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定位监测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小区物业监控的工作总结

小区物业监控的工作总结

小区物业监控的工作总结
小区物业监控是保障小区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监控设备和人员巡逻,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维护小区的秩序和安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小区物业监控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情况,希望能够对未来的工作有所借鉴和提升。

首先,我们小区物业监控团队加强了监控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我们对小区的监控摄像头进行了全面排查和维修,确保每一个监控点都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我们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监控设备,提高了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工作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监控保障,为小区的安全和秩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监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小区内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我们还建立了监控数据的存档和备份制度,确保监控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我们对小区安全状况的掌握和应对能力,为小区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最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监控设备的盲区和死角较多,需要进一步完善设备布局和覆盖范围;监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还不够深入和全面,需要加强对数据的挖掘和利用。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高我们的监控工作水平和效果。

总的来说,小区物业监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小区物业监控团队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监控设备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对监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为小区的安全和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为小区的发展和居民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监测工作总结

地址监测工作总结

地址监测工作总结
地址监测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特定地点的情况,为相关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地址监测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些工作的情况和成果。

首先,我们在地址监测工作中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
确性和及时性。

我们利用卫星定位、无人机、摄像头等设备,对目标地点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和观测,获得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其次,我们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整理,形成了一系列的监测报
告和分析报告。

这些报告包括了目标地点的人流车流情况、环境变化情况、安全隐患情况等,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另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相关的应急救援工作,利用我们的监测数据和信息,
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及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预警信息,帮助他们做出了及时的决策和应对措施。

总的来说,我们的地址监测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进展,为相关工作提供
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地址监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地址监测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
相关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地址监测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和进展。

监控gps工作总结

监控gps工作总结

监控gps工作总结
监控GPS工作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各行各业中,GPS监控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从物流运输到个人定位,都离不开GPS的支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GPS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进行总结。

首先,GPS监控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GPS监控系统是通过卫星信号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系统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精确位置,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实时追踪物体的位置,并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

在物流运输行业中,GPS监控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安装GPS设备,物流公司可以实时监控货物的位置和运输进度,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GPS监控系统还可以帮助物流公司优化路线规划,减少运输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除了物流运输,GPS监控系统在个人定位和安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家长可以通过GPS监控系统来实时追踪孩子的位置,保证他们的安全。

老年人或患有认知障碍的人也可以通过GPS监控系统来获得帮助,一旦他们离开了安全区域,监控中心就会立即发出警报。

总的来说,GPS监控系统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保障人们的安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GPS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小区监控岗年度总结(3篇)

小区监控岗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的尾声,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在小区监控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此,我将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二、工作回顾1. 强化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过去的一年,我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学习国家和地方关于安全防范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加强监控设备维护,确保监控效果我认真负责地维护小区监控设备,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监控画面清晰、流畅。

针对设备故障,及时上报并协调维修,确保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3. 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了更好地服务小区居民,我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4.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树立良好形象我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如节假日慰问、社区文化活动等,与居民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通过参与活动,提升了小区的凝聚力,树立了良好的社区形象。

三、工作亮点1. 监控设备升级改造过去的一年,我积极推动小区监控设备的升级改造工作,将传统的模拟监控系统升级为高清数字监控系统,实现了监控画面的高清、清晰,提高了监控效果。

2. 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有效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共处理了10余起突发事件,如火灾、盗窃、老人走失等。

在处理过程中,我始终保持冷静、果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3. 服务质量提升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居民们对我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为小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业务知识储备不足虽然我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但与实际工作需求相比,我的业务知识储备仍有不足。

今后,我将加强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 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自己的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小区监控工作总结500字

小区监控工作总结500字

小区监控工作总结500字小区监控工作总结。

小区监控工作是保障居民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监控设备的安装和运行,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区的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小区的监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首先,我们小区对监控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在小区的重要位置,如入口处、楼道、停车场等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可以全方位地监控小区的安全情况。

同时,我们也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小区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小区的监控设备运行效果比较明显。

通过监控设备,我们成功地抓拍到了一些小偷、扒手等不法分子,为小区的安全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同时,监控设备也在一些纠纷纠纷调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居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但是,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还不够广,一些角落和盲区还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监控设备的画质和清晰度还有待提高,有时候无法清晰地抓拍到不法分子的面部特征,影响了案件的侦破和处理。

最后,监控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区的监控工作,我们计划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完善监控设备的安装,扩大监控范围,提高监控设备的画质和清晰度,加强对监控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

