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撞机过程

合集下载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暨海空卫士王伟牺牲11周年纪念(上)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暨海空卫士王伟牺牲11周年纪念(上)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暨海空卫士王伟牺牲11周年纪念(上)本文根据军网图片及美国机长回忆录编辑而成。

发表本文非商业目的。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军事网站。

2001年4月1日8时55分,美国海军的EP-3型侦察机完成例行侦察任务时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8战机发生发生碰撞,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确认牺牲,而美国的军机则迫降海南岛陵水机场。

2001年4月2日,海军航空兵位于位于海南陵水的军用机场。

扣留在陵水机场的美国EP-3侦察机。

其机头、1号螺旋桨损坏严重。

这也成为中美双方对责任认定分歧的关键。

美方机长坚持是我方飞机挤入其航线,使其四号螺旋桨击中我方飞机后机身,然后撞中其机头。

而我方则认定是其飞机突然左转,使我方飞机撞中其机头,附带其螺旋桨损伤。

美方机长声称飞机当时处在自动驾驶状态,并称为标准程序,令人不可思议。

另,从其一号螺旋桨损坏情况看,不像剧烈撞击后的状况。

附带当年苏-27与挪威P-3撞击的报道与照片,请进行比较。

美方奥斯本机长回忆螺旋桨打入机尾前部,致使歼8解体,并壮中机头,使EP-3无法操纵,迫降陵水。

其事先已呼叫,陵水无反应,但未在跑道上设置障碍物。

◎苏-27与挪威空军P-3b1987年9月13日早上10:39,挪威空军p-3b"602"号正飞行在巴伦支海上空,机上共有10名乘员,一架su-27对它进行了拦截。

当su-27第一次近距离掠过时p-3b的高度大约是4500m,挪威人乘机拍了几张照。

大概是因为发现要跟上缓慢的p-3b比较困难,特别是p-3b机长故意减速以摆脱之后,su-27加速离开了。

几分钟之后它回来了,再次处于非常靠近的位置,机长于是再次减速迫使su-27离开,su-27又一次消失了。

大约10:56挪威东南135海里苏联边境北面48海里处同一架su-27第三次出现了,它这回在p-3b的右侧,su-27慢慢地慢慢地接近,然后其飞行员明显故意地突然加速从下方掠过p-3b,但是它的垂尾尖端撞上了p-3b右侧外侧引擎的螺旋桨叶片,并把它切下11厘米长的一条,强大的惯性下碎片被甩出去击穿了p-3b机身,导致p-3b机舱内失压。

中美军机南海4.1撞机事件九周年

中美军机南海4.1撞机事件九周年

中美军机南海4.1撞机事件九周年部份解密作者:美华文章发于:中美军机南海4.1撞机事件九周年部份解密导读:2001年4月1日,中国海军航空兵歼八型一架与从日本飞至南海上空美军间谍侦察机相撞,中方飞行员王伟殉职;美方撞机受损的飞机强行降落海南陵水机场,机组人员24人安全。

一场外交角力开始持续11天。

1,你知道两机相撞错在何方吗?你知道王伟是否有过水上求生训练吗?2,你知道中英文“非常遗憾”和“深表歉意”是有重大区别吗?3,你知道美国制定若两周不放人就封锁海南岛,派突击队抢人炸机的惊人计划吗?4,你知道运送美军回国客机机长在海口误称中国为“中华民国”吗?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只能对相关解密资料作片段引用。

对历史真相的了解与记忆,目的不是翻旧账,而是在于终结敏感禁忌,让历史还原,使人汲取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正文:2001年4月1日上午,中国南海舰队航空兵飞行员王伟驾歼八战机执行任务与美军飞机相撞,机坠海人殉职,美间谍侦察机强行降落海南陵水机场。

11天之后,2001年4月12日,美国EP-3间谍机24名机组人员安全离开海口机场前往美属关岛再转往夏威夷及本土。

美国侦察机后来以拆解方式运送回国。

折损王伟和事件的解套方式,一直是很多中国百姓,尤其是军人心中难以抹去的痛和历史伤口,心酸之味,九年不散。

又一个4月1日来临,又一个4月12日来临,街边书店被人为炒“卖”的前外长大作“劲风煦雨”(58.00元一本),再度扯开南海撞机事件这个国人痛疤。

这反倒唤起民间对王伟和撞机事件的追忆,难道还要再低估人民现时的智商与判断?当局昔时对事件处置是否得当,见仁见智。

黯然销魂的国人对其结果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是多少,从未得知。

中国有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为政者看作是正确的决策,未必为民意或社会所接受。

让人很别扭的运作,吾辈实在不能认同。

当事者之一的前外长在书中用30多页篇幅自辩,一个英文单词竟可以作为“护身符”,岂非怪事?令人费解。

911事件全过程

911事件全过程

概况“9.11事件”(又称“911”、“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

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

过程8:45 :波音767-B-223ER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北楼,大楼随后坍塌。

