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农学大纲变化详解之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理论大纲农学、植保、园艺、资环、水保本科

《植物生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1014102适用专业:农学、植保、园艺、资环、水保本科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开设学期:第三学期教学时数:44+26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植物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农、林、园艺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从理论研究阐明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形态建成的综合反应。
其内容有:细胞生理;光合、呼吸、营养、水分等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逆境生理。
为农学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地位和任务:植物生理学是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植保、园艺、资环、水保本科等植物生产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该课程,不但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准备,也可为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供必要的基础。
3、总体要求:(1)在讲清植物生理功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注意理论的实践性和地区性特点;注意引进学科新内容,介绍前沿新动向。
(2)在保持本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
(3)在对重点章节或实验可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配合复习题及作业,使学生能全面地掌握本学科涉及的基本知识内容,并能够为农业生产服务,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注意与有关学科的衔接,并要注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起到专业基础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4、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植物学、高等数学、普通化学、通用物理、通用化学和生物化学等。
5、修订的依据:本大纲修订的依据如下: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国家各类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教学的要求;我校对本科生人才培养定位的有关规定。
二、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发展简史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教学内容:植物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
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面临的任务。
植物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3、重点与难点: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题库(真题-植物细胞生理)【圣才出品】

第2章植物细胞生理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在植物细胞膜中含量最高的是()。
[2015研]A.硫脂B.磷脂C.糖脂D.固醇【答案】B【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也有少量的糖。
脂类包括磷脂(如卵磷脂、脑磷脂)、糖脂、硫脂等。
磷脂是构成膜脂的基本成分,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糖脂在膜脂中的含量一般在5%以下;硫脂、胆固醇在膜脂中的含量较低。
因此,磷脂在植物细胞膜中含量最高。
2.磷脂酶C作用于质膜上的磷脂酰肌醇二磷酸,产生的胞内第二信使是()。
[2014研]A.肌醇二磷酸和三酰甘油B.肌醇三磷酸和二酰甘油C.肌醇二磷酸和二酰甘油D.肌醇三磷酸和三酰甘油【答案】B【解析】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耦联型受体结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PLC-β),产生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双信使系统”。
3.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主要是()。
[2013研]A.纤维素B.半乳糖醛酸C.木质素D.蛋白质【答案】D【解析】细胞骨架由3种类型的丝状体组成,即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其中微丝由单体肌动蛋白(action)聚合组成,聚合体由两条肌动蛋白丝相互螺旋盘绕排列而成。
微管由微管蛋白(tubulin)聚合组成,微管蛋白是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组成的二聚体。
中间纤维与微丝、微管不同,中间纤维是由异质蛋白质组成的,但在蛋白结构上有共同点,具有相似的长度和同源的氨基酸序列。
因此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4.下列蛋白质中,在酸性条件下具有促使细胞壁松弛作用的是()。
[2012研] A.扩张蛋白B.G蛋白C.钙调蛋白D.肌动蛋白【答案】A【解析】扩张蛋白是细胞壁上的调节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壁的松弛。
扩张蛋白通过可逆结合在细胞壁中纤维素微纤丝,与交联多糖结合的交叉点,催化纤维素微纤丝与交联多糖间的氢键断裂,解除细胞壁中多糖对纤维素的制约,使细胞壁松弛。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点归纳+典型题(植物生理学概述)

第1章植物生理学概述1.1 考点归纳一、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1.植物生理学的概念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植物生理学的内容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它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3个大方面。
(1)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①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②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
③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设。
(2)物质与能量代谢①植物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②植物代谢包括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糖类(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等。
(3)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①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环节。
②植物生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必须适应环境有规律的变化或抵抗逆境的变化,要完成这些任务,植物必须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响应(“感知”)。
③植物对环境因素变化的感知到植物响应环境信号发生特定生理效应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植物体通过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调控多种代谢过程。
④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的信息传递过程就是信号转导。
二、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可分为3个时期:1.植物生理学的孕育时期科学家开始用实验方法观察和验证生命过程:(1)荷兰的van Helmont进行柳条试验,探索植物生长的物质来源;(2)英国的S.Hales从理论上解释水分吸收与运转的现象;(3)荷兰的J.Ingenhousz初步建立起空气营养的观念。
