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三化学(沪教版九年级)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化学《7

-酸碱性质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溶液酸碱性的概念,如柠檬汁、肥皂水等。
-通过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酸碱性判断的兴趣。
2.实践操作,培养能力: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基础,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溶液的酸碱性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酸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难点:
-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准确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现象,如柠檬汁的酸味、肥皂水的碱性等,引起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关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溶液为什么会有酸碱性吗?我们如何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呢?”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分享自己对溶液酸碱性的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教材,讲解溶液的酸碱性概念,阐述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酸性溶液:pH值小于7,能使酸碱指示剂变红,能使蓝色石蕊纸变红。
-碱性溶液:pH值大于7,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蓝,能使红色石蕊纸变蓝。
-中性溶液:pH值等于7,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一学期4

4.4 化学燃料
教学目标
1
知道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
2
了解绿色能源,开发新能源
知识点
1
二氧化碳的性质
2
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01
化石燃料
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适 合于产生热量的材料 为燃料。
1、什么是燃料? 2、世界能源结构经过了哪些阶段?
薪柴
煤炭
石油和天然气
新型能源
工业粮食
世
界
1、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2、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化工 原 料,仅用作燃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3、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各种气体、 固体废物以及余热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化石燃料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燃料中的一些物如 二氧化硫等;
D.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 为淡水 缺乏而苦恼
4、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 A )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 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使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 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利用风能、潮汐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寻找特殊的化学物质,用于分解水来制取氢气,开发廉价的能源
上
工业血液
最
重
要
的
三
大
化
石
燃
料
天然气 氢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可燃冰等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液氢为能源的燃料 电池概念车-氢动一号
石 油 的 炼 制 : 分 馏
“西气东输”
该工程将天然气从新疆塔里木输送到上海 西郊,输气管道全长4200多千米,横跨9个 省、市、自治区,这一工程完成后,我国东 部沿海地区就可以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催化剂的作用: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
催化剂的特点
2024/1/25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应用:广泛应用 于化工生产、环保治理等 领域,如合成氨、汽车尾 气处理等。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不变。
22
05 定量研究在化学中的应 用
2024/1/25
气体净化和干燥
了解气体净化和干燥的原理和方法,如通过洗气瓶、干燥管等装置 实现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实验技术注意事项
掌握气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检查气密性、防止倒吸等,确保实验 安全顺利进行。
2024/1/25
17
04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探究
2024/1/25
18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辨析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或形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 升华、凝华等。
常见玻璃仪器的使用
学习烧杯、试管、量筒等玻璃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轻拿轻 放、避免破损。
加热仪器的使用
掌握酒精灯、电加热套等加热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火源安全、 避免烫伤。
测量仪器的使用
学习天平、滴定管等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测量准确。
2024/1/25
15
药品取用、称量、加热等操作规范
药品取用规范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 学全册ppt课件
2024/1/25
1
目录
CONTENTS
• 化学基础知识 • 常见的化学物质 •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探究 • 定量研究在化学中的应用 • 有机化学初步认识
2024/1/25
2
01 化学基础知识
2024/1/25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pdf

演讲人
01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空气中燃烧: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08
3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09
25.焦炭还原氧化铁:
10
2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11
02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23.碳充分燃烧:24.木炭还原氧化铜:
01
2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2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02
2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03
3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04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05
3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06
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07
34.锌和稀盐酸35.铁和稀盐酸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09
