧中的故事所打动。
它不仅仅是一部宫廷剧,更是一部揭示了人性的作品。
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真爱和忠诚依然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坚守。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发现剧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是有其深意的,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宫廷画卷。
我被剧情吸引,对于每一个角色的成长和变化都充满了期待。
这种引人入胜的剧情设计,使得我愿意去关注宫廷爱情和阴谋的发展。
总的来说,大明宫词通过宫廷爱情与阴谋的交织,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思考。
剧中的爱情表达了人性中的温情与美好,而阴谋则展示了宫廷中的残酷和利益冲突。
《大明宫》影评

故事化手法与叙事剧情的浑融交织——《大明宫》纪录艺术手法分析故事化手法与叙事剧情的浑融交织——《大明宫》纪录艺术手法分析[摘要]《大明宫》通过丰富情节、真实再现、数字动画特效、意象化处理等创作手法让众人眼前一亮,成为纪录片故事化的典型代表。
纪录片走向故事化,以其趣味性、通俗性和独特的吸引力赢得了大量受众的喜爱,成为发展趋势。
本文依托电影及其剧本[2]拟从故事化的记录手法对该片的电影艺术做一些浅要分析,以期深入影片感受金铁木剧情纪录片的独特影视艺术魅力。
[关键词] 《大明宫》剧情纪录片故事化手法[影片简介]著名导演金铁木继史诗电影《圆明园》之后再创力作6集纪录片电影《大明宫》。
该片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大明宫为载体,通过其从建造、辉煌到毁灭的过程,讲述了大唐帝国三百年荣辱兴衰的历史;更通过大明宫的命运,探讨了大唐盛世的诞生背景,揭示了大唐帝国衰退覆灭的历史根源。
该片以大明宫历史研究和考古发现为依托,借助三维电脑特效,如实再现了大明宫的盛景,诠释了一个时代的骄傲与荣誉。
这部历史题材巨作曾赢得包括人文类最佳长纪录片、“金熊猫”大奖在内的共8项国际大奖[1],影片佳评如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的“唐朝”热。
[影片信息] 时片长:6集编剧&导演:金铁木出品人:段先念总监制:周冰总制片人:赵安特效制作:北京水晶石影视动画科技有限公司[正文]于纪录片而言,当巴赞第一次提出“电影本体论”之后,纪录片就如同古老金字塔中的神秘木乃伊一般,以它捕捉事物真相的独特的长镜头之韵,与“无所不能”的蒙太奇手法平分秋色,各执一方阵营。
于纪录片的影像而言,人们曾长期就镜头前的“真实”与“整理过的真实”争论不已,而这确实也成为了人们评论纪录片的主要模式之一。
但影片《大明宫》却跳出了这一固定套路,它以历史的真实性、艺术的审美性以及一种结合市场需求的娱乐理念为影片重新找到了一个定位——即剧情纪录片,从而成为纪录片故事化的典型代表。
《大明宫词》影评观后感

电视剧赏析—大明宫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药系 生药1311张婉月 2013040829看这一江春水, 看这满树桃花, 看这如黛青山, 都没有丝毫改变。
看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春光满面, 美丽非凡, 这位姑娘, 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了什么样的错误……忘不掉你面具下的明媚--大明宫词看完了《大明宫词》,心中感到久久未有的震撼。
这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诗,我爱它的雍容典雅,古典韵味;爱它其中蕴含的舍生取义、崇尚高贵与自由人格的可贵精神;爱它彰显出的不拘礼法的率真性情和真挚动人的情感;爱它文艺复兴式的典雅、充满诗意与激情的台词;爱它温情而残酷、明媚又阴郁的格调;爱它恢弘的盛唐气度。
它复苏了我对故乡的全部美丽而独特的记忆,圆满了一个少年在醒时或梦中对唐之长安云诡波谲的纷争、盛世恢弘的气象、寻常巷陌的情调和自信雄浑的气度无尽的遐想。
《大明宫词》还原了我梦中的长安:它是“新风清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少年意气;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客精神;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也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儿女情长。
它映照出一切激励人心的美丽和光明,也潜藏着无数足以毁灭生命的暗涌的欲望。
它运用的西方的戏剧表现手法,夸大了人性中的弱点,强调命运的力量,突显出生命的美丽和纯粹,也分外现实地让这些美好的事物在欲望的摧残中毁灭,充满了崇高的悲剧美感。
情是贯穿全剧的主题。
