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透镜的应用课件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 透镜的应用)课件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 透镜的应用)课件 (新版)沪科版

10. 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 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 过 水 珠 成 _倒__立_______ 、 __缩__小______ 的 实 像,此时水珠相当于_____凸__透___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 是 ____虚______ 像 ( 填 “ 虚 ” 或 “ 实 ”) , 此 时 水 面 相 当 于 ____平__面____镜.
A.5 m
B.0.5 m
C.0.05 m
D.0.005 m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 原因是_手__机__镜__头__的__焦__距__小__,__像__距__变__化__的__范__围__小_______.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
(2017·福建)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 像采集设备.
(1)如图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 立、缩小的___实_______ (填“实”或“虚”)像.镜头靠近人时, 像的大小将变___大____,此时像会__远__离______ (填“靠近”或 “远离”)透镜.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 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 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 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教学课件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教学课件

答案:凹 凸
6.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
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
(选
填“凸”或“凹”)透镜做的眼镜。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
所佩戴眼镜的“度数”越
(选填“大”或“小”)。
【解析】本题考查近视的矫正方法。由于像成在视网膜的前
方,所以应该佩戴凹透镜做成的近视镜。像离视网膜越远,说
【方法归纳】调节像的大小的方法 (1)调节物距: 当照相机靠近物体时,这时物距减小,则像距会增大,像也会 变大;反之,像变小。可总结为:物近像远像变大。 (2)调节焦距: 当焦距变长时,像变大,像距也变大。
1.(2012·咸宁中考)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 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一课时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体验】老花镜和近视镜 活动1:把一个老花镜放在阳光下,调整老花镜与地面的距 离,注意观察现象。 活动2:把一个近视镜放在阳光下,调整近视镜与地面的距 离,注意观察现象。
(1)活动1中,太阳光经过老花镜后会 或“会聚”),由此你猜想老花镜可能是 (2)活动2中,太阳光通过近视镜后会 或“会聚”),由此你猜想近视镜可能是 提示:(1)会聚 凸透镜 (2)发散 凹透镜
视网膜前 视网膜后
凹透镜 凸透镜
【拓展延伸】正常的眼睛既可眺望远景,又能细看近物。物距 变了,而像距没有变,竟然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这其 中有什么奥秘呢? 原来,晶状体是有弹性的,它周围的肌肉可以根据所看物体的 远近不同,调节晶状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 从而使像总能成在视网膜上,使我们看见物体。当眼部肌肉松 弛时,晶状体会变扁、变大,这时远处物体的像能够成在视网 膜上,人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正常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点在无 限远处。当眼部肌肉紧张时(“使劲”看近物),晶状体会变 凸,焦距变小,物体的像也能成在视网膜上。正常眼睛能看到

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透镜的应用)课件(新版)沪科版

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透镜的应用)课件(新版)沪科版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5.如图4-6-4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
四个点,F为焦点。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几种光学仪
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 a 点时的成像 其中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特点制成的,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点时
6.如图4-6-5所示,在用电饭锅蒸包子时,透过玻璃罩 可以看到包子较大,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包子的 正立的虚 一个 (选填“正立的实”或“正立 放大 的虚”)像,玻璃罩起到了 (选填“放
大”“缩小”或“等大”)的作用。
7.显微镜主要的构造是物镜和目镜,物镜是凸透镜, 目镜是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倒立 观察微小物体时,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 、放大的实像,这个像刚好在目镜的焦点以 放大 虚 内,经过目镜的折射,可以得到一个正立、 的 像。
“实”或“虚”)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 f<u<2f 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 。最后,人眼通
虚 过目镜看到的是 像。
(选填“实”或“虚”)
12.(2017内蒙古模拟)如图4-6-10是一种光学仪器的原 理,图中L 是物镜,L 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望远镜
1 2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 于 放大镜 。
D
)
B.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2.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是( C ) A.大于焦距 B.小于焦距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3.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2019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透镜的应用)课件(新版)沪科版