加热器皿--酒精灯
加热器皿--酒精灯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1]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1]](https://img.taocdn.com/s3/m/4f3f3738aeaad1f347933fc7.png)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一.化合反应1.镁带燃烧: 2Mg + O 2 ==== 2Mg O2.铁丝燃烧及生锈:3Fe + 2O 2 ==== Fe 3O 4 ;4Fe + 3O 2 ===== 2Fe 2O3(缓慢氧化)3.铜丝加热及生锈: 2Cu + O 2 === 2CuO ; 2Cu + O2 + H 2O + CO 2 == C u2(OH)2CO 3 4.铝丝加热或形成氧化膜:4A l + 3O 2 === 2A l2O 35.氢气燃烧或爆炸: 2H2 + O 2 === 2H 2O6.碳的燃烧:2C + O2 ==== 2C O(不完全燃烧);C + O 2 === CO 2(完全燃烧)7.硫的燃烧:S + O2 === SO 28.磷的燃烧:4P + 5O 2 === 2P 2O 59.二氧化碳被碳还原:C + C O2 === 2CO10.人工固氮(合成氨):N 2 + 3H 2 ======= 2NH 311.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O == Ca (OH)212.二氧化碳溶于水:CO2 + H 2O == H2CO313.二氧化硫溶于水:SO 2 + H 2O == H2SO 314.二氧化硫在空气中转化为三氧化硫:2SO 2 + O2 ==== 2SO315.三氧化硫溶于水:SO 3 + H 2O == H 2SO 416.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 + Cl 2 === 2H Cl17.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2N a + Cl 2 2HCl18.浓盐酸与浓氨水相靠近:NH 3 + HC l == N H4Cl二.分解反应1.碳酸氢铵(碳铵)受热分解:NH 4HCO 3 NH 3↑+ CO 2↑+ H 2O2.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C u2(OH)2CO 3 2C uO + H 2O + C O2↑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 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4.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 2O2 2H2O + O 2↑5.电解水:2H 2O 2H2↑+ O 2↑6.碳酸分解:H 2CO 3 == CO 2↑+ H 2O7.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CaCO 3 CaO + CO 2↑8.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2Al 2O3 4Al + 3O2↑三.置换反应1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Fe 2O 3 + 3H2 2Fe + 3H 2O;Fe 3O 4 + 4H23Fe 潮湿空气 △ 点燃点燃 △点燃点燃 点燃点燃 点燃高温 高温、高压催化剂 粉尘等点燃点燃 === △=== △=== △=== MnO 2 === 通电 === 高温 === 通电 === 高温 === 高温 ===+ 4H 2O;C uO + H 2 Cu + H 2O 2.碳粉还原金属氧化物:2Fe 2O 3 + 3C 4Fe + 3CO 2↑; F e3O 4 + 2C 3Fe + 2CO 2↑ 2CuO + C 2Cu + CO 2↑3.制取水煤气:C + H 2O CO + H 24.铝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2Al + 3H 2SO 4 == A l2(SO 4)3 + 3H 2↑5.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Mg + 2HC l == MgCl 2 + H 2↑;Mg + H 2S O4 == MgS O4 + H 2↑6.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Fe + 2HCl == Fe Cl 2 + H 2↑;Fe + H 2SO 4 == FeSO 4 + H2↑7.锌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Zn + 2HCl == Z nC l2 + H2↑;Zn + H 2SO 4 == ZnSO 4 + H 2↑8.湿法炼铜法,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 O4 == FeSO 4 + Cu9.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 NO 3 == Cu (NO 3)2 + 2Ag10.铝热剂反应:2Al + Fe 2O 3 Al 2O3 + 2Fe;8Al + 3Fe 3O 4 4A l2O 3 + 9F e 11.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 g + CO 2 2M gO + C 四.复分解反应:1.酸碱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 2O;C u(OH )2 + H 2SO 4 == CuSO 4 + 2H2OH 2S O4 + B a(OH )2 == B aSO4↓+ 2H 2O ;C a(OH)2 + 2H Cl == CaCl 2 +2H 2O2.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应: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Cu O + H2SO 4 == CuSO 4 + H 2OMgO + 2HC l == MgCl 2 + H2O;A l2O 3 + 3H 2SO 4 == Al2(S O4)3 + 3H2O3.碳酸盐与酸溶液反应: CaCO 3 + 2HC l == CaC l2 + CO 2↑+ H 2O;Na 2CO 3 + 2H Cl == 2NaCl+ CO 2↑+ H 2OK 2CO 3 + H2SO 4 == K 2SO 4 + CO 2↑+ H 2O4.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 Na 2CO3 + Ca (OH )2 == CaCO 3↓+ 2Na OH;CuS O4 + 2NaOH== Cu (OH )2↓+N a2SO 4C uSO 4 + Ba (OH)2 == BaS O4↓+ C u(OH)2↓5.Ag +与Cl—反应:HCl + AgNO 3 == AgCl ↓+ H NO3;NaC l + AgNO 3 == A gC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 高温 === 高温 ===高温=== 高温 ===l↓+ N aNO 36.B a2+与SO 42—反应:BaCl 2 + CuSO 4 == BaS O4↓+ C uCl 2;H 2S O4 + BaCl 2 == Ba SO 4↓+ 2HCl 7.纯碱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 2CO 3 + CaCl 2 == CaC O3↓+ 2Na Cl8.铵盐与碱反应产生氨气:NH 4NO 3 + N aOH == NaNO 3 + NH 3↑+ H 2O(NH 4)2S O4 + Ca(OH )2 == Ca SO 4 + 2NH 3↑+ 2H 2O五.其他反应类型:1.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Fe 2O3 + 3C O 2F e + 3CO 2;Fe3O 4 + 4CO 3Fe + 4CO 2;C uO + CO Cu + CO 2 2.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 CO 2 + C a(O H)2 == CaCO 3↓+ H 2O;CO 2 +2Na OH == Na 2CO 3 + H 2OSO 2 +2Na OH == Na 2S O3 + H2O3.有机物燃烧:C H4 + 2O2 CO 2 + 2H 2O ; C 2H 6O + 3O 2 2CO2 + 3H 2O C 6H 12O6 + 6O 2 6CO 2 + 6H2OC x H y Oz + (424z y x -+)O 2 xCO 2 + 2y H 2O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6CO 2 + 6H 2O C 6H 12O6 + 6O 2二:其它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 分子、原子、离子。