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集成电路混合功放制作祥解
30瓦电子管5.1声道功放制作

30瓦电子管5.1声道功放制作一提起5.1 声道,很多朋友都会联想起家庭影剧院,其实,这是个误解。
不论是两个声道的立体声,还是多声道的 5.1、7.1 声道,都是从单声道发展而来的,家庭影剧院的多声道,同样也是如此,5.1 的出现,最早还是因为人们想用两个音箱,达到“炸弹在背后爆炸”“飞机在头顶盘旋”的感觉,也因此发展了环绕声(SRS)、重低音的音频信号处理技术。
笔者曾经在双声道胆功放电路中,采取过“分信号交叉处理”(就是将左(或右)声道的音频信号取出一部分,通过电容耦合到右(左)声道进行放大),通过调整耦合电容的大小,获得过“SRS”的感觉。
上了 50 岁年纪的胆机爱好者一定还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听惯了一个音箱放音的人们,为了获取好的听感,采取过功放分级、分频电路、大小扬声器搭配、音箱分频、高低音调提升等等措施,还费劲心思的在箱子上大做文章,什么迷宫式、多级反射式,甚至于箱子的材质也很讲究,有木材、塑料、水泥混凝土、石头、玻璃钢等等,还有障板、全频等等。
当然,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对于改善人的听感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今仍然不少烧友还在坚持玩。
但,真正能够满足人们愿望的,还是继模拟 5.1 声道之后的数字解码技术。
对数字解码技术,笔者是外行,不敢妄加评论。
只是知道,数字解码技术采用电子管电路(以下简称'胆机’)实现实在是极其麻烦!而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以下简称'石机’)却是小菜一碟!数字音频解码设备的价位,从初期的千元级别,现在已经降到几百元甚至于数十元即可购得。
胆机和石机,从听音角度看,各有其长短,喜爱玩胆机的朋友,何不来个胆石混合?不需要再纠结胆解码的问题了。
好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还是书归正传。
这台石解码的30 瓦电子管5.1 声道功放,是在本人尝试过6*1瓦的电子管5.1 声道的美声之后,再一次的实验。
本机机架由铝、木混合,手工加工,见图 1---图 3。
机器由 6 个声道(3 个相同的双声道独立功放)组成,每个声道设计输出功率为5 瓦左右,总输出功率为30 瓦。
参考《80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的DIY功放

参考《80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的DIY功放参考2004年第11期《无线电》杂志《80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纯甲类功放的制作》而制作的功放,当年看到这个电路图觉得还算简单,当时就有想做一台的冲动,而且有几个地方是我比较喜欢的:1、SRPP电路,这是一款很有名气的电子管放大电路。
2、场效应管纯甲电路。
3、无大环路负反馈电路。
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制作这款纯甲功放,今年终于有时间奏齐元件和材料把这机机搞出来了。
这里说参考而不是说制作,是因为只使用了大部分电路框架,有一部份是修改了的。
DIY 80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纯甲功放在这里我将当年《无线电》的有关内容贴上,对相关阐述不作重复,各位可以参考图片中的原文。
我只对制作中的一部份个人观点和方法作简要介绍。
本机使用两片400*50*260(mm)铝散热器,单件重5.5公斤,前、后、底全铝板结构,顶盖用有机玻璃。
左右声道独立,后级每声道用一个500W的环牛,输出电压双36V,每声道使用4个D 25-04D 半桥组成双桥整流电路,每声道用6个80V/22000uF的电解电容滤波。
前级用两个90W的方牛供电。
本人对前级的设计思想是:晶体管整流,高压及灯丝供电均稳压并软启动,开始的时候在网上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到后来我准备自己画板的时候,在一次搜索中居然发现有同我设计想法一样的板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所以SRPP前级就手到拿来,稍作改动就可以用了。
后级的板就没有这么好彩了,我的要求是:每声道4对功率管,这8个大管必须在400mm长的散热器上平均排列,就这个条件已经找不到接近的板了,无奈之下,偷懒不了,唯有自己画板。
鉴于滤波电容的身材也算魁梧,所以把整流滤波电路做一块板,电流放大做一块板,左右声道各一套。
两个声道的喇叭保护和电位器电路做一块板,虽然两个保护电路是互相独立的,但是它的面积不大,我把它们排到一块了。
胆前级调试多数杂志上的图不能百分百照搬。
电子管功放电路全集

