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看图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看图作文教案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作文指导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已具备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按一定顺序来辨别此次作文的核心信息,加以描写。

2、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

3、链接本单元课文,为学生的看图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视野。

【教学过程】一、观察照片,感知内容1、老师这里有这么一张相片儿,(出示照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看谁最聪明,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地跟周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想。

)2、现在由我来揭示它的谜底,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同学们,你说对了吗?设计说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因此,在学生观察照片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由,鼓励学生不加约束地表达出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激发习作的欲望。

二、拓展思维,丰富内容1、借助课件,想象事情的经过①出示课件:②(课件内容为中日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场面。

看,随着战争的打响,硝烟滚滚,倒塌的建筑物,不断发生的流血与牺牲,那场面是触目惊心的。

年老的双亲在为失去儿女而心碎,年轻的妻子在为失去丈夫而悲泣,年幼的孩子在为失去父母而痛哭……)③看了这些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的感受,但都表达了同样的一种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④同学们很有自己的看法啊!说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和平不要战争。

因为战争必将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带来痛苦。

你看,这个小孩在哭,哭得多伤心、多无助啊!可你知道他为什么哭吗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父母呢(出示习作要求: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观察画面情况为写作主要部分,想象的为次要部分。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1.2 教学内容学会观察图片,捕捉图片中的细节。

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描述图片中的场景、人物和事件。

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图片,捕捉图片中的细节。

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图片的观察和想法。

写作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捕捉图片中的细节。

第二步: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细节,引导互相交流想法。

第三步: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模仿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四步: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捕捉图片中的细节。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3.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写作展示: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学生互相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和提高。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4.2 评价标准写作内容:是否能够准确描述图片中的场景、人物和事件。

语言表达: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想象力:是否能够表达出独特的想法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反思5.1 教学总结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

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5.2 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六章: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6.1 教学实践教师可选择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写作。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从图片中提取主要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叙述和描述。

1.2 教学内容学习看图作文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学习观察图片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如何将观察到的信息转化为语言表达。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看图作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内容。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的情节和背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步: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信息转化为语言表达,并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步: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看图作文,进行互动评价和修改。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看图作文来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互动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看图作文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学生的互动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图片素材,包括人物、场景、物品等,以满足不同作文题目的需求。

提供优秀看图作文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4.2 教学材料提供作文本、画笔、彩色笔等写作工具,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安排5.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

制定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

5.2 教学安排安排合理的课堂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思考和写作练习。

安排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看图作文的时间,促进学生的互动和评价。

第六章:作文题目与指导6.1 作文题目设计设计符合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的作文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第一章:看图作文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看图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展开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看图作文的概念和特点2. 观察图片的技巧3. 展开想象的方法4. 表达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图片,激发兴趣。

2. 讲解:讲解看图作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片。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过程,展示如何展开想象和表达。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幅图片进行看图作文练习。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借鉴。

四、作业布置1. 选取一幅图片,进行看图作文练习。

2. 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看图作文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观察图片、展开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观察图片的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图片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图片的技巧2. 细致观察的重要性3. 表达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趣图片。

2. 讲解:讲解观察图片的技巧,如关注细节、抓住特点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过程,展示如何运用观察技巧进行表达。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幅图片进行观察和表达练习。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借鉴。

四、作业布置1. 选取一幅图片,运用观察技巧进行看图作文练习。

2. 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观察图片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观察技巧的能力。

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第三章:展开想象的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展开想象的方法。

2. 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展开想象的方法2. 想象力的重要性3. 表达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幻想故事或电影。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掌握看图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了解图片中的信息,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1、掌握看图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了解图片中的信息,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准备一些范文,让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讲述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了解看图作文的概念和方法。

二、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信息。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图片中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小故事。

3、让学生参考范文,了解如何将想象中的故事用文字表达出来。

三、实践环节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信息。

2、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内互相讨论,发挥想象,将图片中的信息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小故事。

3、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他们的故事,全班同学一起评议。

4、让学生根据课堂上的讲述和评议,将所想到的故事用文字表达出来。

四、总结归纳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强调看图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强调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3、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家里的物品,发挥想象,写一篇看图作文。

