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沙河五桂桥断面地表水环境评价报告书(片断)
关于在我省实行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

附件成都市主要河道跨界断面及水质类别扣缴级别区(市)县名称序号河流名称考核断面(出境)对照断面(入境)考核类别断面扣缴级别锦江区1 沙河成仁桥五桂桥Ⅳ二级2 府河永安路下河新村Ⅳ二级青羊区 3 南河锦官桥永宁Ⅳ二级金牛区4 府河西北桥园林大队Ⅳ二级5 东风渠大湾桥山王庙Ⅲ三级武侯区6 南河安顺桥锦官桥Ⅳ二级7 栏杆堰南星电厂武青桥Ⅲ三级成华区8 沙河五桂桥八里桥Ⅳ二级9 东风渠十陵大湾桥Ⅲ三级成都高新区10 龙爪堰桂南路广福桥Ⅳ三级11 摸底河新希望酒店西区南北大道东侧Ⅲ三级龙泉驿区12 鹿溪河川心桥/暂按Ⅳ三级13 东风渠罗家河坝十陵Ⅲ三级青白江区14 毗河毗河二桥拦河堰(4月至11月)西江河梁湾村大桥(12月至次年3月)Ⅲ二级新都区15 毗河拦河堰龙桥毗河大桥Ⅲ二级16 蒲阳河三邑大桥利济大桥Ⅲ二级温江区17 江安河共耕村大渡1#桥土桥Ⅲ二级18 杨柳河金马大桥/暂按Ⅳ三级- 1 -双流县19 府河黄龙溪川心桥、二江寺、府河彩虹桥、万安东林桥暂按Ⅳ二级20 金马河三界碑刘家壕Ⅲ二级郫县21 府河罗家村金马、新胜Ⅲ二级22 清水河永宁花园Ⅲ二级都江堰市23 岷江、徐堰河新胜界牌Ⅲ二级彭州市24 蒲阳河成彭高速路桥驾虹Ⅲ二级邛崃市25 南河黄塔五星、桑园、唐场大桥Ⅲ二级崇州市26 西河泗江堰元通Ⅲ二级金堂县27 沱江五凤201医院、清江大桥、毗河二桥Ⅲ一级大邑县28 斜江河唐场大桥/ 暂按Ⅳ三级蒲江县29 蒲江河五星两合水、团结堰Ⅲ二级新津县30 金马河岳店子余石村、桃荚渡、黄塔、泗江堰、三界碑Ⅲ一级31 通济堰余石桥黄塔Ⅲ三级- 2 -。
河道治理环评报告

河道治理环评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针对某市某河道治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该项目旨在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沿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基于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报告将对该河道治理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以指导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概述项目名称:某市某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地点:某市某区项目规模:河道全长xx公里,治理面积约xx平方公里项目目标: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沿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现场调查、环境监测、模型模拟和专家评审等手段,对河道治理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
1. 现场调查由专业调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现场勘察,主要包括对河道水质、水生态系统、河岸植被等方面的实地考察和样本采集工作。
2. 环境监测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河道水质、大气环境、土壤污染等指标进行长期监测,以了解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
3. 模型模拟通过建立河道治理工程的模型,模拟不同情况下的环境变化,预测治理工程对水质、水生态、洪水排涝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4.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专家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进行评审,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经过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水质改善河道治理工程将有效降低水中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2. 水生态系统恢复治理工程将改善河岸植被覆盖率,增加栖息地的数量,促进水生动植物种群的生长繁衍,提升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3. 洪水排涝能力提升河道治理工程将加强河道的排水能力,减少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提高城市内涝的防范能力。
五、环境保护措施为保护环境、减少环境影响,本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和评估分析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建议:1. 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环境的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不良影响。
断面水质评价法在内江市主要河流及湖库水环境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断面水质评价法在内江市主要河流及湖库水环境质量分析中的
应用
周开锡;罗德康
【期刊名称】《环境研究与监测》
【年(卷),期】2017(030)003
【摘要】文章采用断面水质评价法对内江市主要河流及湖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水质变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水质的建议措施。
【总页数】5页(P56-59,68)
【作者】周开锡;罗德康
【作者单位】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内江64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4
【相关文献】
1.水质模型在排污总量控制区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陈炎
2.“断面综合指数评价法”在水质监测断面优化布设方法中的应用 [J], 梁铁军
3.入湖库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 [J], 刘彪;刘锋;丁明辉;蒋京东
4.基于龙王庙断面水质达标的城南河流域水环境容量 [J], 瞿一清;逄勇
5.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北碚主要支流河流水质评价中的运用 [J], 姚志远;郝庆菊;江长胜;胡必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流治理工程环评报告书