电子管功放电路全集一.电子管差分放大电路,用的电子管有ECC83 pdf(12AX7)二.前级放大器电源电路图前级放大器电路如图1所示,左右声道完全相同。
它由两级电压放大加阴极输出器组成,V1为第一级电压放大。
现代数码音源CD、DVD的输出电压一般都在2V左右,信号从IN输入,经R1衰减,通过栅极防振电阻R 2加至V1栅极,V1将信号放大,然后从屏极取出放大后的信号电压经C1耦合到下一级。
W1为V1交流负载的一部分,又是V2的栅极回路,同时起着总音量的控制作用。
V2a为第二级电压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电压直接送到V2b栅极,这就叫做直接耦合。
采用直接耦合的V2a 与V2b屏栅电位一致,在静态时足以使V2b管屏流截止而不工作,在动态时由于信号电压的加入,才能使V2b进人工作状态。
这种直接耦合,由于少用了一只耦合电容,不存在信号的电路损耗。
传输效率高,传真度好,减少了低频衰减,有利于改善幅频特性。
V1、V2a阴极电阻R4、R6都未并接旁路电容,有本级电流负反馈作用,能够提高音质、消除失真。
V2b为阴极输出器,把前级放大的音频信号电压从阴极引出,经C2传送给功率放大器。
阴极输出器具有非线性失真小,频率响应宽的特点,它没有放大作用,电压增益小于1,但它有一定的电流输出,有恒压输出特性,带负载能力很强,推动任何纯后级功率放大器从容不迫、轻松自如。
它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大约才几百欧姆,能和末级功放很好地匹配,即使用较长的信号线传输,也不会造成高频损失,抗干扰能力强,可以提高信噪比,提高音乐的纯度,音质较好。
一台靓声、工作稳定可靠的放大器,离不开优质的电源作保证,特别是前级放大器,对电源的品质要求相当高,不应有交流声和噪声,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经过功率放大后,都会产生可怕的声压级,会严重影响音质。
6922电子管前级放大器图2是前级放大器的电源电路图,高压部分采用晶体二极管作桥式整流,用扼流圈作n型滤波,电子管稳压供电。
电子管小功放的制作电路原理图

电子管小功放的制作电路原理图
电子管收音机是七十年代以前中国百姓的高档家电,此类被闲置的五、六管收音机大都质优耐用,我们不妨来点石成金,把它改造成品质颇佳的双声道小胆机。
这对于渴望品尝胆味的广大发烧友来说,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玩胆发烧入门之道。
关注电子发烧友微信
有趣有料的资讯及技术干货
下载发烧友APP
打造属于您的人脉电子圈
关注发烧友课堂
锁定最新课程活动及技术直播
声明:电子发烧友网转载作品均尽可能注明出处,该作品所有人的一切权利均不因本站而转移。
作者如不同意转载,既请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或改正。
转载的作品可能在标题或内容上或许有所改动。
已收藏 1人收藏
分享:
1
•。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转帖)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转帖)搭棚式接法普通将功放机内的各种元器件分为3—4层,装置元件的步骤是由下而上。
接地线与灯丝走线普通置于接近底板的最下层,其地线贴紧底板,并坚持最好的接触;第二层多为各电子管阴极与栅极接地的元器件。
留意同一管子阴极与栅极的相关元件接地最好就近在同一点接地;第三层是各缩小级之间的耦合电容等元件;最下层那么为以高压架空接法衔接的阻容等元件。
高压元件置于下层可以有效地防止高压电场对各级电路形成的搅扰。
二、关于一点接地一点接地,在电子管功放电路的布线中是一项值得注重的措施。
图8—2为一点接地表示图。
关于输入级与电压缩小级的元件接地效果尤为重要。
需务实行一点接地的元件,主要有栅极电阻、阴极电阻与旁路电容等。
最好仅用元件引线直接焊接,尽量不运用导线,否那么极易发生交流杂声搅扰。
栅极电阻敏理性最强,因此对前级功耗很小的栅极电阻,其体积越小越好,可采用0.25-0.5w的小体积电阻为宜。
其电阻一端应直接焊接在管座上;另一端直接通地。
假设因元件尺寸或位置关系,难以做到同一点接地时,亦可就近接在同一根粗的地线上。
图8—3为近端接地表示图。
三、焊接要领由于电子管功放的零部件尺寸较大,而且接地线又与金属底板直接相通,焊接时的散热性较强,所以在焊接时必需采用50W左右的内热式电烙铁才干保证焊锡的充沛熔化。
而普通用来焊接晶体管元件的25W左右电烙铁热量不够,容易发生假焊或脱焊等现象。
焊接时所运用的助焊剂,应该采用松香或一级的中性焊剂,防止运用酸性助焊剂。
由于酸性焊剂不但有腐蚀作用,而且会惹起电路漏电现象。
对普通元件的焊接,其电烙铁与元件间最好坚持45度左右的倾斜角,这样接触面较大,热量平均,容易焊牢。
其焊接时间普通应坚持1—2秒为宜,时间过长容易损坏元件;接地线的焊接时间可适当加长一些;元件焊上支架前应先将元件引线在支架绕牢,或穿进孔内勾牢,然后再停止焊接。
关于元件,在焊接前必需将引脚外表氧化层用砂皮擦清,并镀好焊锡后再焊接。
带你入门电子管功放

