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

合集下载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一、引言
本章节主要介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发展历史及应用领域。

二、多媒体基础
1、多媒体的定义
2、多媒体的特点和优势
3、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
4、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三、图像处理技术
1、数字图像的表示与存储
2、图像的采集与获取
3、图像的处理与增强
4、图像的压缩与编码
四、音频处理技术
1、音频信号的表示与存储
2、音频采集与录制
3、音频处理与增强
4、音频压缩与编码
五、视频处理技术
1、视频信号的表示与存储
2、视频采集与录制
3、视频处理与增强
4、视频压缩与编码
六、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和网络应用
1、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技术
2、多媒体数据的网络传输
3、多媒体数据在互联网中的应用
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多媒体教育与培训
2、多媒体广告与宣传
3、多媒体娱乐与游戏
4、多媒体艺术与设计
八、未来发展趋势
1、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
2、多媒体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3、多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
附件:
1、图像处理示例代码
2、音频处理示例代码
3、视频处理示例代码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版权:对作品享有复制、修改、发行、表演等权利的法
定权利。

2、数字版权管理:通过技术手段保护数字内容的版权。

3、DMCA: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用于保护数字内容的版权。

4、DRM: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用于实施和实施版权保护措施。

5、Fr Use:公平使用,法律允许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他人的
版权作品。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多种媒体元素(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处理、传输和展示的技术手段。

它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广告、医疗等各个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对图像进行获取、编码、存储、传输和显示等一系列操作。

常用的图像处理技术有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等。

2. 视频处理:视频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对连续的图像序列进行处理。

视频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视频压缩、视频编码、视频解码等,以实现对视频的高效存储和传输。

3. 音频处理:音频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对声音信号的获取、编码、存储和传输等处理。

音频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音频压缩、音频解码、音频增强等。

4. 数据压缩:数据压缩是多媒体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压缩,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有JPEG、MPEG、MP3等。

5. 数据传输:多媒体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是指将多媒体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常用的数据传输技术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其中无线传输技术包括蓝牙、WiFi和4G 等。

6.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是多媒体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设计和实现用户与多媒体应用之间的交互界面。

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和使用效率。

7. 数据存储:多媒体技术生成的数据量庞大,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方式。

常用的数据存储技术有硬盘、固态硬盘和云存储等。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图像处理、视频处理、音频处理、数据压缩、数据传输、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存储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娱乐领域中如电子游戏、电影和音乐中变得更加丰富和真实,还在教育、医疗和企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要点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要点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要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2年12月)《多媒体技术基础》各章主要内容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1.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2.促进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3.多媒体技术的特性4.多媒体系统的分类、组成第二章多媒体信息的表示1.多媒体数据的特点2.音频的定义以及分类,声音的三要素3.数字音频的含义,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过程4.音频文件大小的计算、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5.MIDI的含义、MIDI与数字化声音的比较6.位图图像、矢量图形的概念;矢量图与位图比较7.监视器分辨率的分类,计算机中常用的颜色模型8.常见图像文件的格式9.造型动画和帧动画10.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超文本的主要成分,超文本系统的三层模型第三章多媒体信息的压缩1.数据压缩技术的三个重要指标、有损压缩、无损压缩的概念2.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预测编码、变换编码、模型编码的原理3.常用音频信号编码方法的原理4.音频信号压缩编码标准,影响音频信号质量的因素5.视频信号压缩编码的标准(JPEG、MPEG)6.RGB三基色信号转换YUV信号的换算、广播视频标准(NTSC、PAL、SECAM)第四章多媒体制作1.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步骤2.数字音频的录制步骤、产生失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3.使用Adobe Premiere制作数字图像的方法、使用3D Studio制作动画的方法第五章多媒体开发环境和工具1.多媒体创作系统概念、功能及组成2.多媒体开发工具的类型、特征、功能3.多媒体开发的基本软件的主要特点4.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第六章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1.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特点2.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的各阶段及主要内容第七章多媒体卡1.音频卡的主要功能、工作原理、安装过程2.视频采集的概念3.数字视频较模拟视频的优点4.视频卡的安装5.MPEG解霸卡的主要特点、系统要求及安装过程第八章光盘与光驱1.CD-ROM的特点、支持标准2.光驱的控制接口分类及数据传输速率的含义3.光驱的分类、硬件安装与软件安装4.CD-ROM盘片的制作过程第九章常用多媒体设备1.常用多媒体设备的分类2.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分类、安装和设置3.红外触摸屏的特点和工作原理4.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其各项性能指标的含义5.红外传输技术的特点6.实现语音输入的软硬件条件7.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特点8.条形码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条码识读设备第十章多媒体应用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2.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的类型、基本功能、主要技术特点3.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优点4.多媒体对数据库设计的影响,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功能5.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的含义6.多媒体数据库中查询处理的难点和多媒体数据库用户接口设计中的重点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1-1.多媒体的概念(P1)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是信息的载体,其中两种或多于两种的组合构成了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资料---(问答题篇)1.多媒体信息技的定义、特性和类型是什么?多媒体数据具有哪些特点?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定义: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产物;特性:直观、信息量大、易于接受、传播迅速,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实时性。

