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0878-2007
不锈钢命名-GBT20878-2007

1不锈钢碳含量表示方法GB/T 20878-2007标准确定采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碳含量(十万分之几),具体表示方法如下:用两位或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碳含量(万分之几或十万分之几)最佳控制值,即只规定碳含量上限者,当碳含量上限≤0.10%时,碳含量以其上限的3/4表示;当碳含量上限>0.10%时,碳含量以其上限的4/5表示。
例如:碳含量上限为0.20% 时,其牌号中的碳含量以16表示;碳含量上限为0.15%时,其牌号中的含碳量以12表示;碳含量上限为0.08%时,其牌号中的碳含量以06表示;规定上、下限者,用平均碳含量×100表示。
对超低碳不锈钢(即C≤0.030%),用三位阿拉伯数字“以十万分之几”表示碳含量,例如:碳含量上限为0.030%时,其牌号中的碳含量以022表示,碳含量上限为0.010% 时,其牌号中的碳含量以008表示。
2不锈钢牌号的统一数字代号GB/T 20878-2007标准按照GB/T17616- 1998《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确定的原则,对每个牌号编制了统一数字代号,统一数字代号为S1 ,S为stainless and heat resisting steel的首位字母。
铁素体型钢S1 ,奥氏体-铁素体型钢S2 ,奥氏体型钢S3 ,马氏体型钢S4,沉淀硬化型钢S5 。
铁素体型钢S1 第二、三位数字表示铬含量(铬含量中间值的1百倍),第四位(见表2)和第五位(见表3)数字分别表示钢中含有不同元素或区别顺序号。
奥氏体-铁素体型钢S2 第二、三位数字表示铬含量(铬含量中间值的1百倍),第四位(见表2)和第五位(见表3)数字分别表示钢中含有不同元素或区别顺序号;但某些牌号考虑与美国AISI和UNS体系的一致,前四位数字可能所有变化。
奥氏体型钢S3 第一、二、三位数字作为钢组,常用牌号与美国AISI和UNS体系的三位数字一致;美国没的牌号,第一、二位数字作为钢组,按靠近UNS系列编排(Cr-Mn-Ni 系为35,Cr-Ni-W(-Mo)为32,Cr-Ni-Si为38),第三位数字为区别顺序号;第四位(见表2) 和第五位(见表3)数字分别表示钢中含有不同元素或区别顺序号,或表示平均碳含量的千分之几。
不锈钢相关规范名称

5
GB/T4227-1984
不锈钢热轧等边角钢
6
GB/T14975-2002代替GB/T14975-1994
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7
GB/T4232-1993
冷顶锻用不锈钢丝
8
GB/T4240-1993
不锈钢丝
9
GB9944-2002代替GB9944-98
不锈钢丝绳
10
GB/T2100-2002代替GB2100-1980
(五)不锈钢材料及其相关标准、规范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GB/T1220-2007代替GB/T1220-1992
不锈钢棒
2
GB/T4226-1984
不锈钢冷加工钢棒
3
GB/T3280-2007代替GB/T3280-1992、部分代替GB/T4239-1991
不锈钢冷轧钢板及钢带
4
GB/T4237-2007代替GB/T4237-1984
4
GB/T6987.1~32-200代替GB6987.1~24-1986(87-88)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5
GB/T3880.1-2006(代替GB3880/T-1997
GB/T16501-1996
GB/T8554-1997)
GB/T3880.2-2006
GB/T3880.3-200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
YS/T429.2-2000
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
26
YS/T437-2000
铝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
27
YS/T459-2003
有色电泳涂漆铝合金建筑型材
金属材料指标

金 属 材 料 常 用 指 标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的字母Q、屈服强度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4个部分按顺序组成。
例如:Q235AF。
符号:Q——钢材屈服强度“屈”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
A、B、C、D——分别为质量等级。
F——沸腾钢“沸”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
Z——镇静钢“镇”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
TZ——特殊镇静钢“特镇”两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
在牌号组成表示方法中,“Z”与“TZ”符号可以省略。
R——压力容器“容”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
①屈服强度: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
