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功放
6N5P电子管直耦单端功放

6N5P电子管直耦单端功放6N5P电子管直耦单端功放6N5P直耦单端功放电路简述6N5P是双三极电子管,常用于电子稳定电路。
如果将它用于音频功放电路时,其栅负压一般要在60~80伏才能工作在线性区域,如此高的栅负压,如果按传统的形式组成电路,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一,选用自给偏压电路时,为取得这样高的负栅压,阴极电位也要提得很高,阴极电阻上的功耗也会相应增大,电阻的功率有时可用到10—15瓦,这部分功率只是为了建立负栅压白白浪费掉了。
如果采用其他方式取得负栅压,一般是不消耗功率的。
第二如果使用固定偏置电路,就需要单独增加一组能产生负电压的偏置电路,使电路复杂化。
解决这些矛盾,只有在改进电路上下功夫。
经过一个时期对传统电路的研究,笔者设计了这款直接耦合式单端功率放大电路(见图1)。
这款电路是专为负栅压较高的功率管设计的,基本适用于所有高负栅压的功率管。
它是由推动级与功率放大级直接耦合组成的,传统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很少见,特别用于负栅压较高的功率管就更少了。
从电路中可以看出,两个放大器分别由两组电源单独供电,然后再将两个电路巧妙的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直接耦合电路。
这种电路即起到固定偏置的作用,又实现了与功率管的直接耦合,一举两得,彻底解决了上述的缺陷。
电路原理与调试本电路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电路没有大的区别,主要是耦合电路不同,由于采用直接耦合方式,频带得到了展宽。
电路中推动级的直流负载电阻与交流负载电阻是同一电阻,基本上就是功率管的栅漏电阻。
前级6N2的阳极电流在功率管的栅漏电阻上产生了一个上负下正的电压,调整这一电压的大小,正好给功率管建立起一个合适的负栅压,也使电路的前后级建立起了一个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是本电路的特点。
电路的调试也不复杂,虽然是直接耦合,工作点互相牵连,但只要找到规律,调试很容易。
本电路中只需调整推动级的阴极电阻值,使功率管栅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所要求的值即可。
注意事项本电路与传统电路有较大的差别,在组装调试和使用时,也有别于专统电路,主要有以下几点需特别注意。
闲话电子管功放

闲话电子管功放电子管功率放大器音色温顺柔和,谐音丰满,胆味浓郁,被音响界誉为功放中的贵族。
直耦式电子管功放的音色更是圆润细腻,清丽透明,动听悦耳,深受国内外资深发烧友青睐。
一般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各级之间的耦合,均靠级间耦合电容器进行交连,所以当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通过耦合电容时,均会产生容抗,由于容抗的存在,导致音频信号的相移,从而产生相位失真。
音乐信号是由许多谐波组合而成,如果各个谐波中的相位产生各自不同的位移,则这些谐波重新组合起来,就会与原来波形大不相同,结果造成相位失真,这样不但会引起重放音的频率响应曲线起伏不平;而且会对放大器的保真度带来很大的影响。
采用级间直接耦合式放大电路以后,相位失真即不复存在,因而放大器的品质将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国外音响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直耦式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现推荐两则功放电路给音响爱好者们参考,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直耦式功放原理电子管直耦式功率放大器不是随便组合而成的,各级之间的直接耦合,必须符合各电子管的工作电压与电流特性,其级间直接耦合的组合原则如下:1、各级担任放大电子管的工作电压,必须符合该电子管特性表上所规定的数值,其输出的总电流,也必须等于该放大管本身的电流与分支电流之和。