带你入门电子管功放认真看完这个帖子,相信你就可以做成电子管功放了.1,图纸可同时用于6P3P(6L6GC)家族和6550家族,这两种管子现在各厂都在生产。
其中6P3P,6N8P库存较多,不容易被炒作涨价。
2,采用6P3P输出功率为20W,采用6550输出功率为60W。
3,额定功率失真小于0.4%,功率管已配对。
4,R2参考中心值15K,调节R2使帘栅极供电电压为285V。
如有条件,帘栅极请采用稳压供电。
5,采用6P3P时,R1参考中心值75K,调节R1使6P3P屏流为32mA;采用6550时,R1参考中心值51K,调节R1使6550屏流为41mA。
直到今日,我评测一个胆机的最重要指标仍然是失真,尽管在很多主观流派中认为失真并不重要,甚至失真低=没韵味。
然而多年的实际测试和听音经验告诉我,越是低失真的胆机,给我带来的主观听感越好,韵味更丰富。
如果你一个无视指标的爱好者,看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本帖并不适合你。
下面开始介绍推挽胆机的一些设计理念和tips,我希望对于自己设计的爱好者能起到帮助作用。
在传统的推挽电路结构中,常见结构为以下几种:1,电压放大+长尾倒相+功率级。
优点是增益高,用管少,开环频响较好;缺点是长尾倒相级对称性一般,需仔细调试。
2,差分放大+(驱动)+功率级。
优点是倒相对称性优秀,开环频宽较好;缺点是需要多一组负电源,不增加驱动级开环增益较低。
3,自平衡倒相+(驱动)功率级。
优点是用管少,增益适中;缺点是倒相级对称性一般,频响较窄。
4,电压放大+屏阴分割+(驱动)+功率级。
优点是用管少,倒相级无需调试;缺点是不加设驱动级增益低,频宽较窄。
由于架构1在用管,增益和稳定性方面都适中,比较适合初学者制作,本帖讨论将以一个电压放大+长尾倒相的推挽胆机架构作为分析对象。
A,输入级:架构1的输入级主要作用是提高电路的开环增益,为长尾倒相级提供合适的直流偏置。
由于长尾倒相级自身有一定增益,并不需要太大的输入电压,输入级可由多种方式组成:共阴,SRPP,叠串,u跟随为了比较这些放大方式,我做了一次实验来测试比较它们的失真度,见表1其中bp表示采用阴极旁路电容,ubp表示不采用阴极旁路电容。
电子管OTL功放原理及电路