②抗拉强度: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伸长率: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③布氏硬度: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④V型冲击功:采用V型缺口试样进行冲击试验,断裂时,刻槽部位所消耗的冲击功J。
型号表示方法:①钢管型号表示方法:DN:表示钢管内径的近似值,无缝钢管具体尺寸分有三个系列(详见GB/T17395-2008);具体尺寸:钢管外径φ或D(mm)×钢管厚度S(mm),如DN50-φ60×5。
②工字钢用“I”表示:高度(h)×腿宽度(b)×腰厚度(d),或简略为高度(h)的分米数值,如I100×68×4.5或I10#。
③槽钢用“[”表示,其它同工字钢表示方法,如[100×48×5.3或[10#。
④角钢用“∠”表示:等边角钢:边宽度(b)×边厚度(d),或简略为边宽度(b)的分米数值,如∠50×5或∠5#;不等边角钢:长边宽度(B)×边宽度(b)×边厚度(d),或简略为边宽度(b)的分米数值,如∠100×80×8或∠10×8#。
国内外不锈钢标准目录大全

国内外不锈钢标准目录中国 (2)基础标准: (2)型钢(棒、坯、角钢、扁钢) (2)钢板与钢带 (2)钢管(无缝钢管) (3)钢管(焊接钢管) (3)盘条、钢丝及制品 (4)美国 (5)棒材和型材 (5)不锈钢板与钢带 (5)盘条与钢丝 (6)钢管 (7)日本 (8)棒材与型钢 (8)钢板与钢带 (9)盘条、钢丝及制品 (9)钢管 (9)欧洲 (10)棒、型、锻件 (10)板、带、丝 (11)钢管 (11)中国基础标准:GB/T 20878-2007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型钢(棒、坯、角钢、扁钢)GB/T 1220-2007不锈钢棒GB/T 4226-2009不锈钢冷加工钢棒YB/T 2008-2007不锈钢无缝钢管圆管坯YB/T 5089-2007锻件用不锈钢钢坯YB/T 5134-2007手表用不锈钢扁钢YB/T5309-2006不锈钢热轧等边角钢钢板与钢带GB/T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8165-2008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GB/T 21074-2007 针管用不锈钢精密冷轧钢带GB 24511-2009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GB/T 24170.1-2009 表面抗菌不锈钢第1部分:电化学法YB/T 085-2007 磁头用不锈钢冷轧钢带YB/T 110-1997 彩色显像管弹簧用不锈钢冷轧钢带YB/T 5310-2006 弹簧用不锈钢冷轧钢带YB/T 4171-2008 含铜抗菌不锈钢钢管(无缝钢管)GB/T 3089-2008 不锈钢极薄壁无缝钢管GB/T 3090-2000 不锈钢小直径无缝钢管GB 6479-2000 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 9948-2006 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 13296-2007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5-2002 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21833-2008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YB/T 5307-2006 S型钎焊不锈钢金属软管YB/T 4205-2009 给水加热器用奥氏体不锈钢U形无缝钢管20090646-Q-605 承压设备用无缝复合钢管2010-0241T—YB 大直径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钢管(焊接钢管)GB/T 12770-2002 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200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8704-2008 结构用不锈钢复合管GB/T21832—2008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24593-2009 锅炉和热交换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YB/T 4204-2009 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YB/T5363-2006 装饰用焊接不锈钢管2009-0159T-YB 给水加热器用铁素体不锈钢焊接钢管盘条、钢丝及制品GB/T 4356-2002 不锈钢盘条GB/T 4241-2006 焊接用不锈钢盘条GB/T 4240-2009 不锈钢丝GB/T 4232-2009 冷顶锻用不锈钢丝GB/T 24588-2009 不锈弹簧钢丝GB/T 9944-2002 不锈钢丝绳YB/T 5091-1993 惰性气体保护焊接用不锈钢钢棒和钢丝YB/T 5092-2005 焊接用不锈钢丝YB/T 5219-1993 医用缝合针钢丝YB/T 096-1997(2005)高碳铬不锈钢丝20081750-T-605 不锈钢钢绞线20090652-T-605 辐条用不锈钢丝2010-0236T-YB 不锈钢丝绳用钢丝2010-0235T-YB 不锈钢拉索美国棒材和型材ASTM A959 压力加工用不锈钢标准牌号化学成分协调导则ATM