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高桥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丹徒县江心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_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 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丹徒县江心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_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 学案(无答案)

课题: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第1课时)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_【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器具探索生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学习难点】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规范使用显微镜。

【知识梳理】1、写出显微镜的各结构名称: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 ⑾___________ ⑿___________⒀___________2、学习使用显微镜(1)____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自我检测】1、四个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大的是();看到细胞最多的是()2、显微镜对光时,应首先()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D、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让显微镜的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转换器4、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5、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B.压片夹C.反光镜D.细准焦螺旋6、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下降镜筒时为什么眼睛要注视物镜()A、观察物镜是否对准通光孔B、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C、观察物镜是否对准反光镜D、可以在视野中找到物像7、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A、pB、qC、bD、d8、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左下方B、右上方C、左上方D、右下方9、在使用显微镜时,可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部件是()A、粗准焦螺旋B、转换器C、遮光器D、细准焦螺旋10、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光线较暗,则应选用()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11、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947.苏科初中生物七上《1.1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word教案 (2)

5947.苏科初中生物七上《1.1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word教案 (2)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学习科学家进行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探究式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基本途径。

2.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实验与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重点: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难点: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课型方法:新授课电教手段投影机前置作业:1、科学探究通常要经历6个基本步骤,分别是:、、、、、。

2、探究活动过程中通常要注意2个原则,分别是控制和设置。

3、当探究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流程进行反思。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生物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我们学习生物学,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学会和体验生物学的研究过程,从中领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一、小组讨论二、课堂展示:三、合作探究:(一)科学家科学探究的历程:活动:阅读P14页巴斯德科学探究的过程思考:1、科学家探究肉汤变质的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有哪些内容?2、为什么要将放进烧瓶的肉汤煮沸?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3、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吗?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提出问题)(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

他研究了微生物的类型、习性、营养、繁殖、作用等,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被后人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循此前进,在战胜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

英国医生李斯特并据此解决了创口感染问题。

从此,整个医学迈进了细菌学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的寿命在一个世纪里延长了三十年之久。

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11位,可见其在人类历史上巨大的影响力。

其发明的巴士灭菌法直至现在仍被应用。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

自学指导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10—11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实验室常用实验仪器的名称。

2.显微镜的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光线强时用 _____ 面镜,光线弱时用 _____ 面镜。

3.遮光器的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线弱的时候用。

4.显微镜的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从外观来看,短而粗的是,长而细的是。

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5.物象的放大倍数= 乘以。

评讲与拓展师: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生物实验室(一)学习使用实验常用的器材1.引导生阅读教材第16页,观察图1-7。

2.教师演示几种常用的实验器材,并提示安全事项。

(如下图)学生仔细观察之后,分小组进行比赛,促进记忆。

教师提问学生几个生物实验工具的用法。

(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如下图)1.教师引导生对照教材图1-8(或者挂图),观察显微镜的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名称。

2.观察活动:认识显微镜。

3.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17页,了解显微镜个结构的作用,教师重点讲解学生容易弄错的几个结构的功能。

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遮光器、目镜和物镜、反光镜。

4.讨论:显微镜常用于观察什么?课堂小结:师指示显微镜,让生回答其结构及作用。

课堂训练:导学案1.2(1)教学反思本课时重点介绍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和实验两种基本方法,我事先准备了插在黑墨水中的百合花,让学生观察墨水的运输激发学生兴趣;关于显微镜的结构介绍我借助实物展示讲解,但是遗憾地是没有分小组让学生自主观察显微镜结构。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学案设计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学案设计

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学习目标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2.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

3.能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它们的作用。

4.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能够使用低倍镜观察装片。

二、重难点分析1.显微镜的操作。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三、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知识点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生物科学工作者通常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研究有关生物的科学事实。

利用______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答案:观察调查分类实验实验知识点二: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__________、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__________、得出结论等重要步骤。

答案: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现象知识点三: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镜座与镜柱——支持显微镜。

载物台和压片夹——支持和固定玻片标本,其中载物台中央有______________。

镜筒——连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使镜筒______________。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__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__,外界光线弱时,用______________光圈。

转换器——转换物镜镜头。

目镜和物镜——放大观察。

反光镜——反射光线,外界光线强时用______________面镜。

显微镜帮助我们观察______________的细微结构。

答案:通光孔目镜物镜升降光圈光线强弱大平肉眼看不到知识点四:显微镜的规范操作(1)取镜安放:右手握住______________,左手托住______________,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______________的位置,安装好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1课时课件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1课时课件新版苏科版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答案:A
随堂测试
2(2015•泰州)2.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有所不同,下 列有关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上到下进行观察 B.从前到后进行观察 C.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 D.观察时只需看不需记录
答案:D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1.1.2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生命世界的许多奥秘是通过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究揭开的。
我们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前人已总结的科学知识,也要他们 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更要学习他们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学习观察与实验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得事实 和证据。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尝试观察
尝试观察
如何进行科学观察?(参看“探究技能”) 观察有时候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 用肉眼直接观察和放大镜观察叶片有什么不同?Fra bibliotek学做实验
实验可以给研究者提供现象、数据等资料,是检 验科学假设、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2、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器具探索生命。

