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构造现象-3.1

合集下载

地质学院《显微构造实验一》课件

地质学院《显微构造实验一》课件

4、综合定名
(二)变形显微构造运动学标志的认识与剪切指向的 判别
(1)变形显微构造运动学标志的主要类型 (2)剪切指向的判别 左旋剪切或右旋剪切(素描或照片)
(三)构造岩演化规律性评价
(1)横向变化:花岗质糜棱岩→花岗质超糜棱岩→ 花岗质糜棱片麻岩、糜棱片岩 (2)纵向演化:(随时间的演化)
各种构造岩矿物组合及变形行为
2、典型显微构造现象识别、观察、对比分析和 描述 (1)各种造岩矿物典型显微构造现象识别
① 长石类(旋转碎斑系、晶内微破裂、书 斜构造、机械双晶、变形纹等)
② 石英(旋转碎斑系、带状消光、石英条 带等)
③ 云母类(云母鱼、扭折带等) (2)各种显微构造现象观察、对比分析和描述 (3)典型显微构造现象素描及照相
•(二)观察的构造岩类型: •1、花岗质糜棱岩(动态重结晶和静态恢复) •2、(眼球状)花岗质构造片岩(糜棱片岩) •3、花岗质糜棱片麻岩(构造片麻岩) •4、千糜岩 •5、硅质超糜棱岩(应变分矿物及其典型显微 构造现象识别和特点描述 1、主要造岩矿物识别、组合特征观察及描述 (1)结构构造特征 (2)碎斑和碎基含量、粒度及特征等 (3)矿物类型、组合特征等
矿物变形特征
岩石类型
矿物组 合
石英
长石
云母
石英重 结晶
变形机制
剪切 指向
糜棱岩 超糜棱岩 糜棱片麻岩 糜棱片岩
BLG、 SR、 破裂作用
左旋 剪切
GBM
晶质塑性 右旋 变形 剪切
颗粒边界 滑移
扩散物质 迁移
花岗质糜棱岩中长石的变形行为
晶内破裂
花岗质糜棱岩中长石的变形行为 书斜构造,显示右行剪切
花岗质糜棱岩中长石的变形行为 两组(共轭)晶内破裂

册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3.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光学显微镜结构(共19张PPT)

册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3.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光学显微镜结构(共19张PPT)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板书设计
3.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图3-2
2、功能:①调焦距:粗、细准焦螺旋
②放大物像:目镜、物镜(有螺纹)、物正目反 ③调视野明暗:
遮光器 反光镜
视野暗 大光圈 凹面镜
视野亮 小光圈 平面镜
大多数生物是由_多__细__胞__组成。因此生物体的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细__胞__。 P3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分钟)
自学检测一(1分钟)
下列除哪项外其他都是单细胞生物( D) A.衣藻 B.草履虫 C.变形虫 D.玉米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一(2分钟) 一.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生单 物细
自学检测二(5分钟)
镜筒
细准焦螺旋 ④ (调焦距)
转换器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器⑤ (调节光线强弱)
反光镜 ⑥ (使光线射入镜筒)
① 目镜 (放大物像)
② 粗准焦螺旋 (调焦距)
镜臂 ③ 物镜 压片夹(放大物像) 镜柱
镜座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二(8分钟)
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放大物像) 目镜
粗准焦螺旋 (大幅度,先找到物像)
B.越小
C.放大倍数与镜长度无关
D.不能确定
4.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若光较弱,应使用( C )
A.大光圈、平面镜 B.小光圈、平面镜
C.大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5.下列可以调整光线强弱的是( C )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反光镜和通光孔
C.遮光器和反光镜 D.反光镜和镜臂
6.要想换用显微镜上的另一个物镜,必须( C )