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do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烟雨朦胧整理)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 4 HCO 3△NH 3 ↑+ CO 2 ↑ + H 2O2、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 Cu 2(OH) 2 3 △2CuO+ CO 2↑+ H 2CO O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 2 点燃 2MgO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 点燃 Fe 3 O 45、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 2点燃 2P 2 O 5 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 4 △K 2 MnO 4 + MnO 2 + O 2 ↑7、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 MnO2 2H 2O+ O 2 ↑ 8、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 3 MnO2 2KCl + 3O 2↑9、二氧化碳溶于水 CO 2 + H 2O === H 2CO 310、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 2CO 3 △ CO 2↑ +H 2O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1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O +C a( O H ) 2 ==CaCO ↓ + H O2 3 2 13、电解水: 2H 2 O 通 电 ↑+ O 2 ↑2H 214、氢气燃烧或爆炸: 2H 2 + O 2 点燃 2H 2 O15、碳的不完全燃烧: 点燃 2CO2C + O 216、 碳的完全燃烧: C + O 2 点燃 CO 217、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 2 点燃 2CO 21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Ca(OH) 2+ CuSO 4 ==CaSO 4+ Cu(OH) 2↓ 19.、铜丝在空气中加热:2Cu + O 2 △ 2CuO20.、铝丝在常温时形成氧化膜: 4Al + 3O 2 == 2Al 2O 321、镁与硫酸反应: Mg+H 2SO 4==MgSO 4+H 2↑22.、镁与盐酸反应: Mg+2HCl==MgCl 2+H 2↑23.、铝与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 3+3H 2↑24.、铝与硫酸反应: 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25、铁与盐酸反应制氢气: Fe + 2HCl ==FeCl 2 + H 2 ↑26、铁与硫酸反应制氢气:Fe+H 2SO 4==FeSO 4+H 2↑ 27.、锌与盐酸反应制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 2 SO 4 ==ZnSO 4 + H 2↑28.、湿法炼铜法: Fe+CuSO 4==Cu+FeSO 4 高温29、工业炼铁的原理(以赤铁矿为例): 3CO+ Fe 2O 3 2Fe + 3CO 2。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割 烫 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
实验室药品的一些 图标 48
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试管
酒精灯
烧杯
铁架台
集气瓶
量筒
试剂瓶
37
关于物质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简单介绍:
(1)熔点和沸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 化温度叫做熔点;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注意:液体的沸 点是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
(2)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由于大 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101kPa的压强规定为标准大气压 强。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9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30
纸剪 成条
变化前 :纸
变化后: 纸
纸 燃 烧
变化前:纸 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
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食品 包装 袋中 充有 氮气 合 成 氨 工 厂
氮气的用途
12
化学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化学的发展史
古代化学
(元素周期律和 元素周期表)
现代化学
(物质结构理论)
(冶金、火药、造纸)
近代化学
(原子—分子学说)
14
古代化学
我国的化学工艺如烧制瓷器、造纸、制火药 等对世界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15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一学期3

课后练习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
B.水在0℃会结冰 C.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D.水能与一些氧化物反应
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纯水是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的液体 B 、海水是蓝色的,湖水是绿色的,所以水有多种颜 色 C 、水蒸气的密度小于液态水的密度,液态水的密度小于冰的密度 D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 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氢原 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你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直接在图上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里 产生的是________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产生的是________气;两 种气体的质量比是________,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 ________。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正、 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
九年级沪教版(上海)化学
3.1水
知识点
1. 水的净化 2. 水的组成 3. 水的性质
水的自然净化 物理净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水的人工净化——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
取水→ 沉淀池→过滤池上游的水)(沉降) (过滤)(明矾或氯化铁吸附微小的悬浮物)(挥发)(杀菌消毒)
氢气的性质
ρ H2=0.889g/cm³、1/14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液体,ρH2<ρ空气 ,难溶于水 密度最小的气体
化学性质:可燃性 H2+ O2 点燃
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推断题常“题眼”集锦
·上海教育版
│ 推断题常用“题眼”集锦
·上海教育版
│ 推断题常用“题眼”集锦
·上海教育版
│ 推断题常用“题眼”集锦
·上海教育版
│ 推断题常用“题眼”集锦
·上海教育版
│ 推断题常用“题眼”集锦
·上海教育版
│ 推断题常用“题眼”集锦
·上海教育版
│ 推断题常用“题眼”集锦
·上海教育版
│ 常用计算公式
·上海教育版
·上海教育版
│ 推断题常用“题眼”集锦
·上海教育版
│ 常用物质的俗名、名称、化学式
·上海教育版
│ 常用物质的俗名、名称、化学式
·上海教育版
│ 常用物质的俗名、名称、化学式
·上海教育版
│ 常用物质的俗名、名称、化学式
·上海教育版
│ 常用计算公式
·上海教育版
│ 常用计算公式
·上海教育版
│ 常用计算公式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方程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化学式归类
·上海教育版
│ 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上海教育版
│ 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上海教育版
│ 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上海教育版
│ 推断题常用“题眼”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