被人称道最多的,是太平和薛绍元宵夜的初遇,昆仑奴面具下的明媚,是爱情的开始,也是悲剧的奠基。
太平对薛绍的痴恋;薛绍对太平的隐忍和在冰冷面具下不可抑制、日渐生长的柔情,武后和李治对太平的舐犊情深,李治对皇子们无奈而愧疚的沉重父爱,弘与合欢悲愤而熊熊燃烧的爱情,旦对太平云淡风轻的兄长之爱,崔缇对太平夹杂着母爱与恋人之爱、带着愧疚、怜惜与补偿心理的偏执而竭尽全力、牺牲自己的爱,隆基对太平的感激、理想化又深藏在心的跨越伦理禁忌的炽烈情感……宫廷中的每一种感情,都耐人寻味,撼人心魄。
《大明宫》观后感

《大明宫》观后感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学识真是浅薄的够可以,初闻《大明宫》,还以为是讲明朝的一座有名的宫殿,当看了这六集大明宫的纪录片以后,我才知道自己错的是多么的离谱,大明宫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大抵相当于明清两代的故宫。
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们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和处理朝政。
大明宫不但代表了唐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还是唐王朝繁荣鼎盛的象征。
那么大明宫是为什么建成的呢?我们都知道大唐历史上有一次非常有名的政变——玄武门之变,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我们不去讨论,因为历史总是由胜利者去书写的,但这次政变的结果就是李世民杀了他的两个兄弟,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退位,李世民继承帝位,史称唐太宗。
纵观整个大唐,在我看来,明君不多,但李世民算是一个。
在唐太宗的苦心经营下,帝国开始走向兴盛之路。
大唐在蒸蒸日上,北方的游牧民族全部归顺,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帝王被周边的游牧民族如此尊崇,非常罕见。
但李世民内心对此并不满足,他不仅希望建功立业,而且希望自己有一个孝子的名声。
退位之后的李渊成为太上皇,晚年更是郁郁寡欢,而当时的皇宫是太极宫。
太极宫正处在长安城地势最低的一块洼地上。
长安的夏天经常下雨,太极宫因此很潮湿。
所以唐太宗下令为太上皇营建避暑行宫。
新宫殿称为永安宫,后更名为“大明”。
李世民真心希望,“大明宫”可以成全自己的一片孝心。
但大明宫尚未建成,李渊就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的修建于是停止。
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帝王,他开创了最值得称道的治世——“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下一任继承者是唐高宗李治,到高宗时代,大唐立国将近半个世纪,经历了贞观之治的大唐日益富足,也有能力进行大明宫的建造,为了迅速建成大明宫,国库划拨了帝国十五个州的赋税收入,又停发了长安各级官员一个月的俸禄。
这是大唐开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建筑工程。
在中国历史上,如此宏伟的工程,大概只有秦始皇没有完工的阿房宫可以相比。
次年,大明宫尚未完全竣工,皇室就开始迁入大明宫开始执政了,从此,帝国的权力中心从太极宫转移到大明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覌《大明宫》有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今的电视纪录片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而《大明宫》更是其中的点金之作。
正如片名所直观反映,该片以大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大明宫为载体,通过其从建造、辉煌到毁灭的过程,讲述了大唐帝国三百年荣辱兴衰的历史。
《大明宫》的导演也就是曾执导过《圆明园》的中国纪录片领军导演金铁木,与《圆明园》不同,《大明宫》的形式比较特别,其中有情节的还原与展示,(甚至配有人物对白台词)。
通过大明宫的角度见证了唐朝两百多年的兴衰史,可见在情节的取舍上,还是很用心的。
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像玄武门之变、甘露之变、日本遣唐使、李白施才、武后亲政、安史之乱……都很好的作了串联,配以华丽的音乐和画面,独特的视角,将历史重新展示在今人的面前。
据说百家讲坛老师纪连海看过之后不禁感叹:“我看了《大明宫》,又被震撼了。
如果让我讲《大明宫》这点事,40分钟一堂课,我至少要讲100堂,纪录片用六集就表现出来了,证明金铁木比我强!”《大明宫》全片分为六集,每集30分钟。
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大唐王朝从无到有、从兴到衰的历史进程展示在观影者面前。