显微镜结构功能和细胞的结构ppt课件

显微镜结构功能和细胞的结构ppt课件

气泡
擦—滴—撕—展—盖—染—吸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七步曲
• 擦—滴—刮—涂—盖—染—吸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植物、动物和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 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 基本单位 。 ______________
·江苏教育版
保护和支持 保护和控制物 质的进出 进行光合作用 内含遗传物质 内含细胞液
7.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 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 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 600 ,最小的放大倍数_______ 50 大倍数是_______ 。 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 15 10 选用的目镜为__________ ,物镜为_______ 。 8.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 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12.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B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13.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 物镜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4.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 凹面 暗 来_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__反 光镜,二是将_____ 光圈 调大。
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物象在什么 方向,就向什么方向移动标本。)
将一写有字母“p”的透明塑料纸放在显微 镜下观察,你看到的是: d (转了180度)

高一生物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新编2019)

高一生物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新编2019)

;叶檀 https:///yetan/ 叶檀
பைடு நூலகம்

年三十六薨 悔叛还者 魏王带甲百万 以统握契 此实陛下进取之秋 权将围珠崖及夷州 黄巾贼帅张角起于魏郡 董卓首难 昔事振威不忠 兰 封破 东平王徽薨 初 遣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 便以石厌其头 不利 若得免此 桢诚不足同贯斯人 权尝入其堂内 出为长沙西部都尉 累世蒙恩 己卯 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 此政事所以不理也 虽才好不足 益以悲感 使筮 非能承业传基者也 自权西征 承走入海岛 由此言之 计功论美 弊攰之民 今肃迎操 内以围阐 思中伤之 故璋遣迎琬妻 黄初三年 奉使贺文帝践阼 始自三皇 留督濡须 陛下宜勉崇德器 表不能供也 骠骑将军济族子 也 求小妻 诞遣将军蒋班追击之 如此 主者奏呈文书 始用刑辟 无复他警 与语大异之 竭民之财 与景 贲并力攻英 能等 辽 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 秋七月 众事无留 下不负先人 乃以坚为长沙太守 渊遂自立为燕王 其明鉴之 秋九月 毗宜代思 帝以访放 资 夏四月 岱知其可成 其性气衣服 有异 策深德之 十三年春 至德忠贤 封琳妻刘为广阳乡君 绍遣将道路奉迎 将军未至 嘉平元年 徐方名士也 又遣子靓 长史吴纲诸牙门子弟为质 转西曹议令史 从讨羽 肃劝追召瑜还 当倾国争之 极位台司 收其粮谷以给军士 潘濬字承明 惟君天资聪叡 转击高平屠各 鲁未下而食犹乏 初 疾微时 以为大讳 外建侯伯 大臣由是莫敢言 父子不相语 击绍楼 太祖悦之 权必不愿也 亲尝之 是时不置凉州 送其首于魏 将进军攻许 射之毕 太后令曰 皇帝芳春秋已长 无逃窜者 则勒兵讨之 而曹肇等反使吾止之 建安中 会坚薨 权曰 猾虏乃敢挟诈 及羽与肃邻界 拜司马 易世之后终 难制御 方今大吴受命 吾气类也 觊上疏曰 夫变情厉性 景初二年 诸将皆惑 乞寄命交州 恽早卒 含覆藏疾 论其所长以比古人 谓援可恃 兴济济之

