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国学经典试题

合集下载

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小学生版

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小学生版

国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小学生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六书”之一?A. 象形B. 指事C. 形声D. 所有答案:A. 象形A. 象形2.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相远。

”的作者是?A. 孔子B. 王安石C. 苏轼D. 王应麟答案:D. 王应麟D. 王应麟3. 下列哪个不是《诗经》中的“国风”?A. 周南B. 召南C. 魏风D. 唐风答案:D. 唐风D. 唐风二、填空题1.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之,不亦说乎?______。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2. 《千字文》的开头是:“天地玄黄,______。

”答案:宇宙洪荒宇宙洪荒3. 下列诗句中出自《春晓》的是:“______,夜来风雨声。

”A. 明月几时有B. 胜日寻芳泗水滨C. 睡觉不觉晓D. 独在异乡为异客答案:C. 睡觉不觉晓C. 睡觉不觉晓三、简答题1. 请简述“六书”的概念及其含义。

答案:“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

“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

- 象形:通过图形来表示事物形状的方法。

- 指事: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添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方法。

- 形声:由意符和声符组合成一个字的方法。

- 会意: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 转注:将一个字的音义转移到另一个字上。

- 假借:借用一个字的形状或音来表示另一个字的意义。

2. 请列举出《三字经》中的“八德”。

答案:《三字经》中的“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和、平。

《三字经》中的“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和、平。

四、翻译题请将以下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见梁惠王,王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若曰仁义,斯利亦在其中矣。

’”答案: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问:“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将有什么利益可以给我的国家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足够了。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小学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小学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小学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古诗词类题一:古诗词填空醉里挑灯看,________半醒半__乘__来天阶___处时,_____。

梦远____江眠.答案:病树前蛇__灭鲛日___未__---客孤帆__点__烟笼____.题二:古诗词连线A. 春晓 1. 春眠不觉晓,B. 静夜思 2.明月照__林,C. 凉州词 3.床前明___月__是__天D. 登鹳雀楼 4.大漠__沙如浪,E. 月下独酌 5.白日依_山尽__如____答案:A-3, B-1, C-4, D-5, E-2.二、经典故事类题一:填空题孟母三______,为子擇______游学___显,一名把___藏答案:孟母三迁,为子选择邻。

游学有方,一名把盏藏。

题二:判断题据说古时候,有三英战______的故事。

对()错()答案:对三、古代典籍类题一:论述题请简要阐述《三字经》中的教育观。

答案:《三字经》是一本古代启蒙读物,以清晰简练的文字,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历史、地理等知识传递给孩子们。

《三字经》强调忠孝节义等传统价值观念,并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些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它强调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对师长的尊重和敬重,以及对他人的友善和善良。

这些教育观念对于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题二:选择题下面哪部古代典籍的作者是司马迁?A.《诗经》B.《论语》C.《左传》D.《史记》答案:D.《史记》结语:以上是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的小学部分,通过这些题目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培养。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小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诗经》中的“风、雅、颂”?A. 风B. 雅C. 颂D. 赋答案:D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B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易经》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答案:A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A. 谦虚B. 勤奋C. 好学D. 合作答案:A7.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教学方法?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谦虚B. 诚实C. 勤奋D. 好学答案:B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体现了哪种教育精神?A. 耐心B. 恒心C. 爱心D. 责任心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

答案:学而时习之2. “______,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对学习者的要求。

答案:温故而知新3. “______,小人喻于利”是《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

答案:君子喻于义4.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赞美。

答案:君子成人之美5. “______,不亦说乎”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态度。

答案:学而时习之6.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期望。

答案:君子慎独7.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赞许。

答案:君子不器8. “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期许。

小学国学经典竞赛试卷答案

小学国学经典竞赛试卷答案

小学国学经典竞赛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A. 性相近,习相远B. 性相近,习相远C. 性相远,习相近D. 习相近,性相远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儒家大师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桃夭》D. 《子衿》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易经》中的哪一篇: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的哪篇言论:A. 《论语·学而》B. 《论语·为政》C. 《论语·八佾》D. 《论语·里仁》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左传》,其含义是:A. 桃李树不言语,但下面自然形成小径B. 桃李树不言语,但下面自然形成小径,比喻人有德行自然能吸引人C. 桃李树不言语,但下面自然形成小径,比喻人有才华自然能吸引人D. 桃李树不言语,但下面自然形成小径,比喻人有德行和才华自然能吸引人1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的哪篇言论:A. 《论语·学而》B. 《论语·为政》C. 《论语·八佾》D. 《论语·里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

12. “_________,不亦说乎?”是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对学习的态度。

13. “_________,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对学习的要求。

三年级国学测试题

三年级国学测试题

三年级国学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64分)
1、《弟子规》分为、、、
、、、、。

2、、应勿缓,、行勿懒。

3、称尊长,、对尊长。

4、、夜眠迟,老易至,、
5、余力学文:不力行,、、
、、、、昧真理。

6、举杯邀明月,。

7、春潮带雨晚来急,。

8、《秋夕》,。

,。

9、《长相思》,,花柳青春人别离,。

,,两岸鸳鸯两处飞,。

二、判断题。

(18分)
1、我们要借用别人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

……………()
2、《弟子规》告诉我们受人恩惠要时刻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也应该时刻牢记。