2、各级电子管的栅极电压,应等于阴栅电压与阴极对地电压之和。
3、各级电子管的栅极电压与栅极负电压之值,必须符合各类放大器特性的要求。
300B直耦式单端A类功放输入兼推动级输入电压放大兼推动级由高放大系数双三电子管6SL7GT担任,组成SRPP 串叠式放大电路。
音频信号由下边三极管的栅极输入,该三极管工作于共阴极方式,经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由下边管的屏极输出,并直接耦合至上边管的栅极。
上边的三极电子管组成阴极跟随电路,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由该管阴极输出,并直接耦合至功放管的栅极。
该电路具有输出动态范围大,频率响应好,输出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特点,有利于直接耦合放大器的阻抗匹配。
在SRPP串叠式放大电路中,6SL7GT双三极电子管的屏极电压取值为281V,上边三极管阴极输出端的电压为142V,由于6SL7GT管的阴极与灯丝间的耐压Efk仅为100V,为防止该管阴极与灯丝间的击穿,故由功放电子管阴极1.2kΩ电阻上的A点分压取出70V直流电压,并将其与6SL7GT管的灯丝相连,以提高该管的直流电位,这样即可有效地防止该电子管灯丝与阴极间被击穿的危险。
电子管功放的调整

电子管功放的调整电子管功放(胆机)的线路比晶体管机简单,容易制作成功,并且有较好的音乐重播效果,特别是在感情表达方面更是专长,所以胆机复起以后很受发烧友的青睐。
胆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胆味,阁下所焊的胆机是否也具有温暖、醇厚、顺滑、甜美的胆味呢?如果没有,声底和晶体管机差不多,或比晶体管机还硬、还干涩,或自制的胆前级、缓冲器接入放音系统中,放音系统音色的改变并不像媒体所说的那样“立杆见影”时,就应该测量一下各管的工作点,是否工作在最佳状态上,否则就要进行认真、仔细地调整。
只有各电子管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才能发挥线路和每只胆管的魅力,达到满意的放音效果。
工作点未调好的胆机,除了音色表现不佳以外,还有音量轻和失真的现象出现。
一台放大器音质的好坏,影响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最终还是决定于制作的水平。
发烧友在制作器材时,一般是根据手中积攒的胆管和元件,再选择优秀的线路或按照名机的线路按图索骥,进行焊接,元件的规格、数值虽然与线路图上的要求相差不大,但由于元件的排位,走线的长短、焊接的质量,或其它方面的差异,如B+电压的高低等原因,都会影响到放音的表现,所以焊出的胆机,不一定是胆味浓浓的。
没有胆味不要紧,只要通过适当、合理地调整、校验,使放大器各级胆管工作在最佳状态,便能达到放音的要求。
胆机调整工作的内容,除了将噪声降低至可以接受的程度和更换输入、输出耦合电容的牌号或容量,以改变音色以外,最重要的是调整屏压、屏流和栅负压,使胆管工作在合适的工作点上,使放音系统放出好声,而这一点正是一些文章中谈得较少或用很简单的二句描述带过去了,要不就是“不需任何调整”就可以工作。
如果胆管没有进入工作状态,再换名牌电容,胆味也不会出来。
调整胆机时,要根据电子管手册上提供的数据,作为电路的依据,无电子管手册时,要尊重线路图中所给的参数数值或附加的胆管资料进行。
三极管的工作点由屏压和栅负压决定,屏压确定后可调整栅负压来调工作点,束射管或五极管的屏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帘栅压的变压会对工作点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可调整帘栅压和栅负压来选定工作点。
电子管功放 原理图

电子管功放原理图
抱歉,根据您的要求,以下是一份电子管功放的简化原理图说明,其中没有标题和相同文字的重复内容。
原理图中包含以下主要组件:
1. 电源输入:电源以直流方式输入功放电路。
2. 输入级:输入信号通过输入耦合电容C1进入第一级电子管,该电子管作为电压放大器。
3. 中间级:输出信号经过电感L1和耦合电容C2传递到中间
级电子管,该电子管作为谐振器电路,提供反馈信号。
4. 输出级:信号经过电感L2和耦合电容C3进一步放大,驱
动输出电路。
5. 输出电路:输出电压通过输出变压器传送到负载,提供所需功率。
6. 反馈回路:输出信号通过电感L1和反馈耦合电容C2回馈
