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古典诗词鉴赏答案
古典诗词鉴赏尔雅网课答案

【单选题】“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C)时代的作品。
A、夏代B、商代C、战国D、西汉2【多选题】下列关于《诗经》的介绍,描述正确的是(ACD)。
A、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主要产生于今长江流域地区C、是儒家的经典之作D、是中国文化的元典【判断题】汉代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是既有赞美的部分,又有批评的部分。
(√)4【判断题】从中国古代文化区域来说,《诗经》属于荆楚文化。
(×) 1.2 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1【单选题】考虑到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等因素,回溯中国文化传统最早的时期是(C)。
A、夏代B、商代C、周代D、2【多选题】周代时期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典籍,包括(ABCD)。
A、《诗经》B、《周易》C、《尚书》D、《仪礼》3【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 4【判断题】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确认的朝代。
(√)1.3 《诗经》的用途1【单选题】“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意思是(B)。
A、浅近C、亲D、疏2【多选题】以下属于《诗经》中《雅》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BD)。
A、祭祀乐歌B、重要政治场合使用的乐歌C、地域性的歌谣D、贵族对时政的批评3【判断题】《诗经》形成早期,被看作是古代贵族的教科书。
(√) 1.4 郑风·萚兮1【单选题】《郑风·箨兮》一诗叙述的背景时间是(C)。
A、初春B、冬日C、秋日D、夏末2【判断题】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影响力相对薄弱的文化。
(√)3【判断题】《郑风·箨兮》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整首诗看起来很有活力。
(√)1.5 唐风·山有枢1【单选题】“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一句中“考”的意思是(C)。
A、舞B、挂C、敲D、看2【单选题】“且以喜乐,且以水日”中的“且”用来表示(D)。
A、感叹B、并列C、假设D、强调3【多选题】诗经“六艺”中的三种表现手法分别是(ACD)。
A、赋B、颂C、比D、兴4【判断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源于《唐风·山有枢》中的诗句。
最新尔雅《古典诗词导读》完整版考核题库198题(含答案)

2020尔雅《古典诗词导读》测试198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但”(表D)的意思。
A、转折B、祈使C、感叹D、假设2.晏几道的词作重点是 (B )。
A、描绘女子的柔媚B、借词表现自己的放荡高傲C、借词表现家道中落的无奈D、借词再现当时的奢靡生活3.“故人具鸡黍”中“具”的意思(是B)。
A、有B、准备C、酒席D、饭食4.五律诗在整首诗结束时会有一个向外的延展性 ,这是五律的 (C)特点。
A、语言B、意境C、结构D、格律5.五言律诗的中间必须有 (A)对仗。
A、两联B、四联C、奇句D、偶句6.从五律的结构上来说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属于事件的 (D )。
A、结果B、高潮C、延伸7.《鹿柴》一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 (D )境界。
A、代入性B、象征性C、虚拟性D、无常性8.“诗的内容都不在字面上”是(C )的最大特点。
A、七言古诗B、七言律诗C、五言绝句D、五言律诗9.《寻隐者不遇》是唐代 (D)贾岛的作品。
A、诗仙B、诗圣C、诗鬼D、诗僧10.“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苦”是一个(c)。
A、形容词B、动词C、副词D、虚词11.“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在整首诗中主要是 (B)。
A、推动情绪B、渲染气氛C、交代人物、时间D、写景12.《登高》一诗的结尾体现出了 (B )的感受。
A、发泄B、气竭C、无限D、幻想13.七言绝句一般是由 (A )句诗构成。
B、六C、八D、十14.“为我吹行云使西来”中的“行云”是指(B )。
A、思妇B、游子C、白云D、无实意15.《春江花月夜》中 (D)是由抽象的哲理转向人的具体生活环境的过渡句。
A、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B、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C、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D、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16.诗体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
A、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B、为了丰富史诗C、地域的局限性D、统治阶级的倡导17.近体诗歌中标准的律诗应该是有 (C)诗。
精选最新版尔雅《古典诗词导读》完整考试题库198题(含答案)

2020尔雅《古典诗词导读》测试198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齐言的七言古诗流行于中国的 (B )时期。
A、陈B、齐梁C、唐D、宋2.建安时代曹植的《名都篇》歌咏的是 (A )。
A、及时享乐B、功成名就C、青春无悔D、国泰民安3.“故人具鸡黍”中“具”的意思(是B)。
A、有B、准备C、酒席D、饭食4.五律诗在整首诗结束时会有一个向外的延展性 ,这是五律的 (C)特点。