同时,我们还计划加强小区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好小区的安全稳定。

通过以上的总结和计划,我们相信小区的监控工作会越来越好,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让小区的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小区监控个人工作总结

小区监控个人工作总结

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作为小区监控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保障小区安全、维护居民生活秩序的重要职责。

在这一年中,我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加强监控设备维护与升级- 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监控设备进行升级,提高监控效果。

2. 严格执行监控工作制度- 严格遵守监控室工作纪律,按时到岗,认真履行职责。

- 对小区内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处理。

3. 积极参与小区安全巡查- 定期参与小区安全巡查,对小区内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 加强信息报送与沟通- 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小区监控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 与物业、安保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共同维护小区安全。

三、工作收获1. 专业技能提升-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对监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 对小区安全防范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 在与物业、安保等部门的协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 通过团队协作,小区安全防范工作得到了有效提升。

3. 责任意识增强- 在工作中,我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小区安全贡献力量。

- 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我的责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1. 监控设备更新换代需求- 部分监控设备老化,存在故障隐患,需要及时更新换代。

2. 人员培训需求- 部分新入职员工对监控设备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培训。

3. 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 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工作效率。

五、明年工作规划1. 加强监控设备更新换代- 积极争取资金,对老旧监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2.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新入职员工进行监控设备操作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小区监控员年度总结范文(3篇)

小区监控员年度总结范文(3篇)

第1篇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作为小区监控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守护家园安宁、保障居民安全的重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概述本年度,我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保障小区安全为己任,积极履行监控职责。

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支持下,我认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以下成绩:1. 监控区域覆盖全面:对小区各个角落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监控无死角,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2. 事件处理及时高效:对小区内发生的各类事件,如盗窃、火灾、紧急求助等,能够迅速响应,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

3. 治安防范措施到位:加强与物业安保人员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小区治安秩序,有效预防犯罪事件的发生。

4.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监控效果。

二、年度总结1. 监控设施投入和改善:本年度,小区监控设备得到升级,新增高清摄像头,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提高了监控效果。

2. 人员素质提升: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监控工作有序进行。

4. 安全状况改变:通过加强监控和治安防范,小区盗窃案件明显减少,居民安全感得到提升。

三、不足与改进1. 监控范围仍有盲区:部分角落监控效果不佳,存在监控盲区。

2. 信息处理速度有待提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信息传递和处理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 扩大监控范围:建议在小区重点区域增设摄像头,消除监控盲区。

2. 优化信息处理流程:加强与物业安保人员的沟通,提高信息传递和处理速度。

3. 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小区安全保驾护航。

四、明年工作规划1. 继续完善监控设施: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监控设施布局,提高监控效果。

2.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监控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地址监测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地址监测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地址监测工作总结报告范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所负责的地址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这份报告中,我将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首先,我要感谢团队成员们的辛勤工作和合作精神。

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完成了大量的地址监测任务。

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成功监测到了一些问题地址,并及时采取了措施加以解决,有效地提高了地址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其次,我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估。

在地址监测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大量的地址数据需要处理,我们的工作进度有时候较慢,导致了一些问题地址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

其次,部分团队成员在地址质量评估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学习。

最后,我们在信息共享和沟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引入一些自动化工具和软件,提高地址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团队成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在地址质量评估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我们还应该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反馈。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团队的管理和协调,确保地址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将组织定期的工作会议和培训,以确保团队成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我还将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地址问题,提高地址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总之,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地址监测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相信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我相信,在全体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地址监测工作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四年土壤地力小区定位监测试验总结醴陵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二○○四年十二月为进一步掌握稻田土壤肥力状况和土壤养分变化动态及施肥效益,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和保持土壤肥力,在新时期为科学指导农民施肥提供可靠依据,我站在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的统一安排和精心指导下,自2003年起,承担了“稻田土壤地力小区定位监测”项目。

现将2004年监测研究结果汇报总结如下:1、基本情况:1.1 长期定位监测点的位置该点位于醴陵市板杉乡红光村二房组,丘名正谷丘,系该组农户刘正年承包的责任田。

面积2.0亩,地处垅中部,经纬度为E113°24′40.4″N27°41′9.4″,海拔55米。

1.2 土壤性质土壤由花岗岩发育而成,为麻沙泥土种,肥力中等偏上,耕层深度13厘米,常年地下水位60厘米,代表当地耕地面积的70%,原常年产量早晚两季稻谷800kg/667㎡左右。

