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ppt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优质课件

1.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 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 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1)组装器材:小明小组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他们接下来还需 要进行的调整是:_向__下__调__整__光__屏__,__使__烛__焰__、__凸__透__镜__和__光__屏__的__中__心__在__同__一__高_ _____(详细写出需要调整的器材和具体的调整方法)。
(2)调整完成后,老师安排各个小组都使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 验,并把其中七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画在了同一幅图中,其中1′是蜡烛放在1 位置所成的像,2′是蜡烛放在2位置所成的像,分析__4_、__5___两组数据可知, 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 ___缩__小___ (选填“缩小”、“放大” 或“等大”)的实验,根据此原理制成了_照__相__机___ (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观察蜡烛在6和7两个位置时所成的像, 小明等同学观察的方法是__去__掉__光__屏__透__过__凸__透__镜__观__察__ 。
u>2f 2f>u>f
u<f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倒立 缩小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应用
f <v <2f v ﹥ 2f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想一想
1.u=2f时,成像有什么特点? 倒立等大的实像,物像异侧 2.u=f时,成像有什么特点? 不成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15.50
20.0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50
17.00 实像 放大 倒立
29.00
10.00
不能成像
8.00 虚像 放大 正立
分析上表中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 成虚像?
2. 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 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v>u
04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习题解答
【教材P122~123“练习与应用” 】
1.请分别说一说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如何 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工作的。
解:照相机利用了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 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投影仪 利用了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物体通过 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放大镜利用 了物距小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的规律.
03
随堂演练
随堂演练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当透镜移至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8_.0__cm; (2)若蜡烛、光屏和透镜如图乙所示,想得到一个倒立等 大的实像,那么需要将光源向_右___移动(选填“左”或 “右”),除了要将光源移动以外,还需要将光屏__靠__近___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1)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A__处,光屏 上出现缩小的像,把点燃的蜡烛放在___C__处,光
屏上出现放大的像;放在 D、F 处时,光屏上不
会成像。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导入新知
小明的爷爷在用放大镜看书时发现 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手持凸透 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将会观 察到不同大小的字体,而且有正立的也 有倒立的。
你能帮他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素养目标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基本 研究方法。
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B )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
课堂小结
课后研讨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 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课后作业
请以课堂反思的方式写 一写你的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总结点评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很成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实验准备
几个术语: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物距u、像距v
2F
F
物距(u)
F
2F
像距(v)
探究新知 实验准备
(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2)实验前的调节:
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探究新知
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教学课件
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
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 当u>f 时,成倒立的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当u<f 时,成正立的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
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当u>f 时,成实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 当u< f 时成虚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拿掉光屏,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进行实验
物距与焦距 物距u(cm)
关系
u>2f
40
u>2f
30
u=2f
20
2f>u>f
18
像的性质(f=10cm)
正倒
大小
虚实
2f>u>f
14
u<f
5
像距v(cm)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 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当u<v 时,成缩小的像;当u<v时,成放大的像。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内容导览
探究 凸透镜成 像的规律
例题
学习目标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难点)
回顾反思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回顾反思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参照距离,描述物距和像距以 32 30
实像 实像
2.1 2.3
倒立
13.5
倒立
14.2
及相应的成像特点。
u>282f
26
实实实像像像
缩2.小5
2.6
倒倒倒立立立
2f>14υ.5>f
15
24
实像
3
倒立
15.3
22
实像
3.4
倒立
16
一倍焦距分虚实,
u=202f
18
实实像像
物距
u>2f u=2f 2f>u>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像的性质 大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不成像 放大
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像距
2f>υ>f υ=2f υ>2f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 像越大。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 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倒立
27
倒立
35.3
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正立的 10
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8
虚像
放大
正立
6
虚像
放大
正立
4
虚像
放大
正立
分析数据,归纳结论
发光物体高度 h=4.5 cm,凸透镜的焦距 f=10 cm。
根据记录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32
实像
2.1
倒立
此时可能成的是虚像。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第1节 透镜)课件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第1节 透镜)课件PPT