A、语言B、意境C、结构D、格律5.从五律的结构上来说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属于事件的 (D )。
A、结果B、高潮C、延伸D、经过6.《鹿柴》一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 (D )境界。
A、代入性B、象征性C、虚拟性7.“诗的内容都不在字面上”是(C )的最大特点。
A、七言古诗B、七言律诗C、五言绝句D、五言律诗8.《客中行》创作于 (C)时期。
A、初唐B、中唐C、盛唐D、晚唐9.“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在整首诗中主要是 (B)。
A、推动情绪B、渲染气氛C、交代人物、时间D、写景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但”(表D)的意思。
A、转折B、祈使C、感叹D、假设11.《登高》一诗总共有 (D )个对句。
A、一B、二C、三D、四12.“为我吹行云使西来”中的“行云”是指(B )。
A、思妇B、游子C、白云D、无实意13.《登高》一诗的结尾体现出了 (B )的感受。
B、气竭C、无限D、幻想14.《春江花月夜》中 (D)是由抽象的哲理转向人的具体生活环境的过渡句。
A、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B、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C、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D、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15.诗体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
A、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B、为了丰富史诗C、地域的局限性D、统治阶级的倡导16.“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该句诗运用了 (B )的对仗手法。
A、邻对B、流水对C、借对D、工对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声律变化是 (D)。
新版精选尔雅《古典诗词导读》完整题库19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尔雅《古典诗词导读》测试198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为我吹行云使西来”中的“行云”是指(B )。
A、思妇B、游子C、白云D、无实意2.“见羞容敛翠”中的“翠”意思(是C)。
A、绿裳B、青玉C、眉毛D、纤手3.《登高》一诗写秋景 ,但直到 (C)才出现“秋”字。
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4.《过故人庄》一诗将 (A )三者很好地融合起来。
A、景、情、理B、情、景、物C、景、事、情D、人、景、事5.“故人具鸡黍”中“具”的意思(是B)。
A、有B、准备C、酒席D、饭食6.五律诗在整首诗结束时会有一个向外的延展性 ,这是五律的 (C)特点。
A、语言B、意境C、结构7.五言律诗的中间必须有 (A)对仗。
A、两联B、四联C、奇句D、偶句8.从五律的结构上来说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属于事件的 (D )。
A、结果B、高潮C、延伸D、经过9.“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在整首诗中主要是 (B)。
A、推动情绪B、渲染气氛C、交代人物、时间D、写景10.(B )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中起到了叙事点题的作用。
A、漫卷诗书喜欲狂B、剑外忽传收蓟北C、初闻涕泪满衣裳D、白日放歌须纵酒11.七言绝句一般是由 (A )句诗构成。
A、四B、六C、八D、十1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体现诗人惊喜的最高峰是 (D )。
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13.齐言的七言古诗流行于中国的 (B )时期。
B、齐梁C、唐D、宋14.《春江花月夜》中 (D)是由抽象的哲理转向人的具体生活环境的过渡句。
A、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B、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C、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D、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15.“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该句诗运用了 (B )的对仗手法。
A、邻对B、流水对C、借对D、工对1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声律变化是 (D)。
最新尔雅《古典诗词导读》完整题库19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尔雅《古典诗词导读》测试198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典型的 (C)诗。
A、思乡B、送别C、边塞D、哲理2.相较于魏晋时代 ,唐代的诗歌作品更注重 (C )。
A、韵律美B、简洁性C、结构美D、华丽性3.五律诗在整首诗结束时会有一个向外的延展性 ,这是五律的 (C)特点。
A、语言B、意境C、结构D、格律4.五言律诗的中间必须有 (A)对仗。
A、两联B、四联C、奇句D、偶句5.从五律的结构上来说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属于事件的 (D )。
A、结果B、高潮C、延伸D、经过6.《鹿柴》一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 (D )境界。
A、代入性B、象征性C、虚拟性D、无常性7.“诗的内容都不在字面上”是(C )的最大特点。
