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_5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_130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_130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父母抚养我们的辛苦。

认识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增强学生热爱家庭和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的爱心与亲情,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教学难点:如何真正认识自己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如何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课前准备收集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准备自己与家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教学法法,讨论学习教学法,点拨指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是我们每个人永远依恋的的地方,那么我们爱自己的家吗?学生回答:我爱我家老师板书课题《我爱我家》活动一:我讲我家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家又是不一样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家里都发生了那些让你难忘的事呢?请同学们互相分享一下。

(找几个有不同家庭状况的学生讲自己家里发生过的故事,这样更具有代表性)听了几个同学家里的故事,我们每个同学有什么感想呢?是不是更爱自己的家了呢?对家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呢?学生发言交流。

得出家庭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老师总结:家是一个港湾,是第一所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使我们尽情享受亲情和温暖。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讲述与倾听的结合来感受家庭的快乐和趣味活动二:爱的无悔播放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并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听了这一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讨论,老师提问,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老师总结:父爱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不计回报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听音乐和听音乐背后的故事,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活动三:听“丢丢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每个孩子都是快乐的。

小学人教课标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

小学人教课标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介绍家庭情况顺序。

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适应家庭生活能力,教育学生要学着为父母分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创设幸福家庭生活情境,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家庭成员要互相关心,吸引学生关注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爱家、爱父母的情感,家庭成员互相关心。

教学难点:感恩父母,怎样做父母的好孩子。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期待亲情。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轻声哼唱。

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温馨的情感氛围,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的家,为下一步学习内容产生期待。

(二)展示照片,再现亲情。

1、教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绍自己的家,讲述照片中的家庭故事,板书“我的家”三个字。

2、学生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先与身边的同学交流,再上讲台投影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自己的家,讲讲照片背后爱的故事。

3、教师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学生家庭照片粘贴到黑板上。

每一个亲情故事和每一张家庭照片都充满了爱,我适时板书“我爱”两个字,让学生齐读课题“我爱我的家”。

(三)调查问卷,探究亲情。

学生对现在的家庭生活很熟悉,可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像自己一样大的时候,家庭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课前我让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

调查问卷内容详见附件2。

(四)学会关爱,增进亲情。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回归生活是课程的基本目标。

我联系实际,深入学生的家庭生活,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步骤:1、看一看。

展示教科书上家庭生活的范例,请学生认真看一看,说说图中一家人在做什么?从中体会到怎样的亲情?第一幅图至第四幅图:一家人一起做事、吃饭、看电视、玩游戏,其乐融融!第五幅图:妈妈病了,全家都很着急。

第六幅图:周末一家人去看望爷爷奶奶。

2、说一说。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家庭生活,尤其说说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_114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_114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角度思考,更多地理解父母,激发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能力与方法:1、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不同,但都包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2、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知识目标:知道家长的爱是多方面的,有多种表现形式。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调查:P16 调查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与爱好;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音视频资料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唱出了家庭的幸福、快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让爱住我家》(mv)(播放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唱。

师:听着这首歌你脑海中是否出现了和爸爸、妈妈快乐在一起的画面?谁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请2-3名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师小结:老师刚才看到了,每位同学跟视频中的小朋友一样,脸上洋溢着幸福,好像也想到了自己温馨舒服的家,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非常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爱就大声地喊出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老师和学生一起喊)我们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更爱我们,但我们能读懂爸爸妈妈的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板书课题)活动一你能理解他们吗?1、孟母三迁的故事活动一你能理解他们吗?(1)听老师讲孟母三迁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什么?(2)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这样的困惑和不理解吗?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活动二有话大家说老师展示课前调查结果:我们的烦恼。

(1)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这样的困惑和不理解吗?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2)我们可以尝试着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父母进行交流,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不同形式的爱。

活动三我的调查1.你爸爸的生日是()月()日,妈妈的生日是()月()日。

2.知道爸爸一天工作()小时,妈妈一天工作()小时。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2 我们的学校》_5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2 我们的学校》_5

