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一、概述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项目或决策的方法,通过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因素,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探讨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应用范围、步骤和实施方法,并以实例说明其重要性。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与应用范围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经济评估工具,用于评估项目或政策在成本和效益方面的优劣。
它将预期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以确定投资是否值得,并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广泛应用于公共领域,如交通、环境、医疗、教育等。
政府部门和私营机构常用该分析方法来评判项目的可行性、效益和潜在风险,以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1. 确定分析目标:明确分析目标,定义成本效益评估的范围和问题。
2. 收集数据:收集与分析相关的成本和效益数据,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外部成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3. 评估成本:对所涉及成本进行估计和计算,包括初期投资成本、运营维护成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4. 评估效益:对所期望的效益进行估计和计算,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
5. 计算净现值:通过将效益减去成本,计算评估对象的净现值,以确定经济可行性。
6. 敏感性分析:通过调整假设和参数,分析各种可能情况下的结果变化,以揭示评估结论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7. 形成结论:综合分析结果,制定相关建议并提供决策支持。
四、成本效益分析的实施方法1. 成本效益比方法:通过计算预期效益与成本的比值,确定投资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
若比值大于1,表示预期效益超过成本,投资值得,反之则不值得。
2. 回收期方法:计算在不同项目中回收投资所需的时间,以判断不同方案之间的优劣。
较短的回收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3. 内部收益率方法: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即使得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来评估投资的可行性。
当内部收益率高于预期的贴现率时,该投资是可行的。
五、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性1. 优化资源配置:成本效益分析有助于明确项目或决策的经济效益,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一、引言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一种经济学工具,用于评估决策、政策或项目的经济效果。
通过比较成本与效益,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了解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
本文将介绍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和商业决策中的重要性。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比较目标的方法,通过将成本和好处以可比较的方式进行量化,来帮助进行决策。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直接成本和效益是可以直接测量和估计的,而间接成本和效益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模型和假设来计算。
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找到最大化效益或最小化成本的方案。
三、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1. 确定目标:明确分析的目标和范围,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收集数据: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包括成本和效益的相关信息。
3. 量化成本和效益: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确保可比性和准确性。
4. 建立模型:根据分析目标和数据,建立成本效益分析的模型,用于计算和评估方案的效果。
5. 分析和比较:利用模型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6. 敏感性分析:对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方案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和可行性。
7. 结果解释:将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包括成本效益比率、回收期等指标,以便决策者进行决策。
四、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成本效益分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公共政策、企业投资和项目管理等。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场景的例子:1.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政府可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果,选择最优方案。
2. 环境保护政策: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评估环境政策的成本和效益,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3. 企业投资决策: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新产品或新市场的潜力和可行性,降低风险。
4. 健康医疗领域:成本效益分析可以用于评估医疗方案的效果和经济性,帮助医院和政府做出决策。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引言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是一种衡量方案或项目投资回报的方法。
通过比较方案或项目的成本与其带来的效益,可以评估其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
CBA广泛应用于公共政策决策、企业投资决策以及项目评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步骤以及常用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其应用。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学工具,旨在衡量投资的回报。
它通过将方案或项目的成本与其产生的效益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值得投资。
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成本(例如物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间接成本(例如设备维护成本、培训成本等)。
效益可以是直接效益(例如收入增加、成本减少)或间接效益(例如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改善)。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在成本和效益之间建立一个比较框架,以便决策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投资的回报和风险。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确定分析范围:明确要分析的方案或项目,并确定分析的时间段和范围。