2.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与成长时期(1)法国的G.Boussingault建立砂培试验法,开始以植物为对象进行研究工作;(2)德国的J.von Liebig提出化学肥料理论;(3)德国的J.von Sachs通过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等方面的重要实验,促使植物生理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4)W.Pfeffer出版了《植物生理学》,标志着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考研农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考研农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植物科学植物科学是农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植物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植物生长与发育植物生长与发育是植物科学的基础知识,涉及到植物的根、茎、叶等各部分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植物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在考研农学中,一般要求掌握植物生长与发育的相关原理和规律。
2.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一门学科,包括植物的营养吸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等方面的知识。
在考研农学中,需要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际应用。
3. 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等方面的学科,涉及到植物病原体、宿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技术等内容。
在考研农学中,需要了解植物病理学的相关知识,并掌握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4. 植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是研究植物遗传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学科,包括植物基因的表达调控、遗传变异的机制、遗传育种技术等内容。
在考研农学中,需要了解植物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并掌握植物的遗传育种技术。
5. 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包括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植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内容。
在考研农学中,需要了解植物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并掌握植物生态系统的管理与保护技术。
二、作物学作物学是研究农业作物的生长、生理、遗传、育种、耕作等方面的学科,涉及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作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作物生长与发育作物生长与发育是作物学的基础知识,涉及到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等内容。
在考研农学中,一般要求掌握作物生长与发育的相关原理和规律。
2. 作物生理学作物生理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吸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学科,包括作物的生理代谢、生理生态、生理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研农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考研农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植物生理学1. 植物生长调节植物生长调节是植物生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包括光、温度、水分、营养、激素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光合产物可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碳源。
温度、水分、营养等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等,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 植物生理生化过程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主要包括物质代谢、生物化学反应、激素合成等。
物质代谢是植物生理生化的重要内容,包括糖代谢、氮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等。
生物化学反应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合细菌固氮作用等。
激素合成是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调控机制。
3. 植物适应机制植物适应机制包括发育适应、生理适应和分子生物学适应等方面。
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适应性的生长特点,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不同植物在面对逆境时表现出的特异的适应性生理性状也是植物适应机制的重要内容。
二、植物保护1. 农业害虫防治农业害虫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对农作物的危害严重。
常见的农业害虫主要包括甲虫、蚜虫、螟虫、蝗虫等。
农业害虫防治主要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手段,以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2. 农作物病害防治农作物病害是农业生产中另一个重要的病害因素,其对农作物的危害严重。
常见的农作物病害主要包括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等。
农作物病害防治主要包括耕作措施、轮作休闲、防病抗病育种、生物防治等多方面手段,以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3. 农田杂草防治农田杂草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杂草对作物的危害严重,它们会竞争养分、水分和生长空间,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田杂草防治主要包括耕作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以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三、土壤学1. 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土壤密度等,这些性质对土壤的透气性、水分保持性、保肥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笔记

-植物生理学绪论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调节机理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阐明植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以及调节机理,同时研究环境变化对这些生命活动的影响。
二、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物质与能量代谢、生长发育与生态建成、信息传递和细胞信号转导三、代谢:维持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化学过程的总和。
代谢分类: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异化作用(分解代谢)产能代谢、耗能代谢四、植物生理学的研究领域:分子水平——亚细胞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平五、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作物形成与高产理论(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效率、光合产物的消耗与分配)环境生理与作物抗逆性设施农业中的作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与作物育种相结合——作物生理育种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1665年胡克发现细胞(1838—1839细胞学说)2、细胞:除病毒和噬菌体以外的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原生质体:4、质膜:包围细胞原生质的外膜5、内膜:细胞质中构成各种细胞器的膜6、内膜系统:由内膜包被的细胞器组成的系统7、膜脂的种类:磷脂、糖脂、硫脂、固醇8、膜蛋白:内在蛋白(载体、通道)外在蛋白9、细胞膜的结构:生物膜以脂类双分子层为骨架膜中存在内在蛋白和外在蛋白膜不对称性膜具有流动性10、细胞膜的功能分室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场所转运功能信号识别和转换功能细胞间的连接功能参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的形成11、质体是由前质体分化发育而成12、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