“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教学设计教学背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个活动主题教学课题: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教材分析“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是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爱我们的学校”中的一个活动内容,是全单元的核心,前四个活动主题“说说我们的学校”“校园里的发现” “给学校画张地图”“在学校工作的人们”注重学生对学校、对学校里工作的人们的了解。

“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更注重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和分析,注重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对前面内容的升华和拓展。

本活动主题有“我给学校做张名片”“我们一起行动”“我给学校提建议”“描绘未来学校”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向别人宣传和介绍学校。

本节课我设计了后两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怎样去爱护学校,怎样给学校提好的建议,激发学生“我是学校主人翁”“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最后我让学生去畅想一下未来,让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让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努力。

设计理念一、以学生发展为本,老师为辅。

根据中年级儿童的特点,创设有利于儿童学习的情境,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成长。

二、突出合作训练本节课,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交流中,学会小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合作的能力。

三、注意学法、习惯指导和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去学会如何讨论,如何进行自主、合作式学习,如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护校行为和“我给学校提建议”活动,培养学生“我是学校小主人”的校园责任感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学校以我为荣”的自豪感。

2、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去畅想未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现梦想的动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他们能为学校做些什么事情,不能做些什么,并知道该怎么去做。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_63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_63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学目标:1、感受家人对自己的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爱;2、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爱”,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生:是“爱”字。

师:爱,多么简单的一个字,简单到天下没有几个人不认识它;爱,又是多么不平凡的一个字,放在手里,它会熠熠生辉,藏在心里,它能包容一切。

同学们,平时家里人为你们做了什么?生:…….师:孩子们,家人的爱是那样朴实,具体,家人的爱是听得见,看得到的。

孩子们,那你的爱呢?你的爱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主题二“我爱我的家人”的“我的爱是什么”(板书课题)三、活动一:爱是一句贴心的话1、看图一、二,想想图中的小朋友怎样爱自己的父母。

师:孩子们,家里人给我们给了我们的爱,我们怎样爱父母,请看图中的小朋友,他们是怎样做的?2、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生:当妈妈不开心的时候,小女孩去关心妈妈。

师:是呀,当妈妈不开心的时候,我们主动去询问,这也是对妈妈的爱。

还有谁说?生:爸爸给男孩子指出作业中的错误,男孩子感谢爸爸。

师:很好,爸爸关心我们的学习,我们说一声谢谢,这也对爸爸的爱。

还有说想说?生…..师:同学们,我们的爸爸和妈妈有什么不开心,我们可以去关心他们,让他们高兴,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问我们的爸爸和妈妈,因为生活中,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但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做的,请你们评评他做得对不对?小组内说一说。

2、出示图三(1)小组讨论:小男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汇报师:谁来说一说?生:不对。

奶奶会伤心生:奶奶让我注意安全。

这样说奶奶会难过的。

生:因为奶奶的唠叨是关心我。

这样说奶奶,奶奶会很伤心的。

师:平时你会这样做吗?生……师:家人的叨唠也是一种爱。

我们要改掉对家人讲话不礼貌的毛病,学会关心家人、体贴家人。

3、交流活动:你对家人说话有礼貌吗?你关心过他们的心情吗?你会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家人吗?说说你是怎样做。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_138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_138

《我的一家人》教案活动目的1.通过亲子共同参加健康的活动,使儿童体验到家庭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尊敬、关心父母。

2.让儿童和父母更多地接触,更好地沟通,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活动准备1.学生自带全家福和家庭生活照。

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校与学生一起活动。

3.需要的歌曲及音响设备。

4.需要的活动工具。

活动内容及步骤(老师播放歌曲《可爱的家》,学生听着歌曲拍手走入,围成半圆形坐下。

)活动一向你介绍我的家人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哪些客人呀?生:哇,好多爸爸妈妈哟!生:那是我的爸爸。

