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经常探望好不好?
离婚后的妈妈千万不要这么对孩子……

离婚后的妈妈千万不要这么对孩子……婚姻和家庭向来是中国女人最宝贝的。
很多时候,要女人忍辱负重,可以!要女人自我牺牲,也可以!只要能为维持体面的夫妻关系,能给还未长大成人的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似乎做什么都可以!想得美!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有时最长情的陪伴,也抵不过男人离开时的坚决如铁。
去年春天,不管姨怎样低声下气地哀求,终究还是被离了婚。
离婚之后,表妹跟着姨。
意志消沉了一段时间后,姨安慰自己:丈夫没了,好歹还有个宝贝女儿。
真的是愧对女儿。
痛定思痛后,温柔善良的姨开始了一系列弥补行为,也正因如此,连女儿也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可怕了。
一前些天,我去姨家做客,不料却被吓出一身冷汗。
姨去超市了,表妹在书房写作业,而我和外婆在客厅看电视。
外婆平时最喜欢看京剧,所以我也就陪她老人家看会儿。
没多久,表妹出来了,二话不说,恶狠狠地撕扯外婆的衣服,把外婆使劲地摇晃,边摇边喊:“我让你看京剧,我让你看京剧!我都说了,我在家只准看《喜羊羊与灰太狼》。
你听到没有?”眼看七十多岁的外婆都快被她摇晕,我试图制止表妹的粗暴行为,却被她推开了!“我都走出书房,难道你们都没有看到吗?拜托,这是我家耶!”表妹怒吼。
真是万幸,凑巧姨回来了!表妹见状才松开了双手,开始靠近她妈,用命令的口吻说道:“妈,明天给我买双耐克鞋,最近流行。
”姨点头同意,并没有过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是她的精神支柱。
表妹已经够可怜了,爱她还来不及,又怎舍得责怪?生活中,女人一离婚,往往就把所有精力转移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情感的救命稻草,百般溺爱。
二最近,姨有了更大的麻烦。
表妹在学校的表现是一天比一天糟糕。
成绩下降,本就已经够让姨操心了;而行为的恶劣,更让姨伤心。
表妹的身体里似乎潜滋暗长着破坏因子:一言不合就会把同学的书撕毁甚至扔到教室外面;看哪位同学的铅笔好看就要去弄断;怀疑哪位同学背后说她坏话,就要上去揍人家……都三年级的女孩子啦!天天回家,表妹浑身上下满是泥土,脏兮兮的不像个女孩子,甚至连走路也开始带痞气。
探望子女的时间和方式

探望子女的时间和方式
1. 定期探望,父母可以约定每周、每两周或每月固定的时间来
探望子女。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奏,并且父母
可以在固定时间与子女共度时间。
2. 周末探望,如果父母之间的距离较远,每周末探望子女可能
是一个常见的选择。
父母可以轮流接送子女,或者选择在中途会合
的地点进行探望。
3. 寒暑假探望,对于离异家庭来说,寒暑假是一个较长的探望
时间段。
父母可以协商安排子女在假期期间与双方父母共度时间,
这样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与父母相处。
4. 节假日探望,在重要的节假日,父母可以协商安排子女与双
方父母共度时光。
这样可以让孩子在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家庭的温
暖和团聚的氛围。
5. 网络视频探望,对于无法亲自探望子女的父母来说,网络视
频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方式。
父母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与子女进行交流,虽然不能亲自陪伴,但可以缩短距离,保持联系。
6. 子女轮流居住,有些离异家庭会选择让子女轮流居住在双方父母的家中,这样可以让孩子与双方父母保持更密切的联系,并且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探望子女的时间和方式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学业、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双方父母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的调整。
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双方父母的爱和关心。
探望子女的时间和方式 -回复

探望子女的时间和方式-回复如何在探望子女方面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引言:探望子女是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和期待的时刻。
无论是离婚后的共同抚养,还是因各种原因暂时分离,我们都希望能够尽可能频繁地见到自己的孩子,保持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然而,由于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原因,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方式。
那么,如何在探望子女方面找到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呢?本文将一步一步向大家介绍。
一、建立沟通和合作的基础首先,父母双方都应该意识到,孩子的福利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离婚后的共同抚养,还是暂时分离,父母双方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并通过开放的沟通和合作来共同制定探望子女的时间和方式。
相互尊重对方的意见和需求,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二、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日常活动制定计划孩子的年龄和日常活动是确定探望时间和方式的重要因素。
如果孩子还很小,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见面,以保证双方对孩子的照顾。
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已经开始上学,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因此,父母双方应该尽量协商出一个适合孩子日常学习和活动的时间段,避免对孩子的正常生活造成过多的干扰。
三、灵活运用假期和周末时间假期和周末是探望子女的黄金时间段。
在子女所居住的城市,有些假期可能会比较长,这时父母双方可以轮流前往探望。
在平时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周末也是与子女共度的宝贵时间,父母可以利用这两天与子女共度时光,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
即使不能亲自前往探望,父母仍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子女保持联系。
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父母可以实时地与子女分享生活,交流感受,增加彼此之间的亲近感。
当然,这并不能代替实际的面对面交流,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五、创造共同的回忆和经历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美好的回忆和经历是非常重要的。
离婚后前夫不让看孩子还要抚养费可以拒绝支付吗?

