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桂江第一初级中学2019-2020年(下)学期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单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18)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图形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下面运算结果为a6的是()A.a3+a3B.a8÷a2C.a2•a3D.(﹣a2)33.(3分)2019年3月16日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三十三届桃花节正式拉开序幕,桃花花粉的直径约为0.00005m,数据”0.00005”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0×10﹣5B.0.5×10﹣4C.5×l0﹣4D.5×10﹣54.(3分)在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一定是偶数B.随时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新闻C.通常情况下,抛出的篮球会下落D.阴天就一定会下雨5.(3分)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D,∠B=∠DFE,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DFE的是()A.BE=CF B.AB=DF C.∠ACB=∠DEF D.AC=DE6.(3分)如图,在△ABC中,DC=2BD,若△ABD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则△ABC的面积为()平方厘米.A.18B.12C.9D.67.(3分)如图,∠1=38°,如果CD∥BE,那么∠B的度数为()A.142°B.162°C.62°D.52°8.(3分)已知(x+2)(x+3)=x2+mx+6,则m的值是()A.﹣1B.1C.5D.﹣59.(3分)如图,在△ABC中,DE是边AC的垂直平分线,AE=5cm,△ABD的周长为26cm,则△ABC的周长为()A.32B.29C.38D.3610.(3分)小李计划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赚钱买一本标价43元的书,他以每千克1.1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千克西瓜到交大路子云市场上去销售,在销售了40千克之后,余下的打七五折全部售完.销售金额y(元)与售出西瓜的千克数x(千克)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降价后西瓜的单价为2元/千克B.小李一共进了50千克西瓜C.小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赚的钱可以买到43元的书D.降价前的单价比降价后的单价多0.6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4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35°,则顶角的度数是度.12.(4分)若关于x的多项式x2+3x+m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m=.13.(4分)某汽车生产厂对其生产的A型汽车进行油耗试验: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油箱的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t(小时)0123…y(升)100928476…由表格中y与t的关系可知,当汽车行驶小时,油箱的剩余油量为28升.14.(4分)如图,在Rt△ABC中,∠C=90°,以点A为圆心,适当的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O,作射线AO交BC于点D,若∠B=50°,则∠CDA=度.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4分)15.(10分)计算(1)(﹣1)2019+(π﹣3.14)0﹣(﹣)﹣2(2)(﹣3ab3)22a2b÷(6a3b4)16.(8分)先化简再求值:[(a+b)(a﹣b)+(a+b)2﹣(2a﹣b)(a+6b)]÷3b,其中a=﹣1,b=﹣2.17.(8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BC.(1)画△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不写画法);(2)若网格上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ABC的面积.18.(9分)已知:如图,AB=DE,AC=DF,BE=CF.求证:∠A=∠D.19.(9分)A袋中有5张除上面写的数据以外其他完全相同的卡片,分别写有1cm、2cm、3cm、4cm、5cm.A袋外面另有两张卡片,上面分别写有3m和5cm.现随机从A袋中取出一张卡片,与A袋外面这两张卡片放在一起,以卡片上的数据分别作为三条线段的长度,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组合成的三条线段的长度的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出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概率;(3)求这三条线段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20.(10分)如图.已知∠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1)求证:△ABC≌△ADE;(2)求∠FAB+∠DAE的度数;(3)请问线段CE、BF、DE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4分)已知2m=4,2n=16,则m+n=.22.(4分)已知x2﹣x﹣1=0,则x3﹣2x2+3=.23.(4分)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当S=12,AC=8时,BM+MN的最小值等于.△ABC24.(4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12厘米,BC=8厘米,CD=14厘米,∠B=∠C,点E为线段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D上由C点向D点运动.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厘米/秒时,能够使△BPE与以C、P、Q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全等.25.(4分)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P为边AB的中点,点D、E分别为边AC、BC 上的点,∠APD+∠BPE=60°.点F、H分别在线段BC、AC上.连接PH、PF、HF.若PD⊥PF且PD=PF,HP⊥EP.连接DE,则=,∠PHF=度.二、解答题(共30分)26.(8分)若我们规定三角表示为abc;方框表示为:(x m+y n).例如:÷=1×19×3÷(24+31)=3.请根据这个规定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2)代数式:+为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3)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27.(10分)高铁的开通,给大家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五一期间,小张和小李到剑门关风景区游玩,小张乘私家车从成都东站出发0.5小时后,小李乘坐高铁从成都东站出发,先到广元站,然后转乘出租车到剑门关风景区(换车时间忽略不计),两人恰好同时到达剑门关风景区,他们离开成都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t(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解决下面问题:(1)小李乘坐高铁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小时;(2)小张乘的私家车平均速度是小李乘的高铁平均速度的,小张乘的私家车平均速度是小李乘的出租车的平均速度的1倍,求a,b的值.(3)求线段AB所表示的y与t的关系式.28.(12分)已知,如图AD为△ABC的中线,分别以AB和AC为一边在△ABC的外部作等腰三角形ABE和等腰三角形ACF,且AE=AB,AF=AC,连接EF,∠EAF+∠BAC=180°(1)如图1,若∠ABE=63°,∠BAC=45°,求∠FAC的度数;(2)如图1请探究线段EF和线段AD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2,设EF交AB于点G,交AC于点R,延长FC,EB交于点M,若点G为线段EF 的中点,且∠BAE=70°,请探究∠ACB和∠CA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2.解:A、a3+a3=2a3,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a8÷a2=a6,此选项符合题意;C、a2•a3=a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a2)3=﹣a6,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解:0.00005=5×10﹣5.故选:D.4.解:A是随机事件,故A不符合题意;B、是随机事件,故B不符合题意;C、是必然事件,故C符合题意;D、是随机事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解:∵∠A=∠D,∠B=∠DFE,∴当BE=CF时,即BC=EF,△ABC≌△DFE(AAS);当AB=DF时,即BC=EF,△ABC≌△DFE(ASA);当AC=DE时,即BC=EF,△ABC≌△DFE(AAS).故选:C.6.解:∵DC=2BD,∴BC=2CD,∴S△ABC =3S△ABD=2×3=6,故选:D.7.解:∵CD∥BE,∴∠2=∠B,∵∠2=180°﹣∠1=142°,∴∠B=142°,故选:A.8.解:(x+2)(x+3)=x2+3x+2x+6=x2+5x+6,∵(x+2)(x+3)=x2+mx+6,∴m=5,故选:C.9.解:∵DE是边AC的垂直平分线,∴DA=DC,AC=2AE=10,∵△ABD的周长为26,∴AB+BD+AD=AB+BD+CD=AB+BC=26,∴△ABC的周长=AB+BC+AC=26+10=36(cm),故选:D.10.解:降价前西瓜的单价为:80÷40=2(元/千克),故选项A不合题意;降价后售出西瓜的数量为:(110﹣80)÷1.5=20(千克),40+20=60(千克),即小李一共进了60千克西瓜,故选项B不合题意;110﹣60×1.1=44(元),小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赚的钱为44元,可以买到43元的书,故选项C符合题意;降价后西瓜的单价为:2×0.75=1.5(元/千克),2﹣1.5=0.5(元),即降价前的单价比降价后的单价多0.5元,故选项D不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35°,∴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180°﹣35°﹣35°=110°,故答案为110.12.解:∵(x+)2=x2+3x+,∴m=,故答案为:13.解:由题意可得:y=100﹣8t,当y=28时,28=100﹣8t解得:t=9.故答案为:9.14.解:∵∠C=90°,∠B=50°,∴∠CAB=90°﹣50°=40°,∵AD平分∠CAB,∴∠DAB=∠CAB=20°,∴∠CDA=∠DAB+∠B=70°,故答案为7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4分)15.解:(1)原式=﹣1+1﹣4=﹣4;(2)原式=9a2b6×2a2b÷(6a3b4)=18a4b7÷(6a3b4)=3ab3.16.解:原式=[a2﹣b2+a2﹣2ab+b2﹣2a2﹣12ab+ab+6b2]÷3b =[6b2﹣13ab]÷3b=2b﹣a,当a=﹣1,b=﹣2时,原式=﹣4+=﹣.17.解:(1)△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2)△ABC的面积=4×5﹣×1×4﹣×1×4﹣×5×3,=20﹣2﹣2﹣7.5,=8.5.18.证明:∵BE=CF,∴BE+EC=CF+EC,即:BC=EF,在△ABC与△DEF中,,∴△ABC≌△DEF,∴∠A=∠D.19.解:(1)共有5种可能的结果数,它们是:1,3,5;2,3,5;3,3,5;4,3,5;5,3,5;(1)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结果数为3,所以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2)这三条线段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结果数2,所以这三条线段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20.(1)证明:∵∠BAD=∠CAE=90°,∴∠BAC+∠CAD=90°,∠CAD+∠DAE=90°,∴∠BAC=∠DAE,在△BAC和△DAE中,,∴△BAC≌△DAE(SAS);(2)解:∵∠CAE=90°,AC=AE,∴∠E=45°,由(1)知△BAC≌△DAE,∴∠CAB=∠DAE,∠BCA=∠E=45°,∠FAB+∠DAE=∠FAB+∠CAB=∠FAC,∵∠AFC=90°,∠BCA=45°,∴∠FAC=45°,∴∠FAB+∠DAE=45°;(3)解:CE=2BF+2DE;理由如下:延长BF到G,使得FG=FB,连接AG,如图所示:∵AF⊥BG,∴AB=AG,∴∠ABF=∠G,∵△BAC≌△DAE,∴AB=AD,∠CBA=∠EDA,CB=ED,∴AG=AD,∠ABF=∠CDA,∴∠G=∠CDA,∵∠GCA=∠DCA=45°,在△CGA和△CDA中,,∴△CGA≌△CDA(AAS),∴CG=CD,∵CG=CB+BF+FG=CB+2BF=DE+2BF,∴CD=2BF+DE,∴CE=2BF+2DE.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解:∵2m=4,2n=16,∴2m+n=4×16=64,∴m+n=6.故答案为:6.22.解:∵x2﹣x﹣1=0,∴x2﹣x=1,∴x3﹣2x2+3=x(x2﹣x)﹣(x2﹣x)﹣x+3=x×1﹣1﹣x+3=x﹣1﹣x+3=2,故答案为:2.23.解: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点B关于AD的对称点B′在AC上,过点B′作B′N⊥AB于N交AD于M,由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点M即为使BM+MN最小的点,B′N=BM+MN,过点B作BE⊥AC于E,=20,∵AC=8,S△ABC∴×8•BE=12,解得BE=3,∵AD是∠BAC的平分线,B′与B关于AD对称,∴AB=AB′,∴△ABB′是等腰三角形,∴B′N=BE=3,即BM+MN的最小值是3.故答案为:3.24.解: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BP=3t,CP=8﹣3t,∵∠B=∠C,∴①当BE=CP=6,BP=CQ时,△BPE与△CQP全等,此时,6=8﹣3t,解得t=,∴BP=CQ=2,此时,点Q的运动速度为2÷=3厘米/秒;②当BE=CQ=6,BP=CP时,△BPE与△CQP全等,此时,3t=8﹣3t,解得t=,∴点Q的运动速度为6÷=厘米/秒;故答案为:3或.25.解:如图,作PG∥BC交AC于G,连接DF.∵△ABC是等边三角形,AP=PB,PG∥BC,∴AG=GC,∵AC=AB,∴AG=AP,∵∠A=60°,∴△APG是等边三角形,∴PG=PA=PB,∠APG=60°,∴∠BPG=∠DPE=120°,∴∠DPG=∠EPB,∵∠PGD=∠B=60°,∴△PDG≌△PEB(ASA),∴PD=PE,=1,∵PD⊥PF,HP⊥EP,∴∠DPF=∠EPH=90°,∴∠DPH=∠EPF=30°,∵PD=PF=PE,∴∠PFE=∠PEF=75°,∴∠PEB=∠PDG=105°,∴∠AHP=180°﹣105°﹣30°=45°,∵PD=PF,∠DPF=90°,∴∠DFP=∠PHD=∠PDF=45°,∴P,F,H,D四点共圆,∴∠PHF=∠PDF=45°.故答案为1,45..二、解答题(共30分)26.解:(1)原式=(﹣2×3×1)÷((﹣2)2+31)=,故答案为;(2)原式=(4xyk)+(x2+(5y)2)=x2+4kxy+25y2是完全平方公式,∴4k=±10,∴k=,故答案为;(3)原式=(3x﹣2)(3x+2)﹣[(x+2)(3x﹣2)+9]=6x2﹣4x﹣9═,当.27.解:(1)由图可得,小李乘坐高铁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小时),故答案为:;(2)小张乘的私家车平均速度是:×=70(千米/小时),小李乘的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70÷1=40(千米/小时),,解得,b=210,a=210÷70=3,即a的值是3,b的值是210;(3)设线段AB所表示的y与t的关系式是y=kt+b,,得,即线段AB所表示的y与t的关系式是(0.5≤t≤2).28.(1)解:∵AE=AB,∴∠AEB=∠ABE=63°,∴∠EAB=54°,∵∠BAC=45°,∠EAF+∠BAC=180°,∴∠EAB+2∠BAC+∠FAC=180°,∴54°+2×45°+∠FAC=180°,∴∠FAC=36°;(2)EF=2AD;理由如下:延长AD至H,使DH=AD,连接BH,如图1所示:∵AD为△ABC的中线,∴BD=CD,在△BDH和△CDA中,,∴△BDH≌△CDA(SAS),∴HB=AC=AF,∠BHD=∠CAD,∴AC∥BH,∴∠ABH+∠BAC=180°,∵∠EAF+∠BAC=180°,∴∠EAF=∠ABH,在△ABH和△EAF中,,∴△ABH≌△EAF(SAS),∴EF=AH=2AD;(3);理由如下:由(2)得,AD=EF,又点G为EF中点,∴EG=AD,由(2)△ABH≌△EAF,∴∠AEG=∠BAD,在△EAG和△ABD中,,∴△EAG≌△ABD(SAS),∴∠EAG=∠ABC=70°,∵∠EAF+∠BAC=180°,∴∠EAB+2∠BAC+∠CAF=180°,即:70°+2∠BAC+∠CAF=180°,∴∠BAC+∠CAF=55°,∴∠BAC=55°﹣∠CAF,∵∠ABC+∠ACB+∠BAC=180°,∴∠BAC=180°﹣∠ABC﹣∠ACB=180°﹣70°﹣∠ACB=110°﹣∠ACB,∴55°﹣∠CAF=110°﹣∠ACB,∴∠ACB﹣∠CAF=55°.。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24)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化简a2•a3的结果是()A.a B.a5C.a6D.a82.(3分)下列事件中,是不确定事件的是()A.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B.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C.对顶角相等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3.(3分)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没多少油了,开到加油站加了油,几分钟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面哪一幅图可以近似的刻画出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A.B.C.D.4.(3分)西樵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享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等美誉.