类型:感觉、表示、显示、存储、传送、信息交换等媒体。

多媒体数据的特点是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多媒体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

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基础、多媒体软硬件平台技术、多媒体操作系统技术、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多媒体信与分布应用技术。

2.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特点?答:静:一个文件存储一幅图像,主要用于表现自然景物、人物以及平面图形。

动:一个文件存储多幅图像,①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适于表现事件的过程,表现力更强、更生动、更自然。

②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数据量大,必须采用压缩算法保存和处理。

③具有帧之间的相关性,该特性是连续动作的基础,也是压缩处理的条件。

④具有强烈的实时性。

3.声音的类型?答:WAV文件、MIDI文件4.什么是显示分配器与显示器?答:显示分配器与显示器是多媒体计算机的重要设备,是计算机的信息窗口。

显示分配器简称“显示卡”显示器主要用于显示计算机主机送出的各种信息,包括CRT显示器和LCD显示器。

5.声音的还原设备包括那些?答:立体声耳机、内置扬声器、外置扬声器、有缘音箱。

6.使用触摸屏的好处?答:触摸控制必须配合触摸屏才能实现,操作方式简单和直观、易用、非常富于人性。

7.三原色中的色料三原色和光三原色分别只什么?答:RYB色料三原色:红黄蓝;RGB光三原色:红绿蓝8.色彩三要素?答:明度、色相和纯度。

9.图像与图形的区别?答: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

多媒体技术基础作业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技术基础作业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一、填空1、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信息的载体中的两个或多个的组合构成了多媒体。

2、多媒体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讯网技术来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系统。

3、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和高质量等特性。

4、多媒体系统基于功能可分为开发系统、演示系统、培训系统和家庭系统四种。

5、多媒体技术具有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多媒体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等特性。

6、在计算机中,西文采用ASCII码表示。

7、汉字的输入编码主要有数字编码、拼音码和字型编码。

8、音频主要分为波形文件、语音和音乐。

9、在多媒体技术中,存储声音的常用文件格式有WAV文件、VOC文件和MIDI文件。

10、在计算机颜色模型中,RGB的含义是红色/绿色/蓝色,HSB的含义是灰度/饱和度/亮度。

11、Windows中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是DIB、BMP、PCX、TIFF。

12、一帧画面由若干个像素组成,在每一帧内的相邻像素之间相关性很大,有很大的信息冗余,称为空域相关。

13、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冗余压缩法(或无损压缩法/熵编码)和熵压缩法(或有损压缩法)。

14、从方法上看,声音信号编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波形编码方法、分析合成方1法和混合编码方法。

15、国际常用的广播视频标准和记录格式有:PAL、NTSC和SECAM。

16、MPEG标准包括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三大部分。

17、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步骤:确定使用对象;明确开发方法;准备开发方法;集成一个多媒体应用系统。

18、为了保证数字化以后原来的声音保真度高(不失真),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即采样频率和量化精度。

19、为多媒体增加音频时,音频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音频、录制数字音频、音频的数字音频以及选择音频播放的硬件。

20、多媒体创作系统提供一种把内容和功能结合在一起的集成环境,是为完成组织和编辑任务的软件系统。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题(一)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题(一)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题(一)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包括将多种信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集成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的系统。

2.多媒体技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高质量等特性。

3.分辨率是指把采样所得的值_______________,即用二进制来表示模拟量,进而实现__________________转换。

4.国际常用的广播视频标准和记录格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SECAM。

5.多媒体创作系统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6.视频采集是将视频信号_______________并记录到_____________上的过程。

7.根据通信节点的数量,视频会议系统可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计算机实现的动画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9.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超文本的结构是()。

