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饮食的20个误区总结
养生食疗小知识大全

养生食疗小知识大全第一章:中医养生食疗的基本原则1. 打破三餐定时定量的观念:根据个体需要,合理安排饮食,不一定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三餐定时定量的模式来进食。
2. 合理搭配五味:中医认为五味(酸、苦、甘、辣、咸)对人体健康很重要,合理搭配五味可以调节体质,达到养生的效果。
3. 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认为情绪与健康密切相关,保持心情舒畅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4.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保持身心健康。
第二章:养生食疗小知识1. 蜂蜜:中医认为蜂蜜具有滋补作用,可以润肺、清热、解毒,常饮蜂蜜可以养肺、补肾。
2. 枸杞子:中医认为枸杞子具有明目、润肺、益肾的功效,适当食用可以改善眼睛疲劳和视力。
3. 饮食清淡:中医认为饮食清淡有利于调节体质,养护胃肠,降低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4. 姜汤:姜汤具有暖胃、助消化的作用,适合胃寒体质的人食用。
5. 蒜:中医认为蒜具有辟邪、杀菌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以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6. 黑豆:中医认为黑豆可以美容养颜、滋阴润肺、补肾养血,适宜肌肤干燥、贫血的人服用。
7. 红枣:中医认为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8. 雪梨:中医认为雪梨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适合咳嗽、咳痰的人饮用。
9. 绿茶:绿茶富含抗氧化物质,经常饮用可以清热解毒、降脂减肥。
10. 土豆:中医认为土豆具有益胃止痛、降血压的作用,适宜消化不良、高血压的人食用。
11. 莲子:中医认为莲子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肾的作用,适宜失眠、脾虚肾虚的人食用。
12. 莴笋:中医认为莴笋具有清热利尿、降血脂的作用,适宜水肿、高血脂的人食用。
13. 紫菜:中医认为紫菜具有益血通络、软坚散结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以预防贫血和结石疾病。
14. 香蕉:中医认为香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润肺的作用,适合肠胃虚弱、肺热干咳的人食用。
15. 石斛:中医认为石斛具有养阴清热、益肺生津的功效,适合阴虚体质、肺热咳嗽的人服用。
常见的膳食健康误区及正确调整方法

常见的膳食健康误区及正确调整方法第一章:饮食结构误区饮食结构是指饮食中能量来源的比例,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
一些误区常常导致饮食结构失衡,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以下是常见的饮食结构误区。
1. 膳食结构单一很多人只注重某种营养元素的摄入,如追求蛋白质,就只吃肉类,忽略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重要性。
膳食结构应该多样化,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
2. 饮食中脂肪吃得过多长期了解错误认为脂肪导致肥胖,然而,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也会带来肥胖的问题。
化合物应占饮食的45%到65%之间,脂肪在20%到35%之间。
3. 偏食一些人限制食品范围,只爱吃某种食物,从而导致所有营养素不能充分得到摄入,食物种类应该多样化。
正确调整方法对于饮食结构不均衡的人,应该首先调整饮食结构,多样化的摄入所有营养素。
可以选择增加新的食品种类,并增加摄入量。
人们也可以多尝试并尝试各种不同的膳食搭配方式,如饭菜搭配、营养合理搭配等。
第二章:膳食安排误区膳食安排是指饮食的时间,间隔等等。
以下是膳食安排中常见的误区。
1. 饮食时间不固定一些嗜好不健康的人,不按照规定的时间进食,还爱夜间大吃特吃。
这种做法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通常导致向糖尿病、肥胖和消化系统障碍的发生。
2. 饮食时间过于集中在匆忙的城市生活中,有些人白天忙于工作和生产,放松才开始迫不及待地进食,这种饮食方式容易分摊食物的摄入缺口,并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3. 不合理的饮食间隔一些错误的饮食时间安排时,两次就餐之间的时间过长或太短,会影响身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
正确调整方法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需要合理安排饮食时间。
第一,每天三餐的时间应该固定不变。
第二,吃饭时间应该控制在30-60分钟内,不要过长或过短。