A484/484M-10 不锈钢棒材、钢坯、和锻件一般要求ASTM A275/A275M-08 不锈钢棒材和型材ASTM A314-8锻件用不锈钢钢坯和棒材ASTM A473-01(2009) 不锈钢锻件ASTMA564/A564M-04(2009) 热轧和冷加工时效硬化不锈钢棒材和型钢ASTM A565/A565M-05a(2009) 高温用马氏体不锈钢棒材ASTM A1021/A1021M-05(2010) 高温用马氏体不锈钢锻件和锻坯ASTM A582/A582M-05 易切削不锈钢棒ASTM A705/A705M-95(2009) 时效硬化不锈钢锻件ASTM A193/A193M-10a 高温和其他特殊用途用合金钢、不锈钢螺栓ASTM A479/A479M-10a 锅炉和其他压力容器用不锈钢棒材和型钢ASTM A955/A955M-10 混凝土增强用变形钢筋和普通不锈钢棒不锈钢板与钢带ASTM A480/A480M–10 扁平轧制不锈钢和耐热钢板材、薄板和带材一般要求ASTM A167-99(2009) 不锈钢和耐热铬镍钢板、薄钢板及带材ASTM A947M- 95(2004) 织构不锈钢薄板ASTM A240/A240M-10 压力容器和一般用途用铬、铬镍不锈钢和耐热钢板、薄板及带材ASTM A1010/A1010M-01(2009)高强度马氏体不锈钢板、薄板和带材ASTM A693-06 沉淀硬化不锈和耐热钢板、薄板和带材ASTM A 666-03 退火或冷加工的奥氏体不锈钢薄板、带材、中厚板和扁钢ASTM A263-09 铬不锈钢复合厚钢板ASTM A264-09 铬-镍不锈钢复合厚钢板ASTM A793 - 96(2009) 地板用不锈钢轧制厚板ASTM A887-89(2009)核工业用经硼酸处理的不锈钢板、薄板和带材ASTM A895-89(2009) 易切削不锈钢板、薄板和带材盘条与钢丝ASTM A555/A555M-05(2009) 不锈钢丝和盘条的一般要求ASTM A492-95(2009) 不锈钢丝绳用钢丝ASTM A493-09 冷镦和冷锻不锈钢钢丝ASTM A580/A580M-08 不锈钢丝ASTM A581/A581M-95b(2009) 易切削不锈钢丝和盘条ASTM A313/A313M-10 不锈钢弹簧钢丝ASTM A478-97(2008) 铬镍不锈钢和耐热钢制的编织钢丝ASTM A368-95a(2009) 不锈钢绞线钢管ASTM A999/A999M-04a(2009) 合金钢及不锈钢管一般要求ASTM A1016/A1016M -08 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管的一般要求ASTM A270/A270M-10 卫生设备用无缝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ASTM A632-04(2009) 一般设备用无缝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小直径)ASTM A269 -10 一般用途无缝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ASTM A312/A312M-09 无缝、焊接和冷加工用奥氏体不锈钢管ASTM A790/A790M-09a 无缝与焊接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管ASTM A826/A826M-95增殖反应堆堆芯部件用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管ASTM A789/A789M-10 一般用途无缝和焊接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管ASTM A688/A688M-10 给水加热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管ASTM A335/A335M-10a 高温用铁素体合金钢无缝钢管ASTM A813/A813M-09 单或双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ASTM A814/A814M-08 冷加工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管ASTM A778-01(2009)e1 焊接未退火的奥氏体不锈钢管制品ASTM A943/A943M-01(2009) 喷模制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ASTM A949/A949M-01(2009) 喷模制无缝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管ASTM A268/A268M-10 一般用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无缝和焊接钢管ASTM A511/A511M-08 机械工程用不锈钢无缝管ASTM A554-10 焊接不锈钢机械管ASTM A733-03(2009)e1 碳素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和无缝螺纹钢管ASTM A872/A872M-07a 腐蚀环境下用离心铸造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管ASTM A908-03(2008)e1 不锈钢针管ASTM A928/A928M-09a 填充金属电熔焊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管ASTM A249/A249M-10 锅炉、过热器、换热器和冷凝器用焊接奥氏体钢日本棒材与型钢JIS G4303-2005不锈钢棒JIS