……………………………()
3、“勿自爆,勿自弃。

”这句话没有错别字。

…………………()
4、“有缺坏”的下一句是“就补之”…………………………()
5、《弟子规》告诉我们看见别人缺点或者不良的行为,要懂得反应自己有无这样的缺点。

…………………………()
6、“老易至,惜此时。

”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相近。

………()
三、连线题。

(10分)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秋季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夏季
接天莲叶无穷碧,夏日荷花别样红。

冬季
四、学习了《弟子规》,你最喜欢哪一句话,并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呢?(8分)。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国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春晓》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孟浩然D. 王之涣答案:C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首诗?A. 《静夜思》B. 《望月怀远》C. 《月夜忆舍弟》D. 《月下独酌》答案:A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什么意思?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答案:A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苏轼答案:B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王之涣C. 杜甫D. 李清照答案:B7.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苏轼答案:A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苏轼答案:C9.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C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望岳》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枫桥夜泊》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张继。

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12. “__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绝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

答案:两个黄鹂鸣翠柳13. “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是《春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朱熹。

答案:胜日寻芳泗水滨14. “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是《静夜思》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小学国学经典竞赛试卷题库

小学国学经典竞赛试卷题库

小学国学经典竞赛试卷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什么?A. 性相近,习相远B. 性相近,习相近C. 性相远,习相近D. 性相远,习相远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的哪部著作中的话?A. 《诗经》B. 《尚书》C. 《论语》D. 《春秋》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的是什么?A. 桃树和李树B. 人的品质C. 道路D. 河流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王之涣C. 杜甫D. 李清照7.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 《道德经》B. 《庄子》B. 《韩非子》D. 《荀子》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屈原B. 陶渊明C. 李白D. 杜甫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 《易经》B. 《尚书》C. 《诗经》D. 《礼记》1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桃夭》D. 《子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弟子规》是________时期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它教导儿童如何________。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__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1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

15.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__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简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

小学生国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主张“______”。

答案:仁爱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

答案:孟子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______”是其开篇之作。

答案:关雎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的名言,体现了他对于______的态度。

答案:学习5.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答案:复习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中国古代的兵书?A.《论语》B.《孙子兵法》C.《诗经》D.《史记》答案:B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孟子B. 孔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B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成语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它们的花朵和果实吸引了人们前来。

C.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即使不张扬,也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D. 比喻人的行为和成就,即使不自夸,也会被人们所认可。

答案:C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哪首诗?A.《静夜思》B.《将进酒》C.《庐山谣》D.《赠汪伦》答案:A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A.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

B. 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C. 纸上谈兵是无用的。

D. 学习要结合实际。

答案: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当父母呼唤子女时,子女应立即回应,不得拖延,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2.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一个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谦虚的态度。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哪一条教诲?请解释其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国学经典比赛试题
一、古诗填空(21分)
1、天门中断楚江开,。

,山色空蒙雨亦奇。

2、天苍苍,,风吹。

3、九月九日是节,,为千古绝句。

4、灯明
5、《采莲词》
6、水南水北重重柳
7、,水村山郭酒旗风。

8、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三字经》(10分)
1、幼而学,。

幼不学,。

人不学,。

人不学,。

2、融四岁,。

香九龄,。

养不教,。

教不严,。

3、头悬梁,。

昔孟母,。

三、名人名言(14分)
1、温故。

,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

2、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是没有止境的。

3、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

为中华之崛起而。

四、课文内容填空。

(24分)
1、在中国,风筝有的历史,风筝又叫。

是风筝之都。

2、北京的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

3、赵州桥是李春参加设计和建造的石拱桥,距今年了。

4、孔子又叫、。

老子又叫。

老子是家。

5、盘古是个的人。

6、列文虎克发明。

法布尔是家。

他经过实验发现。

五、关联词填空。

(10分)
1、这座桥坚固,美观。

2、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尊重他们的品行。

3、今天的作业不完成,那么明天的作业加上今天的更多。

4、我们是学生,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5、这件事你做的就是他做的。

六、连一连。

(16分)
1、
子卯寅丑午未巳申亥酉辰戌虎鼠兔马牛蛇羊猪鸡猴龙狗
2、
六月一日重阳节
七月一日儿童节
九月九日建党节
十月一日教师节
九月十日建军节
八月一日国庆节
七、改错字(5分)
1、老师在见。

()
2、舍近救远。

()
3、轻重到置。

()
4、暖暖上升。

()
5、学无止镜。

()2010年报检员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单选题
1、通过报检员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取得《报检员资格证》后,()内未从事报检业务的,《报检员资格证》自动失效。

A.6个月
B.10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d
2、自理报检单位应在()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A.报检地
B.报关地
C.工商注册地
D.A.B.C都可以
[答案]c
3、报检单位在按有关规定办理报检,并提供抽样、检验检疫的各种条件后,有权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在()内完成检验检疫工作,并出具证明文件。

A.合同规定的装船期限
B.国家质检规定的检验检疫期限
C.货主要求的期限
D.代理单位要求的期限
[答案]b
4、报检员遗失《报检员证》的,应在()日内向发证检验检疫机构递交情况说明,并登报声明作废。

A.5
B.7
C.10
D.14
[答案]b
5、报检单位的组织机构、性质、业务范围、名称、法定代表人、法定地址及隶属关系等发生重大改变和变动,应于()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原报检备案登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提出变更申请。

A.15
B.7
C.10
D.30
[答案]a
6、检验检疫机构对自理报检单位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