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阶段性练习(3)答案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共18页word资料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共18页word资料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共18页word资料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国际金融部分1.不同意,至少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如此。

经常项目盈余的含义之一是,国家的商品与服务出口大于进口。

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不好的——国家正在为出口而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国家却没有得到使其能够进行更多消费和国内投资的进口商品和服务。

从这一角度讲,拥有经常项目赤字却会是一件好事情——更多的进口可以使国家的国内消费和投资量超过其当前生产量。

经常项目盈余的另一个含义是,国家在进行外国金融投资——它正在建立对外国人的债权,这会增加国家的财富。

这听起来很好,但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它是以放弃当前国内消费为代价的。

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国家对外国人债权的减少或对外国人债务的增加。

这听起来很不好,但它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当前国内支出这一福利。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这些代价和收益会有不同的重视程度。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经常项目盈余是否优于经常项目赤字。

2.交易c会导致经常项目的盈余,因为这是商品出口,该出口得到的支(交易a不会使经常项目账户发生变动,付体现于资本账户的某个项目。

因为它既是出口又是进口。

交易b导致经常项目的赤字,因为它属于进口。

交易d也会导致经常项目的赤字,因为它属于单方转移形式的流出。

交易e不对经常项目账户中的任何项目发生影响。

)3. a.商品贸易余额:330-198=132(美元)商品和服务余额:330-198+196-204=124(美元)经常项目余额:330-198+196-204+3-8=119(美元)官方结算余额:330-198+196-204+3-8+102-202+4=23(美元)b.官方储备资产变化(净值)=-官方结算余额=-23(美元)。

该国在增加其官方储备资产的净持有量。

4. a.国际投资头寸(10亿):30+20+15—40—25=0(美元)。

该国既不是国际债权国,也不是国际债务国。

它持有的国外资产等于它对外国人的负债。

《国际经济学》篇章精选练习题及答案(DOC)

《国际经济学》篇章精选练习题及答案(DOC)

第1章绪论重点问题: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对象及其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单选1.国际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A经济增长 B经济自然增长 C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D经济发展2.经济发展是(D)A经济结构的变革 B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革 C经济自然增长 D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3.国际经济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A社会分工 B国际分工 C产业内分工 D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4.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A生产要跨国界流动 B国际分工 C商品跨国界流通 D开放经济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重点问题: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单选1.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3.如果一个阿根廷工人能生产3蒲式耳小麦或1辆汽车,而一个巴西工人能生产4蒲式耳小麦或2辆汽车,则(D)。

A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没有比较优势B阿根廷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巴西没有比较优势C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汽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D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4.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的政策经验,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B)。

A制造大量出口顺差 B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是在国内生产C本国比贸易伙伴强大 D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具备绝对效率优势5.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简答:1.请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评价绝对利益说 P20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揭示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按照绝对利益学说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贸易的参与者与整个世界会因此而获得利益。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第三章复习题(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

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时2。

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答:a.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400(1200/3)处与苹果轴相截,在600(1200/2)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2-7所示。

b.用香蕉衡量苹果的机会成本是3/2。

生产1单位苹果需要3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香蕉需要2单位的劳动。

如果放弃1单位苹果的生产,这将释放出3单位的劳动。

这2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生产3/2单位的香蕉。

c.劳动的流动性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工资趋同,竞争可以使得商图2-7 本国生产可能性曲品的价格等于它们的生产成本。

这样,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而相对成本等于工资乘以苹果的单位劳动产品投入。

因为各个部门工资相等,所以价格比率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率,即生产苹果所需的3单位劳动与生产香蕉所需的2单位劳动比率。

(2)假设本国的情况和习题1相同。

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

a.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答:a.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

如图2-8所示。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由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绘出。

如图2-9。

从图2-9可以看出,苹果对香蕉的最低相对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供给量为1/2。