机上人员:92,遇难: 92。

9:03:波音B-767-222同样地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南楼,大楼随后坍塌。

机上人员:65,遇难: 65。

9:45 :波音757-223飞离杜勒斯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随后撞向五角大楼一角。

机上人员:64,遇难: 64。

10:20:波音B-757-222飞离纽华克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直向华盛顿飞去。

随后高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乡间,据猜测是乘客与劫机者搏斗阻止了这架飞机撞向目标。

机上人员:45,遇难: 45。

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影响1、〖对美国〗“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

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

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

而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造成严重损失。

美国国内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实是历史罕见。

无论对美国总统布什,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

中美撞机事件--海南

中美撞机事件--海南

中美撞机事件—海南一、事发背景2001年1月20日小布什就任美国第54届总统。

他上台后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作了一定的调整。

在国际方面,小布什上台刚两个月,美俄之间就爆发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驱逐对方外交官的大战。

美俄两国关系日趋紧张。

在对华政策方面,小布什放弃了克林顿时期关于建立美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表述,反而在竞选过程中将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

公开表示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太软弱,应当增加强硬的成分。

中国政府对中美关系非常重视。

2001年3月19日,中国政府派钱其琛副总理访美,旨在沟通信息,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

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美方放弃了“战略竞争对手”这样咄咄逼人的提法,布什总统同时还表示“特别渴望到中国访问”。

中美之间的紧张气氛缓解。

二、事件发生过程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一架EP—3型军用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歼—8战斗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

9时07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正常飞行时,美机突然违规飞行,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中方一架飞机相碰,致使中方飞行员王伟驾驶的飞机坠毁,王伟跳伞后失踪。

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国领空,并于9时33分降落在海南岛的机场。

4月11日下午5时30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向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递交了致歉信。

美方在信中表示:“布什总统和鲍威尔国务卿对中方飞行员失踪和飞机坠毁都已表示了真诚的遗憾。

请向中国人民和飞行员王伟的家属转达,我们对飞行员王伟的失踪和那架飞机的坠毁深表歉意。

”美方还对其飞机“未经口头许可而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深表歉意”。

据报道,这一信函是美国政府的第五稿,前四封均被中国政府拒绝。

唐外长表示中方理解美方盼望机组人员早日回国与家人团聚的急切心情,鉴于美国政府已经向中国人民致歉,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中国政府决定允许美人员离境。

总的来看,撞机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PNTR)法案,布什总统如期访问了中国。

中美撞机惊人隐情曝光美国付惨重代价

中美撞机惊人隐情曝光美国付惨重代价

中美撞机惊人隐情曝光美国付惨重代价2015-03-31 09:43:39发帖人:云天孤鹤参与评论(4)人2001年4月1日,布什总统刚上任,美国海军一架EP-3E电子侦察机,在南海上空与中国海军航空兵一架歼-8II战斗机相撞,美机迫降海南岛,爆发美中关系近年来最大的危机。