G4317-2005热轧不锈钢等边角钢JIS G4321-2000建筑结构用不锈钢JIS G4318-1998冷精轧不锈钢棒JIS G4319-1991不锈钢锻件用初轧坯和钢坯JIS G4320-2003冷成形不锈钢型材JIS G4322-2008混凝土增强用不锈钢棒材JIS G3214-1991 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钢板与钢带JIS G4304-2005 热轧不锈钢板材、薄板和带材JIS G4305-2005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和带材JIS G4313-1996 弹簧用冷轧不锈钢带JIS G3320-1999 涂层不锈钢薄板JIS G4310-1999 不锈钢板、薄板及耐热钢板、薄板的质量计算方法JIS G3601-2002 不锈钢复合钢盘条、钢丝及制品JIS G4308-1998不锈钢盘条JIS G4309-1999不锈钢丝JIS G4315-2000冷镦和冷锻用不锈钢丝JIS G4314-1994弹簧用不锈钢丝JIS G4316-1991焊接用不锈钢丝JIS G7602-2000弹簧用不锈钢.第1部分:线材JIS G3535-1998航空控制器用钢丝绳JIS G3540-1995机械控制用钢丝绳JIS G3550-2003 结构用不锈钢丝绳JIS G3557-2004通用不锈钢丝绳钢管JIS G3463-2006 锅炉与热交换器用不锈钢钢管JIS G7222-2003 承压用无缝钢管.交货技术条件. 第4部分:奥氏体不锈钢(ISO规范)JIS G7226-2003 承压用焊接钢管.交货技术条件. 第6部分:纵向焊接的奥氏体不锈钢管(ISO规范)JIS G3446-2004 机械和结构用不锈钢钢管JIS G3448-2004 普通管道用不锈钢钢管JIS G3459-2004 不锈钢钢管JIS G3468-2004 大口径焊接不锈钢管欧洲棒、型、锻件EN 10088-3-2005 不锈钢.第3部分:通用耐腐蚀钢半成品、棒材、盘条、钢丝、型钢和银亮钢的交货技术条件EN 10088-5:2009 不锈钢.第5部分::建筑结构用半成品、棒材、盘条、钢丝、型钢和银亮钢的交货技术条件EN 10272:2007 压力设备用不锈钢棒材EN10222-2-1999 压力容器用钢锻件第2部分特定高温性能的铁素体和马氏体钢EN10222-5-1999 压力容器用钢锻件第5部分马氏体、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EN 10250-4:1999 一般工程用模具钢锻件第4部分: 不锈钢板、带、丝EN 10088-2:2005 不锈钢.第2部分:通用耐腐蚀钢板、钢带用交货技术条件EN 10088-4:2009 不锈钢.第4部分:建筑结构用钢板、钢带的交货技术条件EN 10151:2002 弹簧用不锈钢带交货技术条件EN 10264-4:2002钢丝和钢丝产品绳索用钢丝棒材和线材第4部分:不锈钢丝EN 10263-5:2001 冷镦和冷挤压钢棒材和线材第5部分:不锈钢交货技术条件EN 10270-3:2001 机械弹簧用钢丝第3部分:不锈弹簧钢丝钢管EN 10216-5:2004 压力用无缝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5部分:不锈钢EN 10217-7:2005 压力用焊接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7部分:不锈钢EN 10296-2:2005 机械和一般工程用螺旋焊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不锈钢EN 10297-2:2005 机械和一般工程用无缝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不锈钢EN ISO 1127:1996 不锈钢管尺寸、公差和单位长度的公称质量11。
双相不锈钢管标准

编制说明
(送审稿)
2007 年 9 月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送审稿)编制说明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较高强度及耐氯化物应力腐蚀和奥氏体不锈钢优 良韧性及焊接性能优良的优点。近年来,这类双相不锈钢管的生产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石 油工业、化学工业、天然气工业、造纸工业、化肥工业、制盐工业、能源环保工业、食品工业、海水 环境等领域。我国双相不锈钢管的研制开发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而至今尚无该类钢管的专业标准。 2006 年 12 月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发文,下达了标准制定计划。 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计划[2006]48 号文、国标委计划[2006]65 号文及国标委计划 [2006]81 号文,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 SAC/TC183 钢标委[2006]34 号文《关于下达全国钢 标 委 2006 年 第 三 批 国 家 标 准 制 修 订 项 目 计 划 的 通 知 》 ,钢标委钢管分技术委员会下达了 SAC/TC183/SC1(2006)6 号文《关于转发 2006 年第三批钢管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按照要 求,由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原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钢铁研究总院和常州 市武进不锈钢管有限公司负责制定《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 ,编号项目 20068562-T-605,项目计划于 2007 年完成。 