西樵山春夏之季鲜花烂漫,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粉,有一种花粉的直径是0.000063米,将0.00006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6.3×10﹣4B.0.63×10﹣4C.63×10﹣5D.6.3×10﹣55.(3分)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6.(3分)如图,线段AD、AE、AF分别是△ABC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比较线段AC、AD、AE、AF的长短,其中最短的是()A.AF B.AE C.AD D.AC7.(3分)如图,若直线a∥b,AC⊥AB,∠1=34°,则∠2的度数为()A.34°B.56°C.66°D.146°8.(3分)如图,已知∠1=∠2,欲得到△ABD≌△ACD,则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A.∠ADB=∠ADC B.DB=DC C.∠B=∠C D.AB=AC9.(3分)下列式子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a﹣b)(b﹣a)B.(﹣x+y)(﹣x﹣y)C.(a﹣b)(a+b)D.(﹣x﹣1)(x﹣1)10.(3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A.6 个B.7 个C.8 个D.9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4分)2a•(ab﹣1)=.12.(4分)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4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13.(4分)如图是某市某天的气温T(℃)随时间t(时)变化的图象,则由图象可知,该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14.(4分)某篮球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投篮训练,结果如下表:投篮总次数n1020501002005001000投中次数m8184286169424854投中的频率0.80.90.840.860.8450.8480.854根据上表,该运动员投中的概率大约是(结果精确到0.01).15.(4分)把七巧板按如图所示,进行①~⑦编号,①~⑦号分别对应着七巧板的七块,如果编号④对应的面积等于4,则由这七块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16.(4分)如图,在△ABC中,AB=AC=10cm,BC=8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M,交AC于点N,在直线MN上存在一点P,使P、B、C三点构成的△PBC的周长最小,则△PBC的周长最小值为.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6分)计算:22﹣(π﹣3.14)0﹣|﹣4|+()﹣118.(6分)如图,转盘被等分成六个扇形,并在上面依次写上数字1、2、3、4、5、6.(1)若自由转动转盘,当它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偶数区域的概率是多少?(2)请你用这个转盘设计一个游戏,当自由转动的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区域的概率为.19.(6分)如图,在△ABC中,∠ABC=∠C,D是BA延长线上一点,E是AC的中点.(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①作∠DAC的平分线AM;②连接BE并延长,交AM于点F.(2)猜想与证明:试猜想AF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7分)小南一家到某度假村度假.小南和妈妈坐公交车先出发,爸爸自驾车沿着相同的道路后出发.爸爸到达度假村后,发现忘了东西在家里,于是立即返回家里取,取到东西后又马上驾车前往度假村(取东西的时间忽略不计).如下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s(km)与小南离家的时间t(h)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小南家到该度假村的距离是km.(2)小南出发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km/h,图中点A表示.(3)小南从家到度假村的路途中,当他与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km.21.(7分)先化简,再求值:[(3x﹣y)(3x+y)+(y﹣x)2﹣2x(x﹣y+1)]÷2x,其中x =505,y=504.22.(7分)如图,已知AB∥CD,DA平分∠BDC,∠A=∠C.(1)试说明:CE∥AD.(2)若∠C=25°,求∠B的度数.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9分)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N过点A,且MN∥BC,点D是直线MN上一点,不与点A重合.若点E是线段AB上一点,且DE=DA.(1)请说明线段DE⊥DA.(2)如图2,连接BD,过点D作DP⊥DB交线段AC于点P,请判断线段DB与DP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4.(9分)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借助图的直观性,可以帮助理解数学问题.(1)请写出图1、图2、图3分别能解释的乘法公式.(2)用4个全等的长和宽分别为a、b的长方形拼摆成一个如图4的正方形,请你写出这三个代数式(a+b)2、(a﹣b)2、ab之间的等量关系.(3)根据(2)中你探索发现的结论,完成下列问题:①当a+b=5,ab=﹣6时,则a﹣b的值为.②设,B=x﹣2y﹣3,计算:(A+B)2﹣(A﹣B)2的结果.25.(9分)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8cm,B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BC向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如图1,S△DCP=.(用t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1,当t=3时,试说明:△ABP≌△DCP.(3)如图2,当点P从点B开始运动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vcm/秒的速度沿CD 向点D运动,是否存在这样v的值,使得△ABP与△PQ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v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化简a2•a3的结果是()A.a B.a5C.a6D.a8【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计算结果.【解答】解:原式=a2+3=a5,故B正确.故选:B.2.(3分)下列事件中,是不确定事件的是()A.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B.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C.对顶角相等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分析】找到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即可.【解答】解:A、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属于随机事件,符合题意;B、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是一定发生的事件,属于必然事件,不符合题意;C、对顶角相等,属于必然事件,不符合题意;D、在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属于必然事件,不符合题意;故选:A.3.(3分)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没多少油了,开到加油站加了油,几分钟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面哪一幅图可以近似的刻画出该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A.B.C.D.【分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根据加速、匀速、减速时,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行选择.【解答】解:公共汽车经历:加速﹣匀速﹣减速到站﹣加速﹣匀速,加速:速度增加,匀速:速度保持不变,减速:速度下降,到站:速度为0.观察四个选项的图象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只有B选项符合.故选:B.4.(3分)西樵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享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森林公园等美誉.西樵山春夏之季鲜花烂漫,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花粉,有一种花粉的直径是0.000063米,将0.00006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6.3×10﹣4B.0.63×10﹣4C.63×10﹣5D.6.3×10﹣5【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负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63=6.3×10﹣5.故选:D.5.(3分)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结合4个汽车标志图案的形状求解.【解答】解:由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第1个,第2个,第3个都是轴对称图形.第4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是轴对称图形的有3个.故选:C.6.(3分)如图,线段AD、AE、AF分别是△ABC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比较线段AC、AD、AE、AF的长短,其中最短的是()A.AF B.AE C.AD D.AC【分析】根据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AD最短,故选:C.7.(3分)如图,若直线a∥b,AC⊥AB,∠1=34°,则∠2的度数为()A.34°B.56°C.66°D.146°【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AD的度数,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和余角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如图:∵直线a∥b,∴∠2+∠BAD=180°,∵AC⊥AB于点A,∠1=34°,∴∠2=180°﹣90°﹣34°=56°,故选:B.8.(3分)如图,已知∠1=∠2,欲得到△ABD≌△ACD,则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A.∠ADB=∠ADC B.DB=DC C.∠B=∠C D.AB=AC【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SA证出△ABD≌△ACD,得出A正确;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B不正确;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AS证出△ABD≌△ACD,得出C正确;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证出△ABD≌△ACD,得出D正确.【解答】解:A正确;理由:在△ABD和△ACD中,,∴△ABD≌△ACD(ASA);B不正确,由这些条件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C正确;理由:在△ABD和△ACD中,,∴△ABD≌△ACD(AAS);D正确;理由:在△ABD和△ACD中,,∴△ABD≌△ACD(SAS);故选:B.9.(3分)下列式子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a﹣b)(b﹣a)B.(﹣x+y)(﹣x﹣y)C.(a﹣b)(a+b)D.(﹣x﹣1)(x﹣1)【分析】根据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式子特点: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正确;B、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错误;C、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错误;D、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10.(3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A.6 个B.7 个C.8 个D.9个【分析】分AB是腰长时,根据网格结构,找出一个小正方形与A、B顶点相对的顶点,连接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AB是底边时,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AB垂直平分线上的格点都可以作为点C,然后相加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分情况讨论:①AB为等腰△ABC的底边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②AB为等腰△ABC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C点有4个.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4分)2a•(ab﹣1)=a2b﹣2a.【分析】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y依此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2a•(ab﹣1)=a2b﹣2a.故答案为:a2b﹣2a.12.(4分)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4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50°.【分析】先依据补角的定义求得这个角的度数,然后再求得这个角的余角即可.【解答】解:这个角=180°﹣140°=40°.这个角的余角=90°﹣40°=50°.故答案为:50°.13.(4分)如图是某市某天的气温T(℃)随时间t(时)变化的图象,则由图象可知,该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12℃.【分析】根据观察函数图象的纵坐标,可得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温差.【解答】解:如图:,由纵坐标看出最高气温是10℃,最低气温是﹣2℃,该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10﹣(﹣2)=12℃.故答案为:1214.(4分)某篮球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投篮训练,结果如下表:1020501002005001000投篮总次数n8184286169424854投中次数m投中的频0.80.90.840.860.8450.8480.854率根据上表,该运动员投中的概率大约是0.85(结果精确到0.01).【分析】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结合表格中数据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大量重复试验后投中的概率逐渐稳定到0.85左右,所以去投篮一次,投中的概率大约是0.85,故答案为:0.85.15.(4分)把七巧板按如图所示,进行①~⑦编号,①~⑦号分别对应着七巧板的七块,如果编号④对应的面积等于4,则由这七块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32.【分析】由七巧板的作图原理,可知④是平行四边形,并且它的一边长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这条边上的高是正方形边长的,再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即可求解.【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④是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a×a=4,∴a2=32,故答案为32.16.(4分)如图,在△ABC中,AB=AC=10cm,BC=8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M,交AC于点N,在直线MN上存在一点P,使P、B、C三点构成的△PBC的周长最小,则△PBC的周长最小值为18cm.【分析】如图,连接P A.因为△PBC的周长=BC+PB+PC,BC=8cm,推出PB+PC的值最小时,△PBC的周长最小.由题意P A=PB,推出PB+PC=P A+PC≥AC=10cm,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P A.∵△PBC的周长=BC+PB+PC,BC=8cm,∴PB+PC的值最小时,△PBC的周长最小,∵MN垂直平分线段AB,∴P A=PB,∴PB+PC=P A+PC≥AC=10cm,∴PB+PC的最小值为10cm,∴△PBC的周长的最小值为18cm.故答案为18cm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6分)计算:22﹣(π﹣3.14)0﹣|﹣4|+()﹣1【分析】首先计算乘方,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22﹣(π﹣3.14)0﹣|﹣4|+()﹣1=4﹣1﹣4+3=218.(6分)如图,转盘被等分成六个扇形,并在上面依次写上数字1、2、3、4、5、6.(1)若自由转动转盘,当它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偶数区域的概率是多少?(2)请你用这个转盘设计一个游戏,当自由转动的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区域的概率为.【分析】(1)根据题意先得出偶数的个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概率公式设计如:自由转动的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大于2的区域,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P(指针指向偶数区域)==;(2)方法一:如图,自由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阴影部分区域的概率为;方法二:自由转动转盘,当它停止时,指针指向数字不大于4的区域的概率是.