到中间级电子管,实现稳定的放大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组件,如电源滤波电容C4、C5和滤波电
阻R1,用于消除电源中可能的噪音和纹波。
以上是电子管功放的简化原理图描述,以及其中的组件说明。
电子管功放(胆机)和晶体管功放对比

电子管功放(胆机)和晶体管功放对比“胆”机是电子管机在港台地区的俗称,素以声音阴柔见长,晶体管机则以阳刚著称。
晶体管机的长处在于大电流、宽频带,低频控制力、处理大场面时的分析力、层次感和明亮度等要比电子管机优越,但电子管机的高音较平滑,有足够的空气感,具有一种相当部分人所喜欢的声染色,尽管声音细节和层次少了些,但那种柔和而稍带模糊的声音却是美丽的。
晶体管放大器的谐波能量的分布,直至十次谐波以上几乎是相等的量,其高次谐波量减少极小。
电子管放大器的谐波能量的分布,则是二次谐波最强,三次谐波渐弱,四次谐波更弱,直至消失。
可见,电子管放大器引起的主要是偶数的二次谐波,这种谐波成份非常讨人喜欢,恰如添加了丰富的泛音,美化了声音,而晶体管放大器产生的谐波中,奇次谐波份量相当大,这就会引起听感的不适。
此外,当放大器处于过载状态,发生削波时,电子管的波形较和缓,而晶体管则是梯形的平顶状,造成声音严重恶化。
所以电子管放大器的音色一般比较甜美温暖,特别是中频段更是柔顺悦耳,这也是电子管放大器得以在70 年代末东山再起,与晶体管放大器分庭抗礼的原因(当时,初期CD 机的声音较冷硬,正需这种放大器作补偿)。
但是晶体管也能制成线性度很高的放大器,它具有极高的指标,而且功率场效应管的传输特性极似电子管,制成的放大器失真特性与电子管相似,效率则更高。
电子管的内阻大,晶体管的内阻极小,故电子管放大器的阻尼系数远比晶体管放大器低,对扬声器的控制能力不利。
此外,电子管放大器需用高压电源、效率低、热量大、抗震性差、体积大、成本高、瞬态反应慢、低频及高频上段较薄弱、寿命较短等都是它的致命弱点。
可见电子管虽有其特有优点,但它比晶体管优秀则是一种误解,更没有必要把它们对立起来。
电子管机和晶体管机孰优孰劣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它们各有所。
电子管OTL功放原理及电路

电子管OTL功放原理及电路OTL是英文Output Transformer Less Amplifier的简称,是一种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
一. OTL电子管功放电路的特点普通电子管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负载为动圈式扬声器,其阻抗非常低,仅为4~16Ω。
而一般功放电子管的内阻均比较高,在普通推挽功放中屏极至屏极的负载阻抗一般为5~10kΩ,故不能直接驱动低阻抗的扬声器,必须采用输出变压器来进行阻抗变换。
由于输出变压器是一种电感元件,通过变压器的信号频率不同,其电感线圈所呈现的阻抗也不同。
为了延伸低频响应,线圈的电感量应足够大,圈数也就越多,因此在每层之间的分布电容也相应增大,使高频扩展受到限制,此外还会造成非线性失真与相位失真。
为了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子管OTL无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应运而生,许多适用于OTL功放的新型功率电子管在国外也不断被设计制造出来。
电子管OTL功率放大器的音质清澄透明,保真度高,频率响应宽阔,高频段与低频段的频率延伸范围一般可达10HZ~100kHz,而且其相位失真、非线性失真、瞬态响应等技术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二电子管OTL功放电路的形式图1(a)~图1(f)是OTL无输出功放基本电路。
图1(a)和图1(b)为OTL功放两种供电结构的方式,即正负双电源式和单电源供电方式。
在正负双电源式OTL功放中,中心为地电位。
这样可保证推挽电路的对称性,因此可以省略输出电容,使功放的频率响应特性更佳。
单电源式OTL电路为了使两只推挽管具有相同的工作电压,必须使中心点的工作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
同时,其输出电容C1的容量必须足够大,不影响输出阻抗与低频响应的要求。
图1(c)和图1(d)为OTL功放电子管栅极偏置的取法。