A、七言古诗B、七言律诗C、五言绝句D、五言律诗8.《寻隐者不遇》是唐代 (D)贾岛的作品。
A、诗仙B、诗圣C、诗鬼D、诗僧9.《客中行》创作于 (C)时期。
A、初唐B、中唐C、盛唐D、晚唐10.《登高》一诗写秋景 ,但直到 (C)才出现“秋”字。
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11.“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但”(表D)的意思。
A、转折B、祈使C、感叹D、假设12.《登高》一诗总共有 (D )个对句。
A、一B、二C、三D、四13.七言绝句一般是由 (A )句诗构成。
A、四B、六C、八D、十14.齐言的七言古诗流行于中国的 (B )时期。
A、陈B、齐梁C、唐D、宋15.《春江花月夜》中 (D)是由抽象的哲理转向人的具体生活环境的过渡句。
A、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B、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C、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D、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16.诗体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A)。
A、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B、为了丰富史诗C、地域的局限性D、统治阶级的倡导17.近体诗歌中标准的律诗应该是有 (C)诗。
A、四句B、六句C、八句D、十句18.“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尔雅古典诗词鉴赏答案

1.1 《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时代的作品。
A、夏代B、商代C、战国D、西汉我的答案:C 得分: 33.3 分2【多选题】下列关于《诗经》的介绍,描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主要产生于今长江流域地区C、是儒家的经典之作D、是中国文化的元典我的答案:ACD 得分: 33.3 分3【判断题】汉代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是既有赞美的部分,又有批评的部分。
()我的答案:√得分: 33.4 分1.2 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多选题】周代时期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典籍,包括()。
A、《诗经》B、《周易》C、《尚书》D、《仪礼》我的答案:ABCD 得分: 33.3 分2【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我的答案:×得分: 33.3 分3【判断题】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确认的朝代。
()我的答案:√得分: 33.4 分1.3 《诗经》的用途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意思是()。
A、浅B、C、亲D、疏我的答案:B 得分: 33.3 分2【多选题】以下属于《诗经》中《雅》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祭祀乐歌B、重要政治场合使用的乐歌C、地域性的歌谣D、贵族对时政的批评我的答案:ABD 得分: 33.3 分3【判断题】《诗经》形成早期,被看作是古代贵族的教科书。
()我的答案:√得分: 33.4 分1.4 郑风·萚兮已完成成绩: 100.0 分1【单选题】《郑风·箨兮》一诗叙述的背景时间是()。
A、初春B、冬日C、秋日D、夏末我的答案:C 得分: 33.3 分2【判断题】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影响力相对薄弱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 33.3 分3【判断题】《郑风·箨兮》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整首诗看起来很有活力。
尔雅中国诗词之美全部答案已修正

ssssssssssssssssssssrrrrrrrrrrrrrrrrrssss词产生的背景1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
A、《诗经》B、《大学》C、《礼记》D、《春秋》我的答案: B2《诗经》中祭祀歌颂祖先的歌诗是指()。
A、国风B、雅C、正声D、颂我的答案: D3“诗言志”出自古书()。
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尚书》D、《论语》我的答案: C4《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5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
我的答案:×词的产生1《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
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DocumentsD、Book of Change我的答案: C2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D、来源于现实生活我的答案: D3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
A、雅乐B、清乐C、宴乐D、胡乐我的答案: B4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5“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我的答案:√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