电子管OTL功放原理及电路OTL是英文Output Transformer Less Amplifier的简称,是一种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
一. OTL电子管功放电路的特点普通电子管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负载为动圈式扬声器,其阻抗非常低,仅为4~16Ω。
而一般功放电子管的内阻均比较高,在普通推挽功放中屏极至屏极的负载阻抗一般为5~10kΩ,故不能直接驱动低阻抗的扬声器,必须采用输出变压器来进行阻抗变换。
由于输出变压器是一种电感元件,通过变压器的信号频率不同,其电感线圈所呈现的阻抗也不同。
为了延伸低频响应,线圈的电感量应足够大,圈数也就越多,因此在每层之间的分布电容也相应增大,使高频扩展受到限制,此外还会造成非线性失真与相位失真。
为了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子管OTL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应运而生,许多适用于OTL功放的新型功率电子管在国外也不断被设计制造出来。
电子管OTL功率放大器的音质清澄透明,保真度高,频率响应宽阔,高频段与低频段的频率延伸范围一般可达10HZ~100kHz,而且其相位失真、非线性失真、瞬态响应等技术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二电子管OTL功放电路的形式图1(a)~图1(f)是OTL无输出功放基本电路。
图1(a)和图1(b)为OTL功放两种供电结构的方式,即正负双电源式和单电源供电方式。
在正负双电源式OTL功放中,中心为地电位。
这样可保证推挽电路的对称性,因此可以省略输出电容,使功放的频率响应特性更佳。
单电源式OTL电路为了使两只推挽管具有相同的工作电压,必须使中心点的工作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
同时,其输出电容C1的容量必须足够大,不影响输出阻抗与低频响应的要求。
图1(c)和图1(d)为OTL功放电子管栅极偏置的取法。
由于上边管阴极不接地,因此上边管的推动信号由栅极与阴极之间加入,而下边管的推动信号可由栅极与地之间加入。
至于其偏置方式,上边管可通过中心点对地分压后取出,而下边管的偏置电压必须另设专门的负压电源来供给。
胆管集成电路混合型功放的制作

胆管集成电路混合型功放的制作本文介绍一款“胆管+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其中胆管作电压放大、前级电子分频,集成电路作功率放大。
1音源经6N11前级电压放大、6N11前级电子分频,再经LM1875功率放大,输出功率可达2×50W。
这种电路充分发挥电子管和集成电路各自优势,既有晶体管速度快、频响好,又有电子管的良好瞬态、温暖通透的音质特点。
2电压放大和电子分频电路均设计成阴极输出器电路,它的输出端取自电子管的阴极,输出相位、幅度也紧跟输入端栅极变化。
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非线性失真小及稳定性高等一系列优点。
这种电路与前级音源和后级LM1875功放电路连接效果较好。
3前级两频道分频可以克服普通末级功率LC分频网络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低音频率和中高音频率分道扬镳,极大地克服放大器中的互调失真,并降低功放内阻、增加功放阻尼,使放大器与扬声器较好地阻抗匹配。
分频电路采用RC二阶有源滤波器电路。
为了克服RC无源网络在截止频率点附近通频带内幅度下降过多(多达6dB)的缺陷,在本电路中使用了阴极输出器,从而明显提高在分频点附近频段的增益,改善了滤波性能,使得合成后输出的频率曲线较为平直。
4LM1875功率放大电路与传统电路作了两方面改进:一是取消负反馈接地电容,使功放成为DC放大器(因LM1875输出失调电压极低,仅2μV);二是增加R17和R18电阻,其中R17为防空载自激而设,R18是电流负反馈取样电阻。
该功放成为电流负反馈直流功放,可克服传统功放生硬、干瘪的缺陷,其低音下潜,中高音解析力增强,特别是电流负反馈电路使功放具有电子管韵味,与前级胆管结合,可谓锦上添花。
5本功放共用两只变压器,其中一只专供胆管使用;另一只专供LM1875电路,并且次级有二路2×25V直流输出,分别供左、右声道,这样可提高左右声道的分离度。
本机制作完毕后,调试极为简单,输出先接上4只低档喇叭(或假负载),先不要插上胆管,打开电源,看有无打火冒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