由于上边管阴极不接地,因此上边管的推动信号由栅极与阴极之间加入,而下边管的推动信号可由栅极与地之间加入。
至于其偏置方式,上边管可通过中心点对地分压后取出,而下边管的偏置电压必须另设专门的负压电源来供给。
胆机知识(很全)

胆机简介胆机(电子管功放):它是音响业界最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其显著的优点是声音甜美柔和、自然关切,尤其动态范围之大,线性之好,绝非其他器件所能轻易替代。
近年来人们对电声技术的提高发现电子管放大器能够发出晶体管所不能比拟的音色,所以时至今日电子管在音频领域又迅速走红。
由于电子管是电压控制放大器件,其失真成分绝大多数均为偶次失真,这在音乐表现上刚好是倍频程谐音,故而即使用仪器实测谐波失真较大(一般在2%以上),听起来非但没有生硬刺耳的失真感,反而有一种黄玫瑰般温柔厚实、甜腻动人的韵味,特别适合于播放田园诗般舒缓优雅的古典乐和中国民乐。
尤其在表现如(高山流水)、“渔舟唱晚”,“胡笳十八拍” 、“平沙落雁”等古筝古琴的空灵、通透、饱满、飘逸上,确有一种超凡脱俗、纤尘不染,甚至靓到不食人间烟火而返朴归真的感觉。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电子管(特别是一些老牌子电子管厂如长沙曙光、北京、PHILIPS以及前苏联生产的优质名管)的寿命得以数倍延长,更使得听厌了冷硬、干涩的数码的老一辈发烧友对电子管那种久违了的甜润柔美倍加怀念。
加上众多生产厂家的因势利导、推波助澜,终于使这个已有大半个世纪生命的耄耋老人重振五十年代的赫赫声威!2010年最新款出口版雅琴MC-10T胆机现货特价1870元不包邮、不参加店铺任何活动。
众所周知,胆机在90年代后重新兴盛,完全是依靠变压器技术的突破.胆机的听音效果之所以使人感到温暖、醇厚,主要取决于电子管器件本身的优点:1.电子管是一种工作在高电压小电流状态的电子器件,其输入阻抗较晶体管大得多,和多种信号源都能达到较佳的阻抗匹配,声音较为舒展自然;由于工作在数百伏的高压下,用它制作的放大器具有电压动态范围大,不易产生削波失真,声场延伸性好的特点。
2.电子管承受过载能力强,即使在使用中不慎输入极强的信号,也不易瞬间击穿短路而损坏电子管,只要外围电路不损坏,其工作状态会自动恢复;在输出过大的情况下,电子管产生的失真递增较缓慢,在听觉上不易察觉,使声场表现不会生硬刺耳,比较细腻温和;另外,相同型号和批号的电子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的一致性较好,即使发生损坏,互换也非常方便。
6P3P电子管甲类单端功放机拉丝不锈钢6N1推6P

6P3P电子管甲类单端功放机拉丝不锈钢6N1推6P455.0元6P3P电子管甲类单端功放机(拉丝不锈钢6N1推6P3P单端成品)最近售出7件客户评价:"是保安帮签收的,看了下好重,焊的还可以,还点了绝缘硅胶,感觉胆机的电子原件没有石机多,对电子管不是很懂,觉得就这几个原件能发声,刚开始没输出线用网线接的,声音好硬,没层次感,听了半个多小时,煲机,效果没什改善,最后买了专门的音箱线效果才上了一个层次,觉得还不错,到时候换个好点的喇叭试下,就是感觉电子原件好少,老板人不错,给个好评,就是老板可能太忙了,旺旺在线可回的太慢,机器继续试验中"客户评价:"东西很好,物流很慢,广州到南宁4天。
"客户评价:"第一次玩胆机,东西很漂亮,对音质提升也有帮助,关键是陈师傅人很好,因为音箱是后订的,陈师傅还给延长了付款期限,好评啊"客户评价:"很好,手工和布线很好很合理。
试听底噪几乎听不到。
值得购买。
"客户评价:"还好!"客户评价:"不错的胆机,性价比很高,正在煲机中,期待升级!谢谢陈师傅!辛苦了!"客户评价:"本人02年发烧至今,亲戚所做的关氏MA-one胆机、金嗓子功放,从丹特声到全套天朗海潮落地式,自己本来对音响要求还是极高的。
\n这次的搭配:\n1、功放-广大坛陈师傅做的手工纯胆机-500元\n2、音箱-中大玲韵-500元\n3、国产秋叶原信号线、音箱线若干。
-250元\n4、乐之邦-茉莉声卡-368元(声卡很重要,用集成去听就简直是对不起整套系统)\n\n如果音箱是肉身,这套功放可谓是灵魂,接入胆机的情况下,此套系统放在我5米的办公桌可谓刚好,听歌时候结像好,空气感、声场都发挥不错,三频调试均衡可谓难能可贵,低音打得恰到好处,不会太强,但是深度大,表现清晰,听《尘鼓》每个鼓点的细节都不会遗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真看完这个帖子,相信你就可以做成电子管功放了.
