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案岳麓版

合集下载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高效课堂)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高效课堂)

3.性质和影响 (1)性质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的 改 革
宣布农奴获得 人身自由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农奴获得“解 放”时,高价赎 买份地
巨额资金
(2)影响
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
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但留下了大量封建 残余。
你认为应怎样评价1861年改革?
资产阶级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随堂演练 1.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 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 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B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2.托洛斯基(1842—1889年)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 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 A ) A.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参加十月革命 D.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
幕 府 末 年 米 价 的 上 涨 表
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
美东印度舰队司令柏利以武力叩关
1854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 条约》。在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 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经济遭到破坏。
柏利在东京港登陆
2.武装倒幕
(1)原因: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武
九年级历史上册(YL)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 和国际工人运动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新课导入
日本黑船来航
“黑船”事件,美国敲开了 日本的大门,其他帝国主义国 家纷纷效仿,一向以中国作为 学习榜样的日本,面临着跟中
国相同的命运。面对这一局势,

岳麓初中历史九上《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word教案 (5)

岳麓初中历史九上《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word教案 (5)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及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各项措施;知道幕府统治面临的各方面危机和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及历史作用。

通过思考: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用“练-学*讲-学*讲-练”的串珠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

2.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俄国与日本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通过思考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课,引导学生认识两次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以及改革对俄日两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

教学重点:俄国、日本两国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和改革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席卷了欧美大陆和东方的日本,它们相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我们已经知道英、法、美通过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那么,俄国和日本是以何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自学目标:1、19世纪中期的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手段解决的?2、19世纪中期日本遇到哪些危机?日本是如何渡过危机的?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一)俄国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少大量的自由的劳动力;同时,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极低,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广阔的国内市场。

残酷的封建剥削导致农奴起义连绵不断,因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设疑:1861年改革措施内容是什么?改革内容如何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归纳:(1)法令内容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高价赎买。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05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同时期 其他国家比较
与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比较
• 改革背景: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改革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 级的壮大,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则是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和沙皇政府的财 政危机。
• 改革目的:西方国家的改革目的是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护资产阶级 的利益;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缓解财政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 改革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如废藩 置县、发展工业、提倡西方文化等;中国洋务运动则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和 教育方面,如建立近代化军队、兴办工业、派遣留学生等。而俄国农奴制改革 的措施则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
• 改革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 亚洲强国;中国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未能 改变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中国的落后状况。而俄国农奴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财政危机,但并未根本改变沙皇专制制度,也未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充 分发展。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16课俄国 农奴制改革
目录
• 俄国农奴制背景与原因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措施及内容 •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意义 • 农奴制改革局限性及存在问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同时期其他国家比较 • 总结与启示
01 俄国农奴制背景与原因
农奴制起源及发展历程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俄国开 始出现农奴制,农民被束缚在土
03
农奴制下农民生活困苦,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威胁
着沙皇的统治。
改革措施:解放农奴、土地政策等
颁布解放法令,解放农奴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解放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 他们的命运。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和日本明治维新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课程内容
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 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2.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明治维 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中考考试内容与目标要求
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运用: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想一想,推动俄国农奴制 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动 力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汉唐时期,日本曾倾心学习 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 的进步;19世纪中期,日本又通 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沦为半殖民 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从中你能悟出点什么?
只有不断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善于吸收消化 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繁荣, 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19世纪60年代”“由封建国家到资
本主义国家”“摆脱民族危机”“促进
资本主义发展”,符合这些条件的是
A.大化改新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C.美国内战
D.明治维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简表
项目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 幕府统治落后、内忧外
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 患;资本主义有发展。
主要目的是什么?
亚历山大二世
为了维护统治,决定 1855—1881年在位
进行改革,废除农奴制。
俄国农奴制改革
资 产 阶
宣布农奴获得 人身自由
自由劳动力
级 性
国内市场

的 改 革
农奴获得“解放” 时,高价赎买土地
巨额资金
农奴获得“自由”的时候, 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推荐2019最新岳麓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推荐2019最新岳麓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教学内容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课标解读
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三维目标
1.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19世纪中期
方式
自上而下(统治阶级)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不同

背景
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激化
西方列强侵入,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影响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2.教师小结:




1、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目标达成”
2、小组长组织检查。





1.学生阅读教材86——89页,圏记知识点。
2.组长检查“自主学习”1——4题完成情况作好评价记录,收集整理“我的疑问”。
3.教师抽查,评价。




17——19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时代,英、美、法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通过改革的方式摆脱落后局面后来居上的有两个国家。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板书课题)




(1)分配任务。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确立本组发言人
(3)学生展示。重点及难点教师பைடு நூலகம்以点拨。
探究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习目标:识记: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16世纪~19世纪俄国在欧亚两洲扩张的概况。

重点: 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自主学习: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局部局限19世纪初,俄国______________逐步发展起来。

农奴制度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对______________的需求。

____________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农奴制的废除危机及改革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的存在,阻碍了俄国____________的发展。

2.直接原因:1855年秋,俄国在与英法争夺土耳其的“____________战争”的失败。

3.目的:为了维护________________利益。

4.领导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内容: ____________年3月沙皇签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法令。

①农奴有____________,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②农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事_____________活动等权利;③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________一块____________。

6.评价①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____________性质的改革。

②意义: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_____________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道路。

③局限性: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课本100页思考与讨论达标测试1.今年是俄国农奴制改革150周年。

这场改革对俄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D.所有的农奴无偿分得了土地2. 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可以自由选择职业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④农民可以无偿分到一块份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历史九年级上岳麓版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同.