河流治理工程环评报告书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河流水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质恶化、水生态系统受损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为此,经过多方调研和科学论证,本次河流治理工程决定实施,旨在改善河流环境,提升水质水量,保护生态系统稳定。
二、项目概述本次河流治理工程的具体内容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质监测点设置、生态修复、改善生态条件等措施。
项目所涉及的河流为xxx 河,长度约xxx公里,主要流经xxx市区域。
为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和环境保护,进行环境评价显得极为重要。
三、环境评价方法本次河流治理工程的环境评价方法包括:现场调查、数据收集、环境模拟模型、专家讨论等。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详细了解了项目施工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系统情况、污染源分布等。
同时,收集了历史数据、相关报告和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运用环境模拟模型对治理工程的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估,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
四、环境影响评价1. 水质影响评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监测点,对治理前后水质进行监测和对比分析。
模拟结果显示,在本次治理工程完成后,河流的水质将明显改善,主要指标将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具体来说,水中重金属浓度将显著降低,COD、BOD等有机物浓度将明显下降,pH值将接近于中性,水体富氧状况将明显改善。
2. 生态系统影响评价本次治理工程将开展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重点恢复和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通过调整水体流速、梯度、水深等参数,促进水生植物的恢复和繁殖,提高河流对生物的养护能力。
模拟结果显示,在治理工程完成后,河流的生态系统将逐渐恢复,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将增加,鱼类等水生生物数量将明显增多。
五、环境管理措施针对上述评价结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以确保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环境保护的有效落实:1. 构建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排放符合国家标准;2. 定期监测水质状况,对治理后的河流进行长期观测,为后续水质改善提供数据支持;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共识;4. 加强河流周边的绿化建设,保护河岸带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国控出川水质断面污染源综合整治项目情况的报告

国控出川水质断面污染源综合整治项目情况的报告一、项目概况国控出川水质断面污染源综合整治项目是为了提高川省水质的综合整治项目。
该项目涵盖了出川地区的主要水系,针对水质状况进行整治,包括河流污染治理、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监控体系建设等内容。
项目旨在通过综合整治措施,改善出川地区的水质状况,保护水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二、项目开展情况1. 水质调查评估项目启动初期,对出川地区的水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评估。
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评估了水质的主要指标,确定了污染源的位置和范围,为后续的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2. 污染源治理针对确定的污染源,项目组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案,包括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治理,确保治理效果和治理后水质达标。
3. 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组重点关注水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修复等措施,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体的生态质量。
开展水生态环境监测,动态掌握水体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水污染监控体系建设项目组建设了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包括定点监测站、在线监测设备等,实现对出川地区水质状况的全面监测。
建立了水污染事件应急预警体系,确保在污染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5. 宣传教育工作项目组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水质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公众爱护水资源,积极参与水质保护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水质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成效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国控出川水质断面污染源综合整治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治理了大量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有效控制了水质污染源的排放,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体生态质量得到了提高,水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恢复。
建设了完善的水污染监控体系,实现了对水质状况的全面监测,提高了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在宣传教育工作方面,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水质保护工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河流治理环评报告书

河流治理环评报告书一、引言本报告书旨在对河流治理项目进行环境评价,以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符合法规和规范要求。
本项目旨在全面治理河流,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二、项目背景河流治理项目是为了解决当前河流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恶化等问题而展开的一项重大工程。
项目地位于某市的XX区,总长度约XXX公里,流经居民区、工业区、农田等多种地理环境。
项目计划涵盖河道清淤、底泥处理、水质改善等多个方面。
三、环境评价方法为了准确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本报告采用了以下环境评价方法:1. 现场调查和采样: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河流周边环境信息,包括土壤、水质、植被等样本,并进行实验室分析。
2. 文献研究:收集相关文献,了解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国内外类似项目的治理方式和经验。
3. 专家咨询: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评价过程,提供权威意见和建议。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基于以上方法,对河流治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1. 水质改善:通过底泥处理、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治理后的河流水质将明显改善,可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2. 生态系统恢复:清淤和水质改善将有助于恢复河流周边生态系统,提高植被生长,吸引更多野生动物栖息。
3. 社会经济效益:河流治理将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促进旅游和生态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提升地区经济水平。
五、环境管理措施为确保项目环境影响最小化,本报告提出以下环境管理措施:1. 河流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2. 废水处理:建设合理的废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和处置,提高废水排放标准。
3. 清淤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清淤计划,确保河道通畅,减少淤积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河流保护的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六、环境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在河流治理项目中,存在以下环境风险:1. 废水泄漏: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废水泄漏事故,为此,应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和应对泄漏事件。
环境试验评价报告