【教学重点】:识别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尝试使用显微镜。

【教学难点】:1、规X使用显微镜;2、安全使用常用的探究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生物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探究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科学探究是人类揭开自然界的奥秘、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揭题),在我们周围的生物中有许多是肉眼无法看到的,那么如何探索它们呢?这就要借助一些器具。

二、新授: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生物实验室(一)学习使用实验常用的器材1、引导生阅读教材,观察图1-7。

2、师演示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

3、师提示:安全事项。

(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1、师简介显微镜后,引导生对照教材图1-8(或者挂图),观察显微镜的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名称。

2、观察活动:认识显微镜。

分别介绍以下各个部件的作用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镜筒、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目镜和物镜、遮光器、3、师指示显微镜,让生回答其结构及作用。

4、讨论:显微镜常用于观察什么?5、总结: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常用显微镜。

三、结课: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因此,要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器具探索生命。

四、作业:完成练习册【教学反思】: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使用显微镜2、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器具探索生命。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二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领会“观察”、“实验”的基本概念;2、说出观察与实验常用的器材。

能力目标:1、尝试观察和学做实验;2、锻炼设计实验的一般能力。

情感目标:1、体会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意义;2、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领会“观察”、“实验”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尝试观察和学做实验,以及简单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

【课前预习】1、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它们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2、有时候观察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例如,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可以用。

3、可以给研究者提供现象、数据等资料,是检验科学假设、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如你看过蚂蚁搬家吗?你知道蚂蚁窝里有几种蚂蚁吗?新授:<一>尝试观察:阅读思考:科学观察和日常观察的不同?<二>学做实验:思考:科学实验常用的器材有哪些?实验的步骤有哪些?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实验时常用的器材有试管、培养皿等;科学实验的作用就是给研究者提供数据和现象等资料,包括确定实验目的五个部分。

【课堂小结】1、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

2、科学实验的一般规程。

【当堂检测】1、认识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你觉得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①用眼睛看②用脑思考③用仪器和工具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①②③都是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节省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为了节省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2/3D.用嘴熄灭酒精灯3、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B.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4、某同学将他的左手放入热水中,将他的右手放入冷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浸入一杯温水中,你认为他两手的感觉是()A.感觉一样热B.右手热,左手冷C.右手冷,左手热D.以上感觉都有可能5、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2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教学设计 苏科版
(6)实施计划。进行观察、实验;收集证据、数据;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7)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
(8)表达、交流。写出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2、讨论:
(1)、科学家探究肉汤变质的过程包括了哪几个步骤?
(2)、为什么要将放进烧瓶的肉汤煮沸?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二、讲授新课
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学生阅读课本P14并回答:
(1)巴斯德观察到什么现象?提出了什么问题?
(2)根据你的生活体验,能否回答肉汤里的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3)作出假设有依据吗?(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包含着一定的推理)
(4)验证假设的方法是什么?(实验)
(5)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常常增加重复次数。
反光镜垂直方向
两个物镜偏向两旁
将镜筒下降
将显微镜放进镜箱,放回原处
教师组织学生边阅读书本,边指导老师如何操作各步骤,然后学生分步操作。
分步操作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演示完成整个流程,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指导操作。
(二)问题探究与提升
1、观察字母“e”装片
(1)画出你所看到的字母“e”装片所成的像
(2)向左移动装片,观察物象往哪移动?向上移动装片又有什么现象?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课题名称: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1课时)
本课题总课时数
5
本节课课时数
2
授课
时间
备注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观察的一般方法
2、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3、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尝试自己进行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会设计探究性实验。

【学习重点】
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难点】
自己进行探究活动。

【知识梳理】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图:
【自我检测】
1、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哪一组条件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
()
A、有光、无光
B、有光、无水
C、干燥、湿润
D、有空气、无空气
2、蒲公英在白天开花,晚上闭合。

有人猜想蒲公英只在有光照的情况下才开花。

为了检验这个猜测,
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较合理的
是()
3、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某同学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临时装片,观察发现草履虫
将()
A.从左向右运动 B.从右向左运动 C.左右互相运动 D.不运动
4、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的假设,常以什么为重要的支持依据()
A、观察
B、实验
C、推论
D、考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蛆是从那里来得”实验,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①做出假设②实验(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③提出问题④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⑤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①⑤④
6、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资料的形式包括( )
A.文字、图片B.数据C.音像资料D.以上都是
7、下列说法错误的

()
A、观察与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B、在进行生物实验时,一定要遵守实验室规则。

C、探究得出结论后,不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D、在学习中,生物标本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物。

8、第一次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下列不符合科学探究做法的是()
A、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D、修改假设,重新做实验。

9、下列是小红同学进行的一次探究活动:(A)小红发现池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B)心想“这是生物吗?”(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D)原来是草履虫。

以上活动中哪一个属于提出问题_______,哪一个属于实验______。

10、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_________的实验。

1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5个步骤。

12、判断:
(1)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
(2)收集和分析资料不属于科学探究活
动。

()
(3)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
计。

()
(4)科学探究的过程必须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5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
(5)使用显微镜边画图边观察时,应是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
开。

()
13、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

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

(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

答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3)步骤____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如①观察、②调查、③收集和分析资料、④实验等,上述方法中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几个选几个)。

(5)由于受到某种不利因素的作用,正常细胞可能发生癌变成为癌细胞,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很多,请举出其中的一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