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颢: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吸管喷雾器

合集下载

科技小制作-简易手压喷雾器

科技小制作-简易手压喷雾器

简易手压喷雾器
利用吸管和饮料瓶,可以自制一种简易手压式喷雾器。

它简单易做,给花草喷水也挺适用,现介绍如下:
制作方法:
取两根直径约3mm的塑料吸管,将一根吸管用烛焰加热,弯成90°的曲管(图一)。

找一个塑料饮料瓶,旋下瓶盖,在瓶盖上钻两个小孔,按图二将两根吸管插入瓶盖孔内。

要求两管口的边缘接触于一点或留下1~3(mm)的空隙做成喷嘴,盖在饮料瓶上(图三),喷雾器就完成了。

使用时,旋下带有吸管的瓶盖。

灌上适量的水(以不淹没喷气管为限),盖紧瓶盖。

手握饮料瓶连续一压一松,就能喷出水雾。

在使用过程中,瓶内的水逐渐减少,如果瓶内吸管离开水面,不能喷水,可将这喷雾器倒过来,使吸管作为喷气管,接触水的曲管作为喷水管,仍可继续使用。

1 / 1。

吸管喷雾器的实验原理

吸管喷雾器的实验原理

吸管喷雾器的实验原理一、引言吸管喷雾器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装置,它能够通过吸管的作用将液体喷射出来,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生物实验以及一些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吸管喷雾器的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吸管喷雾器的实验原理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液体的上升和喷射。

1.液体的上升当吸管插入液体中时,由于液体与吸管内部的空气接触,液体会被吸入吸管内部。

这是因为液体与吸管内的空气形成了一个气液界面,液体会在吸管内形成一定的高度。

根据毛细现象的原理,液体在细小的管道中会上升到一定高度。

2.喷射当吸管内液体达到一定高度后,如果在吸管的一端形成一个较小的孔,液体就会通过这个孔喷射出来。

这是因为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其上方的液体重力分量会超过液体对孔口的表面张力,从而形成液体喷射。

三、实验步骤下面将介绍使用吸管喷雾器进行实验的步骤。

1.准备实验装置准备一个透明的吸管,将吸管一端放入待喷射的液体中,确保液体能够被吸入吸管内。

2.液体上升将吸管从液体中取出,保持吸管竖直,观察液体在吸管内形成的高度。

可以发现,液体会上升到一定高度,这是由于毛细现象的作用。

3.喷射液体在吸管的一端用剪刀或者针尖形成一个小孔,然后用手指捏住吸管的另一端,将吸管倾斜,使孔口朝向喷射的方向。

然后松开手指,液体就会通过孔口喷射出来。

四、实验现象解释吸管喷雾器的实验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释。

1.液体上升吸管喷雾器中的液体上升是由毛细现象引起的。

毛细现象是指细小管道中液体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在吸管中,液体与吸管内的空气形成一个气液界面,液体会上升到一定高度。

这是因为在细小的管道中,液体分子与管道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吸引力,称为毛细力。

当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其重力分量会与毛细力平衡,形成一个稳定的高度。

2.喷射液体当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吸管的一端形成一个小孔。

液体会通过这个小孔喷射出来。

这是因为液体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其上方的液体重力分量会超过液体对孔口的表面张力。

吸管喷雾器中班科学教案

吸管喷雾器中班科学教案

吸管喷雾器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吸管喷雾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吸管、塑料瓶、热水、冷水、食盐、食用色素、小碗、匙子。

2.多份吸管喷雾器的示范制作样品。

3.小组合作学习的工作表。

4.相关的科学实验故事书籍或视频资源。

三、教学过程:引入:1.通过观看有关物体喷雾的视频或实验故事,激发学生对喷雾器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发表关于喷雾器工作原理的想法,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测。