2.确定成本:列出所有与方案或项目相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3.确定效益:列出所有与方案或项目相关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4.估算成本和效益:对每个成本和效益进行估算,可以使用现有数据、专家意见或模型进行估算。
5.贴现:对未来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贴现,以考虑时间的价值。
6.比较成本和效益:将贴现后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计算方案或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7.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其对结果的影响。
8.做出决策: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和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做出最终的投资决策。
常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成本效益分析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净现值是将未来的现金流贴现到现值,然后减去投资成本的总和。
如果净现值为正,则表示方案或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决策或项目价值的方法,通过比较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来确定最终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它在许多领域和行业中非常常见,如经济学、工程、环境科学、医疗保健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方法一:净现值法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NPV)是一种常见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未来的成本和效益转换为现值,计算出项目的净现值,以确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计算公式如下:NPV = Σ (现值效益 - 现值成本)如果净现值大于零,表示项目具有正向的经济效益;如果净现值小于零,则意味着项目的效益无法弥补成本,可能不具备经济可行性。
方法二:内部回报率法内部回报率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也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它通过计算项目的内部回报率,即使得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来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计算公式如下:Σ [现值效益 / (1 + IRR)^n] - Σ [现值成本 / (1 + IRR)^n] = 0IRR是使上述方程成立的折现率。
如果IRR大于预期的最低折现率,项目被视为经济可行的。
方法三:成本效益比法成本效益比法(Cost-Benefit Ratio)是另一种常见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它通过计算项目的成本效益比,确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计算公式如下:成本效益比= Σ 现值效益/ Σ 现值成本如果成本效益比大于1,表示项目具有经济效益;如果小于1,则项目效益无法弥补成本,可能不具备经济可行性。
方法四: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用于评估项目结果对关键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通过调整关键因素的值,比如成本、效益或折现率,观察净现值、IRR或成本效益比的变化,从而了解项目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方法五:边际成本效益分析边际成本效益分析(Marginal Cost-Benefit Analysis)是一种常用于决策分析的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范例6篇

成本效益分析范例6篇一、作业成本法概述1、作业成本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定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2.作业的划分。
作业成本法的首要工作是确认作业。
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作业输出或小号的方式将作业分为四类:(1)生产级操作。
即与生产单位产品有关的作业,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这种活动成本与产出成正比。
(2)批次级作业。
即生产每批产品所从事的作业,例如对每批产品的机器准备、订单处理等。
该层次的作业成本取决于生产批次的多少。
(3)生产维护水平运行。
它是维持工厂生产的操作,如工厂管理、供暖、照明、工厂折旧等。
这个操作的成本是所有产品的共同成本。
二、应用ABC的成本分析:实施成本应用ABC来核算产品成本并不是要彻底否定原有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而是要在原有的成本信息系统基础上,改进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
因此建立ABC系统并使之与原有的信息系统协调运行,以及为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增加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是应用ABC所付出的代价,一般将其统称为“实施成本”。
实施成本从其产生的原因来看,主要由设计成本、运行成本两部分构成。
1、设计成本。
设计成本是指在原有会计核算系统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行业性质以及生产流程的特点,为增加ABC系统功能所需要进行的研究设计而付出的代价,是整个ABC系统的基础。
设计成本主要包括设计ABC系统、系统得到必要的承认以及根据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变化对ABC系统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运行成本。
运行成本又分为核算成本和机载成本,二者是一种此增彼减的关系。
(1)核算成本。
核算成本是指运用ABC系统对成本进行记录、计量所使用的人力、物力及所付出的代价,是应用ABC的必要条件。
(2)机载成本。
机载成本主要是指将ABC设计加载到计算机信息系统而发生的软件开发费用以及机载运行的费用,即在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运行ABC时所付出的代价,包括软件开发费用、设备购置费用、人力费用、动力费用、备品备件和日常维护费用等。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学的工具,用于评估特定政策、项目或投资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实施各种决策时,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其所做选择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评估不同的情况。
一、净现值法净现值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一个项目或投资的总收入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从而计算出该项目的净现值。
如果净现值为正,说明该项目或投资是有盈利的,反之则是亏损的。
净现值法的优势在于综合考虑了项目或投资的全部现金流量,能够直观地展现出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一个项目或投资的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是指使项目或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反映了该项目投资的回报率。
通常情况下,内部收益率越高,说明该项目的收益越有吸引力。
