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实战演练
奇妙的对联当堂训练案

语文学科导学案
《奇妙的对联》
【当堂训练】
1.选择恰当的下联
上联:霍去病下联:( )
A.高渐离
B.李太白
C.辛弃疾
2.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南京名园瞻园有一副对联,下联词、句序已打乱,请根据所给上联调整出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顺序已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调整好的下联:
3.补对联
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4.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5.拟下联
上联:满园春色好
下联:
1。
对联题

对联题1.根据下面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⑴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⑵上联:书林须漫步下联:2.张强同学想在“父亲节”那天送给父亲一副赞联,他已经想好上联,请你帮助他写出下联。
上联:披星戴月耕农田下联:3.班级准备开展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设计一条横幅,要求突出班会的主题,上下句对应,构成对偶句。
4.阅读下列对联,说说这些对联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所。
⑴店满春风春满座,门盈喜气喜盈门。
( )⑵巧成千家服,温暖万人心。
( )⑶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 )5.请你以“勤学苦练”为话题,拟写一副自勉对联。
6.教师节之际,李利为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年片,她想在贺年片上写上赞颂的话语,请你为她设计对仗工整的上下句,要求上下句形成对偶。
7.花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中下联语序错乱,请你根据上联,调整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错乱的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8.欣赏对联,联系我们所学的古诗文,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⑴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⑵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⑶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9.写出下面对联所赞颂的名人。
⑴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⑵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 )10.王强同学学过下面几篇课文,拟出了上联,请你根据了解的知识,对出下联。
⑴(《我的叔叔于勒》)上联:十年思盼,于勒成摇钱树;下联:。
⑵(《春夜喜雨》)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下联:⑶(《岳阳楼记》)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借景抒怀;。
11.一位同学读过《水浒传》后,拟了一个上联,请你以《西游记》的内容拟出下联。
上联: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下联:12.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与下联对仗不够工整,请改动一下上联,使之符合对联的要求。
上联:登高望远,青山绿水千帆过;下联:放歌纵酒,日暖泥融万木春。
高中语文_对联_练习

对联仿写
A
A.柳絮池塘淡淡风
语言表达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渠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考查方式
句式选择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 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 所给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 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 宫汉阙?
句式调整
对联仿写
语言表达
练习:江西南昌滕王阁有一副 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 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 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 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
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阁中帝子,问江上
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下联调整为: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 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考查方式
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对联要求一:字数要相等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对联要求二:用字不重复
和风吹柳绿,细雨润花红。
“和风”对“细雨”,“吹”对“润”,“柳绿”对“花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
对联要求三:词性要相同
• 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 “拳”对“脚”, 拳——名词;脚——名词。 “打”对“踢”,
2、善于联想
(1) 相似联想:春晖盈大地,瑞气满乾坤。 (2)相对联想: 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迎万载新景) 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 (3)相关联想:一代园丁乐,九州桃李荣。 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3、善于化用。 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
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 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
• • • • • •
奇妙的对联(5篇)

奇妙的对联(5篇)奇异的对联(5篇)奇异的对联范文第1篇(一)学问与技能1.积累有关对联学问。
2.把握对联特点,基本能够对对联。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同学喜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纪晓岚常常伴随乾隆皇帝外出游玩。
有一次,乾隆皇帝观察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
于是出了一句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索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
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蝶斗”。
纪晓岚随即说:我说的是“一鸥游”。
乾隆是个很聪慧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林间两蝶斗;纪晓岚道:水上一鸥游。
乾隆快乐大笑。
就这样,他们在游玩过程中以对对联为乐,布满了情趣。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对联世界,一探对联的奥妙。
(二)对联基础学问1.对联常识对联,也叫楹联、楹贴、对子。
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
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
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化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2.对联特点活动探究:快速阅读课本77页,请同学们说出探究的结果,共同总结对联的特点。
⑴字数相等。
一般状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需相等。
还须留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消失相同的字。
⑵词性相同,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
详细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⑶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⑷声调和谐。
①节奏相同。
如上联:扫千年旧习,下联:树一代新风。
②平仄相对。
(现在不作要求)③末字上仄下平。
(上联末字应为仄声字,下联末字应为平声字。
)⑸意境相合。
上下联意境要完善和谐。
如:A、求名应求万世名发财当发大笔财。
×B:一代园丁乐千年学子悲。
×(三)总结对联特点(四)合作探究实战演练1.给高一(1)班贴对联。
对联教案_综合性学习教案

