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赏析

合集下载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二、《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翻译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

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

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

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三、《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作者介绍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

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

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表达情感直率。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有《小山词》留世。

《塞尔玛》观后感电影讲述马丁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到塞尔玛大游行这一段的故事,对于从未有深度接触过马丁路德金生平的陌生观众来说(包括我),这是一部很好的历史人物传记电影。

它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传记类,始终将某人放在神坛上,而采取神探上从神探下来回到神探这样的结构。

而为了实现这个结构,拍摄手法也是很有将就,你会看到当马丁在神探上的时候,镜头对于他的描述都是从下往上的,这样从视觉上来说会显得人物很高大。

而在中间拍摄马丁的疲惫,聚焦到他私生活里依然是个普通人的时候,镜头变了,要正着来,要么侧着来,要么刻意聚焦到人物的面部,这就引导观众聚焦到了一个普通人马丁,他也会累,也会想到放弃,也会流泪。

同时对于爆炸,枪杀,殴打等镜头,都是采取慢镜头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悬案氛围,让人会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曾经黑人遭受到的那种恐惧,凶残的对待。

晏几道《阮郎归》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晏几道《阮郎归》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晏几道《阮郎归》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阮郎归宋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 [19] ,云随雁字长 [20] 。

绿杯红袖趁重阳 [21]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22]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23] 。

注释:[19]金掌:指铜仙手掌。

《三辅故事》:“汉武帝以铜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大十围,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以求仙。

”后世称铜人为铜仙或金铜仙人。

露成霜:谓深秋天气逐渐寒冷。

《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0]“云随”句:目尽雁群飞过之处,都是绵绵的云。

雁字,雁群飞行,组成一字或人字,故谓雁字。

[21]“绿杯”句:谓与歌女饮酒唱歌,莫辜负重阳佳节。

绿杯,翡翠杯或碧玉杯,以作酒杯的美称。

白居易《醉中戏赠郑使君》诗:“密坐移红毯,酡颜照绿杯。

”红袖,妇女衣袖。

趁,陆校本《小山词》作“称”,当从之。

享用之意。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诗酒趁年华。

”[22]“兰佩紫”二句:佩挂紫色的秋兰,头上插着黄色的秋菊。

[23]“清歌”句:唱的清曲莫要是伤心的曲调。

清歌,指歌女唱歌侑酒。

断肠,《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绝。

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指悲伤过甚。

译文: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

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

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佩戴紫色兰花,头上插着黄菊,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

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评析:词作于小山晚年,斯人自道,是其哀乐过人、自甘畸零的人生总结。

首二句暗用杜牧《早雁》诗的句意:“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二句自蕴无限慷慨悲凉。

“绿杯红袖”,以明亮的色泽衬托情感的低沉,更有耐人寻绎的深味。

“人情似故乡”乃谓他乡人情之厚,略如故乡,实是异乡人自我宽慰,在洒落中饱含热泪。

晏几道《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及赏析

晏几道《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及赏析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宋] 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分类标签: 友情诗重阳节思乡诗宋词三百首作品赏析【注释】: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

词中感喟身世,自抒怀抱,虽写抑郁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

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着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起首两句以写秋景起,点出地点是在京城汴梁,时序是在深秋,为下文的“趁重阳”作衬垫。

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长生的“玉露”。

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

但作者词风不求以峻峭胜,故第二句即接以闲淡的笔调。

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影似乎也随之延长了。

这两句意象敏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

三、四两句将客居心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美故乡人情之美,表达出思乡心切的情怀,另一方面又赞美了重阳友情之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过片从《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和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化出的“兰佩紫,菊簪黄”两句,写出了人物之盛与服饰之美,渲染了宴饮的盛况。

接下来一句,写词人仕宦连蹇,陆沉下位,情绪低落,不得不委屈处世,难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于是不妨再理旧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负友人的一片盛情。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说:“‘绿杯’二句,意已厚矣。

‘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

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

”试想,本是清狂耽饮的人,如今要唤起旧情酒兴,还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层层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诉说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为深厚的高度。

结尾两句:“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小议《小山词·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小议《小山词·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秋云
因风 的 吹 动
,
可以

随雁 ”
而长

,
但 这种孤立 的 景物描 绘
在 全 词 的 结构 上 或意 境 上
,
也实 在 看 不 出它 与 上下 句意 之 间
:
,
究竞有什 么 必 然 的 联 系
,