课堂小结
凹透镜也有2个虚焦点, 两边的焦距相等。
探究新知
探究实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4(2018•宜宾)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 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 们:凸透镜对光有___会__聚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 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 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小__于____20cm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近视眼镜、猫眼等。
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
探究新知 凸透镜的主轴和光心
主光轴:通过两 球心的直线
C2 C1
光心(O):过光心的光 传播方向不变
O)
C1
C2
主光轴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1(海南中考)如图所示,其中凹透镜是( B)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 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
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两边的焦距相等。
探究新知
凹透镜也 有焦点吗?
F
F
凹透镜有
几个虚焦
点?
f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 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用手电筒垂直照射一面透镜并使光束射入倒扣的烧杯中,通过 观察如图可以确定__丙__图中是凹透镜。实验中光束很模糊,不容 易观察,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清晰,请你提出一个改进建议C: ___在__烧__杯__中__充__入__烟__雾_______。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

显微镜
显微镜 :
目镜: 靠近眼睛的凸 透镜。
物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 凸透镜。
物镜 :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目镜 :象一个放大镜,将像再次放大
望远镜
物镜 :远处的物体在焦点 附近成实像
目镜 : 象一个放大镜,将 像再次放大
天文望远镜 :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
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
注意: 1.蜡烛、凸透镜、光屏应调整在同一直线上。
2.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 应调整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口诀)(实验)
序号 条件
特点

应用
1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
2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测焦距
3 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凹透镜 概念 中间薄边缘厚
光学性质 发散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特点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不成像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规律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物近像近
像变小(虚)
照相机 利用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过虚焦点。
光线,折射后平行 于主光轴。
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答: 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 张白纸放在它 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 小、最亮。测量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 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件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5)将蜡烛移到2f和f 之间,重复以上的操作,进行视察和测量。
小于2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6)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视察能否成像。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7)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 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镜视察像的情况。
正立、放大、虚像
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等。
3.预备知识 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1.物距(u): 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2.像距(v): 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3.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4.设计实验
目的: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 设计表格:
课堂小结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2.你得到这个规律用的是什么方法?
巩固练习
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 一个亮点, 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 到的像是( D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焦距与二倍焦
距之间);物在间、像在外。 实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的变化:物近像近像变小。
8.分析归纳
(1)u=f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u=2f是像大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物体离焦点越近,像离焦点越远,且像越大。
(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 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点●
O 光心
小结: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光的折射的应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f
焦●F点
O 光心●
焦F 点
● 焦点 F
O 光●心
F
图2.9 凸透镜使 光线会聚
图2.10 凹透镜使 光线发散
练习:
1.要使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
折射后变为平行光,可选择的光学器件
是(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
镜 D.以上三镜都可以
2. 如图2.11所示,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_,F
点是凸透镜的__,
f
f
f 是凸透镜的___,M ● 直线MN称为凸透镜 FoFra bibliotek● F
N
的___.
图2.11 凸透镜使光线会 聚
3.凸透镜对光具有___作用,这是光 的___现象;凹透镜对光具有___作 用,这也是光的___现象.
4.完成图2.12所示的各光路图.
复习:
1.如图2.1所示,是光线从空气中向水中 传播的光路图,指出,入射光线是___,折射 光线是___,界面是__,入射角是___, 折射角是___.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 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_
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 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_ _。
AM i 空气
PO
Q
水r
图N2.1B
3.画出图2.2中折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大 致方向。
● F
●● FF
●● FF
● F
● F
● F
玻璃 空气
玻 空璃 气
图2.2
4.凸镜对光线有__ 的作用,凹镜对 光线有__ 的作用。
在照相机和显微镜中都有一些玻璃元件,它们的表
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叫做透镜。这些玻璃元件起什
么作用?
1.透镜:
a.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的透镜; C●
O● 光心
●C




图2.3 凸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 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 光心。
b.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C●
●O 光心 ●C




图2.4 凹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会聚透镜):
图2.5
a.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


焦F 点
O 光心●
F
焦点
透 会镜 聚使

图2.6 线
f ● 焦F 点
f

O 光心●
焦F 点
线透 会镜 聚使
图2.6 光
b.焦距:从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F).两 侧的两个焦距(f )相等。
根据光的可逆性原理,如果把小 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光源射向凸透镜 的光,经凸透镜后将变为平行光线(图2.7)
焦点
图2.7
练习:
从焦点处射向的光,通 过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

焦F 点

焦F点

焦点
F ●
焦点
2.凹透镜 (发散透镜):
射向凹透镜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变得 发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