故答案为:19.(6分)如图,在△ABC中,∠ABC=∠C,D是BA延长线上一点,E是AC的中点.(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①作∠DAC的平分线AM;②连接BE并延长,交AM于点F.(2)猜想与证明:试猜想AF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利用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C=∠CAM.即可得出AF∥BC,再判断出△BCE≌△F AE,即可得出BC=AF.【解答】解:(1)如图所示,AM是∠DAC的平分线;(2)BC=AF,BC∥AF.理由:在△ABC中,AB=AC,∴∠ABC=∠C,∠C+∠ABC+∠BAC=180°,∴∠C=90°﹣∠BAC,∵AM是∠CAD的平分线,∴2∠CAM=∠CAD,∵∠BAC+∠CAD=180°,∴2∠CAM+∠BAC=180°,∴∠CAM=90°﹣∠BAC,∴∠C=∠CAM,∴AF∥BC,∵点D是AC中点,∴AE=CE,在△BCE和△F AE中,,∴△BCE≌△F AE,∴BC=AF即:BC=AF,BC∥AF.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7分)小南一家到某度假村度假.小南和妈妈坐公交车先出发,爸爸自驾车沿着相同的道路后出发.爸爸到达度假村后,发现忘了东西在家里,于是立即返回家里取,取到东西后又马上驾车前往度假村(取东西的时间忽略不计).如下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s(km)与小南离家的时间t(h)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自变量是时间(t),因变量是距离(s),小南家到该度假村的距离是60km.(2)小南出发1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图中点A 表示小南出发2.5小时后,离度假村的距离还有10km.(3)小南从家到度假村的路途中,当他与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30或45km.【分析】(1)直接利用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得出答案;(2)利用函数图象求出爸爸晚出发1小时,以及当爸爸第一次到达度假村后,小亮离度假村的距离;(3)利用函数图象得出交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自变量是时间(t),因变量是距离(s);小南家到该度假村的距离是60km.故答案为:时间(t);距离(s);60;(2)小南出发1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图中点A表示小亮出发2.5小时后,离度假村的距离为10km;故答案为:1;60;小亮出发2.5小时后,离度假村的距离为10km;(3)小亮从家到度假村的路途中,当他与他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30或45km.故答案为:30或4521.(7分)先化简,再求值:[(3x﹣y)(3x+y)+(y﹣x)2﹣2x(x﹣y+1)]÷2x,其中x =505,y=504.【分析】直接利用乘法公式进而化简,再把已知数据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9x2﹣y2+y2﹣2xy+x2﹣2x2+2xy﹣2x)÷2x=(8x2﹣2x)÷2x=4x﹣1当x=505时,原式=2019.22.(7分)如图,已知AB∥CD,DA平分∠BDC,∠A=∠C.(1)试说明:CE∥AD.(2)若∠C=25°,求∠B的度数.【分析】(1)欲证明CE∥AD,只需推知∠ADC=∠C即可;(2)利用(1)中平行线的性质来求∠B的度数.【解答】解:(1)∵AB∥CD,∴∠A=∠ADC.∵∠A=∠C,∴∠ADC=∠C,∴CE∥AD.(2)由(1)可得∠ADC=∠C=25°,∵DA平分∠BDC,∴∠CDB=2∠ADC=50°,∵AB∥DC,∴∠B+∠CDB=180°,∴∠B=180°﹣∠CDB=130°.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9分)如图1,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N过点A,且MN∥BC,点D是直线MN上一点,不与点A重合.若点E是线段AB上一点,且DE=DA.(1)请说明线段DE⊥DA.(2)如图2,连接BD,过点D作DP⊥DB交线段AC于点P,请判断线段DB与DP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4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证明;(2)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BDE=∠ADP,证明△DEB≌△DA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证明结论.【解答】解:(1)∵∠BAC=90°,AB=AC,∴∠B=∠C=45°.∵MN∥BC,∴∠DAE=∠B=45°.∵DA=DE,∴∠DEA=∠DAE=45°.∴∠ADE=180°﹣∠DEA﹣∠DAE=90°,∴DE⊥DA.(2)DB=DP.理由如下:∵DP⊥DB,∴∠BDE+∠EDP=90°.由(1)知DE⊥DA,∴∠ADP+∠EDP=90°,∴∠BDE=∠ADP.∵∠DEA=∠DAE=45°,∴∠BED=180°﹣45°=135°,∠DAP=∠DAE+∠BAC=135°,∴∠BED=∠DAP.在△DEB和△DAP中,∴△DEB≌△DAP(ASA),∴DB=DP.24.(9分)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借助图的直观性,可以帮助理解数学问题.(1)请写出图1、图2、图3分别能解释的乘法公式.(2)用4个全等的长和宽分别为a、b的长方形拼摆成一个如图4的正方形,请你写出这三个代数式(a+b)2、(a﹣b)2、ab之间的等量关系.(3)根据(2)中你探索发现的结论,完成下列问题:①当a+b=5,ab=﹣6时,则a﹣b的值为±7.②设,B=x﹣2y﹣3,计算:(A+B)2﹣(A﹣B)2的结果.【分析】(1)根据图形面积直接得出即可;(2)用两种方法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得结论;(3)①根据(2)中的等量关系代入计算可得结论;②同理根据(2)中的公式代入可得结论.【解答】解:(1)图1:(a+b)2=a2+2ab+b2;图2:(a﹣b)2=a2﹣2ab+b2;图3:(a+b)(a﹣b)=a2﹣b2,(2)图4:(a+b)2﹣(a﹣b)2=4ab;(3)①由(2)知:(a+b)2﹣(a﹣b)2=4ab,∵a+b=5,ab=﹣6,∴52﹣(a﹣b)2=4×(﹣6),(a﹣b)2=25+24=49,∴a﹣b=±7,故答案为:±7;②∵,B=x﹣2y﹣3,∴(A+B)2﹣(A﹣B)2=4×A×B=4××(x﹣2y﹣3)=(x+2y﹣3)(x﹣2y ﹣3)=[(x﹣3)+2y][(x﹣3)﹣2y]=x2﹣6x+9﹣4y2.25.(9分)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8cm,B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BC向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如图1,S△DCP=48﹣8t.(用t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1,当t=3时,试说明:△ABP≌△DCP.(3)如图2,当点P从点B开始运动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vcm/秒的速度沿CD 向点D运动,是否存在这样v的值,使得△ABP与△PQ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v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解答;(3)此题主要分两种情况①△ABP≌△PCQ得到BP=CQ,AB=PC,②△ABP≌△QCP 得到BA=CQ,PB=PC,然后分别计算出t的值,进而得到v的值.【解答】解:(1)S△DCP=•PC•CD=•(12﹣2t)•8=48﹣8t.故答案为48﹣8t.(2)当t=3时,BP=2×3=6,∴PC=12﹣6=6,∴BP=PC,在△ABP与△DCP中,∴△ABP≌△DCP(SAS).(3)①当BP=CQ,AB=PC时,△ABP≌△PCQ,∵AB=8,∴PC=8,∴BP=12﹣8=4,∴2t=4,解得:t=2,∴CQ=BP=4,v×2=4,解得:v=2;②当BA=CQ,PB=PC 时,△ABP≌△QCP,∵PB=PC,∴BP=PC=6,∴2t=6,解得:t=3,CQ=AB=8,v×3=8,解得:,综上所述,当v=2或时,△ABP与△PQC全等.。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佛山)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目录1 / 6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2. 展开与折叠 ---------------------------113. 截一个几何体 ------------------------174. 从不同方向看 ------------------------205.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28回顾与思考 ---------------------------33 复习题 ---------------------------------33 第二章 有理数以及运算1. 数怎么不够用了 ---------------------372. 数轴 ------------------------------------433. 绝对值 ---------------------------------484. 有理数的加法 ------------------------525. 有理数的减法 ------------------------61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667. 水位的变化 ---------------------------728. 有理数的乘法 ------------------------749. 有理数的除法 ------------------------80 10. 有理数的乘方 ------------------------83 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88 12. 计算机的使用 ------------------------91回顾与思考 ---------------------------95 复习题 ---------------------------------95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1. 字母能表示什么 --------------------1022. 代数式 --------------------------------1063. 代数式求值 --------------------------1104. 合并同类项 --------------------------1145. 去括号 --------------------------------1206. 探索规律 -----------------------------124回顾与思考 --------------------------128 复习题 --------------------------------129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1. 线段、射线、直线 -----------------1352. 比较线段的长短 --------------------1393. 角的度量与表示 --------------------1434. 角的比较 -----------------------------1485. 平行 -----------------------------------1526. 垂直 -----------------------------------1567. 有趣的七巧板 -----------------------160回顾与思考 --------------------------163 复习题 --------------------------------163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1. 你今年几岁了 -----------------------1662. 解方程 --------------------------------1723. 日历中的方程 -----------------------1794. 我变胖了 -----------------------------1825. 打折销售 -----------------------------1876. “希望工程”义演 -----------------1897. 能追上小明吗 -----------------------1918. 教育储蓄 -----------------------------193回顾与思考 --------------------------195 复习题 --------------------------------195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1. 认识100万 --------------------------1982. 科学记数法 --------------------------2003. 扇形统计图 --------------------------2044. 你有信心吗 --------------------------2085. 统计图的选择 -----------------------211回顾与思考 --------------------------216 复习题 --------------------------------217第七章 可能性1. 一定摸到红球吗 --------------------2212. 转盘游戏 -----------------------------2263. 谁转出的“四位数”大 -----------230回顾与思考 --------------------------232 复习题 --------------------------------232课题学习★ 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235总复习 -------------------------------------237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目录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整式-------------------------------22.整式的加减----------------------73.同底数幂的乘法---------------13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75.同底数幂的除法---------------226.整式的乘法---------------------267.平方差公式---------------------358.完全平方公式------------------409.整式的除法---------------------46回顾与思考---------------------52复习题---------------------------52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余角与补角---------------------59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633.平行线的特征------------------70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74回顾与思考---------------------80复习题---------------------------80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1.认识百万分之一---------------85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903.世界新生儿图------------------97回顾与思考--------------------104复习题--------------------------104 课题学习★制作“人口图”--------------108第四章概率1.游戏公平吗--------------------1122.摸到红球的概率--------------120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125回顾与思考--------------------130复习题--------------------------130第五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1352.图形的全等--------------------1483.全等三角形--------------------1534.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575.作三角形-----------------------1696.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1737.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77回顾与思考--------------------182复习题--------------------------182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小车下滑的时间--------------1892.变化中的三角形--------------1943.温度的变化--------------------1984.速度的变化--------------------204回顾与思考--------------------209复习题--------------------------209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目录3 / 6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3. 蚂蚁怎样走最近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二章 实数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2. 平方根3. 立方根4. 公园有多宽5. 用计算器开方6. 实数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 生活中的平移 2. 简单的平移作图 3. 生活中的旋转 4. 简单的旋转作图 5. 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 6. 简单的图案设计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 3. 菱形4. 矩形、正方形5. 梯形6.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7. 平面图形的密铺8. 中心对称图形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课题学习★ 制作平面图形的镶嵌 第五章 置的确定 1. 确定位置2. 平面直角坐标系3. 变化的鱼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六章 一次函数 1. 函数 2. 一次函数3. 一次函数的图象4.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5.