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第2课
信息系统工程概论课件2

存储器
•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内最主要的记忆装置,能够把大量 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存储起来,称为可写,此外也能从其中取 出数据或程序,称为可读。存储器按功能可分为主存储器和 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储器(内存),有随机 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和只读存储器(简称ROM)两种, 它读写速度快,直接与CPU交换数据,一般当前运行的程序 与使用的数据存放在内存中。RAM能够随时由CPU进行读写, 但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会消失。ROM是只能读出而不能随意写 入信息的存储器,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辅助存储器也称为外存储器(外存),计算机执行程序 和加工处理数据时,外存信息送入内存后才能使用,它读写 速度相对较慢,但容量可以很大。常用的外存是软磁盘(简 称软盘)、硬磁盘(简称硬盘)和光盘等。
(1)ST506 (2)ESDI (3)IDE (4)SCSI (5)PCMCIA (6)P1394 (7)USB
计算机存储体系
•
1.内存编址 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3.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 (1)RAID0级(无冗余和无校验的数据分块) (2)RAID1级(磁盘镜像阵列) (3)RAID2级(采用纠错海明码的磁盘阵列) (4)RAID3级和RAID4级(采用奇偶校验码的磁盘阵列) (5)RAID5级(无独立校验盘的奇偶校验码磁盘阵列) (6)RAID6级(具有独立的数据硬盘与两个独立的分布式校验 方案) (7)RAID7级(具有最优化的异步高I/O速率和高数据传输率 的磁盘阵列)
信息系统工程概论(2)符长青博士第2 章 Nhomakorabea•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 件部分是指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设备。只有硬件系统的 计算机叫裸机,裸机是无法运行的,需要软件的支持。 硬件是基础,而软件则是指挥中枢,硬件和软件两者 的功能与质量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物理设备 的总称,主要由主机和外设构成。主机包括中央处理 机(CPU)、主板、存储器,外设有输入设备、输出 设备等组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B)、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学原理。
专业主干课程:信息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信息分析与预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计量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网站设计与开发、操作系统原理、信息需求分析、市场营销、运筹学、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智能信息系统、信息经济学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ajor学科门类:管理学代码:11Discipline Type: Administration Code: 11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代码:1101Type: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de: 1101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代码:110102Title of the Maj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de: 110102一、学制与学位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学制:四年Duration:4 years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Degree:Bachelor of Administration二、培养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能在电力系统、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To satisfy the society requirement, the aim of the major is to educate the students to be the advanced administrators who have the base of administration theory, knowledg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apability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application. The graduates will have the knowledge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have the capability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The graduates will be competent for the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maintence applying and evaluation in power system, enterprises, government, finance organization and academy.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Skills Profile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3版课后答案第2章:信息系统概论

第2章:信息系统概论一、简答题1. 试述信息系统的概念。
答:信息系统(IS ,Information System)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信息、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2. 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有哪两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区别?答:有联机事务处理和脱机事务处理两种类型。
他们的区别表现在:二、填空题1.信息系统除了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信息性,(综合性),集成性,(多样性),演化性等五方面的特征。
2.信息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信息处理)、业务处理、(组织管理)、和辅助决策四个方面。
3.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呈现为(管理维)、职能维和(功能维)的三维宏观结构。
4.网络结构属于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结构。
5.WebService是在(互联网)上实现(SOA)的一种典型技术。
6.可以把信息系统分成为: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等六种类型。
