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城市和交通运输 第15讲 交通运输布局练习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大题集训《以人口、城市和交通为背景的要素整合题》(原卷版)

2022年高考大题集训《以人口、城市和交通为背景的要素整合题》(原卷版)

专题05以人口、城市和交通为背景的要素整合题题型简介1.近些高考地理大题会以某一交通线建设为背景材料,提供相关的资料,多以图文并重的形式进行命制,综合考查人口与交通、城市与交通相互影响等知识。

2.在备考复习时首先要从综合思维的角度把握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新型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交通等知识,引导考生思考人口、城市和交通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审视人地协调观的途径。

典例在线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州是我国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之一,地铁的开通提高了当地服务业的集聚水平。

服务业内部有不同的行业,各行业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研究表明,地铁对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聚的影响要高于其他行业,地铁换乘站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要高于非换乘站。

下图示意广州市地铁与服务业分布。

(1)简述广州市地铁线路和服务业的分布特征,指出二者在分布上的相关性。

(2)分析地铁对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集聚作用更明显的原因。

(3)简述进一步发挥地铁提高当地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措施。

解题技巧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分析可以得知:以热点区域发展或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为背景,综合考查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建设条件,可行性评价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是历年高考常考内容,结合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城镇商业中心、商业网点的区位选择,考查交通线、点的分布及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涉及人口、城市和交通的各种地理图表,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判读,如人口金字塔图、柱状图、三维坐标图、交通线路分布图等,通过对图表的分析,排除干扰信息,提取有效信息,抓住重点,总结地理规律。

善于分析人口、城市和交通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综合方法提高复习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一、人口问题1.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

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课件第一篇专题十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课件第一篇专题十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3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的优化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 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
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提高交通便利度
交通运输布局的优化可以提高区域的交通便利度,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投资效益。
改善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布局的优化可以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投资。
采用高密度、混合功能的城市布局方式,缩短居民出 行距离,减少交通需求。
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的优化可以加强城市与 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 如物流、仓储、旅游等的发展,增加
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要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 联系和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 展。
02
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铁路运
01
优点
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全天候运 行,安全性高。
02
03
缺点
适用情况
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灵活性差 。
大宗货物长途运输,如煤炭、钢 铁等。
公路运
优点
灵活性强,可实现“门到门”运输,建设周 期短,投资少。
关注时事热点和案例分析
关注与交通运输布局相关的时事热点和案例分析,了解最新发展动态和应 用实例。
加强真题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精选优质模拟试题
选择符合高考要求的优质模 拟试题进行练习,提高应试 能力。
定期模拟考试
按照高考要求进行定期模拟 考试,检验备考成果,查漏 补缺。
分析错题和不足之处
对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和 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及时调 整备考策略和方法。

【地理素养】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含答案)

【地理素养】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含答案)

【地理素养】2020年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及其影响】1.各种交通运输线建设考虑的区位因素2.运河线路的布局(1) 自然条件:地形:平原——工程量小;山地——工程量大。

水文:沿途水量多少及变化;尽可能利用原有河流、湖泊、湿地,减少工程量。

生态环境:注意减少沿途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社会经济条件:沿途人口、城市数量,经济发展水平。

3.桥的建设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影响工程量、技术条件→建设成本。

(2)社会经济条件:修建长度→工程量大小;原有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运输成本;原有运输方式、经济发展水平→需求量大小,收益的大小。

4.隧道的布局地形、地质构造、资金、技术、原有线路状况、人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5.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主要从线路数量 ( 密度 ) 、线路类型、线路分布与走向、是否形成交通运输网等方面分析。

例题 1: (2019 ·太原市二模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上里程最长 ( 全长 55 千米 ) 、施工难度最大、投资最多、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于 2009 年 12 月 15 日动工建设, 2018 年 10 月 24 日正式通车,工程项目总投资额达 1269 亿元。

港珠澳大桥将珠海、澳门到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从三小时缩短到四十五分钟。

下图示意港珠澳大桥的地理位置。

(1)推测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6 分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成本高的自然原因。

(4 分)答案: (1) 夏秋季节多台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风雨;珠江入海口,泥沙淤积,地基不稳;珠江口外海区,多风浪、潮汐、大雾等。

(2)海域宽,大桥长度 ( 跨度 ) 大,且集桥—岛—隧于一体,工程量大,设计、施工难度大;海域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人工费用高;设计和施工对环境 ( 生态 ) 保护的要求高;海水腐蚀性强,对材料性能要求高,材料成本高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1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3·天津文综,4~5)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1.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更加便捷。

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

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市轨道交通的()。

A.高速化B.网络化C.大型化D.专业化2.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

这促进了()。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解析第1题,依据题意,天津市的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连接在一起,体现了轨道交通的网络化。