环境试验评价报告
报告编号:A1001
报告评价日期:2023年9月2日
报告编写:环境工程研究室
一、评价内容介绍
本报告对XXX环境试验中水质、空气质量、泥沙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二、水质评价
在XXX环境试验中,主要以水源水质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1)水质指标变化
在水源水质的检测分析中,共检测了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指标,总结如下:
1)pH值:测定值在6.5~7.5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2)溶解氧:测定值大于4.5 mg/L,表明水源水质较好;
3)CODMn指数:测定值低于50mg/L,表明水质较好。
(2)水源水质风险评价
三、空气质量评价
(1)空气污染指标变化
在XXX环境试验中,共测定了空气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细颗粒物,总结如下:
1)挥发性有机物:测定值小于30mg/m3,表明排放量小于最高排放标准;
2)细颗粒物:测定值小于35ug/m3,表明排放量小于最高排放。
四川省五大流域主要河流跨市州界考核断面及水质目标(征求意见稿)

(梁平县—大竹县)
市桥镇上河坝
二级
Ⅲ类
52
达州市
汉江
任河
入川(重庆—四川)
(城口县—万源市)
钟亭乡
二级
Ⅲ类
53
巴中市
嘉陵江
巴河
巴河—达州
(平昌县—达县)
江陵
三级
Ⅲ类
54
雅安市
岷江
青衣江
雅安—眉山
(雨城区—洪雅县)
龟都府
三级
Ⅲ类
55
雅安市
岷江
大渡河
雅安—乐山
(汉源县—金口河区)
白熊沟
四川省五大流域主要河流跨市州界考核断面及水质目标(征求意见稿)
序号
考核市(州)
考核流域
考核河流
跨界市州及区县
考核断面
断面级别
水质目标
1
成都市
岷江
岷江干流
成都—眉山
(新津县—彭山县)
岳店子
二级
Ⅲ类
2
成都市
岷江
府河
成都—眉山
(双流县—彭山县)
黄龙溪
三级
Ⅲ类
3
成都市
岷江
通济堰
成都—眉山
(新津县—彭山县)
同乐桥
沱江
威远河
内江—自贡
(威远县—大安区)
廖家堰
三级
Ⅲ类
序号
考核市(州)
考核流域
考核河流
跨界市州及区县
考核断面
断面级别
水质目标
36
乐山市
岷江
岷江干流
乐山—宜宾
(犍为县—宜宾县)
月波
二级
Ⅲ类
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誉美医院地表水环境评价报告书
沙河五桂桥断面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片断)
环评单位:xxxx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2008.6.1起实施);
(4)《成都市地面水水域环境功能类别划分管理规定》(1992.6.18);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10月1日执行)
1.1.2 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5)《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
1.2 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
1.2.1 评价目的
通过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内的环境质量现状以及环境特征;分析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分析该项目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及影响程度和范围。
同时论证应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提出优化的、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对策,最大限度降低项目负面影响,并为项目以后的运营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项目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2.2 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特点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以地表水质量评价为评价重点。
1.3 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评价中遵循来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指导于工程的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项目特点,抓住影响环境的主要因子,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2、评价方法力求科学严谨,分析论证要客观公正。
3、体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的原则。
4、体现环境治理与管理相结合的精神,贯彻“三同时”、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
1.4 评价因子
本次地表水环境评价确定的评价因子有:PH、溶解氧、生化需氧量、高猛酸盐指数、氨氮、粪大肠菌群。
1.5 评价标准
1.5.1 环境质量标准
该区域主要的受纳水体为沙河,沙河地表水成化出境断面断面水质为生活饮用水至娱乐景观用水之间,地表水环境质量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其标准值见表1-1。
项目标准值(mg/L) 标准来源Ⅲ类
PH 6~9 GB3838-2002
DO饱和率% ≤5GB3838-2002
BOD5≤4GB3838-2002
高锰酸盐指数≤6 GB3838-2002
氨氮≤1.0GB3838-2002 粪大肠菌群(个/L)≤10000 GB3838-2002
1.5.2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入沙河的废水在其下游的五桂桥断面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1-2。
序号污染物名称
标准限值
GB8978-1996中表一级标准
1 PH 6-9
2 BOD520
3 氨氮15
4 数粪大肠菌群(个/L)500
1.6 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中评价工作的分级依据,并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工程特性、地理位置、影响范围及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确定本次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地表水为二级。
1.7 评价范围
地表水评价范围:誉美医院污水排放口的沙河水域上游300米至下游500米内的水域。
1.8评价内容
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3)公众参与;