对联教案⼀、教学⽬标:1、了解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教学重点: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三、教学过程:(⼀)导⼊:(宋)王安⽯的《元⽇》诗: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暧⼊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就是对联,今天我们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写简单的对联。
(⼆)、教学⽬标展⽰:今天我们要学习:1、对联起源2、对联特点3、学对歌诀4、对联种类(三)、讲析⽬标:1、对联起源:要求筛选出要点:对联是⼀种独特的⽂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千多年,到了五代,⼈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幸寅逊撰词,昶以其⾮⼯,⾃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副。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称春联为“桃符”。
2、对联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举例:少壮不努⼒,⽼⼤徒伤悲。
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对联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对联专题训练专题训练(四)对联1. 在吉林省“北国书香节”来临之际,某校举办了“书香一瓣沁我心”活动,掀起了读书、评书的热潮。
请你根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
(每联不少于5个字)上联: ________________下联: ________________2. 某校利用寒假时间开展了“对联拥军”活动,号召全校同学在春节前,为老红军、老战士或有军人正在部队服役的家庭,送去慰问的对联。
以下是一名同学拟写的上联,你能帮助他对出下联吗?上联:军民携手固国防下联: ________________3. 为了备战明日的“海澜杯篮球赛”,几位参赛队员正和老师一起排兵布阵,谋划攻防策略;几位文艺骨干正在排练啦啦队舞;两名文学爱好者也没闲着,正在为队员拟写加油对联。
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不畏强队,长风破浪待明日下联: ________________4. 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 元宵节上联: _______________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 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 ________________(3) 中秋节上联: ________________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⑷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 ________________5. 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下联:琳琅满架,唯待人求B. 上联:远求海外珍本下联:精印人间好书C. 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疾6.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
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一杂乱无章。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专题训练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一、单选题1.筹备组准备在墙上配一副对联。
组长写好了上联“麦浪涌绿波稼穑园前留愿景”,三位组员各自对了下联,请你挑选最合适的一个()A.犁轻耕沃土古今黎庶乐耕耘B.田风传野籁桑麻事内话来年C.农桑扶社稷千载耕耘皆事业2.班级准备开展“英雄有为保家卫国”主题演讲活动,需要在会场上挂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为下联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语句,最合适的一项是()上联:百岁春秋,铁马金戈,千里征尘安社稷;下联:三军将士,寒冬酷暑,____。
A.一腔热血长城铸B.热血一腔铸长城C.一腔热血铸长城D.热血一腔长城铸3.活动组准备在教学楼大厅的柱子上贴一副对联,上联用:“金石清卷,自强不息,展万里鸿鹄志。
”请你帮忙挑选下联。
()A.林中松柏,胸罗万卷,情随云水寄天涯。
B.草木为伴,黄卷随行,系苍生乐与忧。
C.学海无涯,艰苦奋斗,做参天栋梁材。
D.学海引舟,师长恩重千古心。
4.小文因站在进馆口左边,她只看见了门口对联的上联为“书从疑处翻自悟”,下联可能是()A.万卷书中寻妙语B.百科四库集三秦C.馆藏万卷益君智D.文到穷时自有神5.【我推敲】“校园戏曲节”将至,学校打算将校园内的一座亭子临时改造成简易戏台,你觉得最适合张贴的楹联是()A.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B.千秋事业转眼过万里江山咫尺间C.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D.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6.(钦州浦北期中)下面是某位同学根据端午节写的一段文字。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若把“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拟作下联,下列最适合选作上联的一项是()A.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B.赛龙舟鼓声阵阵传四海C.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D.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7.(北京昌平区期中)诗经文化早已浸透在文人的血脉之中,很多名胜古迹的楹联中都有它的影子。
情境对联训练指导2014.3.22李云