2 主要编制过程 2007 年 1 月 17 日,由承担本标准起草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 (原宝钢集团 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原钢铁研究总院)和常州市武进不锈钢管厂有限公司 委派的代表在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成立了编制小组,举行了首次标准起草研讨会。会 议对标准的标准名称、 起草原则、 制定依据、标准水平、 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条件的内容进行了研讨, 初步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07 年 3 月,标准编制组广泛发函,向国内相关设 计研究院所和生产使用单位发送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收到了十五家单位的回函。根据反馈的意 见,对原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讨论稿。2007 年 7 月,由钢标委钢管分技术委 员会主持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了标准讨论会,有 16 个单位 25 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标准讨 论稿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并形成了会议纪要。按讨论会的意见对标准讨论稿修改后形 成了本送审稿。 3 编制原则和采标情况 起草原则:采用国际标准, 力求技术先进合理,结合我国国情,使制定的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同类国家标准保持横向协调。通过标准的实施能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为产品的国内外 贸易创造条件,减少进口,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需要。 起草依据:为了使本标准制订得科学、合理而又具有可行性,我们收集了 ISO、美国、日本、欧 洲等标准资料进行了对比。根据对国外同类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国内部分厂家的生产数据、企业 标准、技术协议以及部分国外进口钢材样品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以最新版的 ASTM A789M-05b 和 ASTM A790M-05b 为主要参照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制订我国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标准。 本标准按 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编写规则》和 GB/T 1.2-2002《标 准化工作导则 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写。 采标情况:本标准与 ASTM A789M-05b、ASTM A790M-05b 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4 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4.1 标准名称 在 2006 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中同时下达了《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和《铁素体- 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焊接钢管》的制订项目,而在我国的 GB/T 1220《不锈钢棒》 、GB 13296《锅炉、热 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14975《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和 GB/T 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 钢无缝钢管》中都将这种双相类型的不锈钢称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为了适应我国标准体
gbt20878-2007

gbt20878-2007GB/T 20878-2007(代替GB/t4229-1984)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化学成分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标准牌号及其化学成分(见表1.9-1,表5)。