7.主管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挖掘、(信息交流)、企业管理、(决策支持)和办公助理功能。
8.办公信息系统可分为(基本型)、管理型和(综合型)三种类型。
9.公众信息服务系统的基础平台是(Internet),它向(公众和社会)提供信息检索、业务服务、技术咨询等功能。
10.信息科学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性质、运动规律和利用为主要研究(内容)。
三、选择题1.一个信息系统必须具备(A)A:信息处理功能 B:决策支持功能C:办公助理功能 D:人力资源管理功能2.对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准确的说法是(D)A:企业管理系统B:管理组织资源的系统C:对组织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D:面向组织全面管理和简单决策的信息系统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信息处理系统一般具有简单决策支持功能B:管理信息系统不提供决策支持C:主管信息系统具有办公助理功能D:办公信息系统仅提供办公决策支持4.在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式中,(D)A:在集中模式中,由终端来处理界面逻辑B:在文件服务器模式中,由文件服务器承担对文件中数据的查找、汇总、统计、存储等处理C: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网络负担比文件服务器模式下网络负担重D:应用服务器模式中,界面逻辑由客户端处理5.应用服务器模式(A,D)A:是三级体系结构 B:在客户端进行业务处理C:比C/S模式效率高 D:业务逻辑处在中层6.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C)A:是用户看到的信息系统结构 B:是在概念层次上表示的信息系统微观结构C:功能维包括辅助决策功能 D:可以分为管理维、功能维和决策维7.下面(A)不是SOA的基本特征A:紧耦合 B:服务可重用C:服务位置透明性 D:服务自治性8.从综合模式分,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系统的类型(A)A:企业财务系统 B:办公信息系统C:决策支持系统 D:主管信息系统答:1:A; 2:D; 3:C; 4:D: 5:A,D; 6:C; 7:A;8:A四、思考题1. 为什么说系统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观点和方法?2. 简述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各自的特点。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管理概论课程代码:IM001学分:3授课对象:本科生先修课程:无教材:《信息管理概论》,第一版,李明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理解信息管理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4. 能够识别和解决信息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5. 培养信息管理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信息管理概念和发展历程- 信息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2. 信息管理理论框架- 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 信息管理的主要模型和方法3. 信息管理环境分析- 组织内外环境对信息管理的影响- 信息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4. 信息需求分析与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需求的定义和分类- 信息需求分析方法及工具-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5. 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 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和步骤- 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术6. 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和风险度量方法 - 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措施7. 信息管理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信息管理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信息管理持续改进的策略和工具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授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信息管理相关的实验和项目,培养实践能力;4. 案例研讨: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际信息管理案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信息管理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撰写论文并进行口头答辩;4. 实验和项目小组报告:学生参与的实验和项目的成果报告和展示。
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以学生选课系统为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以学生选课系统为例(共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目录1、前言 (3)、系统简介、开发目的、可行性研究、使用环境与开发工具2、系统分析 (4)、系统基本功能描述、系统需求分析 6、组织机构6、管理职能分析 6、业务流程分析 6、数据流程分析 6、数据字典 6现行系统评价 63、新系统设计 (4)1、系统目标设计 52、新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63、新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流程设计 64、代码设计 65、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66、数据库设计 67、输出/输入设计 68、程序模块设计说明 6四、设计小结 (1)1、小组总结 22、个人总结 3五、参考文献 (1)六、分工说明 (1)说明: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学生选修课信息管理系统。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使用的开发工具主要是Windows2003和Visual 。
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实现过程、方法及内容等方面。
1.前言系统简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运作方式。
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着互连网的应用,使得一向烦琐的手工程序变得方便,快捷。
学校网上选课系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发展起来的。
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已经在很多高校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深得广大师生的称赞。