1.3 天气情况今年5-9月份生长期气候条件中等,日平均气温25.78℃,较去年同期低1.14℃;日照总时数852.1小时,较去年短64.1小时;降水量720.4毫米,较去年多51.5毫米。

2、试验设计与实施:2.1 试验设计严格按照《土壤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定位监测点试验小区面积66.67m2(长10m,宽6.67m),共6个小区。

小区之间用现浇间隔深入耕作层40cm,田面以上用红砖水泥作田埂,田埂高出地面40cm,宽30cm,小区定位监测田的各小区排灌分家,设置有单独进、排水口,进水口安装水表,以准确计量每次小区灌水量。

试验区分设六个处理,即:①不施肥区、②配方肥区、③单质化肥区、④30%有机肥区、⑤60%有机肥区、⑥100%秸秆还田区。

试验期间,各处理区除施肥水平不同外,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

并详细记载了田间作业情况、测定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小区取土样(交省土肥站测定)。

2.2 试验作物及品种:早稻品种为湘早籼31号,晚稻品种为赣晚籼30号,二者均为常规优质稻品种。

2.3 施肥量(见表1)2.4 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试验采用稻-稻-冬闲耕作制度。

早、晚稻均实行浅水湿润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

3、结果与分析:3.1 早稻3.1.1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稻产量的影响(见表2)早稻品种为湘早籼31号,于3月21日播种,7月14日成熟收割,全生育期115天。

表1 早、晚稻施肥详情表(单位:kg/667m2)施肥水平处理碳铵配方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猪粪尿稻草合计N P K早稻不施肥区配方肥区50 9.0 1.09 4.98 习惯施肥区40 4.75 25 9.0 1.3130%有机肥区35 482.5 8.86 1.48 5.4 60%有机肥区20 965 8.71 1.87 5.84 秸秆还田区37 400 8.94 1.21 7.17晚稻不施肥区配方肥区50 10.5 0.87 4.98习惯施肥区50 5 25 5 10.8 1.31 2.49 30%有机肥区25 4 2.5 670 10.64 1.43 6.4 60%有机肥区15 2.5 1.5 1340 11.4 2.25 7.58秸秆还田区25 6 281 9.62 0.72 4.93 养分含量计算标准:①碳铵N17%;②早稻配方肥N18%,P2O55%,K2O12%,晚稻配方肥N21%,P2O54%,K2O12%;③尿素N46%;④过磷酸钙P2O512%;⑤氯化钾K2O60%;⑥猪粪尿N0.53%,P2O50.34%,K2O0.48%;⑦稻草N0.57%,P2O50.23%,K2O1.05%。

表2 早稻产量情况统计项目处理籽粒产量秸秆产量生物产量产量(Kg/亩)增产率(%)产量(Kg/亩)增产率(%)产量(Kg/亩)增产率(%)1 204 / 202 / 406 /2 399 95.6 286 41.6 685 68.73 323 58.3 269 33.2 592 45.84 419 105.4 302 49.5 721 77.65 374 83.3 291 44.1 665 63.86 389 90.7 294 45.5 683 68.2由表2可知,早稻无论是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以处理4(30%有机肥区)最高,其次为处理2(一次性配方肥区),再次为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第4为处理5(60%有机肥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位居第5,无肥区产量最低。

3.1.2 对早稻经济性状的影响(见表3)表3 早稻经济性状项目处理株高(cm)有效穗(万/亩)总粒数(粒/穗)实粒数(粒/穗)结实率(%)千粒重(g)理论产量(kg/亩)实际产量(kg/亩)施肥效应(%)1 78.0 16.4 69.9 62.7 89.7 25.8 265.3 204 /2 83.4 20.5 95.6 79.9 83.5 26.4 432.4 399 95.63 84.5 18.8 94.4 74.8 79.2 26.2 368.4 323 58.34 84.9 20.4 98.9 83.3 84.2 26.6 452.0 419 105.45 83.2 20.0 95.9 80.6 84.0 26.4 425.6 374 83.36 87.4 20.2 95.9 80.7 84.2 26.5 431.9 389 90.73.1.2.1 有效穗数早稻以处理2(配方肥区)最高,为20.5万/667㎡,其它依次为处理4(30%有机肥区)、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处理5(60%有机肥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最少为处理1(无肥区)。

