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钱塘江畔”-浙江省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

合集下载

《观潮》教案(八年级下册)

《观潮》教案(八年级下册)

一[教材把握]1课文解读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

观潮也成了古今盛事。

本文就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本文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高超技术和观潮的人群之盛。

既像一幅风景画,又像一幅风俗画。

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使读者应接不暇,如临其境,受到美的陶冶。

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盛,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开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总括全文,接着交代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

描绘又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出之,简短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时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表现了出来。

最后用杨万里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既呼应了首句,又为下文作了铺垫。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

开头仍是一句总述,说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时候教练水军。

然后描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短短一段文字,却生动描绘了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不仅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这时潮水已经到来,众多的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作精彩表演。

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

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本文确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

2教学设计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七节“钱塘江畔”——浙江省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七节“钱塘江畔”——浙江省

地形特点
地形特点描述
• 浙江省北部为水网密布的杭嘉湖平原,西
部和南部为丘陵、山地,整个地势由西南 向东北倾斜。全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 形成了众多的港湾,如杭州湾。 ,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 2100多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
发达的交通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美景
课堂总结
1地理位置与地形 2发达的交通与经济 3丰富的旅游资源
当堂训练
1.浙江省山地多,平地少,其平原主要位于 1.浙江省山地多,平地少,其平原主要位于 (A ) A北部 B东部 C西部 D南部 2.下列河流没有流经浙江的是 (A ) 2.下列河流没有流经浙江的是 A长江 B钱塘江 C京杭运河 D富春江
思考: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哪一种自然景观?
钱塘江潮
读课文47页杭州湾及钱塘江口图,思考观赏钱塘江涌潮的最佳地点在哪里? 读课文47页杭州湾及钱塘江口图,思考观赏钱塘江涌潮的最佳地点在哪里?
河姆渡遗址
古城绍兴
兰亭
海天佛国— 海天佛国—普陀山
兰溪诸葛八卦村
东南第一山——雁荡山 东南第一山——雁荡山
发达的沿海经济
• 1.对照地图册p18和p20,找出以下主要城 1.对照地图册p18和p20,找出以下主要城
市:杭州、宁波、温州。再找出舟山群岛、 东海、钱塘江。 • 2.思考:你认为浙江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2.思考:你认为浙江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舟山渔场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当堂训练
3.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 A ) 3.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A舟山渔场 B黄渤海浴场 C南海沿岸渔场 D北部湾渔场 4.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的名山是 ( A ) 4.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的名山是 A福建武夷山 B江西井冈山 C四川峨眉山 D浙江普陀山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湘教版5篇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湘教版5篇

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湘教版5篇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湘教版5篇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即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法,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湘教版,欢迎阅读!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湘教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教学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教学过程:引入中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涵盖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让我们来认识祖国各地的面貌,畅游神州大好的河山吧!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封冻状况封冻不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2、阅读P3秦岭和淮河的阅读材料3、活动(1)读图5—1,完成下列任务。

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

八年级地理下册 期末复习导学案1 湘教版(2021-2022学年)

八年级地理下册 期末复习导学案1 湘教版(2021-2022学年)

期末复习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并了解地理概况.2.在地图上找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3。

了解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掌握各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4.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口、民族及主要城市。

5.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矿产资源分布对工业的影响.6.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资源、城市分布及农牧业生产特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7。

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地形及分布,并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8。

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主要民族、交通方式、城市及工业部门。

9.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种类、分布及主要的资源、工业类别。

10.理解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二、预习要点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2。

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及基本概况。

3。

了解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各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4.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

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资源、城市分布及农牧业生产特点。

6。

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特征.7.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特点。

8.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的优势条件。

三、课上自测1.下列省区中,秦岭—-淮河一线没有穿过的是( )A。

甘肃B.陕西 C。

河南 D.山东2.下列不属于秦岭—淮河意义的是()A。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C。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3。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A。

纬度位置 B.地势高低 C.交通条件 D.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4.青藏地区与其他区域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

地形因素B.经济因素 C。

交通因素 D.纬度因素5。

你的家乡位于我国的哪一区域( )A。

2021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导学案

2021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导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学校: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目录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六章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第六章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第七章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第七章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第七章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七章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第八章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八章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了解秦岭—淮河线地理位置、其南北两侧地理差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2、运用地图,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分界线及地理区域的位置。