王国
维 先 生 在 《人 间词 话 》中 即 曾经 指 出

昔人 论 词 有 景 语 情语 之 别 不 知 一 切 景 语 皆 情 语
,

在这 种 时 刻身 在 天 涯 的 小 晏
而 有 秋 水伊 人 之 思
,
实 属必然
,

所 以 紧接 着 下 句 便 是


云 随雁
字长


寥寥五 字 可 谓 言 约 意丰

寓意深 远
,
含蓄 无 尽
的浮云

,
耐人 寻味

句中 云

云” 字
,
殆非
,

大风 起 兮 云 飞 扬


也不是


青海 长 云 暗 雪 山
,
触 景遣怀 之 词
虽 然 此 际 主 人意厚

盛 筵情深
,

好 勉为 应 酬
,
但 却终 于难 以 排遣 郁 结 放 胸 中 的 悲 凉意 绪 与哀 伤 情 怀
,
全词 结构
,
上 闽寓情 于 景
,
下 阅 因 景抒 情


起 首 写 愁 绪之所 以 产生
, ,
,

晏几道宋词名句赏析-晏几道经典名句赏析

晏几道宋词名句赏析-晏几道经典名句赏析

晏几道宋词名句赏析|晏几道经典名句赏析晏几道介绍:晏几道(约1048-1118)是晏殊的幼子,字叔原。

宋代父子能词的不少,但父子俱为大家的却只有大晏和小晏,而小晏尤胜乃父。

他身为富贵公子,却一生潦倒,原因就是因为太“痴”了。

冯煦曾说过:“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真古之伤心人也。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 1.宋词名句: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

欣赏指数:☆☆【出处】: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称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2.宋词名句: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欣赏指数:☆☆☆【出处】: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3.宋词名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欣赏指数:☆☆☆【出处】:鹧鸪天小令尊前风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4.宋词名句: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

欣赏指数:☆☆☆【出处】: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

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

一春弹泪说凄凉。

5.宋词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欣赏指数:☆☆☆☆【出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6. 宋词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欣赏指数:☆☆☆☆☆【出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2————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阮郎归晏几道的其他诗词

阮郎归晏几道的其他诗词

阮郎归晏几道的其他诗词
1、阮郎归晏几道
原文: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宋代〕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译文:
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

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

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佩戴紫色兰花,头上插着黄菊,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

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2、晏几道的其他诗词
①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宋代〕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②长相思·长相思
晏几道〔宋代〕
长相思,长相思。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③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宋代〕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古诗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翻译赏析

古诗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翻译赏析

古诗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翻译赏析《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晏几道。

其古诗全文如下: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前言】《阮郎归·天边》是晏几道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

词中感喟身世,自抒怀抱,虽写抑郁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

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这是一首重阳佳节失意伤怀之作。

情绪压抑悲凉,好像有许多愁情,但表现得模糊闪烁。

临佳节而在异乡作客,受款待又有“人情似故乡”的亲切。

可是从其饮酒狂欢,又可见其借酒浇愁的心境。

词中以佩紫、菊簪与自己作比较,其主动克制“旧狂”,可见此狂是出自不得已而为之。

词意orG超越一般的幽怨,风格凝重而清丽。

【注释】①金掌:铜仙人掌。

汉武帝刘彻曾在建章宫筑神明台(一作柏梁台),上铸铜柱二十丈,有仙人掌托承露盘以伫露水,和玉屑服之,以求长生。

②绿杯:美酒。

红袖:美女。

【翻译】天边金铜仙人掌上的托盘里,露水已凝结成霜,雁行一去是那么遥远,唯见云阔天长。

绿酒杯,红袖女,趁着重阳佳节,大家来乐一场;人情之温暖,倒有几分像在家乡。

我佩带着紫茎的兰花,把几朵黄菊插在头上,竭力再做出从前那种狂放的模样。

我想要用沉醉来换取悲凉,动人的歌声啊,千万别撩起我心中的哀伤。

【赏析】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

词中感喟身世,自抒怀抱,虽写抑郁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

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首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起首两句以写秋景起,点出地点是在京城汴梁,时序是在深秋,为下文的“趁重阳”作衬垫。

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长生的“玉露”。

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

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

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

名家点评
夏敬观说:“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丘,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 于父”(夏评《小山词·跋尾》)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说:“‘绿杯’二句,意已厚矣。 ‘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思:狂已旧矣, 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
陈匪石曰:“此在《小山词》中,为最凝重深厚之作,与其他艳词不同。”
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
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01 词作原文
03 创作背景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注释译文 04 作品鉴赏
基本信息
《阮郎归·天边》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首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词中感喟身世,抒发 了作者客居思乡的悲凉心情。虽写抑郁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
词作原文
词作原文
②金掌: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筑柏梁台,上有铜制仙人以手掌托盘,承接露水。此处以“金掌”借指国都, 即汴京。即谓汴京己入深秋。
③雁字:雁群飞行时排列成人字,有时排列成一字,故称雁字。 ④绿杯红袖:代指美酒佳人。 ⑤人情:风土人情。 ⑥“兰佩紫”两句:佩戴紫色兰花,头上插黄菊。屈原《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 ⑦理旧狂:重又显出从前狂放不羁的情态。
作品鉴赏
文学分析
名家点评
文学分析
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表达凄凉的人生感怀。其中饱含备尝坎坷沧桑之意,全词写情波澜起 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首词的意境情,正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阮郎归①·天边金掌露成霜 天边金掌②露成霜,云随雁字③长。绿杯红袖趁重阳④,人情似故乡⑤。 兰佩紫,菊簪黄⑥,殷勤理旧狂⑦。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释译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赏析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译文】
天边金铜仙人掌上的托盘里,露水已凝结成霜,雁行一去是那么遥远,唯见云阔天长。

