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莆田二十四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莆田市中职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及答案

2024年莆田市中职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及答案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 6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黑色水笔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题,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20 分)(一)选择题(15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A.造诣(yì) 刹(shà) 那气氛(fèn) 叱咤(zhà)风云B.譬(pì) 如贮(chǔ) 藏打烊(yànɡ) 步履蹒(mán)跚C.绽(zhàn)放殷( yīn)勤租赁(lìn)舐(shì) 犊情深D.哺(fǔ) 育粗犷 (ɡuǎnɡ) 慰藉(jí)蓦然回首(mò)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A.腼腆闲遐笑靥相应成趣B.辐射寒暄苍穹言简意赅C.惆怅渎职睿智乐不可支D.徜徉缥缈休憩相濡以沫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C )A.莆田区域菜品的鲜美之味、地域之味、文化之味,让人回味无穷。

故乡的味道,是永远的乡愁记忆。

B.每到年底,人人盼着围炉夜话。

记挂与被记挂,宛若一帖帖“心灵暖宝宝”,为我们注入阵阵暖意。

C.历史大潮,浩浩荡荡,时代列车,疾速奔驰。

应该说,发展是不可逆的趋势,前行是不可挡的潮流。

D.每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要记得告诉自己: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

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春节期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新春元宵文旅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慕名而来,街上的人摩肩接踵,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B.如今的莆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民生事业欣欣向荣,人居环境优美宜人,一幅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检测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检测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检测试题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期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存在着不同理解。

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

这种观点的形成原因较为多样和复杂,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来源。

黑格尔就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进取和创新的,这种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差异。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

中华传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品格,海洋特质是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之一。

中国既有广袤的大陆,也有辽阔的海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久的海洋文化,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发现了海蚌壳、海鱼骨等遗存。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逐渐丰富和拓展。

秦始皇曾数次东巡,并派徐福率众东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上航行的明确记载。

《庄子》《山海经》等大量早期古代经典文献中也都不乏对海洋的描述,特别是刳木为舟、煮海为盐等记载,都是时人利用海洋的真实写照。

汉代则有了国人走向远海更为具体的文献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扬帆远航,贸易与交流东到日韩,南至东南亚各国。

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

三国时期,造船技术进一步提升,魏国曾在青、兖、幽、冀四州大造海船,当时东吴的造船业最为发达,船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分隔舱技术,即使个别船舱受损进水也不影响航行。

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派遣船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海上远航,远至台湾、东南亚等地。

唐代不仅陆上疆域广阔,对于海洋的控制和影响也实现了空前拓展。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 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 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模拟试题高二语文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命题范围:必修下册试卷难度:中档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A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因为……所以”强加因果。

由原文“科学发现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这需要文化底蕴的涵养。

科学与人文传统、人文关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知,艺术人文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但“很多科学大师热爱文学艺术”和“艺术人文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科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A。

2.B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人文则是主观感受,是从想象出发的”于文无据。

且人文艺术也源自生活,尊重客观事实。

故选B。

3.D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观点:科学与人文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ABC均为科学家重视人文艺术;D只重人文传统,轻视科学技艺。

故选D。

4.①科学家具有理性(求真、怀疑、质疑)精神:袁隆平不迷信西方权威,下地观察,反复实验,最终攻克杂交水稻难关,体现了科学家的理性求真精神。

(或:屠呦呦通过反复实验,坚持研究,提高青蒿的抗疟效果,体现了科学家的理性求真精神。

或:钟扬已经成功地收集到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但他仍深入高原采集种子,体现了科学家理性求真的精神。

)②科学家具有创新精神: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时,采用了国内外没有先例的方法,坚持研究并取得成功,体现出他的创新精神。

(或:屠呦呦创建低温提取青蒿抗疟的方法,发现青蒿素,开发新抗疟药物,体现了科学家的创新精神。

或:钟扬作为植物学家,为人类建了一个种子的“宝库”,体现了他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

)③科学家具有爱国精神:袁隆平因我国的普遍饥荒投入农业研究,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体现出他的爱国思想。

(或:屠呦呦研发青蒿素,将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体现了科学家的爱国精神。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Word版缺答案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Word版缺答案

福建莆田二十四中2014-2015上学期期中考高一语文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戴望舒《雨巷》)3.但我不能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4.(),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 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二)文言文阅读(27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8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4-2025学年度莆田二十四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湍.急赝.品凋.零宣.闹B.信.手嘈.杂沟壑.悯.然C.阁.楼萧.瑟收敛.缭.倒D.吸取..镶.嵌杜娟.环佩.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君臣固守以窥周室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合从缔交,相与为一3.对下列加点实词的说明,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数.罟不入洿池(细密)B.非我也,兵.也(士兵)铸以为金.人十二(铜)声非加疾.也(强)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断绝)D.内立法度,务.耕织(致力)故不积跬.步(古代指跨出一脚)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船浆)4.下列句式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2分)()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 今年我国南方先是持续大旱,江河湖泊几乎见底,而现在又是大涝,一段时间以来,南方各省暴雨连连,江河满溢,积水成渊,洪涝灾难频现。