某些品牌的物理参数、特性和用途以及与国外标准的对比表以附录的形式列出。
本标准规定的化学成分水平和限量适用于轧制不锈钢和耐热钢(包括钢锭和半成品)产品标准的制定。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使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2.1不锈钢-以不锈钢和耐腐蚀性为主要特征的不锈钢,铬含量至少为10.5%,最大碳含量不超过1.2%。
2.1.1奥氏体级不锈钢奥氏体级不锈钢的基体主要由面心立方奥氏体组织(y相)组成,无磁性,通过冷加工强化。
2.1.2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级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级不锈钢的基体同时含有奥氏体和铁素体相(较少相的含量通常超过15%),可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
2.1.3铁素体不锈钢基体铁素体不锈钢基体主要由铁素体(a相)组成,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它是磁性的,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但可以通过冷加工稍微加强。
2.1.4马氏体不锈钢的基体为马氏体和磁性,其力学性能可通过热处理进行调整。
2.1.5沉淀硬化级不锈钢,其基体为奥氏体或马氏体,可通过沉淀硬化处理(也称时效硬化)进行硬化(强化)。
2.2耐热钢化学稳定性好或在高温下具有高强度的钢。
3.1当碳含量不小于0.03%时,建议保留两位小数;当碳含量不超过0.030%时,建议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对于奥氏体钢和Cr-Ni-Mn 以外的等级,建议分别使用2%和1%(最大值),但不包括硫或硒含量高的易切削钢或需要改善氮固溶性的等级。
3.3由于技术原因,建议奥氏体不锈钢的磷含量≤0.045%,其他牌号的磷含量≤0.040%。
43.4除非由于特殊技术原因规定了下限,否则所有等级的钢材建议使用≤0.030%,不包括易切削钢。
53.5对于扁平硅产品和管道,建议使用≤0.75%;对于长条带和锻件,建议使用≤1.00%;对于同时生产的产品,建议使用≤1.00%。
双相不锈钢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百度首页 | 登录帮助设置搜索词条添加到搜藏编辑词条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
在含C 较低的情况下,Cr 含量在18%~28%,Ni 含量在3%~10%。
有些钢还含有Mo 、Cu 、Nb 、Ti ,N 等合金元素。
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副食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
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的性能特点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迅速,80年代以来已成为和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个钢类。
双相不锈钢有以下性能特点:(1)含钼双相不锈钢在低应力下有良好的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
一般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在60°C 以上中性氯化物溶液中容易发生应力腐蚀断裂,在微量氯化物及硫化氢工业介质中用这类不锈钢制造的热交换器、蒸发器等设备都存在着产生应力腐蚀断裂的倾向,而双相不锈钢却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2)含钼双相不锈钢有良好的耐孔蚀性能。
在具有相同的孔蚀抗力当量值(PRE=Cr%+3.3Mo%+16N%)时,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临界孔蚀电位相仿。
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耐孔蚀性能与AISI 316L 相当。
含25%Cr 的,尤其是含氮的高铬双相不锈钢的耐孔蚀和缝隙腐蚀性能超过了AISI 316L 。
(3)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疲劳和磨损腐蚀性能。
gbt20878-2007

20878-2007(代替GB / t4229-1984)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11化学成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和耐热钢的标准牌号和化学成分(见表1.9.1,表5 ),并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一些品牌的物理参数,特征和用途以及与国外标准等级的比较表。
本标准规定的化学成分等级和限值适用于轧制不锈钢和耐热钢(包括钢锭和半成品)产品标准的制定。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2.1不锈钢,以不锈钢和耐腐蚀为主要特征的不锈钢,铬含量至少为10.5%,最大碳含量不超过1.2%。