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

如果相对价格成为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零。

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国际经济学阶段性练习(3)标准答案

国际经济学阶段性练习(3)标准答案

第三阶段(国际投资部分:第10—12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以下各国际投资主体中, B是最活跃的国际投资主体。

A。

各国官方机构国际组织 B.跨国公司C.金融机构D.个人2、B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国际经济活动的长期合作方式,是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签订契约或合同、协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合营形式的总称。

A。

国际合资经营B。

国际合作经营C.独资企业经营D。

生产效率3、投资保证协议承保的范围仅限于投资的D。

A。

经济风险B.法律风险C.自然风险D。

政治风险4、世界性多边投资条约是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主要国际法规范之一。

目前已生效的《关于解决各国与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简称A。

A。

《华盛顿公约》B。

《汉城公约》C.MIGA公约D。

TRIMs5、“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根据B成立的.A.《华盛顿公约》B。

《汉城公约》C.TRIPs D. TRIMs6、率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理论的是A。

A。

海默B。

金德尔伯格C。

弗农 D.小岛清7、B把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因此他的理论也被称作“边际产业扩张论".A。

巴克利B.小岛清C.邓宁D。

波特8、1977年, C对前人提出的多种直接投资理论进行总结,形成有关国际投资的OLI理论。

A。

科斯B。

巴克利C。

邓宁D。

凯夫斯9、由于B的作用,资本的需求曲线(即价格固定下的实际利率曲线)会向下倾斜.A。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B.边际报酬递减规律C.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D.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10、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例如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并发展至今的A,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内部共同市场的形成,基本实现了劳动力在一体化组织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A.EU B.ASEAN C。

NAFTA D。

《国际经济学》篇章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篇章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篇章练习题及答案《国际经济学》篇章练习题及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练习题,做习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际经济学》篇章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经济学》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单选1.中国在东北生产、出口水泥而华南从泰国进口水泥,属于(A)A同质的产业内贸曟B水平差异的产业内贸易C技术差异的产业内贸易D垂直差异的产业内贸易2.中国一方面吸引外国银行在华投资,经营金融业务,另一方面又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分行、分公司,从事当地的金融、保险业务,属于(A)A同质的产业内贸易B水平差异的产业内贸易C技术差异的产业内贸易D垂直差异的产业内贸易3.欧洲一些国家在本国电力事从邻国进口,而在本国不太需要时出口供邻国使用,形成(A)A同质的产业内贸易B水平差异的产业内贸易C技柟差异的产业内贸易D垂直差异的产业内贸易4.欧盟的空中飞机在不同欧盟成员国内分工制造、组装的,零部件、整机的进出口,属于(A)A同质的产业内贸易B水平差异的产业内贸易C技术差异的产业内贸易D垂直差异的产业内贸易5.一些国家进口自己偏好但又没有大量原料进行生产的服装,而出口自己有丰富原料生产的衣服,属于(B)A同质的产业内贸易B水平差异的产业内贸易C技术差异的产业内贸易D垂直差异的产业内贸易6.中国既是世界上列于前位的IT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国,但同时是高科技IT产品的进口国,属于(C)A同质的产业内贸易B水平差异的产业内贸易C技术差异的产业内贸易D垂直差异的产业内贸易7.发达国家在出口高档豪华车的同时,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一些中、低质量的同类产品,属于(D)A同质的产业内贸易B水平差异的产业内贸易C技术差异的产业内贸易D垂直差异的产业内贸易8.新H-O模型解释的国际贸易类型是(D)A同质的产业内贸易B水平差异的产业内贸曟C技术差异的产业内贸易D垂直差异的产业内贸易9.克鲁格曼认为,产生产业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B)A差异产品的可选择性B规模经济C收入相似D经济发展水平相同10.林德需求重叠理论(B)。