3.1.2.2 总粒数和结实率总粒数最多的为处理4(30%有机肥区),为98.9粒/穗;其次为处理5(60%有机肥区)和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均为95.9粒/穗;第4为处理2(配方肥区),95.6粒/穗;第5为处理3(单质化肥区),94.4粒/穗;以处理1(无肥区)最少,69.9粒/穗。

结实率最高的为处理1(无肥区),为89.7%;其次为处理4(30%有机肥区)和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再次为处理5(60%有机肥区) 、处理2(配方肥区),最低为处理3(单质化肥区)。

;3.1.2.3 千粒重以处理4(30%有机肥区)和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最大,分别为26.6克、25.5克;其次为处理2(配方肥区)和处理5(60%有机肥区),二者均为26.4克;以处理1(无肥区)和处理3(单质化肥区)最小,分别为25.8克、26.2克。

3.1.2.4 株高以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最高,达87.4cm,其次为处理4(30%有机肥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处理2(60%有机肥区)、处理5(配方肥区),处理1(无肥区)最低。

3.2 晚稻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如表4):晚稻品种为赣晚籼30号,于6月6日播种,10月17日成熟,全生育期133天。

籽粒产量最高的为处理4(30%有机肥区),为491.5㎏/667㎡,其它依次为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处理5(60%有机肥区)、处理2(配方肥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处理1(无肥区)产量最低。

生物产量最高为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为876.9㎏/667㎡,其次分别为处理4(30%有机肥区)、处理5(60%有机肥区)、处理2(配方肥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最低的是处理1(无肥区),为501.5㎏/667㎡。

表4 晚稻产量情况统计项目处理籽粒产量秸秆产量生物产量产量(Kg/亩)增产率(%)产量(Kg/亩)增产率(%)产量(Kg/亩)增产率(%)1 271.5 / 230 / 501.5 /2 475.4 75.1 364 58.3 839.4 67.43 455.5 67.8 376 63.5 831.5 65.84 491.5 81.0 379 64.8 870.5 73.65 480.7 77.1 388 68.7 868.7 73.26 484.9 78.6 392 70.4 876.9 74.9 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稻经济性状的影响(如表5):表5 晚稻经济性状项目处理株高(cm)有效穗(万/亩)总粒数(粒/穗)实粒数(粒/穗)结实率(%)千粒重(克)理论产量(kg/亩)实际产量(kg/亩)施肥效应(%)1 83.1 16.8 68.9 65.8 95.5 28.0 309.5 271.5 /2 88.2 20.4 101.5 91.5 90.1 28.3 528.2 475.4 75.13 88.9 20.0 99.8 89.6 89.8 28.2 505.3 455.5 67.84 90.2 20.6 100.7 92.9 92.3 28.4 543.5 491.5 81.05 90.5 20.5 101.2 91.3 90.2 28.4 531.5 480.7 77.16 94.6 20.5 100.1 91.8 91.7 28.5 536.3 484.9 78.63.2.2.1 有效穗数晚稻以处理4(30%有机肥区)最多,达20.6万/667㎡,其次分别为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处理5(60%有机肥区)、处理2(配方肥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处理1(无肥区)最少,为16.8万/667㎡。

3.2.2.2 总粒数和结实率穗平总粒数仍以处理2(配方肥区)最多,为101.5粒/穗,其次为处理5(60%有机肥区)、处理4(30%有机肥区)、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处理1(无肥区)最少,为68.9粒/穗。

结实率最高的为处理1(无肥区),达95.5%;其次分别为处理4(30%有机肥区)、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处理5(60%有机肥区)、处理2(配方肥区),最低为处理3(单质化肥区),为89.8%。

3.2.2.3 千粒重千粒重以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位居榜首,达28.5克;处理5(60%有机肥区)和处理4(30%有机肥区)并居第2位,28.4克;其它依次为处理2(配方肥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最低为处理1(无肥区)。

3.2.2.4 株高株高仍以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最高,为94.6cm,其它依次为处理5(60%有机肥区)、处理4(30%有机肥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处理2(配方肥区),排名最后的为处理1(无肥区)。

3.3 两季作物总产如表6所示,两季作物总产,生物产量以处理4(30%有机肥区)最高,依次为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处理5(60%有机肥区)、处理2(配方肥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和处理1(无肥区)。

而籽粒产量处理4(30%有机肥区)最高,其它依次为处理2(配方肥区)、处理6(100%秸秆还田区)、处理5(60%有机肥区)、处理3(单质化肥区),处理1(无肥区)产量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