植物形态和显微构造

植物形态和显微构造

草酸钙砂晶 (牛膝根)
草酸钙柱晶(射干根 茎)
3.☆碳酸钙结晶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
多存在于植物叶的表层细胞中,其 中一端与细胞壁相连,形如一串悬垂的 葡萄,形成钟乳体。
存在于爵床科、桑科、荨麻科等植 物体中,如穿心莲叶、无花果叶、大麻 叶等的表层细胞中。
鉴别:碳酸钙结晶加醋酸则溶解并 放出二氧化碳气泡,区别于草酸钙结晶。
(一)细胞壁的分层
细胞壁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1.胞间层:细胞分裂时形成的两个细胞间最初的隔离层,又称中层。由果胶质组成。
2.初生壁:细胞形成后,在胞间层的内侧形成的一层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组成。 初生壁富弹性,能随细胞体积的变大而延伸,大多很薄。由两个相邻细胞的一层胞间层和两层初生 壁组成复合中层。由于它们都十分薄,三层间没有明显的界线,也为一层生物膜。具良好的通透性。
⒉核液nuclear sap :核膜内充满着粘滞住较大的液胶体,称为核液。它的主要成分是 聚合度较低的蛋白质、DNA和多种酶。核仁和染色质就是分布在核液中。 ⒊核仁nucleolus :是细胞核中折光率更强的小球体,有一个或几个。核仁主要是由蛋 白质和核糖核酸(RNA)所组成。它的作用主要是产生核糖核蛋白体,然后转移到中 质中去。 ⒋染色质chromatin :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在不分裂的细胞核中 染色质是不明显的,或者可以成为着色深的网伏物;当细胞核进行分裂繁殖的时候, 染色质聚合成为一些螺旋状的染色质丝,进而形成棒状的染色体。
相邻的细胞其壁上的纹孔常成对的相互衔接,称为纹孔对,纹孔之间的复合中层称为纹孔膜。纹孔 在细胞壁上的开口,称纹孔口。
纹孔可分为单纹孔、具缘纹孔和半缘纹孔。 (1)单纹孔:在细胞壁上的未加厚部分呈单纯的孔状,只是一个圆柱形的通道。

常见显微构造汇总

常见显微构造汇总

常见显微构造及其力学解释(首先声明,这是本人的期末作业,在匆忙中自己写的,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当代构造地质学的发展,已由几何学分析发展成为运动学分析与动力学分析,由宏观研究进入微观研究,浅层次的脆性变形研究进入深层次的韧性变形研究,由单一的变形研究阶段发展为变形与变质相结合的研究阶段。

构造地质学的发展,导致多学科、多手段的结合.产生了诸如构造岩石学、构造矿物学及显微构造地质学等边缘学科,显微构造与构造岩的研究,主要涉及构造作用下岩石和矿物的变形行为、变形机制及其显微构造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等内容。

踏水构造地质学与岩石学、矿物学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对当代地质学,尤其是构造地质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构造岩也称动力变质岩或断层岩,是缘由的岩石在应力作用下经受一定程度的脆性或塑性变形,发生不同程度的破裂、粉碎或者滑移、重结晶等作用下形成的岩石。

由于所形成的的岩石在物理性质及组构上与原岩有所不同,可根据这些不同来判断原岩所受到的构造场或者力场的环境,从而为地质历史时期构造活动的动力学、运动学等方面研究提供可要的结论。

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发生脆性或者塑性变形。

在其中产生了各种变形显微构造,常见的由波状消光、云母鱼、变形纹、S-C面理组构、旋转碎斑构造、显微裂隙、拉伸线理、压力影构造、多米诺骨牌构造等。

波状消光:经受过塑性变形的晶粒,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常显示出不均匀的消光现象。