国际经济学3

国际经济学3

《国际经济学》作业习题第三章标准贸易模型一、名词解释1、生产可能性曲线(PPF)2、社会无差异曲线3、贸易三角形4、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5、贸易条件二、单项选择题()1、在机会成本递增时,生产者均衡点是_____A、生产可能性曲线和价格线的交点B、生产可能性曲线和价格线的切点C、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一点D、生产可能性曲线左侧的某一点()2、一国的出口品的价格指数上升,_____A、会导致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B、会导致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C、不会影响该国的贸易条件D、表明该国出口同样数量的产品,可以换来比过去更少的进口品()3、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两国可以进行贸易的前提是:_____A、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和位置不同B、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不同C、两国的资源禀赋不同D、两国封闭经济时的相对商品价格不同三、多项选择题()1、国内封闭经济的均衡点位于_____ A、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国内价格线的切点上B、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C、该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和国内价格线的切点上D、该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任一点上E、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上()2、当机会成本递增时,生产可能性曲线_____A、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B、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并且凹向原点的曲线C、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并且凸向原点的曲线D、上面各点的斜率是不断变化的E、上面各点的斜率是相同的()3、一国在国际贸易以前和以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如果_____A、国际贸易不影响收入分配状况B、国际贸易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C、一国居民的偏好改变了D、一国居民的偏好不变()4、两国提供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相对商品价格, _____A、使得一国的出口量等于另一国的进口量B、不能保证一国的出口量等于另一国的进口量C、一定是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D、不一定时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5、当一种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高于一国封闭经济时的均衡价格水平时,_____A、该国可能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B、该国可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C、该产品是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D、该产品是该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6、贸易条件恶化是指_____A、出口价格指数不变,进口价格指数上升B、进口价格指数不变,出口价格指数上升C、出口价格指数下降,进口价格指数上升D、进口价格指数下降,出口价格指数上升E、进出口价格指数同时上升四、填空题1、一国的提供曲线凸向该国具有比较____________的商品所在的坐标轴。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答案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答案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答案Chapter 31.Home has 1200 units of labor available. It can produce two goods, apples and bananas. 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in apple production is 3, while in banana production it is 2. a .b .What i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pples in terms of bananas?5.1=LbLa a a c .In the absence of trade, what would the price of apples in terms of bananas be?In the absence of trade, since labor is the only factor of production and supply decisions aredetermined by the attempts of individuals to maximize their earnings in a competitive economy, only when Lb La b a /a a /P P =will both goods be produced. So 1.5 /P P b a =2.Home is as described in problem 1. There is now also another country, Foreign, with alabor force of 800. Foreign’s unit labor requirement in apple production is 5, while in banana production it is 1.a .b .3.Now suppose world relative demand takes the following form: Demand for apples/demandfor bananas = price of bananas/price of apples.a .Graph the relative demand curve along with the relative supply curve:a b b a /P P /D D =∵When the market achieves its equilibrium, we have 1b a )(D D -**=++=ba b b a a P P Q Q Q Q ∴RD is a hyperbola xy 1=b .What is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of apples?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of apples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RD and RScurves.RD: yx 1= RS: 5]5,5.1[5.1],5.0(5.0)5.0,0[=∈=??+∞∈=∈y y y x x x ∴25.0==y x∴2/=b P a P e ec .Describe the pattern of trade.∵b a b e a e b a P P P P P P ///>>**∴In this two-country world, Home will specialize in the apple production, export applesand import bananas. Foreign will specialize in the banana production, export bananas and import apples.d .Show that both Home and Foreign gain from trade.International trade allows Home and Foreign to consume anywhere within the coloredlines, which lie outside the countries’ production possibilityfrontiers. And the indirect method, specializing in producing only one production then trade with other country, is a more efficient method than direct production. In the absence of trade, Home could gain three bananas by foregoing two apples, and Foreign could gain by one foregoing five bananas. Trade allows each country to trade two bananas for one apple. Home could then gain four bananas by foregoing two apples while Foreign could gain one apple by foregoing only two bananas. So both Home and Foreign gain from trade.4.Suppose that instead of 1200 workers, Home had 2400. Find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What can you say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world production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gains from trade between Home and Foreign in this case? RD: y x 1=RS: 5]5,5.1[5.1],1(1)1,0[=∈=??