3.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吸管喷雾器,并分发示范制作样品供学生观察。

实验操作:1.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左右。

每个小组配备一张工作表和相应的材料。

2.引导学生依照工作表的指导内容,依次将水和食盐倒入小碗中,搅拌均匀。

3.将吸管一端放入盐水中,用手捏住吸管另一端,将吸管端放入瓶口。

4.对瓶口进行喷射,观察喷雾器能否正常工作,分析其原理和机理。

5.调整水和盐的比例,观察喷雾效果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喷雾机能的因素。

讨论与总结:1.组织学生讨论喷雾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思考和交流。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发现和体验,提出相关问题,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3.教师进行巩固性的总结,强调各小组学生的表现和发现,鼓励积极思考和合作学习。

四、拓展活动:1.通过展示不同材料、颜色和温度的喷雾效果差异,引导学生探讨喷雾器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制作其他形式的喷雾器,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生可以将自己设计的喷雾器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为植物喷水、清洁家具等,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效果评价:1.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给予实时的肯定和指导。

2.听取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观点和问题,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学生的工作表和扩展活动的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王颢: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会跳舞的纸屑

王颢: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会跳舞的纸屑

王颢: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会跳舞的纸屑一、前言到冬天啦,要是平时穿化纤的毛衣,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出现闪闪发光的火花,非常有意思。

但是脱完毛衣再去摸金属物体,就会被电一下。

虽然不会伤到自己,但是手会突然缩回去,非常讨厌。

我的经验是:脱完毛衣后,拿一个钥匙,然后拿着钥匙碰其它金属,如门锁,水龙头等,这样就会在钥匙和其它金属之间放电,手就没有任何感觉。

冬天一般比较干燥,可以玩玩静电实验,今天就做一个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会跳舞的纸屑。

二、实验材料一根吸管,这个吸管还是我上次做吸管喷雾器用的,没有扔掉一张抽纸一些纸屑,就是撕的A4白纸,小一些就行三、实验步骤左手拿着吸管,右手拿着抽纸,不断摩擦,大约五六次就行。

注意:手要干燥,最好洗完手,用纸巾擦干双手比较好。

拿着吸管平行着桌面,不断靠近纸屑,就会看见纸屑不断在吸管和桌面之间跳动,非常有意思。

当然,把纸屑剪成小人形状,更有意思,就是跳舞的小人啦,哈哈。

四、实验原理这个就是摩擦起电实验,吸管是塑料的,用抽纸摩擦会带负电荷。

这样靠近轻轻的纸屑,会吸引纸屑。

但是两者接触后,接触地方的电荷会被中和掉,这时吸管无法吸引,纸屑又会掉下来。

掉下来后,其它地方的吸管又会吸引纸屑,如此反复,就会顺着吸管跳来跳去,非常有意思。

五、王颢杂谈随着做的实验越来越多,这本《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书上的实验几乎都被我做完了,每次做实验之前,都没啥可做的,真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

所以今天去上海图书馆看看有没有关于科学小实验的书,查找了下,没啥书,即使有那么几本,也都是四五年前的。

为了不断给自己灵感,就需要多读书,积累丰富的知识。

看着满图书馆的书,我很感叹,每本都是几百页的书,谁会有耐心看下去。

其实,我感觉现代人很少有时间看书,都是用手机看一些零碎的知识。

写书的吧,为了凑页数,整的那么多,非常的啰嗦,也难怪大多数人不看呢。

为什么那么多草根作者受欢迎呢?我想可能的原因就是:网络上的作者都有自己的个性,写的也都是干货,所以别人愿意买电子书,也愿意看电子书。

【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课堂小实验

【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课堂小实验

【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课堂小实验一、吸管喷雾器实验器材:玻璃杯1个、细塑料管2根、水。