化和分裂、基因表达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13、细胞壁的典型结构:包间层、初生壁、次生壁14、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蛋白质酶、木质素(木本植物)15、细胞的全能性:活细胞都包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16、细胞壁的功能: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防御与抗性代谢、贮存和识别功能17、共质体:植物生活细胞原生质体通过包间连丝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18、质外体:细胞质膜以外的包间层、细胞壁及细胞间隙也形成一个连续的体系19、包间连丝:贯穿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是植物细胞的特征结构第二章、植物的水分生理1、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自由水和束缚水2、水合作用:亲水物质可通过氢键吸附大量的水分子的现象3、束缚水:在细胞中被蛋白质等亲水大分子组成的胶体颗粒或渗调物质所吸附的不易自由移动的水分4、自由水:距离胶体颗粒或渗调物质远,不被吸附或受到的吸附力很小而能自由移动的水6、水势细胞水势:溶质势:负值衬质势:负值(亲水物质吸附水形成束缚水)压力势:正值-零-负值7、植物细胞吸水形式渗透吸水:溶质势变化引起(根吸水)吸胀吸水:衬质势变化引起(干燥种子水势=衬质势,由衬质势影响)非代谢性吸水束缚水降压吸水:压力势变化引起,失水过多变成负值(蒸腾作用)9、根吸水部位:主要在根尖,根毛区最强10、根吸水途径:质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越膜途径11根吸水的方式和动力(主动、被动)主动吸水:细胞自身的生理代谢活动所引起的吸水过程(动力:根压)被动吸水:由地上枝叶蒸腾作用所引起的吸水过程12、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流出的液体的现象13、吐水:没有受伤的植物如果处于土壤水分充足、天气潮湿的环境中,植物根尖或叶缘也有液体外泌14、伤流和吐水现象证明根有主动吸水现象15、影响植物吸水的因素(自身因素、气象因素、土壤因素)(1)土壤因素土壤水势: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存在状态(水势:束缚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壤性质(黏土、壤土、沙石)土壤溶液浓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温度第四节、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蒸腾作用及其生理意义1、蒸腾作用:植物体内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的表面向外散失的过程。
农学考研的知识点总结

农学考研的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生理学1.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等调控植物生长的物质和条件。
3. 植物逆境生理: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适应和生理生化变化,如抗旱、抗寒、抗盐等。
二、植物病理学1. 病原微生物和病原体生活史: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线虫等,了解各类病原微生物的生活史对于防治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2. 植物病害的防治:掌握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3. 遗传学和基因工程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了解植物抗病性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工程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三、农业生态学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土壤、作物、害虫、微生物、自然灾害等。
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广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田质量、改良土壤、生态养殖等措施。
3. 农业生态经济:了解农业生态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知识。
四、植物育种学1. 植物遗传学基础知识:了解植物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包括遗传物质、遗传结构、遗传变异和遗传进化等。
2. 植物育种方法:掌握不同类型作物的育种方法,包括杂交育种、自交育种、选择育种和基因工程等。
3. 植物改良技术:了解植物改良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辐射诱变等。
五、土壤学1. 土壤物理性质: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土壤颗粒组成、结构、质地、密度、孔隙度和透气性等。
2. 土壤化学性质:了解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土壤的酸碱性、离子交换、肥力和养分等。
3. 土壤生物学:了解土壤中微生物、蚯蚓、昆虫、植物等生物的作用和生态功能。
六、农业微生物学1. 植物微生物共生关系:了解植物和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包括植物根际微生物、植物内共生微生物等。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植物生理学是综合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营养、水分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分配和利用,以及植物生长影响因素、植物生理现象和有关系统的研究。
它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运用。
植物生理学的核心概念有生物钟、光合作用、膜通道、植物激素、水分等。
生物钟是植物对外界节律性变化的自我调节能力,它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以适应环境条件变化。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分解成有机物的一种重要过程,可以为植物提供能量和碳原料。
膜通道是植物细胞穿行的“桥梁”,它可以把“大环境”和“小细胞”链接起来,传递物质和水分。
植物激素是植物的内源活性物质,它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其他生理活性,是植物内环境调节的重要物质。
水分是植物的重要营养物质,它能滋养植物的发育,也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涵盖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利用、水分的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以及植物受环境影响的现象等。
植物生理学是解释植物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活动和形态特征的基础科学。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
它不仅可以提供科学的解释,而且可以促进植物的生物学研究,为植物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例如,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改善植物的质量,以及提高植物产量;植物可以通过错时光合作用来提高光能利用率;植物可以通过光呼吸及趋光等机制来调节水分、氮营养元素及其他物质的吸收和转运,从而优化植物生理功能;植物可以通过气孔调节机制调节植物叶面的湿度,以及叶面的光强度,并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湿度环境下保持植物的生理活性。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解决农业和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而且还可以为植物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重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促进植物生理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来,随着植物生理学领域的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为植物的发展和利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植物生理学考查目标
植物生理学一门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范畴是各类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机理。
从物质合成和光能利用入手,讨论它们的转变,最终表现为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至死亡的生活史。
农学考研大纲对该学科的考查目标为:
