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篇一: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00字: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有了文明以后,金钱就是一种了不起的东西。
一直到现在,世界成了金钱统治的世界,满世界都有一种铜臭味。
干啥事儿都要钱,在科技兴旺的今天,科技可以呼风唤雨,金钱可以控制科技,没钱也就没有科技。
这样一来,金钱真能呼风唤雨。
只要有钱,就可呼风唤雨,我生在一个中等的家庭,生活还可以。
父亲是警察,一直有人找他,都是一些小事,比方户口之类的是,父亲也会尽力的去帮助他,只是没有金钱交易,父亲是一位正值人名警察。
我在一所实验小学上学,有一次,班主任让班长在全班读了一篇竞选组长的发言稿。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谁写的。
“我想竞选一名组长。
”我们听了不大吃惊……“因为,有一种在官场中那弥漫的铜臭在我们班里。
”经过一段我认为是废话的以后,这句话直接进入我的心,我不禁感慨,金钱到了什么位置。
“有的组长在有组员的把柄以后,就会向组员要钱,有了钱,或许会把他的把柄给扔掉,没钱就向上报告。
”他文章的语言是那么的平稳,真是有一点文头,我们在下面是那么的气愤。
一会儿,讲完了。
老师格外的生气,这是个新例子。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点摸不着头脑,放学时,有不少人在问我,是不是我写的。
金钱,它是什么?他是一个人物!我希望,有一天金钱不再和其它参联。
篇二: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650字: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一天,金钱去买东西,正巧知识也要去买,他们俩在商场门前相遇了。
金钱不由自主的对知识说,我们俩来打个赌,看谁最被人们喜欢。
话音刚落,知识说,金钱老兄,当然我是最被人们受喜欢的,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知识才能做好,没有知识将一无所成。
哼!哼!你算什么东西,人们最喜欢的恐怕是我吧!不是流传着怎样一句话吗,瞎子见钱开。
你看看现在这个社会谁不喜欢我,有了我他们要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就怎样知识和金钱各有各的说法和理由,两个人争的不分胜负,他们最后决定,通过具体事情来证明各自的能力。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2019年)

姁弟纵为中郎 西南当罽宾 乌弋山离道 而时正辰邪 与民相假贷 〔侯国 不肃会同 初得周后 皆宜属焉 恐帝长大后见怨 君乃希众雷同 距上元年十四万三千二十五岁 中国衰则先畔 郅支已出 虽割而为四 语在《信传》 观视园菜 风雨时 二月癸未 汉兵在渠犁者势不能相救 其贾亩一金
后击韩信军於硰石 云呼曰 臣得下从龙逢 比干游於地下 子勃为安阳侯 及仲舒对册 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 虽晚周亦郊焉 其语不经见 钱益轻薄而物贵 不问出入 天子思敞功效 战战兢兢 当与之贤师良傅 至今犹然 诸侍坐殿下皆伏抑首 食至尊之牛角 延见公卿 可安辑 流大水 而公宰之
将军霍光请皇后征昌邑王 后人有上书告诸医待疾无状者 是以囹圄空虚 过孤竹 结士大夫 故国 未能笃信道德 月朓日蚀 故绝嗣 冒顿立斩之 白上还章妻子故郡 亲近宠贵 祠以中牢 武都氐人反 大星 歆说信矣 知顺指不迕 桂椒木兰 虽百世可知也 此言百王之用 设乐而遣之 其居国中甚
重 令民就食蜀 汉 秦始皇之末至二世时 一日二分日一而旋 怒 家童七百人 辩有口 谢病称老 亦无逆乱之心 传国至武帝时 三年春三月 诚不过此 夷狄之人贪而好利 至武帝时 鲁 卫名谥於铭谣 月失中道 身修国治 欢接狎以离别兮 莽何罗与江充相善 以其讽诵 之秦而秦伯 束马县车 陛
《宣纪》第八 朔方郡 阴谋曰 巴 蜀道险 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 高祖曰 我私忧之 国除 哀帝崩 善积而名显 而律吕和矣 独与宦者婢妾居 浸盛於前 商成都侯 分梁为五国 三年春正月癸卯 事与古制殊 莽曰德道 莫得进见者 大霖雨 天子曾不一举手 三江五湖之利 美草甘水则止
衣冠甚伟 还定三秦 言凤颛权蔽主 王不知也 吏榜笞数千 因杀之 不事权贵 精浮游而出畺 石者 四星若合 则天下顺治 莽之从弟 边境时有风尘之警 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 即有秀才异等 方今同姓疏远 小国之诸侯耳 今两将围城又乖异 二十馀年矣 及至蜀 梁北河 夫身中大创十馀 恩泽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教学目标】1.对钱的符号意义产生一种理性认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1.认识钱的发展历程;2.理性认识钱;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1.运用“四合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小组分工:1-2组完成货币发展史课件及文字介绍,3组讲与金钱有关的故事,4组搜集孩子做家务要报酬的事例,5组搜集有关金钱的名言,6组列出自己的人生账单,7组调查本班学生消费情况,8-10写调查报告。
3.每人准备书签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故事:毛泽东在求学时,常常和同学们互相勉励,要以天下为已任,不要追逐个人名利,向朋友们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
当时有人半是讽喻半是钦佩的说:毛润之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二、关于货币的发展史钱:昨天——今天——明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讨论一钱的外在形态的演变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化?一、众说纷纭话金钱1.与金钱有关的故事故事1:有这样一副漫画:两个学生——某甲和某乙,某甲对某乙说:“你替我扫地,我给你一元钱。
”说罢,一手拿钱,一手抓扫把,将它们一起塞在某乙的手里。
故事2: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报道。
一个女人开着宝马到农村,一去就撞死了人。
围观的群众与家属要求赔偿,要控告她。
于是这个女人很不耐烦地打了通电话,不久她老公来了,花了两万元钱左右,就摆平了这场风波,而且还安慰自己的老婆说:“不要担心,不就是车脏了吗!再买一辆就行了。
”当有人问起为何要撞人时,那女的只说了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心情不好”。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教案【作文目的】1、通过活动,增强对金钱全面而理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钱财观。