第三,晚上不要吃太多,不要吃得太晚,饭后一定不要立即卧床。
第四,一些瓜果和蔬菜可以作为零食。
第三章:膳食数量误区正确的膳食数量是指吃饭的量与每餐摄入量的调节。
以下是膳食数量中常见的误区。
十个易被误解的饮食常识

十个易被误解的饮食常识现在有许多人喜欢看关于养生饮食的知识,但是错误的常识反而有碍人的健康。
1、食辣对胃有害?事实上,正好相反。
辣食,例如辣椒和芥末,不仅能够杀死病菌,还可以促进肝脏和胆囊的正常工作。
2、吃晚饭发胖?这恐怕是在广大减肥爱好者中最广为流传的谬论了。
晚饭要提供夜间休息时所需的能量,晚上不进食,对睡眠质量会产生影响。
试想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睡眠,怎么可能健康?要想拥有好身材,重要的是注意一天的饮食总量所含的脂肪和热量,而不是省去晚餐。
3、菠菜富含铁?不完全对。
许多资料表明,100克菠菜含35毫克铁,但这里指的是晒干了的100克菠菜,100克新鲜菠菜里只有约3.5毫克铁。
4、生食营养流失少,比熟食有益?不总是这样。
例如,新鲜的扁豆和茄子含有毒素,只有加热后食用才对人体无害。
5、含油少的食物不耐饱?不正确。
常听到有人抱怨饭后几小时就感到饥饿,是因为吃的菜肴含油量低,其实这不正确。
饱不饱跟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关,而与油脂无关。
6、吃鸡蛋提高胆固醇含量立竿见影?不对。
鸡蛋确实含有大量胆固醇,一个鸡蛋约含有200毫克。
但这种胆固醇不能直接进入血液。
如果你的新陈代谢正常,每天一个鸡蛋可以放心吃,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7、喝啤酒就会发胖?这是“啤酒肚”们给自己找的最好的发胖原因。
0.5升啤酒总共只有105千卡热量。
事实上喝啤酒发胖的原因不在酒而在于下酒菜。
8、鸡蛋黄皮比白皮好?误解。
鸡蛋的颜色是由鸡的品种决定的,而鸡蛋的口感和所含营养物质的多少,取决于鸡的饲料。
9、喝咖啡能解酒?不可能。
丰盛的晚餐后,一杯咖啡只会加速酒精进入血液。
所以,司机为了解酒采用这种方法是很危险的。
10、吃面包发胖,吃面包干却有助于保持身材苗条?谬论。
100克面包干含318千卡热量,而100克黑麦面包,只含有210千卡热量。
中医食疗的五大可怕误区

中医食疗的五大可怕误区中医食疗是我们最健康的去病方式,所谓病从口入,病也可以从口出。
最近,“食疗”受到全民的热烈欢迎,因此还造就了几个以食疗而著称的“大师”。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于食疗的理解实在不太到位,因此才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烦。
我这两天一直在琢磨,为什么老百姓会这样相信“食疗”说法呢?为什么有一些中医和西医甚至也为“大师”们抱不平,觉得他们所提出的“食疗方子”是值得提倡的呢?想来想去,有关食疗的事情,有几个可怕的误区蒙住了人们的眼睛。
如果不把这些根本的误区弄清楚,恐怕以后再有大师们出山,还会有无数的人为“食疗”而付出代价。
误区一:药食同源,所以食物都可以治慢性病。
食物、保健品和药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效力”不一样。
食物性质平和,其中含药性成分少,这样才可以作为食物日常食用。
如果一种食品吃几天就让人感觉血脂、血压明显变化,这种东西能成年累月吃吗?敢随便多吃吗?事实上,越是“效用”明显的食物,越是要小心对待,不能过量,不能吃错了体质。
而米、面、青菜、苹果这样的食品人人都能吃,正是因为它们性质平和,没有那么强的“生理调节”作用。
所谓饮食养生改善体质,通常都是长期食用才会明显见效,而很少是三天两天就有明显效果。
保健品往往是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和药性成分的浓缩产品,它改变人体功能的“效力”就会强一些,而且不能受到其他食物成分的制约。
如果用对了,固然有利于健康,但一旦用错了,也可能“跑偏”而带来副作用。
比如说,豆腐含大豆异黄酮,但它男女老少皆宜,大豆异黄酮胶囊就不一样了,孩子和男人绝对不能随便吃,即便中老年妇女也不是人人适合。
药品则效用更强,改变人体代谢的能力更强,而且它们的意义就在于短期见效。
吃一周两周都不见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所以,吃错药、吃错剂量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很多人经常问我:我吃中药西药都治不好,你说说吃什么食品能治好?这种期待,本身就是错误的。
因为普通食物没有那么强的效用,除非长期调养。
饮食中应避免的常见错误

饮食中应避免的常见错误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人在饮食方面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并避免这些常见的饮食错误,以保持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在饮食中应避免的常见错误:首先,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常犯的错误之一。
一些人可能偏爱某一种食物,导致在饮食中缺乏均衡。