1、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认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2、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植物生理学考点解析
大纲中明确考试内容有植物细胞生理、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生长物质、生长生理、生殖生理、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逆境生理等。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本学科知识体系分为十二个章节,对大纲中各章节内容考点的解析及相应的复习要求如下:
1、植物生理学概述
此部分内容要求较低,只需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对象、内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2、植物细胞生理
掌握植物细胞化学成分(糖、脂类、氨基酸和蛋白质、核酸)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和功能,酶的性质、作用特性和催化机理等;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及细胞壁、胞间连丝、原生质体(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生长与分化规律,认识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其基因表达、调控规律;深入认识植物体内膜的特性、结构与功能,掌握信号与受体结合的过程和跨膜信号的转导过程,掌握细胞内信号转导形成网络的过程。
3、植物的水分生理
了解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植物的含水量,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掌握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掌握植物根系吸水的途径、动力,掌握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运输的途径速度,水分沿着导管、管胞上升的动力。
4、植物的矿质营养
掌握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必须元素的生理作用,缺乏必须元素的诊断;掌握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理解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吸收的
特点,过程,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了解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运输途径形式和速度,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5、光合作用
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叶绿体及其色素,叶绿体的结构成分;光合色素的化学、光学特性,重点掌握光合作用机理,光能的吸收、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的途径,光合作用产物;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植物对光能的利用;了解光呼吸及其生理功能。
6、植物的呼吸作用
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掌握植物呼吸作用的途径(EMP、TCA、PPP途径);掌握生物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呼吸代谢的多条途径等概念,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了解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藏和利用,呼吸作用的调节和控制,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7、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
理解各种有机物代谢的相互联系,掌握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速度和溶质种类,运输途径、速度和溶质种类;掌握韧皮部装载、筛管的运输机理,了解外界条件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及同化物分配的规律
8、植物生长物质
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掌握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的结构、种类、生理作用、运输和生物合成途径;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常用测定方法。
9、植物的生长生理
掌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生理生化变化。
掌握细胞分裂的生理、细胞伸长的生理和细胞分化的生理;了解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和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掌握植物生长的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理解光敏色素发现、光敏色素的分布、光敏色素的化学性质及光化学转换;掌握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和反应类型、光敏色素的作用和机理。
10、植物的生殖生理
了解幼年期的特征,掌握成花的诱导生理、春化作用及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掌握光周期现象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花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以及受精作用。
11、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
了解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掌握种子和延存器官的休眠,掌握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掌握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和呼吸跃变,掌握植物的衰老机制及叶的脱落与机制。
12、植物的逆境生理
掌握植物抵抗逆境的方式及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掌握植物受到寒、冻、热、旱、涝、盐、病害时的主要生理特征;掌握植物对寒、冻、热、旱、涝、盐、病害胁迫的生理适应;了解植物的抗冷性、抗冻性、抗热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性、抗病性的生理机制。
对以上各章节考点进行进一步分析,提炼出其中的重点,总结概况如下:
考查重点知识:植物的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生长,生殖生长(生长调节物质)和植物的逆境生理。
具体知识点主要有:植物的信号传导,根系水分吸收方式,水势及其变化,水分运动机制,蒸腾作用及影响因素,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光呼吸的几个途径(C3、C4、CAM途径),呼吸代谢途径,植物激素的作用方式,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生殖生理中的光周期诱导,春化作用,花器的发育和调调控等,种子休眠的机理和发育过程,逆境生理中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机制和植物自身调节机制等。
结合以上各章节知识点详细解析及重难点归纳,对该学科在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总结归纳为两个层面:
层面1:基本概念、原理和基础理论的识记、理解和掌握
该学科基础概念理论较多,以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直接考查为主。
例如,常考的知识点有:C3、C4植物、TCA循环、第二信使、春化作用、水分运动机制、蒸腾作用及影响因素、植物的信号传导、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呼吸代谢途径、植物激素的作用方式、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生殖生理中的光周期诱导、花器的发育和调控、种子休眠的机理和发育过程、逆境生理中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机制和植物自身调节机制等。
层面2:重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分析、综合灵活运用
该部分试卷题型有很大比例的主观题目:简答题、实验题和论述题,分值比例较高,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综合分析、解决有关实验和实际问题,是考查的难点。
简答题需要考生认真研读书本知识并记忆相关知识点,对基础知识的熟悉和掌握,注意总结,使用专业精炼的语言表述。
实验题和论述题有更高层次的考查要求,难度较大,涉及知识点较多或更深入。
针对这类综合题型更加要求熟练掌握知识、驾驭知识和应用知识,尤其是重要的知识点,复习中的重难点,需要提高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