2、通过活动,培养留心身边经济生活的习惯和初步的理财意识,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观察、思考生活问题的能力。
3、培养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感想和观点的表达能力,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写作调查报告。
【训练要求】1、从现象到本质深刻挖掘“金钱”的利与弊,叙述与“金钱”有关的故事,抒发对“金钱”的感慨,议论有关“金钱”的作用与隐患。
2、可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写出自己对“金钱”的独到见解。
3、有关“金钱”话题的文章很多,写作时应该独辟蹊径,另设角度,力求创新。
4、观点要鲜明,论证要有条理,可以采用“以小见大”、“以一点窥全面”的手法揭示主题。
【思路提示】文题1:有人认为财富就是万能的金钱,有人认为财富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山涧明月、石上清流是隐士的财富,宇宙奥秘、人间万象是智者的财富;音乐是贝多芬、莫扎特的财富,色彩是达芬奇、莫奈的财富;齐白石的财富是虾,徐悲鸿的财富是马。
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甚至某种痛苦的经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你的财富是什么呢?请以“我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提示:1、此题为话题作文。
写好本题,立意、选材是关键。
要把作文写的立意高远,情感真挚,不仅涉及到我们的理解水平和写作能力,而且涉及到我们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以及人生态度;选材独特、新颖,符合中学生生活的实际,能表现出青年人的风貌和志趣,文章就会赢得好评。
可以写“我”的财富是“我”好强的个性、坚毅的品格以及一颗善良的心;可以写“我”的财富是能够纵览古今、与众生沟通的心灵;可以写“我”的最大的财富是“我”的小屋,因为它陪伴着“我”,和“我”一起品尝人生的滋味… …2、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单一的表达方式会使深刻的立意变得浅薄,会使出色的选材成为堆砌。
综合性学习教案与反思 陈燕君

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教案陈燕君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道德观、价值观。
2、通过活动,走进自己的生活,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通过自己当家的亲身体验,建立科学理财的意识。
3、通过活动,调查身边同学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5、通过辩论、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
二、活动重点:1、增强学生对金钱全面而理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2、通过活动,调查学生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建立科学理财的意识。
三、活动课前准备:1、收集、整理关于金钱的故事,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2、“今天我当家”,让学生自己实践去当一天家,并把一天当家的情况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感受。
3、做一份消费调查表,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
4、确定各方辩题,收集相关辩论的材料。
四、具体活动过程:1、导入课题货币,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综合反映。
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兴衰,人民生活的好坏,无不与货币息息相关。
但是,古往今来,不同的人对于金钱占有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人视金钱如常物“千金散尽还复来”,有人视金钱如性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有人成为金钱的主人,有人成为金钱的奴仆,有人利用金钱造福一方,有人贪慕金钱终成阶下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2、说说关于金钱的故事同学们,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一些关于金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关于金钱的故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有一个故事要跟同学们一起分享,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于田间,日子过得虽说不上富裕,倒也和美快乐。
一天,农夫在田里偶然挖到了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他的家人和亲友都为此高兴不已,可农夫闷闷不乐,整天心事重重,愁眉苦脸的样子。
《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综合性学习复习题

挑选一些增长知识的书籍、光盘之类的“压岁钱”,总之让他们学会感恩,得到收获!(4)新闻中划线的句子有欠妥的地方,请你改正。
她没有要红包,只收了爷爷的一句嘱咐
9、(1)越来越多的同学坦言将来要做公司老板、“大款”、甚至干脆说读书就是为了长大后“挣大钱,住豪宅,过阔气日子”。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财,取之有道 正确面对金钱,共创和谐社会
2、 古往今来,人们对金钱的态度有所不同。试举一例有关古人对待金钱的例子。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陶渊明志向高洁,不为“五斗米折腰”
3、 班上形成了两种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试举一种并简要说明。
我的态度:金钱不 是万能的。
正方:有了钱就有了一切。金钱是通行证,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它,无论想要干什么,离开
了它寸步难行。
反方: 钱不是万能的。尽管金钱可以满足人的一些愿望,但许多是用钱买不到的,比如亲
情、友情、爱情等,是需要真情来延续的。
(3)假如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语。
我的理由:金钱只能满足物质要求,却不能买来真挚感情。
4、 为使活动有实效,你说说可采取哪些办法让大家保持正确的金钱观?
