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与比例尺
等高线与比例尺

(10)m
1:10万xx地:20m
山地:40m
高山地:40m
平地:50m
1:25万xx地:50m
山地:100m
高山地:100mm
平地:100m
1:50万xx地:100m
山地:200m
高山地:200m
高程≤2000m,200m
高程>2000m,250m100m50m小比例尺
1:100万
常见比比例尺、等高距和DEM分辨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比例尺等高距
平地:1.0(0.5)m
xx地:1.0m
山地:1.0m
高山地:1.0m
平地:1.0m
1:1000
大比例尺
1:2000xx地:1.0m
山地:1.0m
高山地:2.0m
平地:1.0m
xx地:1.0m
山地:2.0(2.5)m
高山地:2.0(2.5)m
式中:
M—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S—等高线间的最小间距;
α—地面坡度。
等高距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两种因素:
图面清晰度和地貌表示的详细度。对选择等高距来说,图面清晰度指地图上等高线最小间距对图面载负的影响程度。地貌表示详细度指单位高差内等高线所通过的数量对地貌表示的影响程度。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又互相制约的统一体。所以选择分区适宜的等高距的实质是选择详细度和图面清晰度的最佳结和。
平地:1.0m
xx地:2.5m
山地:5.0m
高山地:2.5m
山地:5.0m
高山地:10.0m
平地:5(2.5)m
中比例尺1:2.5万xx地:5m
山地:10m
高山地:10m
平地:10
(5)m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一)比例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相比,缩小的程度。
又叫缩尺。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表示方法:数字式:如 1 1000000或1/1000000或百万分之一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线段式:3、大小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
即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结论1:绘制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大些;反之则应小些。
并考虑纸张的大小。
结论2:图幅面积相同的地图,所表达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达图中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则比例尺越大,表达图中的内容越详细。
结论3:实地范围相同的地图,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达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能表达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的缩放结论:5、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⑴若图幅大小相同:①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②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⑵若实际范围相同:①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②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规律:①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等。
②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学校平面图等。
(二)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网有关地球大小的几个重要数据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0000km;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21km地球仪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即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倾斜方向不变)两极: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等高线

我国常用比例尺地图的等高距规定: 比例尺为1:2.5万,等高距为5米;比例尺为1:5万,等高距为10米;比例尺为1:10万,等高距为20米;比例尺为1:20万,等高距为40米。
中国气候特点1.季风气候显著,2.气候的大陆性强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特点:全年高温,雨季集中在夏季分布:云南西双版纳、广东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特点: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分布: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成因:冬、夏季风交替控制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分布;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东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特点: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分布:西北地区高原(高山)气候成因:地势高,地形起伏大特点: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分布:青藏高原地区我国的气候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东北平原,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大部)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温带大陆性气候(内蒙古,新疆)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主要为地理纬度位置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与洋流、地形以及大气环流等:我国气候区划(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在自南岭到秦岭淮河一线、以横断山为界的东部地区(湖南、江西、浙江、四川、安徽与江苏南部、广东北部及福建部分地区等等),而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以南为界的东部地区(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天津、北京、山西、陕西与河南部分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区则分布范围小,主要是南岭以南,如海南、广东南部和云南南部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以大兴安岭、贺兰山以北为界的西北地区(内蒙古和新疆)。
此外,由于地势高峻、地形多样,青藏高原地区(西藏和青海)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我国气候有四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样;四是雨热同期。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分析其优越性:1、中国的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初中地理读图指导: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一、判断部位名称: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
陡崖:等高线重合处。
二、比例尺问题:1.比例尺三种表示表示方式是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三种表示方式间的相互转化。
2.比例尺公式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三.相对高度:标注在等高线上的数字,是该条等高线经过地的海拔高度,在同一条等线上,海拔高度相同;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叫等高距,同一副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不变;相对高度为两地的海拔高度之差。
四.定方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此基础上,还可再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的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
在判别方向时,应采用平移指向标确定。
指向标的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但不一定指图的下方,因此,可以通过旋转,使箭头向上,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其他方向。
五.爬山运动: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易于爬山;等高线稠密,坡度陡峻,越难于爬山。
六.攀岩运动与观赏瀑布:攀岩与观赏瀑布最好选择在陡崖。
七.小河、水库与大坝:小河常形成与山谷之中,山脚的口袋型洼地、小盆地,因为有较大的集水面积适宜建设水库,大坝的坝址宜选择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利于施工和减少工程量。
八.修路:沿等高线修筑,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九.气温: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十.居民区:依山傍水、靠近水源、河段上游、地势平坦开阔、向阳坡、上风向、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以减少大气和水体污染的地方。
十一.农业区:在山地或坡度较陡的地方,以发展生态林为主;在丘陵或坡度较缓的地方,以发展经济林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和蔬菜、花卉生产应在坡度平缓且最好有灌溉水源的地方;例一.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米。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