例如,长期只吃肉类而忽视蔬菜水果,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容易引发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保持多样化,合理搭配各类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次,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也是一个常见的饮食错误。
现代社会中,高热量食物往往更受人们青睐,如油炸食品、甜点、炸鸡薯条等。
长期过量摄入这些高热量食物容易导致肥胖问题,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适量摄入高热量食物,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身体健康。
另外,快餐食品的过度依赖也是一个需要避免的错误。
快餐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油脂、盐和添加剂,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尽管快餐食品方便快捷,但我们应该逐渐减少对快餐的依赖,多选择自己动手做饭,控制食材的新鲜和营养。
此外,饮食中的暴饮暴食也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有些人在遇到压力或情绪波动时会选择大量进食或暴饮暴食来缓解情绪,这种行为不仅对身体健康不利,还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肥胖等问题。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身体健康。
最后,忽视饮食安全也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忽视食品安全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因此,我们在购买食材和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注意食品的保存和加工,避免食用过期食品或不洁食品,确保饮食安全。
综上所述,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在饮食中应避免常见的错误,保持饮食均衡、适量,避免过度依赖快餐食品,避免暴饮暴食,注重食品安全。
50个常见营养误区

50个常见营养误区营养是人体健康的基石,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对营养存在一些误区。
下面就列举50个常见的营养误区,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正确的营养知识。
1. 错误观念:只要吃维生素片就能补充营养。
正确观念:维生素片只是辅助补充营养的方式,最好通过均衡饮食来获取营养。
2. 错误观念:糖分会使人发胖。
正确观念:只有过量的糖分摄入才会导致体重增加,适量的糖分是必需的能量来源。
3. 错误观念:不吃晚餐可以减肥。
正确观念:晚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不吃晚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不利于健康和减肥。
4. 错误观念:蛋白质摄入越多越好。
正确观念:虽然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量摄入蛋白质对身体也有负面影响。
5. 错误观念:只要吃水果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正确观念: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种类和含量各不相同,应该多样化摄入水果才能全面补充维生素。
6. 错误观念:饮食中不需要脂肪。
正确观念: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要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植物油和鱼油。
7. 错误观念:素食就是健康的饮食方式。
正确观念:素食也需要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以确保摄取足够的营养。
8. 错误观念:只要吃营养餐就能得到均衡的营养。
正确观念:即使是营养餐,也需要根据个人需求来搭配,才能达到均衡的营养摄入。
9. 错误观念:多喝酸奶可以改善肠道菌群。
正确观念:酸奶中的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但多喝酸奶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摄入其他不健康食物。
10. 错误观念:吃多了维生素片会导致维生素中毒。
正确观念:一般情况下,通过正常饮食很难导致维生素中毒,但过量摄入维生素片可能会有风险。
11. 错误观念:喝橙汁可以预防感冒。
正确观念:橙汁中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但并不能直接预防感冒。
12. 错误观念:多喝水就能减肥。
正确观念:水是减肥过程中的重要辅助物质,但不能替代饮食和运动的调节。
13. 错误观念:饮食中需要摄入大量的膳食纤维。
正确观念:膳食纤维确实对身体有益,但过量摄入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100条饮食真相,误解了几十年,今天终于弄明白了!