第2题,网购主要借助网络平台完成商品交易,不会增加商业网点的密度,也不会扩大商业区的规模,但能减少商品流通的环节,促进了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答案 1.B 2.D3.(2011·江苏地理,14)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解析墨脱修建公路的目的是改变不通公路的现状,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际联系。

答案 B(2012·江苏地理,19~20)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

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

右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

读图回答4~5题。

(双选)4.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A.多断崖、深谷B.多石灰岩溶洞C.多高山、陡坡D.多角峰、U形谷5.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练习(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练习(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练习(六)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读图填图·回扣基础]1.全球气候变化示意图的判读(1)由图1可知,地质时期气温波动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由图2可知,近现代气温波动特点是气温呈波动上升,特别是1980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加快。

(3)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

(4)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加强国际间合作。

2.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关联图的判读(1)按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2)列表归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历史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中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强较强减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X围与规模小中大利用方式单一中等多样化利用率低中高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图的判读(1)图中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地震、火山、滑坡,属于气象灾害的有风暴,属于水文灾害的有洪水、海啸。

(2)由图可知,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3)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害频发?提示:①我国处于两大灾害带的交会处;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运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等。

[考点集训·融会贯通]考点一地形与人类活动康斯坦察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是该国著名的疗养胜地。

下图示意康斯坦察周边等高线地形状况。

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河流C.海洋D.地形2.图示地区公路分布体现的选线原则不包括( )A.尽量沿等高线延伸B.尽可能多的连接聚落C.避免跨越河流D.在陡坡处呈“之”字形弯曲3.图示四个公路选址方案中,最有可能建设的是( )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方案四解析:1.D 2.A 3.A 第1题,根据聚落符号,图示区域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

全国通用版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城市和交通运输第15讲交通运输布局课件-精选.doc

全国通用版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城市和交通运输第15讲交通运输布局课件-精选.doc

全国通用版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城市和交通运输第15讲交通运输布局课件第 15 讲交通运输布局-2- (2018河北百校联盟质检)下图示意某岛国城市、铁路与河流分布,该国中北部地区是其重要的甘蔗种植和蔗糖工业基地。

读图,完成第1~3题。

1.该国铁路发展较晚,推测该国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状况 B.河流状况 C.耕地资源 D.城市分布 D-3- 2.该国甲乙丙段铁路以货运为主,运输的货物主要是( ) A.咖啡 B.蔗糖 C.水稻 D.香蕉 3.该国铁路未沿着海岸地带选线的主要原因是海岸带( ) A.沼泽湿地广布 B.地质构造复杂 C.耕地面积较广 D.高山、峡谷众多 B A-4-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完成第4~6题。

-5- D B B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6-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7-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答案:(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城市和交通运输 第15讲 交通运输布局练习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人口、城市和交通运输 第15讲 交通运输布局练习

专题突破练15 交通运输布局(2017·河北衡水中学联考)2016年11月1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透露,中国提供约891亿人民币低息贷款给马来西亚政府,建设由中国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工程,该衔接铁道将贯穿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

据此完成第1~2题。

1.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转港的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B.工业发达C.历史文化悠久D.人口稠密2.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A.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B.减轻我国对新加坡的依赖C.增加当地的就业D.获得高额利息答案:1.A 2.B解析:第1题,由图可看出,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边缘,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优越,A项正确;地理位置对中转港的影响比工业、历史文化和人口的影响大。

第2题,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一定是对我国有利,应从我国的利益来考虑。

从铁路线的规划来看,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可以连接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可以从陆地上避开新加坡,减轻对新加坡的过度依赖,B项正确;材料中提到是低息贷款,因此不可能是获得高额利息。

(2017·宁夏银川二模)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千米,连接甲、乙两城市有三条交通线路。

下图为甲、乙两城市三条交通线的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线路P、M、N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A.国道、高速公路、高铁B.省道、高铁、高速公路C.省道、航空、内河航运D.村村通、航空、高铁4.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

线路M( )A.沿线多桥梁和隧道B.运价最低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D.终点在乙城外32千米处答案:3.B 4.A解析:第3题,线路M、N距离近,线路较为平直,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

线路P距离较长,沿线海拔较高,有可能是省道。

故选B项。

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M为高铁,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和隧道多。

地理必修二作业练习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1)

地理必修二作业练习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1)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通关检测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高铁无轨站是一种公铁联运新模式,指在没有高铁线路经过的城市,设置具有购票、取票、候车、物流等功能的铁路站点,通过开通专线大巴与就近的高铁站无缝对接,实现公路与铁路“零距离”换乘,保证乘客的快捷出行。