美军被迫临时销毁电脑,但中国对机上极机密的情报侦察电脑设备,使用“逆向工程”还原,读取资料,重创美国军情,损失至今难估。

美国一直迟到2009年,才下决心对这次中方逆向工程所造成的军事机密损失,采取对应措施,革新海军的情报侦蒐处理设备。

但为时晚矣,美国才惊觉美国网路系统之脆弱,军方随即成立网路司令部,重视网战(cyber warfare)。

预定11月1日出版的“纽约客”报导,美国2000年总统大选,因选票争议,无法决定谁是新总统,华府群龙无首。

当时美国刚决定减少对前苏联的每日军事侦察飞行架次,军方也不敢断然终结侦察飞行任务。

为维持既有编制军力,中国成为新目标,侦察中国军事动向,从每两周一次的飞行架次,增加到每天都飞,其实侦察飞行任务只是纯为应付。

中方飞行员自2000年12月起,对美方侦察机动作越来越挑衅。

这些情况虽向华府反映,但华府当时无人有权威回应,结果导致美国无法挽回的灾难性损失。

EP-3E在迫降海南岛前,机员理应依规定销毁机上的电脑等设备。

规定要求机员使用消防斧,甚至热咖啡等,销毁机上电脑硬体和软件。

但当时处于紧急情况的机员未能及时销毁,EP-3E整机落在中方手中,任由处置。

EP-3E上由美国国家安全局操控的作业系统,可以监测中国的加密雷达,语音和电子通讯等等。

中国取得EP-3E机后,使用逆向工程,复制机上电脑,解出3000至5000万行的密码电脑程式,等于取得美国海军情报解码路线图的最高机密。

中国知道美国如何探测中国的机密,更反过来侦测美国机密,对美军动向一清二楚。

美国海军起初低估中国对EP-3E所做的逆向工程,一直到2008年年底,才惊觉到损失之惨。

中美撞机_精品文档

中美撞机_精品文档

中美撞机中美撞机:一次不同国家军事触碰的故事引言:中美撞机事件是指2001年4月1日发生在中国海南岛附近的一次不幸事件,一架美国海军EP-3侦察机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一架J-8战斗机相撞,导致中国飞机坠毁并导致美国飞机迫降在中国海南岛的一个军事机场。

这次事件引发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成为了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事故经过:2001年4月1日早上,一架美国海军EP-3侦察机在执行侦察任务期间,与一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J-8战斗机相撞。

这次相撞发生在中国东海南岛附近的领空内。

由于撞击的严重程度,中国战斗机坠毁,而美国侦察机受损严重,随后被迫迫降在中国海南岛的一个军事机场。

该事件发生后,中美两国对这次相撞事件产生了不同的解读。

中国方面认为,美国侦察机是在中国领空进行非法侦察活动,并采取了军事手段将中国战斗机撞毁,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

而美国则声称,中国战斗机在该地域过于接近美国侦察机,导致不幸相撞发生。

后续影响:中美撞机事件在中美两国之间引发了巨大的外交争议和紧张关系。

中国政府要求美国承担责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暂停对美国军队在中国的活动以及谴责美国的不负责任行为。

同时,美国政府也坚持其立场,声称中国方面过于接近美国侦察机,并严重侵犯了美国的国际空域权益。

这次事件的影响进一步导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恶化。

当时正值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关键时期,而中美两国的关系本已因台湾问题、人权和贸易争端而紧张。

中美撞机事件无疑给两国关系雪上加霜,使得两国的政治和经济互信受到了重创。

尽管中国要求美国为此次撞机事件负责,并采取一系列报复措施,但最终,两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了此次纠纷。

美国向中国道歉,并同意支付赔偿金以补偿中国方面的损失。

中国则释放被扣留的美国飞行员,并修复了美国侦察机,使其被运送回美国。

教训与启示:中美撞机事件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事件。

不论是中美两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应该从事件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南海撞机

南海撞机

南海撞机案
• 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一架军用侦察机抵达中国海 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 跟踪监视。9时7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 里处正常飞行时,美机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 和左翼与中方一架飞机相碰,致使中方飞机坠毁和飞 行员王伟罹难。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人中国领空, 并于9时33分降落在海南岛陵水机场。4月1日,中国 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就美国军用侦察机在南海空中撞 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发表谈话。4月18~19日,中美 两国在北京就美军侦察机撞毁中方军用飞机事件及其 他相关问题举行谈判。
• 美方代表认为,美国没有把中国视作敌人,发展建设性的中美关系也 是美方的愿望,美方希望尽快解决撞机事件。 • 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的空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 约》有关规定,一国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内的飞越活动,不应违反一般 国际法规则,必须尊重该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得危害该国的安全 与和平秩序。 • 美方飞机在中国近海所从事的并不是一般的飞行,而是收集中国情报 的侦察活动。美方在中国近海上空的活动,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国家 安全和国防利益,早已超出海洋法公约中的飞越自由的范畴,是对飞 越自由的滥用。 • 中方是重视中美关系的,但是,中美关系必须建立在国际关系基本准 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特别是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等原则的基础之上。 •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方军用飞机事件的尽快解决,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健 康发展,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提问

1.美国侦察机和中国军用飞机的行为是否符合国际法原 则? • 2.中方飞机坠毁和飞行员王伟罹难,责任在哪一方? • 3.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人中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 岛陵水机场。这是否构成违反海洋法的行为? • 4.美军侦察机撞毁中方军用飞机事件,美国政府应该 承担怎样的责任?