100条饮食真相,误解了几十年,今天终于弄明白了!1.饭后不要立即喝酸奶很多人认为酸奶助消化,所以饭后马上喝,但如果一餐吃得很饱,饭后来一杯只会增加肠道负担。
饭后1~2小时喝酸奶较为合适。
2.母鸡汤补不了身体不仅是鸡汤,还包括排骨汤、甲鱼汤等,就算把肉炖得稀巴烂,汤也仅仅拥有非常稀薄的氨基酸以及脂肪溶液,主要营养还是在于肉。
3.腐烂水果不烂部分也有毒水果腐烂部分的有毒真菌,会"搭乘"果汁向不烂部分繁衍转移。
所以去除水果腐烂部分再食用依然是在"服毒"。
4.祛除口中蒜味的三种方法最高效:吃苹果,苹果是祛蒜味的无冕之王。
最重口:喝牛奶,但必须在吃蒜的同时喝才有效。
最完美:不吃大蒜就什么味道都没有了。
5.喝姜汤暖胃是错觉,实际是在伤胃姜汤喝完有暖胃的感觉,但实际上姜对胃有刺激作用,不适合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食用。
6.早晚吃水果没有区别不管什么时候吃水果,里面的各种成分都不会发生变化。
因此早上、晚上吃水果对身体的影响是一样的,只要不过量食用就不会有害处。
7.香蕉不通便,小心便秘加重论有助于缓解便秘的膳食纤维含量,香蕉明显低于梨、火龙果等水果。
如果食用没熟透的香蕉,其中的鞣酸反而会加重便秘。
8.“趁热吃”小心致癌在接触到65℃以上的食物时,娇嫩的黏膜和食道就会有轻度灼伤,然后自我修复,如果这个过程持续发生,就可能出现变异细胞,久而久之,癌变也就发生了。
9.喝酒暖身是假象酒后的热乎劲儿,其实是酒精使得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将体内的热量更快更多地通过皮肤散发到体表。
由于体内热量被消耗掉了,隔一段时间后反而会觉得更冷。
10.椰果不是椰子肉奶茶里常加的椰果并非是椰子肉,而是一种叫“细菌纤维素”的东西。
它是用细菌在培养液中发酵、培养出来的,对人体却没有危害,甚至还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
11.吃什么可以变白?决定皮肤颜色的物质是黑色素,主要受遗传、激素、紫外线影响,和吃啥没关系。
饮食误区要规避

果、香蕉、桃子、土豆中的纤维素含量更高,其中含 认为素食才是健康的保证,甚至与荤菜“绝缘”。其
有大量可溶性膳食纤维,比粗糙粮食中的纤维素优 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素食的营养组成是不全面的。
秀得多。
有 调 查 表明,完 全 素 食 者患贫血 及 维 生 素 B 12 缺乏症
蔬 菜 都生吃:新 鲜 蔬 菜 经 过烧 煮3 分 钟后,其 高发。所以不要完全素食,只有正常进食粮食、肉类、
续至今 的中国“八大 菜系”,都少 淮 扬菜如同出水芙 蓉的江南少女 纲 领 ,无 论 是 烧 、炒、焖 等烹饪
不了淮扬菜的身影。以扬州为中心 一 般,秀色可餐。
手法 都 非常强 调 对火功的 推 敲 琢
的淮 扬菜不仅 有“东南第一佳味” 淮 扬 菜 菜 品 精 致 ,刀 工 精 磨。因为,江淮 地带临海,又是水
大 大 降 低 尿 路 结石 的发 病 率。并且 晚餐 应 多 摄 入 新
【编辑:陌漓】
10
2015.1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9
养 身 名吃食养
“ 秀色可餐”的 淮 扬菜
薛冰
“水 陆肴珍杂果 蔬,珠帘十里 的美誉,来赞扬其清 鲜 平和的 味 细,一 块 仅 仅 2 厘 米 厚 的 豆 腐干
醉东 风”。无 论 是 清 初 最 有影 响 道,更有“天下之 至美”歌颂其精 能 片成 3 0片。淮 扬菜 讲究 菜 的火
力 的“ 四大 菜 系”,还 是 清末 延 细 的刀工 和 精 致的外 形,可以说 候,坚持 古人“以火 为纪”的烹饪
科学饮食 养 身
张正
饮食误区要规避