高铁无轨站打通铁路服务群众“最后一千米”,进一步满足居民方便快捷乘高铁出行的需求。

目前我国广西、云南等省份的偏远山区县市已开通数十个高铁无轨站。

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我国高铁无轨站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的偏远山区县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②地形③人口密度④资源状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高铁无轨站选址最适宜( )A.利用现有汽车站,降低建设成本B.靠近城市中心,客流量大C.靠近高速路出口,方便乘客中转D.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2018年11月22日,渝湘高速铁路重庆至黔江段开工建设,这条穿行于大山大河之间的“天路”可解决渝湘两地多年交通不便的问题。

读下面我国西南地区高铁线路分布图,完成3—4题。

3.渝湘高铁建设需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溶洞发育B.地形崎岖C.气象灾害多D.生态脆弱4.渝湘高速铁路建成后,将使湘渝两地( )A.旅游产业加速发展B.矿产资源加速外运C.就业困难得到解决D.信息联系更加畅通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兰新高速铁路在局部路段采用了下面图1(开天窗隧道)或图2(铁路单侧筑墙)中的工程方案。

读图,完成5—6题。

5.两幅图中工程方案的共同作用是( )A.阻挡风沙B.阻挡泥石流C.防止野生动物进入D.防止无关人员进入6.图1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①通风②节约材料③美观④采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18年12月26日,全长307.9千米的济青高铁建成运营,济南至青岛1小时40分钟即可到达,青岛至此真正接入全国高铁网。

之前,济南到青岛的客运主要由济青客运专线承担,济南至青岛需2小时2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15 交通运输布局(2017·河北衡水中学联考)2016年11月1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透露,中国提供约891亿人民币低息贷款给马来西亚政府,建设由中国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工程,该衔接铁道将贯穿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

据此完成第1~2题。

1.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转港的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B.工业发达C.历史文化悠久D.人口稠密2.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A.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B.减轻我国对新加坡的依赖C.增加当地的就业D.获得高额利息答案:1.A 2.B解析:第1题,由图可看出,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边缘,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优越,A项正确;地理位置对中转港的影响比工业、历史文化和人口的影响大。

第2题,我国贷款给马来西亚兴建铁路的主要目的一定是对我国有利,应从我国的利益来考虑。

从铁路线的规划来看,马来西亚东海岸衔接铁道可以连接马来半岛的东、西两岸,可以从陆地上避开新加坡,减轻对新加坡的过度依赖,B项正确;材料中提到是低息贷款,因此不可能是获得高额利息。

(2017·宁夏银川二模)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千米,连接甲、乙两城市有三条交通线路。

下图为甲、乙两城市三条交通线的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

据此完成第3~4题。

3.线路P、M、N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A.国道、高速公路、高铁B.省道、高铁、高速公路C.省道、航空、内河航运D.村村通、航空、高铁4.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

线路M( )A.沿线多桥梁和隧道B.运价最低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D.终点在乙城外32千米处答案:3.B 4.A解析:第3题,线路M、N距离近,线路较为平直,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

线路P距离较长,沿线海拔较高,有可能是省道。

故选B项。

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M为高铁,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和隧道多。

故选A项。

(2017·河南百校联盟检测)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

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

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其交通分布。

据此完成第5~7题。

5.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地理位置优越B.气候温和湿润C.商业贸易发达D.矿产资源丰富6.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A.城市核心功能区B.城市航空港功能区C.城市高级住宅区D.城市生态功能区7.图中所示铁路线对开普敦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B.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C.扩大了港口的服务范围D.提高了城市的服务等级答案:5.A 6.D 7.C解析:第5题,根据文字材料可知,西欧殖民者为了扩张亚洲地区的势力范围,纷纷向亚洲开辟航线,由于欧洲距离亚洲较远,开普敦地处非洲南端,是早期殖民者通向亚洲的海上必经之地,是欧洲殖民扩张重要的物资供应站。

因此,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开普敦早期城市迅速兴起的主要原因。

第6题,开普半岛远离开普敦市中心,半岛南北狭长,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这里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开普半岛适宜发展城市生态功能区。

第7题,开普敦是南非西南海岸重要的港口和城市,从开普敦辐射出的多条铁路线、公路线对开普敦港口城市、沿线城市、内陆地区等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开普敦港口城市的影响更为显著,铁路线通往内陆地区不仅扩大了开普敦港口的服务范围,也大大改善了开普敦城市对外交通的通达度。

(2018·甘肃武威期末)近年来“淘宝”“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电商企业已经让大多数中国青年人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也对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各家快递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据此完成第8~9题。