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 谁的包裹多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 鸡免同笼4. 增收节支5. 里程碑上的数6.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 1. 平均数2. 中位数与众数3.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总复习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目录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不等关系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相似图形1.线段的比2.黄金分割3.形状相同的图形4.相似多边形5.相似三角形6.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7.测量旗杆的高度8.相似多边形的性质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三章分式1.分式2.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加减4.分式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四章分解因式1.分解因式2.提公因式法3.运用公式法回顾与思考复习题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数据的收集3.频数与频率4.数据的波动回顾与思考复习题课题学习★吸烟的危害第六章证明(一)1.你能肯定吗2.定义与命题3.为什么它们平行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5.关注三角形的外角回顾与思考复习题总复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目录5 / 6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目录第一章 证明(二) 1. 你能证明它们吗 2. 直角三角形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 角平分线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1. 花边有多宽 2. 配方法 3. 公式法 4. 分解因式法 5. 为什么是0.168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三章 证明(三) 1. 平行四边形 2. 特殊平行四边形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 1. 视图2. 太阳光与影子3. 灯光与影子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课题学习★ 猜想、证明与拓广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 1. 频率与概率 2. 投针试验3. 池塘有多少条鱼回顾与思考 复习题总复习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目录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30o, 45o,60o角的三角函数值3.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4.船有触角的危险吗回顾与思考复习题第二章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2.结识抛物线3.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7.最大面积是多少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回顾与思考复习题课题学习★拱桥设计第三章圆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型2.圆的对称性3.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4.确定圆的条件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8.圆锥的侧面积回顾与思考复习题课题学习★设计遮阳篷第四章统计与概率1.50年的变化2.哪种方式更合算3.游戏公平吗回顾与思考复习题课题学习★媒体中的教学总复习。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北师大版,广东专用)(原卷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北师大版,广东专用)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为5x 的是( ) A .32x x + B .32x x gC .3x x gD .72x x -2.计算()2019201821.53⎛⎫-⨯ ⎪⎝⎭的结果是( ) A .32-B .32C .23-D .233.计算63a a ÷,正确的结果是( ) A .2B .3aC .2aD .3a4.计算23(3)2x x -g 的结果是( ) A .65x -B .66x -C .55x -D .56x -5.下列多项式相乘,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23)(32)x y y x -- B .(23)(23)x y x y -+--C .(2)(2)x y y x -+D .(3)(3)x y x y +-6.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22(1)(1)x x --=- B .22(1)(1)x x --=+ C .22(1)(1)x x -+=+D .22(1)(1)x x +=-7.计算3(42)2x x x -+÷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221x -+B .221x +C .321x -+D .482x x -+8.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9.如图,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1∠与2∠是同旁内角B .1∠与6∠是内错角C .2∠与5∠是内错角D .3∠与5∠是同位角10.如图,//AB EF ,设90C ∠=︒,那么x 、y 和z 的关系是( )A .y x z =+B .90x y z +-=︒C .180x y z ++=︒D .90y z x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8分,每小题4分) 11.已知(1)(1)80m n m n +-++=,则m n += .12.在关系式31y x =-中,当x 由1变化到5时,y 由 变化到 .13.已知,梯形的高为8cm ,下底是上底的3倍,设这个梯形的上底为xcm ,面积为2Scm ,这个问题中,常量是 ,变量是 .14.若2249x kxy y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为 .15.如图,在ABC ∆中,以点C 为顶点,在ABC ∆外画ACD A ∠=∠,且点A 与D 在直线BC 的同一侧,再延长BC 至点E ,在作的图形中,A ∠与 是内错角;B ∠与 是同位角;ACB ∠与 是同旁内角.16.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000米,数字5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7.已知,在同一平面内,50ABC ∠=︒,//AD BC ,BAD ∠的平分线交直线BC 于点E ,那么AEB ∠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8分)18011(2(2)()|3-+-+--19.化简:222(23)(23)(3)x x y x y x y +-+----,其中2x =-,1y =-.20.(1)如图,以B 为顶点,射线BC 为一边,用直尺和圆规作CBE ∠,使CBE CAD ∠=∠; (2)在所作图中,BE 与AD 平行吗?为什么?四.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24分)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连接BD ,点E 、F 分别在AB 和CD 上,连接CE 、AF ,CE 与AF 分别交BD 于点N 、M .已知AMD BNC ∠=∠.(1)若110AFC ∠=︒,求ECD ∠的度数;(2)若ABD BDC ∠=∠,试判断ECD ∠与B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2.已知24a =,26b =,212c = (1)求证:1a b c +-=; (2)求22a b c +-的值.23.如图,直线PQ 、MN 被直线EF 所截,交点分别为A 、C ,AB 平分EAQ ∠,CD 平分ACN ∠,如果//PQ MN ,那么AB 与CD 平行吗?为什么?五.解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18分) 24.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等式: (1)223415-⨯= (1) (2)225429-⨯= (2) (3)2274313-⨯= (3) ⋯根据上述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完成第五个等式:2114-⨯2= ;(2)写出你猜想的第n 个等式(用含n 的式子表示),并验证其正确性. 25.感知与填空:如图①,直线//AB CD .求证:B D BED ∠+∠=∠.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井填上适当的理由. 解:过点E 作直线//EF CD 2(D ∴∠=∠ )//AB CD Q (已知),//EF CD ,//(AB EF ∴ ) 1(B ∴∠=∠ )12BED ∠+∠=∠Q ,(B D BED ∴∠+∠=∠ )应用与拓展:如图②,直线//AB CD .若22B ∠=︒,35G ∠=︒,25D ∠=︒,则E F ∠+∠= 度. 方法与实践:如图③,直线//AB CD .若60E B ∠=∠=︒,80F ∠=︒,则D ∠= 度.。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1(北师大版,广东专用)(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2(北师大版,广东专用)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为5x 的是( )A .32x x +B .32x x gC .3x x gD .72x x -【解析】A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所以A 选项不符合题意;B .325x x x =g .符合题意;C .34x x x =g ,不符合题意;D .不是同类项不能会并,不符合题意.故选:B .2.计算201820192( 1.5)()3-⨯的结果是( )A .32-B .32C .23-D .23【解析】201820192( 1.5)()3-⨯2018201822(1.5)()33=⨯⨯ 2018322()233=⨯⨯ 2018213=⨯ 213=⨯ 23=. 故选:D .3.计算63a a ÷,正确的结果是( )A .2B .3aC .2aD .3a【解析】由同底数幂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知,63633a a a a -÷==.故选:D . 4.计算23(3)2x x -g 的结果是( )A .65x -B .66x -C .55x -D .56x -【解析】23(3)2x x -g 56x =-,故选:D .5.下列多项式相乘,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23)(32)x y y x --B .(23)(23)x y x y -+--C .(2)(2)x y y x -+D .(3)(3)x y x y +-【解析】(23)(32)x y y x --不能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故选:A .6.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22(1)(1)x x --=-B .22(1)(1)x x --=+C .22(1)(1)x x -+=+D .22(1)(1)x x +=-【解析】A .22(1)(1)x x --=+,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22(1)(1)x x --=+,正确;C .22(1)(1)x x -+=-,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 .22(1)(1)x x +=+,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 .7.计算3(42)2x x x -+÷的结果正确的是( )A .221x -+B .221x +C .321x -+D .482x x -+【解析】3(42)2x x x -+÷ 3(4)222x x x x =-÷+÷221x =-+故选:A .8.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解析】A 、1∠与2∠不是对顶角,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B 、1∠与2∠不是对顶角,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C 、1∠与2∠是对顶角,故C 选项符合题意;D 、1∠与2∠不是对顶角,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9.如图,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1∠与2∠是同旁内角B .1∠与6∠是内错角C .2∠与5∠是内错角D .3∠与5∠是同位角【解析】A 、1∠与2∠是同旁内角,正确,不合题意;B 、1∠与6∠是内错角,正确,不合题意; C 、2∠与5∠是内错角,错误,符合题意;D 、3∠与5∠是同位角,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 10.如图,//AB EF ,设90C ∠=︒,那么x 、y 和z 的关系是( )A .y x z =+B .90x y z +-=︒C .180x y z ++=︒D .90y z x +-=︒【解析】过C 作//CM AB ,延长CD 交EF 于N ,则CDE E CNE ∠=∠+∠,即CNE y z ∠=-//CM AB Q ,//AB EF ,////CM AB EF ∴,1ABC x ∴∠==∠,2CNE ∠=∠,90BCD ∠=︒Q ,1290∴∠+∠=︒,90x y z ∴+-=︒.故选:B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28分,每小题4分)11.已知(1)(1)80m n m n +-++=,则m n += .【解析】(1)(1)80m n m n +-++=,22()180m n +-=,2()81m n +=,9m n +=±,故答案为:9±.12.在关系式31y x =-中,当x 由1变化到5时,y 由 变化到 .【解析】当1x =时,代入关系式31y x =-中,得312y =-=;当5x =时,代入关系式31y x =-中,得15114y =-=.故答案为:2,14.13.已知,梯形的高为8cm ,下底是上底的3倍,设这个梯形的上底为xcm ,面积为2Scm ,这个问题中,常量是 ,变量是 .【解析】常量是梯形的高,变量是梯形的上下底和面积,故答案为:梯形的高,梯形的上下底和面积.14.若2249x kxy y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为 .【解析】2249x kxy y ++Q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12k ∴=±,故答案为:12±15.如图,在ABC ∆中,以点C 为顶点,在ABC ∆外画ACD A ∠=∠,且点A 与D 在直线BC 的同一侧,再延长BC 至点E ,在作的图形中,A ∠与 是内错角;B ∠与 是同位角;ACB ∠与 是同旁内角.【解析】如图所示,A ∠与ACD ∠、ACE ∠是内错角;B ∠与DCE ∠、ACE ∠是同位角;ACB ∠与A ∠、B ∠是同旁内角.故答案是:ACD ∠、ACE ∠;DCE ∠、ACE ∠;A ∠、B ∠.16.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000米,数字5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解析】数字5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5.510⨯.故答案为:45.510⨯.17.已知,在同一平面内,50ABC ∠=︒,//AD BC ,BAD ∠的平分线交直线BC 于点E ,那么AEB ∠的度数为 .【解析】分两种情况:①当D 点在A 点左侧时,如图1所示,此时AE 交CB 延长线于E 点,//AD BC Q ,50DAB ABC ∴∠=∠=︒.AE Q 平分DAB ∠,1252EAB DAB ∴∠=∠=︒, 502525AEB ∴∠=︒-︒=︒;②当D 点在A 点右侧时,如图2所示,此时AE 交BC 于E 点,//AD BC Q ,180********DAB ABC ∴∠=︒-∠=︒-︒=︒.AE Q 平分DAB ∠,1652EAB DAB ∴∠=∠=︒, 180506565AEB ∴∠=︒-︒-︒=︒.综上所述,25AEB ∠=︒或65︒.故答案为25︒或65︒.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6分)18011(2(2)()|3-+-+--【解析】原式34513=+-+-=19.化简:222(23)(23)(3)x x y x y x y +-+----,其中2x =-,1y =-.【解析】原式2222224969x x y x xy y =+--+-225618x xy y =+-当2x =-,1y =-时,原式5462181=⨯+⨯-⨯14=.20.(1)如图,以B 为顶点,射线BC 为一边,用直尺和圆规作CBE ∠,使CBE CAD ∠=∠;(2)在所作图中,BE 与AD 平行吗?为什么?【解析】(1)如图,CBE ∠即为所求;(2)CBE CAD ∠=∠Q ,//BE AD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8分,每小题8分)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连接BD ,点E 、F 分别在AB 和CD 上,连接CE 、AF ,CE 与AF 分别交BD 于点N 、M .已知AMD BNC ∠=∠.(1)若110AFC ∠=︒,求ECD ∠的度数;(2)若ABD BDC ∠=∠,试判断ECD ∠与B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1)AMD BMF ∠=∠Q ,AMD BNC ∠=∠,BMF BNC ∴∠=∠,//AF CE ∴,180AFC ECD ∴∠+∠=︒,110AFC ∠=︒Q ,70ECD ∴∠=︒;(2)ECD ∠与BAF ∠相等,理由是:ABD BDC ∠=∠Q ,//AB CD ∴,180AFC BAF ∴∠+∠=︒,180AFC ECD ∠+∠=︒Q ,ECD BAF ∴∠=∠.22.已知24a =,26b =,212c =(1)求证:1a b c +-=;(2)求22a b c +-的值.【解析】(1)证明:24a =Q ,26b =,212c =,222462122a b c ∴⨯÷=⨯÷==,1a b c ∴+-=,即1a b c +-=;(2)解:24a =Q ,26b =,212c =,222(2)22a b c a b c +-∴=⨯÷16612=⨯÷8=.23.如图,直线PQ 、MN 被直线EF 所截,交点分别为A 、C ,AB 平分EAQ ∠,CD 平分ACN ∠,如果//PQ MN ,那么AB 与CD 平行吗?为什么?【解析】如果//PQ MN ,那么AB 与CD 平行.