1,图纸可同时用于6P3P(6L6GC)家族和6550家族,这两种管子现在各厂都在生产。
其中6P3P,6N8P库存较多,不容易被炒作涨价。
2,采用6P3P输出功率为20W,采用6550输出功率为60W。
3,额定功率失真小于0.4%,功率管已配对。
4,R2参考中心值15K,调节R2使帘栅极供电电压为285V。
如有条件,帘栅极请采用稳压供电。
5,采用6P3P时,R1参考中心值75K,调节R1使6P3P屏流为32mA;采用6550时,R1参考中心值51K,调节R1使6550屏流为41mA。
直到今日,我评测一个胆机的最重要指标仍然是失真,尽管在很多主观流派中认为失真并不重要,甚至失真低=没韵味。
然而多年的实际测试和听音经验告诉我,越是低失真的胆机,给我带来的主观听感越好,韵味更丰富。
如果你一个无视指标的爱好者,看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本帖并不适合你。
下面开始介绍推挽胆机的一些设计理念和tips,我希望对于自己设计的爱好者能起到帮助作用。
在传统的推挽电路结构中,常见结构为以下几种:
1,电压放大+长尾倒相+功率级。
优点是增益高,用管少,开环频响较好;缺点是长尾倒相级对称性一般,需仔细调试。
2,差分放大+(驱动)+功率级。
优点是倒相对称性优秀,开环频宽较好;缺点是需要多一组负电源,不增加驱动级开环增益较低。
3,自平衡倒相+(驱动)功率级。
优点是用管少,增益适中;缺点是倒相级对称性一般,频响较窄。
4,电压放大+屏阴分割+(驱动)+功率级。
优点是用管少,倒相级无需调试;缺点是不加设驱动级增益低,频宽较窄。
由于架构1在用管,增益和稳定性方面都适中,比较适合初学者制作,本帖讨论将以一个电压放大+长尾倒相的推挽胆机架构作为分析对象。
A,输入级:架构1的输入级主要作用是提高电路的开环增益,为长尾倒相级提供合适的直流偏置。
由于长尾倒相级自身有一定增益,并不需要太大的输入电压,输入级可由多种方式组成:共阴,SRPP,叠串,u跟随
为了比较这些放大方式,我做了一次实验来测试比较它们的失真度,见表1
其中bp表示采用阴极旁路电容,ubp表示不采用阴极旁路电容。
除注明外都采用了旁路电容。
为了公平起见,表1中的各输入级采用了相同的输出电压。
基本涵盖了业余爱好者常见的输入级电路。
然而,这样的分析还是欠缺公平性,由于整体电路总是有大环路负反馈,输入级增益越高,反馈量越深,会等效降低它们产生的失真,为此,将表1按负反馈带来的收益等效计算,重新得到表2
表2仅分析三次谐波失真为例。
(注: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负反馈效果没有那么理想,会打一些折扣。
)
根据表1和表2的分析,采用两管的SRPP,叠串,u跟随并没有显著优势,而却需要多浪费一只电子管。
在电子管价格日益高涨的环境下,这只多余的电子管显然可以用于别处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我总是认为,SRPP及其类似设计用于架构1的输入级,是考虑并不完善的设计,多余的上部电子管除了增加耗电以外,没有获得任何明显的好处。
三种共阴电路都拥有较小的失真,然而五极管需要多余的帘栅极供电部分,并且会比双电子三极管增加配对的要求和增加一只多余的管座。
另外,五极管拥有较高的输出阻抗,对整机
开环频响不利,反而抑制了负反馈深度的增加,实际使用上不会如表2那么好。
综合结果,采用三极管共阴是性价比较高的方式,它们的失真较小,并且相比接下来会探讨的倒相级和功率级,都是微不足道的。