A.顺序的树形 B.线形的层次C.非线性的网状 D.随机的链式2.关于MIDI,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IDI是合成声音 B.MIDI的回放依赖设备C.MIDI文件是一系列指令的集合 D.使用MIDI,不需要许多的乐理知识3.一般说来,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

A.分辨率越低和采样频率越低 B.分辨率越高和采样频率越低C.分辨率越低和采样频率越高 D.分辨率越高和采样频率越高 4.位图与矢量图比较,可以看出()。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指导.doc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指导.doc

《多媒体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指导一、各章复习要点及解析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复习内容:1、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是信息的载体,其屮两个或多于两个的组合构成了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声音、图形、图像等)的技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緝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

多媒体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讯网技术來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系统,如:CAI课件、视频/ 音频演示系统等。

2、促进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压缩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大容昴的光盘存储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1 ) CD-ROM解决了多媒体信息的存储问题;(2)高速计算机网络可以传送多媒体信息:(3)多媒体信息高速处理的彼件环境:(4)多媒体压缩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和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多媒体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3、多媒体技术的特性主要有:1)信息媒体多样性:2)交互性;3)集成性;4)非线性;5)无纸出版形式;6)信息使用方便。

4、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多媒体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有:计算机攸件、多媒体计算机所配置的破件(如圧缩、解圧缩专用芯片)、多媒体"0控制及接口、多媒体的核心系统、多媒体创作系统和多媒体应用系统。

难点分析:1多媒体的概念要深入理解多媒体的概念,先从媒体谈起。

媒体在计算机领域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 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可见多媒体技术屮的媒体是指后者。

根据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的定义,“媒体”有以下五大类:(1)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 H接直观(2)表示媒体(Represenlalion Medium)信息编码(3)显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输入输出设备(4)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存储信息的物理介质(5)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传送数据的物理介质所谓“多媒体"从字血理解就是“多种媒体的综合",相关的技术也就是“怎样进行多种媒体综合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详解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使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是( A )A.PAL B.NTSC C. SECAM2、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B )。

A. 交互式视频游戏、彩色电视B. 交互式视频游戏、有声图书C. 彩色电视、彩色画报D. 有声图书、彩色画报3、在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列顺序正确的是( C )。

A. 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B. 采样,压缩,A/D变换,存储,解压缩,D/A变换C. 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D. 采样,D/A变换,存储,压缩,解压缩,A/D变换4、传送视听数据、控制实时视听数据使用的协议分别是( A )A. RTP和RTCPB. RTCP和RTSPC. RSVP和SIPD. SDP和SAP5、彩色可用( C )来描述。

A. 亮度、饱和度、颜色B. 亮度、对比度、颜色C. 亮度、色调、颜色D. 亮度、饱和度、色调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预测编码是一种只能针对空间冗余进行压缩的方法B. 预测编码是根据某一模型进行的C. 预测编码需将预测的误差进行存储或传输D. 预测编码中典型的压缩方法有DPCM、ADPCM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信息量等于数据量与冗余量之和B.信息量等于信息恼与数据量之差C.信息量等于数据量与冗余量之差D.信息量等于信息墒与冗余量之和8、下列不是MPC对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的是( B )。

A.可产生丰富、形象逼真的图形B.可以逼真、生动地显示彩色静止图像C.实现三维动画D.实现一定程度的二维动画9、在超文本和超媒体中不同信息块之间的连接是通过( C )连接的。

A.结点 B.字节 C.链 D.媒体信息10、基于内容检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B )。

A.动态设计 B.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C.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D.多媒体数据查询技术11、音频数字化过程中采样和量化所用到的主要硬件是(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秋《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复习应考指南巴南电大范利民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本课程是重庆电大开放教育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限选课程。

所有的考试等有关要求由市电大决定。

所有考试的有关内容要求请以重庆电大的有关资料为准。

(1)考试范围教材《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全书的内容。

(2)考试形式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三)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30%),选择题(40%),简答题(16%),计算题(14%)。

(四)应试要注意的问题1、一定要每题都答,不能留空白。

2、每道考试题一定要仔细看,看是否与作业、复习题完全一样。

如果不完全一样,要学会变化答题。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本课程本次考试有市电大平时作业和07秋期末复习指导意见,可供学员复习应考用。

市电大期末复习指导意见包括三个部分:考核说明、复习重点范围、综合练习题。

第一部分考核说明要认识阅读,掌握要求。

第二部分复习重点范围要每个问题都要掌握,并弄清楚。

后面复习课我们要专门讲这个问题。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是复习的重点内容,后面复习课将对练习作详细讲解。