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当时传唱度低D、无人刊刻流传我的答案: C2《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山河美景D、美女、爱情我的答案: D3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清乐B、雅乐C、胡乐D、法曲我的答案: B4《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5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我的答案:√小词与性别文化1“衣锦尚褧”出自古书()。
A、《诗经》B、《论语》C、《花间集》D、《礼记》我的答案: D2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章节测试答案+期末考试

尔雅(中华诗词之美)课后章节测试答案+期末考试章节测试词产生的背景1【单选题】下列哪一本著作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A、《诗经》•B、《礼记》•C、《大学》•D、《春秋》我的答案:C2【单选题】《诗经》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是祭祀歌颂祖先?()•A、国风•B、正声•C、颂•D、雅我的答案:C3【单选题】下列哪一本书提出“诗言志”?()•A、《诗经·毛诗序》•B、《诗言志辨》•C、《论语》•D、《尚书》我的答案:D4【判断题】《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贵族中的著名诗人的作品。
()我的答案:×【判断题】“诗言志”的“志”泛指人类的一切感情()。
我的答案:×词的产生1【单选题】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A、雅乐•B、宴乐•C、胡乐•D、清乐我的答案:D2【单选题】关于《尚书》的翻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ook of Songs•B、Book of Rites•C、Book of Change•D、Book of Documents我的答案:D3【多选题】对于词的认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是一种微妙的文学体式•B、产生背景是歌台舞榭•C、来源于现实生活•D、是先有音乐然后按照乐调填写我的答案:ABD【判断题】诗是作者集体无意识的活动。
()我的答案:×5【判断题】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配乐填词与《花间集》1【单选题】《花间集》的词主要取材于()。
•A、田园生活•B、志向、理想•C、美女、爱情•D、山河美景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宴乐的构成要素?()•A、清乐•B、胡乐•C、法曲•D、雅乐我的答案:D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判断题】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我的答案:√5【判断题】《花间集》是配合宴乐的唱词,由当时的诗人文士所作。
()我的答案:√小词与性别文化1【单选题】“弄妆梳洗迟”的“弄”是什么意思?()•A、玩耍•B、搅扰•C、炫耀•D、赏弄、观赏我的答案:D2【单选题】在晚唐五代时期,“山”有多种意涵,其中不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者较之后者,感情更浓烈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 分
3
【判断题】《诗经》所体现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文本中经常出现神话故事。()
我的答案:× 得分: 25.0 分
4
【判断题】
战国末期秦国的辞赋家宋玉是《楚辞》的作者之一。()
我的答案:× 得分: 25.0 分
2.2 《楚辞》的作者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意思是()。
A、
浅
B、
近
C、
亲
D、
疏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 分
2
【多选题】以下属于《诗经》中《雅》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祭祀乐歌
B、重要政治场合使用的乐歌
C、地域性的歌谣
D、贵族对时政的批评
我的答案:ABD 得分: 33.3 分
3
【判断题】《诗经》形成早期,被看作是古代贵族的教科书。()
A、诗的三章是重叠的
B、三章更换的词不存在意义的变化
C、诗的三章存在意义的递进变化
D、三章描写了一个歌月怀人的故事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 分
3
【判断题】孔子之所以赞扬《关雎》,是因为他提倡用理性约束自然感情。()
我的答案:√ 得分: 33.4 分
1.7 周南·汉广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周南·汉广》中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A、不可思泳
B、不可方思
C、不可求思
D、不可思求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 分
2
【单选题】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一句中“息”是指()。
A、
休息
B、
少
C、
语助词
D、
思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 分
3
【单选题】
“叔”在古代兄弟次序里排()。
4
【判断题】“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采用的是比的手法。()
我的答案:× 得分: 25.0 分
1.6 陈风·月出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中“悄”可以解释为()。
A、
忧伤
B、
忧愁的样子
C、
忧心
D、
缓缓的样子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 分
2