(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等;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 项目基本概况
2.1.1项目名称:成都誉美医院
2.1.2 项目规模:目前誉美医院占地面积20余亩,使用面积1000余平方米,建有门诊综合楼、住院部及配套设施。
2.1.3 项目地点:成都市二仙桥北路31号本项目选址位于成华区二仙桥北路31号,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经地质评估和观察,项目及周边地区地质结构稳定,无滑坡及大的断裂带存在,无明显禁止和大的限制建设地域,项目所处地势相对平坦,适宜医院用地规划建设,符合成华区城市发展规划。
2.2 生产设备设施(略)
2.3 给排水工程(略)
第三章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略)
3.1 自然环境状况
3.1.1 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
3.1.2 气象条件和水文
2.2 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第四章环境现状评价
4.1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4.1.1 地表水现状监测
4.1.1.1监测断面的布设
项目废水排入五桂桥沙河,根据评价大纲和“大纲批复”的要求,以及本项目区周围地表水及纳污水体特征,本次评价在沙河设了一个断面。
具体断面布设情况见表4-1。
表4-1 地表水现状监测断面
河流名称断面位置断面性质备注沙河五桂桥沙河成化出境断面
4.1.1.2 监测内容
沙河五桂桥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4.1.1.3 监测项目
废水监测项目:PH、溶解氧、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粪大肠菌群。
4.1.1.4 监测分析方法及方法来源
本次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见表4-2。
表4-2 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
项目监制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检出限
(mg/L)pH 玻璃电极法GB6920-1985 PH-3C型酸度计0.1(PH
值) 溶解氧碘量法GB7489-1987 / 0.2
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GB7488-1987 / 2
高锰酸盐指数酸性高锰酸钾法GB11892-1992 电热恒温水浴锅0.5 氨氮纳试剂光度法GB7479-87 7200分光光度计0.025 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和滤法HJ/T347-2007 / /
4.1.1.5 监测结果
表4-3 沙河五桂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监测断面
项目
PH
溶解氧
mg/L
高锰酸盐指
数mg/L
生化需氧
量mg/L
氨氮
mg/L
粪大肠菌群
个/L 7.52 4.4 4.36 3.5 3.25 >=240000
4.1.2 地表水质量现状评价
4.1.2.1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中Ⅲ类标准。
具体标准值见表4-4。
表4-4 地表水质量现状评价标准(单位:mg/l,PH除外)
项目标准值(mg/L) 标准来源Ⅲ类
PH 6~9 GB3838-2002
DO饱和率% ≤5GB3838-2002
BOD5≤4GB3838-2002
高锰酸盐指数≤6 GB3838-2002
氨氮≤1.0GB3838-2002 粪大肠菌群(个/L)≤10000 GB3838-2002
4.1.2.2 评价方法
水质评价方法本着简单、合理、直观的原则,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
对于pH和粪大肠菌群值,不计算单项指数,只评定其符合标准(√)或不符合标准(×)。
其模式如下:
式中:P ij ——第i 种污染物在第j 点的指数;
C ij ——第i 种污染物在第j 点的监测平均值mg/L ; S ij ——第i 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 ;
4.1.2.3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表4-5 各项因子标准指数(P ij )计算结果 监测点 PH DO 饱和率% BOD 5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粪大肠菌群(个/L )
五桂桥
√
0.88
0.875
0.73
3.25
×
从表4-5中看出本次监测结果反映沙河监测点水体PH 正常,DO ,BOD 5,
高锰酸钾指数,均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但水体中氨氮和粪大肠菌群指标超标,为劣质水质,这与近年来的对本区域水体多次监测结果基本相符。
说明沙河水体受到了轻度污染。
4.2 噪声现状评价(略) 4.3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略)
第五章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略)
5.1 公众参与
5.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5.3 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
第六章 项目可行性总结
监测数据表明,地表水监测断面各监测指标基本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表明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本项目医疗废水采用“化粪池→调节池→沉淀池→消毒接触池→达标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工艺,处理后的外排废水各项污染物浓度能达到相应标准,可实现达标排放,项目运行排放废水对受纳水体沙河水质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本项目在营运期对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并加强管理,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本项目在切实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并加强环境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方面评价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
ij
ij ij S C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