综合练习题与考试题型和要求基本上是一样的,大多数题其实就是考试题,所以一定要认真用好。

三、复习考试重点辅导根据市电大期末复习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学员情况,对本期复习应考重点作如下分析辅导。

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概述一、重点掌握1.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教材P12.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教材P1-2二、一般掌握1.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的融合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教材P6-14第二章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一、重点掌握1.数字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的基本原理:教材P22-242.音频卡的工作原理:教材P353.数字音频采样量化的基本原理:教材P22-23二、一般掌握1.音乐合成的原理:教材P53-542.数字音频编码的标准:教材P44-52第三章视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一、重点掌握1.视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的基本原理:教材P80-982.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教材P77-783.视频卡的工作原理:教材P84二、一般掌握1.彩色空间的表示及转换:教材P74-772.图像文件格式及转换:教材P98-109第四章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一、重点掌握1.数据压缩编码的分类和方法:教材P115-1172.常用的压缩编码和算法:教材P120-1493.jpeg的原理和实现技术:教材P151-167二、一般掌握1.量化的原理和量化器的设计:教材P 1532.mpeg-1的原理和实现技术:教材P167-173第五章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一、重点掌握1.mpc的技术标准:教材P209二、一般掌握1.dvi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教材P210-235第六章超文本和超媒体一、重点掌握1.超文本和超媒体的基本概念、主要特性和体系结构:教材P272-2732.超文本和超媒体组成要素:教材P276-280二、一般掌握1.超文本和超媒体的应用:教材P286第七章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一、重点掌握1.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创作流程:教材P302-3052.视频会议系统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教材P311)和标准(教材P312-318)二、一般掌握1.多媒体数据库(教材P345)及基于内容的检索(教材P355-373)四、期末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媒体,有两种含义:存储信息的实体 、 信息的载体 。

2.多媒体指的是 多种媒体的组合 ,超媒体指的是多媒体元素和超文本的组合 。

3.Commodore 公司在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推出了第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Amiga 。

4.1984年 Apple 公司的 Macintosh 个人计算机,首先引进了“位映射”的图形机理,用户接口开始使用 鼠标器 驱动的窗口技术和图标。

5.Philips/Sony 公司于1986年4月公布了基本的交互式紧凑变盘,简称 CD-I 系统,同时还公布了 CD-ROM 的文件格式,这就是以后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的标准。

该系统允许把声音.文字.程序.图形等等以数字的形式存放在容量为 650 Mb的 5英 寸只读光盘上。

6.一个乐音必备的三要素是: 音高 、 音色 、响度 。

7.模拟声音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数字音频是一个数据序列,在时间上只能是断续的。

因此当把模拟声音变成数字声音时,需要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在模拟声音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称为 采样 ,采样的时间间隔称为采样周期。

常见的采样频率有:8khz.11.025khz.22.05khz.16khz.37.8khz.44.1khz.48khz。

8.在数字音频技术中把采样得到的表示声音强弱的模拟电压用数字表示。

模拟电压的幅值仍然是连续的,而用数字表示音频幅度时,只能把无穷多个电压幅度用有限个数字表示,即把某一幅度范围内的电压用一个数字表示,这称为 量化 。

9.音频编码器有四种编码方式: 单声道模式、 双声道模式、 立体声模式 、 联合立体声模式 。

10.对于PCM数据,一个数一个数地进行量化叫做 标量量化。

若对这些数据分组,每组k个数构成k维矢量,然后以矢量为单元,逐个矢量进行量化,称为 矢量量化 ,它的关键是 设计一个良好的码本 。

11.音频卡的主要功能是: 录制、编辑和回放数字声音文件、 控制声音源的音量,混合后再数字化 、 记录和回放数字声音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 文语转换与语音识别 等等。

12.MIDI文件是一系列指令,而不是波形,它需要的磁盘空间非常之少,并且预先装载MIDI文件比预装波形文件容易得多,其合成器有FM(调频)合成器 、 波表合成器 。

13.RGB彩色空间适用于 计算机显示器和彩电显象管,而CMY彩色空间适用于 彩色打印和彩色印刷 。

14.彩色可用 亮度 、 色调 、 饱和度 来描述,亮度 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它与被观察物体的发光强度有关。