历史九年级上岳麓版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同.

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目标展台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2、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预习提纲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内容是什么?2、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是什么?知识网络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近代俄国的形成与发展(1)兴起: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2)形成:_____________,摆脱蒙古控制与发展(3)成为欧洲强国: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1、克里木战争 :(1)时间:1853——1856年(2)双方:英法对俄(3)争夺地点:___________(4)结果:俄国战败(5)影响:暴露了农奴制的危机3、俄国农奴制改革:(1)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目的:①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②为了保护贵族、地主利益(3) 改革者:沙皇_________(4)内容: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5)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带有___________性质的改革。

(6)实质:对农民的赤裸裸的掠夺。

(7)影响:①进步意义: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②局限:改革保留了大量的_______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1)内忧:幕府统治出现危机表现①商人、高利贷者、工场主和新兴地主随实力增强,日益要求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

②一些大名和武士也对幕府统治不满,产生了改变现状的要求。

③农民和城市贫民纷纷起来暴动。

(2)外患:1853年美国首先打开日本的国门,民族危机严重。

(3)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①倒幕运动开始时间:1867年②领导阶级:__________③主力: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④幕府被推翻的时间:1868年2、迁都:1869年从________迁到东京。

3、明治维新:(1)时间:___________(2)改革者:__________(3)目的:_______________(4)内容:①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②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③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私有④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导

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和国际工人运动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导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学习目标】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2.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重点难点】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2.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自主学习】知识点1 俄国废除农奴制1.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的法令。

法令在保护贵族、利益的前提下,宣布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但必须高价赎买。

2.1861改革是性质的改革。

它促进了俄国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但改革保留了大量的残余。

知识点2 日本明治维新3.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下的日本仍是一个的封建国家;1853年,强行打开日本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主权开始丧失。

4.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商人、资本家、等改革力量组成的倒幕派军队推翻了统治。

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

5. 年,明治政府开始资产阶级改革。

史称“”。

6.改革主要内容有:消除封建割据,加强;创办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买卖,承认;改革军制,建立军队;提倡,大力发展。

7.明治维新是性质的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发展的道路,摆脱了沦为的危机;但改革很在彻底,保留了大量的残余。

【合作探究】1.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奴制问题时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2.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材料二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课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俄国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制改革的性质、作用和影响,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倒幕派形成武装倒幕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及影响①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第一目课中题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目的是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②组织学生讨论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从而理解废除农奴制在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意义。

引导学生观看有关19世纪中期日本现状的图片、录像资料等.使学生认识日本明治维新的必要性。

感受明治维新在日本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引导学生衡阅读理解和分析关于明治维新措施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史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俄国农奴制改革及日本明治维新后,俄国和日本社会的巨大变化,充分说明改革是强国富国之路。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既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又促进了社会进步。

通过对明治维新意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明治维新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而且成为亚洲国家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④道过认识日本由“锁国”到被迫“开放”,再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对外敢策的历史性转变,培养学生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

教学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教学难点:日本、俄国改革的背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西方强国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指出:英国、法国、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那么,后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和日本又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今天,我们就把学习的目光投向19世纪中期的俄国和日本。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背景学生阅读课文,教师适当补充些资料,如《收欠租》图片、1860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奴问题时的讲话、年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改革方案时的讲话等等。

学生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一:近代俄国是怎样逐渐形成的?18世纪初期使俄国逐渐成为欧洲强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问题二:19世纪中期俄国为什么要废除农奴制,你能具体说说农奴制给俄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吗?问题三:从亚历山大二世的讲话中,你能归纳出农奴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吗?2.改革的主要内容问题: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教师可适当补充二些资料,让学生真正理解农奴制改革维护了贵族地主利益,对农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

3.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问题一: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什么?问题二: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问题三:你怎样认识1861年改革的影响?学生讨论发言后,,。

教师评议小结。

二、日本明治维新1.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危机问题一:你能用几个字概括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面临的严峻形势吗?请说说其具体表现。

问题二:19世纪中期,摆在日本面前的道路有哪些?他们选择了哪一条道路?学生阅读教材,教师适当补充资料。

然后展开讨论。

问题一可用“内忧外患”来概括。

主要表现在:①商人、高利贷者、工场主和新兴地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政治上无权地位;②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因生活贫困,反对幕府统治,纷纷起来暴动;③一些大名和武士由于处境的恶化也对幕府不满,要求改变现状,幕府成为了众矢之的。