+∞∈=∈y y y x x x ∴5.132==y x∴5.1/=b P a P e eIn this case, Foreign will specialize in the banana production, export bananas and importapples. But Home will produce bananas and apple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bananas in terms of apples for Home remains the same. So Home neither gains norloses but Foreign gains from trade.5.Suppose that Home has 2400 workers, but they are only half as production in both industries as we have been assuming, Construct the world relative supply curve and determine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How do the gains from trade compare with those in the case described in problem 4?In this case, the labor is doubled while the productivity of labor is halved, so the "effective labor "remains the same. So the answer is similar to that in 3. And both Home and Foreign can gain from trade. But Foreign gains lesser compare with that in the case4.6.”Korean workers earn only $ an hour; if we allow Korea to export as much as it likes to the United States, our workers will be forced down to the same level. You ca n’t import a $5 shirt without importing the $ wage that goes with it.” Discuss.In fact, relative wage rate is determined by comparative productivity and the relative demand for goods. Korea’s low wage reflects the fact that Korea is less productive tha n the United States in most industries. Actually, trade with a less productive, low wage country can raise the welfare and standard of living of countries with high productivity, such as United States. So this pauper labor argument is wrong.7.Japanese labor productivity is roughly the same as that of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higher in some industries, lower in others),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is still considerably more productive in the service sector. But most services are non-traded. Some analysts have argued that this poses a problem for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our comparative advantage lies in things we cannot sell on world markets. What is wrong with this argument?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any industry depends on both the relative productivities of the industries and the relative wages across industries. So there are four aspect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before we reach conclusion: both the industries and service sectors of Japan and U.S., not just the two service sectors. So this statement does not bade on the reasonable logic. 8.Anyone who has visited Japan knows it is an incredibly expensive place; although Japanese workers earn about the same as their . counterparts,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their incomes is about one-third less. Extend your discussing from question 7 to explain this observation. (Hint: Think about wages and the implied prices of non-trade goods.) The relative higher purchasing power of U.S. is sustained and maintained by its considerably higher productivity in services. Because most of those services are non-traded, Japanese could not benefit from those lower service costs. And U.S. does not have to face a lower international price of services. So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Japanese is just one-third of their U.S. counterparts.9.How does the fact that many goods are non-traded affect the extent of possible gains from trade?Actually the gains from trade depended on the proportion of non-traded goods. The gains will increase as the proportion of non-traded goods decrease.10.We have focused on the case of trade involving only two countries. Suppose that there are many countries capable of producing two goods, and that each country has only one factor of production, labor. What could we say about the pattern of production and in this case? (Hint: Try constructing the world relative supply curve.)Any countries to the lef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relative demand and relative supply curves export the good in which they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relative to any country to the right of the intersection. If the intersection occurs in a horizontal portion then the country with that price ratio produces both goods.。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第三次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第三次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第三次1.如果A 国可以用一个工时生产3个单位的X 产品或3个单位的Y 产品,B 国可以用一个工时生产2个单位的X 产品或1个单位的Y 产品,而且如果劳动是唯一的投入,那么( C )。

