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1)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5)法德和解成为联合的关键。

2、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国日本欧洲三足鼎立的局面。

(4)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内因】①政府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③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和教育;④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贸易立国”、“出口第一”【外因】①美国扶植。

②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2、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3、影响:①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②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③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原因:①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

②新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任务: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意义: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讲义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高三历史重点知识一轮复习讲义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第13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考点清单]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欧共体的形成⎩⎪⎪⎨⎪⎪⎧ 背景: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各国强烈要求从美国的阴影 下走出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经过⎩⎪⎨⎪⎧ ①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宣布成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这六国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影响⎩⎪⎨⎪⎧ ①欧洲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2.日本的崛起⎩⎪⎪⎪⎪⎨⎪⎪⎪⎪⎧ 发展的原因⎩⎪⎨⎪⎧ ①“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堡垒,转而 扶植日本。

②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 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

③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与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 位置。

经济发展状况:1956~1972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经济大国。

影响⎩⎪⎨⎪⎧ ①外交政策: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和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冲击了两极格局。

易混易错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但是并未摆脱美国的控制。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但它们在国际 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强烈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状况。

2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确立了独立、 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3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 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4.中国的振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18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高考历史总复习训练手册第18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第18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1.(2019·永州模拟)“舒曼计划”宣称:“欧洲统一不会一夜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

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

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

”这个“实际的联合”就是()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欧洲煤钢联营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欧洲联盟2.(2019·大连模拟)某次国际会议后发表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下列关于此次会议和宣言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B.据此宣言精神中国提出“两个拳头出击”的外交方针C.强调了面对全球安全新威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的必要性D.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3.(2019·绵阳二模)二战后初期,英国推行“三环外交”战略,将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作为英国外交的重要三环;1960年,英国主导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对抗欧洲经济共同体。

由此可知,英国试图() A.抵制欧洲联合进程B.强化自由主义贸易C.恢复光荣孤立政策D.维护英国大国地位4.(2019·济宁模拟)1950年5月,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的“舒曼计划”公诸于世,“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

其目的在于()A.顺利实施马歇尔计划B.促进法国和德国的和解C.结束德国的分裂局面D.为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5.(2019·宜昌联考)某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声明: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该国际组织是()A.上海合作组织B.不结盟运动C.阿拉伯联盟D.亚太经合组织6.(2019·湖北百校联考)有人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群芳争艳。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5单元第10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5单元第10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史料三
在欧洲和亚洲,战后领土划分反映了战后严峻的现实和苏联、美国间
的新裂痕。„„④苏联接管了德国东部地区,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了德国的 西部地区。处于苏联控制区内的首都柏林继续由四大国控制。„„到20世纪40 年代末,战后的领土安排造成了德国的分裂。正如丘吉尔在1946年所说的那 样,“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美]杰里· 本特利、赫伯特· 齐格勒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相同点。 (从背景、实质方面)
提示:背景:都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 抗。 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 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史论归纳]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1.相同点 (1)背景:都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 抗。 (2)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 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 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 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 B.美苏推行霸权主义 C.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D.战时同盟关系结束
C [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下的表现,故A项错误;美苏推行霸权 主义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 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说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冷战”格 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战时同盟关系结束并不是构成“冷战”格 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2019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2019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2019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2019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二战以来,美国与西欧、日本的关系是怎样演变的?
1.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
(1)二战后,为了稳定资本主义阵营,遏制苏联,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从而控制了西欧。

随着北约组织的建立,美国同西欧许多国家建立了同盟关系。

(2)20世纪50至7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美国与西欧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日趋尖锐。

随着欧共体的成立与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已发展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2.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
(1)二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朝鲜战争爆发后,出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量军用物资,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

不久,为了把日本变成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

(2)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加强。

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8.14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8.14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①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_________ 政治经济 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根本: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③外部:美苏争霸严重威胁欧洲的安全与发展。 ④直接:法德两个国家实现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关键。
③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损失巨大。 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2)影响: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_________的影响。 经济困难 ②实质:_________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社会制度 ③表现:1989 年,_____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 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 _________。 波兰 联邦德国
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
“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
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
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探究1】根据材料概述戴高乐主义的特点,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其影响。 提示:(1)特点:坚持独立自主,力图领导西欧(突出法国 在西欧的地位);开始突破“冷战”思维的限制(开始突 破意识形态的限制);注重法德和解和西欧的联合(注重 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
态度:漫画二表明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逐步成为世界 第二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对美国态 度逐渐强硬。
【史论点睛】 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 因 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岳麓版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7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岳麓版2019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7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12-
主题一
主题二
蝴蝶效应——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名家评史】 材料 (20世纪70年代)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 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或两个卒子;中国也不再是 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 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 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9-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②各国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①召开: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②内容: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 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3)影响 ①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4.其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共同 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7-
(3)影响 ①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 的全方位外交。 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 面。 ③冲击了美苏两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既“勾肩搭背”,“矮个子” 又背后用枪,这说明其关系是既合作又有矛盾斗争。漫画2表明了 20世纪80年代,日本逐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在经济上成 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
第17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 出现与加强
1
考情分析
(2015课标全国Ⅱ,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 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两国的根本利益也不相同,故A项错误;第 D.敌对意识的淡化

15.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50张)

15.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50张)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朝鲜半岛分裂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 民国两个国家。南北政府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 (2)经过① ② 保爆 扩 家发 展 卫: : 国1美 ,95国 中0年操 国6纵 人月民 “。志 _联__愿合__军国__赴军__朝_”鲜直作接战干。涉朝鲜战争。为抗美援朝、
(2)苏联解体 a.根本原因:斯大林体制弊端。 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①原因c.主要原因:民族矛盾尖锐。 d.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②过程ba..11999911年年的12“月8,·1“9事__件独__”联__成体__为_”苏成联立解,体苏的联催完化全剂解。体。
素养解读
历史解释
(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兴起。 (2)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加快,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但目前新的世界格局 尚未形成。
史料实证 运用文献史料及后世史学研究材料,实证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与加强的表现、特点及影响。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客观评价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及加强的影响。
核心论点:反映了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表明世界多极 化趋势的影响。
[图解历史] 苏联解体的原因
[史者观点] 冷战后国际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已经不再是左右各国外交的最重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民族主 义的高涨。如何处理民族国家追求本民族富强而导致的相互碰撞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 个重要问题。
4.两伊战争 ①领土争端是两伊战争最主要的原因,争夺石油是领土争端的
(1)原因根 ②源 两国 。在民族、宗教上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③争夺地区霸权是两伊战争重要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2019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世界多极化趋
势的出现和加强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二战以来,美国与西欧、日本的关系是怎样演变的?
1.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
(1)二战后,为了稳定资本主义阵营,遏制苏联,美国通过推行马
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从而控制了西欧。

随着北约组织的建立,美国同西欧许多国家建立了同盟关系。

(2)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西欧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
断增强,美国与西欧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日趋尖锐。

随着欧共体的
成立与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已发展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
力量。

2.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
(1)二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朝鲜战争爆发后,出于军事
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量军用物资,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

不久,为了把日本变成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了对日本
的占领。

(2)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
经济强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
的斗争逐渐加强。

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
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