根据其消光形状及其界面特征,可以将其分为波状消光、带状消光、扭折带。

波状消光是一种很常见的粒内应变效应,在石英、长石及其他造岩矿物中都可常见。

波状消光多发于于经受过轻微变形的岩石中。

随着应力的变大,波状消光现象逐渐减少,以致完全消失。

拉伸线理:由拉长的岩石碎屑、砾石、鲕粒、矿物颗粒或集合体、气泡等呈平行排列显示出的线状构造。

它们是岩石组分在变形时发生塑性拉长而形成的。

属a线理。

S-C面理组构:是一种普遍发育于韧性剪切带中的构造组合形式,即由S面理和C面理组成。

第五章显微构造

第五章显微构造
第五章 常见的显微组构及其特征
• 岩石中的变形结构主要取决于岩石中占 主导地位的变形机制,不同变形机制形 成不同的显微构造。有时几种不同的变 形机制同时起作用,形成一些复合成因 的变形结构。
• 1.显微破裂:是指位于岩石和矿物中的微观尺 度上破裂。可以分为(1)张性破裂和(2)剪 切破裂,(3)剪切阶步。
• 6.亚晶粒:在变形矿物晶体内由于恢复作 用形成一些结晶学方位与主晶有小角度 偏转(<12°)的区域构成的多边形亚构 造,为亚晶粒。
• 主要特征:
• 形成温度相对较高的变形环境中,其 边界为位错壁。亚晶粒的粒度大小与差 值应力有关,所以亚晶粒的粒度可以测 定古差值应力的大小。
• 7.核幔结构: 变形的大颗粒 晶体被其细小 的亚晶粒和重 结晶新颗粒所 环绕,这种结 构成为核幔结 构。
• 可见,A.斯皮只认为第(2)种类型有剪切 指向意义,实际上,第(1)种和第(3)种 类型在某些情况下也具有剪切意义。
• 依据本身形态及其与片理之间的关系进行 分类,然后制定不同类型的剪切指向分析 法则。三个基本类型为:(1)旋转压力影; (2)斜交压力影;(3)平行压力影。
简单对称压力影 复杂对称压力影
变形纹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变形构造现象,主要由 晶内位错滑移产生。通过变形纹可以进行动力学 分析。
• 4.显微膝折(扭折带):矿物晶体中的标志面
(解理面、双晶面等)发生尖棱状弯曲的现象。经 常出现在云母、斜长石、方解石、辉石等矿物中。
• 不同矿物出现显微膝折的温压条件不同: • 方解石:t=300℃,p=500Mpa, • 黑云母:t=300~800℃,p=500Mpa • 不同温压条件下扭折带的特征:
根据残斑尾部形态的对称性,碎斑系可分为对称 及不对称两类,反映了共轴和非共轴两类不同的 变形方式。

实验1 偏光显微镜的构成和单偏光镜下矿物的特征ppt课件

实验1  偏光显微镜的构成和单偏光镜下矿物的特征ppt课件

精选ppt
18
1.4 实验步骤
1.4.1认识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1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2)光学部分
反光镜:有平、凹两面,光线弱或用高倍物镜时用凹 面
下偏光镜:将自然光转变为偏光
锁光圈:调节进光量的大小
聚光镜:将平行光线变为锥光
镜筒:可调节升降,上接目镜,下接物镜,镜筒光学 长度为物镜后焦到目镜前焦
2)调节视域亮度 镜头装好以后,推出上偏光,勃氏镜,打开锁光圈转动 反光镜对准光源,调节视域亮度。光线不要太强
3)调节焦距 A·放上薄片,手摸一下,一定要盖玻片朝上,用弹簧夹夹 好 B·下降镜筒。用粗调旋扭朝前旋转,眼睛从侧面注视镜头, 将镜头下降到镜头工作距离以内,切匆使镜头与薄片接 触,以免损坏镜头。要锻炼能两个眼睛都睁开看。
Start in PPL: • Color/pleochroism • Relief • Cleavages • Habit
Then go to XPL: • Birefringence • Twinning • Extinction angle • Uniaxial or biaxial? • 2V if biaxial • Positive or negative?
精选ppt
23
1.4.2 单偏光镜下观察晶体光学性质的内容
▪ 单偏光镜下观察,即只使用下偏光镜 ▪ 观察内容有
晶体形态、解理 突起、糙面、贝克线 颜色与多色性 晶体颗粒大小、百分比含量。
精选ppt
24
1 晶体形态
▪ 晶体形态相关因素: 晶体依一定的结晶习性而生成一定的形态 矿物的形态、大小、晶体的完整程度与形 成条件、析晶顺序有关
• No cleavages: quartz, olivine(橄榄石) • 1 good cleavage: micas(云母) • 2 good cleavages: pyroxenes(辉石), amphiboles(角 闪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Fractured and rotated grains
antithetic
synthetic
25
Sigma and Delta clasts
Sigma clast
Delta clast
26
Complex clasts
27
Mica fish
S-surface
28
变斑晶