A.A 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B.B 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C.A 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D.B 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2.在GA TT 的8轮谈判中,首次包括非关税壁垒内容的是( C )回合。

A.肯尼迪B.狄龙C.东京D.乌拉圭3. 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利益包括( D )。

A.分工利益B.价格差利益C.贸易利益D.分工利益和贸易利益4.我国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价值1000万美元的小麦,在国际收支平衡帐户上的贷方应记为( B )。

A. 经常转移1000万美元B.商品出口1000万美元C.官方储备1000万美元D.资本转移1000万美元5.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持续地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这种倾销称为( A )。

A.掠夺性倾销B.间歇性倾销C.持续性倾销D.进攻性倾销6.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不包括的三新议题是( C )。

A.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B.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C.纺织品贸易D. 服务贸易7.在登录国际收支帐户时,借方项目主要包括( D )。

A.商品和劳务输出B.资本输入C.单方面转移收入D.资本输出8.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中,( A )是外汇市场的主体。

A.外汇银行B.外汇经纪人C.中央银行D.外汇持有者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9.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不属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本职能的是( B )。

A.维持固定汇率体制B.通货膨胀问题C.协助建立多边支付体系D.监督成员国的国际收支10.如果人民币与美元的即期汇率为$1=¥6.00,三个月的远期汇率为$1=¥5.95,这表示(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阶段(国际投资部分:第10-12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以下各国际投资主体中,B是最活跃的国际投资主体。

A.各国官方机构国际组织
B.跨国公司
C.金融机构
D.个人
2、B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国际经济活动的长期合作方式,是两国或两国以上的
投资者在签订契约或合同、协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合营形式的总称。

A.国际合资经营
B.国际合作经营
C.独资企业经营
D.生产效率
3、投资保证协议承保的范围仅限于投资的D。

A.经济风险
B.法律风险
C.自然风险
D.政治风险
4、世界性多边投资条约是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主要国际法规范之一。

目前已生效的《关于
解决各国与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简称 A 。

A.《华盛顿公约》
B.《汉城公约》
C. MIGA公约
D. TRIMs
5、“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根据B成立的。

A.《华盛顿公约》
B.《汉城公约》
C. TRIPs
D. TRIMs
6、率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理论的是A。

A.海默
B. 金德尔伯格
C.弗农
D.小岛清
7、B把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
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因此他的理论也被称作“边际产业扩张论”。

A.巴克利
B.小岛清
C.邓宁
D.波特
8、1977年,C对前人提出的多种直接投资理论进行总结,形成有关国际投资的OLI
理论。

A.科斯
B.巴克利
C.邓宁
D.凯夫斯
9、由于B的作用,资本的需求曲线(即价格固定下的实际利率曲线)会向下倾斜。

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B.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C.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D.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0、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例如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并发展至
今的A,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内部共同市场的形成,基本实现了劳动力在一体化组织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A.EU
B.ASEAN
C.NAFTA
D.APE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属于间接投资的有ABC。

A.债券
B.股票
C.中长期贷款
D.兴办实业
E.技术投资
2、国际投资按其资本移动的原因可以分为BCDE。

A.贸易导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资源指向型
D.效率导向型
E.战略资产导向型
3、合作经营的方式主要ACD。

A.合作经营
B.合作分配
C. 合作生产
D.合作开发
E.跨国经营
4、促进与保护投资协定的特点在于ABCD。

A.规范全面
B.适用广泛
C.内容具体
D.程序正式
E.简单易行
5、弗农以垄断优势理论为基础,从产品技术垄断的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认
为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企业必须为占领海外市场进行投资。

他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BCDE几个阶段。

A.研发期
B.导入期
C.成长期
D.成熟期
E.衰退期
6、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是下列BCD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企业才愿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A.规模经济优势
B.所有权优势
C.内部化优势
D.区位优势
E.产业竞争优势
7、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中的关键要素包括ABDE。

A.生产要素
B.国内需求
C.机遇和政府
D.相关支持性产业
E.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
8、以下属于国际资本移动对一国经济主权影响的是ABC。

A.对经济长期的控制力的影响,而且一旦波及政治决策,影响将更为深远。

B.跨国公司追求全球目标和利益,从而母公司的最终决策可能促成或加剧东道国经济的依赖性。

C.跨国企业的行为常常危及东道国对其经济的控制能力,削弱东道国政府实行它所期望的经济政策的力量。

D.能够控制当地资产和工作职位,进而能对各级政治决策施加相当大的影响。

E.直接贿赂和收买当地政府高级官员,或者间接地资助“友好”政党,破坏所在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