虽然限于影片时长,不能做到事无巨细,但唐朝重大的历史事件确都有讲解。
但是从影视作品中了解了的唐朝真正的历史,比那些戏说的电影、剧集更加的令人动容。
一:声音的魅力如果说整部片子的特效得到了不俗的评价,那么在我看来影片的配乐和旁白绝对能与特技效果相提并论。
导演在配乐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剧中的配乐很多,主要是程池《大乘天》专辑中的《往事如风》《如梦》《莲花的呼唤》《西天取经》。
片中的音乐大都走的是古风路线,契合了本片的基调,而且片中的配乐大多采用了我国的传统乐器来演奏,既使观众能透过音乐更好地融入到古代的历史背景中,而且也能通过本片更好的宣扬我国传统乐器的魅力。
在介绍杨玉环在含凉殿沐浴这一段时,就是从一段幽静的箫声开始,先介绍了外面含凉殿的特殊环境,然后镜头转到殿内,画面色调以下就从宫殿大气的黄色转变成以墨绿色为主色调的浴池,随之镜头一步步向杨玉环推进,箫声也逐渐增大,配上沐浴的画面一下就将观众带入了清凉的浴池,然后箫声中又加入了一丝琴音,使音乐声中减少了一份萧瑟,多了一份灵动、婉转,与古香古色的环境相呼应,一个妩媚柔美的古代嫔妃形象立马深入人心。
影片中,还有一段琴音配乐尤其让我影响深刻。
在讲述大唐灿烂的文化遗产时,配上了一段十分轻柔的琴音,音乐的旋律十分简单,变化很少,并不是一个音符完马上接另一个音符,这使我想到了绘画艺术上的留白,给人留予空间,使观众能在这种毫无压力的音乐下,更好的观赏那一幅幅美丽的仕女图,品味每一个唐三彩背后隐藏的故事。
这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实在是惬意,使人仿佛忘却了所有的烦恼,慢慢走入了一个古代艺术世界。
在整部影片中,旁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仿佛一位贯穿始终的讲解员,带领我们漫步在大明宫的每一座宫殿,探访没一个角落,找寻尘封的故事。
整部纪录片线索非常清楚,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安禄山、黄巢几人为主要人物,立朝二百多年,立殿也是二百多年,两个多世纪的风云录上,成就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正像影片中所说,大明宫即这个传奇的“奇迹”。
而这故事由一个中音男声娓娓道来,向你讲述大唐起落,展现历代人物在这座巨大的舞台上表演自己的悲欢离合,仿佛这声音的主人便是这历史的见证者,与大明宫一起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兴衰荣辱。
影片中还有涉及不少剧中人物对话的故事情节,这些对话不仅推动了剧中人的故事发展,而且好似开启故事的一把把钥匙,更使人直观的感受到了历史的发展历程,更使人获得了一种电视剧般引人入胜的观感。
影片的片尾曲《梦回大唐》曲调十分优美,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歌词也写的富有感觉,使人身临其境。
“前世风雨,后世尘烟,亭台宫阙,都成残垣繁华落尽,王侯长眠,谁的功过,万世流传时间蔓延,万代千年,人生太短暂,怎守江山我站在人间,看风云变幻,任由残砖碎瓦,铭刻变迁”动听悦耳的音乐是每一部影片都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运用得当,更是使影片锦上添花的法宝。
《大明宫》中的配乐节奏都较舒缓,这也配合了影片娓娓道来的基调。
其次抒情性较强,烘托出历史悠长隽永的气氛。
二:故事化叙事在这个电影充斥的时代,观众追求的不再仅仅是戏剧化的观赏性,对事实本身的真实和真相追求也日益提高,这也是纪录片崛起的一大客观原因。
在《大明宫》中导演为了更好的还原历史真实,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手法——那就是故事性叙事。
从而更好的还原历史,对大明宫的阐述也更加直白。
纪录片共分六集,每一集可以说都是围绕着特定的主人公徐徐上演的引人入胜的故事。
例如在第一集《幻影迷城》中就讲述了以秦王李世民为主角发生的故事,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的对话:“大哥,不能再犹豫了。
”“我想秦王不会今天下手,等进宫见过父亲再做决定。
”“大哥,情形不对。
”从而通过这段对话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有助于帮助观众身临其境,真切的感受到当时风云突变的氛围。
接着影片讲述了李世民登基后与父亲的隔阂,接受官员马周的建议,从而交代出大明宫最初建立的由来,那就是秦王李世民为了给天下留一个“孝子”的名声从而为父亲建立的一座避暑行宫,然而,大明宫刚刚筹划,李渊却因病去世,再也见不到这座宫殿将来的辉煌。
《大明宫》的每一集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欣赏,然而与之后的故事又是环环相扣的,《大明宫》采用的顺序叙事结构,基本为单线叙事,少了些旁枝蔓节,使关于大明宫上演的那些悲欢离合表现的更为集中。
继第一集交代了大明宫最初的由来之后,第二集《丹凤朝阳》着重叙述了大唐权利转移大明宫后,大明宫的发展与辉煌。