2019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透镜的应用)课件(新版)沪科版

15.(镇江中考)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 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 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 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实验前,应调 透镜8.0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
A.甲离小宇远 B.甲和乙的距离相同 C.乙要使底片上的像与甲一样大,移动 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乙要使底片上的像与甲一样大,移动 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10.用投影仪投影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 凸透镜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 A )
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 C.画面有小虫,但不清晰 D.画面变得模糊 11.(遵义中考)毕业前夕,摄影师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 学照毕业相,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__会__聚_ 到人数较多的班级,摄影师会增大镜头到同学们的距离,此时 镜头的距离__减__小____。
13.(教材拓展题)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蜗牛爬行、观 体结构用到的光学仪器分别是_显__微__镜___、_放__大__镜___、_望__远__镜__
14.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 仪 器 是 __望__远__镜__( 选 填 “ 望 远 镜 ” 或 “ 显 微 镜 ” ) , 目 镜 的 作 __放__大__镜__(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 幕上形成____实____(选填“实”或“虚”)像。
知识点2 显微镜和望远镜 5.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二次成像情况的说法正确 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②显微镜A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③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④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课件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课件 (新版)沪科版

像的性质
像距v
像的大小 变化
原理
f<u<2f
倒立、放大、 实像
v>2f
物近像远大
讲授新课
练一练
面对幻灯机幕布,将印有“h”字样的幻灯片插入框 中,调节镜头后,在幕布上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C )
h
A.
B.
C.
D.
讲授新课
小结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规律表
器材 名称
照相机 投影仪
像的性质
像与物的位置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A. 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 , 幻灯片靠近镜头 B. 使幻灯机离银幕靠远些 , 幻灯片也离镜头远些 C. 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 , 幻灯片离镜头远些 D. 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些 , 幻灯片离镜头近些
随堂训练
3、小明在用显微镜时,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 是( D ) A、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B、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C、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D、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八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6节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凸

八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6节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凸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 ◆自主小结 ◆自主训练(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提升)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六节《第二课时透镜的应用》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六节《第二课时透镜的应用》ppt课件

5.如图所示,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
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
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相似。图乙和图
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
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


中小学课件站
4.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
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
应选用
镜。
【解析】本题考查光学仪器的使用。天体离我们很远,视角很
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望远镜来增大人们的视
角,故观察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望远镜;细胞内部结构很微
小,只能用放大倍数很大的显微镜来观察。
答案:望远 显微
中小学课件站
相机镜头(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
中小学课件站
3.(2012·日照中考)如图所示,a、b、 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 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 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1.(2012·咸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中小学课件站
D.潜望镜
【解析】选B。本题考查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所成像是倒 立、缩小的实像,放大镜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所成像是正立、 放大的虚像,幻灯机所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图中所成像 为正立、放大的虚像,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潜望镜 是平面镜,而图中为凸透镜,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新沪科版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透镜的应用课件