离婚后前夫不让看孩子还要抚养费可以拒绝支付吗?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也就是说,对方不配合探视权力,其可以起诉。
但是,不能以此理由不给付关于孩子的抚养费。
婚姻破裂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在确定孩子的抚养权之后抚养费的支付也是一个应该确定的问题,但是很多人在婚姻破裂并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之后选择不让另一方探望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否可以成为拒绝支付抚养费的理由呢?离婚后前夫不让看孩子还要抚养费能不能拒绝支付呢?请看小编为您分析。
▲一、离婚后不让看孩子还要抚养费能不能拒绝支付第一,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也就是说,一方不配合女方履行探视权力,另一方可以选择起诉。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第二,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也就是说,对方不配合探视权力,其可以起诉。
但是,不能以此理由不给付关于孩子的抚养费。
▲二、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
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经济相当困难,无力按原数额给付,而抚养子女一方又能负担子女的大部分抚养费,那么可请求减少给付。
离婚中止探望权申请书

离婚中止探望权申请书离婚中止探望权申请书近年来,离婚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然而,当夫妻离婚后,孩子的探望权往往成为了一项争议焦点,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情况下。
对于需要中止对方探望权的人来说,书写一份离婚中止探望权申请书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离婚中止探望权申请书应该简明扼要。
在书写中应该简单明了地陈述自己的意愿和理由,不要太过冗长,避免让人生厌。
同时,也不应该过于刻意地抬高或贬低对方,要以客观公正的角度来处理问题。
其次,离婚中止探望权申请书应该具有说服力。
无论是面对法院,还是对方,都应该在申请书中陈述自己的理由,并尽可能地提供证据,以证明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
这样可以增加申请被批准的几率。
此外,在书写离婚中止探望权申请书时,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书写的格式应该规范,要符合官方文件的规定,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
2. 要避免使用一些过于情绪化或极端的措辞,如恶语相向,这会让人感到不悦,不利于申请的通过。
3. 申请书中的要点要突出,可以通过加粗,换行等方式来突出重点。
4. 申请书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不要让人感到混乱或无序。
5. 最后,要在申请书中表达自己的愿望。
这是一份申请书,而不是一份控告书,所以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下面是一份离婚中止探望权申请书的范文:尊敬的法院:我是申请人XXX,本人与被申请人XXX于XX年结婚,共同育有一名XX岁的孩子。
由于我们之间的不和,经过多次协商,我们最终决定离婚。
然而,在离婚后,被申请人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维持与孩子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带给孩子的是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由于被申请人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伤害,我认为必须中止被申请人对孩子的探望权。
我提供的证据包括:被申请人对孩子进行暴力言语,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被申请人的行为导致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常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责骂;被申请人经常给孩子打电话或发信息,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极大地干扰了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单亲家庭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单亲家庭应该怎么教育孩子1、不要把仇恨转嫁给小孩有些家庭解体后,扶养孩子的一方拒绝另一方来看望孩子。
有些父母还告诉孩子:"是你爸爸不要你了,他走了。
'或"是你妈妈不要你了,她走了。
'这些做法不但剥夺了另一方对孩子的探视权以致爱的权利,而且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父母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负起对孩子的责任,让孩子在爱抚中健康成长。
要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并不改变对他的爱。
无论父亲或母亲是否和他生活在一起,都不意味着要甩掉他,不爱他。
2、不拒绝对方的探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极端的案例,离婚后,扶养孩子的一方拒绝对方探视孩子,甚至是对方的父母等亲人。
这样的结果还是孩子见不到生命中一半的亲人。
让孩子完全失去了完整的爱。
确保父母完整的爱,即使是离婚,也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双方时随时刻的爱。
3、激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父母离婚,孩子往往心情不好,不喜爱交际。
父母应激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依据他们的年龄,送进托儿所、幼儿园或学校,让他们和伙伴们在一起游戏、学习,使他们变得心情舒畅、开朗、活泼。
激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如让孩子去学乐器、唱歌、绘画等。
孩子有了兴趣爱好,精神生活充实了,也会及早从父母离婚所造成的阴影中走出来。
2单亲家庭应该怎么培养孩子避免单亲孩子的性格缺陷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容易形成哪些缺陷?单亲父亲家庭和单亲母亲家庭对孩子性格影响有什么不同吗?单亲父亲和单亲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对子女性格形成产生的影响就会不一样。
单亲父亲的教育方式以严厉惩处型居多,所以单亲父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急躁性格,易酿成暴力事件。
单亲母亲家庭成长的孩子由于母亲经常过分保护,过分干涉,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性格自卑、任性、适应力差。
这种性格有时也会产生暴力倾向,发生激情暴力,但人是很复杂的,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
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应该经常去探望孩子。
探望权案件有效执行措施浅析