情境对联训练5
在中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名
篇,受到了很好的文学熏陶和思想的启迪。请回顾
所学的课文内容,根据上联补拟出下联。
上联: 范仲淹高楼上观湖抒志向; 下联: 苏东坡寺院中赏月述闲情。 陶渊明南山下种菊表淡泊。 刘禹锡陋室里著文显志趣。 吴叔庠富阳江看景发感慨。 陶渊明穷庐里赋诗明高洁。
上联:一支粉笔,积淀千秋智慧; 下联:三尺讲台,培育旷世英才。 两块黑板,书写无尽真知。 千句嘱托,承载无尽深情。 半尺教鞭,指点 江山。
情境对联训练14
为加强未成年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 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关于开展“网上 祭英烈”专题活动精神,根据活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 在今年清明节前,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主题为“缅怀先烈,学 会感恩”的网上祭英烈活动。特拟定上联,请对下联:
• • • • •
字数相等 词类相对 结构对称 平仄和谐 内容相关
三、情境对联训练1
何叔衡在湖南宁乡云山学校教书时, 某日曾见一小孩伤心地哭个不停,便问 何故。小孩说师塾老师出联要他 回来对,对不上来要挨板子。何叔衡 要孩子别怕,并教孩子对出了下联, 使这个孩子免受了一番皮肉之苦。 师塾先生给出的上联:世间少有蠢伢子; 何叔衡对出的下联: 天下难得好先生。
上联:喜迎盛世龙舟竞渡;
下联:欢庆佳节粽叶争香。(鼓乐齐鸣) 欢庆太平狮舞争福。
情境对联训练10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亦称 “团圆节”,这一天,人们仰望交接的月光,品尝香 甜的月饼,祈祝家人团圆,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表达对中秋佳节的祝愿。
上联:共赏碧空一轮明月; 下联:同念故乡两位亲人。 同品清香半杯绿茶。 同寄婵娟两处闲愁。 同贺神州万世清平。 同饮醇厚两壶老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战演练
以下是几副寿联,猜一猜这是多少岁的寿联。
正值壮年,应知不朽方为寿;
恰当而立,须知文章可永龄。
不惑应从今日始;
知天犹得十年来。
1、2016北京中考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
上联:
下联:
2、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
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
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__;
痛__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__。
A 毁灭彷徨莽原呐喊B莽原呐喊毁灭彷徨
C 莽原彷徨毁灭呐喊
D 毁灭呐喊莽原彷徨
3、北京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
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其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去老范一千年后,后_____先___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 悲喜八百里大湖
B 乐忧大湖八百里
C 喜悲大湖八百里
D 忧乐八百里大湖
4、下面是一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根据上联,下联对得罪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灯月千家晓
A山野万里香B 秋高半月明C 笙歌万户春D 一街太平歌
5、下面两副对联。
第一副史关于岳阳楼的对联,第二副是关于诸葛亮的对联,两个空是他读的书和他写的文章。
根据你的积累,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_____到心头
(2)_____成高士志,_____见老臣心
A 欢喜出师表梁父吟
B 欢喜梁父吟出师表
C 忧乐出师表梁父吟
D 忧乐梁父吟出师表
6、央视猴年春晚开场,主持人给全国人民送上了五副春联,其中一副的上联是“蓝天日丽,九州千里秀”,与之相对应的下联应该是()
A.紫气东来,三秦织彩梦B.碧海春融,两岸一家亲
C.古都西望,一路展宏图D.大地春回,草原锦绣天
7、晚清著名文学家窦垿(xù)为岳阳楼撰写了一副102字的长联,上联是“一楼何奇?,,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下联是“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
潴(zhū,水积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横线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范希文两字关情②杜少陵五言绝唱
③使我怆然涕下④问谁领会得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8、节令联是指有特定应时性或纪念性的对联,内容多为咏物、抒情、议论或祝愿。
如:清明节联“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重阳节联“糕含登高意,菊呈晚节情”等。
下列与其它三副所纪念传统节日不同的一副节令联是()A.千古诤臣罹祸B.喜得天开清旷域
尔今屈子开颜宛然人在广寒宫
C.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D.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9、楹联又称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是一种对偶文学,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下面这幅对联为北京孔庙大成殿楹联,是康熙皇帝为曲阜孔庙大成殿所撰,由乾隆皇帝书写。
在横线上依次填写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上联:气备_____与_____鬼神合其德
下联:教垂_____继_____文武作之师
A 四时天地日月万世尧舜禹汤
B 四时尧舜禹汤万世天地日月
C 万世尧舜禹汤四时天地日月D万世天地日月四时尧舜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