在地图上填绘注记时, 1 注记要写得清晰匀正,大小合适。 2 字的排列,横写 从左向右,
竖写 自上而下。
等高线及其判读
陡崖的判读 重难点 等高线的判读
等高线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甲
1000米
1500米
乙
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 绝对高度, 即海拔
读下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
A.A点 C.C点
B.B点 D.D点
A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 回答19~21题。
19、图中索道AB(图中距离6.4厘米) 的长度最接近( ) A、300米 B、320米 C、310米 D、305米 20、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21、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 )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
简略
小结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大﹍,内 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 积﹍小﹍,内容越﹍﹍简。略
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
游图等。
3.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 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00米
海平面
山
2、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心制作完整版)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高中地理16种等值线图的解读与应用

高中地理16种等值线图的解读与应用一、等值线的原理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
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二、等值线的类型中学地理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承压水位线等等。
三、主要等值线的应用1、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种类(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陡崖)坡度的陡与缓,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筑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工程土方的估计等。
2、通过判读等深线来判断海洋地形的种类如大陆架、海沟、海盆、海岭、海底火山等;甚至判断地形图所在的具体海域;确定港口的区位条件。
3、通过判读大气等压线来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如气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糟、轮廓;判断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风向与风力大小。
也可以从全球范围的等压线图来判定典型的气压中心名称。
4、通过判读大气等温线来判断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节与天气、以及该季节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季风盛行方向(亚洲东部和南部)。
5、通过判读海洋等水温线判定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陆东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对环境的影响。
6、通过判读等降水量线结合具体的地形轮廓判定山地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具体离海远近、山脉走向等。
7、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判断回答太阳辐射极大值、极小值出现的地区及原因,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对人类的影响。
8、通过判读等震线判定地表某点地震的烈度、震源位置及震中距等。
9、通过判读海底岩石年龄等值线判定海岭、海沟的位置,及海底张裂地带与碰撞地带的位置与走向。
10、通过判读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
等高线和比例尺

118.5°E
一、基础知识
3、图中比例尺的表达方式属 于哪种类型?请再用另外的两 种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37.5°N
0 15km
线段式 数字式:1:1 500 000 文字式:图上1cm距离代表实际距 离15km。
等高线和比例尺
4、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的大小要看整个分值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表示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
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大 比例尺小
图幅(大小)
范围(大小)
等高线和比例尺
内容(详略) 内容(详略)
结论
比例尺、图幅面积 、表示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图幅面积相等 比例尺相等 表示范围不变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图幅面积越大,表示范围越大,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就越大, 内容就越详细
B.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D.两图所示地区范围相同
一般说来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示的范围越大,比
例尺越 小。
等高线和比例尺
练习:
图幅相等,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该题 中各线段相等,谁表示的实际范围小,谁的比例尺就大。
等高线和比例尺
比例尺的缩放
等高线和比例尺
(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哪幅图的比例尺大?哪幅图表示的范围大?哪幅图的内容更详细? (2).由此你认为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有何关系? ①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②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等高线和比例尺
地图知识
等高线和比例尺
地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等高线+比例尺检测试卷
姓名_____成绩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在一张长120cm,宽100cm的图纸上绘一幅中国政区全国(我国南北距离约为5500km,东西距离约为5200km),四周各留5cm,合适的比例尺是()
A.1:1 000 000 B.1:3 000 000
C.1:6 000 000 D.1:10 000 000
2.某经济开发区面积为10k㎡,在1:10 000的地图上,该开发区的面积为()
A.100 c㎡ B.500 c㎡
C.1 000 c㎡ D.2 000c㎡
3.在绘有实地范围相同的某镇规划图的两幅地图中,甲图比例尺为乙图的2倍,则甲图幅为乙图的()
A.1/4倍B.1/2倍C.2倍D.4倍
4.读右图,四幅图所表示的地形分别是()
A.①表示山谷B.②表示山脊C.③表示山脊D.④表示鞍部
读右图,判断5~6题。
5、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6、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59m B.99m C.199m D.259m
7.读下图,图中各图等高距相同,则有关a、b、c、d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8.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甲图反映的范围比乙图小B.EF处的坡度比CD处大
C.乙图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D.EF间实际距离短于CD
甲乙
9.图所示等高线中,表示集水线的是()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10.读下图,判断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 B C D 11.右图中,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A.A点B.B点
C.C点D.D点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12~15题
1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B.向北C.先向东南,再向南D.向南
13.图中陡崖的顶部高度可能是()
A.580米B.400米
C.690米D.200米
14.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B.②
C.③D.④
15、假如自然地理环境不变,下面四地附近最有可能发掘出早期原始人住居遗址的是()A.甲村B.乙村C.①地D.②地
二、综合题(共40分)
16.图1—1中等高线值线a、b、c,
若数值a>b>c,读图后回答。
(共8分,每空4分)(1)该地地形是。
(2)图1—2所示的剖面图中属CD剖面图的是。
17.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8分)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2).经该公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学校所在的省区简称是(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A.鲁B.浙C.青D.吉
1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4分,每空2分):
(1)B点海拨为780米,该图的等高距是_________米。
(2)补画出A市附近入海河流的山区河段(河源在图
幅外),用符号“||”画出兴修水库的最佳坝址。
如果只修一个大坝,并得到尽可能大的容量,一般地说坝高约为________米即可。
(3)若图中河流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在河口处主航道应在(东、西)侧,理由是。
(4)D点的海拔可能是:()
A.269米B.479米C.260米D.169米
图1-1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