理由如下:如图,//PQ MN Q ,EAQ ACN ∴∠=∠.又AB Q 平分EAQ ∠,CD 平分ACN ∠,112EAQ ∴∠=∠,122ACN ∠=∠, 12∴∠=∠,//AB CD ∴,即AB 与CD 平行.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7分,每小题9分)24.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等式:(1)223415-⨯= (1)(2)225429-⨯= (2)(3)2274313-⨯= (3)⋯根据上述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完成第五个等式:2114-⨯ 2= ;(2)写出你猜想的第n 个等式(用含n 的式子表示),并验证其正确性.【解析】(1)22114521-⨯=,故答案为:5;21;(2)第n 个等式为:22(21)441n n n +-=+,证明:2222(21)4441441n n n n n n +-=++-=+.25.感知与填空:如图①,直线//AB CD .求证:B D BED ∠+∠=∠.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井填上适当的理由.解:过点E 作直线//EF CD2(D ∴∠=∠ )//AB CD Q (已知),//EF CD ,//(AB EF ∴ )1(B ∴∠=∠ )12BED ∠+∠=∠Q ,(B D BED ∴∠+∠=∠ )应用与拓展:如图②,直线//AB CD .若22B ∠=︒,35G ∠=︒,25D ∠=︒,则E F ∠+∠= 度. 方法与实践:如图③,直线//AB CD .若60E B ∠=∠=︒,80F ∠=︒,则D ∠=度.【解析】感知与填空:过点E 作直线//EF CD ,2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Q (已知),//EF CD ,//AB EF ∴(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BED ∠+∠=∠Q ,B D BED ∴∠+∠=∠(等量代换),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应用与拓展:过点G 作//GN AB ,则//GN CD ,如图②所示:由感知与填空得:E B EGN ∠=∠+∠,F D FGN ∠=∠+∠,22253582E F B EGN D FGN B D EGF ∴∠+∠=∠+∠+∠+∠=∠+∠+∠=︒+︒+︒=︒, 故答案为:82.方法与实践:设AB 交EF 于M ,如图③所示:180180806040AME FMB F B ∠=∠=︒-∠-∠=︒-︒-︒=︒,由感知与填空得:E D AME ∠=∠+∠,604020D E AME ∴∠=∠-∠=︒-︒=︒,故答案为:20.。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15)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姓名:得分:日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48 分)1、(4分) 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x+y)2=x2+y2B.x6÷x2=x3C.(3x2)2=6x4D.x3x3=x62、(4分) 如图,直线a∥b,∠1=60°,则∠2=()A.30°B.60°C.135°D.120°3、(4分) 某种细胞的直径是0.0067毫米,数字0.006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6.7×103B.6.7×10-3C.-6.7×103D.-6.7×10-34、(4分)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C. D.A.B.5、(4分) 一本笔记本3元,买x本需要y元,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A.笔记本B.3C.xD.y6、(4分) 在△ABC中,∠A是钝角,下列图中画AC边上的高线正确的是()C. D.A.B.7、(4分) 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B.抛掷一枚普通正方体骰子所得的点数小于7 A.从装有10个黑球的不透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红球C.抛掷一枚普通硬币,正面朝上D.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抽出一张牌,恰好是方块8、(4分)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7,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15B.18C.15或18D.无法计算9、(4分) 如图,已知∠ABD=∠BAC,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D≌△BAC的条件是()A.∠D=∠CB.AD=BCC.∠BAD=∠ABCD.BD=AC10、(4分) 如图在△ABC中,BC=8,AB、AC的垂直平分线与BC分别交于E、F两点,则△AEF 的周长为()A.2B.4C.8D.不能确定11、(4分) 在长方形ABCD内,将两张边长分别为a和b(a≥b)的正方形纸片图1、图2两种放置(图1,图2中两张正方形纸片均有部分重叠),长方形未被这两张正形纸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若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S2,则关S1,S2的大小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S1<S2B.S1>S2C.S1=S2D.无法确定12、(4分) 如图,△ABC中,AB=AC,高BD、CE相交于点O,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点F,则图中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共有()A.4对B.5对C.6对D.7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13、(4分)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大小相同的5个小球,其中2个蓝色,3个红色,从袋中随机摸出1个,则摸到的是蓝色小球的概率是______.14、(4分) 如图,要在湖两岸A,B两点之间修建一座观赏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直接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于是小明想出来这样一种做法: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BC=CD,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DE=50米,则AB=______米.15、(4分) 某工程队承建30千米的管道铺设工程,预计工期为60天,设施工x天时未铺设的管道长度是y千米,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16、(4分) 若a+b=6,ab=7,则a2+b2=______.17、(4分) 如图,Rt△ABC中,∠A=90°,AB=AC,BC=8cm,BD平分∠ABC,DE⊥BC于E,则△CDE的周长为______cm.18、(4分) 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匀速同向行驶,乙在甲前面100米处,同时出发去距离甲1300米的目的地,其中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设甲、乙之间的距离为y米,乙行驶的时间为x秒,y与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甲的速度为每秒______米.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78 分)19、(10分) 计算下列各题:(1)3x2y×5xy-14x4y5÷2xy3(2)(2π-6)0+(-1)2019+2-3.20、(8分) 先化简,再求值:(x+3)(x-3)-(x-4)2,其中x=15421、(8分)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网格中有一个△ABC.(1)请直接写出△ABC的面积为______.(2)利用方格找出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D、E、F,并顺次连接D、E、F三点.(3)若点P是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则PC+PA的最小值为______.22、(6分) 如图,∠1+∠2=180°,∠3=∠B,请判断EF与BC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23、(8分) 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且AB=CD,点E、F在AD一侧,有AE=BF且AE∥BF.试说明CE∥DF.24、(8分)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球共50个,小颖做摸球实验,她将盒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下表是实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请估计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______(精确到0.1);=______;(2)假如摸一次,摸到黑球的概率P(黑球)(3)试估算盒子里黑颜色的球有多少只?25、(10分) 某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每月的乘车人数x(人)与每月利润(利润=收入费用-支出费用)y(元)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每位乘客的公交票价是固定不变的):(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______是自变量,______是因变量;(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______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3)请你估计当每月乘车人数为3500人时,每月利润为多少元?26、(8分) 阅读下题及其证明过程:已知:如图,D是△ABC中BC的中点,EB=EC,∠ABE=∠ACE,试说明:∠BAE=∠CAE.证明:在△AEB和△AEC中,{EB=EC∠ABE=∠ACE AE=AE∴△AEB≌△AEC(第一步)∴∠BAE=∠CAE(第二步)问:(1)上面证明过程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出每一步推理根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一步?(2)写出你认为正确的推理过程.27、(12分) 问题情景:如图1,△ABC中,有一块直角三角板PMN放置在△ABC上(P点在△ABC内),使三角板PMN的两条直角边PM、PN恰好分别经过点B和点C,试问∠ABP与∠ACP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1)特殊探究:若∠A=40°,则∠ABC+∠ACB=______度,∠PBC+∠PCB=______度,∠ABP+∠ACP=______度.(2)类比探索:请探究∠ABP+∠ACP与∠A的关系;(3)类比延伸: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PMN的位置:使P点在△ABC外,三角板PMN的两条直角边PM、PN仍然分别经过点B和点C,(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第 1 题】【答案】D【解析】解:A.(x+y)2=x2+2xy+y2,故错误;B.x6÷x2=x4,故错误;C.(3x2)2=9x4,故错误;D.x3x3=x6,故正确.故选:D.分别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除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计算即可.本题考查了幂的运算,熟练运用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第 2 题】【答案】D解:∵a∥b,∠1=60°,∴∠3=60°,∴∠2=120°,故选: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3,进而利用邻补角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3.【第 3 题】【答案】B【解析】解:0.0067=6.7×10-3.故选:B.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第 4 题】【答案】A【解析】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答案】C【解析】解:在这个问题中,x和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故选:C.根据函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第 6 题】【答案】A【解析】解:由题意可得,在△ABC中,∠A是钝角,画AC边上的高线是故选:A.根据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可知,AC边上的高线是经过B点向AC边所作的垂线段,依此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掌握定义是解题的关键.【第 7 题】【答案】B【解析】解:A、从装有10个黑球的不透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恰好是红球是不可能事件;B、抛掷一枚普通正方体骰子所得的点数小于7是必然事件;C、抛掷一枚普通硬币,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D、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抽出一张牌,恰好是方块是随机事件;故选:B.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相应事件的类型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第 8 题】【答案】C【解析】解:(1)若4为腰长,7为底边长,由于7-4<4<7+4,即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7+4+4=15.(2)若7为腰长,4为底边长,由于7-7<4<7+7,即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7+7+4=18.故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或18.故选:C.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即是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长求周长;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和7,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第 9 题】【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得,∠ABD=∠BAC,A、在△ABC与△BAD中,{∠C=∠D∠BAC=∠BADAB=BA,∴△ABC≌△BAD(AAS),故A选项能判定全等;B、在△ABC与△BAD中,由BC=AD,AB=BA,∠BAC=∠ABD,可知△ABC与△BAD不全等,故B选项不能判定全等;C、在△ABC与△BAD中,{∠ABD=∠BACAB=BA∠DAB=∠CBA,∴△ABC≌△BAD(ASA),故C选项能判定全等;D 、在△ABC 与△BAD 中, {AC =BD ∠BAC =∠ABD AB =BA ,∴△ABC ≌△BAD (SAS ),故D 选项能判定全等;故选:B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AAS ,ASA ,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第 10 题 】【 答 案 】C【 解析 】解:∵AB 的中垂线交BC 于E ,AC 的中垂线交BC 于F ,∴EA =EB ,FA =FC ,则△AEF 的周长=AE +EF +AF =BE +EF +FC =BC =8,故选:C .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 =EB ,FA =FC ,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第 11 题 】【 答 案 】B【 解析 】解:S 1=(AB -a )⋅a +(CD -b )(AD -a )=(AB -a )⋅a +(AB -b )(AD -a ),S 2=(AB -a )(AD -b )+(AD -a )(AB -b ),∴S 2-S 1=(AB -a )(AD -b )-(AB -a )a =(AB -a )(AD -b -a )<0,即S 1>S 2,故选:B .利用面积的和差分别表示出S 1和S 2,然后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计算它们的差.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运用整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第 12 题 】【答案】C【解析】解:有7对全等三角形:①△BDC≌△CEB,理由是:∵AB=AC,∴∠ABC=∠ACB,∵BD和CE是两腰上的高,∴∠BDC=∠CEB=90°,在△BDC和△CEB中,{∠BDC=∠CEB nbsp;∠ACB=∠ABCBC=CB,∴△BDC≌△CEB(AAS),∴BE=DC,②△BEO≌△CDO,理由是:在△BEO和△CDO中,{∠BEO=∠CDO ∠BOE=∠CODBE=CD,∴△BEO≌△CDO(AAS),③△AEO≌△ADO,理由是:由△BEO≌△CDO得:EO=DO,在Rt△AEO和Rt△ADO中,{AO=AOEO=OD,∴Rt△AEO≌Rt△ADO(HL),∴∠EAO=∠DAO,④△ABF≌△ACF,理由是:在△ABF和△ACF中,{AB=AC∠EAO=∠DAOAF=AF,∴△ABF≌△ACF(SAS),⑤△BOF≌△COF,理由是:∵AB=AC,∠BAF=∠CAF,∴BF=FC,∠AFB=∠AFC,在△BOF和△COF中,{OF=OF∠AFB=∠ADCBF=FC,∴△BOF≌△COF(SAS),⑥△AOB≌△AOC,理由是:在△AOB和△AOC中,{AB =AC ∠BAO =∠CAO AO =AO ,∴△AOB ≌△AOC (SAS ),⑦△ABD ≌△ACE ,理由是:在△ABD 和△ACE 中,∵{AB =AC∠BAD =∠CAE ∠ADB =∠AEC =90∘,∴△ABD ≌△ACE (AAS ).故选:C .①△BDC ≌△CEB ,根据等边对等角得:∠ABC =∠ACB ,由高得:∠BDC =∠CEB =90°,所以利用AAS 可证明全等;②△BEO ≌△CDO ,加上对顶角相等,利用AAS 可证明全等;③△AEO ≌△ADO ,根据HL 可证明全等;④△ABF ≌△ACF ,根据SAS 可证明全等;⑤△BOF ≌△COF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BF =FC ,∠AFB =∠AFC ,利用SAS 可证明全等;⑥△AOB ≌△AOC ,根据SAS 可证明全等;⑦△ABD ≌△ACE ,利用AAS 可证明全等.