1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学习纪律
• 按时完成单元作业
– A4纸 – 标准的格式
• 做好实习项目
– 项目文档
• Word文档格式,完整的结构和内容。
– 项目产品
• 开发环境VB+ Microsoft Access2003,VFP,Visio等
教学进度
授课范围 MIS的概念篇 授课主题 学时
管理信息系统入门
管理信息系统组成要素 MIS的技术篇
注意: 仍有目的 有了计算机及其组成 人-机系统
1.1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 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 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 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 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1985年) • 这个定义明确地讲出了是个人-机系统。 • 说明了对信息内容的处理,就是说信息系统不仅 关心信息设备,而且要关心信息内容。 • 这个定义也强调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高层决策, 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功能。
– 本课件制作参考了北京科技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课件,谨此表示感谢。
第一讲 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入门
1.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包含管理、信息和 系统。它绝不只是信息,更不只是计算 机。它是由管理出发或者说是为管理的 目的,通过信息手段来进行计划和控制 的系统。
教与学
• 全班分为N个学习小组
– 任务:
• 相关课件、资料的信息检索 • 相关考试辅导题库准备 • 项目作业
– 考评
• 平时成考试
– 上机的项目(开发文档,管理系统)
• 考试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ppt课件

预习 由简到难,循序渐进 参阅相关书籍 练习
课程学习方法
1、孟广均等.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2、马费成等. 信息资源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岳剑波. 信息管理基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马费成等. 信息管理学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5、霍国庆.企业战略信息管理.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6、孙建军.网络信息资源搜集与利用.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7、王雅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8、(美)瑞芒德·麦克劳德, 乔治·谢尔.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导向的
1、描述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来源 2、了解“新三论”、“老三论” 3、掌握管理基本原理和管理发展过程
本章重点、难点:
1、“老三论”的主要内容 2、 描述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基础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内容:信息技术的概念、体系、分类、现代
辅导和期末考试。
课程介绍 资源的基础性概念;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流派;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基础; 信息资源的内容管理; 信息系统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课程介绍 信息政策与法规。
信息与信息资源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资源
第五节 信息化水平测度 主要内容:信息化水平测度的代表性方法、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
第六节 企业信息化 主要内容: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内容、国内
外发展概况 第七节 电子政务 主要内容:电子政务的概念、系统构成
学习目标:
1、描述信息与信息资源概念 2、描述信息化概念
理论与实践.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9、(美)麦迪·克斯罗蓬主编;沙勇忠等译.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沿领域.
MBA课程教材及参考教材

2006秋季学期MBA课程教材及参考教材一、 2006秋季脱产班课程教材及参考教材(一)、管理信息系统(彭赓)(1)、肯尼思?劳登,管理信息系统精要—网络企业的组织和技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2)、参考教材u 斯蒂芬?哈格等著,严建援等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u 林达?阿普尔盖特,罗伯特?奥斯汀,沃伦?麦克法伦,公司信息战略与管理—教程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u 吴琮番,谢清佳,管理信息系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u 黄梯云主编,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u 陈国青,雷凯,信息系统的组织、管理、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u 仲秋雁,刘友德,管理信息系统,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二)数据模型与决策(董纪昌)1、教材:迪米特里斯.伯特西马斯、罗伯特.M.弗罗因德著,李新中译,《数据、模型与决策—管理科学基础》,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中信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1)戴维.R.安德森等,《数据、模型与决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陈挺,《决策分析》,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
(3) G. Gregory, Decision Analysis, Pitman, London, 1988.(4)詹姆斯.R.埃文斯,《商业统计学精要》,2004-7-28(5)韩伯棠,《管理运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施锡铨、范正绮,《决策与模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约翰.鲍威尔编著,吴亮、李洁译:《定量决策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三)战略管理(霍国庆)1、教材:1.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英文版,原书第6版),[美]Michael A. Hitt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年。
2. 战略管理案例集,霍国庆编,2005年。