色调 是当人眼看一种或多种波长的光时所产生的彩色感觉,它反映颜色的种类,是决定颜色的基本特性。

饱和度 是指颜色的纯度即掺入白光的程度,或者说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深颜色越鲜艳或说越纯。

如果在某色调的彩色光中,掺入别的彩色光,则会引起色调的变化,只有掺入 白光 时仅引起饱和度的变化。

15.常用的颜色模型(彩色空间)有: RGB 、 YUV 、YIQ、HIS(H是色调,S是饱和度,I表示光强度)。

16.世界上有三种广播视频标准和记录格式: PAL 、 NTSC、 SECAM 。

17.多媒体计算机最常用的图像有下述三种: 图形 、静态图像 、 动态图像 。

常见的格式有:GIF.TIFF.TGA、BMP.PCX等,其中GIF.TIFF文件可以在一个文件中有多个图像,GIF还支持隔行扫描。

动态视频图像有MPG.AVI等文件格式,MPG文件由六个部分组成。

18.全电视信号由: 图像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和复合同步信号组成。

19.数据压缩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信息论 。

数据压缩的理论极限是 信息熵 。

如果要求在编码过程中不丢失信息量,即要求保存 信息熵 ,这种信息保持编码又叫做 熵保存编码 。

20.JPEG算法又叫 连续色调、多级灰度、静止图象的数字图象压缩编码方法 。

21.一般衡量一台计算机是否是多媒体计算机,至少看它是否具有 CD-ROM 、 音频卡 和 音箱 三个多媒体设备。

22.根据通信节点的数量,视频会议系统可分为: 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 、 多点视频会议系统 。

如果是多点视频会议系统 ,那么还需要MCU(多点控制单元)来进行视频.语音.数据信号的管理。

23.常用的压缩软件类型有 冗余压缩(无损压缩) 、 熵压缩(有损压缩) 。

衡量压缩算法的三个标准是 压缩比 、 算法复杂度 、 恢复效果 。

24.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技术特征 集成性 、 交互性 、 多样性 。

25.JPEG标准中采用了三种经典的压缩编码算法 统计编码、 预测编码和 变换编码。

26.将图片的全部像素信息转换而成的数据文件叫 位图图象文件,只记录生成图形的算法和图形特征的数据文件叫矢量图形文件;两者的区别在于 存储容量 的不同、 处理方法 的不同、 显示速度的不同。

27.模拟声音信号需要通过 采样 和 量化 两个过程才能转化为数字音频信号。

28.信息熵H(X)是指 信源随机变量的平均信息量 。

在编码中常用H(X)来衡量编码是否为最佳,编码器输出码字的平均码长(用N 表示) N ≥ H(X) 时则说明编码有冗余。

二.选择题1.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对这四个内容哪些属于多媒体的范畴(B )。

A、仅(1)B、(1)(2)C、(1)(2)(3)D、全部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C )。

(1)多样性 (2)集成性 (3)交互性 (4)实时性A、仅(1)B、(1)(2)C、(1)(2)(3)D、全部3.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媒体信息是指( D )。

(1)数字、文字(2)声音、图形(3)动画、视频(4)以上信息A、(1)B、(2)C、(3)D、全部4.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D )。

(1)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A、(1)(2)(3)B、(1)(2)(4)C、(l)(3)(4)D、全部5.用二进制编码和相关格式描述的文本.声音.图像.图形媒体属于( C )。

A、感觉媒体B、表示媒体C、显示媒体D、存储媒体6.Cornmodors公司于1985年率先在世界上推出了第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系统Amiga,其主要功能是( D )。

(1)用硬件显示移动数据,允许高速的动画制作(2)显示同步协处理器(3)控制25个通道的DMA,使CPU以最小的开销处理盘.声音和视频信息(4)从28HZ振荡器产生系统时钟(5)为视频RAM(VRAM)和扩展RAM卡提供所有的控制信号(6)为VRAM和扩展RAM提供地址A、(1)(2)(3)B、(2)(3)(5)C、(4)(5)(6)D、全部7.Commodore公司于1985年在世界上推出的第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 C )。

A、MacintoshB、DVIC、AmigaD、CDI8.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D )。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3)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A、(1)(2)(3)B、(1)(2)(4)C、(1)(3)(4)D、全部9.在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述顺序哪个是正确的?(C )。

A、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B、采样.压缩.A/D变换.存储.解压缩.D/A变换C、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D、采样.D/A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10.声音的三要素(D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