众所周知,饮食与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吃得科学,营养搭配合 理则身体 健康。所 谓:“健康是吃出来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这些知识要防止“绝 对化”, 否则有损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饮食的20个误区总结很多不经意、不正确的行为方式或饮食行为会让你丢失大量的营养素,比如含有合成维生素D的牛奶会夺取人体中的镁;住在充满污烟的都市的人比住在乡下的人获取维生素D的量要少得多,因为空气中的烟把太阳的紫外线都挡住了……1.多吃纤维,钙质流失!过多的膳食纤维使食物通过肠道速度增加,使钙的吸收率降低;有研究表明:两个成年人的饮食从每顿纤维含量低的精面包改为每顿纤维含量高的粗面包时,钙(镁、锌和磷)随着出现负平衡。
2.狂吃肉和蛋,导致铁“滚蛋”!现在的孩子大都爱吃各种肉类,就是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家长也认为:只要多吃富含铁锌的肉鱼蛋,蔬菜水果吃不吃无所谓。
结果是:不但孩子的体重蹭蹭地往上“窜”,而且一检查照样患有缺铁性贫血。
因为人们膳食中所摄入的瘦肉、动物内脏、蛋黄中的铁多为三价铁,不易被人体吸收,只有在有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富含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存在的情况下,转化成二价铁才能被人体充分地吸收和利用。
而维生素C和酸味物质在蔬菜和水果(如猕猴桃、柠檬、鲜枣、酸枣、橘子、草莓、苹果)中含得最多。
如果一味地只吃瘦肉、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而不吃或少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中的铁质就不能被人体吸收与利用,造成营养的极大浪费,出现缺铁性贫血。
3.钙磷失衡“赶走”钙!钙磷比例失衡是导致目前人们缺钙的元凶。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磷比例是2∶1,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磷的摄入量往往超过了钙10倍以上,使钙∶磷比例高达1:10~20,钙磷的比例严重失衡,这样,饮食中过多的磷便会拼命地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
4.药物导致营养流失!大多数使用避孕药的女性朋友可能还不知道避孕药有阻碍维生素B6、B12、叶酸及维生素C的作用,避孕药中的黄体素会阻碍维生素B6的功能,妨碍叶酸的吸收;阿司匹林则会使排出体外的维生素C较正常量增加3倍。
大把大把的维生素C补充剂会“赶跑”体内的叶酸。
抗癫痫药也会妨碍叶酸吸收。
长期服用抗生素者,会流失维生素B群及维生素K,影响肠胃功能;感冒药及止痛剂会降低血液中维生素A含量;黄胺类药及降胆固醇药会影响叶酸吸收。
高血压患者、肾炎患者服用的利尿剂以及泻药等,都会导致体内的钙质、钾、维生素大量流失;患胃溃疡、失血性贫血的人,服用抗酸剂、碱性药物的病人,会导致微量元素铁的大量流失。
5.抽烟喝酒营养溜走!长期抽烟、喝酒破坏了维持良好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
抽烟会破坏体内维生素C这种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营养素。
每天抽半包烟就会破坏体内25~100毫克的维生素C;每天喝一杯以上的鸡尾酒,享受飘飘欲仙的代价就是使体内维生素B1、B6和叶酸消耗掉,酗酒者缺乏维生素B1也是相当普遍的。
6 .VitC泡腾,您会用吗?在公司工作的李小姐,她很讲究营养,每餐后用开水冲一大杯富含维生素C 的饮料(如TANG果珍或维生素C泡腾片),可近来不知为什么一刷牙,牙龈总出血,她很害怕,就跑来咨询,按理说,果珍或维生素C泡腾片是富含维生素C 的,为什么还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呢?原来,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不很稳定。
用超过80℃以上的水冲服会使维生素C遭到严重破坏,更不用说100℃的开水了。
用开水冲富含维生素C的饮料,真正喝到肚子里的维生素C含量已经所剩无几了。