B. 在刚刚结束的“2024—海上联合”中俄联合海上军演中,中国的“022”轻型隐身导弹艇的上佳表现,引发了世界的关注,它的隐身性能和机动敏捷的打击实力,不但赶上了世界同类舰艇,而且大有青出于蓝的势头。

C. 我对他那种锲而不舍的工作热忱和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始终是特别敬佩的,正是有了他的这种热忱和作风,我们这个团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 今年,正在西瓜上市的季节,江苏却出现“瓜裂裂”现象,大面积的西瓜因为不恰当地运用了膨大剂,导致西瓜一个个的“爆炸”,这种“瓜裂裂”现象,不能不叫人叹为观止。

第 1 页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俄罗斯总统普京欢迎土耳其重回俄罗斯怀抱,两国首脑对于加强两国能源领域合作实行了会谈。

B.为平稳有序地度过目前电力惊慌阶段,山西省将接着依据“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和供热。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达标测试卷(基础A卷)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达标测试卷(基础A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试卷(基础A 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1.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一带电质点从P 点沿着电场线方向运动,若只受静电力作用,质点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是( )A. B. C. D.2.如图,静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有M N 、两点,箭头代表电场的方向,则( )A.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低B.M 点的场强大小一定比N 点的大C.电子在M 点的电势能比在N 点的低D.电子在M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一定比在N 点的大3.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杆MN ,如图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a b c E E E 、、,三者相比,则( )A.a E 最大B.b E 最大C.c E 最大D.a b c E E E ==4.(多选)下列图中P 是一个带电体,N 是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空腔,在下列情况下放在绝缘板上的小纸屑(图中S )不会被吸引的是( )A. B. C. D.5.如图所示,在O 点放置一点电荷Q ,以O 为圆心作一圆。

现将一试探电荷分别从圆上的B C D 、、三点移到圆外的A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B 移到A 的过程中静电力做功最少B.从C 移到A 的过程中静电力做功最少C.从D 移到A 的过程中静电力做功最多D.三个过程中静电力做功一样多6.真空中存在一个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mgE q=,一根不可伸长、长度为l 的绝缘细线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 点。

把小球拉到使细线水平的位置A ,再由静止释放小球,则在从释放小球至小球运动到O 点的正下方B 的过程中( )A.小球运动到B 点前的瞬时,速度恰好为零B.小球运动到B 点前的瞬时,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为mgC.小球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做曲线运动D.小球运动到B 点前的瞬时,其动能为2mgl7.(多选)如图所示,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D 是BC 的中点,A B C 、、的连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m 60AB L ABC =∠=︒,,电场线与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 点的电势为5 V ,B 点的电势为5V -,C 点的电势为15 V ,据此可以判断( )A.场强方向由C 指向BB.场强方向垂直于A D 、连线指向BC.场强大小为10V/m LD.场强大小为203V/m 3L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 点和N 点的电势分别为M N ϕϕ、,粒子在M 和N 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M N a a 、,速度大小分别为M N v v 、,电势能分别为p p M N E E 、。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14分)1.(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

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

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

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

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

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

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

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

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

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

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

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

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

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

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

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

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

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

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

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

守望是一种角度。

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

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_,发号施令。

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率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

(_________)。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

他们关心物质价值甚于关心精神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或者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空虚,灵魂变得平庸,就绝无幸福可言。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赴汤蹈火/指点江山/安居乐业/超世绝伦B.赴汤蹈火/高谈阔论/安身立命/超世绝伦C.冲锋陷阵/高谈阔论/安居乐业/超凡脱俗D.冲锋陷阵/指点江山/安身立命/超凡脱俗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以,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B.但是,在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之外,我们更需要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

C.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D.所以,在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之外,我们更需要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关心物质价值甚于关心精神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空虚,灵魂变得平庸,就绝无幸福可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郑玲玲、陈秋
数学:章惠榕、张丽芳
英语:邱雪诗、黄美诗
物理:张丽芳、林黎韵
化学:张丽钦/林琳
生物:董春妹、许淑梅
语数英前10名:章惠榕362、陈秋345、林利群343、郑慧颖340、林白雪340、郑玲玲340、林琳335、郭煌荣334、张丽芳331、张丽青331、林玲331、黄美诗331.
理化生前10名:郑阳煌284、董春妹263、许淑梅256、陈少斌255、张丽芳248、
林黎韵247、张丽钦244、章惠榕243、林琳335、宋丽青331.
进步明显者:刘雪荣、郑伟。

创立或保持历史最佳成绩者:章惠榕、张丽芳、董春妹、林利群、林黎韵、宋丽青、陈秋、黄美诗、孙益鹏、余淑蓉、刘雪荣、郑伟。


340、郑玲玲340、1、黄美诗331.
、宋丽青、陈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