实验步骤:1.把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向玻璃杯中加入一些水。

2.把一根塑料管(竖管)填入玻璃杯里的水中,并使斜管及上端管口距水面5厘米左右;把另一根塑料管(水平管)一端不含在嘴中,另一端的管口和竖管上端的管口依靠在一起。

3.用力向水平塑料管中吹气,两塑料管靠在一起管口处有水喷出吗?实验现象:当吹气时,两塑料管依靠在一起的管口处为水滴(雾)燃烧。

现象解释:水平管中的气流从竖管上端管口处流过时,管口处的气压会降低,而玻璃杯中水面处的气压仍是大气压强,这样大气压强会使竖管内的水沿管子上升,当水上升到管子上端管口时,被水平管中的气流吹散,形成了水滴(雾)。

友情提示信息:1.水平管用嘴含的一端要比另一端稍低一点,以防止气流进入竖管中使杯子中的水溅出。

2.把水平管及的管口压扁一些,洒水现象可以更显著。

3.竖管用较细的管子喷水现象会更明显。

二、吹起不翻的扑克牌实验器材:扑克牌2张实验步骤:1.把一张扑克牌沿长边对折,使折叠后扑克牌的两部分之间的夹角为90°左右。

2.将卷曲后的扑克牌放在桌面上,并使凹陷进来的部分朝向桌面。

3.用嘴向扑克牌折角下面的空间里吹气,扑克牌被吹翻了没有?扑克牌没有被吹翻。

再用力吹一次,这次扑克牌被吹翻了吗?这次扑克牌仍然没有被吹翻。

4.把另一张扑克牌沿短边对折再搞一次该实验,看一看这次扑克牌可以不能被掀掉。

实验现象:用嘴向扑克牌的下面吹气时,扑克牌不仅不会被吹翻,而且还会更牢固的停在桌面上。

现象表述:当喷出的气流穿过扑克牌下面时,扑克牌下面气体的流速大于扑克牌上面气体的流速,所以扑克牌下方的气压大于扑克牌上方的气压,于是扑克牌受空气对它一个向上的压力,使扑克牌不能滑动过来。

友情提示:当吹气方向不是正好吹在扑克牌下方时,扑克牌会沿桌面滑动。

三、吹起不入瓶子里的铅笔实验器材:细口长颈玻璃瓶1个、短铅笔1支。

大班科学教案吸管喷雾器

大班科学教案吸管喷雾器

大班科学教案吸管喷雾器大班科学教案:吸管喷雾器引言:科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大班的科学教学中,吸管喷雾器活动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且通过亲身实践,让幼儿们了解气体的特性、压力的作用,以及物理力学方面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在大班中组织吸管喷雾器的科学教学活动。

一、活动目标:1. 能够了解气体的基本特性:无形、无质、能膨胀等;2. 能够认识到气体的压力对液体的作用;3. 培养观察、实验、探索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吸管:准备足够多的吸管,最好是有一定韧性和质量的,以免容易断裂;2. 水杯:附有刻度的透明杯子,方便观察液体的高度变化;3. 液体:水、染料等,最好使用无毒无害的液体;4. 片状物:可以是纸片、塑料片等,用于阻挡吸管两端的液体流动。

三、活动步骤:1. 引入活动:老师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发幼儿对气体和压力的认识。

例如:“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什么颜色的呢?”“气体是什么样的物质呢?”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示范实验:老师拿起一个透明的杯子,倒入一些水,并用一块纸片遮住杯子的上口。

然后,老师将一根吸管的一端插入杯中的水中,另一端保持空气。

此时,老师将纸片撕掉,观察发生了什么。

这样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液体染料来进行,让幼儿对颜色变化作出更直观的反应。

3. 分组实践:让幼儿自由组成小组,分发各组所需材料。

每组成员可轮流参与实验,相互观察与交流。

4. 探索实验:幼儿们开始进行自己的探索实验,可以尝试不同的液体(盐水、果汁等),观察液体高度的变化。

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液体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导致液体高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压力是如何起作用的?5. 讨论总结:引导幼儿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并总结实验结果。