生:我的妈妈在那儿。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急着想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那好吧,请你们站起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

生1:我的爸爸妈妈就在那里。

我的爸爸长得黑黑、瘦瘦的,还戴着一副眼镜,他是个工程师;我妈妈相反,长得白白的、胖胖的,因为她是个小学老师,很少晒太阳。

呵呵,她很漂亮吧。

你们看,我长得跟谁比较像?(生笑:像妈妈!)答对了!我也是个美女哦!哈哈!(生大笑)生2:(幻灯展示全家福)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

我们各有各的爱好。

爸爸是个警察,平时工作可忙了,基本上看不到他;妈妈是中学教师,一回到家总是忙着给我们做吃的,到了晚上又忙着批改作业和备课,只有到双休日才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唱歌;我呢,最喜欢的是弹古筝和看课外书了。

我喜欢我的爸爸妈妈,也喜欢我的家。

生3:(幻灯展示生活照)我家有五口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

爸爸、妈妈工作忙,经常是爷爷、奶奶在照顾我,督促我学习,而我有时间就给爷爷奶奶捶背,陪爷爷奶奶散步,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你看,这张照片就是爷爷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拍的,你看我们爷孙俩多好!再看这张照片,是妈妈在教我认识花的种类时照的。

瞧我的妈妈知识多丰富!还有……(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

我们在家中得到家人的关爱,学到了知识、本领和做人的道理。

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全家福、照片等反映家庭温暖的点滴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就是一种生活体验。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第1课《我爱我的家》教案5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第1课《我爱我的家》教案5

1 我爱我的家活动目标1.体验家庭生活的快乐,学会关心父母、尊敬老人。

2.初步认识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主动关心他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能用自己的方式与家人交流,学习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能。

活动准备1.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家庭照片。

2.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头饰。

3.学生的名字卡片。

4.VCD机、投影仪。

5.书上的四幅劳动图。

6.教室的一面墙上布置成一间大房子。

7.邀请家长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1.教师先作示范:出示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讲解自己头上戴的是家人属相的头饰(一只可爱的小兔),讲一件家中有趣的事。

(教师将家庭照片贴在墙上布置的大房子中)2.(在黑板上贴"家"字)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休息的港湾。

你愿意把你的家庭成员介绍给我们大家吗?(在"家"字前贴"我的"二字)二、介绍"我的家"1.请10名儿童(头戴家里成员属相的头饰),分别介绍他们各自的家庭并讲一件有趣的或高兴的或令人感动的事,把家庭照片贴在大房子的窗子中。

2.没有被请到的同学在小组中交流,并把照片贴在房子中。

3.表演唱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分别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家庭,你感到你自己还有同学们在家里生活得怎么样?(幸福、高兴、快乐)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幸福拍手歌》吧!表达体验家庭生活快乐的感受。

(播放VCD光盘,一起表演唱)小结:父母、长辈以他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来表明他们非常爱我们,非常爱我们的"家"。

(黑板上贴"爱"字)三、我爱我的家1.对家人说一句话教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亲人说什么?教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有这样一位孩子,奶奶一提起他来就感到特别欣慰,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2.老奶奶介绍一名单亲儿童在家里的突出表现。

3.贴名字卡片教师:**小朋友做得好不好?平时你都为家里作了哪些事情?(出示四幅图)找一找哪些是自己在家里经常做的,就把你的名字卡片贴在图画下面。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_76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和社区 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_76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激发爱家的情感。

2.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大家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准备:动画片《家的惦念》、《家是什么》、《我们这家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你什么时候最想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

板书课题:我爱我的家三、学习新课活动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播放动画:家的惦念]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的家人出差或外出工作的时候,想不想家?他们为什么想家?你什么时候特别想家和家人?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不论大小,家是带给我们温暖、安全的港湾,家里有我们最亲的亲人,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正如古诗中所描述的那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不管我们离家有多远,离家有多久,对家的思念都不会减少,想回家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板书:人人都有自己的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对家的情感。