遇到婚姻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探望权案件有效执行措施浅析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享有对该未成年子女进行看望并与之保持直接联系与交往的权利。
该权利重在维护未与子女朝夕相处的父母一方与子女间的交往,保障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联络。
建立探望权制度,既是亲子关系的本质体现,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当前,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
父母一旦离婚,双方争要子女随其生活的情况非常普遍。
但由于种种原因,子女通常只能与父母中的一方共同生活,而不得不与父母另一方分离。
探望权制度确立的意义就在于,其一方面保证了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能够定期与子女团聚,满足了其对子女关心、抚养、教育、亲近的自然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弥合家庭解体给父母子女之间造成的情感伤害,有利于子女生理、人格、情感的健康成长。
一、探望权的确立从民法理论上讲,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是亲权中的一项基本权利,这种权利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身份权的合法体现。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带来的权利不因夫妻关系的解除而解除。
所以离婚后父、母各方仍然要承担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关心成长的义务,享有对子女进行探望、与子女共享亲情之乐的权利。
修改后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对探望权作了如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这些规定是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弥补了我国婚姻法中探望权制度的空白,将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支持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定时探望子女的权利通过立法方式得以真正确立,是婚姻立法上的一大完善,为处理离婚后父母探视子女提供了法律依据。
探望权案件在有些离异夫妻中间是能够得以实现的,因为多数的夫妻在离婚后都能做到为婚生子女着想,不管孩子和谁一起共同生活,为孩子生存、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个宽泛的空间是做父母的共同的心愿,所以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探望子女还是容易得到对方的理解和认可。
单亲家庭需避免三大教育误区

单亲家庭需避免三大教育误区家庭平安教育。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欢乐专递,快乐学习!老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专心关注,专心倾听,专心关心,关心孩子发觉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我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单亲家庭需避开三大教育误区”,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关心。
单亲家庭需避开三大教育误区(资料图)误区之一:情感示意过多许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消失的种种冲突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
比如,一些家长常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
其实,父母亲常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
父母不常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欢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误区之二:一味排斥对方许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情愿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
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心情。
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样确定没什么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很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缘由。
误区之三: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许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
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抱歉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意。
孩子总能得到满意,他的抗挫折力量就无法得到熬炼,就简单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原则是坦诚、沟通和鼓舞,家长和老师不要对婚姻家庭这些事避而不谈,要让孩子知道离婚和结婚在社会生活中都是特别正常的事,而沟通会使老师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劝慰和鼓舞,或许就能转变他的人生。
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举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的老前辈并没有完全搞清晰,我们这代人也没搞清晰,我们的下代人也不会搞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婚后孩子经常探望好不好?
肯定是好的。
一方面。
探望孩子也是积极地履行抚养义务,更好的了解孩子的生活、因为有时候孩子也很思念父母,经常探望孩子也更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长,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童年,另一方面,经常探望才知道对方是否有不利孩子成长的行为、及时反馈一些信息。
离婚后孩子经常探望好不好?
肯定是好的。
一方面。
探望孩子也是积极地履行抚养义务,更好的了解孩子的生活、因为有时候孩子也很思念父母,经常探望孩子也更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长,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童年,另一方面,经常探望才知道对方是否有不利孩子成长的行为、及时反馈一些信息。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同时,根据《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意见》第16条规定,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5.根据以上规定,只要具有上述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抚养权。
中止探望的法定事由,《婚姻法》概括地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
根据司法实践,其情形主要有:
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处于发作期或传染病可能传染的;
对未成年子女有虐待、殴打、遗弃等违法或犯罪行为的;
教唆未成年子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多次违反探望方式、探望时间等约定或规定,经教育仍不改正,情节严重的;
具有其他不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离婚后对方拒不让探视孩子怎么办
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所作的裁定属于该条规定的裁定。
目前,我国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比例还是相当高的,如果是因为成年人的原因造成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中,多多少少还是不利于成长的,因此多去看望孩子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对自己的感情也不会越来越淡,另外对方是不可以以任何理由阻扰另一方探望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