“外患”主要指欧美国家的侵略使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问题二“道路主要有两条:①幕府继续统治日本,日本沦为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推翻幕府统治,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日本有识之士选择了第二条道路。

2.武装倒幕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武装倒幕的简单经过。

教师指出:推翻幕府统治后,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史称,明治维新”。

3.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问题一: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哪些?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施,政治上的改革对当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问题二: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日本如何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影响?问题三: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谈谈军事改革的利与弊。

问题四:日本在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阅读课文,教师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后,教师根据重点难点分析归纳小结。

4.明治维新的性质和影响问题一:.试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

问题二:明治维新给日本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教师评议点拨。

小结本课完成课后习题课后记第17课美国南北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美国领土的扩张西进运动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及矛盾的焦点 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年北方取得内战胜利林肯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①概述美国扩张领土的情况和南北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历史现象的能力。

②通过对西进运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南北战争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列表概括美国南北两种经挤制度的矛盾的主要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制表能力。

④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林肯,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识读《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对比1783年的美国领土与1867年的美国领土范围,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美国领土的扩张过程。

②列举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的主要表现,使学生认识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和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③列举《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这两个法令在南北战争中的重要转折意义。

④利用相关的资料和惠特曼名作《啊,船长!我的船长!》,感受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的杰出贡献。

○5要求学生课前查阅关于西进运动、19世纪中期美国反对黑奴制、林肯生平等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美国实现领土扩张不仅采用欺诈、战争、收买等卑鄙手段,同时,也是在驱逐、屠杀印第安人的过程中实现的。

②通过对林肯的介绍。

培养学生坚忍刻苦的意志,正直廉洁的情操和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③通过对战争结果的讲述,使学生明白,进步的、正义的力量必将战胜落后的、反动的势力。

教学重点:南北战争原因、经过、意义教学难点: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1865年4月14日晚上,—个伟大的人物倒在了刺客的枪口之下,他就是林肯。

林肯的名字是与美国南北战争紧密相联的,他因领导了这场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而名垂史册。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场战争的概况及意义。

新课教学一、美国领土的扩张1.领土的扩张教师利用《美国领土扩张示意图》,指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美国的领土从大西洋扩展到了太平洋,人口也从1800年的530万猛增到1860年的3140万,那么,美国是怎样扩张的呢?接着,教师描绘出美国低价购买路易斯安那、取得佛罗里达。

吞并得克萨斯和墨西哥大片领土。

夺取俄勒冈、购得阿拉斯加的简要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的贪婪狡诈。

提问: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向、方式如何?2.西进运动教师指出:在美国扩张领土的过程中,有大批移民从东部出发,乘着大篷车向辽阔的西部进发,史称西进运动。

组织学生讨论:有人说,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又有人说,西进运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你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二、战争的爆发战争爆发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指出:独立后,美国存在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哪一问题上?请一个学生归纳美国南北战争主要原因。

2.林肯当选为总统教师显示《林肯》像,简介林肯的生平;突出他勤奋自学、正直廉洁的品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接着教师指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组织学生讨论思考:林肯当选为什么会引起南方奴隶主的愤恨和恐慌,并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3.南方挑起战争教师提问:战争开始于哪年?然后指导学生看《美国南北战争形势》图;讨论:北方在战争中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教师归纳:一是北方在战争中是正义的一方,得到广大人民拥护;二是北方实力大大强于南方,这包括控制的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实力等。

三、北方取得胜利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林肯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提问:这两个法令在当时的主要积极作用有哪些?2.葛底斯堡大捷教师简介战役概况,指出葛底斯堡战役后,北方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3.南北战争的结束及林肯被刺身亡教师利用《美国南北战争形势》图,简介北方军队的节节胜利,、着重指出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重新恢复了统一。

教师指出:一正当美国人民沉浸在战争胜利的喜悦当中时,林肯被刺身亡。

林肯的死,震惊了全美国,人民以各种形式纪念他。

教师让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朗诵惠特曼的名诗《啊,船长!我的船长》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把林肯比喻为船长?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林肯?4.南北战争的意义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指出独立战争打碎了殖民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再指导学生分析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指出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北方的胜利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维护了国家统一,二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三是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这些都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小结为了满足资产阶级和奴隶主扩张领土的要求,刚刚独立的美国很快走上了扩张的道路,19世纪中期,美国领土就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了太平洋沿岸。

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都迅速发展,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最终引发了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

林肯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北方的胜利,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完成课后习题课后记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激化英国宪章运动的主要经过、基本主张与历史意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刨建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发表的意义巴黎无产阶级3月18日革命与巴黎公社成立巴黎公杜的革命措施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的意义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观点理解阶级社会历史现象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