8.电商企业的出现以及快递公司的飞速发展对我国商业网点最大的影响是( )A.改变了商业网点的区位布局原则B.使商业网点从实体店向虚拟店转变C.改变了商业网点的密度D.促进了传统商业活动的发展9.“甘青宁新藏不包邮”被称之为快递行业的“不平等条约”,要想改变这一“不平等条约”这些省区应该( )A.加快本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B.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企业C.与这些电商企业洽谈,设立省级分公司D.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工业生产答案:8.B 9.A解析:第8题,电商企业的出现以及快递公司的飞速发展使商业网点从实体店向虚拟店转变,所以B 项正确。

第9题,“甘青宁新藏不包邮”的原因是这些省区交通相对闭塞,快递运输成本高,为此需要加快本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017·河北衡水中学模拟)贵州省盘县地处滇、黔交界,境内多为层峦叠嶂、山高谷深的高原山地地貌,2015年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97位。

横贯该县的沪昆高铁已于2016年年底建成通车。

下图为盘县城区周边略图。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A.气候B.公路C.地形D.铁路11.促使红果镇取代城关镇成为盘县新县城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B.河流C.政策D.交通答案:10.C 11.D解析:第10题,图中聚落多呈条带状分布,沿河谷分布,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第11题,由图可知,红果镇的用地主要沿南昆铁路和国道扩展,说明交通条件的变化使得红果镇在用地规模、经济发展等方面超越了城关镇,故取代城关镇成为盘县的新县城。

12.(2017·福建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重点建设黄浦江沿岸港区。

20世纪90年代,上海港的建设重心移至长江沿岸的外高桥港区。

2005年底,洋山深水港建成,标志着上海港从河港扩展到海港。

2013年以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

2013年9月29日,包含洋山港区在内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下图为上海港略图。

(1)从港口的水域条件,分析上海港从河港扩展到海港的原因。

(2)说明上海港水路交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简述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洋山港的积极影响。

答案:(1)河港泥沙淤积严重,水深不足,水域较窄,岸线长度相对需求紧张;而海港(洋山深水港)可弥补以上不足,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航与停泊需要。

(2)处于亚太等重要航线的必经之地;中国沿海航线的枢纽位置;“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门户。

(3)货物来源增多,港口吞吐量增大,完善港区基础设施,提升港口服务等级。

解析:第(1)题,根据图文信息,从黄浦江港区和洋山港区的水深、水域面积、岸线长度等角度分析上海港从河港扩展到海港的原因。

第(2)题,从长江水运、沿海航线和国际航线三方面说明上海港水路交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第(3)题,从港口吞吐量、港口腹地、服务等级等角度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洋山港的积极影响。

13.(2017·安徽合肥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首都,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而成,设计时速120千米。

2016年10月5日亚吉铁路正式通车,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的运输时间从公路运输的7天降至10小时。

下图示意亚吉铁路周边部分地理事物分布。

(1)7月,亚吉铁路沿线盛行西南风,施工人员发现吉布提高温酷热,而亚的斯亚贝巴凉爽宜人。

请解释该月吉布提较亚的斯亚贝巴气温高的原因。

(2)中方建设者在亚吉铁路建设过程中大胆创新,利用火山碎渣作为路基材料。

说明该做法的可行性。

(3)亚吉铁路设计时速160千米,中方从沿线实际考虑,最终将铁路时速调整为120千米,说明中方调整时速的理由。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说明亚吉铁路对亚的斯亚贝巴工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问题②:说明亚吉铁路建设中输出“中国标准”对我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答案:(1)与亚的斯亚贝巴相比,吉布提海拔低,气温高;西南风受(埃塞俄比亚)高原阻挡,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快(焚风效应);位于高原的背风坡,降水少(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2)东非大裂谷火山多,火山碎渣丰富;铁路离火山近,可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火山碎渣开采便利,节省时间,提高铁路建设效率。

(3)西段穿越高原和深切河谷,地势起伏大;东北段途经沙漠地区,风沙活动多,降低车速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两国经济欠发达,降低时速能节约建设成本;两国货运量较少,降低车速足以满足货运需求。

(4)问题①:亚吉铁路为亚的斯亚贝巴提供了便捷的出海通道,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加快工业化进程;铁路便于工业产品向海外出口,扩大工业产品的市场,提高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铁路运输降低了工业产品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问题②: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创立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努力打造国际领先的自主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扩大国际高端市场份额。

解析:第(1)题,从海拔、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气温较高的原因。

第(2)题,用火山碎渣筑路基的可行性,主要从原料、运输成本角度分析。

第(3)题,降低时速,主要从行驶安全、成本、市场需求角度分析。

第(4)题,结合交通线建设的意义分析。

亚吉铁路为亚的斯亚贝巴提供了便捷的出海通道,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加快工业化进程。

铁路便于工业产品向海外出口,扩大工业产品的市场,提高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

铁路运输降低了工业产品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中国工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企业应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创立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要努力打造国际领先的自主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扩大国际高端市场份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