中美就“撞机事件”的斡旋与交锋

中美就“撞机事件”的斡旋与交锋

中美就“撞机事件”的斡旋与交锋作者:唐家璇来源:《华声文萃》2020年第11期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一架EP-3军用侦察机飞到我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

我空军两架歼-8战斗机起飞对其进行跟踪监视。

9时7分,美国侦察机违反飞行规则,突然大角度转向,撞上我方一架军机,致使飞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失踪。

受损的美机则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降落在海南陵水军用机场。

我方对侦察机上的24名美方人员进行了安置。

首轮较量“撞机事件”发生后当天,外交部主管美国和大洋洲事务部长助理周文重紧急召见了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强调事件的责任完全在美方,美方必须对中国人民做出解释。

对于“撞机事件”,美方调门很高,气焰十分嚣张,根本不想承担责任。

美国一向善于操纵舆论,先声夺人。

在“撞机事件”发生后六小时,美军太平洋总部便在其网站上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将“撞机事件”公之于世。

声明要求中国政府按照国际惯例,保持飞机的完整,保证机组人员的安全,为飞机和机组人员立即返回美国提供便利条件,而对中方飞机被撞后坠毁、人员失踪,则只字未提。

2001年4月2日和3日,布什总统还连续两次发表讲话声称,这一事件可能破坏两国建立卓有成效关系的期望。

艰苦斗争为让美国方面认清形势,承担责任,做出道歉,我方与美方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在北京,从4月5日到10日,周文重部长助理与普理赫大使进行了11轮艰苦谈判,最多时一天谈了3次。

但是,美国舆论不理解中国依法对美机进行的调查取证工作,声称中国实际上已将美机组人员扣作“人质”。

在美国媒体煽动下,一些美国民众,特别是美方机组人员家属情绪激烈。

那段时间,使、领馆连续接到不少恐吓电话,一些人还有组织地到使、领馆门前示威。

在这种情况下,我驻美大使杨洁篪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采访。

杨大使对事件做了一个美国人容易理解的比喻:一伙人总在你家门前转悠,家里有人出去查看,結果自家的车子被毁,人也失踪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4月1日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这是自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受美国导弹袭击后又一突发事件,在中美两国以及在全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最终,这一事件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中国的外交智慧在处理这一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背景
2001年1月20日小布什就任美国第54届总统。

他上台后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作了一定的调整。

在国际方面,小布什上台刚两个月,美俄之间就爆发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驱逐对方外交官的大战。

美俄两国关系日趋紧张。

在对华政策方面,小布什放弃了克林顿时期关于建立美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表述,反而在竞选过程中将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

公开表示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太软弱,应当增加强硬的成分。

中国政府对中美关系非常重视。

2001年3月19日,中国政府派钱其琛副总理访美,旨在沟通信息,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

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美方放弃了“战略竞争对手”这样咄咄逼人的提法,布什总统同时还表示“特别渴望到中国访问”。

中美之间的紧张气氛缓解。

撞机事件发生
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一架EP—3型军用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歼—8战斗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

9时07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正常飞行时,美机突然违规飞行,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中方一架飞机相碰,致使中方飞行员王伟驾驶的飞机坠毁,王伟跳伞后失踪。

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国领空,并于9时33分降落在海南岛的机场。

事发后,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发表讲话说,这一事件的责任完全在美方,中国方面已经就此问题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并且保留进一步交涉的权利。

4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紧急召开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商讨该事件以及中美关系即将面临的局势。

布什称,他对中国政府的反应感到“不安”,要求在“没有更多干扰因素”的情况下,与机组人员见面,并要求中方归还美军飞机,但对中国飞行员的失踪只字未提。

4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就此事发表谈话称,美国应停止在中国沿海空域的侦察飞行,这才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并要求美方道歉。

然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拒绝道歉。

中美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与要求,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我方面临的选择
撞机事件是一个突发事件,是布什总统上台后中美关系面临的危机。

在中方面前,有三种选择:1.人机都不放;2.人机同时放;3.先放人,后放机。

中方最终选择了第三种方案。

具体操作过程的第一阶段:释放美机组人员(4月1日—4月12日)事件发生后,中央在4月2日确定了人机分离的原则。

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如果此时把美机组24个人扣在中国时间太长,会引起美国民众的强烈反感;第二,美国的复活节(4月20日)即将来临,这在美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如果到那时美机组人员还不能与其家人团聚,也会造成美国的普通民众对我国的反感,对我国的外交斗争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4月3日,美国外交官员与机组人员进行了第一次见面,并称24名机组人员安然无恙。

4月4日,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在北京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再次与美方严正交涉。