新沪科版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透镜的应用课件

•2.照相机 •(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 凸 立 实 (倒、正) (虚、实)像。
透镜,成 倒 ( 放大、缩小)的 缩小
•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 ①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底片离 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像距); • ②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卷上所 成的像越小,像的位置(底片或胶卷到镜头的 距离)越近,暗箱越短; • ③照相机所成的像比物体小; • ④像和物体在镜头(凸透镜)两侧; • ⑤物体在胶卷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小丽用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 图4-6-13甲所示,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 如图4-6-13乙所示,则( D ) •A.小丽要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前伸 •B.小丽要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后缩 •C.小丽要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后缩 •D.小丽要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前伸
透镜,成 倒 (实 放大、缩小)的
• (2)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 ①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物距)小于镜头到屏幕 的距离(像距); • ②投影片离镜头越近时,屏幕上所成的像越 大,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大; • ③投影仪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比投影片上图案 大; • ④投影片和它的像在镜头的两侧; • ⑤投影片在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 像。
• 知识点5 望远镜 • 例5 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 缩小 、 物体在 附近成 焦点 倒立 的 放大镜 实 • 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 9.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被观 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 的作用好像一架( ) C • A.投影仪 • B.放大镜 • C.照相机 • D.幻灯机
• 2.一只放大镜的镜头焦距为8cm,老大爷 要想用这个放大镜来看书,那么书与镜头 的距离应该 8cm(选填“大 小于 于”“小于”或“等于”),这时老大爷看 到的是书本上字的 像(选填“实”或 虚 “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焦距以外(或大于2倍 泛. 照相时, 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2 ____________________ 焦距) 处; ______ 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 __________ 放大
的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
增大 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 当__________
9.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 眼 睛看不清 楚的小物 体,这时 水滴的作 用相当于 一个
物 目 3. 显微镜由__________ 镜和__________ 镜组成,来自
物体的光线经二次放大成像.
物 目 4. 望远镜由__________ 镜和__________ 镜组成,物镜 实 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____ 像,相当于将物体
“拉近”.
知识点
放大镜
1. 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 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 一个“放大镜”, 这种情形下, 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 A )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1. (2017· 乌鲁木齐)家用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 ( C ) A.一定是实像 C.像距一定大于物距 B.一定是虚像 D.像距一定小于焦距
2. 如图所示,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 间成清晰的像.下列光学器件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是 ( D )
A.照相机 C.平面镜
B.放大镜 D.投影仪
2.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横截面如图所 示,这样就可
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
凸透镜 ,使我们能看清水银柱放大后 弧形玻璃相当于__________ 虚 的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知识点
照相机
3. 若用照相机的镜头作为透镜做透镜的成像实验,那 么下述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D ) A.看到物体倒立的、缩小的像 B.看到物体倒立的、放大的像 C.看到物体正立的、放大的像 D.看到物体正立的、缩小的像
放大镜 __________ ,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上方,慢慢调节这个
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
显微镜 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 填 “ 放大
镜”“望远镜”或“显微镜”).
10. 如图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 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 水珠后方的人通
7. 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 图 中 L1 是物镜, L2 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望远镜 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 __________( 放大镜 填“放大镜” 镜的作用相当于 __________(
或“投影仪”).
8. 常 见 的 光 学 仪 器 在 我 们 的 生 活 、 学 习 中 应 用 广
3. 关于一般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C ) A.显微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望远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B. 显微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望远镜利用了光的直线传 播 C.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D.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4. 图中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C )
5. 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6 cm, 则该相机中胶片 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B ) A.小于 6 cm B.大于 6 cm,小于 12 cm C.大于 12 cm,小于 24 cm D.大于 24 cm
6. 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C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 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 水中 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 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 于 2f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2课时 透镜的应用
凸透 1. 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__________ 镜,其原理是物 小于一倍焦距 同侧 正立 距____________________ 时, 在__________ 成__________ 、 放大 虚 __________ 的__________ 像. 凸透 2.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镜,胶片相当 大于二倍焦距 时,在光 光屏 于__________ ,其原理是当物距 ______________ 倒立 缩小 实 屏上成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__________ 像.
倒立 缩小 过水珠成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实 凸透 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 像,此时水珠相当于__________ 虚 是 __________ 像 ( 填 “ 虚 ” 或 “ 实 ”) , 此 时 水 面 相 当 于 平面 镜. __________
(2017· 福建)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 像采集设备. (1)如图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
4. 微距摄影是指照相机通过镜头拍摄与物体等大或 稍小的图像.如图所示,一次微距摄影中,拍摄图像与物 体等大,光学镜头等效为一个凸透镜,则物体一定位于 ( B ) A.2 倍焦距以外
B.2 倍焦距上 C.2 倍焦距与 1 倍焦距之间 D.1 倍焦距以内
知识点
望远镜和显微镜
5. 2014 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 8 月 11 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 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 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 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 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6.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反光镜反光 B.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闭上 C. 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 装片应向左上方 移动 D.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 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 目增多,视野变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