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必背三年级下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1. 原文选段。

-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 学习要点:- 教导孩子要尊师敬友,注重礼仪修养。

- 通过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向孩子传递孝道和悌道(兄弟友爱)的重要性。

2. 背诵与记忆方法。

- 可以采用分段背诵的方式。

先理解每一段的意思,比如先理解关于黄香和孔融故事的这两段。

- 制作简单的记忆卡片,一面写原文,一面写解释,随时复习。

3. 拓展阅读与故事。

- 除了黄香和孔融的故事,可以找更多古代孝子和悌道的故事,如闵子骞芦衣顺母的故事。

闵子骞的继母对他不好,冬天给他穿芦花做的衣服,而给他的两个弟弟穿棉衣。

他父亲知道后要休妻,闵子骞却为继母求情,他的孝行感动了继母,后来继母对待他如同亲生儿子。

1. 原文选段。

-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 解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不要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 学习要点:- 这是在教导孩子如何对待父母,培养孩子的恭敬心和孝顺的品德。

- 可以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如听到父母叫自己时及时回应等。

2. 课堂活动建议。

-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父母呼、命、教、责的场景,让孩子们在表演中体会如何正确对待父母。

- 家庭作业:让孩子回家记录一周内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好与不好的情况,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改进。

3. 文化内涵挖掘。

完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

完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

完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班级姓名一、古诗文背诵积累:(十首)1.杜甫的《绝句》:江山在夕阳下格外美丽,春风吹拂着花草的香气。

泥土化作了飞翔的燕子,沙滩变得温暖,鸳鸯在睡梦中舒适地蜷缩着。

2.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林外,桃花盛开,春江的水已经暖和,鸭子们已经知道了。

路边长满了蒌蒿,芦苇短小,这正是河豚欲上钩的时候。

3.曾几的《三衢道中》:梅子黄熟的时候,每天都是晴天,小溪水流干了,只能步行穿过山林。

绿荫依旧,沿途还有黄鹂鸟唱出动听的歌声。

4.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的美景,我曾经深深地体会过。

太阳从江面升起,花朵红得比火还热,春天到来时,江水变得绿得像蓝色。

这一切,谁能不想起江南?5.《韩非子・五蠹》的《守株待兔》:宋代有一个耕田的人,他的田地里有一根树。

一只兔子撞到树上,颈骨折断而死。

他以为每只兔子都会撞上这根树,于是他放下耕具守株待兔。

可惜,他再也没有捕到兔子,反而成为了宋国的笑柄。

6.王安石的《元日》: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春风送来了温暖,屠苏酒也要换新了。

千家万户的门窗都敞开着,太阳高悬在空中,人们用新符号换掉旧符号,迎接新的一年。

7.杜牧的《清明》:在清明节这个时节,雨水不停地下着,行人的脚步几乎要断魂。

我问路边的酒家在哪里,牧童远远指着杏花村。

8.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身在异乡,成了异乡人,每当佳节来临,我更加思念亲人。

我知道我的兄弟登上了高山,插上了茱萸,只可惜我不在他们身边。

9.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我独自爱上了涧边的荒草,上面有黄鹂鸟在深树林中歌唱。

春潮带着雨水,晚上来得很急,野渡没有人划船,只有船自己横在水面上。

10.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四月的花儿已经凋谢,唯有山寺里的桃花依然盛开。

我长久地思念着春天,却找不到它的踪迹,不知道它是否已经到了这里。

二、成语背诵归纳: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三年级(下册)语文国学背诵篇目

三年级(下册)语文国学背诵篇目

2020年春期三年级国学背诵篇目第6课不违仁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雍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第9课宽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公冶长》)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卫灵公》)第14课君子与小人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子曰:“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路》)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第16课乐多贤友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伤田家》【唐】聂夷中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三年级国学

三年级国学

三年级国学
一、孟子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

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3、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
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太甲》曰:‘ 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

’ 此之谓也。


二、古诗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lù)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青箬(ruò)笠(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语文 三年级下 背诵内容

语文 三年级下 背诵内容

语文三年级下背诵内容以下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部分背诵内容:
1.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 《三衢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5.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6.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汇总