又如在第三集《日月当空》中,先是说武则天死后李显即位,导演特意提到了李显爱看马球,从而加入了对一场胡人与大唐的马球比赛的叙述,乍一眼看好像与大明宫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在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中我们发现了导演的用意。
大唐先是不敌胡人,然而在换人上场后大唐立马大获全胜,而这个力挽狂澜的人就是当时是临淄王而后为唐玄宗的李隆基。
而李隆基就是那个在大明宫中,让大唐达到盛世荣光的主角。
剧情可谓丝丝入扣,毫无赘余,每个人都围绕着大明宫演绎着自己的传奇,人物的命运就是历史的命运,他们让大唐一步一步的走向巅峰而后衰落,而大明宫也在这命运中起起伏伏。
通过故事化叙事这种通俗易懂,可以说也是投机取巧的方式确实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让观众更好的了解了那曾经的悲欢离合,更好的读懂了历史。
以人的故事来写历史,再通过历史来给予人以启迪。
正如一句话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当李渊目睹儿子们为了争权夺位而处心积虑,相互残杀而抑郁而终,当李世民为了挽回父子间的亲情而试图建造大明宫但李渊却永远等不到那天时,我们又怎会不回想起与父母的种种从而更加珍惜亲情?当武则天死后要求仅以皇后的名义下葬,并且留下一座无字碑来任后人评判,我们怎能不感慨历史无常,现世的显赫不一定留名青史,而功过自在人心?武则天的灿烂瑰丽的梦何尝又不是我们的梦呢?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演员的选择方面也独具慧眼。
饰演李世民的是内地著名影视演员,曾饰演过大宅门等多部电视剧的刘长纯。
在短短的一集中,他将李世民的雄心壮志,王者气度表现的惟妙惟肖,特别是当看到父亲李渊沉迷琵琶来抒发抑郁时,他眼神中透露出的深深的无奈与自责实在令人动容。
在这部纪录片中还有许多值得一提的优秀演员,如片中饰演武则天的李翠翠,更是凭借在这部纪录片中不俗的表演赢得了台湾金马奖,其实力可见一斑。
三:其他为了还原真实,导演还采用了另一种形式,那就是数字三维动画。
如今的大明宫遗址已是废墟,早已看不出曾经的辉煌、曾经的举世无双。
导演却通过一幅幅几乎难辨真假,利用数字技术还原出来的宫殿图让我们如此真实的贴近了那气势磅礴,那“涉碛砾而登崔嵬,择一干于千木”,那耗用数人万工匠所建造出来的,那面积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四个紫禁城,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的“奇迹”。
正是这样,我才能感受到太液池的波光粼粼,麟德殿三重殿造型的精致优美。
我才能好像曾经上朝的官员走过那“仰观玉座,若在霄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宏伟宫殿的含元殿。
在这部纪录片中,还结合了很多文物,图画来展现历史。
如为了凸显武则天执掌后女性开放的时代,影片配以唐代女官陶俑来进行说明。
片中的人物服饰也做到尽量还原历史,精致华美,导演可谓追求的精益求精。
另外在这部纪录片中,在画面效果上,综合运动长镜头的视角、视点、景别、景深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突破纯客观纪录的局限,充分运用构图、光线、色彩等造型元素增强镜头的美感。
画面在时空里的转换自然,不矫揉造作,偶尔画面的不规范反倒强化了内容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集结了众多优秀的演员,再加上声画结合,数字技术等其他因素来相得益彰,难怪《大明宫》会如此深入人心。
大明宫的名字来源于那么一句话,“如日之升,则曰大明。
”透过大明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辉煌的唐帝国。
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是对这个时代最为完美的诠释。
对于大明宫的命运,虽然早已知晓,但在看到最后大明宫被毁灭的时候,还是隐隐的可惜了一把,影片的色彩,从之前的绚烂到被焚后的灰冷黯淡,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强烈的悲怆感,联想到前面灿烂的文明,更使人领略到不论是圆明园,还是大明宫,即使再灿烂的文化也终将有衰落的一天。
正如片尾曲的歌词所写的那样:“前世风雨,后世尘烟,亭台宫阙,都成残垣繁华落尽,王侯长眠,谁的功过,万世流传时间蔓延,万代千年,人生太短暂,怎守江山我站在人间,看风云变幻,任由残砖碎瓦,铭刻变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大明宫最终也成为了这在历史烟雨中幻灭的一座。
历史就恰似这一江春水,永难复回,却又好似一遍一遍重新上演,愿我们能在这一江春水中细细品味,读到自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