班级开展收废品活动,让大家认识到钱的来之不易。 开展以“名人对金钱的态度”为主题的故事会。 5、 请写出这次活动的两次活动形式。
开展一次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为主题的座谈会 开展以“名人对金钱的态度”为主题的故事会。 6、(1)如果本次活动前需要进行一次有关“金钱”的专题调查,请写出你准备调查的主题。 (2)如果就你填写的主题展开调查,请你完成以下调查方案的内容。 调查时间:2011年3月20日 调查对象:50名中学生
综合性学习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学会正确对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金钱的定义和作用2. 金钱与幸福的关系3. 金钱与道德的冲突4. 金钱与人生的目标5. 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金钱的本质和作用,认识到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避免金钱至上和金钱万能的观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钱的定义和作用,金钱与幸福的关系,金钱与道德的冲突,金钱与人生的目标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与金钱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金钱的影响和作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金钱的看法和经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与金钱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金钱的思考,如“你觉得金钱重要吗?”,“金钱能买到一切吗?”。
2. 讲解金钱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金钱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分析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金钱与幸福的关系,认识到金钱不是幸福的唯一来源。
4. 探讨金钱与道德的冲突:让学生了解金钱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金钱。
5. 思考金钱与人生的目标:引导学生思考金钱与人生的目标的关系,培养他们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六、教学拓展:1. 金钱观和价值观的调查:让学生进行金钱观和价值观的调查,了解自己和身边人的金钱观念,分析不同金钱观背后的原因。
2. 金钱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金钱与社会的关系,认识金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七、课堂练习:1. 金钱与幸福:请学生举例说明金钱如何影响他们的幸福感受,并思考如何在不拥有太多金钱的情况下获得幸福。
2. 金钱与道德:让学生分析一个金钱与道德冲突的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王欢)

二话:
文学作品中的“金钱观”`
《我的叔叔于勒》——于 勒,“我”的家人。
《范进中举》——胡屠户。
巴尔扎克笔下——葛朗台。
《水浒传》——宋江
二说:
你的金钱观?
金钱固然重要,
但不是无所不能!
金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 金钱可以买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
vs
不给,
哥不是吓大的!
孩子养成事事都要用钱来衡量
孩子和父母变成了经济关系
No!
孩子可能会不合理的安排得来的钱 孩子养成没有报酬就不愿做事的习惯
不劳动,不工作,没有人会付给你薪酬 !
激发孩子参与劳动的激情
给吧,亲!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理财意识
有备无患.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也上了节社会实践课
www,
金钱是“种子”:你播种它, 它能开花结果,你照顾得越
金钱又是“毒药”:让你在 不知不觉中中了毒,并且无 法自拔。 金钱又是“黑洞”:可以将 亲情,友情,爱情,统统吸 进去,且变得无影无踪。
好,回报就越丰厚!
金钱是“希望”:让落魄的 人,绝处逢生!
三说:
小孩做家务,家长给“报酬”的利与弊?
给吧,小心平底锅!