2.1.1奥氏体级不锈钢奥氏体级不锈钢的基体主要由面心立方奥氏体结构(y相)组成,该结构是非磁性的,并且通过冷加工得到强化。
2.1.2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级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级不锈钢的基体同时具有奥氏体和铁素体相(较少相的含量通常超过15%),可以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
2.1.3铁素体不锈钢基体铁素体不锈钢基体主要由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铁素体(a相)组成,具有磁性,不能通过热处理硬化,但可以通过冷加工略微强化。
2.1.4马氏体不锈钢的基体是马氏体和磁性的,其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进行调节。
2.1.5沉淀硬化级不锈钢,其基体为奥氏体或马氏体,可以通过沉淀硬化处理(也称为时效硬化)进行硬化(强化)。
2.2耐热钢一种在高温下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或高强度的钢。
3.1含碳量不小于0.03%时,建议取两位小数;当碳含量不超过0.030%时,建议取小数点后三位。
对于奥氏体钢和除Cr Ni Mn等级以外的其他等级,建议分别使用2%和1%(最大值),但不包括高硫或硒含量的易切削钢或需要提高氮固溶性的等级。
3.3出于技术原因,建议奥氏体不锈钢的磷含量≤0.045%,其他等级的磷含量≤0.040%。
43.4除非由于特殊技术原因指定了下限值,否则建议所有等级的钢使用≤0.030%,但不包括易切削钢的等级。
53.5对于扁平硅产品和管材,建议使用≤0.75%;对于长条带和锻件,建议使用≤1.00%;对于同时生产的产品,建议使用≤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20878-2007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采用标准规定的合金元素符号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为切削不锈钢、易切削耐热钢在牌号头部加“Y”。
一般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以千分之几计);当平均含碳量≥1.00%时,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当含碳量上限<0.10%时,以“0”表示含碳量;当含碳量上限≤0.03%,>0.01%时(超低碳),以“03”表示含碳量;当含碳量上限(≤0.01%时极低碳),以“01”表示含碳量。
含碳量没有规定下限时,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含碳量的上限数字。
合金元素含量表示方法同合金结构钢。
例如:平均含碳量为0.20%,含铬量为13%的不锈钢,其牌号表示为“2Cr13”;含碳量上限为0.08%,平均含铬量为18%,含镍量为9%的铬镍不锈钢,其牌号表示为“0Cr18Ni9”;含碳量上限为0.12%,平均含铬量为17%的加硫易切削铬不锈钢,其牌号表示为“Y1Cr17”;平均含碳量为1.10%,含铬量为17%的高碳铬不锈钢,其牌号表示为“11Cr7”;含碳量上限为0.03%,平均含铬量为19%,含镍量为10%的超低碳不锈钢,其牌号表示为“03Cr19Ni10”;含碳量上限为0.01%,平均含铬量为19%,含镍量为11%的极低碳不锈钢,其牌号表示为“01Cr19Ni11”。
国内现行不锈耐热钢标准是参照JIS标准修订的,但不锈耐热钢牌号表示方法与日本等国个标准不同。
我国是用合金元素和平均含C量表示,日本是用表示用途的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
例如不锈钢牌号
SUS202、SUS316、SUS430,S-steel(钢),U-use(用途),S-stainless(不锈钢)。
例如耐热钢牌号SUH309、SUH330、SUH660、H-Heatresistins。
牌号中不同数字表示各种不同类型的不锈耐热钢。
日本表示不锈耐热钢各类不同产品,在牌号后加上相应的字母,例如不锈钢棒SUS-B,热轧不锈钢板SUS-HP;耐热钢棒SUHB,耐热钢板SUHP。
英、美等西方国家,不锈耐热钢牌号表示方法与日本基本一致,主要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而且表示的数字是相同的,即牌号是相同的,因为日本的不锈耐热钢是采用美国的。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采用标准规定的合金元素符号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为切削不锈钢、易切削耐热钢在牌号头部加“Y”。
一般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以千分之几计);当平均含碳量≥1.00%时,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当含碳量上限<0.10%时,以“0”表示含碳量;当含碳量上限≤0.03%,>0.01%时(超低碳),以“03”表示含碳量;当含碳量上限(≤0.01%时极低碳),以“01”表示含碳量。
含碳量没有规定下限时,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含碳量的上限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