】活动二画画我的家画一画自己的家,然后在小组里展示并介绍。

引导学生不仅介绍自己家居的特点,更要介绍自己在居室里的相关活动,进一步体会家的温馨。

[播放动画:家是什么]家是什么?家,是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

有了灯,不再害怕夜晚没有星星和月亮。

有了屋檐,不再担心风吹和雨打。

有了床,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觉,做个美美的梦。

家是什么?家,是一轮太阳。

爸爸妈妈欢笑的笑容,合成一缕缕和暖的阳光。

家是什么?家,是好吃的糖果,带给我甜蜜的快乐。

根据上面的儿歌,以“家,是________ _______。

”为形式扩写填空,挖掘孩子们自己对家的热爱。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的亲近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人爱我,我爱家人
一、教材分析
《家人爱我,我爱家人》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与家庭”中的第一课。

本课教材让学生感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萌发感激之情,从而学会关心体贴家人,孝敬长辈。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但不一定清楚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

同时,有的学生习惯了父母的疼爱,不知道珍惜和感激。

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并以实际行动感激父母的关爱。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萌发感激之情。

2.懂得家人的爱能使自己健康成长,理解家人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辛劳。

3.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心体贴家人。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理解家人的付出,初步培养家庭责任感。

六、教学过程预设
(一)猜字导课
1.孩子们,看看这个是谁?你觉得它像什么?(它像一座房子)你能
做一个动作表示一下吗?
2.你家的房子里都住着哪些家人呢?
师:以前说有房才有家,然而家又不仅仅是房子,家是避风的港
湾,有爱的地方才是家。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家的亲情,感受家
人之间那份暖暖的爱吧!
3.板书课题:家人爱我,我爱家人
(二)无私的付出,体会亲人的爱
1.填写记录卡,回忆成长小故事。

(1)想想一天之中,家人都为你做了些什么?请认真填在记录卡上。

(2)学生汇报交流。

(3)回忆成长小故事。

(4)说说心里话。

(5)老师回忆家人的爱。

(师:同学们的话语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不禁地想起了我的家人。


2.听故事,谈感受,提升爱的内含。

师:老师的家很幸福,同学们的家也很幸福。

接下来,老师要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特殊的家庭,这是个不幸而又幸福的家。

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的故事吧。

(1)看视频。

(2)孩子,看完了这个故事,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小结:为了孩子,这位母亲付出了很多很多,却没有丝毫怨言,真伟大!真令人钦佩啊!
(三)我爱家人,用心回报
师:孩子,爱不光可以用语言进行表达,其实我们还可以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对家人的那份爱。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叫小
红的孩子是怎么做的?
1.看图导行,学会爱家人。

(1)生看图,理解图中内容。

(2)你明白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小红吗?
1.关心爷爷,多体贴呀!
2.为奶奶穿针线,想得真周到!
3.能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真懂事!
师:是呀,别看我们年纪小,我们也很爱家人。

孩子们,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吧!是时候回报我们的家人了。

我们应该怎么
去爱家人呢?为家人做点什么呢?
(3)思考:我们该怎么爱自己的家人呢?填小卡。

(4)反馈:哪些聪明、懂事的孩子知道怎么做了?
师:爱家人,其实很简单,有时是一杯热茶,有时是一句问候,一件简简单单的小事,都是热乎乎的爱呀!看到孩子们如此爱家
人,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2.游戏:完成爱的“任务”。

(四)送歌曲给家人,感恩家人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老师想送大家一首歌,同学们可以学习动作,回家送给你们的家人。

(五)小结
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我们都被爱紧紧地包围着,也被爱深深地感动着。

在爱的小屋里,家人那么地爱着你们,我们也是多么地爱他们。

孩子们,一起来大声的表达出我们对家人的爱吧!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