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关键,要书写三角形全等时要按顺序书写,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第 13 题 】【 答 案 】25【 解析 】解:∵5个小球中,有2个蓝色小球,∴P (蓝色小球)=25.故答案为:25. 根据概率公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随机事件A 的概率P (A )=事件A 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第 14 题 】【 答 案 】50解:根据题意可知∠B =∠D =90°,BC =CD ,∠ACB =∠ECD∴△ABC ≌△EDC (ASA )∴AB =DE =50米.故答案为:50由对顶角相等,两个直角相等及BD =CD ,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AB =DE =50米.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计三角形全等,巧妙地借助两个三角形全等,寻找所求线段与已知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做题时要认真观察图形,根据已知选择方法.【 第 15 题 】【 答 案 】y =30-12x【 解析 】解:由某工程队承建30千米的管道铺设工程,预计工期为60天,可知工程队每天铺设30÷60=0.5米,所以y =30-0.5x ,故填y =30-12x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由30千米的管道铺设工程,工期为60天,可知一天工作了12千米,问题得解.本题考查了,工作量,式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的关系,明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第 16 题 】【 答 案 】22【 解析 】解:∵a +b =6,ab =7,∴a 2+b 2=(a +b )2-2ab =62-2×7=22,故答案为:22.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再代入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能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第 17 题 】8【解析】解:∵BD平分∠ABC,DE⊥BC,∠A=90°,∴DA=DE,BA=BE,∵AB=AC,∴BE=AC,∴△CDE的周长=EC+DE+CD=EC+AD+CD=EC+AC=EC+BE=8,故答案为:8.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E,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第 18 题】【答案】6【解析】解:由图可知:①50秒时,甲追上乙,②300秒时,乙到达目的地,=4,∴乙的速度为:1300−100300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则50x-50×4=100,x=6,故答案为:6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根据50秒时,甲追上乙列方程求出甲的速度.本题是函数图象的信息题,又是行程问题,首先要明确三个量:路程、时间和速度,题中有三人:甲、乙、丙,正确读出图形中甲、乙相遇及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重点理解图象中x与y所表示的含义,也是本题的难点.【第 19 题】【答案】解:(1)原式=15x3y2-7x3y2=8x3y2;(2)原式=1-1+18=1.8【解析】(1)直接利用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除法运算以及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第 20 题 】【 答 案 】解:(x +3)(x -3)-(x -4)2=x 2-9-x 2+8x -16=8x -25,当x =154时,原式=8×154-25=5.【 解析 】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 第 21 题 】【 答 案 】解:(1)△ABC 的面积为:12×2×4=4; 故答案为:4;(2)如图所示:△EDF 即为所求;(3)PC +PA 的最小值为:PA +PC =DC =6.故答案为:6.【 解析 】(1)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关于直线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3)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的方法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第 22 题】【答案】解:EF∥BC理由:∵∠1+∠2=180°,∠2=∠4∴∠1+∠4=180°∴BE∥DF∴∠B=∠5又∵∠3=∠B∴∠3=∠5∴EF∥BC【解析】依据已知条件得到∠1+∠4=180°,即可判定BE∥DF,进而得出∠B=∠5,根据∠3=∠B,即可得到∠3=∠5,进而得到EF∥BC.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 23 题】【答案】证明:∵AE∥BF∴∠A=∠DBF∵AB=CD∴AB+BC=CD+BC即AC=BD在△ACE和△BDF中{AE=BF ∠A=∠DBF AC=BD∴△ACE≌△BDF(SAS)∴∠ACE=∠D∴CE∥DF【解析】由“SAS”可证△ACE≌△BDF,可得∠ACE=∠D,可证CE∥DF.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第 24 题】【答案】解:(1)∵摸到白球的频率为0.6,∴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0.6,故答案为:0.6.(2)∵摸到白球的频率为0.6,=1-0.6=0.4,∴假如你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P(黑球)故答案为:0.4.【解析】(3)盒子里黑颜色的球有50×0.6=30.(1)计算出其平均值即可;(2)概率接近于(1)得到的频率;(3)黑球个数=球的总数×得到的黑球的概率,即为黑球的个数.本题比较容易,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部分的具体数目=总体数目×相应频率.【第 25 题】【答案】每月的乘车人数x每月的利润y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2000【解析】解:(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每月的乘车人数x是自变量,每月的利润y是因变量;故答案为:每月的乘车人数x,每月的利润y;(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2000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故答案为: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2000;(3)由表中数据可知,每月的乘车人数每增加500人,每月的利润可增加1000元,当每月的乘车人数为2000人时,每月利润为0元,则当每月乘车人数为3500人时,每月利润为3000元.(1)直接利用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表中数据分析得出答案;(3)利用由表中数据可知,每月的乘车人数每增加500人,每月的利润可增加1000元,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常量与变量以及函数的表示方法,正确把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第 26 题】【答案】解:(1)不正确,错在第一步.(2)理由:∵D是BC的中点,EB=EC,∴∠BED=∠CED(三线合一),∴∠AEB=∠AEC.在△AEB和△AEC中,{∠ABE=∠ACE ∠AEB=∠AECAE=AE,∴△AEB≌△AEC(AAS),∴∠BAE=∠CAE.【解析】(1)第一步SSA不能证出△AEB≌△AEC,所以此处错误;(2)由D是BC的中点,EB=EC即可得出∠BED=∠CED,进而得出∠AEB=∠AEC,结合∠ABE=∠ACE以及公共线AE=AE即可证出△AEB≌△AEC(AAS),由此即可得出∠BAE=∠CAE.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熟记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利用AAS证出△AEB≌△AE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关键.【第 27 题】【答案】解:(1)∵∠A=40°,∴∠ABC+∠ACB=140°,∵∠P=90°,∴∠PBC+∠PCB=90°,∴∠ABP+∠ACP=140°-90°=50°,故答案为140,90,50.(2)结论:∠ABP+∠ACP=90°-∠A.证明:∵90°+(∠ABP+∠ACP)+∠A=180°,∴∠ABP+∠ACP+∠A=90°,∴∠ABP+∠ACP=90°-∠A.(3)不成立;存在结论:∠ACP-∠ABP=90°-∠A.理由:设AB交PC于O.∵∠AOC=∠POB,∴∠ACO+∠A=∠P+∠PBO,∴∠ACP-∠ABP=90°-∠A.【解析】(1)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ABP+∠ACP=90°-∠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证明.(3)不成立;存在结论:∠ACP-∠ABP=90°-∠A.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佛山市名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佛山市名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七年级某班部分学生植树,若每人平均植树8棵,还剩7棵;若每人植树9棵,则有一名学生植树的棵树多于3棵而小于6棵.若设学生人数为x人,则植树棵树为(8x+7)人,则下面给出的不等式(组)中,能准确求出学生人数与种植树木数量的是()A.8x+7<6+9(x-1)B.8x+7>3+9(x-1)C.8769(1)8739(1)x xx x+<+-⎧⎨+>+-⎩D.8769(1)8739(1)x xx x+≤+-⎧⎨+≥+-⎩【答案】C【解析】【分析】由于设学生人数为x人,则植树棵树为(8x+7)人,若每人植树9棵,则有一名学生植树的棵树多于3棵而<6棵,那么可以得到8x+7<6+9(x-1)和8x+7>3+9(x-1),由它们组成不等式组即可求出学生人数与种植树木数量.【详解】∵设学生人数为x人,则植树棵树为(8x+7)人,而若每人植树9棵,则有一名学生植树的棵树多于3棵而<6棵,∴依题意得8769(1) 8739(1) x xx x+<+-⎧⎨+>+-⎩.故选C.【点睛】考查了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不等式组.弄清如何用x分别表示学生人数与种植树木数量,并且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解决问题.2.用加减法解方程组解题步骤如下:(1)①-②,得,(2),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1),(2)都不对B.步骤(1),(2)都对C.此题不适宜用加减法D.此题不适宜用加减法【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加减法进行分析即可.【详解】根据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方法可得,方法一先消去未知数x ;方法二先消去未知数y.两种方法都正确.故选:B【点睛】考核知识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掌握加减法的原理是关键.3.如图,能判断AB ∥CE 的条件是( )A .∠A =∠ECDB .∠A =∠ACEC .∠B =∠BCAD .∠B =∠ACE【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AB ∥CE .【详解】解:∵∠A =∠ACE ,∴AB ∥CE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是解本题的关键.4.已知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2a b -<-B .a b >C .22a b -<-D .22a b >【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详解】A. ∵a>b,∴a−2>b−2,故此选项错误;B. ∵a>b,∴|a|与|b|无法确定大小关系,故此选项错误;C.∵a>b,∴−2a<−2b,故此选项正确;D. ∵a>b,∴a2与b2无法确定大小关系,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5.下列标志图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项识别即可,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经过中心对称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这个图形叫做叫做中心对称图形;一个图形的一部分,以某条直线为对称轴,经过轴对称能与图形的另一部分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a·4a=12a B.a3·a2=a12C.(-a3)4=a12D.a6÷a2=a3【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以及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和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A项3a·4a=12a2故A项错误.B项a3·a2= a5故B项错误.C项(-a3)4=a12正确.D项a6÷a2=a4故D项错误.【点睛】此题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以及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和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法则运算法则,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48,我们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12, ,则第2018次输出的结果为()A.0 B.3 C.5 D.6【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找出规律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第一次输出为24,第二次输出为12,第三次输出为6,第四次输出为1,第五次输出为6,第六次输出为1,……从第三次起开始循环,∴(2018﹣2)÷2=1008故第2018次输出的结果为: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程序图找出规律,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实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a﹣b|+|c﹣b|=()A.a+c﹣2b B.a﹣c C.2b D.2b﹣a﹣c【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a-b及c-b的符号,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c<b<a,∴a﹣b>0,c﹣b<0,∴|a﹣b|=a﹣b,|c﹣b|=﹣(c﹣b),∴原式=a﹣b﹣(c﹣b)=a﹣b﹣c+b=a﹣c.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熟知绝对值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如图,∠BAC=∠ACD=90°,∠ABC=∠ADC,CE⊥AD,且BE平分∠ABC,则下列结论:①AD=BC;②∠ACE=∠ABC;③∠ECD+∠EBC=∠BEC;④∠CEF=∠CFE.其中正的是()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条件∠BAC=∠ACD=90°,∠ABC=∠ADC可以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于是可判断答案①②④正确,由④再进一步判断答案③也正确,即可做出选择.【详解】解:∵∠BAC=∠ACD=90°,且∠ABC=∠ADC∴AB∥CD且∠ACB=∠CA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答案①正确;∵∠ACE+∠ECD=∠D+∠ECD=90°∴∠ACE=∠D而∠D=∠ABC∴∠ACE=∠D=∠ABC∴答案②正确;又∵∠CEF+∠CBF=90°,∠AFB+∠ABF=90°且∠ABF=∠CBF,∠AFB=∠CFE∴∠CEF=∠AFB=∠CFE∴答案④正确;∵∠ECD=∠CAD,∠EBC=∠EBA∴∠ECD+∠EBC=∠CFE=∠BEC∴答案③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中角的相互转化,会运用三角形的全等及角的互余关系进行角的转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其三边的长均为整数,当其中一条边长为3cm时,则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根据周长是15厘米,可知最长的边要小于7.5厘米,进而得出三条边的情况.【详解】解:∵三角形中一边的长为3cm,且另外两边长的值均为整数,∴有两种情况:当三角形的最长边为7时,三条边分别是3cm、5cm、7cm,当三角形的最长边为6时,三条边分别是3cm、6cm、6c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注意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况一定要排除.二、填空题11.商店某天销售了12件村衫其领口尺寸统计如下表:则这12件衬衫顿口尺寸的众数是_____cm.【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结合图表信息解答.【详解】同一尺寸最多的是1cm,共有4件,所以,众数是1cm,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众数有时不止一个.12.若x m=3,x n=-2,则x m+2n=_____.【答案】1【解析】分析:先把x m+2n变形为x m(x n)2,再把x m=3,x n=-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x m=3,x n=-2,∴x m+2n=x m x2n=x m(x n)2=3×(-2)2=3×4=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35°,那么∠2=______.【答案】55°【解析】【分析】先根据∠1=35°,由垂直的定义,得到∠3的度数,再由a∥b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AB⊥BC,∴∠3=90°﹣∠1=55°.∵a∥b,∴∠2=∠3=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垂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4.