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汇总

目录第一单元论语(一) (2)(二) (7)第二单元春意阑珊1.初春小雨韩愈 (15)2.春晴王驾 (18)3.春日偶成程颢 (21)4.春怨金昌绪 (24)5.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26)第三单元论语(三) (31)(四) (35)第四单元怡情山水1.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42)2.滁州西涧韦应物 (45)3.山亭夏日高骈 (48)4.江雪柳宗元 (51)第五单元百家姓百家姓 (56)第六单元依依别情1.别董大高适 (66)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69)3.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73)4.送友人李白 (76)5.送友人入蜀李白 (80)第七单元故土情思1.次北固山下王湾 (84)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87)3.江南旅情祖咏 (90)4.同王徵君洞庭有怀张谓 (94)5.黄鹤楼崔颢 (98)第八单元祖国名胜1.圣果寺释处默 (103)2.登兖州城楼杜甫 (106)3.禹庙杜甫 (109)4.登总持阁岑参 (112)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学而第一(一)◎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yuè)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yùn)⑧),不亦君子⑨乎?”◎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tì)②,而好犯上者③,鲜(xiǎn)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

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⑧?”◎子曰:巧言令色①,鲜(xiǎn)②仁矣。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xǐnɡ)②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二)◎子曰:“道①千乘(shènɡ)之国②,敬事③而言,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tì),谨④而信,泛(fàn)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小学三年级国学必背篇目

小学三年级国学必背篇目
小学三年级
《千字文》:《资父事君》《上和下睦》《坚守情操》《行善积德》
《幼学琼林》:《气象》《礼辞》《用语》
《声律启蒙》:《鱼》《佳》《真》
诗词:1.《早发白帝城》(李白)
2.《望天门山》(李白)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春夜喜雨》(杜甫)
5.《枫桥夜泊)》(张继)
6.《忆江南》(白居易)
7.《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8.《观书有感》(朱熹)
《鲧禹治水》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卧薪尝胆》源自《滥竽充数》《水滴石穿》
《狭路相逢勇者胜》
1.拜年的文化内涵
2.春节习俗——贴窗花
3.取名习俗
4.寿礼习俗
5.清明节习俗
1.了解川剧
2.了解“剪纸”
3.开县竹凉席
4.开州民歌
5.鉴赏《采茶扑蝶》(江西民歌)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资料一、古诗文背诵积累:(十首)1.唐代XXX《绝句》江山在美丽的夕阳下显得更加美丽,春风中花草的香气更加浓郁。

泥土软化了,燕子在飞翔,沙土温暖了,XXX在睡觉。

2.宋代XXX《惠崇春江晚景》竹林外面有几枝桃花,XXX水暖鸭子先知。

河岸上长满了蒌蒿和芦苇,这正是河豚欲上岸的时候。

3.宋代曾几《三衢道中》XXX的时候,每天都是晴天,小溪泛满了我走过的山路。

绿树成荫,不比我来时少了几声XXX鸣叫。

4.唐代XXX《忆江南》江南的景色真美,我曾经深深地爱过。

日出时江边的花朵红得像火,春天来了江水像蓝宝石一样绿。

我怎能不想念江南呢?5.《韩非子・五蠹》守株待兔有个宋朝的农夫,他的田地里有一根树桩。

一只兔子撞到树桩上,脖子断了。

他就把锄头放下,守着树桩,想着再抓到兔子。

但兔子再也没有出现,最后他成为了XXX的笑柄。

6.宋代XXX《元日》爆竹声中一年的岁数就过去了,春风送暖带着喜庆的气息。

千家万户都挂着新的桃符,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7.唐代XXX《清明》清明时节,雨水不断地下着,路上的行人都感到心情沉重。

问问路边的酒家在哪里?一个放牛娃远远地指着杏花村。

8.唐代XXX《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一个人在异乡做客,每到佳节倍感思念亲人。

虽然遥远,但我知道我的兄弟们正在高山上插着XXX,只可惜其中少了一个人。

9.唐代XXX《滁州西涧》我喜欢涧边的幽草,上面有XXX在深林中鸣叫。

春潮带着雨水迅速地涨上来,野渡上空没有人,只有一艘船横在那里。

10.唐代XXX《大林寺桃花》四月的花儿已经谢了,只有山寺里的桃花还在盛开。

我长久地思念着春天,但却找不到它的踪迹。

二、成语背诵归纳:1.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2.八字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典诵读: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经典要义: 1.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2.得黄金百,不得季布一诺。
3.四海之广,不患无贤,而患在信用之不至尔。 4.邻里能相存。
5.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6.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7.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8.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9.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10.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