内部收益率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找到最合适的投资方案。
三、边际成本效益分析法边际成本效益分析法是针对每一单位产出或活动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关系,可以确定最优的生产水平或活动水平。
边际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微观经济学领域,能够有效地评估边际决策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四、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不同变量对项目或投资结果的影响。
通过对关键变量进行不同数值的变动,可以评估这些变动对项目净现值或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
敏感性分析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项目或投资的风险程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
总结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评估不同方案的成本和效益关系,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边际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是几种常见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决策情况,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一、导言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为了实现最终目标所需消耗的资源成本和预期获得的利益效益之间的比较,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投资决策。
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学中一种重要的决策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评估如何分配资源,通过比较成本和效益,制定出对生产、投资和消费决策最优的方案。
本文将从概念、原理、方法、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入介绍成本效益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工具,通常被用来评估在特定的资源和时间约束下,项目或决策通过其产生的预期费用和效益的相对优劣。
成本效益分析将每一个决策项的成本与效益联系起来,在不同决策选项之间进行比较,以便作出明智的决策。
三、成本效益分析的原理1. 成本效益分析的核心理念是利益最大化原则。
这是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实际生产、投资实践基础上的推演结果。
2.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成本效益分析的原理还包括对目标、对象、时限、条件、市场、竞争、趋势等因素的考虑,所需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及多种工具的运用。
四、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包括直接比较法、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法。
1. 直接比较法:直接比较法是将所有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进行直接比较,以判断哪种方案效益最大,成本最小。
2. 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是根据各种方案所产生的净现值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种投资方案内部的收益率,以决定是否值得投资。
3. 净现值法:净现值是将所有方案的现金流的所得减去所支出的成本,然后进行现值汇总,以判断哪种方案的净现值最大。
五、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1. 投资决策: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比较不同投资方案的成本和效益,以制定最优的投资决策。
2. 项目评估:成本效益分析可对各种项目进行评估,为企业管理者制定最优的决策提供依据。
3. 产品设计:成本效益分析可将生产中各项成本和效益联系起来,从而为企业提供制定产品设计方案的依据。
成本效益分析

表1 百元商品产值成本指标计算表
产 量 单 价 单位成本 产 值
成 本 百元产值成本
产品 计实计 实 计 实
计
实 计实 计
实
划际划 际 划 际 划 际 划 际 划 际
甲 20 18 30 30 24 21 600 540 480 378 80 70
20.4.1 成本利润率的形式
➢
成本销售毛利率
=商品销售毛利 商品销售成本
100%
➢ 成本销售利润率 =商 商品 品销 销售 售成 利本 润100%
➢
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
商品销售成本+期间费用
100%
➢ 成本费用利润率 =商品销售利成润本总+额期间费用100%
20.4.2 成本销售毛利率的分析
合计 — — — — — — 41 000 44 400 30 620 31 980
表2 百元销售收入成本计算表
指标
计划
实际
差异
百元销售 30 620÷41 000×100=74.68 31 980÷44 400×100=72.03 -2.65
收入成本
百元销售 收入费用
4 100÷41 000×100=10 4 884÷44 400×100=11
1
百元销售收 入成本费用
74.68+10=84.68
72.03+11=83.03 -1.65
➢ 每百元销售收入成本指标的分析:72.03-74.68=-2.65
➢ 分析步骤:
1. 计划品种、计划等级、计划成本、计划价格的百元销售收入成本
= 30 620÷41 000×100=74.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净现值法)
例:根据某医院卫生 服务情况,购臵X光机 有三个可供选择方案 的初始投资,10年内 的成本和收益的现值 见表。 三个方案初始投资相 近,B方案净现值最大, 故选B方案。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应用于疾病治疗评价 对于一种疾病可采取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案,究 竟采用哪种方案所消耗的卫生资源最少,而又能 取得相同的结果,或,哪种方案在消耗资源相同 的情况下取得的结果最好。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应用于卫生资源的分配评价
论证卫生政策的经济效果。例如筹资政策、税 收政策、价格政策、资源配臵政策(区域卫生规划否最佳? 论证卫生规划实施方案的经济效果。如为降低 儿童死亡率而实施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现有四种不 同的初保实施方案:免疫(选择性PHC)、疟疾控 制、综合性PHC、水与环境卫生治理,要求决策者 决定哪种方案最好?
有关成本的相关概念
固定成本(fixed cost):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量 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增加而变化的成本。如
职工工资,仪器设备折旧费等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 增加而成比例增加,而单位成本则是固定的。如试剂。
混合成本(mixed cost):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不成比例。
成本-效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CBA)
静态分析法: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即不计利息,
不计贴现率,直接利用成本和效益的流转额,以增 量原则计算方案投资在正常年度能带来多少净收益。
动态法:既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把不同时点发
生的成本和效益折算到同一时间进行比较,又要考 虑成本和效益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变化情况。
许多国家都在探讨住院治疗的项目中有哪些可由门诊 治疗替换。美国医院协会统计全国有66%的医院开展门 诊手术,城市医院达74%。这些医院的外科手术中门诊 手术占16%,并且规定有些项目的手术必须在门诊实施。
