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奇怪的大石头ok
《奇怪的大石头》PPT教学课件

一、仔细读课文,用“~~”勾画有关句子. 1 、课文中写李四光在玩捉迷藏时对大石头发生 了兴趣的句子。 2 、 写李四光跑去问老师,按老师的推测进一步 思考的句子 。 3 、 写李四光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弄明白大 石头来历的句子。
同桌交流,看看你勾画的句子对吗?
二、认真读课文,细心体会再回答: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 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
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
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
学家。 突兀:高耸。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
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 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
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 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 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 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作冰川。
第四纪冰川:约25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 时期里,高纬度地区曾广泛发生了多次冰 川作用,气候也异常寒冷,人们将处于这 个时代的冰川称为第四纪冰川。
第四纪冰川遗迹
藏 考
悄 纪
推
旅
cá ng
藏
zà ng
捉迷藏 躲藏 宝藏
藏起来
收藏
西藏
藏族
悄悄话 静悄悄
推开 推脱 推动 推车
旅行 旅游 旅馆 旅客
考试 考察 考勤 思考
纪念 年纪 世纪 纪律
秦岭:横亘于陕西省中部偏南。 东西走向。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 分水岭,也是中国地理上南北方分界 线的一部分。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米。
李四光:(1889—1971) 中国地质学家,蒙古族,湖北黄 冈人。曾留学日本和英国。早年 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曾 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 究员地质研究所所长。建国后任 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中 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力 学研究所所长等。中科院地学部 委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第一至三 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 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九届中央 委员。
小学人教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7 奇怪的大石头ppt课件

仿写句子Βιβλιοθήκη 看 一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
看
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
里。
练
一 直到我长大后,才明白父亲当时的良苦用心。
练
课内……
言语积累
著名 悄悄 躲闪
兴趣 突兀
推动 旅行 考察
秦岭 震惊
遗迹 捉迷藏 孤零零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研究成果
课外……
描写“看”和“听”的词语: 观看 瞪眼 仰视 闭眼 观察 看守 远眺 聆听 眺望 察看 俯瞰 环视 注视 凝视 打听 静听 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 心潮澎湃 喜出望外 欢欣鼓舞 迫 不及待 梦寐以求 提心吊胆 心有余悸 心不在焉 追悔莫及 六神无主
4.你从李四光身上学到什么品质? 好奇心是一切发现的开始,执着地探索、不断 地思考是成功的保证。我要学习他这种勤于 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精神。
精读课文
1.第6段中,可它为什么没有卧进土里去?可以看出什么? 答:李四光沿着老师的推测进一步提出质疑,由他的疑问 我们可以看出他从小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且逻辑缜密。 对于别人的解法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具有找不到 正确答案不罢休的执着精神。
jiū
究
字义:①探求;②到底,究竟。 组词:(讲究)(究竟)(研究) 辨字:(穷困)(穷人)(穷苦)
悄
qiāo 悄悄 qiǎo 悄然
zhuǎn 转变 zhuàn 转动
多音节辨识
转
学一学 奇怪: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孤零零: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孤单。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 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 震惊:使大吃一惊。
一块神秘的大石头, 它有着怎样的魔力 让李四光执着地去追求和探索呢?
7奇怪的大石头97217

---------------------------------------------------------------最新资料推荐------------------------------------------------------7奇怪的大石头97217授田英才学园三年级教师教学预案课题 7 奇怪的大石头课时1 课型以文带文主备吴爱玲备课评定合格教学目标 1. 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2. 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5. 学习《爱因斯坦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有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1.圈画出本课中的生词,并能借助换词或是结合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
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这件事让我们受到什么教育?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具体内容写具体。
前置自学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 板书课题。
1 / 3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交流互学 1.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划出生字词,再多读几遍. 同桌互相指读。
3. 画出文中写大石头怪的句子。
三、品读课文:1. 时间长了,他对这块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奇怪的地方吗? 2.理解陨石、地质学家、第四纪、冰川、秦岭等词的意思。
借助图片帮助理解。
3. 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7 、 奇怪的大石头 教案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第一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来历1.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掌握相关的地质知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讲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包括地质变化、火山爆发等。
分析大石头的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其形成的原因。
1.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师讲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配合图片或模型展示。
第二章:奇怪的大石头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生态环境。
掌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相关知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植被和动物种类。
讲解生物如何适应特殊的生态环境。
分析大石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观察奇怪的大石头周围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其生态环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物适应特殊环境的看法。
教师讲解大石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行实地考察。
第三章:奇怪的大石头的文化意义3.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在文化上的意义和价值。
掌握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传说。
讲解大石头在当地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分析大石头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和价值。
3.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引发学生对文化意义的关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文化意义的理解。
教师讲解大石头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第四章: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掌握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相关知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政策及措施。
讲解大石头作为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保护方法。
分析大石头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观看奇怪的大石头的保护和利用情况的资料,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石头保护和利用的看法。
[训练]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doc
![[训练]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4b40484783e0912a3162a78.png)
奇怪的大石头石桥中心小学王小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來。
木文脉络清晰,国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词语。
Z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a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李四光勤丁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 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a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不懂的知识找资料弄明白。
3、生字、新词卡片。
4、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木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和文学家高尔基的故事。
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幻灯片展示李四光的有关资料)过去很多外国专家认为我国没冇石油,,中国用的石油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李四光发现我国的长江流域有大量的第四季冰川活动的遗迹,证明我国陆地上一定有石油,这项发现震惊了全世界,使许多外国专家对中国地质学家刮目相看,可是你们知道吗?李四光这项研究成果的成功居然跟他童年的一块大石头冇关。
今天我们就來学习第七课,一起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Z检查字词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怪”1、过渡,是啊,大石头真奇怪,课文中对这块大石头也有所描述,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相关的句子。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一怪,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7奇怪的大石头