如果2(29)60x y x y -+++-=,则x-y=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由于(x-2y+9)2和|x+y-6|都是非负数,而它们的和为3,由此可以得到它们每一个都等于3,然后即可求出x 、y 的值.详解:∵()22960x y x y -+++-=,而(x-2y+9)2≥3,|x+y-6|≥3,∴(x-2y+9)2=3,|x+y-6|=3, ∴29060x y x y -+⎧⎨+-⎩==, 解得x=1,y=1.∴x-y=1-1=-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初中阶段有三种类型的非负数:(1)绝对值;(2)偶次方;(3)二次根式(算术平方根).当它们相加和为3时,必须满足其中的每一项都等于3.根据这个结论可以求解这类题目.15.命题“对顶角相等”的条件是 .【答案】两个角是对顶角【解析】【分析】根据命题由题设与结论组成可得到对顶角相等”的“条件”是若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详解】“对顶角相等”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故答案为两个角是对顶角.【点睛】本题考查了写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熟练掌握条件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16.把40个数据分成6组,第一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9,5,8,6,第五组的频率是0.1,则第六组的频数是________.【答案】8.【解析】【分析】先求出第5组的频数,然后根据6个组的频数和等于数据总数即可求得第6组的频数.【详解】∵有40个数据,共分成6组,第5组的频率是0.1,∴第5组的频数为40×0.1=4;又∵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9,5,8,6,∴第6组的频数为40−(9+5+8+6+4)=8.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考查频数与频率,解题关键在于先求出第5组的频数17.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 的度数为_____.【答案】10°【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CA′D=∠A,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ACB=90°,∠A=50°,∴∠B=90°﹣50°=40°,∵折叠后点A落在边CB上A′处,∴∠CA′D=∠A=50°,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A′DB=∠CA′D﹣∠B=50°﹣40°=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翻折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三、解答题18.新知学习,若一条线段把一个平面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条段线做该平面图形的二分线解决问题:(1)①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一定是三角形的二分线的是_______②如图1,已知△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点E ,F 分别在AB ,DC 上,连接EF ,与AD 交于点G ,若AEG DGF S S =三角形三角形则EF _____(填“是”或“不是”)△ABC 的一条二分线。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14)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姓名:得分:日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48 分)1、(4分) 在以下回收、绿色食品、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4分)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a•4a=12aB.a3a4=a12C.(-a3)4=a12D.a6÷a2=a33、(4分) 将0.000001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9×10-6B.1.9×10-5C.19×10-7D.0.19×10-54、(4分) 如图,AB∥CD,直线l交AB于点E,交CD于点F,若∠2=80°,则∠1等于()A.120°B.110°C.100°D.80°5、(4分) 点D、E分别在级段AB、AC上,CD与BE相交于点O,已知AB=AC,添加以下哪一个条件不能判定△ABE≌△ACD()A.∠B=∠CB.∠BEA=∠CDAC.BE=CDD.CE=BD6、(4分) 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如果∠1=40°,∠2=30°,那么∠A =( )A.40°B.30°C.70°D.35°7、(4分) 如图,a ∥b ,点A 在直线a 上,点C 在直线b 上,∠BAC =90°,AB =AC ,若∠1=20°,则∠2的度数为( )A.25°B.65°C.70°D.75°8、(4分) 已知a +b =5,ab =3,则a 2+b 2=( )A.19B.28C.25D.229、(4分) 已知a =8131,b =2741,c =961,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a >b >cB.a >c >bC.a <b <cD.b >c >a10、(4分) 有四条线段,长度分别是4,6,8,10,从中任取三条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 )A.13B.14C.12D.3411、(4分) 如图,在△ABC 中,∠C =90°,∠B =30°,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ADC =60°;③点D 在AB 的中垂线上;④△ABD 边AB 上的高等于D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12、(4分) 求1+2+22+23+…+22019的值,可令S=1+2+22+23+…+22019,则2S=2+22+23+…+22019+22020,因此2S-S=22020-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19的值为()A.52019-1B.52020-1C.52020−14D.52019−1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13、(4分) 若a m=3,a n=2,则a m+n=______.14、(4分) 若x2-2m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______.15、(4分) 如图:AB∥CD,AE平分∠BAC,CE平分∠ACD,则∠1+∠2=______.16、(4分) 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______米.17、(4分)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6,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18、(4分) 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等边△ABC和等边△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E=120°,其中正确结论有______(填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78 分)19、(8分) 计算:(1)(2a4)2÷a3-a2•a3.(2)2a2b(-3b2c)+(4ab3)..20、(6分) 先化简,再求值:(x+1)(x-1)-(x-2)2,其中x=1421、(6分) 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则线段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2、(6分) 推理填空.已知DG⊥BC,AC⊥BC,EF⊥AB,∠1=∠2,求证:CD⊥AB.证明:∵DG⊥BC,AC⊥BC,∴∠DGB=∠ACB=90°,∴DG∥AC.(______)∴∠2=______.(______)∵∠1=∠2.(已知)∴∠1=∠______.(等量代换)∴EF∥CD.(______)∴∠AEF=∠ADC.(______)∵EF⊥AB,∴∠AEF=90°,∴∠ADC=90°,∴CD⊥AB.(______)23、(8分) 在一个装有2个红球和3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小明获胜,摸到白球小刚获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如何修改可以让游戏公平?24、(10分) 我县出租车车费标准如下:2千米以内(含2千米)收费4元;超过2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费1.5元.(1)写出收费y(元)与出租车行驶路程x(km)(x>2)之间的关系式;(2)小明乘出租车行驶6km,应付多少元?(3)小颖付车费16元,那么出租车行驶了多少千米?25、(10分) 如图,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其中有两个格点A、B和直线l.(1)在直线l上找一点M,使得MA=MB;(2)找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1;(3)P为直线l上一点,连接BP,AP,当△ABP周长最小时,画出点P的位置,并直接写出△ABP周长的最小值.26、(12分) 如图,已知在△BC中,AB=AC,BC=12厘米,点D为AB上一点且BD=8厘米,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同时,点Q在线段CA 上由C点向A点运动.(1)用含t的式子表示PC的长为______;(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2时,三角形BPD与三角形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3)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请求出点Q的运动速度是多少时,能够使三角形BPD与三角形CQP全等?27、(12分) 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 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ADC和△CEB全等吗?请说明理由;(2)聪明的小亮发现,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可得DE=AD+BE,请你说明其中的理由;(3)小亮将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发现DE、AD、BE之间存在着一个新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一数量关系.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第 1 题】【答案】B【解析】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第 2 题】【答案】C【解析】解:A、应为3a•4a=12a2,故本选项错误;B、应为a3a4=a7,故本选项错误;C、(-a3)4=a12,正确;D、应为a6÷a2=a6-2=a4,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对各选项计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乘、除法的运算性质和幂的乘方的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第 3 题】【答案】A【解析】解:0.0000019=1.9×10-6.故选:A.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第 4 题】【答案】C【解析】解:∵AB∥CD,∴∠1+∠DFE=180°,∵∠DFE=∠2=80°,∴∠1=180°-80°=100°;故选: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DFE=180°,由对顶角相等求出∠DFE=∠2=80°,即可得出结果.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记平行线的性质,由对顶角相等求出∠DFE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 5 题】【答案】C【解析】解:∵AB=AC,∠A为公共角,A、若添加∠B=∠C,利用ASA即可证明△ABE≌△ACD,故本选项错误.B、若添加∠BEA=∠CDA,利用AAS即可证明△ABE≌△ACD,故本选项错误.C、若添加BE=CD,因为SSA,不能证明△ABE≌△ACD,故本选项正确.D、若添加CE=BD,易得AE=AD,利用SAS即可证明△ABE≌△ACD,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欲使△ABE≌△ACD,已知AB=AC,∠A是公共角,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AS、SAS、ASA添加条件,逐一证明即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类添加条件题,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第 6 题】【答案】D【解析】解:根据平角的定义和折叠的性质,得∠1+∠2=360°-2(∠3+∠4).又∵∠3+∠4=180°-∠A′=180°-∠A,∴∠1+∠2=360°-2(180°-∠A)=2∠A,∠A=(∠1+∠2)÷2=35°.故选:D.根据平角定义和折叠的性质,得∠1+∠2=360°-2(∠3+∠4),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转换,得∠1+∠2=360°-2(180°-∠A)=2∠A.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综合运用了平角的定义、折叠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第 7 题】【答案】B【解析】解:∵∠BAC=90°,AB=AC,∴∠B=∠ACB=45°,∵∠1=20°,∴∠ACE=20°+45°=65°,∵a∥b,∴∠2=∠ACE=65°,故选:B.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ACB,求出∠ACE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ACE,代入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求出∠ACE的度数.【第 8 题】【答案】A【解析】解:∵(a+b)2=a2+2ab+b2,∴a2+b2=(a+b)2-2ab=25-2×3=19,故选:A.根据完全平方式,将a+b与ab的值代入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完全平方公式,本题涉及整体的思想.【第 9 题】【答案】A【解析】解:∵a=8131=(34)31=3124b=2741=(33)41=3123;c=961=(32)61=3122.则a>b>c.故选:A.先把81,27,9转化为底数为3的幂,再根据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化简.然后根据指数的大小即可比较大小.变形为同底数幂的形式,再比较大小,可使计算简便.【 第 10 题 】【 答 案 】D【 解析 】解:所有的情况有:4,6,8;4,6,10;4,8,10;6,8,10,共4种,其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有:4,6,8;6,8,10;4,8,10,共3种,所以从中任取三条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34;故选:D .找出四条线段任取三条的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况,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 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第 11 题 】【 答 案 】D【 解析 】解:由作法得AD 平分∠BAC ,所以①正确;∴∠BAD =∠CAD ,而∠C =90°,∠B =30°,∴∠CAB =60°,∴∠CAD =∠BAD =30°,∴∠ADC =90°-30°=60°;所以②正确;∵∠DAB =∠B =30°,∴DA =DB ,∴点D 在AB 的中垂线上,所以③正确;∵AD 平分∠BAC ,DC ⊥AC ,∴D 点到AB 的距离等于DC ,即△ABD 边AB 上的高等于DC ,所以④正确.故选:D .利用基本作图直接对①进行判断;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出∠CAD =∠BAD =30°,则利用互余可计算出∠ADC =60°,从而可对②进行判断;利用∠DAB =∠B =30°得到DA =DB ,则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对③进行判断;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对④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也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第 12 题 】【 答 案 】C【 解析 】解:设S =1+5+52+53+ (52019)则5S =5+52+53+…+52019+52020,5S -S =52020-1,∴4S =52020-1,∴S =52020−14,即1+5+52+53+…+52019的值为52020−14,故选:C .仿照题目中的例子,对所求式子变形即可求得所求式子的值.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所求式子的值.【 第 13 题 】【 答 案 】6【 解析 】解:∵a m •a n =a m +n ,∴a m +n =a m •a n =3×2=6.先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把代数式化为已知的形式,再把已知代入求解即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 +n .【 第 14 题 】【 答 案 】3或-3【 解析 】解:∵x 2-2mx +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2m =±6,解得:m =3或-3.故答案为:3或-3.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m 的值.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 第 15 题 】【 答 案 】90°【 解析 】解:证明:∵AB ∥CD ,∴∠BAC +∠ACD =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E 平分∠BAC ,CE 平分∠ACB (已知),∴∠1=12∠BAC ,∠2=12∠ACD ,∴∠1+∠2=12∠BAC +12∠ACD=12(∠BAC +∠ACD )=12×180° =90°,故答案为:90°.