2、主要参考书:1. [美] F.R.戴维著,战略管理(第八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20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 目的性 相关性
环境适应性
(二)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指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 通讯设备及其他信息处理设备,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 存储、传递、运用、更新和维护,以实现组织中各项 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的人机系统。
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和信息流的运 动。 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 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行的软资 源。
二、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 (二)管理信息系统(MIS) (三)决策支持系统(DSS)
(四)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网络化
每个员工定期应贡献的经验知识; 知识管理者定期应检查的知识;
各类专家的推举形成程序;
各类专家头脑知识的表达格式; 专家贡献经验知识的奖惩措施; 员工贡献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奖惩措施; 知识管理者监控知识的奖惩措施。
消息E的信息量
I M log2 P
对数以2为底,则所得信息量单位称为比特 (Binary Unit)或bit。取以e为底的自然对数,得到的 信息量单位称为奈特(Nature Unit)或nat;以10为底, 所得信息量单位称为哈特(hart)或迪特(Digital Unit) 。
例:设一幅图像由约78万个像点组成,且每个像点有 10级亮度和10个色彩,试求该图像所含有的信息量。 由于78万个像点中的每个像点都有10级亮度 ×10个色彩的组合可能,故全部可能的图像是 7810000 个,假设所有可能的图像以等概率 (10 10) 出现,于是,某一幅图像x出现的概率 P(x)= 1007810000。把它带入信息量计算公式可得一 幅图像x的信息量:
信息特性
(1)事实性
(2)时效性
(3)不完全性 (4)等级性 (5)变换性 (6)价值性 (7)共享性
信息的一些其他特点
依存性
可加工性
扩散性 传输性
增殖性
信息没有质量 信息容易拷贝
信息取之不竭
信息超越时空 • • • • • •
三、信息的度量
信息的度量(两种方法)
– 反映信息内容的数据所占用计算机存储装置的存储空间大小。 – 事件越是不可能发生,越是给人以外和惊奇,信息量就越大。
概率:
– 事情的不确定程度,可以用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
– 消息中的信息量与消息发生的概率密切相关
– – – – 消息出现的概率小,则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 消息出现的概率大,则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小 必然事件(概率为1),信息量为0 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信息量为无穷
新来的大学生小李就讲了他参加某水坝底部的维护项目 的经历。 一次在探测水坝下面内部裂纹时,小李用了两种仪 器分析裂纹区,但他不清楚两种仪器收到的信号和图像之间 的关系,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分析判断。这时,他进入LKS系 统的专家网络,打开“专家地图”,立即就看到已退休的专 家纪老先生曾经对水坝裂纹做过分析工作。小李并不认识纪 老先生,但他仍通过专家网络向纪老先生提交了遇到的问题。 不久,远在北方的纪老先生就通过网络把自己记得的、过去 的经验体会提交到了系统中,并转送给小李了。不仅如此, 小李在“专家解疑”中还找到了别人提出的其它问题及其解 答。 虽然是新手,小李感到自己的背后有支强大的专家队伍 在支持自己工作,心里踏实了很多。他对王先生说:“虽然 在水下工作,危险很多,但有了专家网络,我们还怕什么?”
1.专家头脑中的经验能管理吗 ?
将专家头脑中的经验管理起来,使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 知识,建立专家网络系统。主要包括专家网络(即专家地图、 专家解疑、专家评议等模块)和经验知识管理(即案例管理、 工作总结、成果报告、经验体会、岗位自学等模块)。
2.专家不贡献经验,怎么办?
制定了“Q公司隐性知识管理实施推动制度”
案例1.2
Q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水下或海下工程作业的企业,20世纪80 年代末从北方某海港城市迁到深圳蛇口。当年来到深圳的主要人员 是那些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专家和师傅,都有相当的经验,做了不少 的工程。现在,那批专家和师傅都老了,不能也不愿意再下到水下 作业,有的甚至已经退休了。但是,比起刚来深圳,现在的工程项 目有增无减,可是没有几个人敢下海,因为没有新人补得上来。招 来的年青人大都呆不了几个月,因为他们感到水下作业要有很长的 经验知识积累,要下海作业,如果没经验,生命都有危险。公司几 十年的水下工作经验主要积累在老专家或老师傅的头脑中,如果老 专家们去世,这些宝贵的财富就会被“带”走、被“遗忘”了。面 临这种情况,公司领导王先生一直觉得焦头烂额:签下的项目单子 做不了,这可怎么办?
I M log 2 1007810000bit 78 104 2 / 0.3bit 5 106 bit
四、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
1. 什么是知识
世界银行在其199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总结了学 者们的观点,对数据、信息和知识作了如下概括性的表 述 :
数据——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图象等。 信息——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有意 义的数据)。 知识——用于生产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
3.运行效果
新手们说:“有了专家网络,我们还怕什么?”
第二节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系统和信息系统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 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 而存在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 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形成的内部秩序称为系统的 结构; 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的外部秩序称为系 统的功能; 任何系统都是为了某个特定目标而构造和存在的。
2. 知识的类型
从知识的可明述性和共享成本角度划分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从知识描述的对象角度划分
事实知识(Know what)
原理知识(Know why) 技能知识(Know how) 人际知识(Know who)
3.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指以企业知识为基础和核心的管理, 是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所依赖的知识及其收集、组织、 创新、扩散、使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