同日,鲍威尔以个人名义致信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表示了他的“遗憾”。

这是美国领导人第一次关注我飞行员的安危。

4月5日,布什就中美撞机事件再次发表评论,对中国飞行员失踪一事表示“遗憾”。

事发五天后,布什第一次对王伟失踪表态。

4月6日,中方坚持美方应对撞机事件作出正式道歉。

同日,美国外交官员与机组人员进行第二次见面。

鲍威尔在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滞留在中国海南的24名美国军人精神饱满。

4月7日,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约见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向他转交了钱其琛副总理致鲍威尔国务卿的回信。

在信中,钱副总理要求美方正视事实,采取积极务实的态度,向中国人民道歉,这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同日,美国再次拒绝向中方道歉的要求。

4月8日,是处理撞机事件的关键一天。

美国政要在这一天集中表达了强硬态度,鲍威尔威胁说,这一事件正破坏着中美双边关系,如果不能迅速解决,中国可能会失去对美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

但情况似乎有了转机,鲍威尔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采访时说,美方承认其军用侦察机在4月1日撞击事件中“侵犯了”中国领空,并对此表示“抱歉(sorry)”。

这是美国高层政要在评论这次事件时,首次使用这个字眼。

中国外交部高级官员在4月4日到9日的六天时间里与美驻华大使普理赫进行了九次会晤,但涉及“责任”问题时,双方又陷入了僵局。

4月9日,鲍威尔终于承认美军侦察机侵犯中国领空,并对此表示“抱歉”。

4月10日,美国政府的立场也出现了松动,布什在内阁会议上谈到中美撞机事件时说,“时间拖得越长,中美关系就越可能受损”,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同年10月的访华计划。

4月11日下午5时30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向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递交了致歉信。

美方在信中表示:“布什总统和鲍威尔国务卿对中方飞行员失踪和飞机坠毁都已表示了真诚的遗憾。

请向中国人民和飞行员王伟的家属转达,我们对飞行员王伟的失踪和那架飞机的坠毁深表歉意。

”美方还对其飞机“未经口头许可而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深表歉意”。

据报道,这一信函是美国政府的第五稿,前四封均被中国政府拒绝。

唐外长表示中方理解美方盼望机组人员早日回国与家人团聚的急切心情,鉴于美国政府已经向中国人民致歉,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中国政府决定允许美人员离境。

4月12日清晨5时55分,美飞机到达我海南海口美兰机场。

早7时30分,美飞机载着24名美机组人员回国。

第二阶段:美侦察机回国问题的处理(4月11日—6月7日)。

自4月1日撞机事件后,美军的EP—3侦察机一直停放在我国海南岛的机场。

这架肇事飞机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电子侦察机,美国目前仅拥有10架,分别在西班牙、关岛以及美国本土的佛罗里达等地部署。

该机装配有尖端电子侦察设备,是美国海军唯一的一种陆基信号情报侦察机,价值8000多万美元。

因为该机价格不菲且可能藏有重要军事情报,所以4月11日美EP—3机组人员安全回国后不久,美国就急不可待地想要回间谍飞机。

中方认为,这架飞机是撞毁我战斗机并导致飞行员王伟牺牲的罪魁祸首,中国方面坚决不允许这架间谍飞机飞行离境,对此的态度是要求美方将飞机拆卸后运回国内。

而美国却坚持以飞机飞返美国来结束整个事件,因此在中方表达自己的意见后,美方在两周的时间里并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

经过双方磋商,5月24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国允许美国将EP—3拆解后运回美国。

6月13日,美国开始进行EP-3的拆卸和转运工作。

7月3日晚8时许EP-3由两架俄罗斯运输机运离中国,并于7月4日12点09分抵达夏威夷,撞机事件终于画上了句号。

总的来看,撞机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PNTR)法案,布什总统如期访问了中国。

中美关系并未因撞机事件而出现大波折。

启示
在出现外交僵局的情况下,要运用智慧努力寻找双方利益的共同点。

例如在美方致歉的措辞方面,中方原来的要求是“道歉”,用的英文词是“apo�logize”,最后双方共同接受的用词是“sorry”。

“sorry”含有“抱歉”的意思。

在外交陷于僵局的情况下,双方都要寻找出路,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这就是外交智慧。

在外交上,既要有灵活性,又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立场。

美国是个超级大国,我们在与之打交道时,该坚持的要敢于坚持,坚持得有理有据。

在关于美军机运走的方式上,我方坚持不允许其飞走,而是运走。

因为美方飞机未经我方许可降落我机场已经严重侵犯了我主权,如果再自行飞走将进一步损害我的主权与尊严。

由于我们此前制定了人机分离方针,人一回去,危机也就缓解了。

所以美方最后在这一问题上作了让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