2、让学生将课堂上所讲述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看图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能够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发挥想象,将所想到的故事用文字表达出来。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评议的方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评判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不足之处:在实践环节中,有些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的培训,例如开设口语交际课和写作课等。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第一章:引导学生观察图片1.1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注意图片中的细节,如人物、场景、物品等。

1.2 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推测图片中的发生的事情。

1.3 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图片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章: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2.1 让学生练习用词语描述图片中的事物,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2 引导学生用句子表达图片中的情节,注意时态和人称的使用。

2.3 让学生练习用连词将句子连接起来,形成一段流畅的描述。

第三章:学习写作技巧3.1 教授学生如何开头,引入图片中的故事情节。

3.2 引导学生如何发展故事情节,注意转折和起伏。

3.3 教授学生如何结尾,使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第四章:修改和润色作文4.1 教授学生如何检查作文中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4.2 引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中的表达不清和不准确的地方。

4.3 教授学生如何润色作文,使语言更加流畅和生动。

第五章:作文展示和评价5.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同学们,鼓励互相欣赏和鼓励。

5.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注意鼓励学生的优点和改进的地方。

5.3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进行修改和提高,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运用修辞手法丰富作文6.1 向学生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6.2 通过例句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6.3 练习运用修辞手法描述图片,使作文更具表现力和生动性。

第七章:编写看图作文的提纲7.1 教授学生如何编写作文提纲,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

7.2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编写提纲,确定故事的主要情节。

7.3 学生练习编写提纲,为写作做好准备。

第八章: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8.1 教授学生如何发挥想象力,将图片中的故事情节拓展得更丰富。

8.2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角度,如从人物的角度、场景的角度等出发。

8.3 学生练习拓展想象力,写出更有创意的看图作文。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第一篇:四年级下册看图作文-教案看图作文一、教材内容本次习作方法是相当宽泛的。

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要看图画或者照片来写文章,作文形式多样化,题目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画面意思,展开想象,培养想象力。

2、乐于习作,能把看到的画面内容写具体,把想到的内容写合理,做到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热爱和平的情感。

三、重、难点想象能力的培养,把想到的内容运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清楚,做到语句通顺,情感丰富。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照片能记录无数个精彩瞬间,上次课我们已经看过这张让人为之一振的照片了。

(出示课件)师:这是一张充满血和泪的照片,它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战争在瞬间爆发,硝烟弥漫,生灵涂炭,场面是何等触目惊心!同学们已经把这种情感用书写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2、回顾作文要求师:让我们回顾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我们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朗读。

(出示课件)师评:你的声音真好听!读得很认真!师:我们再次明确了习作的要求。

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进行了看图写话的练习,只要对图片内容进行简短描写就可以了。

而本次的看图作文却要细致很多(出示课件),它包括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等都要具体细致描写,特别是要表达我们内心的真情实感。

它分为四个步骤。

2、评价师:在本次作文批改过程中,老师也发现了一些典型作品,我们来共同欣赏(出示课件)(1)、(指名读)我们在听的同时,一定要认真思考,并说说他哪里写的好,哪里有不足呢?(2)、生评价。

举例:内容不够具体、平铺直叙;情感表达不够;人物描写不够细致;想象不够丰富等等。

(3)、师评价。

(4)、每个部分出示范文。

(出示课件)4、小结师:这张照片只是历史瞬间的一个具体场景,他不是这段历史的全部,我们不能看出侵略者是如何狂轰滥炸、屠杀无辜的全貌,结合习作要求与大家发表的见解,同学们必须大胆想象,找出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

四年级下册 看图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 看图作文教案

看图作文教学目标: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2、引导观察照片,指导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所见所想,围绕要点,写具体。

3、通过习作,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照片,指导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所见所想。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象,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引入习作。

1、教师板书两个词语:观察联想,学生齐读。

2、教师导入:“观察”这个词语好理解,说明白点儿就是“看到了什么”;“联想”这个词语,如果说明白一点是什么意思呢?由这个物体想到与它相似的物体,比如看见一个红苹果想到一个红太阳,这就叫——联想,由这件事想到与相关的事就叫——联想,由这个人想到与他相关的人就叫联想。