英国的经济学者对治疗静脉曲张的两种治疗方法作了 疗效和经济学上的比较,结果住院治愈每名患者医疗费 用为44英镑,门诊为9.8英镑,而治疗效果基本相同。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例:日本曾调查了某村庄增加一名卫生宣教护士
的经济效益。该护士开设一个“防感冒、防肠胃病、 防脑溢血”的卫生宣教馆,经过一年的预防教育, 使该村的年医疗费用从原来的700多万日元降低到 340万日元,说明了在基层开展卫生宣教具有明显 的经济效益。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在原来服务量基础上再追 加一个单位服务两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例:某手术室:3个病人/天,总成本150元,平均成本50元/人;4个病 人/天,总成本180元,平均成本45元/人;边际成本30元 根据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可以确定最佳服务量。
成本
MC
AC
E 服务量
有关成本的相关概念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当我们做出一种选 择时,放弃另一种选择的实际代价。例:若一20岁的 女孩在家照顾患病的母亲,其机会成本是女孩出去工 作的工资或请保姆、护士的钱。 沉没成本(sunk cost):在过去的规划中已经支付的 成本(在成本计算时,一般不考虑,对评价和决策不 产生影响)。 例:某医院有可以报废的药水瓶(原购买价1000 元),处理有两个方案(1)消毒洗涤,回收利用,可 节省购买新药水瓶1200元,支付洗涤费350元。(2) 作废品处理,可得250元,大要支付购买新品1200元。
成本最小分析
(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CMA)
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评价和寻求最经济的方 法,也就是成本最小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节省 开支,减少浪费,把费用缩减到最低程度。
有关成本的相关概念
成本(Cost) 某项卫生服务规划或方案所消耗的全部 物质资源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示。 直接成本(Direct Cost)和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 根据成本与卫生服务的关系可将成本分为两类:直接 用于卫生服务消耗的资源或代价称为直接成本,而由 于伤病或死亡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或代价称为间接成本。 一般来说卫生服务的直接成本包括与伤病直接有关的 预防、医疗、康复、保健服务等消耗的所有人力、物 力资源,无论其由国家、地方政府支付还是由个人支 付。而间接成本包括因病休工休学或死亡所损失的工 资、奖金和丧失劳动能力所造成的社会产值的减少等。
医院规模大小的确定(350-400) 医疗仪器设备的购臵:CT/2500人 健康普查中使用方法和医疗仪器的经济学分析 (西宁)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其它:如
对医学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当科研成 果形成了新技术,并应用于实际中时计算其经济 效益,进行经济评价,提供相应的经济信息,有 助于医学科研成果的综合评价。 泰国的计划生育:1美元:7.22美元 前苏联的“日间”和“短期”住院部:缩短住 院6.5天,增加获得良好治疗病人数,减轻病人 经济负担。 药物筛选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例:前苏联经济学家曾统计:其卫生保健工作曾
使当年500万劳动者免于死亡,转化为生产力每人 平均可创造2470卢布,总共123.5亿卢布。而同年 的卫生保健和体育事业的总经费不超过56亿卢布。 医疗服务的国民经济效益是每花费100卢布重新创 造的国民收入可达220卢布。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应用于疾病预防评价 对于许多疾病来说,同样多的经费用在预防 上要比用在这种疾病的治疗上效益高得多。 目前CBA分析方法已被应用于对各种传染病 如麻疹、风疹、腮腺炎、伤寒、小儿麻痹症、肝 炎、流感等预防工作的评价和决策,以及高血压 中风、心肌梗塞、某些肿瘤等慢性病预防工作的 评价和决策。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美国1965年使用麻疹疫苗后至68年因麻疹发病
和死亡人数大大减少。当年接种成本为2100万美 圆,取得的效益为2.2 亿美圆,成本效益比值为 1:10。
前苏联1956年对1200万名儿童使用了小儿麻痹
症疫苗,1964年基本消灭该病。其总成本为4580 万卢布,获得的效益达30亿卢布,其比值为1: 66。
有关成本的相关概念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单位服务量所需消耗的成 本。
增量成本(incremental cost):在原来成本基础上再 追加的成本。一个新方案,在分析效益时,主要看增 量成本,看哪个大,若成本〈效益则可取。
可控成本(controllable cost):通过管理活动可改变 其数额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 不可控成本(uncontrollable cost): 即使加强管理 活动后,也无法改变的成本,如设备的折旧和大修。
日本进行了肾透析和肾移植的成本效果分析,肾透析 每人年平均费用为765万日元,而肾移植为每例281万日 元,同时肾移植的效果比肾透析好,且患者可以恢复一 定社会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对终末期肾病病人。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应用于医院建设和医疗仪器设备的配备和利 用的评价和决策 例如论证是否采用新的医学技术、仪器设备, 如是否用CT代替其他的诊断仪器等。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应用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对卫生规划从 卫生资源的投入量(卫生服务成本)和卫生资源的 产出(效果或效益或效用)两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分 析,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臵和有效的利 用。简而言之,即通过分析卫生规划的经济效果 (成本、效果或投入、产出),对备选方案进行评 价和选优。
成本-效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CBA)
成本-效益分析时成本和效益均使用货币表现, 这样可以对具有不同目标、不同地区、不同目标人 群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对于效益的衡量, 一般情况下,能用货币形式表主要是那些容易确定 的效益,如生产的收益或资源的节省。因而,在进 行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时,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方 法使用货币形式来反映健康效果。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例:美国一些著名的卫生经济学家对世界各国卫
生资源分配、利用和效益情况分析后指出,发展中 国家及经济落后地区,投入的卫生事业经费越多, 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越大。与此相反,在一些发达国 家如美国,卫生经费再增加,其卫生服务效益或效 果不一定增加,甚至可能下降。如医源性疾病发病 率的增加使居民健康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国民经济 的发展。 世行报告:投资于健康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投资。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18 15 12
产品B
9 6 3 0 0 1 2 3 产品A 4 5 6
生产可能性边界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
成本-效益分析作为对某项计划和方案进行评价和
决策的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 军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水利、教育和卫生等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