更重要的是,中u三极管6N8P(6SN7)拥有较低的输出阻抗,频宽较好,这给整体设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且在较低的屏压下也能很好的工作以配合长尾倒相级,因此成为了我设计电路的首选。
B:长尾倒相级
1,长尾倒相级的基本工作原理
长尾倒相级本质是差分放大器,主要特征是阴极采用电阻Rk替代差分常用的恒流源,这个电阻Rk被称为“长尾”。
它的特征和差分放大器是十分近似的,具体可查阅差分放大器,下面仅做一些简单的讨论。
由于Cg直流状态下视作开路,Rg为V2栅极提供了直流偏置,其值等于输入信号直流偏置。
交流状态,使Cg容抗远小于Rg,则Cg等效接地,V2管是典型的共栅放大组态,输入信号取自V1管阴极输出。
共栅放大输出和输入同相,又V1阴极输出信号和输入Ui同相,故U2和Ui同相。
V1是共阴放大,屏极输出信号和输入Ui反相,故U1和Ui反相,由此可得U1和U2反相,起到了倒相的作用。
2,长尾倒相的平衡问题
假设下管增益为A2,R1=R2,为了使长尾两臂平衡,U1/U2 = 1+R1/(Rk×A2),并可得R2/R1 = R2/(Rk×A2) +1
从上式可以看出,若要两臂平衡,则U2/U1应该趋近于1,要求R1/(Rk×A2)趋近于0,即要求分母尽可能大,分子尽可能小
于是可得出:下管增益A2越大,平衡度越好;Rk/R1越大,平衡度越好。
由于长尾倒相一般选择双三极管担当,两臂增益近似,因此当A2确定时,平衡度主要取决于Rk/R1。
然而Rk不可能过大,过大的Rk会形成较大的直流压降,使电源利用率降低,输出动态范围压缩。
所以高u三极管往往比较适合用于长尾倒相级,它们的A2较大,拥有更好的平衡度。
另一方面,长尾倒相级也是功放的推动级。
作为推动级,希望拥有较大的动态范围,较小的
失真,较低的输出阻抗。
此时高u管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其内阻较高,驱动功率管输入电容能力较弱。
所以中u低内阻三极管往往比较适合推动级。
长尾倒相级兼任推动级的时候,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矛盾,折中选择。
实际线路中,为了解决采用中u管的对称性问题,往往使得R2>R1,以保持两臂交流基本平衡。
以1楼图纸为例,下管A2=16.3倍,R1=33k,则
R2=R1×Rk×A2/(Rk×A2-R1)=33k×12k×16.3/(12k×16.3-33k)=39.6k,取R2=39k系列值
3,推动级的动态范围和问题
长尾倒相兼任推动级的动态范围可用做图法获得,采用普通共阴放大电路分析方法。
需要留意的是要扣除长尾电阻Rk上的压降,以及考虑功率管栅极电阻也是交流负载的一部分。
为了保证动态范围,一般推动级需要留有6db以上的裕量。
4,推动级的失真问题
由于长尾倒相级本质是差分放大,会抵消大部分偶次谐波失真,因此本级失真主要是由奇次谐波失真构成的。
为了降低奇次谐波失真,首先要选择奇次谐波失真较小的三极管,然后选择合理的静态工作点以获得较低的失真。
设计中,失真计算可以采用共阴电压放大级分析方法,利用做图法计算获得,相关介绍资料较多,本帖不再讨论。
关于三极管静态工作点选择定性分析:
1)对于选定的Q点,屏极电阻越高,奇次谐波失真越低
2)对于选定的屏极负载电阻,静态电流越大,失真度越低
3)较高的屏极电阻不容易提高静态电流,会缩减动态范围,增加大信号失真
4)过大的静态电流也会造成动态范围压缩,减短电子管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