【单选题】关于《陈风·月出》的理解,说法有误的是()。
D、《仪礼》
我的答案:ABCD 得分: 33.3 分
2
【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我的答案:× 得分: 33.3 分
3
【判断题】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确认的朝代。()
我的答案:√ 得分: 33.4 分
1.3 《诗经》的用途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
2
【多选题】以下属于《诗经》中《雅》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祭祀乐歌
B、重要政治场合使用的乐歌
C、地域性的歌谣
D、贵族对时政的批评
我的答案:ABD 得分: 33.3 分
3
【判断题】《诗经》形成早期,被看作是古代贵族的教科书。()
我的答案:√ 得分: 33.4 分
1.5 唐风·山有枢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
我的答案:√ 得分: 33.3 分
3
【判断题】
《郑风·箨兮》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整首诗看起来很有活力。()
我的答案:√ 得分: 33.4 分
1.3 《诗经》的用途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意思是()。
A、
浅
B、
近
C、
亲
D、
疏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 分
D、是中国文化的元典
我的答案:ACD 得分: 33.3 分
3
【判断题】汉代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是既有赞美的部分,又有批评的部分。()
我的答案:√ 得分: 33.4 分
1.2 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
1
【多选题】周代时期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典籍,包括()。
A、《诗经》
B、《周易》
C、《尚书》
1.1 《诗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时代的作品。
A、
夏代
B、
商代
C、
战国
D、
西汉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 分
2
【多选题】下列关于《诗经》的介绍,描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主要产生于今长江流域地区
C、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1
【单选题】“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一句中“考”的意思是()。
A、舞
B、挂
C、敲
D、看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 分
2
【多选题】诗经“六艺”中的三种表现手法分别是()。
A、赋
B、颂
C、比
D、兴
我的答案:ACD 得分: 25.0 分
3
【判断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源于《唐风·山有枢》中的诗句。
我的答案:√ 得分: 25.0 分
1
【单选题】《诗经》和《楚辞》存在地域性的区别,《楚辞》更多地表现是()的文化。
A、黄河流域
B、华夏
C、长江流域
D、中原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 分
2
【单选题】
下列关于《诗经》和《楚辞》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A、
篇幅前者较短,后者较长
B、
前者语言华丽,后者朴素
C、
前者用于吟诵,后者用于歌唱
我的答案:√ 得分: 33.4 分
1.4 郑风·萚兮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
《郑风·箨兮》一诗叙述的背景时间是()。
A、
初春
B、
冬日
C、
秋日
D、
夏末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 分
2
【判断题】
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影响力相对薄弱的文化。()
我的答案:√ 得分: 33.3 分
3
【判断题】
1
【单选题】下列关于屈原的描述,有误的是()。
A、楚国重要的政治家
B、是“楚辞”的创立者
C、春秋时期的诗人
D、被誉为中华“诗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 分
2
【单选题】
在《离骚》中,可以看出王、我、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王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B、
《郑风·箨兮》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整首诗看起来很有活力。()
我的答案:√ 得分: 33.4 分
1.4 郑风·萚兮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
1
【单选题】
《郑风·箨兮》一诗叙述的背景时间是()。
A、
初春
B、
冬日
C、
秋日
D、
夏末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 分
2
【判断题】
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影响力相对薄弱的文化。()
A、
老大
B、
老二
C、
老三
D、
老幺
我的答案:C 得分: 20.0 分
4
【判断题】世界文学中通常会通过一个想象出的完美女性来寄托对人生的期待。()
我的答案:√ 得分: 20.0 分
5
【判断题】“不案:√ 得分: 20.0 分
2.1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已完成 成绩: 100.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