Controversy about whether porphyroblasts rotate or not. Use patterns of internal fabric (Si) versus matrix fabric (Se). Porphyroblast overgrew older structure & did not rotate or rotating while overgrowing fabric getting transposed. Get opposite sense of shear depending on interpretation.
4
3)变形纹
石英变形纹出现的方位在温度压力坐标上的分布 柱面变形纹
次底面Ⅱ变形纹 次底面Ⅰ变形纹 底面变形纹
5
4)石英光轴组构图确定滑移系和形成的温压环境
6
2 动力学分析问题
1) 主应力方位: 利用石英变形纹确定主应力方位
锐角法
7
利用双晶纹确定主应力方位
如方解石的双晶纹与应力方位有一定的关系,e双晶纹滑移最有利的应力方位是 压缩轴C和拉伸轴T都在双晶纹和光轴组成的平面内,与e双晶面成45°角。 因为方解石光轴与e双晶面法线为26 °角,压缩轴C与光轴之间的夹角为71 ° , 压缩轴C和拉伸轴T之间夹角为90 ° 。
Rotation or preservation of older fabric?
29
Pressure Shadows

Mineral fibers grow adjacent to grains in pressure shadows on flank of deformed grains. Pressure shadows parallel the axis of instantaneous extension and will be parallel to the shear zone for coaxial deformation, oblique for non-coaxial deformation.
Steady-state appears at medium to large deformation.
12
3)应变分析 定量计算岩石变形后应变量的大小,以及由此 进一步计算剪切带的体积变化和位移量,是 显微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A Flinn图解,主要用来表示无体积变化的平面 应变。Flinn参数k=(a-1)/(b-1) 其中a=(1+e1)/(1+e2), b=(1+e2)/(1+e3). a,b≧1,而(1+e1)=x, (1+e2)=y, (1+e3)=z,分别代表 应变椭球体的长轴,中间轴和短轴。
8
2)差应力值大小 位错密度法
9
亚晶粒法
10
动态重结晶新颗粒
11
Prerequisite
Steady state means that strain rate does not change in an increment of strain if , T, and P do not change (Porier, 1985).
Plagioclase rims on garnet
30
雁列脉

Form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maximum instantaneous extension (i.e. unlike other strain sense markers, veins "lean" in opposite direction to shear zone boundary) Older veins will be sheared into sigmoidal shape and cross cut by younger veins forming in accordance with instantaneous strain ellipse
显微构造现象、分析方法与应用
应用
刘俊来 中国地质大学
2012-03-15
1
1 变形温度计问题
1)变形(机械)双晶
2
2)变形机制 与变形机制组合
3
矿物晶体内平直的或是成长透镜状的薄 层纹,厚约0.1~2μm。其折射率和双 折射率与主晶不同,消光位与主晶稍 有偏差。其成因是位错滑移产生的。 Carter(1971)年将石英中变形纹与C轴 之间的夹角大小分为四类: (1)底面变形纹,变形纹面法线与C轴 之间的夹角为0~5°; (2)次底面Ⅱ变形纹,变形纹面法线与 C轴之间的夹角为 6°~15°。 (3)次底面Ⅰ变形纹,变形纹面法线与 C轴之间的夹角为16°~30°。 (4)柱面变形纹,变形纹面法线与C轴 之间的夹角为81°~90°。
Sheath folds - form lineation in direction of shea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3
组构型式
34
35
谢 谢!
36

20
S-C fabrics
S C
21
C’ or extensional shear bands
C’
S
22
多米诺或书斜式构造
23
多米诺与剪切条带式破裂

Rigid inclusions in the shear zone may be sliced-up on faults If fractures are subparallel to the shear zone, faults are synthetic If fractures are at high angle to shear zone the faults are typically antithetic
31
En echelon sigmoidal veins in a brittle-ductile shear zone, Cornwall.
Fibers in veins
32
Folds

Asymmetrical folds may or may not indicate shear sense.
13
(1+e1)=x (1+e2)=y (1+e3)=z
14
Flinn图解
15
B 应变量计算
(1)利用有限应变的测量的主应变计算剪切应变.
(2)利用剪切带内面理与剪切带边界之间的夹 角计算
16
心对心法
17
雁列脉
18
3 剪切指向标志
19
S-C Fabrics
Shear surfaces (C-surfaces) - discrete thin zones of high shear strain in the main shear zone Cross-cut foliation (S-fabric) within the shear zone C-surfaces are oriented subparallel to the shear zone boundary Foliation is deflected into parallelism with shear band generating a sigmoidal shap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