3、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索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观察判断掌握新知,通过主动合作探究解决疑惑。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差异。

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位置。

【教学方法】以学促教,达标过关【教具使用】1、四大区域分布图2、多媒体、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理景观对比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哪些界线要经过秦岭-淮河,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秦岭—淮河线是_________走向,结合我国政区图,秦岭—淮河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

《钱塘江畔——浙江省》课件1(16张PPT)(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钱塘江畔——浙江省》课件1(16张PPT)(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水产品、 柑橘、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盖率达59.4%, 居全国前列。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野 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3种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 物名录。
浙江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石煤、明矾石、叶蜡 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等储量居全国首位,萤石 居全国第2位。
国人均水平。
想一想:1.红色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2.浙江的气候的特点是?
春季,东亚季风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交替 季节,南北气流交会频繁,低气压和锋面活动加剧。 浙江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 大风,全省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所以称为“春 天孩儿脸,一日变三遍”。
夏季,随着夏季风环流系统建立,浙江境内盛行 东南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浙江天气 有重要影响,而北方南下冷空气对浙江天气仍有一定 影响。初夏,浙江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 季节,暴雨、大暴雨出现概率增加,易造成洪涝灾害; 盛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浙江易出现晴热干燥天气, 造成干旱现象;夏季是热带风暴影响浙江概率最大的 时期。浙江夏季气候特点为气温高、降水多、光照强、 空气湿润,气象灾害频繁。
秋季,夏季风逐步减弱,并向冬季风的过渡,气旋 活动频繁,锋面降水较多,气温冷暖变化较大。浙江秋 季气候特点:初秋,浙江易出现淅淅沥沥的阴雨天气, 俗称“秋拉撒”;仲秋,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浙江 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即所谓 “十月小阳春”天气;深秋,北方冷空气影响开始增 多,冷与暖、晴与雨的天气转换过程频繁,气温起伏 较大。
但只要合理捕捞,就能永续利 用。
杭州西湖,旧名金牛湖、明圣湖、钱塘湖,也称西子湖,三面 云山怀抱,一面濒临城区,湖面6.3平方公里,环湖15公里。以西湖 为中心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人间 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之美,美在自然与人工的绝 妙融合、湖山与人文的浑然相凝。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西湖筑堤, 也留下了“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眷恋;苏东坡任 杭州通判、知州时,在筑就苏堤的同时,还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 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岳湖和小 南湖五部分,孤山为西湖最大的天然岛屿,小瀛洲、湖心亭、阮公 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形成“一山、二堤、三岛、五 湖”的基本格局。

湘教版地理八下《“钱塘江畔”——浙江省》ppt课件_67张69页PPT

湘教版地理八下《“钱塘江畔”——浙江省》ppt课件_67张69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湘教版地理八下《“钱塘江畔”—— 浙江省》ppt课件_67张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一、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1、粮食、肉类、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棉花人均超世均。

2、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但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3、农业生产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四、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1、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2、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因地制宜:丘陵—副业、经济林;山地—林业;平原盆地—种植业;高原—畜牧业;水域—渔业第二节工业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我国工业的发展1、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2、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旧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城市,新中国一方面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在中部、东北和西北地区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三、能源工业的分布1、最大能源的煤炭工业分布:(1)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省是我国产煤最多的首。

(2)基地:山西的大同、阳泉;河北的开滦、峰峰;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霍林河;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贵州的六盘水、江苏的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

2、第二大能源的石油工业分布:(1)基地:黑龙江的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和山东交界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陕西和内蒙交界的神府—鄂尔多斯油田(2)新疆是未来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3、潜力巨大的水能开发地区: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四、钢铁工业的分布:钢铁工业大多分布在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如辽宁的鞍山、四川的攀枝花、湖北的武汉;上海宝钢有靠近市场和便利的海运等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明珠”——上海市
“钱塘江畔”——浙江省
主备人:审核:编号:学生姓名:班级:
一、学习目标:
1、上海市地形。