一、复习导入,引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课文中是生字和和词语还记得吗,我来考一考大家。
(课件出示)1)哪一组敢接受挑战?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提示:在这些生字中“纪”和“记”有同学混淆了,年纪、日记可要记牢2)生字掌握不错,相信词语也难不倒你们,出示词语,男女生赛一赛,男生读一遍,女生接一遍。
师:同学们读得整齐又响亮,真不错。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回忆一下?指名说。
你概括的非常简练,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读中感悟1、课文中说到玩捉迷藏,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你喜欢吗?李四光也特别喜欢,每次都能藏着让伙伴们找不着,你们知道他藏到了哪里?大石头,课题说这是一块奇怪的大石头,你们知道它怪在哪里吗?自己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把关键词句画出来,不动笔墨不读书。
1、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1怪——独个儿:“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你画出了哪个关键词“孤零零”请你读一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我听出了这块石头是孤零零的。
2怪——体积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相机理解“严严实实“你感受到了石头的巨大,能读出来吗?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了这块石头真够大呀!“3怪——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了”4怪——来自何方:问老师、问爸爸。
没有答案。
2、师小结:真是奇怪的大石头,孩子们在它附近捉迷藏,别的孩子只是玩,李四光却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那里不一样?他对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这么大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李四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爱思考,爱提问题(板书)3、心中有了疑问,李四光是怎么解决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0段,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待会按顺序来汇报。
汇报:问老师没有答案,感受石头历史悠久1)对,他先请教老师,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说的,男读李四光的话,女生读老师的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 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我 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 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
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 全世界。
“这一研究成果” 指的是什么?为什么 “震惊”全世界?
秦岭
第四纪冰川遗迹
找出课文中李四光产生疑问的三个问句。
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 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 进土里去呢?” 3.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 一块石头呢?
← 毛主席和李四光
周总理和李四光 →
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李四光小时候______,问 _____________长大后___ ________,终于弄明白 了____________的故事。
李四光小时候(对大石头产生疑 问),问(老师和爸爸)长大后 (李四光出国学习),终于弄明白了 (大石头的来由 你体会到李四光是个怎 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 样的人? 块石头呢? 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 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 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 百里甚至上千里。
李 四 光 在 考 察
考察
考查
爸爸到国外去( 考察 )。
期末要进行语文和数学( 考查
从中你受到什么启 示?请拿起笔来写一写。 1.找出课文中李四光产生疑问的三 个问句。
疑问
2.找出课文中表现李四光在行为 上善于思考、执著求索的词语。
行为
3.找出课文中李四光最终获取研 究成果的句子。
成果
突兀:高耸
篆书的兀字,是在人形的顶 端加一横画,像人头顶平秃无毛 之形,其本义为光秃,又指高耸 而顶部平坦的样子。《说文解 字》:“兀,高而上平也。从一 在人上。”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 块石头呢? 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 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 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 百里甚至上千里。
kēng
cáng
qí n
坑
yù
藏
yí
秦
zhèn
域 遗
震
大坑
zhèn
kēnɡ
kǎo
考察 著名 历史 研究
qín
秦岭 奇怪 平整 成果
流域 悄悄 推动 陨石
yù
遗迹 躲闪 旅行 突兀
yí
震惊 兴趣 专门
冰川
捉迷藏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李四光是世界著名 的地质学家,首创 地质力学。他一生 从事地质科学的研 究和教育事业,是我国冰川学的奠基 人。李四光还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作出 过巨大贡献,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 国先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华北油田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 油”的帽子。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李四光对巨石产生疑问) ↓ 向老师爸爸请教,留学学习 ↓ 回家乡考察,取得成果
奇怪的大石头到底有多大?请 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
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 , 他就悄悄围着 大石头躲闪。 大石头把他 的身影遮得严严 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 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 , 他就悄悄围着 大石头躲闪。 大石头把他 的身影遮得严严 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 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
奇在哪里?
大石头有什 么奇怪的?
•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老师想了 • 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 • 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 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 “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 • 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 • 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 • 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 •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四怪:不知由来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
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
呢?
卧进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 一定非常大 。它应 掉下来,力量 该 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 。 可它为什么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
李四光真会提问 题
善于思考,富有逻辑性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 块石头呢?
一怪:体积庞大
这块大石头在哪里?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 哪儿来的呢?
二怪:孤立无援
李四光向谁去请教这个问 题?他是怎样想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 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我 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 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孤零零
一怪:体积庞大
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 严严实实 转去,也找不到他。
二怪:孤立无援
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 几百年 了。
三怪:历史久远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