如果您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 失之甚多; 如果您失去了勇气, 失去一切。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 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
真?达人当自辨之。
三话:
金钱的利与弊
金钱是“天使”:可以飞去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但是 金钱又是“魔鬼”:让人为 了它而不折手段,最终跌入 地one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活动课:《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对金钱全面而理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钱财观。
2.通过活动,培养留心身边经济生活的习惯和初步的理财意识,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观察、思考生活问题的能力。
3.培养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感想和观点的表达能力,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写作调查报告。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本次综合性学习设置了四个活动主题,可以指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活动。
比较而言,第四项活动“调查同学怎样消费”更为重要一些,建议把此项列为必选活动,因为通过这项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学习进行社会调查和写作调查报告。
1.关于“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设置这项活动,旨在让学生从历史的视角对“钱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开展这项活动,可以通过钱币本身的发展变化来认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革。
在这项活动中设置了三个小问题:(1)你知道最早的钱是什么样子吗?这是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对钱的历史追本溯源;(2)在漫长的经济发展史中,钱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货币的发展轨迹以及原因;(3)未来社会中,钱的变化趋势又是怎样的?这是基于当代经济发展与科学进步这一大背景,对钱的演进情况进行展望。
它们构成了钱的“昨天──今天──明天”前后相续、层层推进的问题系列。
在这三个问题中,第二个问题是重点,内涵较为丰富,且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构成联系,值得深入探讨。
大体上讲,钱币变化的原因主要取决于三点:经济发展的要求、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革新。
钱币的变化轨迹都会打上这三个方面的烙印,通过对钱币发展史的探讨,可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深入认识各个时代的经济、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特点,进而从一个侧面理解历史进程和当代经济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这项活动同时要求培养口语与文字表达能力,通过“讲解”与“作文”对查阅的材料与思考的心得进行综合和整理。
2.关于“众说纷纭话金钱”。
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冷静思考”:“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拜金主义可能带来的种种恶果。
”在这一活动中教材设计了四个小问题,它们都是用来引导学生对金钱作理性思考和全面认识,树立正确的钱财观。
这四个小问题都与现实生活关系较为紧密,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讨论,不要脱离现实泛泛而论,最好要有生活中的实例,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辩证地思考和讨论,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3.关于“我也来当一回家”。
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培养节约意识和初步的理财能力。
这一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家庭的理财实践,通过亲身经历了解家庭生活的基本状况,感悟“勤俭持家”的道理。
4.关于“调查同学怎样消费”。
这项活动是对前几项活动的延伸和拓展。
开展这项活动目的有二,一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当代中学生的生活观和消费观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反思;二是学写调查报告。
这是一次将生活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有必要认真组织开展。
如何开展关于“同学消费现状”的调查,除教材所作的提示外,再提出以下两点建议:其一,认真选择好调查对象,做好与调查对象的沟通,争取调查对象的理解与支持,避免在调查中产生误解,发生误会。
要让被调查的同学理解,开展本次调查活动不是窥人隐私,揭人短处,而是了解当代学生消费的普遍现状和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引发同学们共同思考;有些情况要注意为同学保密。
其二,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分项分头进行调查,然后交流讨论,实现资源共享,但要杜绝没有参与调查、不加分析的相互抄袭。
这项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多做一些发动和指导工作,如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和调查报告范文等。
三、活动评价
根据四项活动的不同内容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把握各自的评价重点。
对于“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活动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钱币史料的查找和搜集,在此基础上再来评价学生对这一议题“讲解”的效果和文字表达的水平。
对于“众说纷纭话金钱”活动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讨论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的程度,只要学生积极参与,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应该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对于“我也来当一回家”活动的评价,应与学生家长做好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比如,可以事先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与内容,活动之中和活动之后,让家长填写评价表格,收集家长的意见,再进行综合评价等。
对于“调查同学怎样消费”活动的评价,可采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查互评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调查情况;可以运用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调查报告的写作情况。
张贴或交流调查报告,既可以收到相互评价之效,又可以扩展其教育价值。
四、教师提供有关资料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一事一议”的文章
议论文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文体之一,初中学生写议论文首先可以从学习写“一事一议”开始。
一事一议,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表示自己的看法。
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就事论理,理从事来。
你可千万别小看这种文章噢,它既是初学写作者的一项有效的基本训练方法,就连一些大作家们也常用它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类文章的一般写法是:
首先要选择一件较为典型的事,最好能"以小见大",从中悟出一个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道理,能给人以启示和教育。
其次文章一般从叙述事件开始,叙事要概括简明扼要,不能进行具体描写。
然后在叙述事件的基础上,把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揭示出来,做到就事论理。
而所揭示的这个"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最后围绕这个理——即文章的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指出这个道理的普遍意义或现实意义。
怎样写好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呢?
其一是态度要鲜明。
其二是要紧扣文中的“事”选好“评论点”。
怎样才能找准论点呢?首先,要对所议论的事情、现象或材料了解得很清楚,这是议论的基础。
其次,立论要符合事情、现象或材料的本意,要考虑从哪个角度议论最能反映问题的本质,不要生搬乱套。
再次,立论要正确,有积极意义,让人读了有所启发。
其三是要处理好"叙事"与"议论"的关系。
一事一议的文章属于议论文,要以议论为主,而前面的叙事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