可以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总结。

老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幼儿们总结出气体的特性与压力的作用。

自制吸管喷雾中班科学教案

自制吸管喷雾中班科学教案

自制吸管喷雾中班科学教案一、引言在中班教学中,科学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通过科学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易制作的教具——自制吸管喷雾,用以展示液体喷射的现象和让幼儿探索其中的科学原理。

通过操作实践,幼儿将能够认识到液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喷射和喷溅现象,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目标1. 认识液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喷射和喷溅现象;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 材料:- 透明的塑料吸管;- 幼儿喷雾瓶(可以回收利用);- 水。

2. 教具:- 自制吸管喷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讲解和提问导入,例如:“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玩具,它可以喷射水花,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制作自制吸管喷雾(10分钟)老师将材料和教具分发给幼儿,并给予指导。

首先,将透明的塑料吸管插入喷雾瓶的喷嘴位置。

然后,将吸管端放入水中,用力吹气,观察喷雾瓶中的水花喷射出来的现象。

3. 观察和探索(15分钟)幼儿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制吸管喷雾进行观察和探索。

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例如:“你觉得为什么会有水花喷射出来?”“喷水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4. 分享和讨论(10分钟)让幼儿将他们的观察和发现与全班分享,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老师可以帮助幼儿总结归纳,提供一些科学知识和解释,解答他们的问题。

5. 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了液体喷射的现象,并学习到了液体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喷射和喷溅的变化。

鼓励幼儿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五、延伸活动1. 制作彩色水花画幼儿可以在纸上撒上一些颜料粉末,然后用自制吸管喷雾将水喷到纸上,观察颜料在水花中的分散和变化,创作出美丽的彩色水花画。

吸管喷雾器

吸管喷雾器

吸管喷雾器
陈德秋
【期刊名称】《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年(卷),期】2003(0)27
【总页数】1页(P11-11)
【关键词】喷雾器;吸管;杀虫剂;切口;吹气;制造原理;动手做;正常压力;实验步骤;博士
【作者】陈德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4.6
【相关文献】
1.小型机动喷雾器及手动喷雾器的故障与排除 [J], 彭毛才旦
2.小型机动喷雾器及手动喷雾器的故障与排除 [J], 公保杰布
3.静电电动喷雾器与普通电动喷雾器防治蔬菜害虫效果及药剂使用效率比较试验[J], 何忠全;陈德西;杨万全;郭运建;裔雪清;闾世根;朱关东;刘欢;黄腾飞
4.静电喷雾器与常规机动喷雾器在冬枣上药液附着率的比较研究 [J], 巴秀成;张路生;王小梦;常慧红
5.静电喷雾器和电动喷雾器喷施处理对烟田杀虫剂防效与残留量的影响 [J], 敖仕元;吴国星;杨文波;谢永辉;王志江;何明川;詹莜国;柯昌磊;李微杰;高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颢: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吸管喷雾器一、实验材料
一杯水
一个吸管
一把剪刀
二、实验步骤
用剪刀把吸管剪断,一段吸管长些,一段吸管短些,长的大约是2个短的长。

剪完后的吸管,长的是用来吹气的,短的是用来吸水的。

左手拿着短的放在水中,右手拿着长的吹气。

吹气的时候不是往吸管里吹气,而是稍微往上吹气,不然没有喷雾。

由于王颢老师用手机拍摄的,不能抓拍喷雾的瞬间,大家从杯子和手指上的水滴就可以看出来了喷雾的效果。

三、实验原理
这个实验跟以前的那些实验差不多,用到伯努利原理。

就是吸管吹气的那个地方空气速度很快,这样大气压力变小,但是短吸管下面的大气压力没有变化,就会把水压到吹气的地方,接着就被快速的气流打碎形成水雾状。

有妈妈问我需要告诉孩子这些科学原理吗?我觉得不太必要,如果孩子还小的话你说了也不懂。

就陪着孩子玩实验就好,也算是亲子活动的一种,孩子高兴比啥都好。

记住:学习是一个过程,不要拿是否学到科学知识来评判是否有用,有些东西是不可见的,却非常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