由AB ∥CD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BAC +∠ACD =180°,又由AE 平分∠BAC ,CE 平分∠ACD ,即可求得∠1+∠2=90°.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垂直的定义.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第 16 题 】【 答 案 】10【 解析 】解:如图,设大树高为AB =10米,小树高为CD =4米,过C 点作CE ⊥AB 于E ,则EBDC 是矩形,连接AC ,∴EB=4m,EC=8m,AE=AB-EB=10-4=6米,在Rt△AEC中,AC=2+EC2米,故答案为:10.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小鸟沿着两棵树的树梢进行直线飞行,所行的路程最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第 17 题】【答案】14或16【解析】解:当腰为4时,则三角形的三边为4、4、6,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14;当腰为6时,则三角形的三边为6、6、4,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16;综上可知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或16.故答案为:14或16.分腰长为4和腰长为6两种情况,再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验证,再求其周长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第 18 题】【答案】①②③⑤【解析】解:∵等边△ABC和等边△CDE,∴AC=BC,CD=CE,∠ACB=∠DCE=60°,∴∠ACB+∠BCD=∠DCE+∠BCD,即∠ACD=∠BCE,在△ACD与△BCE中,{AC=BC∠ACD=∠BCECD=CE,∴△ACD≌△BCE(SAS),∴AD=BE,①正确,∵△ACD≌△BCE,∴∠CBE=∠DAC,又∵∠ACB=∠DCE=60°,∴∠BCD=60°,∴∠ACP=∠BCQ,在△CQB和△CPA中,{∠CBE=∠DACAC=BC∠BCQ=∠ACP,∴△CQB≌△CPA(ASA),∴CP=CQ,又∵∠PCQ=60°,∴△PCQ为等边三角形,∴∠PQC=∠DCE=60°,∴PQ∥AE,②正确,∵△CQB≌△CPA,∴AP=BQ③正确,∵AD=BE,AP=BQ,∴AD-AP=BE-BQ,即DP=QE,∵∠DQE=∠ECQ+∠CEQ=60°+∠CEQ,∠CDE=60°,∴∠DQE≠∠CDE,故④错误;∵BC∥DE,∴∠CBE=∠BED,∵∠CBE=∠DAE,∴∠AOB=∠OAE+∠AEO=60°,同理可得出∠AOE=120°,∴∠DOE=60°,故⑤正确;∴正确结论有:①②③⑤;故答案为:①②③⑤.①由于△ABC和△CDE是等边三角形,可知AC=BC,CD=CE,∠ACB=∠DCE=60°,从而证出△ACD≌△BCE,可推知AD=BE;②由△ACD≌△BCE得∠CBE=∠DAC,由∠ACB=∠DCE=60°,AC=BC,得到△CQB≌△CPA (ASA),再根据∠PCQ=60°推出△PCQ为等边三角形,又由∠PQC=∠DCE,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②正确;③根据②△CQB≌△CPA(ASA),可知③正确;④根据∠DQE=∠ECQ+∠CEQ=60°+∠CEQ,∠CDE=60°,可知∠DQE≠∠CDE,可知④错误;⑤由BC∥DE,得到∠CBE=∠BED,由∠CBE=∠DAE,得到∠AOB=∠OAE+∠AEO=60°,同理可得出∠AOE=120°,进而得出∠DOE=60°,故⑤正确.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第 19 题】【答案】解:(1)(2a4)2÷a3-a2•a3=4a8÷a3-a5=4a5-a5=3a 5(2)2a 2b (-3b 2c )+(4ab 3)=-6a 2b 3c )+4ab 3【 解析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关注:从法则可以看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分为三个步骤:①系数相除;②同底数幂相除;③对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直接作为商的一个因式.本题考查了整式乘除,熟练运算整式乘除法则进行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第 20 题 】【 答 案 】解:(x +1)(x -1)-(x -2)2=x 2-1-x 2+4x -4=4x -5; 当x =14时,原式=4×14-5=-4. 【 解析 】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化简能力,难度适中.【 第 21 题 】【 答 案 】解:AB ∥CD ,理由如下:在△AOB 和△COD 中,{OA =OC∠AOB =∠COD OB =OD, ∴△AOB ≌△COD (SAS )∴∠B =∠D∴AB ∥CD .【 解析 】由SAS 证明△AOB ≌△COD ,得出对应角相等∠B =∠D ,再由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出AB ∥CD .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B =∠D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 22 题 】【 答 案 】证明:∵DG ⊥BC ,AC ⊥BC (已知)∴∠DGB =∠ACB =90°(垂直定义)∴DG ∥A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已知)∴∠1=∠ACD (等量代换)∴EF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EF =∠AD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F ⊥AB (已知)∵∠AEF =90°(垂直定义)∴∠ADC =90°(等量代换)∴CD ⊥AB (垂直定义).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垂直定义.【 解析 】灵活运用垂直的定义,注意由垂直可得90°角,由90°角可得垂直,结合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只要证得∠ADC =90°,即可得CD ⊥AB .利用垂直的定义除了由垂直得直角外,还能由直角判定垂直,判断两直线的夹角是否为90°是判断两直线是否垂直的基本方法.【 第 23 题 】【 答 案 】解:∵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和3个白球,共5个球,∴小明摸到红球的概率是25,小刚摸到白球的概率是35,∵25<35,∴这个游戏对双方不公平,在盒子中再放入一个红球,他两摸到球的概率相等,游戏就公平了.【 解析 】通过比较摸出红球的概率和摸出白球的概率可判断这个游戏不公平;然后再在盒子中放入一个红球可使游戏公平.本题考查了游戏的公平性:判断游戏公平性需要先计算每个事件的概率,然后比较概率的大小,概率相等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第 24 题】【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y=4+(x-2)×1.5=1.5x+1,即收费y(元)与出租车行驶路程x(km)(x>2)之间的关系式是y=1.5x+1;(2)当x=6时,y=1.5×6+1=10,答:小明乘出租车行驶6km,应付10元;(3)当y=16时,16=1.5x+1,解得,x=10,答:小颖付车费16元,那么出租车行驶了10千米.【解析】(1)根据题意可以直接写出收费y(元)与出租车行驶路程x(km)(x>2)之间的关系式;(2)将x=6代入(1)中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本题;(3)将y=16代入(1)中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本题.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第 25 题】【答案】解:(1)如图,点M即为所求.(2)如图,点A1即为所求.(3)如图,点P即为所求.△ABP周长的最小值=AB+BA1=4+6=10.【解析】(1)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l 于点M ,点M 即为所求.(2)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3)利用BA 1交直线l 于点P ,连接AP ,此时△PAB 的周长最短.本题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第 26 题 】【 答 案 】解:(1)BP =2t ,则PC =BC -BP =12-2t ;故答案为(12-2t )cm .(2)当t =2时,BP =CQ =2×2=4厘米,∵BD =8厘米.又∵PC =BC -BP ,BC =12厘米,∴PC =12-4=8厘米,∴PC =BD ,又∵AB =AC ,∴∠B =∠C ,在△BPD 和△CQP 中,{BD =PC∠B =∠C BP =CQ,∴△BPD ≌△CQP (SAS );③∵v P ≠v Q ,∴BP ≠CQ ,又∵△BPD ≌△CPQ ,∠B =∠C ,∴BP =PC =6cm ,CQ =BD =8cm ,∴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t =PB 2=62=3秒,∴V Q =CQ t =83厘米/秒. 即点Q 的运动速度是83厘米/秒时,能够使三角形BPD 与三角形CQP 全等.(1)先表示出BP ,根据PC =BC -BP ,可得出答案;(2)根据时间和速度分别求得两个三角形中的边的长,根据SAS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3)根据全等三角形应满足的条件探求边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公式,先求得点P运动的时间,再求得点Q的运动速度.【解析】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主要运用了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要求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第 27 题】【答案】解:(1)△ADC≌△CEB.理由如下:∵∠ACB=90°,∴∠ACD+∠BCE=90°,∵BE⊥MN,∴∠CBE+∠BCE=90°,∴∠ACD=∠BCE,在△ADC和△CEB中,{∠ACD=∠CBE∠ADC=∠CEB=90∘AC=CB,∴△ADC≌△CEB;(2)∵△ADC≌△CEB,∴BE=CD,CE=AD,∴DE=CE+CD=AD+BE;(3)DE=AD-BE.证明:∵∠ACB=90°,∴∠ACD+∠BCE=90°,∵AD⊥MN,∴∠ACD+∠DAC=90°,∴∠DAC=∠BCE,在△ADC和△CEB中,{∠DAC=∠ECB∠ADC=∠CEB=90∘AC=BC,∴△ADC≌△CEB,∴AD=CE,CD=BE,∴DE=CE-CD=AD-BE.【解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CD=∠BCE,证明△ADC≌△CEB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E=CD,CE=AD,结合图形得到结论;(3)与(1)的证明方法类似,证明△ADC≌△CEB即可.本题考查的是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时,注意类比思想的应用.- 2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9-2020 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一)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姓名: 班级: 得分:
说明:本卷共有六道大题,23 道小题;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计算 x 3 ⋅ x 3 的结果是( ) A. 2x 6 B. 2x 3
C. x 6
D. x 9
2. 一次抽奖活动特等奖的中奖率为
1 ,把 500000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500000
A . 5 ⨯10-5
B . 5 ⨯10-6
C . 2 ⨯10-5
D . 2 ⨯10-6
3.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3x 2 y - xy 2 + 1 xy ) ÷ (- 1
xy ) ,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6x + 2 y 2 B . -6x + 2 y -1 2
C . 6x + 2 y -1
D . 6x - 2 y + 1 4. 如图,将图 1 中阴影部分拼成图 2,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关系,可以验证下列哪个计算公式( )
A .
(a - b )2 = a 2 - 2ab + b 2 B .
(a + b )(a - b )= a 2 - b 2 C . (a + b )2 = a 2 + 2ab + b 2 D .
(a + b )2 = (a - b )2 + 4ab
5. 已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 m 的值是( ) A . -7 B . 1 C . 7 或-1 D . -7 或 1
6.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创新和发展都位居世界前列,如南宋数学家杨辉(约 13 世纪)所著的
《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下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a + b )n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此三角形称为“杨辉三角”.
根据“杨辉三角”请计算(a + b )21
的展开式中
第三项的系数为( )
A. 2020
B. 2019
C.231
D.2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7. 当 x = -6, y = 1 时, x 2019 y 2020
的值为 . 6 8.若(x - a () x + 2) = x 2
- 3x + b ,则a + b 的值为 . 9. 如果(x + y - 3)2 + (x - y + 5)2 = 0 求 x 2 - y 2 的值是_
10.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了 2cm ,面积相应增加了32cm 2 ,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
11. 若10a
= 5,10b
= 2 ,则103a +4b = _ .
12. 若(m - 2)m
2
-4
= 1,则符合条件的 m 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3.计算(1)-12020+(-2)0-(-1
)-2
3
(2)(2a2b)3(⋅ -ab2)÷(-8a7b5)
14. 利用乘法公式简便运算
(1)20202 - 2019 ⨯ 2021 (2)(x + 3)(x - 3)(x2 - 9)
15. 先化简,再求值;(2m - 1)2 -(3m + 1)(3m - 1)+ 5m(m - 1),
其中m =
1
9
16.已知A=2x ,B 是多项式,在计算B+A 时,小马虎同学把B+A 看成了B÷A,结果得
x2 + 12x ,求B+A.
17.若(x2 +nx + 3)(x2 - 3x +m) 的展开式中不含x2 和x3 项,求2m - n 的值。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8. 已知x +y = 8, xy = 12 ,求:
(1)(x - y)2 (2)x2 -xy +y 2 的值.
19.已知常数a,b满足3a⋅3b=27,且(5a)2(⋅5b)2÷(125a)b=1,
(1)求a +b 的值.(2)求ab 的值.
20. 已知a、b是等腰△ABC的边且满足a2 +b2 - 8a - 4b + 20 = 0 ,求等腰△ABC的周长.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9 分,共 18 分)
172 - 152 = 4 ⨯16 ……你发现了什21.观察下列各式:62 - 42 = 4 ⨯ 5 ,112 - 92 = 4 ⨯10
么规律?试用你发现的规律填空:
512 - 492 = 4 ⨯752 - 732 = 4 ⨯
(1)
(2)请你用含一个字母的等式将上面各式呈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并用所学数学知识说明你所写式子的正确性.
22 . 图①是一个长为2m ,宽为2n 的长方
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
形,然后按图②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②中阴影部
分的面积.
方法1:_
方法2:_
(2)观察图②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
(m +n)2 , (m -n)2 , mn 之间的等量关系;
(3)根据(2)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
①已知:a +b = 5, a2 +b2 = 13,求ab 的值;
②已知(x - 2019)2 + (x - 2021)2 = 36 ,求(x - 2020)2 的值.
“
六、解答题(本大题 1 小题,共 12 分)
23. 概念学习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 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 2÷2÷2, (−3)÷(−3)÷(−3)÷(−3)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 2÷2÷2 记作 2③
,读作“2 的圈 3 次
方”,(−3)÷(−3)÷(−3)÷(−3)记作 (-3) ④
,读作 −3 的圈 4 次方”,一般地,把 a ÷a ÷a ÷… ÷a ,n 个 a (a ≠0)记作 ,读作“a 的圈 n 次方”. 初步探究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2③ = , (-
12 )⑤
=
;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
A. 任何非零数的圈 2 次方都等于 1;
B .对于任何正整数 n ,1 的圈 n 次方都等于 1;
C .
3 ④ =
4 ③ D .负数的圈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圈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
深入思考,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 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3)试一试:仿照上面的算式,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幂的形式.
3④ =
;
⑥
=
;
(-12)⑩
=_ . (4)想一想:将一个非零有理数 a 的圈 n 次方写成幂的形式等于_ ;
(5)算一算: 2④ ÷ 2③ +(−16)× 2④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