这节课,我很想看一看同学们观察和联想的本领到底怎么样?3、揭示内容:请仔细观察书中一张老照片,你“看到了什么”?二、学生交流汇报习作材料。

1、学生表述,注意规范学生的表述:(1)我看到了一个_____的婴儿;(2)我还看到了__________。

2、讲述:这张老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东西,但是它模糊的画面也掩盖了一些东西——我们看不到。

记载这一段历史的文字告诉我们,现场,不仅有木板,还有浓烟,还有鲜血。

你能用“到处……到处……到处……”这样一个排比句描述一下这个婴儿当时身处的环境吗?3、学生表述,教师顺势引导其说一段话:课本上有这样一张老照片……。

4、过渡: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学生简单表述,教师提示学生说清楚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三、讲解照片相关事件。

1、学生完整表述事件的原因:是因为1937年8月28日这一天,日本鬼子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

2、教师具体描述8•28历史事件:1937年8月28日下午2时,日机疯狂轰炸上海南火车站。

上海原有南北两个车站,"八•一三"以后,北站处于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

当时上海及其附近的难民蜂拥而至,争相出逃、南站拥挤不堪。

第一批四架日机首先向南站投弹炸死难民500多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看图
作文教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作文指导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已具备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按一定顺序来辨别此次作文的核心信息,加以描写。

2、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

3、链接本单元课文,为学生的看图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视野。

【教学过程】
一、观察照片,感知内容
1、老师这里有这么一张相片儿,(出示照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看谁最聪明,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地跟周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想。


2、现在由我来揭示它的谜底,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同学们,你说对了吗?
设计说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因此,在学生观察照片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由,鼓励学生不加约束地表达出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激发习作的欲望。

二、拓展思维,丰富内容
1、借助课件,想象事情的经过
①出示课件:
②(课件内容为中日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场面。

看,随着战争的打响,
硝烟滚滚,倒塌的建筑物,不断发生的流血与牺牲,那场面是触目惊心的。

年老的双亲在为失去儿女而心碎,年轻的妻子在为失去丈夫而悲泣,年幼的
孩子在为失去父母而痛哭……)
③看了这些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的感受,但都
表达了同样的一种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④同学们很有自己的看法啊!说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和平不要战
争。

因为战争必将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带来痛苦。

你看,这个小孩在哭,
哭得多伤心、多无助啊!可你知道他为什么哭吗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他的
父母呢(出示习作要求: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
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观察画面情况为写作主要部分,想象的为次要
部分。


⑤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说说,然后全班交流。

2、链接课文,想象孩子的命运:
①通过学习《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学生结合学习谈收获。

②是的,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夜莺”、雨来、雷利等儿童英雄,再一次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那么,谁能来说说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会如何呢(出示习作要求: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如何)
③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如:
孩子被一有志之士救起,抚养长大后加入抗战队伍,成为一名“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少年英雄。

孩子无父无母,过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日子,饱受战争之苦。

……
设计说明:“硝烟”“流血”“牺牲”等与战争相关的一些字眼,对处于和平年代的中国孩子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可以通过学过的课文进行感知。

课件的运用让学生的认识变得感性化,结合课文对学生的想象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同时,这些训练又使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三、再现照片,构思内容
1、谈话引渡,指点迷津:
(出示照片)望着照片中的人和景,倾听着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要和平,不要战争!(出示习作要求: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强调要以看到的画面为主,包括场景和人物的描写,想象的内容是烘托图中的人物的悲惨命运。


你想以怎样的身份来讲述这照片上的故事,看谁的想法最与众不同。

大家分小组互相说一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大家比一比,看谁拟定的题目最贴切。

2、自主写作,教师巡视:
设计说明:学生看懂了图意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身份去讲述照片上的故事,能够使学生在相同的题材下写出有自己个性的习作。

而指导学生根据图意及讲述的身份来拟定题目,引导学生多角度命题,能够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