2、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3、上海市是世界上著名大港。

4、浦东经济开发区。

5、浙江省的地理位置。

6、浙江省地形。

7、浙江省旅游资源。

8、浙江省的经济。

二、重难点:
1、上海市的城市职能
2、上海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3、浙江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自主学习
学生预习并完成:
1、上海市地形:坦荡,平均海拔高度只有左右。

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前沿,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
条件交通便利——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发达
2、最大的工业城市经济腹地广阔——长江流域
传统工业:机械、纺织、化工、冶金等
新兴工业:汽车、电子、航天、航空等
3、世界上著名大港,既是河港,又是海港。

4、浦东经济开发区:建设高水平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
5、浙江省的地理位置:东南沿海,全国岛屿的省区(舟山群岛)
6、浙江省的地形:北部位杭嘉平原,西部、南部为丘陵、山地。

特点:丰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居全国第一
7、浙江省的旅游资源:
包括:西湖、钱塘江大潮、普陀山、雁荡山等
重点:业、交通运输业和业
8、浙江省的经济:
格局:以为中心,以宁波和这两个沿海开放城市为先导
四、合作探究
从你的家乡到上海怎么走?说一说具体路线。

五、课堂检测
1、上海市最大的经济增大点是()
A、宝山
B、浦东
C、浦西
D、崇明
2、下列关于上海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海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
B、上海市区位于长江沿岸
C、目前浦东新区是上海最大的经济增大点
D、上海市的经济腹地覆盖全国
3、下列一组城市中,都是浙江省的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杭州、宁波
B、绍兴、温州
C、宁波、温州
D、杭州、福州
4、下列降水量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杭州的降水情况的是()
A、210㎜
B、1012㎜
C、55㎜
D、2000㎜
5、我的第三大岛①是()
A、台湾岛
B、海南岛
C、青岛
D、崇明岛
6、关于上海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长江和东海交界处
B、位于钱塘江与黄海交界处
C、位于东海与黄海交界处
D、位于京沪线与沪杭线交汇处
7、经过上海市区的两条铁路干线是()
A、京九线、浙赣线
B、浙赣线、京沪线
C、沪杭线、皖赣线
D、京沪线、沪杭线
8、浦东与浦西是以②为界,则②为()
A、扬子江
B、黄浦江
C、苏州河
D、沪宁高速公路
9、老上海人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说明了过去()
A、浦西环境优美
B、浦东环境污染严重
C、浦东经济落后,生活贫穷
D、浦东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裕
课时作业
1、上海北临_____________,东濒_____________所以说,上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

2、经过浙江省的主要铁路线有()
A、浙赣线、京沪线
B、沪杭线、浙赣线
C、沪杭线、京沪线
D、陇海线、京九线
3、旅游资源丰富,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的数量居全国首位的是()
A、广东
B、海南
C、浙江
D、福建
4、下列风景名胜不在浙江省的是()
A、典雅纤巧的苏州园林
B、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
C、海天佛国普陀山
D、叠翠奇峰的雁荡山
5、全国最大的渔场是()
A、青岛渔场
B、南海渔场
C、渤海渔场
D、舟山渔场
6、浙江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是()
A、涌江
B、钱塘江
C、长江
D、飞云江
7、上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其中“河”是指()
A、长江
B、黄埔江
C、苏州河
D、吴淞江
8、浙江省宁波东南350千米的春晓油气田的开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迈进了一个新时代,从所属边缘海来看,春晓油气田位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9、连接上海市和浙江省杭州市的铁路干线是()
A、京沪线
B、沪杭线
C、浙赣线
D、湘黔线
10、下列旅游胜地不在浙江省境内的是()
A、水泊梁山
B、钱塘江潮
C、雁荡山
D、杭州西湖
11、浙江省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A、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
B、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
C、制糖业、服务业
D、种植业、旅游业、服务业
12、读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长江干流航线相交的铁路线自西向东是:
①,②,③,④,⑤;
(2)图中字母代表的经济特区是:A , B ,C ,
D 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3)该地区缺少煤炭资源,但水资源丰富,其中位于长江的支流河上的
E 水电站,是我国目前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干流上的
F 水电站正
在建设中,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4)G为我国十大名胜之一的(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