绿酒杯,红袖女,趁着重阳佳节,大家来乐一场;人情之温暖,倒有几分像在家乡。

我佩带着紫茎的兰花,把几朵黄菊插在头上,竭力再做出从前那种狂放的模样。

我想要用沉醉来换取悲凉,动人的歌声啊,千万别撩起我心中的哀伤!
【注释】
金掌:铜仙人掌。

汉武帝刘彻曾在建章宫筑神明台(一作柏梁台),上铸铜柱二十丈,有仙人掌托承露盘以伫露水,和玉屑服之,以求长生。

绿杯:美酒。

红袖:美女。

【赏析】
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

词中感喟身世,自抒怀抱,虽写抑郁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

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着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起首两句以写秋景起,点出地点是在京城汴梁,时序是在深秋,为下文的趁重阳作衬垫。

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长生的玉露。

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

但词风不求以峻峭胜,故第二句即接以闲淡的笔调。

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影似乎也随之延长了。

这两句意象敏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

三、四两句将客居心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美故乡人情之美,表达出思乡心切的情怀,另一方面又赞美了重阳友情之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过片从《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和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化出的兰佩紫,菊簪黄两句,写出了人物之盛与服饰之美,渲染了宴饮的盛况。

接下来一句,写词人仕宦连蹇,陆沉下位,情绪低落,不得不委屈处世,难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于是不妨再理旧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负友人的一片盛情。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说:‘绿杯’二句,意已厚矣。

‘殷勤理旧狂’,五字三层意: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

狂已旧矣,而理之,而殷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

试想,本是清狂耽饮的人,如今要唤起旧情酒兴,还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层层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诉说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为深厚的高度。

结尾两句: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由上面的归结,再来一个大的折,又引出很多层次。

词人想寻求解脱、忘却,而他自己又明知这并不能换来真正的欢乐,这是真正的悲哀。

《蕙风词话》又说:‘欲将沉醉换悲凉’,是上句注脚;‘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

此乃中肯之语。

词之结句,竟体空灵,包含着万般无奈而聊作旷达的深沉苦楚,极尽回旋曲折、一咏三叹之妙。

兰佩紫二句,承上片人情句的含蓄为宽松;殷勤句随着内容的迅速浓缩,音节也迅速向悠扬;欲将二句,感情越来越深沉、曲折,音节也越来越悠扬、激荡。

谭献评周邦彦《兰陵王》词的斜阳冉冉春无极句,说微吟千百遍,当入三昧,出三昧。

读晏几道这首词的最后三句,使人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它的意境、音节配合得极有韵味和感染力,妙处须细细体会。

《宋词举》中云:小山多聪俊语,一览即知其胜。

此则非好学深思,不能知其妙处。

此词正说明了这一点。

纵观全词,尽管那种披肝沥胆的真挚一如既往,但在经历了许多风尘磨折之后,悲凉已压倒缠绵;虽然还有镂刻不灭的回忆,可是已经害怕回忆了。

【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

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其父齐名,世称二晏。

但当时及后世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

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

(《白雨斋词话》)词风逼近其父。

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多浑成;又比晏殊词沉挚、悲凉。

特别是在言情词上,更优于其父。

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词深刻得多。

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运、歌颂她们美好心灵的篇章。

也有关于个人情事的回忆和描写。

通过个人遭遇的昨梦前尘,抒写人世的悲欢离合,笔调感伤,凄婉动人。

在有些作品中,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

工于言情,但很少尽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笔,较之晏殊的词沉郁顿挫。

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小山词》从《珠玉词》出,而成就不同,虽是走其父婉约传统,固守小令的阵地,却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

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处皆深,将艳词小令,从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与两个层面上发展到极致。

晏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吐属天成,能动摇人心。

他的《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情真意切,九曲回肠。

其中新辞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复堂词话》赞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苕溪渔隐丛话》评它为词情婉丽;至于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连认为作文害道的理学家程颐听了,都笑着说:鬼语也!(《邵氏闻见后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