所以,不应用开水,而应用温水冲富含维生素C的饮料。
7.补钙不补镁,吃完就后悔!人们补钙的时候,只注意补充维生素D,却往往不知道要补充镁。
钙与镁似一对双胞胎兄弟,总是要成双成对地出现,而且钙与镁的比例为2:1是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的了。
所以,在补钙的时候,切记不要忘了补充镁。
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鲑鱼、鲭鱼、小虾、龙虾)。
8.大鱼大肉“吃”掉钙!高蛋白饮食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所在。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A:每天摄入80克的蛋白质,将导致37毫克的钙流失;B:每天摄入240克的蛋白质,额外另补充1400毫克的钙,将导致137毫克钙的流失。
这说明:额外补充钙并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钙流失。
这是因为过多的摄入大鱼大肉这些酸性食物,易使人们产生酸性体质。
而人体无法承受血液中酸碱度激烈的变化,于是,身体就会动用两种主要的碱性物质钠和钙加以中和。
当体内的钠用光了的时候,就会启用身体内的钙,所以,过量摄入大鱼大肉而不注意酸碱平衡,将导致钙的大量流失。
这也是那些大款、常吃宴席(饮食特点是:肉多酒多油多菜少饭少)的人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疲倦、头晕、体力不支的原因所在!紧随其后的是赶上了“代谢综合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痛风等等)的时髦病。
9.碳酸饮料,不可多饮!现在的孩子们吃饭时,都喜欢拿饮料当水喝,什么可乐啦、果汁饮料等,这些碳酸饮料中的碳酸会与体内的钙形成不溶性的碳酸钙,会夺走您所吃进去的食物中的钙质,造成钙流失,引起钙缺乏的症状。
10.鸡蛋吃法多样,吸收不同!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
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
不过,对儿童和老年人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分解,极易被消化吸收11 .化弊为利,提高效率!如含草酸多的蔬菜(菠菜、苋菜、冬笋、荷兰芹和绿菜花)应在沸水中焯一下再炒,以除去草酸,避免草酸同钙结合成一种不溶性的草酸钙,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存在于大豆、小麦及谷物的外壳中的植酸,易与钙、锌结合成不溶性植酸盐,可采用发芽、发酵、浸泡等方法以激活植酸分解酶活性,使其分解植酸,从而提高钙、锌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
另外,因为面粉中含植酸较多,做面食时,尽可能使其发酵。
面粉经发酵,植酸分解酶活性增强,可以分解面粉中的植酸,促进面食中钙、锌的消化吸收。
12 .营养配餐学问多多!比如溜肝尖这道菜:主料用肝,辅料有的用黄瓜,有的用柿子椒,相比之下辅料用柿子椒就比用黄瓜要科学的多!因为肝脏中富含微量元素铁和锌,而柿子椒中的维生素C多于黄瓜,维生素C即可促使肝脏中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利于机体更好地吸收铁和锌这两种营养素!再如豆腐炖鱼,鱼肉中含维生素D,豆腐含钙丰富。
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使豆腐中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另外,主食讲究谷豆类混食,不仅能使氨基酸互补达到最理想化,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13 .睡前应否小餐?促进成长!有一项研究表明:在睡觉时,人体在不断地排除旧的骨骼组织,这个过程大约在凌晨3点速度最快,所以,睡前加杯酸奶就能及时补充钙源,能确保夜间你的钙指数更稳定。
14 .豆芽并非越长越好!邻居的张大妈就喜欢买长长的豆芽,她认为这样的豆芽最有营养!其实不然!将大豆发芽后,促进钙、锌、铁吸收的游离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以及还原型维生素C明显增加;另外,在大豆发芽过程中植酸酶活性不断升高,不断地水解植酸,致使植酸这一妨碍钙、锌、铁吸收的主要抑制因子呈现下降趋势,比大豆或豆腐中植酸含量下降40%,进而大大地提高了发芽大豆中钙、锌、铁的生物利用率,而且以发3~4天(长约4~5厘米)的豆芽营养为最好,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芽长的越长越好、越有营养。
15 .看似很多,实际很少!牛奶以其含钙量高且吸收利用率好优点被全世界公认为极佳的天然补钙食物来源。
但是喝牛奶是很讲究的!看似吃进去许多牛奶但是真正能吸收的并不多!不少人在喝完牛奶或吃完乳制品时会出现放屁、胃气胀、腹绞痛和拉肚子等乳糖不耐受的不舒服的现象,最近从国际乳品会议上得知:在亚洲人中有70%不吸收乳糖,中国人中有75~100%存在乳糖不耐受,如北京为69.4% 、上海为75.8%、哈尔滨为68.9%、广州为70%,为使您能吸收更多的钙质,建议您喝经过发酵了的酸奶,尤以富含多种乳酸菌的、双歧杆菌的酸奶为佳。
16 .老人饮奶、得不偿失!牛奶含有5%的乳糖,通过乳酸酶的作用,分解成半乳糖,极易沉积在老年人的晶状体上,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诱发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老年人可以选用虾皮、虾米、鱼类、贝类、蛋类、肉骨头、海带及田螺、芹菜、豆制品、芝麻、红枣、黑木耳等含钙高的食物来补钙,以天然食物为最佳。
17 .空腹喝牛奶有人喜欢清晨空腹喝杯牛奶就当早餐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很不好。
食物经过了一晚上的消化吸收,胃肠道里几乎空空的了,如果早晨起来空肚子喝牛奶,就使牛奶还未等被机体充分的吸收,就顺着空空的胃肠道排了出去,造成营养的极大浪费。
所以喝牛奶时最好吃些饼干、面包或花卷、馒头之类的碳水化合物,千万不要空腹喝牛奶。
18 .牛奶与巧克力同吃NO!有人喜欢将巧克力加入牛奶中,以去除牛奶中的怪味。
事实上这是不科学的。
牛奶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而巧克力中含有草酸,牛奶和巧克力一起吃时,牛奶中的钙易于巧克力中的草酸形成不溶于水沉淀物草酸钙。
人不但无法吸收,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头发干枯、腹泻、缺钙和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
所以,喝牛奶和吃巧克力的时间要分开。
19 .生吃胡萝卜不吸收!常见一些老婆婆给孩子吃些生的胡萝卜,她们讲:这样既可磨牙,又可补充“维他命”,这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最为典型的营养误区。
生吃胡萝卜很不科学。
将胡萝卜分别生食、用微量的油脂烹调、用足量的油脂烹调,测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率分别为10%、30%、90%。
可见,胡萝卜素在体内消化吸收率与油脂配比成正比;胡萝卜用食油烹制后食用比生的食用营养价值高。
20.“皮”很重要弃之可惜!茄子、蓝莓和葡萄的皮中含有大量多酚,这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防止自由基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去掉皮食用是很可惜的!另外,去掉番茄的皮也会使番茄中的很重要的抗氧化物质番茄红素容易随汁液流失,不利于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